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0篇文章
< 1 2 1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沟渠对农田退水污染物的净化效能及其配置规模
1
作者 张迎颖 李敏 +5 位作者 潘吴意 王岩 姜智绘 苏国东 刘海琴 张志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生态沟渠是我国南方水网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的重要环节,其与农田面积相对应的配置规模研究尚无定论。选择3条规格相同的试验沟渠进行生态化改造,增设湿生植物、生物填料箱和生态滤坝,构建生态沟渠。设置不同强化净化措施的沟渠... 生态沟渠是我国南方水网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的重要环节,其与农田面积相对应的配置规模研究尚无定论。选择3条规格相同的试验沟渠进行生态化改造,增设湿生植物、生物填料箱和生态滤坝,构建生态沟渠。设置不同强化净化措施的沟渠处理,分别为:湿生植物+1座生物填料箱+1座生态滤坝处理(D1)、湿生植物+2座生物填料箱+2座生态滤坝处理(D2)、湿生植物+3座生物填料箱+3座生态滤坝处理(D3),并控制进水流量的变化,对比不同处理生态沟渠对农田退水污染物的净化效能,分析污染通量在时空尺度上的变化情况,探讨对应于单位农田面积的生态沟渠配置规模。结果表明:强化处理生态沟渠对TN、NH_(4)^(+)-N、TP和COD的削减率分别为33.9%~49.1%、37.8%~42.9%、29.3%~42.0%和60.0%~78.1%,其中,D2和D3对TN和TP的削减率较高。D2和D3出水TN和COD的污染通量显著低于D1(P<0.05),而3条沟渠出水NH_(4)^(+)-N和TP的污染通量之间无显著差异。流水试验条件下,出水TN和TP降低至2.0 mg·L^(-1)和0.2 mg·L^(-1),D3所需要的沟渠长度分别为85.4 m和57.3 m,为3条强化措施处理沟渠中最短;对应于667 m2农田,单日降雨量为60 mm,TN浓度降低4.64 mg·L^(-1),按照D3沟渠的设施配置,1 m^(3)的生态沟渠可处理19 m^(2)的农田退水。在后续研究中,可因地制宜应用湿生植物+3座生物填料箱+3座生态滤坝(D3)的强化净化措施,并有效衔接生态沟渠与汇水塘浜,考量两者的综合净化效能,对“田-沟-塘-浜”的配置规模进行总体测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沟渠 农田退水 配置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规模、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与农地经营效率——农地细碎化的调节效应
2
作者 黄善林 邓月洪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1,共12页
研究目的:完善经营规模与农地经营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基于东北典型黑土区——三江平原672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研究目的:完善经营规模与农地经营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基于东北典型黑土区——三江平原672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经营规模与农地经营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2)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在经营规模对农地经营效率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农地细碎化在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对农地经营效率的影响中起负向调节作用。(4)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对不同农户农地经营效率的带动效果存在差异,较兼业户和非示范区农户而言,对纯农户和示范区农户的效率提升有更明显的推动作用。研究结论:研究区应推动农地适度规模,同时扩大地块规模、促进农地集中连片,并加快黑土地保护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户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助力农户农地经营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规模 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 农地细碎化 农地经营效率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功能区农田土壤和冬小麦籽粒重金属镉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价
3
作者 薛志伟 黄青青 +1 位作者 穆心愿 杨春玲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3,共7页
冬小麦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此了解和掌握当地小麦生态环境非常重要。本研究以河南省北部工业区、旅游区、生活区、农业区为对象,在小麦收获期进行调查取样,通过土壤和小麦点对点采样、实验室检测和数据统计分析,对土壤和小麦籽... 冬小麦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此了解和掌握当地小麦生态环境非常重要。本研究以河南省北部工业区、旅游区、生活区、农业区为对象,在小麦收获期进行调查取样,通过土壤和小麦点对点采样、实验室检测和数据统计分析,对土壤和小麦籽粒的重金属镉含量和风险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镉含量范围为0.13~1.23 mg·kg^(-1),其对应小麦籽粒镉含量范围为0.01~0.17 mg·kg^(-1),小麦籽粒中重金属镉含量低于对应土壤中重金属镉含量。工业区、旅游区和生活区个别点土壤和小麦籽粒镉含量超标。工业区和生活区土壤镉和小麦籽粒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旅游区和农业区土壤镉和小麦籽粒镉含量呈不显著正相关。生活区样点小麦籽粒对土壤重金属镉的富集系数均值最高(0.149),其次为工业区和旅游区(分别为0.136和0.135),农业区最低(0.111)。农业区小麦籽粒镉单项污染评价和综合污染评价结果均为未受污染,旅游区小麦籽粒镉综合污染指数达警戒水平,工业区和生活区为轻度污染。综合评价,河南省北部整体生态环境适合小麦种植生长,小麦籽粒重金属镉污染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不同功能区 农田土壤 籽粒 重金属镉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融合的南方复杂地区覆膜农田信息快速提取研究
