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ze dependent free vibration analysis of functionally graded piezoelectric micro/nano shell based on modified couple stress theory with considering thickness stretching effect 被引量:5
1
作者 Maryam Lori Dehsaraji Mohammad Arefi Abbas Loghm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19-134,共16页
Higher-order shear and normal deformation theory is used in this paper to account thickness stretching effect for free vibration analysis of the cylindrical micro/nano shell subjected to an applied voltage and uniform... Higher-order shear and normal deformation theory is used in this paper to account thickness stretching effect for free vibration analysis of the cylindrical micro/nano shell subjected to an applied voltage and uniform temperature rising.Size dependency is included in governing equations based on the modified couple stress theory.Hamilton’s principle is used to deriv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the cylindrical micro/nano shell.Solution procedure is developed using Navier technique for simply-supported boundary conditions.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ignificant parameters such as some dimensionless geometric parameters,material properties,applied voltages and temperature rising on the free vibration respon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ckness stretching effect Shear and normal deformation theory vibration analysis Length scale parameter Modified couple stress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BRATION NUMERICAL ANALYSIS OF COUNTER-ROTATING TURBINE WITH WAKE-FLOW USING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METHOD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振华 吕文亮 +1 位作者 陈伟 吴铁鹰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1年第1期66-72,共7页
The design of counter-rotating turbine is one of new techniques to improve the thrust-weight ratio of jet propulsion engines.Numerical analysis of a low pressure(LP)counter-rotating turbine rotor blade is presented ... The design of counter-rotating turbine is one of new techniques to improve the thrust-weight ratio of jet propulsion engines.Numerical analysis of a low pressure(LP)counter-rotating turbine rotor blade is presented by using ANSYS/CFX software.Interaction of aerodynamics and solid mechanics coupling in the computation is applied.In some rating of turbine,stress distribution and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ressure turbine(LPT)blade are computed.The wake aerodynamic forces and LPT blade vibration are transformed in frequency domain using 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wake aerodynamic force excitation,the first order modal vibration is more easily aroused and the higher order response cannot be ignored.Moreover,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fields,the vibration responses of blade are also differ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nter-rotating turbine fluid and structure coupling vibration responses numerica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Coupling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Vibration Energy of Free Piston Linear Generator 被引量:1
3
