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and Catalytic Cracking Performance of Ultrastable Y Zeolite Rich in Secondary Pores
1
作者 Li Jiaxing Wang Shengji +3 位作者 Sha Hao Wang Juan Zhou Lingping Wang Lixia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3-21,共9页
A novel ultra-stable zeolite, NSZ, rich in secondary pores was developed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gas-phase andmild hydrothermal methods. This zeolite was successfully tested in an industrial setting for the first t... A novel ultra-stable zeolite, NSZ, rich in secondary pores was developed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gas-phase andmild hydrothermal methods. This zeolite was successfully tested in an industrial setting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world. The pore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SZ zeolite prepared for industrial use were analyzed and characterized using BET. The resultsindicat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secondary pore volume of NSZ zeolite compared to the existing ultra-stable zeolite HSZ-5, which is produced through a conventional gas-phase method. The average secondary pore volume to total pore volume ratioin NSZ zeolite was found to be 58.96% higher. The catalytic cracking performance of NSZ zeolite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showed that the NSC-LTA catalyst, with NSZ as the active component, outperformed the HSC-LTA catalyst with HSZ-5 zeolitein terms of obtaining more high-value products (gasoline and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during the hydrogenated light cycle oilprocessing. Additionally, the NSC-LTA catalyst showe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coke sele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PHASE ultra-stable zeolite catalyst catalytic crac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Acidity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s of HZSM-5 Zeolite Catalysts for the Catalytic Cracking of n-Butane 被引量:4
2
作者 Jiangyin Lu Zhen Zhao Chunming Xu Aijun Duan Pu Zhang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13-220,共8页
The acidic modulations of a series of HZSM-5 catalysts were successfully made by calcination at different treatment temperatures, i.e. 500, 600, 650, 700 and 800 ℃,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otal ... The acidic modulations of a series of HZSM-5 catalysts were successfully made by calcination at different treatment temperatures, i.e. 500, 600, 650, 700 and 800 ℃,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otal acid amounts, their density and the amount of B-type acid of HZSM-5 catalysts rapidly decreased, while the amounts of L-type acid had almost no change and thus the ratio of L/B was obviously enhan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excluding 800 ℃).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s of modified HZSM-5 catalysts for the cracking of n-butane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main properties of thes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D, N2 adsorption at low temperature, NH3-TPD, FTIR of pyridine adsorption and BET surface area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ZSM-5 zeolite pretreated at 800 ℃ had very low catalytic activity for n-butane cracking. In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range of 500-700 ℃, the total selectivity to olefins, propylene and butene wer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while, the selectivity for arene decreased with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The HZSM-5 zeolite calcined at 