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高电压传输比且能抵御非正常输入的Z-源双级矩阵变换器 被引量:12
1
作者 宋卫章 钟彦儒 孙向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1-28,共8页
针对传统矩阵变换器存在电压传输比低和输出性能易受非正常输入影响的两个固有缺陷,提出一种Z-源双级矩阵变换器(Z-source two-stage matrix converter,ZSTSMC)及其调制方法。利用Z-源网络的升压特性以提高电压传输比,通过Z-源网络电容... 针对传统矩阵变换器存在电压传输比低和输出性能易受非正常输入影响的两个固有缺陷,提出一种Z-源双级矩阵变换器(Z-source two-stage matrix converter,ZSTSMC)及其调制方法。利用Z-源网络的升压特性以提高电压传输比,通过Z-源网络电容电压闭环对直通因子进行自适应地调节,从而有效抑制非正常输入对输出性能的影响。闭环控制中采用一种非线性PID算法,削弱了Z-源网络表现出的非最小相位特性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了系统动态性能和抗扰能力。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拓扑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源双级矩阵变换 电压传输比 非正常输入 闭环控制 非最小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变换的半并行FIR滤波器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立萍 王巍 王金海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3,共5页
为了在数字信号处理中获得较好的性能和较低的资源消耗,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Z变换分析的半并行FIR滤波器设计方法.采用Z变换方法进行DSP算法分析非常简单,可以快速精确地计算出延迟的数目,从而可以选择适宜的滤波器结构.实验结果证明,... 为了在数字信号处理中获得较好的性能和较低的资源消耗,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Z变换分析的半并行FIR滤波器设计方法.采用Z变换方法进行DSP算法分析非常简单,可以快速精确地计算出延迟的数目,从而可以选择适宜的滤波器结构.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用于半并行FIR滤波器的流水线和超频控制分析.Z变换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DSP算法的硬件设计实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变换 FIR滤波器 半并行 FPGA DSP48Sl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型制造混合供应链的稳定性及弹性评估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薇薇 洪跃 张在房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3-212,共10页
为了研究离散的服务型制造混合供应链性能,基于库存和订单的自动库存反馈补偿控制系统,提出混合供应链生产服务自动反馈补偿系统分析模型。分析和评估了服务型制造混合供应链在受外界干扰后的恢复能力和时间响应性质,即系统的弹性和稳... 为了研究离散的服务型制造混合供应链性能,基于库存和订单的自动库存反馈补偿控制系统,提出混合供应链生产服务自动反馈补偿系统分析模型。分析和评估了服务型制造混合供应链在受外界干扰后的恢复能力和时间响应性质,即系统的弹性和稳定性。采用z-变换研究了混合供应链的稳定性分析。在系统稳定的情况下,计算时间误差积分评估混合供应链的弹性。通过调整系统关键参数使供应链弹性达到较好状态,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验证了调节关键参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制造 混合供应链 弹性 稳定性 z-变换 误差绝对值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两种服务速度的可修M^X/G(M/M)/1排队系统 被引量:7
4
作者 朱翼隽 张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7-420,共4页
在服务速度可变的M/G(M/M)/1可修排队系统的基础上,考虑顾客批量到达的情况,建立了一个具有两种服务速度的可修MX/G(M/M)/1排队模型.在这个批量到达的排队系统中,服务台具有两种服务速度.当系统中到达的第一批顾客数大于事先设定的正整... 在服务速度可变的M/G(M/M)/1可修排队系统的基础上,考虑顾客批量到达的情况,建立了一个具有两种服务速度的可修MX/G(M/M)/1排队模型.在这个批量到达的排队系统中,服务台具有两种服务速度.当系统中到达的第一批顾客数大于事先设定的正整数N时,服务台以较高的服务速度2服务顾客直到系统变空.当系统中到达的第一批顾客数小于或等于N时,服务台以较低的服务速度1服务顾客.如果服务台以较低的服务速度1服务顾客时再有顾客到达并且使得系统中的顾客数大于N,则从下一个顾客开始服务台以较高的服务速度2服务顾客直到系统变空.通过补充变量法得到了系统的状态转移图,根据状态转移图得到了系统的微积分方程组,然后对方程组求解得出了系统的队长分布及一些可靠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修排队系统 批量到达 L-变换 z-变换 补充变量法 状态转移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两种服务的负顾客Mζ/(G1/G2)/1排队系统 被引量:4
5
作者 唐学德 朱翼隽 冯艳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0-503,515,共5页
