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9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Input Ripple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Aviation StaticInverters 被引量:1
1
作者 CHEN Zhong WANG Changyou CHEN Miao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I0020-I0020,共1页
关键词 航空静止变流器 纹波电流 s输入 电流特性 接口电路 直流母线 电能质量 传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Subnanosecond Breakdown and Generation of Supershort Avalanche Electron Beam 被引量:1
2
作者 Victor F. Tarasenko SHAO Tao +6 位作者 Dmitry V. Rybka ZHANG Cheng Alexandr G. Burachenko Igor' D. Kostyrya Mikhail I. Lomaev Ping Yan Evgeni Kh. Baksht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07-2215,共9页
In this paper,subnanosecond-pulse and one-nanosecond-pulse generators are used to study the breakdowns in highly overvolted gaps in atmospheric pressure air.With different cathodes,we measured the applied voltage and ... In this paper,subnanosecond-pulse and one-nanosecond-pulse generators are used to study the breakdowns in highly overvolted gaps in atmospheric pressure air.With different cathodes,we measured the applied voltage and discharge current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ubnanosecond breakdown during the generation of a supershort avalanche electron beam.Especially,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displacement current are presented in the current paper,which is detected between the ionization wave front and a plane anode.It is shown that during a subnanosecond voltage rise time,the amplitude of the dynamic displacement current can be higher than 4 kA.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breakdown in the air gap is assisted by ionization processes between the ionization wave front and a plane an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特性 亚纳秒 电子束 击穿 雪崩 超短 纳秒脉冲发生器 电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铁杂散电流干扰的电网变压器振动噪声耦合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潘超 安景革 +3 位作者 刘闯 李载源 石晓博 杜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0-81,共12页
针对城市地铁杂散电流导致电网变压器出现振动噪声异常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杂散电流变化与本体噪声映射关系的变压器失稳判别方法。首先,分析杂散电流干扰电网的主要途径与原理,根据实测数据总结杂散电流的变化特性。然后,提出考虑杂散... 针对城市地铁杂散电流导致电网变压器出现振动噪声异常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杂散电流变化与本体噪声映射关系的变压器失稳判别方法。首先,分析杂散电流干扰电网的主要途径与原理,根据实测数据总结杂散电流的变化特性。然后,提出考虑杂散电流干扰的变压器多场耦合模型,将电磁-机械-声耦合划分为电磁干扰域与振动-噪声传播域的耦合。仿真分析不同场景下变压器多物理特征信息,总结杂散电流突变率、突变时刻对变压器电流、磁通等参数的干扰、传播影响规律。最后,搭建实验平台,测量变压器的多物理特征参数,与仿真对比,验证所提模型与结论的正确性,并基于杂散电流突变率与噪声的映射关系制定失稳判据。结果表明,在杂散电流突变处,变压器振动噪声异常加剧;当杂散电流突变时刻与工频激励初始相位的相角差为90°时,该问题最严重,本体噪声水平升高约10%。该方法为轨道交通临近电网变压器的态势感知与设备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散电流 突变性 多场耦合 振动噪声 态势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数据信息熵的锂离子储能电站电芯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夏向阳 岳家辉 +2 位作者 张媛 夏天 王明琦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9,共12页
