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curate energy model for WSN node and its optimal design 被引量:16
1
作者 Kan Baoqiang Cai Li +1 位作者 Zhu Hongsong Xu Yongj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3期427-433,共7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MOS and MEMS technologi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wireless distributed micro-sensors that can be easily and rapidly deployed to form highly redundant, self-configuring, and a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MOS and MEMS technologi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wireless distributed micro-sensors that can be easily and rapidly deployed to form highly redundant, self-configuring, and ad hoc sensor networks. To facilitate ease of deployment, these sensors operate on battery for extended periods of time. A particular challenge in maintaining extended battery lifetime lies in achieving communications with low power.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sign tradeoff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a more accurate energy model for wireless sensor node is proposed, and an optimal design method of energy efficient wireless sensor node is described as well. Different from power models ever shown which assume the power cost of each component in WSN node is constant, the new one takes into account the energy dissipation of circuits in practical physical layer. It shows that there are some parameters, such as data rate, carrier frequency, bandwidth, Tsw, etc, which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WSN nod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seful bit (EPUB). For a given quality specification, how energy consumption can be reduced by adjusting one or more of these parameters is sho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energy model optimal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S辅助无人机轨迹优化在WSN中节能数据采集
2
作者 吴广通 张爽 +2 位作者 田文 刘光杰 戴跃伟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1-139,共9页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为了提高传感器节点(SNs)的能量效率,延长WSN的使用寿命,通常采用UAV作为数据采集器。然而,由于传统的UAV飞行轨迹设定存在能耗高的特点,此外,部分节点在地理特征存在通信信道较差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为了提高传感器节点(SNs)的能量效率,延长WSN的使用寿命,通常采用UAV作为数据采集器。然而,由于传统的UAV飞行轨迹设定存在能耗高的特点,此外,部分节点在地理特征存在通信信道较差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RS辅助UAV轨迹优化的WSN节能数据采集方法,该方法利用IRS通过反射传感器所发的信号增强UAV采集数据的能力,通过优化UAV轨迹提高WSN节点的能量效率。具体来说,首先构建IRS辅助UAV空地信道模型,然后构建面向UAV飞行轨迹和唤醒机制约束的WSN能耗目标函数,通过块坐标下降技术,将目标函数转化为对UAV的飞行轨迹和SNs的唤醒调度策略的优化问题。通过仿真,与3种典型无人机轨迹优化方法相比,该方案产生的能量消耗分别降低了91.0%、61.5%和41.6%,证明了该方法明显提高了WSN能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无人机轨迹优化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能数据采集 混合信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橘园无线环境监测系统优化设计及提高监测有效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兴 洪添胜 +3 位作者 岳学军 林涛 蔡坤 刘永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7-155,共9页
针对山地橘园生长环境时空变异大,气候复杂多变的情况,对山地橘园无线监测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及试验,以实现橘园生长环境信息的有效监测。设计了适合山地橘园环境工作的信息帧结构,引入了双向指令控制机制,节点拓扑发现,路由监测以及节... 针对山地橘园生长环境时空变异大,气候复杂多变的情况,对山地橘园无线监测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及试验,以实现橘园生长环境信息的有效监测。设计了适合山地橘园环境工作的信息帧结构,引入了双向指令控制机制,节点拓扑发现,路由监测以及节点信息多样化采集优化机制,以增强山地环境下橘园信息采集的鲁棒性和可控性。对橘园无线信道衰减情况进行了测试,引入阻挡和雨衰因子建立无线信道衰减模型,并用于指导橘园无线监测网络部署试验。无线信道衰减分析与网络部署试验结果表明,在复杂气候条件下,系统天线部署高度在1.5m,单跳通信距离在30m内,可较好地完成山地橘园环境信息采集和传输任务。744h的连续监测运行试验数据表明,优化设计后的无线监测系统信息传输成功率得到了提高,30m距离内的传输成功率在99.12%以上,监测系统工作稳定,运行良好,适于野外条件下山地橘园生长环境无人远程实时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环境监测 优化 模型 山地橘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结合丢包率和RSSI的自适应区域定位算法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方敏 韩屏 罗婷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23,共9页