作者 Jingyi Tian Huihua Feng +1 位作者 Yifan Chen Shuochun Wang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20年第4期556-567,共12页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 and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vibration energy coupling transmission with a dual-piston structure,a thermodynamic and dynamic coupling model of the free piston linear generator(...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 and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vibration energy coupling transmission with a dual-piston structure,a thermodynamic and dynamic coupling model of the free piston linear generator(FPLG)was established.The system energy conversion,vibration energy coupling transmission,and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studied in detail.The coupling transmission paths and the secondary influence mechanism from in-cylinder combustion on vibration energy transmission were obtained.In addition,the influence of th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ual-piston on the vibration energy transmission was studied,and the typical parameter variation law was obtained,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subsequent vibration reduction design of the FP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 piston linear generator(FPLG) coupled motion of dual-piston vibration energy transfer mechanism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Vibration的立式辊磨机粉磨装置的振动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玉宝 毛海东 《煤矿机械》 2017年第4期37-40,共4页
针对立式辊磨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振动现象,联合ADAMS/View与ANSYS建立立式辊磨机的刚柔耦合模型,导入ADAMS/Vibration创建立式辊磨机的振动分析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强迫振动分析,得到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模态主振型及频率响... 针对立式辊磨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振动现象,联合ADAMS/View与ANSYS建立立式辊磨机的刚柔耦合模型,导入ADAMS/Vibration创建立式辊磨机的振动分析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强迫振动分析,得到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模态主振型及频率响应曲线,为其结构优化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辊磨机 ADAMS/vibration 刚柔耦合 振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U型永磁电机电磁优化及振动噪声抑制
5
作者 高锋阳 岳文瀚 +3 位作者 高建宁 徐昊 孙伟 吴银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83,共13页
为提高内置U型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性能及抑制电机低频振动噪声,提出一种U一型磁极结构并结合Halbach充磁方式、转子开槽的电机拓扑。首先,推导电机相关电磁性能表达式,分析定转子间气隙径向磁通密度、径向电磁力密度的低频振动和噪声波动... 为提高内置U型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性能及抑制电机低频振动噪声,提出一种U一型磁极结构并结合Halbach充磁方式、转子开槽的电机拓扑。首先,推导电机相关电磁性能表达式,分析定转子间气隙径向磁通密度、径向电磁力密度的低频振动和噪声波动构成。其次,采用解析法与有限元法得到气隙径向电磁力时空分布,利用参数敏感度分析法、参数扫描法和响应面法对所选转子拓扑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得到最优参数解。最后,将U一磁极结构空载反电动势、径向磁通密度、齿槽转矩、输出转矩、转矩脉动、径向电磁力密度、振动加速度和声压级与4种U型磁极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电磁场、机械场和声场对U一型电机结构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在U型磁极结构上增设一型磁极、改变充磁方式、dq轴开槽调制气隙磁场正弦度,使得电机齿槽转矩降低91.3%,空载反电动势提高53 V,输出转矩提高39.6%,气隙中径向电磁力波的各阶次谐波幅值均有所下降,各频率下定子总成振动加速度降低明显,电机周身声压级最大值处下降9 dB,下降率为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 低频振动噪声 Halbach充磁 磁场调制 多物理场耦合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行车激励下高铁桥梁顶板裂缝扩展及其对振动能量分布的影响
6
作者 高浩 王君明 +2 位作者 勾红叶 班新林 孟鑫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6,共8页
