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空相关性的WSN数据收集算法研究
1
作者 李翠然 王艳 +1 位作者 谢健骊 吕安琪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1297,共7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收集存在的时空冗余问题,设计了一种联合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凸组合LMS自适应双重预测算法与卷积自编码器的数据收集方案。首先,基于粒子群算法改进凸组合LMS自适应双重预测算法缩减感知节点与簇头节点之间的数据...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收集存在的时空冗余问题,设计了一种联合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凸组合LMS自适应双重预测算法与卷积自编码器的数据收集方案。首先,基于粒子群算法改进凸组合LMS自适应双重预测算法缩减感知节点与簇头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量,以减少时间冗余;而后构建一维时间观测数据的二维图像矩阵重置模式,再通过卷积自编码器压缩簇头节点收集的数据,减少空间冗余,并将压缩后的数据发送到Sink节点,利用卷积解码器得到重构数据,实现空间维度的压缩与重构。基于真实数据集的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在保证预测精度和压缩率的前提下,时间维度数据传输量更少,空间维度重构误差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时空相关性 自适应预测 卷积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丢包对WSNs级联失效机理研究
2
作者 尹荣荣 朱华华 +1 位作者 刘思佳 崔晓寒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2-418,共7页
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级联失效研究中未考虑丢包节点的全面影响,仿真模型也难以满足实验抗毁性测试要求.针对该问题,本文以节点的真实收包量为负载构建了网络级联失效模型,提出基于节点重要程度的抗毁性度量方法,并采用了Zigbee技术搭建... 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级联失效研究中未考虑丢包节点的全面影响,仿真模型也难以满足实验抗毁性测试要求.针对该问题,本文以节点的真实收包量为负载构建了网络级联失效模型,提出基于节点重要程度的抗毁性度量方法,并采用了Zigbee技术搭建实测网络,对丢包节点存在下的级联失效现象和不同负载分配方式对级联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分析.同时,对丢包节点对不同抗级联策略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节点的丢包行为对网络的级联失效有很大的缓解作用,不同的负载分配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级联失效特点.另外,在多数低速率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级联时保留丢包节点可提升网络的级联失效抗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级联失效 ZIGBEE 丢包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laborative positioning for swarms:A brief survey of vision,LiDAR and wireless sensors based methods 被引量:2
3
作者 Zeyu Li Changhui Jiang +3 位作者 Xiaobo Gu Ying Xu Feng zhou Jianhui Cu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75-493,共19页
As positioning sensors,edge computation power,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ntinue to develop,a moving agent can now sense its surroundings and communicate with other agents.By receiving spatial information from bo... As positioning sensors,edge computation power,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ntinue to develop,a moving agent can now sense its surroundings and communicate with other agents.By receiving spatial information from both its environment and other agents,an agent can use various methods and sensor types to localize itself.With its high flexibility and robustness,collaborative positioning has become a widely used method in both military and civilian application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fundamental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of collaborative positioning,and reviews recent progress in the field based on camera,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wireless sensor,and their integration.The paper compares the current methods with respect to their sensor type,summarizes their main paradigms,and analyzes their evaluation experiments.Finally,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challenges and open issues that require further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borative positioning VISION LIDAR wireless sensors sensor 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策略改进的蜉蝣算法在WSN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湘钰 任秀丽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8-355,共8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使用到达时间差定位技术存在计算效率低和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将改进的蜉蝣算法(Improved Mayfly Algorithm,IMA)与Chan算法相结合的定位算法(Chan-IMA)。