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6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NN-BiLSTM-Transformer的舰船中压直流全电推进系统故障诊断设计
1
作者 张建良 韩涛 季瑞松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针对舰船中压直流全电推进系统结构复杂度高、单元耦合性强、运行环境多变等特点造成的故障诊断准确性低和实时性差等问题,开展了基于CNN-BiLSTM-Transformer的故障诊断设计。首先,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构建单点特征级联网络,开展单一时... 针对舰船中压直流全电推进系统结构复杂度高、单元耦合性强、运行环境多变等特点造成的故障诊断准确性低和实时性差等问题,开展了基于CNN-BiLSTM-Transformer的故障诊断设计。首先,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构建单点特征级联网络,开展单一时刻下故障信号空间特征的深入提取,以提升故障特征提取的有效性;其次,以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为核心设计多点特征依赖网络,利用门控机制和双向时序学习机制,实现故障信号在多个时刻之间特征依赖关系的有效学习,以提升故障诊断的准确性;然后,以Transformer为核心建立序列特征并行处理网络,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实现对故障特征上下文关系的精确刻画,进而利用多头注意力机制实现特征序列的并行处理,以提升故障诊断的实时性;最后,设计舰船中压直流全电推进系统故障诊断实验方案,并开展不同故障模式下的诊断性能评估。该文方法在多种故障模式下诊断准确率和实时性均优于现有的主流故障诊断方法,有助于为舰船中压直流全电推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中压直流 全电推进系统 故障诊断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shapelet transformation method for classification of multivariate time series with dynamic discriminative subsequence and application in anode current signals 被引量:3
2
作者 WAN Xiao-xue CHEN Xiao-fang +2 位作者 GUI Wei-hua YUE Wei-chao XIE Yong-f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14-131,共18页
Classification of multi-dimension time series(M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knowledge discovery of time series. Many methods for MTS classification have been presented. However, most of these methods did not conside... Classification of multi-dimension time series(M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knowledge discovery of time series. Many methods for MTS classification have been presented. However, most of these methods did not consider the kind of MTS whose discriminative subsequence was not restricted to one dimension and dynamic.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 a method to extract new features with extended shapelet transforma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First, key features is extracted to replace k shapelets to calculate distance, which are extracted from candidate shapelets with one class for all dimensions. Second, feature of similarity numbers as a new feature is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classification. Third, because of the time-consuming searching and clustering of shapelets, distance matrix is used to reduce the computing complexity.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on public dataset and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Moreover, anode current signals(ACS) in the aluminum reduction cell are the aforementioned MTS, an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ode current signals key features distance matrix feature of similarity numbers shapelet trans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1100 kV UHVDC Converter Transformers 被引量:2
3
作者 ZHANG Tao NIE Dingzhen MA Weimin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240-3243,共4页