700 ℃ produced light olefins with high yield, a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650 ℃ the yields of total olefins and ethylene were 52.8% and 29.4%, respectively. Besides, the more important role is that high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treatment improved the duration stability of HZSM-5 zeolites. The effect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HZSM-5 for cracking of n-butane was explor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had large effects on the surface area, crystallinity and acid properties of HZSM-5 catalyst, which further affected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n-butane crac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ZSM-5 zeolite catalyst acidic modification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N-BUTANE catalytic cracking OLEF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of La-Modified Ultra Stable Zeolite 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atalytic Cracking Catalyst 被引量:2
3
作者 Pan Huifang Liu Xingyu +4 位作者 Wei Guoyou Yuan Hailiang Pan Xinghong Huo Quan Yan Pingxia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75-81,共7页
A new type of zeolite La-USL (ultra stable zeolite L (zeolite USL) modified by La), which has superior activity, stability and selectivity in catalytic cracking of hydrocarbons and thus can be used as an active ca... A new type of zeolite La-USL (ultra stable zeolite L (zeolite USL) modified by La), which has superior activity, stability and selectivity in catalytic cracking of hydrocarbons and thus can be used as an active catalyst component, i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The zeolite L with relative crystallinity of above 90% was synthesized by the hydr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method under optimum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D, NH3-TPD and isotherm adsorption techniques. The in-situ synthesized zeolite L with a SiO2/Al2O3 mole ratio of 5-6 was modified by cation ion exchange, hydrothermal dealumination and chemical modifications with La in order to prepare La-containing USL with a higher framework SiO2/Al2O3 mole ratio of 15-30. The modified zeolite La-USL was used as an active additive component of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FCC) catalyst and the resulting catalysts were evaluated by microactivity test (MAT) and fixed-fluidized bed (FFB) experiments using heavy oil as feedstock. The influence of La content in La- USL on cracking product distribution, gasoline group composition and research octane number (RON)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La content in La-USL was 0.8 wt%, the addi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La-USL could result in a FCC catalyst that produc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product distribution and gasoline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olite L catalytic cracking catalyst GASOLINE YIELD research octane number heavy o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Deactivation and Cracking Performance of Catalysts Containing Y and MFI Zeolites
4
