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间空格在维吾尔族大学生不同文本呈现方向的汉语句子阅读中的促进作用
1
作者 王永胜 韩洋 +1 位作者 李馨 何立媛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8,共8页
为探讨词间空格在维吾尔族大学生不同文本呈现方向汉语阅读中的作用,本研究使用眼动仪记录读者的阅读过程,操纵了文本呈现方向(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词切分线索(无空格和词间空格)和目标词的词频(高频和低频)。结果发现:维吾尔族大学... 为探讨词间空格在维吾尔族大学生不同文本呈现方向汉语阅读中的作用,本研究使用眼动仪记录读者的阅读过程,操纵了文本呈现方向(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词切分线索(无空格和词间空格)和目标词的词频(高频和低频)。结果发现:维吾尔族大学生阅读词间空格句子的效率显著高于阅读无空格的句子,从右向左阅读时词间空格条件下的总注视次数显著少于无空格条件;词间空格条件下目标词的注视时间显著短于无空格条件,但词切分线索与词频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词间空格作为词切分线索可以提升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汉语阅读效率与词汇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切分 维吾尔族大学生 汉语阅读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切分对初学者句子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75
2
作者 沈德立 白学军 +3 位作者 臧传丽 闫国利 冯本才 范晓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9-172,共14页
采用EyeLink II眼动仪,以72名小学三年级学生为被试,通过三个实验来探讨词切分对初学者汉语句子阅读的影响。实验一设置四种空格呈现条件:正常的无空格条件、字间空格条件、词间空格条件和非词空格条件。实验二采用灰条标记作为字、词... 采用EyeLink II眼动仪,以72名小学三年级学生为被试,通过三个实验来探讨词切分对初学者汉语句子阅读的影响。实验一设置四种空格呈现条件:正常的无空格条件、字间空格条件、词间空格条件和非词空格条件。实验二采用灰条标记作为字、词或非词的边界,使不同条件下句子的空间分布是一致的。实验三进一步操纵了学生的阅读技能。结果发现三个实验的结果趋势是一致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在阅读有词间空格的文本和正常的无空格文本一样容易。尽管词切分文本对阅读技能高和阅读技能低的学生来说一样容易,但非词空格呈现条件会对阅读技能低的学生产生更大的干扰作用。阅读技能低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依赖于文本的低水平视觉线索。文章最后讨论了词切分对建构中文阅读眼动控制模型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切分 初学者 阅读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切分对日-汉双语者汉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白学军 郭志英 +2 位作者 顾俊娟 曹玉肖 闫国利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73-1282,共10页
以24名日-汉双语者为被试,采用EyeLink2000眼动仪,通过两个实验来探讨词切分对日-汉双语者汉语句子阅读的影响。实验一采用四种词切分方式:正常条件、词间空格条件、非词空格条件和字间空格条件。为了确保四种词切分条件下句子的空间分... 以24名日-汉双语者为被试,采用EyeLink2000眼动仪,通过两个实验来探讨词切分对日-汉双语者汉语句子阅读的影响。实验一采用四种词切分方式:正常条件、词间空格条件、非词空格条件和字间空格条件。为了确保四种词切分条件下句子的空间分布一致,实验二采用灰条标记作为字、词或非词的边界。结果发现:(1)在总体和局部分析中,词间空格条件下平均注视时间显著少于正常条件;非词空格和字间空格条件下的阅读时间更长、注视次数更多。(2)在总体分析中,总句子阅读时间和总注视次数在正常条件和词间空格条件中差异不显著;局部分析中,词间空格条件比正常条件下的阅读时间更短、注视次数更少。表明日-汉双语者在阅读词间空格文本和正常文本一样容易;词切分对日-汉双语者汉语阅读的词汇识别有促进作用;在汉语阅读中,词是重要的加工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切分 日-汉双语者 汉语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阅读过程中词切分的位置:一项基于眼动随动显示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智君 刘志方 +1 位作者 赵亚军 季靖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62,共12页