该算法主要利用Chan算法计算出待测节点的初始定位坐标,...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使用到达时间差定位技术存在计算效率低和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将改进的蜉蝣算法(Improved Mayfly Algorithm,IMA)与Chan算法相结合的定位算法(Chan-IMA)。该算法主要利用Chan算法计算出待测节点的初始定位坐标,以限制IMA算法的搜索区域,从而提高IMA算法的搜索效率。针对蜉蝣算法,首先,采用Tent映射和反向学习策略对种群进行初始化以增强初始种群的多样性;其次,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惯性权重,用于均衡全局搜索能力与局部搜索能力;最后,提出了一种可变步长的莱维飞行策略,对全局最优位置进行扰动变异,使用贪婪算法择优保留全局最优解,从而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通过仿真实验,Chan-IMA算法与Chan-ISSA、Chan-CPSO、Chan-IAGA算法相比,其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17.6%、30.7%和37.5%、收敛速度分别提升了22.5%、26.2%和31.1%。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更快地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到达时间差 蜉蝣算法 自适应惯性权重 莱维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Tv2-TCN联合优化的WSN数据流异常检测算法
5
作者 苏宇杭 马俊 +3 位作者 樊津瑜 陈博行 周家城 尹博然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3-850,共8页
在传感器网络中,通过对数据流进行异常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并报警,以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然而WSN数据流异常检测仍面临2大难题:1)不同时间序列间复杂的相关性有待深入挖掘;2)在正常/异常样本分布极度不平衡的数据集中异常样本不易... 在传感器网络中,通过对数据流进行异常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并报警,以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然而WSN数据流异常检测仍面临2大难题:1)不同时间序列间复杂的相关性有待深入挖掘;2)在正常/异常样本分布极度不平衡的数据集中异常样本不易检出。提出一种基于GATv2-TCN的异常检测算法。采用GATv2和TCN来建模特征和时间维度的复杂关系,并优化预测和重构模块。采用4个数据集对所提算法进行性能验证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获得了较高的F 1和AUC,特别是在不平衡的数据集中各项指标均高于基线模型,具有较好的WSN数据流异常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流异常检测 GATv2 T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因子的UWSN身份认证方案
6
作者 陈浩章 杜秀娟 +1 位作者 张帅亮 汪永菊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1,99,共10页
由于水声信道是一个开放的环境,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UWSN)很容易遭受各种攻击和威胁。为了解决UWSN身份认证的安全性问题,该文提出水下椭圆曲线密码身份认证协议(Underwater ECC Identity Authentic... 由于水声信道是一个开放的环境,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UWSN)很容易遭受各种攻击和威胁。为了解决UWSN身份认证的安全性问题,该文提出水下椭圆曲线密码身份认证协议(Underwater ECC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Protocol,UEIAP)。UEIAP实现了三因子的双向身份认证,使得匿名身份动态化,为了未来安全通信,协商了临时会话密钥。严格的BAN逻辑形式化证明和AVISPA仿真实验表明,该协议以相对较小的开销满足安全与功能需求,适用于UWS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 安全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 身份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EHWSN的能量自适应多跳路由协议
7
作者 赵怡帆 任力生 王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3-18,共6页