作者 Chen Zhenyu Li Caiying +1 位作者 Tian Huiping Huang Zhiqing(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04年第1期29-35,共7页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d the deactivation caused by hydrothermal treatment and metal contamination of two cracking catalysts containing the Y and ZRP- 1 zeolites aimed at maximization of light olefin yield.Test resul...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d the deactivation caused by hydrothermal treatment and metal contamination of two cracking catalysts containing the Y and ZRP- 1 zeolites aimed at maximization of light olefin yield.Test results had shown that the hydrothermal stability and resistance to metal contamination of the ZRP-1zeolite were appare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Y zeolite. Hydrothermal treatment and metal contamination had not only changed the catalytic cracking performance of respective zeolites, but at the same time had also modified to a definite degree of the relative proportions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in these two zeolites and affected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between them, resulting in a relative enhancement of secondary cracking ability of the catalyst and increased olefin selectivity in the FCC products. In the course of application of catalyst for maximization of light olefins yield appropriate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roportion of two active components can help to alleviate the products distribution and selectivity changes caused by deactivationof FCC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alytic cracking zeolite catalyst DEACTIV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解催化剂活性组分研究进展
5
作者 孙志国 张忠东 +2 位作者 刘超伟 迟克彬 史得军 《世界石油工业》 2025年第1期120-132,共13页
石油化工领域汽柴油等成品油需求放缓,低碳烯烃等基本化学品相对短缺,减油增化成为行业发展共识,炼油向化工转型势在必行。催化裂解是实现上述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和方向,催化剂是催化裂解技术的核心,催化剂的分子筛活性组分则是决... 石油化工领域汽柴油等成品油需求放缓,低碳烯烃等基本化学品相对短缺,减油增化成为行业发展共识,炼油向化工转型势在必行。催化裂解是实现上述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和方向,催化剂是催化裂解技术的核心,催化剂的分子筛活性组分则是决定催化剂技术水平的关键。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催化裂解催化剂技术现状,综述了催化裂解催化剂活性组分Y型分子筛和ZSM-5分子筛的研究进展,包括低晶胞水热超稳Y型分子筛、富介孔气相超稳Y型分子筛、纳米ZSM-5分子筛、多级孔ZSM-5分子筛、各向异性ZSM-5分子筛、元素改性ZSM-5分子筛,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各类活性组分主要技术特征,分析了各类活性组分提高反应性能的原因,并对催化裂解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思考以及未来展望。结果表明:低碳烯烃是重油一次裂解反应和汽油中烯烃二次裂解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Y型分子筛与ZSM-5分子筛两者有机配合,接力催化,共同完成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的任务;蜡油、渣油、原油等为催化裂解原料,催化剂中必须含有一定比例催化大分子烃类转化的Y型分子筛,石脑油、轻烃等为催化裂解原料,活性组分则以ZSM-5分子筛为主;催化裂解催化剂活性组分生产过程需规模化、绿色化和智能化,以实现催化裂解催化剂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 催化剂 活性组分 Y型分子筛 ZSM-5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4)烯烃转化制丙烯工艺及催化剂研究
6
作者 饶维 刘晨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6,共8页
目的开发C_(4)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工艺和催化剂制备工艺技术,完成小试和工业侧线试验。方法采用固定床评价装置考查了催化剂配方、改性及工业条件对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以ZSM-5分子筛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在C_(4)烯... 目的开发C_(4)烯烃催化裂解制丙烯工艺和催化剂制备工艺技术,完成小试和工业侧线试验。方法采用固定床评价装置考查了催化剂配方、改性及工业条件对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以ZSM-5分子筛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在C_(4)烯烃转化制丙烯反应中具有较好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和再生性,磷的引入未改变催化剂的晶型结构,但降低了催化剂酸性位点数量,并调节了催化剂的n(B酸)/n(L酸),随着磷负载量增加到5%(w),分子筛中磷与铝的相互作用逐渐增强,磷可以和骨架铝和非骨架铝相互作用。结论C_(4)烯烃的转化率达到80%以上,丙烯的选择性达到35%~45%,催化剂的单程寿命达到一个月以上,且经再生后,再生恢复率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烯烃 催化裂解 ZSM-5分子筛 催化剂活性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Ni@S-1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脱硝性能
7
作者 白雄伟 张嘉兴 +6 位作者 闫秘 赵玉 张莉民 王琪 李炳辉 张安峰 郭新闻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5-973,共9页