为研究高速铁路简支梁桥跨中顶板下缘纵向裂缝在行车荷载激励下的横向扩展及对振动能量分布的影响,以某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数据、扩展有限元法和子模型技术,建立车-轨-桥耦合分析模型与带裂缝的跨中顶板... 为研究高速铁路简支梁桥跨中顶板下缘纵向裂缝在行车荷载激励下的横向扩展及对振动能量分布的影响,以某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数据、扩展有限元法和子模型技术,建立车-轨-桥耦合分析模型与带裂缝的跨中顶板子模型,研究不同车速、裂缝长度与深度条件下桥梁顶板下缘裂缝横向扩展规律;利用结构声强法探明不同裂缝长度与深度条件下开裂顶板下缘振动能量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增大行车速度会增大裂缝横向扩展位移曲线峰值;在350 km/h高速行车激励下,随着裂缝长度增大,裂缝扩展位移曲线的峰值几乎没有变化;顶板裂缝深度每增加20 mm,裂缝扩展位移曲线的峰值增大0.0015 mm,裂缝横向扩展受裂缝深度影响显著。无裂缝时顶板下缘振动能量流动方向与行车方向保持一致,越靠近列车荷载位置振动能量分布越多;裂缝的出现对顶板下缘一定范围内的振动能量产生两个影响,一是改变能量流动方向,二是降低能量值大小;裂缝长度增大对能量的影响范围仅局限于裂缝周围单元;裂缝深度的增加会使得裂缝对能量的影响范围显著增大,且裂缝两端出现能量集中现象。研究成果可以为高铁简支梁桥养护维修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桥梁 车-轨-桥耦合分析 裂缝扩展 振动能量 结构声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km/h速度下轨道-桥梁振动响应与顶板裂缝深度影响
7
作者 孟鑫 高浩 +3 位作者 刘鹏辉 勾红叶 王一干 杨宜谦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8,共8页
为探究400 km/h列车激励下高速铁路轨道-桥梁结构的振动响应,以某高铁桥梁为研究对象,在钢轨、桥梁、桥墩位置布置竖向加速度传感器,实测轨道-桥梁结构在多级速度作用下加速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借助于结构声强理论和车-轨-桥耦合... 为探究400 km/h列车激励下高速铁路轨道-桥梁结构的振动响应,以某高铁桥梁为研究对象,在钢轨、桥梁、桥墩位置布置竖向加速度传感器,实测轨道-桥梁结构在多级速度作用下加速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借助于结构声强理论和车-轨-桥耦合振动仿真分析,从能量和加速度的角度掌握了顶板下缘裂缝深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列车激励下,实测钢轨、桥梁顶板和桥墩的加速度峰值分别为800 m/s^(2)、4 m/s^(2)和0.5 m/s^(2);振动加速度数值从钢轨到桥墩层层递减,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大各测点加速度峰值呈线性增加;裂缝的出现会增大桥梁顶板下缘的加速度峰值,改变振动能量的分布;当裂缝深度大于45 mm时,顶板下缘加速度和振动能量值分别为无裂缝工况下的1.1倍和1.5倍,应注意加强对裂缝状态的观测。该研究成果可以为车-轨-桥耦合分析提供依据,也可以为高速铁路简支箱梁顶板下缘开裂维修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桥梁响应 车-轨-桥耦合分析 结构声强 振动能量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内十字定子的压电宏微平面运动台研究
8
作者 胡志鹏 李晨捷 +2 位作者 潘文强 丁切 贺红林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49,共7页
为满足高精度平面运动的需要,提出一种由双内十字定子驱动的平面运动驱动器。利用定子的面内、面外弯振模态在驱动足处耦合形成的椭圆轨迹,从而推动动子沿x、y方向运动。本文阐述作动器的运行机理,基于ANSYS建立定子有限元模型,优化定... 为满足高精度平面运动的需要,提出一种由双内十字定子驱动的平面运动驱动器。利用定子的面内、面外弯振模态在驱动足处耦合形成的椭圆轨迹,从而推动动子沿x、y方向运动。本文阐述作动器的运行机理,基于ANSYS建立定子有限元模型,优化定子结构尺寸,简并工作模态频率并使其分别为27 457.5、27 704、27 601.3 Hz,进行谐响应分析、瞬态分析和运动调节特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激励电压为250 V、频率27 344 Hz时,定子驱动足上x、y、z向振幅分别为1.5、1.4、1.6μm,模拟出椭圆轨迹,对该作动器具有良好的运动特性加以验证,并给出定子的夹持方案,设计出作动器装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平面运动驱动器 双内十字式定子 机电耦合模型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固-声耦合的弹性壁板振动响应分析
9
作者 王凯伦 王虎寅 +1 位作者 高鹏新 瞿叶高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33,共8页
高速飞行器热防护壁板在高温、强噪声工作环境会表现出热屈曲、非线性热弹性振动等复杂动力学响应。考虑热防护壁板连接间隙接触,建立了热防护壁板热弹性动力学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热响应与频域线性摄动分析叠加的耦合法对热防护壁板随... 高速飞行器热防护壁板在高温、强噪声工作环境会表现出热屈曲、非线性热弹性振动等复杂动力学响应。考虑热防护壁板连接间隙接触,建立了热防护壁板热弹性动力学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热响应与频域线性摄动分析叠加的耦合法对热防护壁板随机振动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连接方法对模态分析结果和热防护壁板的热振响应性能模拟精度的影响。通过数值模型的振动模态分析,与模态测试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随后开展约束连接、连接器连接以及面接触连接三种不同的连接方式下热防护壁板的热振响应性能研究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防护壁板的热振响应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一致,冯·米塞斯应力均方根值与试验测量值之间的最大误差为5%,随机响应与试验测量结果一致。该研究为热-固-声耦合的弹性壁板的热振响应性能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为弹性壁板的热振响应性能预测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壁板 热-声-固耦合 热振响应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车体地铁车辆刚柔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10
作者 于淼 郑长国 +3 位作者 孙权 陈博文 于淼航 陈刚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5年第2期80-86,共7页
