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立法研究 |
沈寿文
|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2
|
“五个共同”史观的形成与中国边疆学知识体系建构 |
宋培军
兰召倩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教育的内涵深化与功能拓展 |
海路
娄馨月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4
|
民族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逻辑与推进策略 |
聂君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云南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 |
苏韦铨
田钒平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公园景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研究——以桂林象山景区为例 |
杨军
王俊喆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7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
冯雪红
聂君
黎岩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5
|
|
8
|
1949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与启示 |
罗彩娟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8
|
|
9
|
夯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五个基础 |
金炳镐
谢清松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9
|
|
10
|
兴边富民行动与民族团结进步 |
刘玲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6
|
|
11
|
间断平衡理论视角下70年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变迁分析 |
龙立军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2
|
|
12
|
表彰的模范集体:边疆地区民族团结事业的推动力量及结构特征 |
张少春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3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视阈下边疆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逻辑理路 |
张慧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14
|
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第三方评估的逻辑与实践 |
王志达
黎贵优
穆智
范强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5
|
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多维阐释 |
赵本燕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6
|
|
16
|
塑造示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结构——行动”实践解释 |
李若青
赵敏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
17
|
区域联动视角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实践——基于对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的研究 |
吕伟
熊国刘
缪志鹏
姜佩琳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18
|
统编历史教材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容教学指要 |
孙妍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1
|
|
19
|
连通心灵之旅:1950年云南少数民族国庆参观团考论 |
谭世圆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20
|
对民族院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模式的探索 |
金尚女
|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