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准确度电流比较仪研制及校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维 刘夏 +1 位作者 黄璐 杨雁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介绍一种新型高准确度电流比较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提出了“屏蔽定向引流”线路结构。该结构可基本消除二次绕组容性泄漏误差,并可消除二次绕组各段组合使用时引入的附加误差,提高了电流比较仪的准确度。在电流比率5 A/5 A~5000 A/5 A... 介绍一种新型高准确度电流比较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提出了“屏蔽定向引流”线路结构。该结构可基本消除二次绕组容性泄漏误差,并可消除二次绕组各段组合使用时引入的附加误差,提高了电流比较仪的准确度。在电流比率5 A/5 A~5000 A/5 A范围内,达到的技术指标优于1×10-6。结合“屏蔽定向引流”线路结构的特点,进一步提出了多比率电流比较仪自校准方法,其校准不确定度优于2×10^(-7)。该校准方法准确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耗时短,可有效解决过去长期困扰的互感器长途运输送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电流比例 电流比较仪 屏蔽定向引流 自校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安级宽频交流大电流校准系统研究
2
作者 陈少华 余和真 +2 位作者 王书强 金海彬 黄晨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1,共6页
介绍了一种千安级宽频交流大电流的校准系统,可解决电流范围最大到2 kA、频率从50 Hz~1 kHz的交流大电流的校准问题。为了保证交流大电流溯源链的完整性,开展了补偿式交流电流比率校准方法研究,研制了一套可以覆盖比率到1000∶1、频率到... 介绍了一种千安级宽频交流大电流的校准系统,可解决电流范围最大到2 kA、频率从50 Hz~1 kHz的交流大电流的校准问题。为了保证交流大电流溯源链的完整性,开展了补偿式交流电流比率校准方法研究,研制了一套可以覆盖比率到1000∶1、频率到1 kHz的交流电流比率校准系统,解决了关键的非工频电流比率标准溯源问题,并进行了相关测试,以验证交流电流比自校准系统的量传可靠性。通过该校准系统可对被测交流大电流源开展校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的扩展不确定度约为2.4×10^(-4),满足大部分宽频交流大电流校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千安级宽频交流大电流 电流比率 校准系统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序电流幅值比的灵活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3
作者 李晓波 张世乐 +4 位作者 刘栩鹏 刘硕 谢剑锋 袁璐健 彭超红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95-2604,I0136-I0141,共16页
零序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测量精度问题一直是限制配电网故障选线准确率的关键性问题,现有研究方法在理论层面已较为成熟,但在现场使用中受限于零序CT测量精度,耐过渡电阻能力往往不佳。灵活接地系统是一种新型接地方式,... 零序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测量精度问题一直是限制配电网故障选线准确率的关键性问题,现有研究方法在理论层面已较为成熟,但在现场使用中受限于零序CT测量精度,耐过渡电阻能力往往不佳。灵活接地系统是一种新型接地方式,系统感知永久性接地故障后,于中性点投入并联小电阻,使得配电网接地方式发生转变,从而导致同一电气信号量呈现两种完全不同的故障特征,故障信息量增加了一倍,综合利用两阶段故障特征有望突破现有故障选线装置性能极限,摆脱选线装置对零序CT测量精度的依赖。为此,该文首先分析了灵活接地系统不同阶段各电气量的故障特征,之后结合灵活接地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序电流幅值比的高阻接地故障选线方法,最后通过合理设计选线算法,剔除误差较大数据,最大程度降低保护对零序CT测量精度的依赖。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ion system,RTDS)以及低压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零序CT极性反接与相位测量误差影响,且无需故障信息间的横向比较,具有耐过渡电阻能力强、可靠性高、对零序CT测量精度要求低、易实现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序电流互感器 灵活接地系统 零序电流幅值比 故障信息量 高阻接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低载波比精确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卢宏平 赵文祥 +3 位作者 陶涛 王化南 钱渊方 王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8-1117,I0025,共11页