针对射频能量收集型无线传感器网络(RF-EHWSN)中传统的LEACH协议在簇头选择阶段未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和通信距离,导致节点能耗过高,从而缩短网络寿命的问题,以及在稳态阶段传输数据使用单跳传输,导致能量消耗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能量... 针对射频能量收集型无线传感器网络(RF-EHWSN)中传统的LEACH协议在簇头选择阶段未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和通信距离,导致节点能耗过高,从而缩短网络寿命的问题,以及在稳态阶段传输数据使用单跳传输,导致能量消耗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能量自适应分簇多跳路由协议。该协议在簇建立阶段引入距离因子和能量因子,优化簇首选择过程;在稳态阶段,采用簇间多跳路由,簇首节点通过代价函数寻找中继路由节点,有效降低了数据传输的能量消耗。与LEACH协议和LEACH-C协议对比得到,所提出的协议网络首次出现节点死亡的时间分别延长了344.44%和105.13%,网络节点全部死亡的时间分别延长了86.44%和23.53%,网络能耗分别降低了约23.53%、22.00%,吞吐量分别提高了212.90%、18.52%。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协议显著延长了网络寿命,均衡了网络能耗,提高了网络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能量收集 无线传感器网络 LEACH协议 分簇协议 簇间多跳路由 网络寿命 能量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WSN故障检测框架
8
作者 许瀚 童英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5-1821,共7页
WSN节点通常部署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传感器节点故障不可避免,为了实时检测WSN中的故障,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故障检测框架。通过对无线传感网络运行初期采集的数据进行过滤和收集,使用过滤后的数据构造用于故障检测模型训练的数据集,... WSN节点通常部署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传感器节点故障不可避免,为了实时检测WSN中的故障,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故障检测框架。通过对无线传感网络运行初期采集的数据进行过滤和收集,使用过滤后的数据构造用于故障检测模型训练的数据集,提高模型的检测精度。通过划分时间窗口,使故障诊断模型检测最新时间窗口内的传感器故障,并且恢复其中的异常数据,使用处理后的数据集重新训练模型以检测下一个窗口的故障。通过循环训练和检测,实现检测模型的实时更新以提高模型的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经典检测模型和最新的机器学习检测模型,在不同类型的故障数据集上,检测精确度、准确度等指标均有提升,且时间复杂度更低。因此,框架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能够更好地适应动态变化的WSN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容错 故障检测 机器学习 数据驱动 数据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御对抗攻击的生成对抗网络IWSN入侵检测模型
9
作者 刘悦文 孙子文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2-569,共8页
针对对抗样本易引发基于深度学习的IWSN入侵检测系统误判并导致检测精度下降的问题,构建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IWSN入侵检测模型,以抵御对抗攻击并提升检测精度.采用FGSM、BIM、PGD这3种对抗算法快速构造对抗样本,利用生成对抗网络对3类... 针对对抗样本易引发基于深度学习的IWSN入侵检测系统误判并导致检测精度下降的问题,构建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IWSN入侵检测模型,以抵御对抗攻击并提升检测精度.采用FGSM、BIM、PGD这3种对抗算法快速构造对抗样本,利用生成对抗网络对3类对抗样本进行集成式训练,以生成新的对抗样本;引入Wasserstein距离和梯度惩罚约束,解决生成对抗网络模式崩坏的问题;进一步通过多层感知器实现攻击检测.采用工业天然气管道数据集,运用TensorFlow 2框架以及Pycharm软件工具,验证检测模型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模型对对抗样本的检测率高于FGSM、BIM、PGD、集合的对抗训练防御方法,能有效防御对抗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 入侵检测 生成对抗网络 深度学习 对抗攻击 对抗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N中基于聚类树的负载平衡算法
10
作者 许瀚 童英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40-1647,共8页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网络能耗不均匀、传感器节点容易失效以及网络生命周期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树的负载平衡算法(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based on cluster tree, LBACT)。基于聚类树将网络中的节点划分为多层结构,...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网络能耗不均匀、传感器节点容易失效以及网络生命周期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树的负载平衡算法(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based on cluster tree, LBACT)。基于聚类树将网络中的节点划分为多层结构,通过立即转发机制降低聚类树的高度;使用平衡算法对构造的聚类树进行多轮次负载平衡,在汇聚节点的控制下,通过每个节点多次运行负载平衡算法,使网络中的节点负载平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LEACH(low-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和CBSHA(component based self-healing approach),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均衡节点能耗,延长网络的稳定期、生命周期,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容错 聚类树 能耗均衡 负载平衡 网络结构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蜻蜓算法的WSNs分簇路由算法
11