采用溶解-再晶化法将金属Cu和Ni封装到不同粒径的中空Silicalite-1(S-1)分子筛空腔内部,制备了不同金属掺杂量的中空封装型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手段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 采用溶解-再晶化法将金属Cu和Ni封装到不同粒径的中空Silicalite-1(S-1)分子筛空腔内部,制备了不同金属掺杂量的中空封装型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手段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模拟实际工况考察催化剂对催化裂化再生烟气(n(CO)/n(NO)=13/3)中氮氧化物(NO x)的脱除性能。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0.15 g、压力0.1 MPa、温度680℃、混合气体积空速60000 mL/(g·h)的条件下,3%Cu@S-1-380的脱硝效率仅为63%,而2%Cu-0.5%Ni@S-1-380的脱硝效率为100%;Ni和Cu之间形成Cu_(x) Ni_(y) O共熔体,促进了Cu^(+)与Cu^(2+)之间快速循环,提高了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催化剂的中空空腔结构有效防止了金属的流失和烧结,极大地提高了反应物的扩散性能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相同反应条件下,随着分子筛粒径的减小、金属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脱硝率提高,双金属共同封装对催化活性的提高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沸石 脱硝助剂 流化催化裂化(FCC) 双金属催化剂 再生烟气 氮氧化物(NO_(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工艺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傲 田晓春 +1 位作者 王成宇 丁康乐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2期91-101,共11页
近80年以来,轻质烯烃特别是乙烯与丙烯,主要通过石油烃类蒸汽裂解生产。与蒸汽裂解相比,催化裂解过程引入了催化剂,使其操作条件温和,高附加值产品收率提高,有望成为未来制烯烃技术的主要工艺路线。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典型制低碳烯烃... 近80年以来,轻质烯烃特别是乙烯与丙烯,主要通过石油烃类蒸汽裂解生产。与蒸汽裂解相比,催化裂解过程引入了催化剂,使其操作条件温和,高附加值产品收率提高,有望成为未来制烯烃技术的主要工艺路线。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典型制低碳烯烃工艺的优缺点与应用现状,概述了催化裂解工艺中自由基机理和碳正离子机理等主要反应机理,探讨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使用性能,重点分析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稀土元素改性对ZSM-5沸石分子筛性质的影响以及所得催化剂提高低碳烯烃选择性的性能特征。指出以大型工业化装置的开发、原料范围的持续扩大、高品质催化剂的研发为催化裂解工艺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碳烯烃工业化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类 催化裂解 低碳烯烃 催化剂 ZSM-5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合成催化裂化催化剂主要组分对其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于善青 刘雨晴 +2 位作者 郭硕 张雪静 蔡凯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7-337,共11页
采用N_(2)吸附-脱附法、压汞法、SEM和TEM等手段分析了以稀土改性Y型分子筛为主要活性组元的催化裂化催化剂(FCC-1)及其主要组分的孔结构特点,重点考察了铝溶胶、酸化拟薄水铝石和硅溶胶3种常用黏结剂对催化剂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FC... 采用N_(2)吸附-脱附法、压汞法、SEM和TEM等手段分析了以稀土改性Y型分子筛为主要活性组元的催化裂化催化剂(FCC-1)及其主要组分的孔结构特点,重点考察了铝溶胶、酸化拟薄水铝石和硅溶胶3种常用黏结剂对催化剂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FCC-1催化剂的微孔主要来自分子筛,黏结剂对分子筛微孔结构的影响包括物理堵孔和化学作用,当铝溶胶、酸化拟薄水铝石和硅溶胶分别与分子筛按照质量比1/2混合后,分子筛微孔比表面积损失率分别为23.0%、14.2%和7.7%,即铝溶胶影响分子筛微孔的程度最大。FCC-1催化剂的介孔主要来自黏结剂粒子堆积孔,与黏结剂粒子大小、形貌和堆积方式有关,粒径分别为1~2 nm、4~5 nm和10~50 nm的铝溶胶、酸化拟薄水铝石和硅溶胶经过500℃焙烧后分别以无定型氧化铝致密堆积、γ-Al_(2)O_(3)颗粒状紧密堆积和SiO_(2)球状紧密堆积,所得粒子堆积孔的最可几孔径分别为4.8、5.7和7.3 nm。FCC-1催化剂的大孔主要来自分子筛颗粒和/或高岭土颗粒之间的堆积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催化剂 孔结构 黏结剂 分子筛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物理吸附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雪静 史延强 +2 位作者 袁蕙 邱丽美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2-871,共10页
90%以上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涉及催化材料,催化材料的传质能力直接关系其催化性能,因此,作为体现催化材料传质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是石油化工催化材料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中重点监测的物性参数。气体物理吸附法是当前表... 90%以上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涉及催化材料,催化材料的传质能力直接关系其催化性能,因此,作为体现催化材料传质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是石油化工催化材料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中重点监测的物性参数。气体物理吸附法是当前表征石油化工催化材料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主要技术手段。主要介绍了气体物理吸附法测定技术及主要技术进展,结合近年来石油化工催化材料在孔道调变、梯级孔构建、载体性能研究与催化剂积炭失活解析的部分实例阐述气体物理吸附法在石油化工催化材料表征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对物理吸附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吸附 孔结构 催化裂化催化剂 加氢催化剂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烃催化裂解增产丙烯催化剂 被引量:47
11