为提高不锈钢车体地铁车辆运行平稳性,建立车辆/轨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将车体设为柔性体,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选取主节点进行模态缩聚,提取车体主要模态,联合多体动力学方法,研究地铁车辆/轨道动态耦合系统振动响应特征。研究结... 为提高不锈钢车体地铁车辆运行平稳性,建立车辆/轨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将车体设为柔性体,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选取主节点进行模态缩聚,提取车体主要模态,联合多体动力学方法,研究地铁车辆/轨道动态耦合系统振动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自由度缩聚方法可获取15 Hz以下相对误差不超过5%的车体模态频率;柔性车体在5~15 Hz频域内主频特征更明显,横向加速度存在约10.6 Hz主频,与车体一阶扭转和一阶横向弯曲频率接近;垂向加速度存在约7 Hz和9 Hz主频,与车体一阶垂向弯曲和一阶呼吸模态频率接近;柔性车体前端和后端平稳性指标与刚性车体相近,而中部垂向平稳性指标约为刚性车体的1.3倍,将车体考虑为柔性体能反映车体弹性模态共振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不锈钢车体 刚柔耦合 模态分析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钻具耦合振动测量模型及实钻数据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俊 陈修平 +2 位作者 李亚峰 王冲 薛启龙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5,共8页
为了监测井下钻柱的实际振动情况,调整钻进参数来控制井下钻柱的振动特性,从而优化钻进,提高钻速。针对如何通过测量的加速度信号对不同振动形式进行解译与表征的井下振动测量关键问题,建立钻柱振动的解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某种特定振... 为了监测井下钻柱的实际振动情况,调整钻进参数来控制井下钻柱的振动特性,从而优化钻进,提高钻速。针对如何通过测量的加速度信号对不同振动形式进行解译与表征的井下振动测量关键问题,建立钻柱振动的解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某种特定振动模式下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测量,分析了传感器输出信号与钻柱振动模式的关系。通过对模拟信号中振动模式所对应的加速度输出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实钻数据中所包含的振动信息。为井下振动测量信号的量化分析与运动模式解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信号 动力学模型 信号分析 振动模式 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效应对中速磁浮线路简支梁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6,共5页
以长沙磁浮线路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不同预应力效应的磁浮线路简支梁桥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分析预应力效应对中速磁浮线路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力效应的变化对桥梁动力响应影响明显,预应力增加显著加剧桥梁竖... 以长沙磁浮线路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不同预应力效应的磁浮线路简支梁桥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分析预应力效应对中速磁浮线路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力效应的变化对桥梁动力响应影响明显,预应力增加显著加剧桥梁竖向振动加速度,预应力由0.67P0(P0为张拉控制应力)增加到1.33P0时,桥梁跨中竖向最大加速度从0.21 m/s^(2)增至0.44 m/s^(2);车速增加会加剧预应力效应的影响,对桥梁竖向振动加速度的影响尤为明显,车速由20 km/h增加到200 km/h时,在1.00P0作用下,桥梁跨中竖向最大加速度从0.15 m/s^(2)增至0.76 m/s^(2);箱壁局部变形对车-桥耦合竖向振动响应有显著影响,预应力导致的箱壁局部变形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速磁浮线路 简支梁桥 数值模拟 车-桥耦合振动 预应力效应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卫星星箭耦合分析研究进展及建议
13
作者 尹家聪 谢伟华 +3 位作者 周江 姜人伟 邓明乐 李正举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1期18-26,共9页
文章简要回顾国内外星箭耦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并以“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为实例,介绍了中国近年来在星箭耦合分析工作方面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卫星有限元模型缩聚的二次缩聚方法、液体晃动对星箭耦合分析结果的影响;对比了国内外依... 文章简要回顾国内外星箭耦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并以“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为实例,介绍了中国近年来在星箭耦合分析工作方面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卫星有限元模型缩聚的二次缩聚方法、液体晃动对星箭耦合分析结果的影响;对比了国内外依据星箭耦合分析结果制定卫星正弦振动试验下凹条件的应用差异;讨论了星箭耦合分析的准确度、敏感度分析等问题;并对后续的星箭耦合分析工作提出若干研究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卫星 星箭耦合分析 液体晃动 正弦振动试验 力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激励下斜拉索-梁参数振动模型及响应分析
14
作者 汪峰 向泓嘉 刘章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9-1139,共11页