针对锂离子储能电站簇内电芯老化程度及其一致性难以准确评估的问题,提出基于特征数据信息熵的储能电站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方法。该方法将传统属性数据进行优化预处理以形成特征数据集,提出将信息熵概念移植到储能电站特定运... 针对锂离子储能电站簇内电芯老化程度及其一致性难以准确评估的问题,提出基于特征数据信息熵的储能电站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方法。该方法将传统属性数据进行优化预处理以形成特征数据集,提出将信息熵概念移植到储能电站特定运行片段数据来展开分析,依据计算特征数据熵值大小情况来反映特征数据的有序程度,实现对簇内电芯老化程度及其一致性的分析判断,同时利用神经网络对熵值进行预测来对储能电站健康状态进行短期预测。最后通过储能电站实际运行数据与20S1P电池仿真模型验证基于特征数据信息熵值法对储能电站健康状态评估与预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在100 kW/200 kWh储能系统平台进行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簇 信息熵 特征数据 恒流放电 健康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动电流相位特性的电流互感器中性线异常识别方法
5
作者 唐治国 陈琦 +4 位作者 王胜 孙震宇 薛明军 顾剑飞 张少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144,共9页
针对电流互感器中性线异常导致的差动保护在区外故障下的不正确动作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动电流相位的电流互感器中性线异常识别及差动保护策略。对电流互感器中性线异常情况下差动保护区内、外故障下差动电流相位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 针对电流互感器中性线异常导致的差动保护在区外故障下的不正确动作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动电流相位的电流互感器中性线异常识别及差动保护策略。对电流互感器中性线异常情况下差动保护区内、外故障下差动电流相位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区内、外故障的故障相与非故障相相位特性差异,提出了一套电流互感器中性线异常识别方法及差动保护策略,解决了现有判据的局限性。利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建立典型的3/2接线母线模型,通过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动保护 电流互感器 中性线异常 相位特性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开关自动过分相阻抗建模与暂态分流特性
6
作者 吴丽然 吴命利 +1 位作者 刘建强 仇乐兵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7,共7页
分相区限制了交流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连续性,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列车运行的高效性,基于电子开关的自动过分相技术是提高供电连续性的方法之一。提出一种采用晶闸管阀组作为电子开关的过分相系统阻抗建模方法,考虑晶闸管阀组非线性阻抗、... 分相区限制了交流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连续性,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列车运行的高效性,基于电子开关的自动过分相技术是提高供电连续性的方法之一。提出一种采用晶闸管阀组作为电子开关的过分相系统阻抗建模方法,考虑晶闸管阀组非线性阻抗、传输线缆阻抗,分析列车通过锚段关节时晶闸管阀组、供电臂两回路的暂态分流特性,以及晶闸管阀组回路阻抗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现场试验证明阻抗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相区 电子开关 阻抗建模 分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线偏斜对齿轮机电耦合系统电流特征影响
7
作者 何泽银 何亮 +1 位作者 杨金 彭栋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7-382,共6页
针对齿轮轴线偏斜改变啮合状态引发不对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机定子电流信号的齿轮啮合不对中诊断方法。将电机动态数学模型的电磁转矩作为中间变量,结合齿轮系统弯-扭-轴动力学模型,建立牵引电机-齿轮传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针对齿轮轴线偏斜改变啮合状态引发不对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机定子电流信号的齿轮啮合不对中诊断方法。将电机动态数学模型的电磁转矩作为中间变量,结合齿轮系统弯-扭-轴动力学模型,建立牵引电机-齿轮传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探究不同轴线误差对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定子电流信号的影响规律,通过频谱分析得到不同情况下的定子电流频谱,阐明齿轮轴线误差对应的电流频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轴线误差下电机定子电流频谱显现电源基频与齿轮副啮合频率相关边频带。啮合平面角度误差对电流频谱频率的影响较中心距误差和垂直啮合平面角度误差更明显,为齿轮非入侵式啮合状态监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线误差 齿轮动力学 机电耦合模型 电流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运行工况下燃料电池的功率衰减规律