4
作者 林娜 陈宏 +1 位作者 谢骞 赵健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29-235,242,共8页
为实现快速且准确地获取南方复杂地区覆膜农田信息,探索一种基于决策融合规则的单时相遥感提取方法。首先基于Sentinel-2影像数据,在南方丘陵山区这一典型地表混杂区域,应用特征提取算法与最小距离、最大似然、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 为实现快速且准确地获取南方复杂地区覆膜农田信息,探索一种基于决策融合规则的单时相遥感提取方法。首先基于Sentinel-2影像数据,在南方丘陵山区这一典型地表混杂区域,应用特征提取算法与最小距离、最大似然、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5种单分类器进行遥感影像分类,在此基础上依据各分类器分类结果与分类性能,构建一种结合层次分析与投票机制的自适应决策融合规则,进行了覆膜农田信息的提取,并评估其精度。对比5种单分类器与决策融合模型的分类性能,结果表明决策融合模型在精度评价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单一分类器,总体精度达到91.82%,Kappa系数达到0.89,对覆膜农田的提取识别能力也表现优异,其生产者精度、用户精度和F_(1)Score分别达到92.68%、81.74%和0.87。提出的方法有效提高了覆膜农田的提取准确率、复杂度和计算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泛化性与可操作性,适用于南方复杂农业环境,为实际生产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融合 多分类器 覆膜农田 Sentinel-2 复杂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农田水利设施治理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刘辉 吴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3,共8页
农田水利设施治理效率与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在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选取2012-2021年湖南省14个市(州)的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SBM与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方法,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视角对农田... 农田水利设施治理效率与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在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选取2012-2021年湖南省14个市(州)的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SBM与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方法,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视角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治理效率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探讨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剔除环境因素与随机误差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人均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和城市化水平对农田水利设施治理效率有积极性的影响,过量的堤防建设会弱化农田水利设施治理效率;调整后湖南省的农田水利治理效率趋于稳定,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则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12-2021年湖南省农田水利设施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U型”波动增长,长株潭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最快,湘南地区增速最慢,出现极端值的原因主要是技术进步变化指数的变动;农业种植结构、农村居民文盲率、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分权度对农田水利治理效率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 治理效率 三阶段SBM-Malmquist指数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垦区150团农田防护林生态状况评价
6