为了揭示随机激励下斜拉索参数振动特性,考虑拉索几何非线性、倾角以及桥面梁的协同振动影响,建立了斜拉索-桥面梁耦合参数振动模型,利用相空间变换推导了索-梁结构耦合振动伊藤状态方程组,给出了高斯白噪声作用下索梁振动时程求解迭代... 为了揭示随机激励下斜拉索参数振动特性,考虑拉索几何非线性、倾角以及桥面梁的协同振动影响,建立了斜拉索-桥面梁耦合参数振动模型,利用相空间变换推导了索-梁结构耦合振动伊藤状态方程组,给出了高斯白噪声作用下索梁振动时程求解迭代格式,分析了拉索随机响应时程、频域、统计特性以及概率密度变化,并与高斯截断方法进行比较,考察了拉索阻尼比、初始张力、桥面梁的初始扰动以及随机激励强度对拉索振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斜拉索振动迭代方法可有效求解随机激励下索-梁耦合参数振动时程,与传统的高斯截断方法的计算结果吻合;随机激励下,斜拉索“拍振”振幅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斜拉索与桥面梁结构发生耦合振动时,两者之间存在能量传递现象;斜拉索随机激励位移响应均值具有非平稳瞬态特性,其位移均方差的稳定时间大于理想激励下的响应;斜拉索响应功率峰值对应的频率和功率谱密度旁瓣峰值衰减量基本一致,但斜拉索第一旁瓣峰值与主峰差值并不相同。斜拉索振动响应概率密度分布满足高斯分布形态,置信区间约为0.98,符合马尔科夫性质。随着阻尼比增大,拉索阻尼抑制效率降低;桥面梁初始扰动越大,拉索振动位移越大;拉索张力越大,拉索振动幅值呈非线性减小趋势,但张力进一步增大时,拉索振动幅值衰减趋于稳定;随机激励强度越大,拉索响应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索 随机激励 耦合模型 参数振动 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楔式闸阀振动诊断及减振优化
15
作者 张伟政 黄文彬 +3 位作者 张俊涛 刘经纬 林华 韩东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7-138,共12页
大口径楔式闸阀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管道系统,其常承受介质动压载荷与温度载荷的耦合作用;耦合载荷不仅会加剧阀门结构的变形,增加阀杆与阀盖的摩擦磨损,也会影响流体流态,严重时甚至会诱发流激振动,造成阀杆断裂。该文针对DN1200mm大... 大口径楔式闸阀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管道系统,其常承受介质动压载荷与温度载荷的耦合作用;耦合载荷不仅会加剧阀门结构的变形,增加阀杆与阀盖的摩擦磨损,也会影响流体流态,严重时甚至会诱发流激振动,造成阀杆断裂。该文针对DN1200mm大口径闸阀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阀杆断裂问题,采用过程离散分析法划分多阀板位置,利用ANSYS数值模拟技术可视化了闸阀流场的流动特征,基于傅里叶信号分析法揭示了流体域的压力脉动响应,并对阀门管道液流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研究了特定行程下多物理场耦合作用的阀杆和闸板共振特性。结果表明:当闸阀启闭且行程较小时,阀后因闸板扰流作用出现大的卡门涡街和回流现象,流体压力脉动增大且流动紊乱,进而诱发阀门管道液流系统产生大的共振幅值,导致阀杆断裂。基于此,提出在阀后添加扩管,发现添加扩管可缓解阀后涡流和回流,减小压力脉动,进而避免流激共振的发生。该文还定性和定量分析了扩管尺寸对流体压力脉动和共振幅值的削弱作用,对比研究表明:扩管直径为1.3倍管径(1560mm)且长度为1倍管径(1200mm)时,减振效果最好。该文研究结果对大口径闸阀的减振优化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闸阀 时频域分析 多物理场耦合 压力脉动 流激共振 振动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lerkin截断的薄膜-床面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宗素 王婷 +3 位作者 谭帅 潜凌 张启铄 杨先海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6,共5页
将废塑料薄膜进行分选回收是目前最为高效节能的塑料垃圾处理方式,废旧塑料薄膜及床面的振动会直接影响分选的效率。提出了将薄膜模型和床面模型结合建立薄膜-床面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方法。并通过受力分析,利用Galerkin截断将床面的... 将废塑料薄膜进行分选回收是目前最为高效节能的塑料垃圾处理方式,废旧塑料薄膜及床面的振动会直接影响分选的效率。提出了将薄膜模型和床面模型结合建立薄膜-床面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方法。并通过受力分析,利用Galerkin截断将床面的变形表达为模态函数的线性组合,建立了薄膜-床面非线性耦合振动微分方程。研究了不同截断阶数对薄膜-床面耦合非线性振动动态响应的影响,确定了保证薄膜-床面耦合系统振动收敛性的Galerkin截断阶数。通过床面位移响应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对比,结果表明Galerkin截断法适用于求解耦合系统振动分析,且计算速度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薄膜-床面 耦合振动 振动分析 Galerkin截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刚度变化对高速铁路独塔斜拉桥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李波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9-26,共8页
以高速铁路独塔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建立车-轨-桥耦合系统的空间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开展高速铁路斜拉桥的车-轨-桥耦合振动的仿真分析。通过改变材料弹性模量的方式调整桥塔和主梁刚度,研究桥梁刚度变化对桥梁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规律... 以高速铁路独塔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建立车-轨-桥耦合系统的空间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开展高速铁路斜拉桥的车-轨-桥耦合振动的仿真分析。通过改变材料弹性模量的方式调整桥塔和主梁刚度,研究桥梁刚度变化对桥梁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桥塔刚度的增大,主梁跨中竖向和塔顶纵向位移响应逐渐减小,其峰值减幅分别为7.57%和10%;随着主梁刚度的减小,主梁跨中竖向位移和塔顶纵向位移峰值呈逐渐递增趋势,主梁刚度变化对车体竖向加速度和Sperling竖向舒适度指标影响相对较大;相比于桥塔刚度的变化,主梁刚度变化对车-桥振动响应的影响更大;整体上,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独塔斜拉桥 车-桥耦合振动 桥梁刚度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登陆期间跨海大桥风-浪-流作用结构振动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凯 钟茜 沈忠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3,共11页