作者 滕加伟 赵国良 +1 位作者 谢在库 杨为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以ZSM - 5分子筛为催化剂 ,通过烯烃的催化裂解高选择性地制备丙烯。合成了粒径在 0 2~ 30 μm之间的 3种晶粒的ZSM - 5分子筛 ,并考察了它们在烯烃裂解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目的产物丙烯的收率 ,小晶... 以ZSM - 5分子筛为催化剂 ,通过烯烃的催化裂解高选择性地制备丙烯。合成了粒径在 0 2~ 30 μm之间的 3种晶粒的ZSM - 5分子筛 ,并考察了它们在烯烃裂解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目的产物丙烯的收率 ,小晶粒的分子筛具有更强的容碳能力和更好的催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 催化裂解 丙烯 分子筛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高硅Y型沸石稀土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杜军 李峥 +1 位作者 达志坚 何鸣元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27,共4页
研究发现,四氯化硅气相法制备高硅Y型沸石与稀土离子交换相结合,能使高硅Y型沸石中RE_2O_3含量达到6%~9%,在晶胞常数相近的情况下,与水热法制备USY相比,RE_2O_3含量提高近3倍,有效地提高了高硅Y型沸石的裂化活性和氢转移活性。用XBD... 研究发现,四氯化硅气相法制备高硅Y型沸石与稀土离子交换相结合,能使高硅Y型沸石中RE_2O_3含量达到6%~9%,在晶胞常数相近的情况下,与水热法制备USY相比,RE_2O_3含量提高近3倍,有效地提高了高硅Y型沸石的裂化活性和氢转移活性。用XBD、FT-IB,^(27)Al MAS NMB及BET-N_2吸附方法进行表征,从反应机理和制备工艺上探讨了两种制备方法提高稀土含量的差异,提出及时清理硅铝碎片,保持孔道畅通,是有效提高高硅Y型沸石中稀土含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Y型沸石 四氯化硅气相法 催化裂化 催化剂 稀土元素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P/HZSM-5催化剂上催化裂化汽油馏分的芳构化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秋颖 白英芝 +1 位作者 王海彦 魏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8,共4页
在实验室制备了ω(ZnO)=2%的Zn/HZSM-5和ω(ZnO)=2%、ω(P_2O_5)=5%的Zn-P/HZSM-5催化剂,并以75~120℃催化裂化汽油馏分为原料,在小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工艺条件对Zn-P/HZSM-5催化剂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P/HZSM-... 在实验室制备了ω(ZnO)=2%的Zn/HZSM-5和ω(ZnO)=2%、ω(P_2O_5)=5%的Zn-P/HZSM-5催化剂,并以75~120℃催化裂化汽油馏分为原料,在小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工艺条件对Zn-P/HZSM-5催化剂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P/HZSM-5催化剂在反应温度430℃、反应压力0.1MPa、液时空速1.0 h^(-1)的反应条件下,原料中烯烃和烷烃转化率分别达到97.17%和67.91%,液相产品中烯烃含量、芳烃含量及异构烷烃含量分别为3.28%,74.09%,20.59%,与Zn/HZSM-5催化剂相比具有更高的活性稳定性和芳烃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P/HZSM-5催化剂 催化裂化 汽油 馏分 芳构化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轻馏分碱液抽提脱硫醇的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潘光成 李涛 +1 位作者 陶志平 吴明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4-27,共4页
采用碱液抽提的方式,对来自不同炼油厂的催化裂化汽油轻馏分进行了脱硫醇精制试验.结果表明,在抽提系统,碱含量为5%~50%,油碱体积比为1/1~15/1,操作温度在10~60℃,二次抽提;碱液在氧化系统进行再生,催化剂加入量为10μg/g,氧化温度... 采用碱液抽提的方式,对来自不同炼油厂的催化裂化汽油轻馏分进行了脱硫醇精制试验.结果表明,在抽提系统,碱含量为5%~50%,油碱体积比为1/1~15/1,操作温度在10~60℃,二次抽提;碱液在氧化系统进行再生,催化剂加入量为10μg/g,氧化温度为室温~80℃;再生后的碱液在分离系统用90~120℃石油醚抽提分离出二硫化物后循环使用.4种原料中的硫醇性硫都可被脱至5μg/g左右,并且烯烃和辛烷值无损失,博士实验及铜片腐蚀实验均合格,产品液收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汽油料 碱液抽提 硫醇 实验室规模 催化裂化汽油 抽提系统 实验室研究 脱硫醇 轻馏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5分子筛的碳四裂解性能及积碳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国良 何万仁 +2 位作者 袁志庆 徐建军 滕加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07-1212,共6页
以1,6-己二胺为模板剂,在水热体系中合成了不同硅铝比的ZSM-5分子筛,考察了该系列分子筛的碳四烯烃裂解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低硅铝比的ZSM-5分子筛相比,高硅铝比的ZSM-5分子筛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及丙烯选择性,是更适合碳四烯烃裂解... 以1,6-己二胺为模板剂,在水热体系中合成了不同硅铝比的ZSM-5分子筛,考察了该系列分子筛的碳四烯烃裂解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低硅铝比的ZSM-5分子筛相比,高硅铝比的ZSM-5分子筛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及丙烯选择性,是更适合碳四烯烃裂解制丙烯的催化剂。采用13C CP-MAS NMR、Raman光谱、DTG和元素分析等多种表征手段对ZSM-5分子筛的积碳进行了研究。表征结果显示,ZSM-5分子筛中积碳量以及积碳类型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明显的变化,积碳量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积碳类型初期主要以脂肪族碳氢化合物为主,随反应的进行,积碳类型向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及类石墨型积碳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四烯烃 催化裂解 丙烯 ZSM-5分子筛催化剂 积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气相超稳法工业生产的高稳定性分子筛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蔚琳 周灵萍 +4 位作者 张杰潇 沙昊 袁帅 许明德 田辉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4-41,共8页