作者 李园园 史庆秋 +2 位作者 刘楚豪 白泽平 楚光明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干旱沙区的农田防护林是人工绿洲的重要生态屏障,在防治风沙灾害、改善区域小气候、保障人民正常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垦区农田防护林生态状况,以新疆石河子垦区150团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基于遥感生态和林学两个层... 干旱沙区的农田防护林是人工绿洲的重要生态屏障,在防治风沙灾害、改善区域小气候、保障人民正常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垦区农田防护林生态状况,以新疆石河子垦区150团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基于遥感生态和林学两个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提取了农田防护林遥感生态指标,并采用层析分析法对该地区的农田防护林生态状况进行等级划分和制图。同时,考虑了农田防护林的布局和实际树种情况,对150团的农田防护林生态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0团的农田防护林生态状况中等,其中生态状况表现为优的林带占总林带的21.2%,生态状况表现为中等的林带占41.8%,生态状况表现为低的占30.9%,而生态状况较差的占6.1%;防护林布局基本合理,连接度和环度分别为0.4307和0.1444,林带走向合格率为61.6%。在南北方向,林网状况存在差异;防护林树种较少且搭配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生态状况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150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蚀降雨下厨余垃圾施用对滇中烤烟农田生态系统氮磷平衡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董辉 温昌焘 +3 位作者 王克勤 宋娅丽 陈雯 陈炳绅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01,共11页
[目的]探究烤烟农田生态系统氮磷平衡特征,阐明施用厨余垃圾堆肥施用量对烤烟农田生态系统氮磷的动态影响,为优化施肥策略、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作物生产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滇中二龙潭小流域烤烟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8种... [目的]探究烤烟农田生态系统氮磷平衡特征,阐明施用厨余垃圾堆肥施用量对烤烟农田生态系统氮磷的动态影响,为优化施肥策略、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作物生产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滇中二龙潭小流域烤烟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8种不同施肥方式,分别为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1 t/hm^(2))、单施厨余垃圾FW(FWL:12 t/hm^(2),FWM:15 t/hm^(2),FWH:18 t/hm^(2))、厨余垃圾配施化肥FW-NPK(FWL-NPK:12 t/hm^(2)+1 t/hm^(2),FWM-NPK:15 t/hm^(2)+1 t/hm^(2),FWH-NPK:18 t/hm^(2)+1 t/hm^(2)),研究厨余垃圾对烤烟农田生态系统径流泥沙氮磷流失量、土壤氮磷素残存量、烤烟氮磷素吸收量以及农田烤烟生态系统氮磷平衡的影响。[结果](1)径流泥沙中的TN和TP含量随时间递减。FW相较CK,径流TN流失量减少31.26%~53.84%、TP减少13.44%~45.83%;泥沙TN减少:6.31%~120.74%、TP减少:5.22%~62.55%。(2)在4个生长时期,FW,FW-NPK和NPK处理均显著提高土壤TN和NO-3-N含量;FWH-NPK处理显著提升土壤NH+4-N和TP含量;FW处理显著提升土壤AP含量。植株TN含量总体趋势表现为叶>茎>根,TP含量表现为叶>根>茎,每个器官TN和TP含量均随着FW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3)各处理径流流失量分别占N,P输入量的19.71%~43.09%,0.88%~2.94%;泥沙流失量分别占2.51%~5.93%,4.23%~18.64%;土壤残存量分别占19.83%~55.00%,62.77%~85.45%;植物吸收量分别占22.79%~35.06%,9.08%~15.65%;土壤残存量占N,P输入量的主体部分。[结论]FWH处理能够有效维系烤烟农田生态系统N,P平衡,增加植物吸收量和增强土壤N,P固定能力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N,P的流失量,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垃圾 农田生态系统 烤烟 氮磷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基于双季稻种植的考察
8
作者 陈江华 薛应如 《世界农业》 2025年第2期44-55,共12页
稳定与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恢复种植双季稻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江西省1219份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以双季稻种植行为表征农户种粮积极性,实证分析了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稳定与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恢复种植双季稻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江西省1219份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以双季稻种植行为表征农户种粮积极性,实证分析了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显著提高了农户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户种植双季稻,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该结论稳健;农业生产环节外包通过激励农户转入土地扩大经营规模而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户种植双季稻与增加双季稻种植面积;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了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对耕地规模较大和已确权的农户种植双季稻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建议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并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 种粮积极性 双季稻种植 土地流转 高标准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specifications of farmland shelterbelt net in Northeastern Plain of China 被引量:3