首先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基于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现有定位算法存在的不足,然后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大量实验数据基础上,结合丢包率和RSSI提出了针对实际环境的距离评估模型和建立在此模型基础上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以... 首先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基于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现有定位算法存在的不足,然后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大量实验数据基础上,结合丢包率和RSSI提出了针对实际环境的距离评估模型和建立在此模型基础上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以此作为对无线定位研究的一种新的探索。通过实验对算法性能进行评估,证明使用该算法的WSN能够正常定位并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距离评估模型 RSSI 丢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CS的WSN六边形格状优化分簇路由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崔灿 孙毅 +1 位作者 陆俊 郝建红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6-183,共8页
建立基于混合CS的六边形格状WSN分簇模型,定量分析网络数据传输次数与数据压缩比例和分簇大小的关系,并求解最优网络分簇个数。提出基于混合CS的WSN六边形格状优化分簇路由算法,均衡网络通信开销的同时减少数据传输次数。通过仿真实验... 建立基于混合CS的六边形格状WSN分簇模型,定量分析网络数据传输次数与数据压缩比例和分簇大小的关系,并求解最优网络分簇个数。提出基于混合CS的WSN六边形格状优化分簇路由算法,均衡网络通信开销的同时减少数据传输次数。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出的优化分簇模型与算法优于传统分簇模型,能有效降低网络数据传输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N 压缩感知 六边形优化模型 分簇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跳距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DV-Hop定位算法 被引量:27
6
作者 范时平 罗丹 刘艳林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10-1415,共6页
针对DV-Hop定位算法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带改进的权重平均每跳距离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以改进经典DV-Hop算法。一方面,提出跳距误差与估计距离误差的加权平均值,修正原始的平均每跳距离。另一方面,采用分段的指数、对数递减权重... 针对DV-Hop定位算法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带改进的权重平均每跳距离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以改进经典DV-Hop算法。一方面,提出跳距误差与估计距离误差的加权平均值,修正原始的平均每跳距离。另一方面,采用分段的指数、对数递减权重改进粒子群的权重;同时,结合人工鱼群位置更新的优点来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位置更新。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求解未知节点坐标,以提高定位精度。实验仿真表明,该算法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与其他算法相比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DISTANCE Vector-Hop Algorithm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平均每跳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簇数目优化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郝晓辰 房艳 +2 位作者 刘浩然 窦晶晶 刘彬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32-1436,共5页
针对LEACH算法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数目的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节点服从泊松分布的情况下最优簇数目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节点的通信能耗模型,从能耗最小的角度给出了网络的最优簇数目,并证明最优簇数目与监测区域面积、节点数目和泊... 针对LEACH算法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数目的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节点服从泊松分布的情况下最优簇数目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节点的通信能耗模型,从能耗最小的角度给出了网络的最优簇数目,并证明最优簇数目与监测区域面积、节点数目和泊松分布强度有关,而不是LEACH算法中的固定值,从而为优化网络簇头数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仿真表明,在该方法上设计的LEACH算法减少了网络的总能量消耗,有效延长了网络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最优簇数目 能耗模型 网络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无线视频传感网络优化覆盖算法 被引量:19