关键词 直流换流变压器 特高压直流 结构设计 直流输电工程 绝缘水平 低阻抗 交通限制 无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SiC器件电流互感器型取能装置耦合电容特性和抑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建宇 唐海博 +2 位作者 姜怡 付孝杰 闫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0-811,共12页
高压碳化硅(SiC)器件驱动电路的隔离电源面临更高的dv/dt冲击,极易引起强共模干扰而导致器件失效。高频电流互感器(HCT)型取能是一种新型高压SiC器件隔离取能方法,但是其耦合电容与结构参量关联特性不清,难以有效提升抗dv/dt性能和实现... 高压碳化硅(SiC)器件驱动电路的隔离电源面临更高的dv/dt冲击,极易引起强共模干扰而导致器件失效。高频电流互感器(HCT)型取能是一种新型高压SiC器件隔离取能方法,但是其耦合电容与结构参量关联特性不清,难以有效提升抗dv/dt性能和实现小型化。该文首先,构建了HCT型隔离取能结构的三维仿真模型,系统地探究了其关键结构参量(隔离距离、偏心位置、绕组绕制方式、匝数等)对耦合电容的影响特性;然后,提出了HCT型取能结构多参量影响下的耦合电容优化方法,同等体积下达到耦合电容最小;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述方法和所研装置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仅通过调整HCT型隔离取能结构穿心位置可降低约20%的耦合电容,所研取能装置隔离容值仅为0.74pF,比传统设计和同类商业产品分别降低了55%和70%,最大无局部放电电压达到15.5 k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SiC器件 隔离取能装置 低耦合电容 电流互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流变真空有载分接开关谐波电流切换试验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5
作者 张长虹 范广伟 +3 位作者 邓军 王培人 周海滨 谢志成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4,共9页
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是实现换流变压器调压的核心部件,对保证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有载分接开关切换含有谐波分量的负载电流工况日益凸显,经常在多次谐波叠加的复杂工况下进行切换操作,因... 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是实现换流变压器调压的核心部件,对保证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有载分接开关切换含有谐波分量的负载电流工况日益凸显,经常在多次谐波叠加的复杂工况下进行切换操作,因此切换的负载电流零点会有较大的电流变化率,其显著增加了分接开关的切换负荷,尤其对真空有载分接开关中的真空灭弧室转换电流能力提出了极大挑战。因此,文中针对换流变压器应用的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谐波电流切换能力的验证开展了相应的试验技术研究,并通过建立的谐波电流切换试验条件开展了性能验证。所获得的试验结果和分析内容将对真空有载分接开关谐波电流切换性能考核方法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变压器 有载分接开关 谐波电流 切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动电流相位特性的电流互感器中性线异常识别方法
6
作者 唐治国 陈琦 +4 位作者 王胜 孙震宇 薛明军 顾剑飞 张少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144,共9页
针对电流互感器中性线异常导致的差动保护在区外故障下的不正确动作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动电流相位的电流互感器中性线异常识别及差动保护策略。对电流互感器中性线异常情况下差动保护区内、外故障下差动电流相位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 针对电流互感器中性线异常导致的差动保护在区外故障下的不正确动作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动电流相位的电流互感器中性线异常识别及差动保护策略。对电流互感器中性线异常情况下差动保护区内、外故障下差动电流相位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区内、外故障的故障相与非故障相相位特性差异,提出了一套电流互感器中性线异常识别方法及差动保护策略,解决了现有判据的局限性。利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建立典型的3/2接线母线模型,通过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动保护 电流互感器 中性线异常 相位特性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C/HVDC对地电流入侵接地变压器的多场耦合与状态识别
7
作者 潘超 石晓博 +3 位作者 刘春明 孙正龙 罗远翔 安景革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49-2362,I0010,I0011,共16页