9
作者 赵雨森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9-293,337,共5页
s: The farmland shelterbelts in Northeastern Plain of China have formed relatively complete net system. The func-tions of shelterbelt net in omnibearing wind check and prevention of frostbite as well as the field of ... s: The farmland shelterbelts in Northeastern Plain of China have formed relatively complete net system. The func-tions of shelterbelt net in omnibearing wind check and prevention of frostbite as well as the field of integrated climate effect within shelterbelt net were analyzed, through located observation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Within the shelterbelt net, the area with more than 10% efficiency of omnibearing wind check was determined as benefited area. The analysis of yield and quality of crops indicated that the sheltering range of shelterbelt net was 25 times tree height. The mature heights of the various varieties of poplar composed the shelterbelts we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ir height growth.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bove, the suitable size of farmland shelterbelt net in Northeastern Plain of China was decided to be 400 m×4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mland shelterbelt Protective benefit Shelterbelt net Specifications Wind-checking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杀虫剂对旱地水稻田稻纵卷叶螟和东方黏虫幼虫的田间防效
10
作者 杨宝云 李正飞 +6 位作者 何艳艳 杨虎权 颜朝涧萍 王文倩 彭跃进 陈斌 杜广祖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340,共7页
为了筛选出能同时控制旱地水稻田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和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 2种害虫幼虫的高效杀虫剂,以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旱地水稻种植区为试验地点,于2023年8月水稻孕穗期采用茎叶喷雾法分别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 为了筛选出能同时控制旱地水稻田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和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 2种害虫幼虫的高效杀虫剂,以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旱地水稻种植区为试验地点,于2023年8月水稻孕穗期采用茎叶喷雾法分别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2种害虫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11.6%甲维·氯虫苯SC 15 mL/667m^( 2)和19.5 mL/667m^( 2)施用后3 d对稻纵卷叶螟和黏虫的相对防效均大于90%,药后15 d卷叶防效84%。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 10 mL/667m^( 2)和13 mL/667m^( 2)施用后7 d对稻纵卷叶螟和黏虫的相对防效均大于9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 4 mL/667m^( 2)施用后15 d对稻纵卷叶螟和东方黏虫的防治效果为73.53%和85.7%;药后15 d,15%高效氯氟氰菊酯ME对东方黏虫的防治效果较差(39.25%~72.54%),10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SE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较低(7.4%~40.34%)。综上,11.6%甲维·氯虫苯SC和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可以作为旱地水稻田同时防治2种害虫的应急药剂,15%高效氯氟氰菊酯ME和10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OF则不适合单独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水稻 稻纵卷叶螟 东方黏虫 杀虫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典型农田区土壤放射性核素含量评估
11
作者 黄美容 梁泰然 +2 位作者 李雪 蒙古夫 王德鑫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29,共7页