为了提高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活性组元分子筛的稳定性和活性,通过改变分子筛阳离子交换及气相超稳改性的程度,设计并且工业制备5种不同晶胞大小的高稳定性分子筛HSZ-1,HSZ-2,HSZ-3,HSZ-4,HSZ-5,采用X射线衍射、N 2吸附-脱附及傅里叶变换红... 为了提高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活性组元分子筛的稳定性和活性,通过改变分子筛阳离子交换及气相超稳改性的程度,设计并且工业制备5种不同晶胞大小的高稳定性分子筛HSZ-1,HSZ-2,HSZ-3,HSZ-4,HSZ-5,采用X射线衍射、N 2吸附-脱附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开发的HSZ系列分子筛具有结晶度高、比表面积大以及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高的特点;并且,随着分子筛超稳程度的提高,分子筛的晶胞常数减小、SiO 2含量升高、总酸量降低、B酸与L酸酸量比值降低、小笼羟基减少、末端硅羟基增多,但是,不同超稳程度的分子筛的大笼羟基均保持完好的结构。另外,HSZ系列分子筛均含有骨架四配位铝及非骨架六配位铝物种,超稳程度的提高使得非骨架铝含量增加;超稳程度最高的HSZ-1分子筛除具有4种Si配位状态以外,还有Si碎片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催化剂 稳定性 分子筛 气相超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多产丙烯助剂LPI-1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魏小波 刘丹禾 +2 位作者 郝代军 徐武清 焦伟州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8-41,共4页
介绍了催化裂化增产丙烯助剂 (LPI 1)在洛阳分公司的工业应用情况 ,结果表明 :当该助剂占系统催化剂藏量 4.8%时 ,可以使丙烯对原料的产率提高 1.1个百分点 ,对汽油等产品的性质没有影响 ,但对产品分布有一定影响 ,丙烯、液化石油气产... 介绍了催化裂化增产丙烯助剂 (LPI 1)在洛阳分公司的工业应用情况 ,结果表明 :当该助剂占系统催化剂藏量 4.8%时 ,可以使丙烯对原料的产率提高 1.1个百分点 ,对汽油等产品的性质没有影响 ,但对产品分布有一定影响 ,丙烯、液化石油气产率提高 ,总液体收率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助剂 工业应用 产率 收率 催化裂化 催化剂 产品分布 洛阳分公司 液化石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P-1裂解催化剂工业应用及15万t/a催化裂解装置开工运转 被引量:20
18
作者 余本德 施至诚 +8 位作者 许友好 李再婷 李荣楣 王建国 杨启业 唐清林 范雨润 尹喜平 石燕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1995年第5期7-13,共7页
CRP-1裂解催化剂首次工业应用和15万t/a催化裂解工业生产装置开工运转结果表明,新研制的CRP-1裂解催化剂具有平衡活性高、机械强度好、轻烯烃选择性好、重油转化能力强的特点,是用于Ⅰ型催化裂解的新一代较理想的裂解... CRP-1裂解催化剂首次工业应用和15万t/a催化裂解工业生产装置开工运转结果表明,新研制的CRP-1裂解催化剂具有平衡活性高、机械强度好、轻烯烃选择性好、重油转化能力强的特点,是用于Ⅰ型催化裂解的新一代较理想的裂解催化剂。在546℃反应温度下,液化气产率可达42.00w%,丙烯产率可达18.32w%;裂解汽油MON82.3,RON7.6,装置运转正常,虽然反应强度较高及原料较重,但催化裂解装置设备结焦程度与蜡油催化裂化相当,装置能耗7.0689GJ/t原料。工业运转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数据,为今后大型催化裂解装置的建设和生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催化裂化 裂化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P-10燃料在HZSM-5/不锈钢筛网复合膜上的常压催化裂解 被引量:5
19
作者 厉刚 郑少烽 +3 位作者 孙聪明 蔡尚立 方文军 林瑞森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5-379,共5页
研究了常压下JP-10燃料在HZSM-5/不锈钢筛网复合膜上的催化裂解。研究发现,HZSM-5/不锈钢筛网复合膜对JP-10裂解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400℃、停留时间6.51 s时,高密度碳氢燃料JP-10在空白不锈钢筛网上不发生任何裂解,而在HZSM-5/不锈钢... 研究了常压下JP-10燃料在HZSM-5/不锈钢筛网复合膜上的催化裂解。研究发现,HZSM-5/不锈钢筛网复合膜对JP-10裂解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400℃、停留时间6.51 s时,高密度碳氢燃料JP-10在空白不锈钢筛网上不发生任何裂解,而在HZSM-5/不锈钢筛网复合膜上的裂解转化率为15.2%;500℃、停留时间5.67 s时,JP-10在空白不锈钢筛网上的裂解转化率为3.1%,而在HZSM-5/不锈钢筛网复合膜上的裂解转化率高达42.1%。JP-10催化裂解的主要产物为C1-C4、苯、环戊二烯和甲苯,苯的含量随停留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而环戊二烯的含量则逐渐减少,C1-C4和甲苯的含量随停留时间变化不大。根据产物分布,提出了JP-10在HZSM-5/不锈钢筛网复合膜上催化裂解的可能反应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膜+ 催化剂 航空燃料 催化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径结构提升管反应器内颗粒流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清华 孙伟 +1 位作者 钮根林 杨朝合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2-36,共5页
在内径为12 mm的提升管反应器冷模试验装置上对变径提升管反应器内部固体颗粒的浓度和速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变径结构的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提升管反应器,可以改变其内部催化剂颗粒的浓度及速度分布,提高其反应区上部... 在内径为12 mm的提升管反应器冷模试验装置上对变径提升管反应器内部固体颗粒的浓度和速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变径结构的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提升管反应器,可以改变其内部催化剂颗粒的浓度及速度分布,提高其反应区上部的颗粒速度,同时降低二次反应的发生;与相同直径的传统结构提升管反应器相比较,底部反应区的颗粒浓度和速度径向分布更加均匀;该变径结构在有利于实现大剂油比操作和减少二次反应发生的同时,可使催化剂颗粒与油气混合更加均匀,从而使得催化剂颗粒与油气更加充分均匀地进行接触,为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径结构 提升管反应器 催化剂 流动特性 催化裂解 低碳烯烃 流化催化裂化 实验室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