8
作者 马立英 潘文龙 +1 位作者 侯永平 王要娟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探究重型卡车燃料电池在实际运行下的性能衰减规律,以实际运行工况下的电流数据为数据集,提取特征电流密度点,分析燃料电池堆的功率衰减幅度及速率变化规律。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衰减幅度及功率衰减速率,都随着循环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 为探究重型卡车燃料电池在实际运行下的性能衰减规律,以实际运行工况下的电流数据为数据集,提取特征电流密度点,分析燃料电池堆的功率衰减幅度及速率变化规律。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衰减幅度及功率衰减速率,都随着循环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随着负载的提高不断增大,且负载越大,衰减速率增大越快,但在高强度负载下,衰减幅度的增速略有放缓。分析结果揭示了性能衰减随时间和电流密度的具体变化规律,为同类燃料电池车辆的性能分析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实际运行工况 特征电流密度 性能衰退 功率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直流电法偶极-偶极超前探测装置模拟及其应用
9
作者 岳建华 滕小振 +3 位作者 习丹阳 张河瑞 吴晓康 鲁凯亮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4-571,共8页
煤矿井下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是探查掘进工作面前方含导水构造的主要方法之一,现场实际应用时多采用基于球壳理论发展出来的三极超前探测装置,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该装置的探测精度与分辨率产生了质疑,且该装置井下施工时需布置无穷远电极,进... 煤矿井下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是探查掘进工作面前方含导水构造的主要方法之一,现场实际应用时多采用基于球壳理论发展出来的三极超前探测装置,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该装置的探测精度与分辨率产生了质疑,且该装置井下施工时需布置无穷远电极,进而造成施工效率低和成本高等问题。为提高直流电法超前探测精度和现场施工效率,提出了矿井直流电法偶极-偶极超前探测装置,通过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偶极-偶极装置的探测能力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全空间地电模型对直流偶极子源的电场分布特征进行正演模拟,证明了该方法在直流电法超前探测中的可靠性与可行性。然后,通过设置均匀全空间地电模型和含不同形状低阻异常体的地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单极-偶极与偶极-偶极装置的超前探测效果及对低阻异常体的响应特征。最后,通过现场试验,获得了掘进巷道工作面前方的电性响应特征,采用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工作面前方5~45 m内有一处低阻异常,经钻探验证该异常属实。结果表明:采用矿井直流电法偶极-偶极超前探测装置可以有效地探查掘进工作面前方的低阻异常体,且该方法探测精度和施工效率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直流电法 超前探测 偶极-偶极装置 数值模拟 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GW直流融冰温升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10
作者 胡琴 张永 +3 位作者 陈旭烨 林晖尧 何坚 王振国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63-2373,共11页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覆冰严重影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为研究OPGW直流融冰的温升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OPGW直流融冰动态数值计算模型,仿真研究融冰时和完全融冰后OPGW的温度场分布情况,从环境温度、风速、融冰电流等方面分析了OPG...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覆冰严重影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为研究OPGW直流融冰的温升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OPGW直流融冰动态数值计算模型,仿真研究融冰时和完全融冰后OPGW的温度场分布情况,从环境温度、风速、融冰电流等方面分析了OPGW光纤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在人工气候室验证了模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OPGW与冰层内表面之间的椭圆形空气间隙会阻碍热量向冰层的传递,脱冰后OPGW稳态温度场分布因融冰导线类型和所在位置的不同而具有明显差异;脱冰时光纤最高温度随融冰电流、覆冰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与风速和环境温度无关;完全融冰后光纤温度随环境温度升高、风速减小、融冰电流增大而升高;光纤最高温度出现的时刻与风速有关,当风速为0~3 m/s时,脱冰后光纤温度将持续升高,此时OPGW直流融冰技术只适合应用于以金属材料为主的耐高温光缆;文中提出的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不高于10%,可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GW 直流融冰 温升特性 环境温度 风速 融冰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同送同受路径的多回直流系统交互影响及协调恢复分析