地磁暴诱发的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inducedcurrent,GIC)和高压直流输电(highvoltagedirect current,HVDC)单极运行对地电流入侵电网接地变压器导致偏磁异常。针对该问题,对比分析GIC/HVDC两种场景下大地电流的时域波动特征,提... 地磁暴诱发的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inducedcurrent,GIC)和高压直流输电(highvoltagedirect current,HVDC)单极运行对地电流入侵电网接地变压器导致偏磁异常。针对该问题,对比分析GIC/HVDC两种场景下大地电流的时域波动特征,提出考虑大地电流入侵的变压器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提取电流、磁通、电磁力、振动及噪声作为各场域物理特征信息。仿真分析典型场景中GIC/HVDC对地电流对变压器多场传播特征的影响,归纳物理特征信息间的耦合关联,并对比两者造成的扰动差异。结果表明:HVDC对地电流入侵变压器的影响较平稳,GIC导致多场特征参数变化具有更加复杂的时序波动性。搭建动模实验平台,测量不同模式下变压器的电流、振动及噪声数据,并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该文模型与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基于虚实一致性构建多模-态特征信息域,以扰动水平作为关键判据划分运行风险状态;当扰动水平达到1.5时,扰动电流导致变压器内部电磁、机械环境失稳。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GIC/HVDC对地电流入侵场景下变压器的运行风险状态,为变压器故障辨识和设备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感应电流 高压直流输电 大地电流 变压器 多场耦合 状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电流互感器误差测量仪研制
8
作者 金海彬 胡志远 +1 位作者 梁晟直 任秀伟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利用电流比较仪测量微小误差电流的原理,采用嵌入式控制模块,由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回路中电流标准回路的电流信号产生的工作电压,通过程控的电导箱和电容箱产生与工作电压同相和正交的高准确度微差电流,并与被测电流互感器误差电流同时... 利用电流比较仪测量微小误差电流的原理,采用嵌入式控制模块,由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回路中电流标准回路的电流信号产生的工作电压,通过程控的电导箱和电容箱产生与工作电压同相和正交的高准确度微差电流,并与被测电流互感器误差电流同时输入电流比较仪绕组,再通过高分辨力的数字指零仪进行自主平衡测量,实现了0.00001%至10%宽误差范围和50 Hz至1 kHz宽频带电流互感器的比值误差和相位误差的测量,与传统的电流互感器校验仪相比具有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宽和测量速度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计量 误差测量仪 电流互感器 校验仪 宽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流密度均匀分布的平面变压器绕线宽度优化方法
9
作者 安少亮 吴庆 +2 位作者 王博彦 徐义轩 吴红飞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6-1827,共12页
针对平面变压器印制电路板(PCB)绕组每层绕线温度分布不均与损耗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电流密度均匀分布的平面变压器绕线宽度优化方法。首先,详细讨论了PCB绕组电流密度有效值的时不变性与计算方法,分析了交直流电阻的数学关系。然后,... 针对平面变压器印制电路板(PCB)绕组每层绕线温度分布不均与损耗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电流密度均匀分布的平面变压器绕线宽度优化方法。首先,详细讨论了PCB绕组电流密度有效值的时不变性与计算方法,分析了交直流电阻的数学关系。然后,推导了环形绕组直流电阻的表达式,利用数学归纳法详细证明了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时环形绕组内外径之比的约束条件,并给出了考虑绕组间隙的绕组宽度修正公式,揭示了电流密度有效值与绕组损耗同时最优的内在联系。最后,基于六路绕组输出反激变换器的标准型号磁心,采用两种绕组宽度排布方法对变压器的电流密度、绕组损耗和发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有限元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的绕组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时PCB绕组宽度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与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变压器 绕组内外径等比 电流密度 数学归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附加桥臂电流测量的非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压器差动保护方法
10
作者 王渝红 谭子鹏 +3 位作者 廖建权 刘洋涛 周念成 王强钢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1-167,共7页
直流变压器(DCT)的故障特性受内部储能元件及其拓扑的影响,传统基于端口电流差动的保护原理难以有效识别区内、外故障。针对非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压器(DCMT),提出了一种基于附加桥臂电流测量的改进差动保护方法。分析DCMT不同故... 直流变压器(DCT)的故障特性受内部储能元件及其拓扑的影响,传统基于端口电流差动的保护原理难以有效识别区内、外故障。针对非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压器(DCMT),提出了一种基于附加桥臂电流测量的改进差动保护方法。分析DCMT不同故障位置的故障电流特性,获得DCMT在区、内外故障下的差动电流特性,构建基于附加桥臂电流测量的DCMT差动保护复合判据。考虑到故障严重程度对故障识别的影响,结合比率制动原理,确定了DCMT差动保护阈值自适应整定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保护方法可准确识别DCMT内部匝间短路故障、端口母线故障和外部故障,在不同故障位置和故障电阻条件下有更高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压器 故障 自适应保护 差动电流 直流分量 交流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励磁涌流对换流变压器饱和保护动作特性的影响及对策