台风登陆时,常诱发狂风、巨浪、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威胁跨海大桥的安全。开展台风登陆期间跨海大桥风-浪-流多灾害作用随机振动分析对桥梁结构设计及安全运营有重要作用。首先,介绍台风登陆期间的风-浪-流多灾害数值模拟技术,利用台风混... 台风登陆时,常诱发狂风、巨浪、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威胁跨海大桥的安全。开展台风登陆期间跨海大桥风-浪-流多灾害作用随机振动分析对桥梁结构设计及安全运营有重要作用。首先,介绍台风登陆期间的风-浪-流多灾害数值模拟技术,利用台风混合风场模型驱动SWAN+ADCIRC波流耦合模型实现桥址海域台风期间的风、浪、潮、流模拟。然后,总结了风、浪、潮、流荷载的计算方法,其中风荷载采用了台风风谱,波浪荷载考虑台风波浪谱及各墩非一致激励。以某跨海公铁两用大桥为例,基于台风“艾利”期间的环境参数模拟结果,并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开展跨海大桥多灾害作用振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响应的统计特征可利用每次10 min的30次短期随机时程分析结果均值作为代表值,桥梁短期动力响应极值服从广义极值分布;考虑风向、波向变化对桥梁随机振动分析结果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跨海大桥 振动分析 台风 多灾害 波流作用 极值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磁浮车-桥耦合振动控制参数影响分析
19
作者 卜秀孟 王力东 +2 位作者 黎清蓉 胡朋 韩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8-857,866,共11页
磁浮列车悬浮系统控制参数取值不当可能导致车-桥系统异常振动.因此,明确悬浮系统控制参数与磁浮车-桥系统动力响应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首先,建立包含比例-微分控制的5节编组磁浮列车动力学模型和20跨简支梁桥有限元模型;其次,与实测结... 磁浮列车悬浮系统控制参数取值不当可能导致车-桥系统异常振动.因此,明确悬浮系统控制参数与磁浮车-桥系统动力响应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首先,建立包含比例-微分控制的5节编组磁浮列车动力学模型和20跨简支梁桥有限元模型;其次,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最后,计算车速430 km/h时不同控制参数下列车和桥梁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增大比例系数会使悬浮和导向系统刚度增大,增大微分系数会使悬浮和导向系统阻尼增大;车体竖向加速度随比例和微分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车体横向加速度随比例系数的增大而增大;悬浮间隙和桥梁竖向加速度均随比例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微分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导向间隙随微分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比例系数对导向间隙的影响较小;桥梁横向加速度随比例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微分系数的增大而增大;桥梁竖向加速度主要受电磁力中悬浮电磁铁长度特征频率1倍~12倍频的影响,桥梁横向加速度主要受导向磁极长度特征频率及其2倍频和导向电磁铁长度特征频率2倍频及4倍频的影响;为减小车-桥系统动力响应,综合建议竖向比例和微分系数的取值范围分别为3000~4000和10~25,横向比例和微分系数的取值范围分别为4000~5000和1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列车 车桥耦合振动 控制参数 比例-微分控制 动力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跨度对跨座式单轨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新建 李飞 +2 位作者 冯后东 罗建新 李子珺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轨道梁结构对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稳定运行影响很大。为探究桥梁跨度对单轨车辆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规律,基于铁木辛柯理论和有限单元法建立连续的柔性轨道梁模型,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通过UM建立单轨车辆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在UM仿真界面设... 轨道梁结构对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稳定运行影响很大。为探究桥梁跨度对单轨车辆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规律,基于铁木辛柯理论和有限单元法建立连续的柔性轨道梁模型,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通过UM建立单轨车辆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在UM仿真界面设定不同的桥梁跨度和行车速度,仿真分析直线工况下桥梁跨度变化对车辆系统振动影响规律及运行平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桥梁跨度增大,轨道梁跨中位移动力学响应值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当桥梁跨度超过16 m时,这种上升趋势更加明显;轨道梁跨中竖向加速度和轨道梁跨中横向加速度动力学响应值均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大而增大,然后又缓慢减小,桥梁跨度的变化对于轨道梁跨中横向加速度的影响较小;随着桥梁跨度增大,车体质心竖向位移动力响应明显增大,而车体质心横向位移略有减小;车体质心竖向加速度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大而增大,而横向加速度受桥梁跨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因为桥梁跨度增加会使单轨车辆运行的竖向平稳性指标和横向平稳性指标均有所增加,车辆运行平稳性变差。因此,将桥梁跨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单轨车辆的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跨座式单轨 桥梁跨度 柔性轨道梁 车桥耦合 仿真分析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