永磁同步电机预测电流控制具有动态响应快、控制结构简单等优点。但在低载波比工况下传统无差拍预测控制存在电流预测误差和指令电压计算误差较大、转矩和磁链耦合严重等缺陷。该文提出一种同时适用于永磁同步电机高、低载波比运行的精... 永磁同步电机预测电流控制具有动态响应快、控制结构简单等优点。但在低载波比工况下传统无差拍预测控制存在电流预测误差和指令电压计算误差较大、转矩和磁链耦合严重等缺陷。该文提出一种同时适用于永磁同步电机高、低载波比运行的精确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方法。首先,建立考虑转子磁链定向误差的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压方程,将dq坐标系视为静止坐标系,同时考虑转子在控制周期内的旋转过程,对电机进行动态建模,解决了低载波比下转子磁链定向误差导致的交直轴耦合问题;同时,进一步提出多坐标系变量同步方法,消除多坐标系变量跨空间计算导致的预测误差和指令电压误差,实现了低载波比精确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DPCC方法在低载波比工况下具有更好的转矩磁链解耦能力、dq轴电流预测精度和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低载波比 电流预测 改进电压方程 坐标系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环境下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传变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星月 吴细秀 +3 位作者 吴士普 邱进 刘彬 槐青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8-729,I0020,共13页
运行数据显示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iber optic current transformer,FOCT)在极端环境下(温度为–45~85℃、振动加速度>15 m/s^(2))故障概率明显偏高,因此研究极端环境对FOCT性能的影响十分必要。在分析FOCT工作原理基础上,重点讨论了F... 运行数据显示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iber optic current transformer,FOCT)在极端环境下(温度为–45~85℃、振动加速度>15 m/s^(2))故障概率明显偏高,因此研究极端环境对FOCT性能的影响十分必要。在分析FOCT工作原理基础上,重点讨论了FOCT核心模块的结构特征及极端环境的影响,并建立FOCT传变模型。根据FOCT真实工作环境,分析了极端环境对其测量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光纤长度的增加、振动加速度的变大,都会使FOCT比差增大,测量精度下降。特别是在极端环境下,测量误差较大,无法满足0.2S级测量准确度的要求。为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开展了温度和振动影响试验。针对现有试验缺乏对极端环境的考核,提出增加测点的温度试验方法和增加振动响应试验及振动耐久试验的振动试验方法。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表明:两者结果具有一致性,偏差电流波形变化趋势比较一致。该研究为FOCT可靠性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 极端环境 比差 故障概率 传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续流比的混合式步进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方法
6
作者 王焜 刘宝泉 +2 位作者 刘艺 张浩铭 刘俊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1,202,共11页
混合式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存在较大的电流纹波,导致转矩脉动明显.通过分析H桥驱动电路的续流过程,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续流比的混合式步进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环型分配器产生的细分指令电流i ref与实际电流i相比较,以区分当前... 混合式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存在较大的电流纹波,导致转矩脉动明显.通过分析H桥驱动电路的续流过程,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续流比的混合式步进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环型分配器产生的细分指令电流i ref与实际电流i相比较,以区分当前时刻所需的续流模式.在快速续流模式下,实时监测电流指令与实际电流的差值Δi ref,通过自适应系数k动态调节续流时间,直至电机相电流快速下降至给定电流i ref后切换至缓慢续流模式.对续流时长与快速续流占总续流时间的比例自适应调节以适应不同工况下步进电机的平稳运行,有效降低了转矩脉动.最后,搭建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混合续流控制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减小步进电机的转矩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步进电机 自适应续流比 电流纹波 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电池原理的电化学脱氯试验研究
7
作者 俞坚祥 吴烨 +4 位作者 房子柱 庄磊 孙克纬 冯龙海 李森林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对不同水灰比钢筋混凝土开展了基于原电池原理的电化学脱氯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灰比的钢筋混凝土电化学参数随时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水灰比越大,脱氯初期阳极工作电位越负,回路电流越大,脱氯效率越高;水灰比越大,脱氯后钢筋腐蚀电位... 对不同水灰比钢筋混凝土开展了基于原电池原理的电化学脱氯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灰比的钢筋混凝土电化学参数随时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水灰比越大,脱氯初期阳极工作电位越负,回路电流越大,脱氯效率越高;水灰比越大,脱氯后钢筋腐蚀电位正移越明显,极化电阻增幅越大,OH^(-)浓度的增幅越小;脱氯后,混凝土中C-S-H凝胶和Friedel’s盐的含量略微降低,而Ca(OH)_(2)的含量略微增加,AFt和C-S-H凝胶少量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电池原理 脱氯 水灰比 钢筋腐蚀电位 极化电阻 回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 kV交流制式地铁牵引回流的分配比例实测分析