11
作者 翁汉琍 邓邦汇 +3 位作者 周照坤 陈实 孔祥平 李振兴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3-180,共8页
饱和保护可以防止直流偏磁对换流变压器造成危害。饱和保护在无直流偏磁工况下不应动作,但工程现场曾多次出现在换流变压器空载合闸过程中饱和保护误动的情况。针对该问题,文中对换流变压器空载合闸以及空载合闸伴随直流偏磁工况下,励... 饱和保护可以防止直流偏磁对换流变压器造成危害。饱和保护在无直流偏磁工况下不应动作,但工程现场曾多次出现在换流变压器空载合闸过程中饱和保护误动的情况。针对该问题,文中对换流变压器空载合闸以及空载合闸伴随直流偏磁工况下,励磁涌流和中性线电流特征进行分析,揭示饱和保护误动作和提前动作的原因。利用单纯励磁涌流和涌流叠加直流偏磁工况下换流变压器电流衰减特征差异,构造修正系数,对饱和保护判别用的中性线电流进行修正,以区分涌流和直流偏磁对中性线电流的影响,提升保护可靠性。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防止换流变压器空载合闸期间饱和保护的误动作和提前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饱和保护 励磁涌流 直流偏磁 空载合闸 波形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序电流幅值比的灵活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12
作者 李晓波 张世乐 +4 位作者 刘栩鹏 刘硕 谢剑锋 袁璐健 彭超红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95-2604,I0136-I0141,共16页
零序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测量精度问题一直是限制配电网故障选线准确率的关键性问题,现有研究方法在理论层面已较为成熟,但在现场使用中受限于零序CT测量精度,耐过渡电阻能力往往不佳。灵活接地系统是一种新型接地方式,... 零序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测量精度问题一直是限制配电网故障选线准确率的关键性问题,现有研究方法在理论层面已较为成熟,但在现场使用中受限于零序CT测量精度,耐过渡电阻能力往往不佳。灵活接地系统是一种新型接地方式,系统感知永久性接地故障后,于中性点投入并联小电阻,使得配电网接地方式发生转变,从而导致同一电气信号量呈现两种完全不同的故障特征,故障信息量增加了一倍,综合利用两阶段故障特征有望突破现有故障选线装置性能极限,摆脱选线装置对零序CT测量精度的依赖。为此,该文首先分析了灵活接地系统不同阶段各电气量的故障特征,之后结合灵活接地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序电流幅值比的高阻接地故障选线方法,最后通过合理设计选线算法,剔除误差较大数据,最大程度降低保护对零序CT测量精度的依赖。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ion system,RTDS)以及低压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零序CT极性反接与相位测量误差影响,且无需故障信息间的横向比较,具有耐过渡电阻能力强、可靠性高、对零序CT测量精度要求低、易实现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序电流互感器 灵活接地系统 零序电流幅值比 故障信息量 高阻接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圆坐标表征法的换流变压器励磁涌流辨识研究
13
作者 龙启 杨旭 +5 位作者 薛淑鹏 黎卫国 彭翔 杨光辉 段雄英 廖敏夫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8-129,共12页
针对特高压直流系统换流变产生的励磁涌流导致的差动保护误动作问题,现阶段仍未能完全解决。详细分析了换流变励磁涌流工况下传统差动保护的适应性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圆坐标表征图像对故障电流和励磁涌流进行判别的方法。首先,在Simu... 针对特高压直流系统换流变产生的励磁涌流导致的差动保护误动作问题,现阶段仍未能完全解决。详细分析了换流变励磁涌流工况下传统差动保护的适应性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圆坐标表征图像对故障电流和励磁涌流进行判别的方法。首先,在Simulink仿真平台上建立变压器内部故障与励磁涌流系统仿真模型,从而获得大量的三相差流仿真数据。其次,引入了圆坐标表征变换,将原始及平移后的三相差流作为动点的二维坐标,发现在不同工况下双差动电流形成的动点轨迹图像有显著差异,进而将仿真数据变换为轨迹图像样本集。最后,通过比较6种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对轨迹图像样本集的分类性能,采用具有最佳综合性能的VGG16网络模型,对仿真、实验及现场录波等数据得到的电流轨迹图像进行识别分类,实现故障和涌流辨识。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辨识准确率高,避免了传统差动保护误动作的问题;且在不同工况下均有良好的适应性,降低了保护方案的复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变差动保护 二次谐波制动 保护闭锁 励磁涌流 圆坐标表征法 VGG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机电流瞬时频率极坐标视图及其在RV齿轮箱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14
作者 徐凯 伍星 +1 位作者 王东晓 柳小勤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6-1334,共9页
