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IC模型对华北平原冬小麦与夏玉米生长和产量模拟的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范兰 吕昌河 +1 位作者 王学春 陈朝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77-1684,共8页
为验证EPIC模型应用于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适用性,利用禹城生态试验站的试验观测数据对该模型参数进行了修订,构建了适合华北平原的模型参数数据库,并分别验证了2003-2005年冬小麦、2004年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模拟的精度与... 为验证EPIC模型应用于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适用性,利用禹城生态试验站的试验观测数据对该模型参数进行了修订,构建了适合华北平原的模型参数数据库,并分别验证了2003-2005年冬小麦、2004年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模拟的精度与适用性。结果表明,EPIC模型对禹城站冬小麦和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生物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决定系数均高于0.81;EPIC模型对禹城站2004、2005年冬小麦产量的模拟误差分别为1.61%和-2.56%,对2004夏玉米产量的模拟误差为-2.60%。因此,该模型模拟产量的绝对误差低于2.60%,适用于华北平原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C模型 华北平原 冬小麦 夏玉米 叶面积指数 生物量 产量 模拟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对太行山山前平原雨养农田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亚凯 刘孟雨 +4 位作者 董宝娣 乔匀周 张明明 杨红 靳乐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以多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作为干旱指标,利用APSIM模型(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模拟太行山山前平原雨养旱作农田冬小麦-夏玉米近30 a产量变化,分析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APSIM模型对模拟雨养条件下作物产量具有良... 以多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作为干旱指标,利用APSIM模型(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模拟太行山山前平原雨养旱作农田冬小麦-夏玉米近30 a产量变化,分析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APSIM模型对模拟雨养条件下作物产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玉米产量年际波动较大、变异系数为51.2%,易受降雨因素影响;小麦产量波动相对较为稳定,变异系数为26.4%。干旱指数与作物产量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小麦产量与SPEI-3-Apr相关系数达0.79,玉米产量与SPEI-3-Sep相关系数达0.88,适宜干湿状态在0~2之间;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分别可以解释61.8%的小麦产量变异和87.7%的玉米产量变异。研究表明,SPEI-3-Apr、SPEI-3-Sep可分别作为该地区雨养农田小麦、玉米产量的估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养农田 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模拟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APSI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