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acement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as communication relays in two-tiered multi-agent system:clustering based methods 被引量:3
1
作者 WU Gaofeng WAN Kaifang +1 位作者 GAO Xiaoguang FU Xiaow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2期231-242,共12页
The network performance and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number are important objectives when UAVs are placed as communication relays to enhance the multi-agent information exchange.The problem is a non-determinist... The network performance and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number are important objectives when UAVs are placed as communication relays to enhance the multi-agent information exchange.The problem is a 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 hard(NP-hard)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instead of generating a Pareto solution,this work focuses on considering both objectives at the same level so as to achieve a balanced solution between them.Based on the property that agents connected to the same UAV are a cluster,two clustering-based algorithms,M-K-means(MKM)and modified fast search and find density of peaks(MFSFDP)methods,are first proposed.Since the former algorithm requires too much computational time and the latter one requires too many relays,an algorithm for the balanced network performance and relay number(BPN)is proposed by discretizing the area to avoid missing the optimal relay positions and defining a new local density function to reflect the network performance metric.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are feasible and effective.Comparisons between these algorithms show that the BPN algorithm uses fewer relay UAVs than the MFSFDP and classic set-covering based algorithm,and its computational time is far less than the MKM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RELAY communication CLUSTERING RELAY NODE PLACEMENT wireless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网络数据远程接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吴頔 张磊 赵红卫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载设备的数量和感知采集点的数据量呈指数型增长。尽管这为监测列车运行状况提供了便利,但产生的大量数据给服务器端造成不可忽视的数据接收压力。为此,研究如何满足大量车载终端接入的同时快速处理车载... 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载设备的数量和感知采集点的数据量呈指数型增长。尽管这为监测列车运行状况提供了便利,但产生的大量数据给服务器端造成不可忽视的数据接收压力。为此,研究如何满足大量车载终端接入的同时快速处理车载终端上传的数据是至关重要的。结合列车网络远程数据的特点,采用Netty和Kafka等相关技术,构建了一套车地传输远程接收平台技术体系架构。试验结果表明车地传输远程接收平台满足数据高效处理并提升了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网络数据 车地远程无线传输 远程接收平台 分布式架构 消息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车辆无人驾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孙继平 江嬴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1,共6页
矿井车辆无人驾驶是减少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建设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矿井的需要。总结了矿井车辆无人驾驶特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位置全面感知、矿井车辆全部受控、矿井轨道运输设备只需一维定位、光照条件差、无线传输衰减大、无卫... 矿井车辆无人驾驶是减少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建设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矿井的需要。总结了矿井车辆无人驾驶特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位置全面感知、矿井车辆全部受控、矿井轨道运输设备只需一维定位、光照条件差、无线传输衰减大、无卫星信号、电磁环境复杂、电气防爆、环境潮湿、有淋水和粉尘。分析了煤矿井下超声波定位、激光定位、无线电定位(包括RFID,ZigBee,UWB,WiFi6,5G)、惯性导航、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里程计等矿井车辆定位技术特点,提出了以UWB为主,惯性导航、里程计和SLAM为辅的矿井车辆联合定位方法。分析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红外摄像机、可见光摄像机、可见光双目视觉相机等矿井无人驾驶车辆障碍物识别与测距技术特点,提出了以激光雷达为主,毫米波雷达、红外摄像机、可见光摄像机、可见光双目视觉相机、超声波雷达为辅的矿井无人驾驶车辆障碍物识别和测距多信息融合方法。针对矿井无人驾驶车辆在遇到路况复杂,自动驾驶不能决策时,需自动转入地面远程控制模式的情况,指出基于5G无线通信系统的矿井车辆无人驾驶地面远程控制技术是首选方案,但矿用5G无线通信系统存在无线覆盖半径小、成本高等问题,可研究WiFi7在矿井车辆地面远程控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车辆 车辆无人驾驶 车辆定位 障碍物识别 障碍物测距 地面远程控制 无线通信 5G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期演进(LTE)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网络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彦 赵嵩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62,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地面通信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运营安全至关重要。将LTE(长期演进)技术与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进行比较,分析LTE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的技术优势。通过对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基于LTE技术的车-地无线通信网...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地面通信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运营安全至关重要。将LTE(长期演进)技术与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进行比较,分析LTE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的技术优势。通过对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基于LTE技术的车-地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方案进行分析,并对1号线的通信网络进行实测,验证了LTE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地无线通信网络 LTE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邹劲柏 张科博 +1 位作者 洪翔 张海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5-78,共4页