电机电流监测系统凭借非侵入式、成本低的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常用的电流频谱分析容易受到固有谐波以及安装误差的影响,并且高幅值基频会弱化故障特征。为了揭示齿轮故障导致的啮合刚度降低对电机电流频率调制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包含... 电机电流监测系统凭借非侵入式、成本低的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常用的电流频谱分析容易受到固有谐波以及安装误差的影响,并且高幅值基频会弱化故障特征。为了揭示齿轮故障导致的啮合刚度降低对电机电流频率调制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包含故障齿轮啮合刚度的电机电流模型,并推导了瞬时频率表达式。针对传统时频分析方法瞬时频率估计精度低的缺点,提出了基于高阶同步压缩变换(HSST)的瞬时频率极坐标视图方法,用来提取齿轮故障特征。该方法通过检测与故障齿啮合周期同步的频率调制特征来直观地展示齿轮箱故障,避免了固有谐波和基频的干扰,具有齿轮故障特征的唯一性。通过对RV齿轮箱实验台的电机电流信号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电机电流模型与故障特征分布规律的准确性,以及基于HSST的瞬时频率极坐标视图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RV齿轮箱 电机电流分析 高阶同步压缩变换 啮合刚度 瞬时频率极坐标视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近邻算法的数据融合与改进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电机轴承故障诊断
15
作者 孙丽玲 唐李昱 许伯强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8,共7页
为了解决单一类型数据对电机轴承故障诊断准确率不高和图卷积神经网络具有过平滑现象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数据融合和改进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电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将电机轴承的振动信号和电机电流信号分别转换为频... 为了解决单一类型数据对电机轴承故障诊断准确率不高和图卷积神经网络具有过平滑现象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数据融合和改进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电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将电机轴承的振动信号和电机电流信号分别转换为频域信号;然后,将每一个频率视为一个结点,对应的振动和电流信号视为节点特征,根据K近邻图构造法,将振动信号和电流信号融合成图结构数据;进而,将图数据输入通过添加初始残差连接模块而改进的图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从而得到诊断结果。在帕德博恩数据集上,将所提方法和多种模型进行电机轴承故障诊断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故障识别准确率能达到98.6%,优于对比方法,证明所提数据融合方法与改进图卷积神经网络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故障诊断 图卷积神经网络 电机轴承 快速傅里叶变换 数据融合 电流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充磁原理的三相变压器励磁涌流抑制
16
作者 武玉才 刘艳泽 +5 位作者 谭曜昆 张绍久 姜毅 黄晨辉 李英锋 张志明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共10页
励磁涌流不仅会导致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还可能致使临近的正常工作变压器、电动机等设备跳闸,对励磁涌流进行有效抑制意义重大。首先推导变压器空载合闸过程中铁心主磁通的表达式,发现铁心剩磁一定程度上影响磁通表达式中的自由分量幅值... 励磁涌流不仅会导致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还可能致使临近的正常工作变压器、电动机等设备跳闸,对励磁涌流进行有效抑制意义重大。首先推导变压器空载合闸过程中铁心主磁通的表达式,发现铁心剩磁一定程度上影响磁通表达式中的自由分量幅值,当剩磁的大小和方向合适时,可以完全消除磁通的自由分量,从而将空载合闸时励磁涌流降至0。随后在一台500 kV三相双绕组变压器组上完成仿真验证,并在一台15 kVA三相自耦变压器组上完成实验验证,证明空载合闸时铁心预充磁可以显著降低变压器的励磁涌流。该方法不仅有助于防止差动保护误动,还可以大幅降低临近设备的跳闸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变压器 空载合闸 励磁涌流 剩磁 充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oopman滤波的双条状抗温光学电流传感器设计及实验研究
17
作者 张静 李岩松 +2 位作者 张子傲 侯凯允 刘君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1,共12页
光学电流传感器符合新型电力系统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需求,但目前光学电流传感器在电力系统宽温域测量中没有同时满足实时性和长期运行稳定性的抗温方案。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Koopman自适应滤波的双条状抗温磁光式光学电流传感器(DS-MO... 光学电流传感器符合新型电力系统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需求,但目前光学电流传感器在电力系统宽温域测量中没有同时满足实时性和长期运行稳定性的抗温方案。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Koopman自适应滤波的双条状抗温磁光式光学电流传感器(DS-MOCT)。