8
作者 桑国阳 刘力 +3 位作者 崖尚松 王凌霄 陈霞 曹晓斌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67,共7页
牵引回流系统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流不畅可能引起牵引供电系统一、二次设备损坏,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目前暂未有对25 kV交流供电制式地铁的牵引回流分配进行实时测量的研究,为了研究25 kV交流供电制式的牵引变电所的回流... 牵引回流系统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流不畅可能引起牵引供电系统一、二次设备损坏,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目前暂未有对25 kV交流供电制式地铁的牵引回流分配进行实时测量的研究,为了研究25 kV交流供电制式的牵引变电所的回流分配规律,验证SCADA系统对回流电流监测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同步测试方法,测量每一根回流电缆的电流,根据回流路径将其划分为车站回流、停车场回流、地回流三组,研究不同路径回流电流所占的比例与变化规律,并与SCADA回流数据比对。研究发现,尽管回流电流幅值随着时间波动幅度较大,但绝大部分时间内回流分配比例稳定,仅有少数时间有波动,各时间段回流分配比例平均值相差不到1%。而SCADA系统无法真实反映回流电流的变化情况。本项目通过实测得到该牵引变电所的回流比例关系,其测量与分析方法可为同类变电所的回流比例关系提供参考,也为SCADA系统的回流监测改进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牵引回流 地回流 电流监测 回流分配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冷壁管腐蚀脉冲涡流检测聚焦探头特性研究
9
作者 陶爱军 杨帆 +4 位作者 付跃文 黄文丰 邢仁飞 汤陈怀 曹爱松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7-375,416,417,共11页
为了解决水冷壁管向火面腐蚀减薄检测时聚焦探头不同摆放方式影响检测灵敏度的问题,从数值仿真与试验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在仿真中对传统圆柱形激励线圈径向、横向、纵向摆放方式时水冷壁管中的涡流形态及磁通密度分布进行分析,对xyz... 为了解决水冷壁管向火面腐蚀减薄检测时聚焦探头不同摆放方式影响检测灵敏度的问题,从数值仿真与试验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在仿真中对传统圆柱形激励线圈径向、横向、纵向摆放方式时水冷壁管中的涡流形态及磁通密度分布进行分析,对xyz三维磁通量进行定量计算来判断检测灵敏度;其次,在试验中使用隧道磁阻传感器作为探头接收单元,分别计算每种激励线圈摆放方式下xyz三维检测灵敏度;最后,引入加权秩和比法对3种激励摆放方式进行优劣排序。结果表明,聚焦探头3种摆放方式中横向摆放具有最优的检测效果,该研究有助于水冷壁管检测的高灵敏度脉冲涡流探头的设计,可进一步提高水冷壁管腐蚀检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涡流 检测灵敏度 加权秩和比 聚焦探头 水冷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馈线终端告警信息校正及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宗博 崔一嘉 +1 位作者 王昊晴 郗乙搏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8-1286,共19页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IDG)使配电网存量馈线终端(FTU)存在漏误告警问题,同时外部环境也会使告警信息不正确上报,难以准确定位故障区段。该文考虑IIDG和环境因素的耦合影响,提出一种FTU告警信息校正及故障定位方法。首先,根据各馈线首端电...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IDG)使配电网存量馈线终端(FTU)存在漏误告警问题,同时外部环境也会使告警信息不正确上报,难以准确定位故障区段。该文考虑IIDG和环境因素的耦合影响,提出一种FTU告警信息校正及故障定位方法。首先,根据各馈线首端电流特征,提出单双重故障及故障类别的检测方法。其次,考虑不可测IIDG和分支负荷的影响,利用正序电流幅值比和相邻区段电流相似性分别提出对称/不对称短路的识别方法,进而校验初始定位结果的准确性。再次,若定位结果未包含全部故障区段,以分支线路和IIDG的接入点为边界,利用短路电流特征提出疑似故障发生区域的筛选方法,并根据短路识别方法研判故障区段,实现告警信息的校验与修正。最后,在PSCAD中搭建IEEE 33节点标准算例和某县实际配电网的仿真模型,验证了单双重故障检测、短路识别判据及故障区域划分等告警信息校正和故障定位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 故障区段定位 告警信息校正 正序电流幅值比 电流相似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双重移相的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电流应力优化控制
11