农田土壤中的铀(^(238)U)、钍(^(232)Th)、镭(^(226)Ra)、钾(^(40)K)、铯(^(137)Cs)等放射性物质如果长期积累在土壤中,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为了测量内蒙古通辽市部分农田放射性核素含量情况,评估土壤放射性水平,利用YH3324型四... 农田土壤中的铀(^(238)U)、钍(^(232)Th)、镭(^(226)Ra)、钾(^(40)K)、铯(^(137)Cs)等放射性物质如果长期积累在土壤中,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为了测量内蒙古通辽市部分农田放射性核素含量情况,评估土壤放射性水平,利用YH3324型四路低本底α、β测量仪和超低本底高纯锗γ探测器测量分析了30份土壤样品中的放射性。通辽市农田区土壤样品中^(238)U、^(232)Th、^(226)Ra、^(40)K、^(137)Cs的γ比活度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2.24±5.64) Bq/kg、(24.62±2.02) Bq/kg、(17.68±1.31) Bq/kg、(677.68±43.60) Bq/kg、(2.35±0.15) Bq/kg,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为(316.77±3.20)Bq/kg、(935.67±3.20) Bq/kg;γ外照射年有效剂量为62.91μSv。镭当量活度浓度平均值为105.07Bq/kg。分析结果表明,采样点测量结果处于正常本底水平,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未造成辐射剂量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表层土壤 放射性核素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大豆合理播期确定动态知识模型构建
12
作者 关丛鑫 张伟 +2 位作者 亓立强 石文强 李金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为提高春大豆播种期确定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利用农田信息采集系统获取土壤墒情及环境信息,并根据大豆播种进程与适宜环境、土壤墒情同步原理,采用隶属函数方法,将播种农艺要求与播种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函数化,建立春大豆合理播期确定知识模... 为提高春大豆播种期确定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利用农田信息采集系统获取土壤墒情及环境信息,并根据大豆播种进程与适宜环境、土壤墒情同步原理,采用隶属函数方法,将播种农艺要求与播种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函数化,建立春大豆合理播期确定知识模型;并利用2个不同生态点的气象与土壤温湿度等参数,结合模型决策日期与2年中各地实际播期及出苗情况,对春大豆合理播期确定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2021年北15、2022年北14两块试验地播期确定模型输出结果与农田实际播期分别为4月23日、4月24日与5月7日、5月10日,月度误差分别为3.33%和9.68%,模型结果准确率分别为96.67%和90.32%。模型设计结果与当前高产春大豆实际农作制度体现较好的一致性和适用性,可以为农业生产者应用信息化手段确定春大豆播种期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豆 播期 知识模型 农田信息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征收经历、价值幻觉与离农农户承包权退出意愿
13
作者 邓伟华 米运生 薛钊杰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研究目的:从农地财产功能视角切入,探究农户离农但不愿退地现象之谜,为完善承包权退出政策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全国性的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运用外生政策冲击与农地禀赋差异构造调节效应模型强化因果结论,并使用工具变量缓解... 研究目的:从农地财产功能视角切入,探究农户离农但不愿退地现象之谜,为完善承包权退出政策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全国性的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运用外生政策冲击与农地禀赋差异构造调节效应模型强化因果结论,并使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研究结果:(1)以征收经历表征的农地财产功能预期显著抑制了离农农户的承包权退出意愿,解释了农户离农不退地的行为逻辑。(2)外生的撤县设区政策和开发区设立强化了农户土地征收预期,从而正向调节抑制作用;同时,抑制作用随着农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而增强,佐证了基础结论。(3)征收经历诱使农户将承包地价值锚定为征收补偿价格,由此形成价值幻觉,进而倾向于将农地作为增值资产持有而非退出承包权。(4)对于进城落户、制度性养老保障完善、非农就业稳定和高物质资本等既有政策的锚定对象,抑制效应反而更加显著。研究结论:农地财产功能已成为离农农户退地的羁绊,应引入市场主体参与承包权退出机制构建,根据农民对土地功能的不同诉求,构造多元化的承包权退出模式,同时加强耕地用途管制,降低农户对土地的价值幻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包权退出 土地征收 价值幻觉 农地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农田土壤N_(2)O排放:从路径、微生物作用机制到靶向调控
14
作者 李世清 何仁元 +1 位作者 高娜 罗珠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4,共9页