首先介绍了磁光传感原理以及磁光传感温度扰动机理,应用琼斯矩阵构建了直通光路式光学电流传感器起检偏器任意角度光学电流传感偏振解析模型;然后分析起检偏器不同角度对传感器输出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起检偏器特殊角度温度补偿方法,构建了DS-MOCT抗温结构,包括测量臂和温度补偿臂,测量臂输出待测电流信号,温度补偿臂输出温度补偿信号,使用温度补偿信号对待测电流信号实时抗温补偿,DS-MOCT输出抗温扰动测量电流值;分析了DS-MOCT的误差来源并提出了基于Koopman理论的降噪方法;接着,在有限元仿真软件中模拟了实验系统中DS-MOCT多物理场耦合环境,可视化了DS-MOCT光波抗温过程,验证了DS-MOCT的抗温性能;最后搭建了软硬件协同设计的DS-MOCT实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40℃~40℃宽温域内,DS-MOCT测量误差<0.2%,满足GB/T 20840.8—2007对电子式互感器的0.2级测量标准;动态响应时间<14 ms,满足电力系统实时监控需求。所提基于Koopman自适应滤波的DS-MOCT,解决了新型电力系统中光学电流传感器的抗温性、实时性与长期运行稳定性之间的三重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通光路式光学电流传感器 线性双折射 温度补偿 起检偏器特殊角度 Koopman自适应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绕组频响电流信号带电检测中工频电流干扰抑制方法
18
作者 程养春 刘向东 +3 位作者 问耀文 张国瑞 何方明 李志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090-4100,I0044,共12页
将频响分析(frequency-response analysis,FRA)方法扩展应用到运行中变压器的绕组变形检测时,需采用线圈式电流传感器测量绕组高压出线端的高频响应电流。此时变压器工频负载电流对微安级高频响应电流的测量造成很大的干扰。基于输变电... 将频响分析(frequency-response analysis,FRA)方法扩展应用到运行中变压器的绕组变形检测时,需采用线圈式电流传感器测量绕组高压出线端的高频响应电流。此时变压器工频负载电流对微安级高频响应电流的测量造成很大的干扰。基于输变电变压器三相工频电流基本平衡的特点,该文建立一种由三相电流传感器并联而成的传感系统,取得较好的工频干扰抑制性能,可实现几百A工频电流下的μA级高频响应电流的测量。该系统的原理不同于现有滤波器概念,取得了滤波器难以达到的效果。理论分析抗工频干扰的机理和传感系统的传感特性,开展了实验室和现场试验验证;获得带电运行中110 kV变压器绕组的频响曲线,验证了利用线圈注入激励信号和测量变压器高压出线端电流响应信号来绘制绕组频响曲线,进而诊断运行中变压器绕组变形缺陷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干扰 电流传感器 频响分析 带电检测 电力变压器 绕组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压变压器对阻性有源滤波器端口阻抗的影响分析及补偿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覃日升 况华 +5 位作者 姜訸 于辉 李虹 万明凯 李磊 雷万钧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3,共11页
随着电力系统的“双高”特征越来越明显,谐波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面向传输线路上的谐波谐振放大现象,阻性有源滤波器(RAPF)可以很好地抑制这种情况。为了进行电压匹配,通常需要在RAPF和配电网之间串联升压变压器,但由于变... 随着电力系统的“双高”特征越来越明显,谐波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面向传输线路上的谐波谐振放大现象,阻性有源滤波器(RAPF)可以很好地抑制这种情况。为了进行电压匹配,通常需要在RAPF和配电网之间串联升压变压器,但由于变压器的结构会给原有控制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谐波抑制的效果被减弱,因此,分析得到变压器在谐波传输中的等效模型并补偿变压器对控制的影响十分有必要。本文首先分析并建立了在谐波传输下的变压器等效模型,然后分析了其对电流控制的影响机理,最后提出了补偿策略,消除了变压器对控制的影响并提高了RAPF抑制谐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性有源滤波器 变压器谐波模型 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环境下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传变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星月 吴细秀 +3 位作者 吴士普 邱进 刘彬 槐青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8-729,I0020,共13页
运行数据显示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iber optic current transformer,FOCT)在极端环境下(温度为–45~85℃、振动加速度>15 m/s^(2))故障概率明显偏高,因此研究极端环境对FOCT性能的影响十分必要。在分析FOCT工作原理基础上,重点讨论了F... 运行数据显示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iber optic current transformer,FOCT)在极端环境下(温度为–45~85℃、振动加速度>15 m/s^(2))故障概率明显偏高,因此研究极端环境对FOCT性能的影响十分必要。在分析FOCT工作原理基础上,重点讨论了FOCT核心模块的结构特征及极端环境的影响,并建立FOCT传变模型。根据FOCT真实工作环境,分析了极端环境对其测量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光纤长度的增加、振动加速度的变大,都会使FOCT比差增大,测量精度下降。特别是在极端环境下,测量误差较大,无法满足0.2S级测量准确度的要求。为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开展了温度和振动影响试验。针对现有试验缺乏对极端环境的考核,提出增加测点的温度试验方法和增加振动响应试验及振动耐久试验的振动试验方法。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表明:两者结果具有一致性,偏差电流波形变化趋势比较一致。该研究为FOCT可靠性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 极端环境 比差 故障概率 传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