作者 余伟臣 高明 +1 位作者 干方宇 石健将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0,共10页
针对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在电压不匹配时会产生较大的电流应力,导致变换器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1种结合双重内移相与交错双重移相的组合双重移相控制策略。首先,分析2种控制策略工作原理,建立传输功率和电流应力的数学模型;然后,以最小... 针对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在电压不匹配时会产生较大的电流应力,导致变换器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1种结合双重内移相与交错双重移相的组合双重移相控制策略。首先,分析2种控制策略工作原理,建立传输功率和电流应力的数学模型;然后,以最小电流应力为优化目标,利用Karush-Kuhn-Tucker条件下的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最优移相比;其次,根据电压比和传输功率对2种控制策略下的优化方法进行组合,利用组合双重移相控制获得全局电流应力最优解,并与现有的单移相和双重移相控制进行比较,得出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在电压比较大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电流应力与回流功率,提高传输效率;最后,搭建实验样机验证该控制策略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 双重移相 电压比 电流应力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静电雾化喷射模式及Taylor锥射流特性实验研究
12
作者 杨鹏飞 彭宇星 +1 位作者 易红亮 吴健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2,共9页
本文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静电雾化实验装置,利用高速摄像系统、高压电源系统及电流测量系统开展了乙醇静电雾化实验研究。对乙醇静电雾化在不同流量和电压下的喷射模式进行划分,探索了稳定锥-射流模式下液锥锥角随电压、流量的变化规律,排... 本文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静电雾化实验装置,利用高速摄像系统、高压电源系统及电流测量系统开展了乙醇静电雾化实验研究。对乙醇静电雾化在不同流量和电压下的喷射模式进行划分,探索了稳定锥-射流模式下液锥锥角随电压、流量的变化规律,排除了高压电场下气体放电对电流测量的影响并对稳定锥-射流模式下的电流进行了准确测量,得到了电流-流量、荷质比-流量标度率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场强度不断增大,乙醇静电喷雾喷射模式先后经历滴落模式、纺锤模式、脉动射流模式、锥射流模式/鞭动模式、多股射流模式,其中锥射流模式仅在流量较小时出现;稳定锥-射流的Taylor锥锥角与电压呈线性关系且随流量增大而减小,电流-流量与荷质比-流量分别满足I/I_(0)=k(Q/Q_(0))^(-1/2)和q/m=KQ^(-1/2)标度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雾化 锥射流 Taylor锥 电流-流量标度率 荷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短路比约束的含VSC-MTDC交直流电力系统机组组合方法
13
作者 韩蓉蓉 谭益 +1 位作者 曹一家 李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59,共7页
大规模新能源发电通过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接入交流电网,不仅导致交流系统强度下降,还使得交流系统运行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建立线性形式的多馈入短路比约束,采用信息间隙决策理论框架,提出多馈入短路比约束的交直流电力系统不确定性... 大规模新能源发电通过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接入交流电网,不仅导致交流系统强度下降,还使得交流系统运行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建立线性形式的多馈入短路比约束,采用信息间隙决策理论框架,提出多馈入短路比约束的交直流电力系统不确定性机组组合模型。该模型通过风电出力允许范围的下界和上界构建机组组合目标函数,因而可以区分对待实际风电出力低于预测值和高于预测值这2种不同情况。通过修改的IEEE 30节点系统和修改的PEGASE 89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短路比 机组组合 交直流电力系统 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 信息间隙决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q坐标系下并网逆变器控制稳定性不对称现象及特性分析
14
作者 郝木凯 王伟胜 +2 位作者 刘芳 袁耿涛 李学先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2-624,共13页