8
作者 樊富有 杨国武 +2 位作者 乐千桤 吕凤毛 赵超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104,共11页
针对智慧城市无线视频传感网络建设需要,提出一种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网络优化覆盖算法。算法面向复杂的监视区场景,监视区中存在形状各异的障碍物,各区域的重要程度不同。以二维离散网格模型描述监视区场景,用编码描述矩阵表示监视区域... 针对智慧城市无线视频传感网络建设需要,提出一种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网络优化覆盖算法。算法面向复杂的监视区场景,监视区中存在形状各异的障碍物,各区域的重要程度不同。以二维离散网格模型描述监视区场景,用编码描述矩阵表示监视区域,用七元组描述有向无线视频传感器。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出了问题的数学规划模型。优化覆盖算法由Intial Deployment算法和Optimized Deployment算法2部分组成,以获得最大有效覆盖率的网络部署方案为求解目标。采用量子遗传算法搜索解空间,通过合理编码染色体,优化量子旋转门参数,使算法的运算速度快,收敛性好。引入理想覆盖率和理想加权覆盖率2个极限值,采用相对比较法评判算法优劣。仿真实验和数据分析表明,算法获得的方案能很好地逼近理想极限值。在传感器节点数给定的情况下,算法能获得最大的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视频传感网络 有向感知模型 量子遗传算法 优化覆盖算法 理想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障碍物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信道影响试验 被引量:5
9
作者 曹惠茹 苑俊英 +3 位作者 郭中华 成海秀 王琳 罗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07-1111,共5页
为研究常见障碍物对无线信道的影响和构建日常生活环境下安全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针对当前典型信道拟合公式精度低的不足,以433 MHz和2.4 GHz为载波频率,选择常见物体为障碍物;以接收信号强度指数、平均丢包率等为测试衡量指标,进行... 为研究常见障碍物对无线信道的影响和构建日常生活环境下安全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针对当前典型信道拟合公式精度低的不足,以433 MHz和2.4 GHz为载波频率,选择常见物体为障碍物;以接收信号强度指数、平均丢包率等为测试衡量指标,进行信道传播试验和数据分析,研究不同障碍物对信道和通信质量的影响,提出精度更高的分段数学拟合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提出的无线信道数学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系数R2;无线传感器网络工作频率越高,路径损耗越大;墙体对无线信道的影响最强,铁架最弱。选择铁门为障碍物进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段拟合方案的拟合系数R2在0.97以上,分段数学模型可以提高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分段模型 障碍物 接收信号强度 平均丢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无线传感网恶意数据包传播随机模型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小明 李成博 李英姝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90-1297,共8页
该文基于随机元胞自动机理论研究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恶意数据包的传播行为。依据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息扩散机制,设计节点移动模型、无线信道分配算法、信号干扰模型和恶意数据包传播模型,定义移动传感器网络环境下的元胞空间、元... 该文基于随机元胞自动机理论研究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恶意数据包的传播行为。依据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息扩散机制,设计节点移动模型、无线信道分配算法、信号干扰模型和恶意数据包传播模型,定义移动传感器网络环境下的元胞空间、元胞邻域、元胞状态以及状态转换规则,提出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恶意数据包传播的随机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在不确定环境下恶意数据包传播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恶意数据包传播的趋势和空间分布状态,有效克服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理论、常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建立的恶意数据包传播模型而无法描述恶意数据包传播的空间分布状态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 恶意数据包 元胞自动机 传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和特征点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问题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丁旭 吴晓蓓 黄成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67-973,共7页