农田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N_(2)O的重要排放源,其中旱地农田土壤N_(2)O排放约占全球农田N_(2)O排放的50%。旱地农田土壤N_(2)O的排放模式具有独特性,呈现“湿润或施氮脉冲”现象。结合多年研究结果,本文系统综述了旱地农田土壤N_(2)O产生... 农田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N_(2)O的重要排放源,其中旱地农田土壤N_(2)O排放约占全球农田N_(2)O排放的50%。旱地农田土壤N_(2)O的排放模式具有独特性,呈现“湿润或施氮脉冲”现象。结合多年研究结果,本文系统综述了旱地农田土壤N_(2)O产生的主要路径及微生物作用机制、抑制N_(2)O产生的调控途径,并评价了硝化抑制剂在减少农田土壤N_(2)O排放中的效果以及包含硝化抑制剂氮肥产业化生产的前景。综述表明:以铵态氮为底物的氨氧化路径(包括自养硝化、硝化细菌反硝化、硝化耦合反硝化)是N_(2)O排放+的主要途径,完全氨氧化微生物对自养硝化过程N_(2)O排放的贡献亦不可忽视,抑制以NH_(4)^(+)为底物的氨氧化路径可能是旱地农田调控N_(2)O排放的主要靶向途径,并探讨了今后旱地农田N_(2)O排放研究的重点。未来研究应将多方法(同位素示踪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多尺度(多点田间定位试验、区分根际与非根际)和多因素(不同农田管理措施)相结合,可靠揭示旱地农田土壤N_(2)O排放路径、机制以及根际和非根际N_(2)O排放的异质性,筛选适宜于旱地N_(2)O减排的靶向硝化抑制剂,构建旱地农田N_(2)O排放的理论框架,提出减排的关键靶向调控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农田 N_(2)O排放路径 微生物作用机制 靶向调控 硝化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绿洲农田健康关键限制因子识别
15
作者 胡智毅 任向宁 陈文瑛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80-90,共11页
高寒绿洲农田是青藏高原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国家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支撑。但是在资源开发与经济驱动双重胁迫下,高寒绿洲农田健康压力剧增,急需识别其关键限制因子,为科学保护农田健康系统奠定基础。以青海省德令哈市为研究区... 高寒绿洲农田是青藏高原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国家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支撑。但是在资源开发与经济驱动双重胁迫下,高寒绿洲农田健康压力剧增,急需识别其关键限制因子,为科学保护农田健康系统奠定基础。以青海省德令哈市为研究区,根据已有研究文献,结合研究区农田特征,构建高寒绿洲农田健康限制因子体系,采用地理探测器识别关键限制因子。结果表明:高寒绿洲农田健康受地理环境健康背景、生态环境健康状况、土壤健康状况和农田利用健康水平4个维度,15个限制因素,51个限制因子的共同影响,其中影响维度约束力在0.747~4.042,限制因素在0.044~2.230,限制因子在0.001~0.541。高寒绿洲农田健康存在11个关键限制因子,其约束力在0.224~0.541,盐渍化程度>田面坡度>防风林建设水平>灌溉方法>经济效益水平>砾石含量>河流湿地密度>有机质含量>年降水量>土壤侵蚀程度>通常地下水位。高寒绿洲农田健康面临整体水资源紧缺与局部地下水上升胁迫双重压力,以及盐碱化程度增加、风力侵蚀、土壤肥力难以保存等诸多威胁,其健康状况较低地平原区农田更为敏感、脆弱,急需科学系统解决方案予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绿洲 农田健康 关键限制因子 地理探测器 青海省德令哈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四川省耕地保护研究
16
作者 任茜 李欣欣 +2 位作者 刘雅雅 余向克 黄中杰 《农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7-32,共6页
对四川省的粮食安全现状进行评估,探索耕地保护机制和管控措施。通过对四川省2010—2021年耕地规模、粮食生产和粮食需求状况进行分析,构建四川省粮食安全模型,分析全省粮食自给程度,评估四川省及其各市/州粮食安全现状水平。同时,通过... 对四川省的粮食安全现状进行评估,探索耕地保护机制和管控措施。通过对四川省2010—2021年耕地规模、粮食生产和粮食需求状况进行分析,构建四川省粮食安全模型,分析全省粮食自给程度,评估四川省及其各市/州粮食安全现状水平。同时,通过构建耕地需求量测算模型,以市/州为单元,基于粮食需求水平与粮食供给水平的预测,在满足基本自给和完全自给的条件下,对保障四川省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进行定量分析,寻求最优耕地保护面积,提出耕地保护与管控建议。研究表明,目前四川省耕地资源数量可以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全省粮食安全状况良好,但根据粮食自给率预测未来耕地需求量增大,耕地保护压力较大,应采取相关管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需求量 耕地保护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农田生态系统功能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综述
17
作者 田霄鸿 徐虎 +1 位作者 刘荣志 张晴雯 《农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保障粮食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基于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期间,组织与会专家针对当前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提升面临机制不明和应用基础型研究不够、土壤固碳技术创新不足... 保障粮食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基于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期间,组织与会专家针对当前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提升面临机制不明和应用基础型研究不够、土壤固碳技术创新不足、农田污染治理及废弃物循环利用理论与技术亟待突破等问题和难题,从耕地保育与质量提升、农业水土资源持续利用、农业减排固碳与适应气候变化协同、土壤污染防治与健康、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生物资源利用与多样性等领域展开对策性研讨交流,综述了各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以利于更好地挖掘农田生态系统功能和更有效地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安全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土壤固碳技术 农田污染治理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土壤污染防治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18