针对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不同功率因数下的运行特性及稳定性问题问题,从阻尼比的角度入手,分别在相同参数条件下构建dq坐标系下基于锁相环(PLL)的电流环、电压电流双环矢量控制以及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并网逆变器小信号模型并绘制... 针对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不同功率因数下的运行特性及稳定性问题问题,从阻尼比的角度入手,分别在相同参数条件下构建dq坐标系下基于锁相环(PLL)的电流环、电压电流双环矢量控制以及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并网逆变器小信号模型并绘制其阻尼比特性曲线图。发现d、q轴环路在强弱电网下呈现的稳定性并不相同,即弱电网下存在“dq轴不对称”现象。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当功率因数角在-90°~0°~90°变化时,并网角度的参与因子在PLL型控制方式下先增大后减小,在VSG控制下则反之;此外,双环矢量控制策略dq环路稳定性的不对称性尤为明显,参与变量较多,部分功率因数下电流环d、q轴2个积分环节对同一振荡的参与度差异较大,不稳定范围变宽。最后,基于Simulink仿真软件和远宽半实物平台验证该文理论研究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比 并网逆变器 dq轴不对称自同步 弱电网 电压电流双环矢量控制 参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实际工况的新能源经柔性直流送出系统强度评估
15
作者 王祥宇 辛焕海 +2 位作者 傅闯 马富艺龙 侯智贤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708-4721,共14页
基于广义短路比指标的电压支撑强度(简称“系统强度”)可用于评估额定工况下新能源经两电平直流送出系统的稳定性。然而目前新能源基地大多采用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柔性直流系统(MMC-HVDC)送出,相比于两电平直流,MMC-HVDC内部控制特性复... 基于广义短路比指标的电压支撑强度(简称“系统强度”)可用于评估额定工况下新能源经两电平直流送出系统的稳定性。然而目前新能源基地大多采用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柔性直流系统(MMC-HVDC)送出,相比于两电平直流,MMC-HVDC内部控制特性复杂,其对系统的电压支撑作用难以表征。此外,新能源实际运行工况多变,基于额定工况定义的短路比指标难以应用。为此,该文从灵敏度视角提出了基于广义运行短路比的新能源经MMC-HVDC送出系统(简称送出系统)强度评估方法。首先,建立了系统频域闭环传递函数矩阵模型,利用灵敏度方程刻画了送出系统的系统电压对电流小扰动的响应特性;其次,基于阻抗矩阵的最大奇异值等效刻画了MMC-HVDC的宽频段电压支撑能力,并提出MMC-HVDC等效方法;进而,将广义运行短路比推广到送出系统强度评估;最后,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柔性直流系统(MMC-HVDC) 系统强度 广义运行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储能充放电特性的交流耦合光储电站送出线路纵联保护
16
作者 刘素梅 王丹枫 +2 位作者 韩伟 李伟 沈佳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6-77,共12页
因储能在充放电模式下潮流流向截然不同,所以与同步发电机甚至光伏电站相比,光储电站的故障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电流差动保护面临更高的拒动风险。为此,以含有“共享储能”的交流耦合光储电站为对象,首先着重分析推导了储能电站在充... 因储能在充放电模式下潮流流向截然不同,所以与同步发电机甚至光伏电站相比,光储电站的故障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电流差动保护面临更高的拒动风险。为此,以含有“共享储能”的交流耦合光储电站为对象,首先着重分析推导了储能电站在充放电模式下的短路电流相角变化特性及其计算表达式。进一步分析了交流耦合光储电站的短路电流变化规律,从而揭示了光储电站分别作为电源和负荷运行时,传统电流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成因。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调整等值阻抗幅值比的纵联保护新原理。利用线路两侧等值阻抗比,识别区内外故障及正常运行工况。同时通过引入等值阻抗调整系数,放大区内故障下线路两侧等值阻抗之间的差异,以实现即使高比例光储电站接入线上发生高阻故障,所提保护仍能够正确可靠动作。最终,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含交流耦合光储电站电网的电磁暂态模型,验证了所提保护的动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电流特性 纵联保护新原理 阻抗幅值比 储能电站 交流耦合光储电站 送出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锌银电池大电流密度放电性能
17
作者 罗晓玉 覃韬 +2 位作者 吴启兵 刘强 石天飞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0-793,共4页
为探究锌银电池负极活性物质配比及正极充电深度对电极性能的影响,提高大电流密度下的工作电压,借助XRD、Tafel测试、交流阻抗测试以及单体电池大电流密度放电测试等方法,对锌银电池开展研究。当负极中ZnO与Zn质量比为35∶65时,正极充... 为探究锌银电池负极活性物质配比及正极充电深度对电极性能的影响,提高大电流密度下的工作电压,借助XRD、Tafel测试、交流阻抗测试以及单体电池大电流密度放电测试等方法,对锌银电池开展研究。当负极中ZnO与Zn质量比为35∶65时,正极充电深度最小;此时,模拟电池在212 mA/cm^(2)(倍率为20 C)的电流密度下,可持续放电101 s,单体电池的低温脉冲放电电压为1.304~1.312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倍率 电流密度 放电性能 锌银电池 充电深度 活性物质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馈风机的网孔并联回路暂态故障电流叠加及衰减特性分析
18
作者 陈达伟 黎灿兵 +1 位作者 刘健哲 杨函煜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17-126,共10页