本文针对基于网格点的区域覆盖算法未考虑网络的固有特征,导致算法存在近似及复杂度偏高等问题,通过研究区域覆盖的特征,结合概率感知模型,对区域内两点的覆盖率关系进行分析,定义了特征点集的概念;对特征点集进行建模,将区域覆盖转化... 本文针对基于网格点的区域覆盖算法未考虑网络的固有特征,导致算法存在近似及复杂度偏高等问题,通过研究区域覆盖的特征,结合概率感知模型,对区域内两点的覆盖率关系进行分析,定义了特征点集的概念;对特征点集进行建模,将区域覆盖转化为基于特征点集的优化问题.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解算此优化问题,通过惯性权重及局部增强因子扰动项,避免其陷入早熟状态;同时,针对集中式PSO算法不适用于无线传感网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并行分区式策略.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优越性和特征点距上界的存在性,该方法为区域覆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覆盖约束优化 概率感知模型 特征点集 惯性权重 并行分区式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EDA-SVM的瓦斯浓度预测建模仿真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付华 丰盛成 +1 位作者 刘晶 唐博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5-289,共5页
瓦斯浓度作为衡量煤矿瓦斯危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预测煤矿瓦斯的浓度,提出一种差分进化-分布估计(DE-EDA)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瓦斯浓度预测新方法。利用无线传感网络系统采集工作环境中的瓦斯浓度数据,并经过降噪... 瓦斯浓度作为衡量煤矿瓦斯危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预测煤矿瓦斯的浓度,提出一种差分进化-分布估计(DE-EDA)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瓦斯浓度预测新方法。利用无线传感网络系统采集工作环境中的瓦斯浓度数据,并经过降噪处理后作为训练样本。采用DE-EDA算法对SVM模型的惩罚参数C、损失参数ε以及径向基参数γ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模型进行瓦斯浓度的预测。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可以得出,所采用的优化模型能够准确的预测煤矿瓦斯浓度的变化趋势。并与经过粒子群(PSO)算法优化的预测模型相比较。结果表明,经过DE-EDA算法优化的SVM模型具有训练速度更快、预测更准确的特点,为实际煤矿瓦斯浓度的预测和处理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瓦斯浓度预测 支持向量机 参数优化 差分进化 分布估计算法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网络中的节能参与度模型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保华 张炜 +2 位作者 李婧 屈玉贵 张英堂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94-1998,共5页
为提出节能的传感器网络协议,本文研究了节点参与度模型.我们细化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协议层次,将网络层分为邻域发现,动态参与度模型和路由协议.我们具体化了邻域发现协议,引入随机参数重构了参与度模型,给出了相应的网络启动方式并... 为提出节能的传感器网络协议,本文研究了节点参与度模型.我们细化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协议层次,将网络层分为邻域发现,动态参与度模型和路由协议.我们具体化了邻域发现协议,引入随机参数重构了参与度模型,给出了相应的网络启动方式并使用数学分析、模拟程序验证了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邻域发现 动态参与度模型 丢包率 负载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排队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金淮 于宏毅 徐晓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0-22,25,共4页
由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能量效率及数据延时是无线传感器网设计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文中,基于排队模型,采用功率模式管理,对节点平均功耗及数据延时等无线传感器网的性能做了研究,... 由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能量效率及数据延时是无线传感器网设计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文中,基于排队模型,采用功率模式管理,对节点平均功耗及数据延时等无线传感器网的性能做了研究,并得到了与调制星座体积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 排队模型 能量效率 数据延时 星座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协作的异构传感器最优栅栏覆盖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莹莹 黄刘生 +1 位作者 朱立才 成红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57-2462,共6页
栅栏覆盖中相邻的连通异构节点可以通过数据融合进行协作地感知以提高检测准确性并减少构建栅栏的活跃节点数量.首先提出一个基于数据融合的异构协作监测覆盖模型,其次分析了影响栅栏覆盖生命期的因素,并将其描述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 栅栏覆盖中相邻的连通异构节点可以通过数据融合进行协作地感知以提高检测准确性并减少构建栅栏的活跃节点数量.首先提出一个基于数据融合的异构协作监测覆盖模型,其次分析了影响栅栏覆盖生命期的因素,并将其描述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最后,基于该优化模型,提出了增强覆盖图的概念.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提出的覆盖模型和增强覆盖图的活跃调度算法在网络生存期与覆盖率方面的性能明显高于它们在传统覆盖模型中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栅栏覆盖 数据融合 检测覆盖模型 最优化活跃节点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N中能量有效的分层协作覆盖模型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勇 夏士雄 周勇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783-2794,共12页