采用眼动随动显示技术,通过分析动态协助或干扰词切分对阅读过程的影响,考察汉语阅读过程中词切分的位置与数量。包括两项实验:实验一通过改变注视点附近词语的颜色来促进词汇的加工进程,发现协助词n+1切分可改变被试的眼动模式,说明至... 采用眼动随动显示技术,通过分析动态协助或干扰词切分对阅读过程的影响,考察汉语阅读过程中词切分的位置与数量。包括两项实验:实验一通过改变注视点附近词语的颜色来促进词汇的加工进程,发现协助词n+1切分可改变被试的眼动模式,说明至少加工词n+1可导致词切分效果;实验二以类似方法干扰相应的词汇加工进程,发现在某些实验条件下被试的眼动模式朝相反方向变化,表明实验一结果并非由外源注意转移引起。综合分析两个实验中各种条件下首次注视概率分布、再注视时的首次注视时间和单一注视时间的差异,得出以下结论:在汉语阅读中存在两种词切分现象,一种由加工词n+1引起,另一种由加工词n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阅读 眼动 词切分 眼动随动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阅读中的预视效应与词切分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志方 闫国利 +2 位作者 张智君 潘运 杨桂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4-625,共12页
通过眼动随动显示技术操作注视点右侧文字的掩蔽范围和掩蔽单元,考察中文阅读的预视效应和词切分现象。研究包括两项实验。实验一以词为单元掩蔽注视点右侧的文字,发现词n右侧文本掩蔽(条件1)、词n+1右侧文本掩蔽(条件2)和词n+1掩蔽(条... 通过眼动随动显示技术操作注视点右侧文字的掩蔽范围和掩蔽单元,考察中文阅读的预视效应和词切分现象。研究包括两项实验。实验一以词为单元掩蔽注视点右侧的文字,发现词n右侧文本掩蔽(条件1)、词n+1右侧文本掩蔽(条件2)和词n+1掩蔽(条件3)均显著影响总阅读时间。其中,条件2剥夺了词n+1以右文字的预视加工,同时提供了词n+1的右侧边界线索,结果导致总阅读时间增加,并减少基于单词的平均凝视时间和再注视概率。实验二采用与实验一相同的处理方式,以不提供词边界的双字为单元掩蔽注视点右侧文字,结果发现掩蔽条件对阅读的影响程度甚于实验一,条件2基于词的平均凝视时间显著高于控制条件。综合两个实验的结果可见,中文读者能够切分出注视点右侧的第一个词汇,并以词为单元识别词n和词n+1处的汉字,在注视词n的时间内可加工到词n+2处的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阅读 预视效应 词切分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阅读预视加工中的词频和预测性效应及其对词切分的启示:基于眼动的证据 被引量:21
6
作者 苏衡 刘志方 曹立人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5-636,共12页
研究采用眼动随动显示技术考察中文阅读预视加工中的词汇加工问题。前三项实验发现,剥夺预视加工的掩蔽条件、正确提示词n+1右侧边界的掩蔽条件以及不能提示词n+1右侧边界的掩蔽条件都不影响词频效应,说明中文读者对词n+1处文字的预视... 研究采用眼动随动显示技术考察中文阅读预视加工中的词汇加工问题。前三项实验发现,剥夺预视加工的掩蔽条件、正确提示词n+1右侧边界的掩蔽条件以及不能提示词n+1右侧边界的掩蔽条件都不影响词频效应,说明中文读者对词n+1处文字的预视加工达不到词汇水平。实验4考察剥夺预视加工的掩蔽条件、提示词n+1右侧边界的掩蔽条件对预测性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剥夺预视加工完全消除预测性效应,提示词n+1右侧边界则减少预测性效应,说明对词汇的预期加工是中文读者切分词n+1的参考线索。综合4项实验结果可知,中文读者较难通过自下而上的文字识别切分词n+1,自上而下的词汇预期则是切分词n+1的加工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阅读 词频效应 预测性效应 词切分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素位置概率在中文阅读中的作用:词汇判断和眼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曹海波 兰泽波 +3 位作者 高峰 于海涛 李鹏 王敬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9-176,共18页
中文词切分的认知机制一直是心理语言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研究发现中文读者可使用词素位置概率等语言学线索帮助词切分,而首、尾词素位置概率的重要程度以往研究观点并不一致。本研究通过词汇判断和眼动实验,考察中文读者对首、尾词... 中文词切分的认知机制一直是心理语言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研究发现中文读者可使用词素位置概率等语言学线索帮助词切分,而首、尾词素位置概率的重要程度以往研究观点并不一致。本研究通过词汇判断和眼动实验,考察中文读者对首、尾词素位置概率的利用情况。实验1a和1b采用词汇判断任务,考察在不同词频条件下词首与词尾词素位置概率对词汇识别的影响。在错误率和反应时指标上,高频词条件下词首与词尾词素位置概率效应不显著;低频词条件下词首词素位置概率效应显著,词尾词素位置概率效应不显著。