作者 杨佳 汤嘉乐 +1 位作者 田朋 冉国政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5-1631,共7页
为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中节点能量效率低,数据传输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蜻蜓算法优化K均值聚类的分簇路由算法MIDA-K。引入变异算子和边界控制机制,增强蜻蜓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使用改进后的蜻蜓算法,实现网络节点... 为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中节点能量效率低,数据传输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蜻蜓算法优化K均值聚类的分簇路由算法MIDA-K。引入变异算子和边界控制机制,增强蜻蜓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使用改进后的蜻蜓算法,实现网络节点的聚类分簇;簇内节点根据能量、距离和位置因子动态选举簇头,改善簇头的质量;在数据传输阶段利用改进的蜻蜓算法建立簇间路由,综合考虑能量、距离和丢包率选择下一跳数据转发节点,优化传输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提升数据传输可靠性,延长网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蜻蜓算法 变异算子 边界控制 K均值聚类 网络寿命 数据传输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PSA的3维WSN定位算法
12
作者 余修武 张正凌 刘永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8,共7页
针对传统3维DV-Hop定位算法在定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中存在定位误差高、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PSA的3维WSN定位算法,即IPLA算法。首先,在获取最小跳数过程中,IPLA算法采用双通信半径细化跳数,以降低误差;然后,在获取最优跳距的过程... 针对传统3维DV-Hop定位算法在定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中存在定位误差高、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PSA的3维WSN定位算法,即IPLA算法。首先,在获取最小跳数过程中,IPLA算法采用双通信半径细化跳数,以降低误差;然后,在获取最优跳距的过程中,建立融合距离加权系数的目标函数,设计改进的PSA算法(IPSA)求解最优跳距,并使用混沌映射改进PSA算法搜索种群初始化,提高算法迭代能力以及减少拓扑结构改变产生的距离估计误差;最后,在获取未知节点过程中,建立含权重的目标函数,再次采用改进的PSA算法获取最终估计坐标,以提升寻优速率并降低定位误差。在不同场景中,将提出的IPLA算法与传统3维DV-Hop算法及其他算法进行算法迭代性、定位误差的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IPLA算法具有更低的归一化误差、更好的寻优曲线。IPLA算法在降低无线传感器定位误差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及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3维wsn定位 混沌映射 双通信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多策略樽海鞘群算法的WSN覆盖优化
13
作者 郑爱云 刘晓震 +2 位作者 刘伟民 陈澍军 郑直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80,共10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覆盖率低、能耗大、网络寿命短,初始樽海鞘群算法(SSA)收敛效率和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提出一种增强多策略樽海鞘群优化算法。首先,将社会螺旋搜索策略引入初始算法中,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效率,增强了...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覆盖率低、能耗大、网络寿命短,初始樽海鞘群算法(SSA)收敛效率和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提出一种增强多策略樽海鞘群优化算法。首先,将社会螺旋搜索策略引入初始算法中,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效率,增强了对搜索空间的覆盖性和对搜索盲点的清理;其次,为了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整体提高算法收敛精度以及速度,在初始算法中引入自适应种群策略;然后,采用混合反向学习策略,增强种群多样性,进一步增强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最后,使用最优解混合变异和贪婪策略,提高精确开发阶段的搜索精度,将改进算法应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中。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设置下,相比初始SSA、灰狼优化算法(GWO)和改进鲸鱼优化算法(IWOA),覆盖率分别提高了10.29%、7.12%和12.86%,可达到98.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樽海鞘群算法 节点覆盖率 增强多策略 混合反向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立竞争群优化器的WSN部署策略研究
14