11
作者 易建波 王泽宇 +2 位作者 胡维昊 饶宇飞 李程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46-157,共12页
青豫与天中特高压直流已形成近似同送同受路径的多回直流输电系统,其送受端的网架结构和子系统间的交互特性更加复杂,因此故障交互影响和协调恢复问题是目前系统稳定研究的焦点。量化分析了多回直流各子系统电压交互特性,重新修订了适... 青豫与天中特高压直流已形成近似同送同受路径的多回直流输电系统,其送受端的网架结构和子系统间的交互特性更加复杂,因此故障交互影响和协调恢复问题是目前系统稳定研究的焦点。量化分析了多回直流各子系统电压交互特性,重新修订了适用于评价多回直流系统的交互因子和有效短路比,推导出实用的多回直流协调恢复因子实用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多回直流协调恢复因子指导恢复秩序、通过各子系统非线性低压限流环节控制配合的多回直流协调恢复策略。最后经过多回直流系统等值模型仿真测试,表明所提协调恢复策略控制效果最优,所推导的多回直流协调恢复因子工程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回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电压交互特性 协调恢复策略 低压限流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附加频率控制的高水电占比电力系统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法
12
作者 赵熙临 赵宇翔 李品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8,共10页
随着柔性直流(direct current,DC)异步互联工程相继推进,高水电占比高带来的超低频振荡问题威胁着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针对超低频振荡现象的发生,提出基于柔性直流输电即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 随着柔性直流(direct current,DC)异步互联工程相继推进,高水电占比高带来的超低频振荡问题威胁着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针对超低频振荡现象的发生,提出基于柔性直流输电即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VSC-HVDC)系统的附加频率控制策略。首先,构建含水电、火电机组的频率响应模型,通过阻尼转矩分析揭示超低频振荡产生机理,明确各类调速器参数以及不同水电占比对系统超低频振荡发生的影响;随后,根据直流电容电压与交流系统频率耦合特性,对换流站参与抑制超低频振荡机理进行研究,提出换流站虚拟惯性与V_(DC)-f下垂的控制方式,并通过约束条件对虚拟惯性与下垂参数进行设计;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含水电、火电机组的负荷频率控制模型,通过对比水轮机参数优化方法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振荡 柔性直流输电 负阻尼特性 虚拟惯性 一次调频 异步互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速度比例因子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13
作者 戴志辉 奚潇睿 +1 位作者 李杭泽 牛宝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1-153,共13页
针对现有行波测距方法受波速度影响大、抗同步误差能力弱、反射波头标定困难、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速度比例因子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分析波速度的沿线变化特性,并充分利用同一测点... 针对现有行波测距方法受波速度影响大、抗同步误差能力弱、反射波头标定困难、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速度比例因子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分析波速度的沿线变化特性,并充分利用同一测点处不同模量波速度变化趋势相同而变化快慢不同的特点,定义能够间接反映故障距离的波速度比例因子。其次分别采用插值拟合及定量推导的方法求解该比例因子随故障距离变化的拟合曲线与计算曲线,利用其单调性差异提出联立曲线求解故障距离的测距方案。为准确标定故障行波,提出一种结合鲁棒局部均值分解与多分辨奇异值分解的波头标定方法,并利用标定结果设计基于时差特性的故障支路识别判据。最后经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方法测距精度较高,计算量小,不受同步误差影响,且具有较强的耐过渡电阻(500Ω)和抗噪声(20 dB)能力,在不同线路中的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 故障测距 波速度变化特性 行波波头标定 插值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流限幅环节影响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暂态稳定区间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凯 肖凡 +3 位作者 葛平娟 涂春鸣 邹凯星 肖泽坤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51-1961,I0054,共12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输出外特性与传统同步发电机(synchronous generator,SG)相似,因此VSG能够为电网提供电压与频率支撑。