实验2a和2b采用句子阅读任务,考察在自然阅读情境中被试对词素位置概率的运用。在凝视时间、回视路径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指标上,低频词条件下词首词素位置概率效应显著,词尾词素位置概率效应不显著。高频词条件下词首与词尾词素位置概率效应均不显著。词汇判断和眼动证据共同表明,词素位置概率信息是中文读者重要的语言词切分线索,且与词尾词素位置概率相比,词首词素位置概率在词汇切分与识别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更大。同时,词素位置概率线索的运用会受到词频的影响,研究结果支持复合词加工的混合通达表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切分 词素位置概率 中文阅读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阅读中的字词激活模式:来自提示词边界延时效应的证据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志方 张智君 杨桂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82-1092,共11页
研究采用眼动随动显示技术,通过操控提示正确/错误词边界线索的延迟时间,考察汉语阅读中汉字、词汇加工与词切分的时间特性。实验1发现,提示词n+1边界不影响总阅读时间,但能积极影响词兴趣区内的眼动数据,这种影响随着提示延迟时间的增... 研究采用眼动随动显示技术,通过操控提示正确/错误词边界线索的延迟时间,考察汉语阅读中汉字、词汇加工与词切分的时间特性。实验1发现,提示词n+1边界不影响总阅读时间,但能积极影响词兴趣区内的眼动数据,这种影响随着提示延迟时间的增加而逐步减弱;提示错误的词n+1的边界线索对总阅读时间的影响则随提示延迟时间的增加呈现倒"U"型的变化趋势。实验2发现,提示词n边界不影响总阅读时间,但却消极影响词兴趣区内的眼动数据,这种消极影响并没有随着提示延迟时间的增加而减弱;提示错误的词n边界对总阅读时间和眼动数据均产生消极的影响,且这种影响都随着提示延迟时间的增加而减弱。综合两项实验的结果可以推测,单一的向上反馈假设和整体假设都不能全面解释阅读中的字词加工过程,汉字加工与词汇加工间存在交互激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阅读 眼动 字词加工 词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词汇切分对眼动数据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吴俊 莫雷 冷英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48,共8页
该研究使用眼动研究中的"边界"技术范式,材料中的关键词为前两个字为双字词的三字词,如"服务员",和非三字词,如"服务体",考察可能存在的中文词汇切分策略对眼动时间指标的影响。实验使用2×2被试内设... 该研究使用眼动研究中的"边界"技术范式,材料中的关键词为前两个字为双字词的三字词,如"服务员",和非三字词,如"服务体",考察可能存在的中文词汇切分策略对眼动时间指标的影响。实验使用2×2被试内设计,第一个因素是三字词的词频:高频和低频,第二个因素为不同词频条件下的非三字词基线。实验结果是三字词预视条件下的注视时间短于非三字词预视条件下的注视时间。结果表明自然阅读中的词汇切分策略确实存在,并且可以在眼动的时间指标上表现出来,结果还暗示在词汇切分过程中,读者在心理词典中对三字词的搜索是必需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阅读 眼动 词汇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边界信息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朗读和默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白学军 张明哲 +2 位作者 孟红霞 谭珂 王雯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4-602,共9页
以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及与其年龄和阅读能力相匹配的儿童为对象,要求他们朗读或默读正常呈现或以词间空格形式呈现的文本,采用眼动仪记录儿童的眼动轨迹,目的是探讨词边界信息的引入对三组儿童朗读和默读的影响。结果发现,相较于正常儿... 以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及与其年龄和阅读能力相匹配的儿童为对象,要求他们朗读或默读正常呈现或以词间空格形式呈现的文本,采用眼动仪记录儿童的眼动轨迹,目的是探讨词边界信息的引入对三组儿童朗读和默读的影响。结果发现,相较于正常儿童,阅读障碍儿童需要更多的总注视时间和总注视次数,更短的平均眼跳距离;与默读相比,所有儿童在朗读方式下的阅读加工更困难;相较于默读,词边界信息更多促进了儿童的朗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切分 默读 朗读 发展性阅读障碍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阅读中词切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睿 肖少北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4-410,共7页