作者 罗清波 朱星星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3-542,共10页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高覆盖率,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能耗,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立竞争群优化器的WSN部署策略。首先,采用二进制传感器模型监测感知区域,为每个传感器节点生成一条避障路径,建立传感器覆盖模型和移动模型。其次,采用基于对立...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高覆盖率,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能耗,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立竞争群优化器的WSN部署策略。首先,采用二进制传感器模型监测感知区域,为每个传感器节点生成一条避障路径,建立传感器覆盖模型和移动模型。其次,采用基于对立的学习改进竞争群优化器算法,将虚拟力算法与边界机制相结合开发了一种混合边界机制,并运用维诺图的分区能力分解每个传感器的感知区域,从而感知半径分配的网络信息。最后,选择了几种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其他四种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实现最大化覆盖区域的同时最小化网络能量消耗,且对于所测试场景,所提方法的移动距离与覆盖收敛速度均优于其他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部署 网络覆盖率 竞争群优化器 虚拟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测距修正和蜘蛛蜂优化的WSN定位算法
15
作者 余修武 肖林 +1 位作者 刘永 叶莱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3-343,共11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中非测距DV-Hop算法存在显著定位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测距修正和蜘蛛蜂优化的DV-Hop算法。首先,选用杰卡德系数作为跳数计算的度量标准,以提高跳数的准确性。在获取跳数信息后,引入可信度计算以调整跳...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中非测距DV-Hop算法存在显著定位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测距修正和蜘蛛蜂优化的DV-Hop算法。首先,选用杰卡德系数作为跳数计算的度量标准,以提高跳数的准确性。在获取跳数信息后,引入可信度计算以调整跳距,更准确地反映节点间的实际距离。然后,为了进一步优化节点位置计算、提高DV-Hop算法的精度,引入并改进了蜘蛛蜂优化算法。在种群初始化阶段采用Circle映射反向学习策略,以保证种群的分布状态更加均匀。在位置更新过程中引入自适应权重,以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在交配操作完成后,将柯西-高斯变异扰动应用于蜘蛛蜂群中最优个体位置,以防陷入局部最优。仿真结果显示,针对不同区域面积、区域形状、锚节点数量、通信半径和节点总数5种情况下,改进后的算法相较于传统DV-Hop定位算法,定位误差分别减小了30.0%、33.0%、37.2%、38.9%和45.9%,同时算法运行时间也减少了0.73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DV-HOP 测距修正 定位误差 蜘蛛蜂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S辅助无人机轨迹优化在WSN中节能数据采集
16
作者 吴广通 张爽 +2 位作者 田文 刘光杰 戴跃伟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1-139,共9页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为了提高传感器节点(SNs)的能量效率,延长WSN的使用寿命,通常采用UAV作为数据采集器。然而,由于传统的UAV飞行轨迹设定存在能耗高的特点,此外,部分节点在地理特征存在通信信道较差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为了提高传感器节点(SNs)的能量效率,延长WSN的使用寿命,通常采用UAV作为数据采集器。然而,由于传统的UAV飞行轨迹设定存在能耗高的特点,此外,部分节点在地理特征存在通信信道较差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RS辅助UAV轨迹优化的WSN节能数据采集方法,该方法利用IRS通过反射传感器所发的信号增强UAV采集数据的能力,通过优化UAV轨迹提高WSN节点的能量效率。具体来说,首先构建IRS辅助UAV空地信道模型,然后构建面向UAV飞行轨迹和唤醒机制约束的WSN能耗目标函数,通过块坐标下降技术,将目标函数转化为对UAV的飞行轨迹和SNs的唤醒调度策略的优化问题。通过仿真,与3种典型无人机轨迹优化方法相比,该方案产生的能量消耗分别降低了91.0%、61.5%和41.6%,证明了该方法明显提高了WSN能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无人机轨迹优化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能数据采集 混合信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密度聚类的WSN多Sink节点部署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翠然 吕安琪 +1 位作者 谢健骊 孙振刚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6-331,共6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能量受限,网络生命周期短的问题,在考虑网络成本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局部密度聚类的多Sink节点优化部署算法。首先,基于多属性因子构建聚类决策函数确定Sink节点部署位置,完成传感器节点聚类;然后...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能量受限,网络生命周期短的问题,在考虑网络成本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局部密度聚类的多Sink节点优化部署算法。首先,基于多属性因子构建聚类决策函数确定Sink节点部署位置,完成传感器节点聚类;然后,根据下一跳节点与Sink节点间距离最短准则搜索并形成数据传输路径;最后,以网络生命周期成本比最大化为依据确定最优的Sink节点数目,实现多Sink节点优化部署。