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历书之纪年表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汪小虎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66,共17页
纪年表是传统历日中关乎王朝正统性的重要内容。文章运用历日实物与历史文献相互印证的方法,首先考索纪年表这种形式从唐宋到明清的发展脉络。又进一步聚焦于明代大统历日,阐述其纪年表体现制度特征的两种类型:一、追改纪年,即当下朝廷... 纪年表是传统历日中关乎王朝正统性的重要内容。文章运用历日实物与历史文献相互印证的方法,首先考索纪年表这种形式从唐宋到明清的发展脉络。又进一步聚焦于明代大统历日,阐述其纪年表体现制度特征的两种类型:一、追改纪年,即当下朝廷为昭示自身合法性,在纪年表中追改前任统治者之年号纪年;二、改元易号,即造历需要与改元衔接,纪年表亦随之更新年号。最后,文章对中国古代颁历授时传统的性质进行了重新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书(历日) 颁历 年号 纪年表 正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民国知识分子的阳历认知——兼论历法从“天学”到“科学”的近代转变 被引量:4
2
作者 湛晓白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89,共8页
历法既是规定民众社会生活的基本时间建制,也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文化符号。步入近代之后,在与西方接触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旧历的合理性不断遭到质疑,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更使得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领域萌生了改用阳历的实际需求。从晚清至民... 历法既是规定民众社会生活的基本时间建制,也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文化符号。步入近代之后,在与西方接触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旧历的合理性不断遭到质疑,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更使得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领域萌生了改用阳历的实际需求。从晚清至民国,知识分子对阳历的认知日趋客观和全面,附着于历法之上的政治正统观念不断剥落,科学和实用精神占据了思想的主导。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广泛参与的历法科普工作,有效地革除了人们观念中残存的不合时宜的迷信观念,强化了人们的科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历 正朔 天学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书作为媒介物与“睹历思明”——当尊周思明的朝鲜人面对历书
3
作者 汪小虎 吴东铭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0-347,共18页
朝鲜被清朝征服后,仍长期以明朝为正统,形成了强烈的尊周思明文化心态。文章讨论了有清一代朝鲜君臣对于不同历书的复杂情感,以及特定的处理方式:明朝先前所颁之《大统历》历书,勾起了朝鲜君臣关于明朝以及皇帝恩情的历史记忆,他们将旧... 朝鲜被清朝征服后,仍长期以明朝为正统,形成了强烈的尊周思明文化心态。文章讨论了有清一代朝鲜君臣对于不同历书的复杂情感,以及特定的处理方式:明朝先前所颁之《大统历》历书,勾起了朝鲜君臣关于明朝以及皇帝恩情的历史记忆,他们将旧历书视为故国遗物,对其倍加珍视与尊崇;由于朝鲜通行的历书——清朝所颁《时宪历》以及观象监所制之历——刊载有清朝年号,士大夫们对其相当厌憎,甚至对其加以改造。朝鲜人的“睹历思明”现象,有助于今人反思古代东亚世界中,历书作为媒介物在不同情境下的性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统历》 《时宪历》 历书(历日) 正朔 媒介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凉缘禾、太缘年号及相关问题之辨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殷光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79-186,共8页