词切分指读者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将词从句子或语篇中切分出来以促进文本阅读与加工的过程。本文对近20年来汉语词切分研究成果总结发现:词间空格、词素特性、词意识、词汇预期均可作为词切分的依据;汉语阅读存在词n和词n+1两种切分,两种... 词切分指读者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将词从句子或语篇中切分出来以促进文本阅读与加工的过程。本文对近20年来汉语词切分研究成果总结发现:词间空格、词素特性、词意识、词汇预期均可作为词切分的依据;汉语阅读存在词n和词n+1两种切分,两种切分过程中字词加工均遵循交互激活假设,切分词n过程中字词加工的交互激活特点表现为字词同等相互影响,切分词n+1过程中字词加工的交互激活特点更多表现为词汇加工影响字加工;重叠歧义词切分遵循多重激活假设,其中被激活的单词之间的竞争机制符合竞争假设,左侧词汇在这一竞争中具有优势,此外,重叠歧义词的切分受到词频,语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阅读 词切分 词汇加工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阅读中切词过程的年老化:眼动证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志方 仝文 +1 位作者 张智君 王永胜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40,共7页
研究包含两项实验考察中文阅读中的词切分是否受年老化影响。发现如下结果:(1)实验一显示,静态提示词汇正确边界(词间空格和词阴影条件)消极影响青年组总阅读时间的程度大于其对老年组的影响,静态提示词汇错误边界(非词空格)消极影响老... 研究包含两项实验考察中文阅读中的词切分是否受年老化影响。发现如下结果:(1)实验一显示,静态提示词汇正确边界(词间空格和词阴影条件)消极影响青年组总阅读时间的程度大于其对老年组的影响,静态提示词汇错误边界(非词空格)消极影响老年组总阅读时间的程度大于其对青年组的影响。(2)实验二显示,动态提示词汇正确边界(提示词n+1边界和提示词n边界)积极影响老年组总阅读时间的程度大于其对青年组的影响。(3)在眼动数据上,两项实验均发现呈现条件与组别交互影响凝视时间和跳读概率。总的来说,提示词汇(正确/错误)边界影响老年组句子阅读时间/眼动过程的模式不同于其对青年组的影响,说明中文阅读中的切词会受到年老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阅读 切词 年老化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位置加工的词边界效应 被引量:8
13
作者 顾俊娟 高志华 屈青青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3-199,共7页
为探讨汉字位置加工是否存在词边界效应,本研究采用掩蔽启动词汇决定任务和眼动追踪技术,通过2个实验考察了跨词边界和词内汉字转置对词汇识别的影响。实验均以四字词和两个双字词为靶子,对中间两个字进行操纵(转置或保持不变)。结果发... 为探讨汉字位置加工是否存在词边界效应,本研究采用掩蔽启动词汇决定任务和眼动追踪技术,通过2个实验考察了跨词边界和词内汉字转置对词汇识别的影响。实验均以四字词和两个双字词为靶子,对中间两个字进行操纵(转置或保持不变)。结果发现:靶子的注视时间(反应时)在跨词边界转置条件显著长于相同条件,在词内转置条件与相同条件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跨词边界汉字转置干扰词汇识别,汉字位置加工存在词边界效应。词切分的开始时间可能早于汉字位置加工,或二者是同时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位置 词边界 词切分 中文阅读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阅读中词语加工与眼动控制整合模型简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汝淇 包亚倩 +1 位作者 黄林洁琼 李兴珊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5-735,共11页
为方便读者理解近期发表的中文阅读词语加工和眼动控制整合模型(CRM),本文详细介绍该模型。模型包括词语加工和眼动控制模块。词语加工模块在交互激活框架基础上采纳了新的词切分假设:知觉广度范围内,汉字构成的所有词互相竞争并决出唯... 为方便读者理解近期发表的中文阅读词语加工和眼动控制整合模型(CRM),本文详细介绍该模型。模型包括词语加工和眼动控制模块。词语加工模块在交互激活框架基础上采纳了新的词切分假设:知觉广度范围内,汉字构成的所有词互相竞争并决出唯一胜者,当一个词被识别,它也同时被切分出来。眼动控制模块决定眼睛何时移动以及向何处移动,采用基于加工的假设。模型模拟了中文阅读与眼动控制的重要研究结果。模型着重解释了无词间空格时的词切分和眼跳目标选择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阅读 眼动 认知建模 词语加工 词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