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延长网络生命周期,具有较高的网络生命周期能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Sink节点部署 局部密度聚类 网络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WSN异常节点检测的融合重构机制与对比学习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苗 程锦 +2 位作者 黄源 蒋秋香 王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169,共17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异常检测中的自监督学习异常检测方法需要解决负例样本信息表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提取WSN节点采集到的多模态数据时空特征不够充分影响异常检测性能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结合对比学习和重构机制的无线传感器网...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异常检测中的自监督学习异常检测方法需要解决负例样本信息表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提取WSN节点采集到的多模态数据时空特征不够充分影响异常检测性能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结合对比学习和重构机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异常节点检测方法。首先,通过设计一种对比学习策略为重构机制模型提供足够充足的正负例样本,并结合生成对抗网络(GAN)生成具有多样性特性的负例样本;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和图神经网络的双层时空特征提取模块。通过在实际公开数据集上的系列对比实验及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传统异常检查方法和最近的图神经网络方法具有更好的精确率和召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异常检测 图神经网络 自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IPT的能量收集WSN吞吐量性能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翠然 杨茜 +1 位作者 谢健骊 吕安琪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4-1022,共9页
针对能量收集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中的两跳多中继传输问题,构建无线射频能量站(power beacon,PB)辅助的能量收集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中继模型.在中继节... 针对能量收集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中的两跳多中继传输问题,构建无线射频能量站(power beacon,PB)辅助的能量收集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中继模型.在中继节点具有捕获源节点、环路自干扰和PB信号能量的特性下,推导目的节点采用选择式合并(selection combining,SC)、最大比合并(maximal ratio combining,MRC) 2种不同接收策略下的中断概率和吞吐量,继而在保障通信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PB发射功率、能量转化效率等多约束条件下,提出一种以吞吐量最大化为目标的联合优化时隙切换因子与功率分配因子的中继选择算法.仿真和数值结果显示:PB发射功率、时隙切换因子、天线数目、功率分配因子等参数对系统中断概率和吞吐量性能影响显著;当给定PB发射功率为6 dBW,天线数目为3根时,与随机中继选择算法和最大最小中继选择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在SC策略下的系统吞吐量增益分别为0.29、0.15 bit/(s·Hz),MRC策略下的吞吐量增益分别为0.32、0.16 bit/(s·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携能通信 中继选择 能量收集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聚类分簇结合自适应中继策略的双簇首WSNs路由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晶 高翔 张宏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7-1017,共11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分簇路由算法节点能量利用率低、能量消耗不均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聚类分簇结合自适应中继策略的双簇首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该算法对分簇路由协议中的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优化设计.成簇阶段,首先对双簇首模型...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分簇路由算法节点能量利用率低、能量消耗不均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聚类分簇结合自适应中继策略的双簇首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该算法对分簇路由协议中的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优化设计.成簇阶段,首先对双簇首模型下最优成簇规模与网络能耗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然后使用改进的算术优化算法计算模糊C均值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提高了模糊C均值算法聚类成簇的准确率和鲁棒性.簇首选举阶段,引入双簇首策略,以节点的位置、能量和中心度为影响因子,根据承担任务的不同分别为内外簇首设计独立的簇首评价函数,以评价值为依据由节点分布式动态选举簇首减少了广播数量,同时可以将整个簇的能量负载平均分配到每个簇成员节点中.数据传输阶段,设置了多跳中继策略的距离适用条件,并以能量消耗速率为依据选择中继节点,避免了节点提前过载.仿真结果表明:在多种规模的网络中,该算法相较于对比算法在均衡网络负载、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方面效果更好,从而延长了网络的有效感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分簇路由算法 模糊C均值 算术优化算法 能耗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