然而,在故障工况下,VSG存在与SG类似的功角失稳问题,且VSG无法承受过大的故障...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输出外特性与传统同步发电机(synchronous generator,SG)相似,因此VSG能够为电网提供电压与频率支撑。然而,在故障工况下,VSG存在与SG类似的功角失稳问题,且VSG无法承受过大的故障电流。由于VSG过流能力较弱,一般需要设置相应的电流限幅环节。加入电流限幅环节后,VSG暂态特性发生改变,暂态分析复杂度提升,目前电流限幅环节对VSG暂态稳定区间的影响尚不清晰。基于此,该文充分考虑电流限幅环节对VSG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得到故障全过程下VSG的暂态行为;接着,利用Runge-Kutta迭代算法及最小二乘数据拟合等分析手段,计算得到不同电流限幅倍数与不同故障深度下的极限切除角(critical clear angle,CCA)和极限切除时间(critical clear time,CCT),定量刻画了VSG暂态稳定区间,为继电保护等电网实际操作提供准确的理论指导。最后,仿真和实验证明了理论分析与暂态稳定区间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暂态特性分析 电流限幅环节 暂态稳定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量谐波电流作用下变压器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斌涛 吴书煜 +2 位作者 汲胜昌 张喆 周明宇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3,62,共9页
流过变压器绕组的谐波电流对振动造成巨大影响,基于此,文中着重研究了谐波电流对振动的影响规律。通过理论推导,从电磁激励方面阐明了变压器绕组振动谐波产生的原因;搭建变压器谐波加载系统,对比了不同含量谐波电流作用下绕组振动特性... 流过变压器绕组的谐波电流对振动造成巨大影响,基于此,文中着重研究了谐波电流对振动的影响规律。通过理论推导,从电磁激励方面阐明了变压器绕组振动谐波产生的原因;搭建变压器谐波加载系统,对比了不同含量谐波电流作用下绕组振动特性与振动特征参量变化规律;基于振动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了振动特征参量随时间顺序、电流大小顺序的变化规律以及谐波对振动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谐波电流造成绕组振动增大、振动谐波含量增加,不同振动特征参量与谐波电流总畸变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应用振动法对变压器绕组进行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必须计及电流大小与谐波总畸变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谐波电流 振动特性 振动特征参量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450动车组的牵引回流动态分布及谐波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树增 杨轶轩 杨世武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0,共7页
当动车组速度提升至400 km/h,由动车组和牵引供电系统引入的牵引电流及其谐波随之变化,并以钢轨为耦合途径,干扰轨旁信号设备工作状态。为保障高速铁路安全高效运营,应对信号系统的适应性和抗干扰设计给予重视。在此背景下,基于新一代... 当动车组速度提升至400 km/h,由动车组和牵引供电系统引入的牵引电流及其谐波随之变化,并以钢轨为耦合途径,干扰轨旁信号设备工作状态。为保障高速铁路安全高效运营,应对信号系统的适应性和抗干扰设计给予重视。在此背景下,基于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围绕高速条件下列车追踪动态条件、动车组不同工况下的牵引电流特性及其对轨道电路设备的影响开展研究。通过建立牵引电流动态分布模型,基于潮流计算原理,提出更高运营速度条件下回流动态分布的建模和计算方法,预测高速运行时的牵引回流;通过建立牵引电机仿真模型,分析更高运营速度条件下的谐波特性,预测不同工况下动车组谐波干扰的幅值和频率分布;依据国内外现行标准,分析轨道电路设备对于牵引电流和谐波干扰的适应性,为信号设备的干扰防护和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450动车组 轨道电路 牵引电流 谐波特性 潮流计算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空电弧伏安特性的大电流真空多断口并联动态均流特性
17
作者 韩翔宇 杨飞 +3 位作者 陈洪斌 李刚 孙晋茹 荣命哲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2-1933,共12页
高压、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是发电厂的关键电力开关设备,其额定电流与故障电流均超出了单个真空灭弧室的容量极限,需并联多个真空灭弧室。针对真空多断口并联动态燃弧过程中的均流问题,搭建了真空燃弧实验平台,开展了40~80 kA大电流燃弧... 高压、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是发电厂的关键电力开关设备,其额定电流与故障电流均超出了单个真空灭弧室的容量极限,需并联多个真空灭弧室。针对真空多断口并联动态燃弧过程中的均流问题,搭建了真空燃弧实验平台,开展了40~80 kA大电流燃弧实验,并用高速摄影仪同步拍摄电弧形态。根据大电流真空电弧的伏安特性将燃弧过程划分为瞬态起弧阶段、电弧演变的非稳定阶段和电弧演变的稳定阶段,详细分析了电弧形态、电流等级对伏安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不同燃弧阶段下伏安特性的大电流真空电弧的电路模型,电弧电压的仿真误差最大仅为弧压极值的4.99%。之后,建立了大电流真空多断口并联均流的仿真拓扑,研究了起弧延时和支路阻抗对动态均流的影响规律,并阐明了最佳起弧延时的绝对值会随着静态均流系数的降低而提高。最后,开展了100 kA真空多断口并联均流实验,成功实现了较好的均流效果,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预测能力。该结论将为高压、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开断性能的提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断路器 真空多断口 伏安特性 静态均流特性 动态均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励磁涌流多角度时频特征综合辨识方法