作者 颜科宇 李靖 +3 位作者 陈正发 段青松 王道祥 胡燕梅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9,157,共11页
[目的]探析红壤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二氧化碳(CO_(2))排放的影响,为红壤坡耕地绿色低碳耕作模式构建与耕作措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设置横坡垄作(RT)、顺坡垄作(DT)、覆膜耕作(PM)和传统耕作(CT)4种典型耕作措施试验小区... [目的]探析红壤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二氧化碳(CO_(2))排放的影响,为红壤坡耕地绿色低碳耕作模式构建与耕作措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设置横坡垄作(RT)、顺坡垄作(DT)、覆膜耕作(PM)和传统耕作(CT)4种典型耕作措施试验小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CO_(2)排放间的响应关系,并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耕作措施的降碳增产综合效益。[结果]RT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总体较高,可显著增加土壤总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p<0.05),DT则相反;PM的土壤温度及含水率显著高于其余耕作措施,RT和DT为代表的垄作措施显著高于CT。在作物生育期内,不同耕作措施的土壤CO_(2)排放通量在60.53~818.90 mg/(m^(2)·h),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波动趋势,耕作措施间土壤CO_(2)累计排放量大小关系为PM>DT>CT>RT,RT可显著减少3.4%~22.4%(p<0.05),而作物生育期间为花粒期>穗期>苗期。降雨侵蚀对红壤坡耕地土壤CO_(2)排放具有明显“Birch效应”,降雨侵蚀后耕作措施间土壤CO_(2)排放通量大小关系为DT>PM>CT>RT。红壤坡耕地主要通过调节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全氮和容重来影响土壤CO_(2)排放通量。[结论]RT对降低土壤CO_(2)排放及增加作物产量具有积极作用,可优先在南方红壤坡耕地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CO_(2)排放 耕作措施 红壤坡耕地 作物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用地重点问题讨论与思考
19
作者 郑杰 《红水河》 2025年第1期58-61,125,共5页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移民安置规划项目用地主要包括用地分析、耕地占补平衡分析、临时用地复垦规划设计等内容。其中,耕地占补平衡方案和临时用地复垦规划设计与设计思路、地方政策及后期实施密切相关,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和问题。笔者通过...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移民安置规划项目用地主要包括用地分析、耕地占补平衡分析、临时用地复垦规划设计等内容。其中,耕地占补平衡方案和临时用地复垦规划设计与设计思路、地方政策及后期实施密切相关,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和问题。笔者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多个抽水蓄能电站耕地占补平衡和临时用地复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两者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耕地开垦是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方式。鉴于耕地开垦与临时用地复垦均属于土地整治的范畴,笔者提出将两者相结合的设想,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与讨论,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耕地开垦 临时用地复垦 土地整治 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编制的思路与实践——以江西省为例
20
作者 黄韬 伊廷欣 汪国斌 《江西水利科技》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江西是农业大省,水资源禀赋优良,编制《江西省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对促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分析全省灌溉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水土资源状况和灌溉发展潜力,研究提出了未来全省灌溉发展总... 江西是农业大省,水资源禀赋优良,编制《江西省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对促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分析全省灌溉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水土资源状况和灌溉发展潜力,研究提出了未来全省灌溉发展总体布局、发展目标、建设和管理主要任务,可为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全省灌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 规划编制 农业现代化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