针对传统网络覆盖模型仅以区域覆盖率作为评价标准,而未考察不同覆盖模型下节点能量有效性问题,在协作覆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能量有效的分层协作覆盖模型EEHCCM(energy efficient hierarchical collaboration coverage model),并应用... 针对传统网络覆盖模型仅以区域覆盖率作为评价标准,而未考察不同覆盖模型下节点能量有效性问题,在协作覆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能量有效的分层协作覆盖模型EEHCCM(energy efficient hierarchical collaboration coverage model),并应用蚁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该模型通过对目标区域进行分层,并优化各个层内的节点数目来实现节点能量的能耗均衡.提出了基于分层协作覆盖模型的启发式因子和全覆盖条件下节点数量的上下限的计算方法.通过Matlab仿真实验,其结果表明,应用EEHCCM模型实现目标区域节点的部署,在同等覆盖能力下,网络的生存时间可以得到较大的提升,与传统的覆盖算法相比,更适用于实际的节点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分层协作覆盖模型 蚁群优化 启发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线携能通信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世强 邢建春 +1 位作者 李决龙 杨启亮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8期46-49,53,共5页
能量受限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瓶颈问题,为了使无线传感器网络获得稳定持续的能量来源,提出将无线携能通信(SWIPT)技术应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时分多址(TDMA)的通信方式建立了适应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线携能通信系统新优化模... 能量受限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瓶颈问题,为了使无线传感器网络获得稳定持续的能量来源,提出将无线携能通信(SWIPT)技术应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时分多址(TDMA)的通信方式建立了适应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线携能通信系统新优化模型。通过凸优化问题的求解得到该优化模型的最优分配策略。利用仿真实验对无线携能通信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携能通信 能量受限 优化模型 资源分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的移动无线传感网生存时间优化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友荣 周骏华 +2 位作者 尉理哲 任条娟 王章权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70-2378,共9页
为克服陆地静态无线传感网和水下无线传感网因节点能耗分布不均衡而出现的能量空穴问题,和具有单一移动Sink节点的无线传感网数据收集时延过长问题,该文提出基于网格的移动无线传感网生存时间优化算法(Grid-based Lifetime Optimization... 为克服陆地静态无线传感网和水下无线传感网因节点能耗分布不均衡而出现的能量空穴问题,和具有单一移动Sink节点的无线传感网数据收集时延过长问题,该文提出基于网格的移动无线传感网生存时间优化算法(Grid-based Lifetime Optimization Algorithm,GLOA)。GLOA算法考虑多个Sink节点的移动,将监测区域分成多个大小相同的网格。根据网格潜能值确定Sink节点移动的锚点,将锚点分配给不同的Sink节点,建立路径选择优化模型并获得Sink节点的最短移动路径,采用移动收集方法或静态收集方法循环收集数据。仿真结果表明:与Ratio_w或TPGF算法相比,GLOA算法能延长网络生存时间,降低和均衡节点能耗。与LOA_SMSN算法相比,GLOA算法能降低数据收集时延。在一定的条件下,比Ratio_w,TPGF和LOA_SMSN算法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无线传感网 网络生存时间 优化模型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蚁群优化的WSN拥塞控制算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余小华 黄灿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25-1528,共4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由于拥塞引起的丢包和能量过度消耗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优化的拥塞控制算法以减轻WSN中的拥塞和改进网络性能。该算法充分考虑了给定时刻WSN的拥塞状况,分成三个阶段在源节点和sink节点间寻找一条最佳的路径...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由于拥塞引起的丢包和能量过度消耗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优化的拥塞控制算法以减轻WSN中的拥塞和改进网络性能。该算法充分考虑了给定时刻WSN的拥塞状况,分成三个阶段在源节点和sink节点间寻找一条最佳的路径,并及时地消除拥塞。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网络吞吐量、丢包率、时延和能耗方面具有较好的综合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蚁群优化 拥塞控制 丢包率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萤火虫群优化算法的无线传感器节点部署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翠苹 张海涛 白舸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05-907,共3页
为了提高传感器节点部署覆盖率,针对目前网络覆盖存在覆盖死角、节点冗余及不能再度优化的问题,在检测区域已知的情况下,提出基于萤火虫群优化(GSO)算法的传感器节点部署方案,并对原方案进行改进。该算法中,传感器节点等同于萤火虫,覆... 为了提高传感器节点部署覆盖率,针对目前网络覆盖存在覆盖死角、节点冗余及不能再度优化的问题,在检测区域已知的情况下,提出基于萤火虫群优化(GSO)算法的传感器节点部署方案,并对原方案进行改进。该算法中,传感器节点等同于萤火虫,覆盖信号强度即是荧光素浓度,首先对节点进行随意初始部署,然后通过计算移动概率的大小,判断节点移动方向,最终完成节点部署。实验仿真表明,该部署方法适用于大量传感器节点部署,覆盖面积广,灵活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部署 感知模型 萤火虫群优化算法 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