18
作者 陈春 占露昕 +3 位作者 曹伯仲 曹一家 李勇 刘均乐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3-172,共10页
配电网中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接入导致系统谐波电流日益加大,传统基于二次谐波电流制动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可靠性面临挑战。同时,单一特征辨识方法受分布式电源类型和合闸角影响,无法准确区分不同场景下的故障电流和励磁涌流。为了提高励... 配电网中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接入导致系统谐波电流日益加大,传统基于二次谐波电流制动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可靠性面临挑战。同时,单一特征辨识方法受分布式电源类型和合闸角影响,无法准确区分不同场景下的故障电流和励磁涌流。为了提高励磁涌流的辨识准确率,文中提出全面整合时域、频域和时频域特征的多角度时频分析方法,利用Bayes算法优化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的分类参数,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实现不同容量、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下的故障电流与励磁涌流的准确辨识;采用SHAP值分析方法,揭示各特征值在辨识模型中的贡献度。基于仿真及现场实测数据对所提励磁涌流辨识方法进行验证,针对样本数据的识别准确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变压器 故障电流 励磁涌流 时域特征 频率特征 SHAP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直流线路参数频变效应的HVDC系统小信号建模 被引量:1
19
作者 樊玮 周盛宇 +3 位作者 陈德扬 秦颖婕 刘宇 汪娟娟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高压直流输电在我国电力资源的协调分配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保证其稳定运行意义重大。目前高压直流系统小扰动稳定性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换流器的建模上,而输电线路的建模仅用集中参数进行等效,但集中参数模型并不能准确反映输电线... 高压直流输电在我国电力资源的协调分配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保证其稳定运行意义重大。目前高压直流系统小扰动稳定性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换流器的建模上,而输电线路的建模仅用集中参数进行等效,但集中参数模型并不能准确反映输电线路在高频段的谐波传递特性。首先提出了一种考虑频变特性的架空线分布参数模型,该模型通过消去地线效应和极间耦合效应得到简化,接着将该模型应用于高压直流系统的交流侧导纳模型中,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实验平台上验证了所提架空线频变分布参数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模型 频率特性 高压直流 分布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冲击电流波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仿真模型适用性研究
20
作者 陈洁 赵丹丹 +7 位作者 张宗扬 陈喆 焦婷 陆冰冰 江安烽 田越 赵莹莹 郭洁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3,共7页
文中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用电阻片进行了30/60、8/20、4/10、1/5μs 4种冲击电流波下的残压和能量特性实验研究,分析了IEEE、CIGRE、Pinceti与MWR避雷器仿真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IEEE模型在1/5μs、幅值<10 kA陡... 文中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用电阻片进行了30/60、8/20、4/10、1/5μs 4种冲击电流波下的残压和能量特性实验研究,分析了IEEE、CIGRE、Pinceti与MWR避雷器仿真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IEEE模型在1/5μs、幅值<10 kA陡波电流下残压模拟较差,4种冲击电流波下能量模拟均较差;CIGRE模型在1/5μs、幅值>5 kA陡波电流下残压模拟较差,4种冲击电流波下均可较好的模拟避雷器能量特性;Pinceti、MWR模型在4种冲击电流波下均可较好的模拟避雷器残压特性,Pinceti模型在30/60μs、幅值<1 kA的操作冲击电流波下能量模拟较差,MWR模型在1/5μs、幅值>5 kA的陡波电流下能量模拟较差。文中研究结论可为不同工况下开展MOV仿真时的模型选取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避雷器模型 冲击电流幅值 残压特性 能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