北凉缘禾、太缘年号及相关问题之辨析殷光明一北凉缘禾、太缘二年号,史籍无载。缘禾年号,首见于酒泉白双且石塔(以下简称"白塔")发愿文纪年"凉故大沮渠缘禾三年岁次甲戌(434年)七月上旬" ̄①和一件为沙俄在新疆劫走的昙无... 北凉缘禾、太缘年号及相关问题之辨析殷光明一北凉缘禾、太缘二年号,史籍无载。缘禾年号,首见于酒泉白双且石塔(以下简称"白塔")发愿文纪年"凉故大沮渠缘禾三年岁次甲戌(434年)七月上旬" ̄①和一件为沙俄在新疆劫走的昙无文件谶译《大方等无想大云经》,后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年号 北凉石塔 相关问题 太武帝 《资治通鉴》 正朔 吐鲁番地区 吐鲁番出土文书 高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缘禾纪年及有关史实 被引量:4
5
作者 柳洪亮 《敦煌学辑刊》 1984年第1期51-54,共4页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多次发现“缘禾”年号,最早的在缘禾三年,最晚的属缘禾十年。与这些文书同墓出土的有“真兴”、“义和”年号,分别为十六国时期夏赫连勃勃、北凉沮渠蒙逊的纪年,可以断定缘禾纪年与此约略相近。综纳关于“缘禾”年号的...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多次发现“缘禾”年号,最早的在缘禾三年,最晚的属缘禾十年。与这些文书同墓出土的有“真兴”、“义和”年号,分别为十六国时期夏赫连勃勃、北凉沮渠蒙逊的纪年,可以断定缘禾纪年与此约略相近。综纳关于“缘禾”年号的讨论,其干支正好与北魏“延和”年号相符,一度管辖高昌地区(今吐鲁番)的北凉曾奉行北魏正朔,“缘禾”,是“延和”的不同写法。本文拟对高昌地区奉行缘禾纪年的时间及有关史实试做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出土文书 高昌 北魏 年号 北凉 十六国时期 赫连勃勃 正朔 吐鲁番文书 魏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东”“海东”何指 被引量:1
6
作者 戴铁拴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80-82,共3页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边远地区,尤其域外,地理概念模糊的很多,使用名词所指的地域范围往往不很具体,不太准确,稍不注意,就会错乱,颠倒是非,日东、海东就是一例。它们原来不过泛指中国以东的地区或国家,唐人诗文中...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边远地区,尤其域外,地理概念模糊的很多,使用名词所指的地域范围往往不很具体,不太准确,稍不注意,就会错乱,颠倒是非,日东、海东就是一例。它们原来不过泛指中国以东的地区或国家,唐人诗文中经常提到,既可指日本,也可指朝鲜,并不固定专指其中一国。正因为如此,在实际中就容易造成张冠李戴的错误,朝鲜人认为是指朝鲜,日本人却认为是指日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罗王 边远地区 唐人 朝鲜人 正朔 唐高宗 地理 历法 宿卫 旧唐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鲁迅收集南阳汉画像的三位地下党员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溪 《鲁迅研究动态》 1986年第3期41-42,共2页
一九三五年,鲁迅先生曾托王冶秋和台静农代为收集南阳汉画像。这在鲁迅写给王、台二位的书信中,不难看到。但是,王、台二位当时并不在南阳工作,所以他们又转托了在南阳任教的杨廷宾代为尽力。杨廷宾是王冶秋、王正朔的中学同学,并通过... 一九三五年,鲁迅先生曾托王冶秋和台静农代为收集南阳汉画像。这在鲁迅写给王、台二位的书信中,不难看到。但是,王、台二位当时并不在南阳工作,所以他们又转托了在南阳任教的杨廷宾代为尽力。杨廷宾是王冶秋、王正朔的中学同学,并通过王冶秋的关系与台静农熟识。他受托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冶秋 南阳汉画 鲁迅 台静农 书信 正朔 中学 解放战争时期 共产党 延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诏国的事大藩属政治特质
8
作者 廖德广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8-152,共5页
中国的统一与稳定是渐进的。几千年来,"中国"的周边都多少存在着边藩属国,有的不愿臣属,甚至还想入主中原。唐代西南的南诏国,却渊于民族同源共祖认识、心仪向化情感,始终奉行坚定不逾的奉唐、册汉的"以小事大"藩... 中国的统一与稳定是渐进的。几千年来,"中国"的周边都多少存在着边藩属国,有的不愿臣属,甚至还想入主中原。唐代西南的南诏国,却渊于民族同源共祖认识、心仪向化情感,始终奉行坚定不逾的奉唐、册汉的"以小事大"藩属态度。南诏国这种自觉主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政治特质,不仅在唐代,就是在中国历代众多藩属列国中,也非常突出。在有人仍企图闹独立、搞分裂的当今世界,不失其光辉的历史形象、重要的现实意义及难得的镜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国 奉唐正朔 册于汉帝而继好 事大藩属政治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