考虑单服务台提供两种服务的负顾客Mζ/(G1/G2)/1排队模型,每个正顾客接受第一种服务后以概率θ(0≤θ≤1)进行第二种服务,或者以概率1-θ离开系统.服务规则是先到先服务(FCFS).在正顾客接受两种服务的过程中均可能有负顾客到达,负顾客... 考虑单服务台提供两种服务的负顾客Mζ/(G1/G2)/1排队模型,每个正顾客接受第一种服务后以概率θ(0≤θ≤1)进行第二种服务,或者以概率1-θ离开系统.服务规则是先到先服务(FCFS).在正顾客接受两种服务的过程中均可能有负顾客到达,负顾客不接受服务,只抵消正在接受服务的正顾客(RCH).通过补充变量法求得了系统稳态队长的概率母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顾客 两种服务 补充变量法 z-变换 概率母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线性有限自动机的线性τ-弱逆
6
作者 郭崇泉 邓培民 易忠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5,共4页
戴宗铎等人在域F上的一元多项式环F[z]与域F上的形式幂级数环F[[z]]之间,定义了一种乘法"*",使得F[[z]]作成一个F[z]-模,利用此模研究了线性有限自动机。在此讨论了一类线性有限自动机的线性τ-弱逆,给出了这类线性有限自动... 戴宗铎等人在域F上的一元多项式环F[z]与域F上的形式幂级数环F[[z]]之间,定义了一种乘法"*",使得F[[z]]作成一个F[z]-模,利用此模研究了线性有限自动机。在此讨论了一类线性有限自动机的线性τ-弱逆,给出了这类线性有限自动机一定τ-弱可逆的充分条件、构成它的τ-弱逆线性有限自动机的充要条件以及τ-弱逆线性有限自动机自由响应模的最小维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z]-模 线性τ-弱逆 z-变换对 自由响应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差分法地震波正演 被引量:1
7
作者 闫贫 何樵登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84-91,共8页
通过z-τ变换,把(x,z,t)域的波动方程变换为(x,τ,t)域的波动方程,以分离出波动方程中速度(或弹性系数)的变化项,并利用有限差分法来计算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合成记录。差分格式采用二阶中心差商及一阶向前差商,... 通过z-τ变换,把(x,z,t)域的波动方程变换为(x,τ,t)域的波动方程,以分离出波动方程中速度(或弹性系数)的变化项,并利用有限差分法来计算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合成记录。差分格式采用二阶中心差商及一阶向前差商,边界条件为吸能边界。计算结果显示了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qP、qSV及qSH波;在有界面的情形下,还较清楚地反映了反射波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介质 地震波 差分法 z-τ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IOBPCS模型的定购决策引起的牛鞭效应
8
作者 罗卫 张子刚 欧阳明德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4X期34-36,共3页
本文阐述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问题,提出了一般补充规则的离散控制理论模型。依据此模型,本文推导出牛鞭效应的一个分析表达式,从该分析表达式可以看出:通过考虑库存水平、渠道水平的误差的一部分和增加预测的平均时间以及减少生产提前期... 本文阐述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问题,提出了一般补充规则的离散控制理论模型。依据此模型,本文推导出牛鞭效应的一个分析表达式,从该分析表达式可以看出:通过考虑库存水平、渠道水平的误差的一部分和增加预测的平均时间以及减少生产提前期,可以减少牛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鞭效应 APIOBPCS模型 定购决策 供应链管理 生产提前期 离散控制理论模型 z-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AGA伺服系统连续模型参数辨识 被引量:1
9
作者 尹旷 王红斌 +3 位作者 莫文雄 张铁 方健 林李波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91,96,共5页
为了解决伺服系统连续模型参数辨识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间接的连续模型辨识算法,建立了伺服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首先使用最小二乘法(LS算法)来辨识出系统的离散模型参数,其次通过自适应遗传算法(AGA算法)对离散参数进行Z-S变换,获得连续... 为了解决伺服系统连续模型参数辨识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间接的连续模型辨识算法,建立了伺服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首先使用最小二乘法(LS算法)来辨识出系统的离散模型参数,其次通过自适应遗传算法(AGA算法)对离散参数进行Z-S变换,获得连续系统模型参数。根据LS-AGA辨识算法设计了辨识实验,采用扫频正弦模拟量电压作为输入信号对系统中的连续参数模型进行辨识,并对所获得的连续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辨识模型的预测输出与实际实验输出匹配度较高,该连续模型能够反映伺服系统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 连续模型 参数辨识 最小二乘 自适应遗传算法 z-S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