从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的发展历程、需求分析,以及5G技术特点、5G与其他技术比较等多角度分析,在综合考虑行业应用多样性和安全性等特点的前提下,对5G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5G技术 无线通信 车地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空中基站的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永涛 刘唐 彭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6-175,共10页
在无人机网络中,地面用户的移动可能降低用户与基站无人机间的无线通信速率,造成网络性能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损失,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基站无人机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能够计算出在连续动作空间内无人机的飞行动作,帮助无人机实... 在无人机网络中,地面用户的移动可能降低用户与基站无人机间的无线通信速率,造成网络性能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损失,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基站无人机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能够计算出在连续动作空间内无人机的飞行动作,帮助无人机实时追踪地面移动用户,提高用户与基站无人机间的无线通信速率,增强网络性能。将无人机提供通信服务的任务周期划分成多个时隙,每个时隙内地面用户移动的位置视为固定,每个时隙内的网络吞吐量为该时隙内所有用户的无线通信速率之和;以最大化任务周期内网络总吞吐量为目标,运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实时计算每个时隙内无人机的飞行动作,实现对无人机的路径规划。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考虑地面用户移动的无人机网络中,所提方法与3种常见的基准方法相比,在网络吞吐量上有更好的性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无人机 路径规划 无线通信 地面移动用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地无线通信引入LTE后的干扰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陈鹏 李文明 严波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52,共5页
针对国内地铁的车-地无线通信技术,将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与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技术进行对比,提出一套LTE组网方案。针对该方案,分析下行链路预算,对LTE基站的覆盖能力进行评估,认为引入LTE后... 针对国内地铁的车-地无线通信技术,将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与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技术进行对比,提出一套LTE组网方案。针对该方案,分析下行链路预算,对LTE基站的覆盖能力进行评估,认为引入LTE后,地铁中覆盖了多频段的无线通信系统;由于系统间频率相近,无线信号之间容易形成干扰。从干扰形成的角度分析干扰的成因,定量计算系统间的隔离度,从技术和工程建设角度给出减少干扰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 LTE(长期演进) WLAN(无线局域网) 链路预算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C的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方案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斌 《电信科学》 2019年第11期88-95,共8页
为实现对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的优化处理,满足高速铁路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多维铁路运输需求,在分析现有高速铁路车地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在其他行业广泛应用和推广的MEC技术,提出了基于MEC的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方... 为实现对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的优化处理,满足高速铁路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多维铁路运输需求,在分析现有高速铁路车地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在其他行业广泛应用和推广的MEC技术,提出了基于MEC的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方案。通过实验室搭建仿真环境,对比两种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的优化方案模型,并对基站和车站MEC服务器功能及MEC平台架构进行阐述,通过高速铁路应用实例,系统地描述基于MEC的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方案,为后续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对网络时延、无线传输优化、虚拟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攻关提供模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 车地无线通信网络 MEC平台架构 虚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检测方法
9
作者 李卫军 李竞翔 +1 位作者 孙中森 王博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07-1211,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的车地无线通信,正处在一个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文中提出了一种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频域能量检测的方法,通过设置自适应门限对车地无线通信进行干扰的有无检测和频率参数估计.针... 城市轨道交通的车地无线通信,正处在一个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文中提出了一种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频域能量检测的方法,通过设置自适应门限对车地无线通信进行干扰的有无检测和频率参数估计.针对经典干扰频率估计方法在低干信比或频谱峰值偏离干扰中心频率,估计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号数据速率为5.5 MSPS且干信比达到-7dB以上时,干扰检测概率接近于100%;当信号数据速率为11 MSPS且干信比达到-8dB以上时,干扰检测概率接近于100%.提出的改进频率估计算法,随着干扰信号比的提高,频率估计误差呈现单调减小趋势,在干信比大于10dB时,其性能优于经典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地无线通信 自适应门限 干扰检测 频率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场景的乘客信息系统车地无线网络智能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先磊 钟义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FAO(全自动运行)场景下,ISCS(综合监控系统)所采集的列车相关信息主要通过PIS(乘客信息系统)车地无线网络上传至地面和控制中心。