系统故障时,双馈风机与电网形成网孔并联回路,共同向故障点馈入电流。现有方法针对强电网情况,将外部电网简化为理想电压源,以阶跃信号表示系统故障电压。然而,在并网点短路容量比较低的情况下,风电馈入电流影响系统故障电压,忽略电网... 系统故障时,双馈风机与电网形成网孔并联回路,共同向故障点馈入电流。现有方法针对强电网情况,将外部电网简化为理想电压源,以阶跃信号表示系统故障电压。然而,在并网点短路容量比较低的情况下,风电馈入电流影响系统故障电压,忽略电网特征导致暂态短路电流计算不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含双馈风机的网孔并联回路暂态短路电流计算方法。通过分析定转子磁链暂态响应,推导了表征稳态、暂态直流及暂态交流磁链分量的等效电感,将其与对应故障电压源等效电路联立,可快速求解各电流分量幅值和时间常数。仿真结果表明,忽略外部电网丢失电网回路时间常数会导致误差增加;采用所提方法在不同故障距离、电网阻抗比下得到的峰值电流误差均小于3%,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暂态短路电流 系统阻抗比 时间常数 故障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gnal processing for all fiber optical current transducer 被引量:1
19
作者 裴焕斗 祖静 陈鸿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404-408,共5页
The work principle of all fiber optical current transducer (AFOCT) was introduced.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photo-detector's output, a measurement and signal processing scheme based on sine wave modulati... The work principle of all fiber optical current transducer (AFOCT) was introduced.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photo-detector's output, a measurement and signal processing scheme based on sine wave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was put forward for eliminating the influence of light intensity change and modulation degree change. A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d a calibration scheme were also advanced.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mean ratio error is 0.016 74% for direct current and 0.035% for alternating current,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linearity is up to 0.999 982 4, meeting the precision requirement of 0.2 grade. Stability experiments and temperature drift experiments show the AFOCT has a better stable cap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OPTICAL current TRANSDUCER DEMODULATION SIGNAL processing ratio ERR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开关磁阻电机换相区控制策略的高效率转矩分配函数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帆 陈昊 +2 位作者 李晓东 Miguel Pablo Aguirre Muhammad Asghar Saqib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1683,共13页
转矩分配函数被广泛应用于抑制开关磁阻电机的转矩脉动。然而,输入相转矩跟踪不足或者输出相产生较大的负转矩这两种情况通常会导致电机的转矩脉动难以得到有效抑制,并降低电机的运行效率。因此,为了能够有效降低电机的转矩脉动并提高... 转矩分配函数被广泛应用于抑制开关磁阻电机的转矩脉动。然而,输入相转矩跟踪不足或者输出相产生较大的负转矩这两种情况通常会导致电机的转矩脉动难以得到有效抑制,并降低电机的运行效率。因此,为了能够有效降低电机的转矩脉动并提高电机的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转矩分配函数控制策略。在提出的转矩分配函数控制策略中,电机的换相区域分为两个区域。在前一区域中,通过降低输入相转矩分配的比例,可以实现输入相实际转矩快速跟踪参考转矩,电机的转矩脉动有效降低。同时由于在输入相电感变化率较低时减少输入相分配的转矩,从而输入相的峰值电流随之降低,电机的转矩电流比提高。在后一区域中,将输出相的电流在转子对齐位置附近处减小到0,以避免产生较大的负转矩。因此,在所提出的方案下,电机的转矩脉动得到有效抑制,电机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在一台12/8三相开关磁阻电机上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转矩分配函数控制策略能有效降低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也能有效地提高开关磁阻电机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 转矩分配函数 负转矩 转矩电流比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