介绍了PIS车地无线网络的架构及其运维现状。结合实际运营需要,对FAO场景下的PIS车地...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FAO(全自动运行)场景下,ISCS(综合监控系统)所采集的列车相关信息主要通过PIS(乘客信息系统)车地无线网络上传至地面和控制中心。介绍了PIS车地无线网络的架构及其运维现状。结合实际运营需要,对FAO场景下的PIS车地无线网络智能监测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网络智能监测技术方案,并设计了其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全自动运行场景 乘客信息系统 车地无线网络 智能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铁宁高线LTE系统综合业务承载方案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舒淼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6-111,117,共7页
宁高城际禄高段为南京地铁首条釆用LTE系统实现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线路,也是全国首条在120 km/h高速下釆用该技术综合承载信号CBTC、PIS、车载CCTV、车辆状态信息等业务的线路。分析宁高城际禄高段LTE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综合业务承载技术... 宁高城际禄高段为南京地铁首条釆用LTE系统实现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线路,也是全国首条在120 km/h高速下釆用该技术综合承载信号CBTC、PIS、车载CCTV、车辆状态信息等业务的线路。分析宁高城际禄高段LTE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综合业务承载技术方案,对LTE综合承载业务、无线资源配置情况及宁高线LTE系统网络架构进行论述;并从系统网络优化、区段运行、干扰风险、网络单点可靠性及综合承载网络性能5个方面对应用方案进行测试,有效验证LTE综合业务承载的合理性与适用性。宁高城际禄高段所积累的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宁高线:LTE 车地无线通信 综合业务承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移动通信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12
作者 高翔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61-64,共4页
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是通信的前沿技术,将在2020年后得到普及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的车地无线系统目前主要应用IEEE的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构建,且存在易受干扰、故障多、延时长等问题。选取第5代移动通信中的LTEA(长期演进-增强型)、多输... 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是通信的前沿技术,将在2020年后得到普及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的车地无线系统目前主要应用IEEE的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构建,且存在易受干扰、故障多、延时长等问题。选取第5代移动通信中的LTEA(长期演进-增强型)、多输入多输出大规模天线、移动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系统中展开应用研究,从核心层、接入层、应用层上构建全新的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为未来的智慧轨道交通建设献策献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代移动通信技术 乘客信息系统 车地无线通信 长期演进-增强型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HSS制式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维护检测平台设计构想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寅锴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7-199,共3页
介绍了FHSS(跳频展频)技术的特点,分析了采用THSS技术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FHSS制式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维护建议,并提出了相应的维护检测平台设计方案。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FHSS 车地无线通信 维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赋能临海通信系统: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江滨 张一帆 +1 位作者 邱瑾 付立群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9-162,共14页
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商用/民用领域,并有望在未来十年带来巨大的价值和广阔的商机.在无线网络如4G/5G乃至6G及其新技术的支持下,无人机能够高效地完成空中监测、空中摄像、搜索和救援等任务.特别地,无人机作为空中通信平台/用户的相... 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商用/民用领域,并有望在未来十年带来巨大的价值和广阔的商机.在无线网络如4G/5G乃至6G及其新技术的支持下,无人机能够高效地完成空中监测、空中摄像、搜索和救援等任务.特别地,无人机作为空中通信平台/用户的相关应用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而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集中在陆地环境.本文针对临海通信系统,系统阐述无人机在涉海应用中的前景与挑战.首先介绍无人机类型及应用场景、通信链路和信道特性,然后讨论临海空间中无人机在方位部署、路径规划、能量效率、通信覆盖、干扰控制、远距离数据回传等方面的问题与机遇.最后考虑风对临海无人机通信的影响,以海上浮标数据收集为例,设计了一种无人机循环飞行轨迹,其能够主动适应/利用海风实现高效节能通信.通过系统介绍、问题凝练与案例分析,指引无人机赋能临海通信系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空天地海一体化信息网络 临海通信系统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车载检测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凡 刘俊博 +4 位作者 王登阳 刘国跃 宋浩然 苟云涛 代春平 《中国铁路》 2022年第9期134-140,共7页
高速铁路车载检测数据具有体积大、时效性强、安全要求高的特点,给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的性能带来很大挑战。高速铁路车载检测数据无线传输系统基于工业级5G无线网关和AirFlash毫米波车地转储设备搭建数据传输网络,其中,5G无线网关用于实... 高速铁路车载检测数据具有体积大、时效性强、安全要求高的特点,给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的性能带来很大挑战。高速铁路车载检测数据无线传输系统基于工业级5G无线网关和AirFlash毫米波车地转储设备搭建数据传输网络,其中,5G无线网关用于实时传输各检测系统产生的超限大值数据,车地转储设备用于快速传输大体积原始数据。为保障检测数据的时效性和安全性,在传输过程中还利用数据压缩、数据加密算法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并针对特殊场景设计数据传输策略。该系统搭载于检测车并在实际线路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高效、正确地将各检测系统产生的数据及时传输至地面数据中心,有效保障了检测数据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5G 无线传输系统 车地转储 检测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