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multi-time scale doubly-fed wind turbine test system based on FPGA+CPU heterogeneous calculation
1
作者 Qing Mu Xing Zhang +3 位作者 Xiaoxin Zhou Xiaowei Fan Yingmei Liu Dongbo Pan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2019年第1期7-18,共12页
As the propor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creas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newable energy devices and the grid continues to enhance. Therefore, the renewable energy dynamic test in a power system has become more and m... As the propor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creas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newable energy devices and the grid continues to enhance. Therefore, the renewable energy dynamic test in a power system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raditional dynamic simulation systems and digital-analog hybrid simulation systems are difficult to compromise on the economy, flexibility and accuracy. A multi-time scale test system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on FPGA+ CPU heterogeneous calcula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proposed test system is based on the ADPSS simulation platform. The power circuit part of the test system is setup up using the EMT(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simulation) simulation, and the control part uses the actual physical devic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lose-loop testing for the physical devices, the power circuit must be simulated in real-time. 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time scale simulation algorithm, in which the decoupling component divides the power circuit into a large time scale system and a small time scale system in order to reduce computing effort. This paper also proposes the FPGA+CPU heterogeneous computing architecture for implementing this multitime scale simulation. In FPGA, there is a complete small time-scale EMT engine, which support the flexibly circuit modeling with any topology. Finally, the test system is connected to an DFIG controller based on Labview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es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newable energy gen erati on doubly fed in duction generator ADPSS simulati on SYSTEM wind turbine test SYSTEM Multi-time scale FPGA+C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transient rotor current control scheme of a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equipped with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 for voltage and frequency support
2
作者 沈阳武 柯德平 +3 位作者 孙元章 Daniel Kirschen 王轶申 胡元朝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52-63,共12页
A novel transient rotor current control schem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or a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equipped with a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SMES) device to enhance its transient volt... A novel transient rotor current control schem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or a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equipped with a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SMES) device to enhance its transient voltage and frequency support capacity during grid faults. The SMES connected to the DC-link capacitor of the DFIG is controlled to regulate the transient dc-link voltage so that the whole capacity of the grid side converter(GSC) is dedicated to injecting reactive power to the grid for the transient voltage support. However, the rotor-side converter(RSC) has different control tasks for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grid fault. Firstly, for Period I, the RSC injects the demagnetizing current to ensure the controllability of the rotor voltage. Then, since the dc stator flux degenerates rapidly in Period II, the required demagnetizing current is low in Period II and the RSC uses the spare capacity to additionally generate the reactive(priority) and active current so that the transient voltage capability is corroborated and the DFIG also positively responds to the system frequency dynamic at the earliest time. Finally, a small amount of demagnetizing current is provided after the fault clearance. Most of the RSC capacity is used to inject the active current to further support the frequency recovery of the system.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on a simple power system with a wind farm. Comparisons with other commonly used control methods are performed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transient rotor current control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 voltage suppo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双馈风机无功出力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3
作者 张成 陈宇 +2 位作者 李灿 陆良帅 夏正龙 《南方能源建设》 2025年第1期168-176,共9页
[目的]目前风力发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风能具有波动性和不稳定性,风电场并网后会造成电网电压波动和网损增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计及双馈风机无功出力的配电网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方法]基于分段思想,将风电不确定的动态问题转... [目的]目前风力发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风能具有波动性和不稳定性,风电场并网后会造成电网电压波动和网损增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计及双馈风机无功出力的配电网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方法]基于分段思想,将风电不确定的动态问题转化为确定的静态问题,采用改进的鲸鱼算法求解数学模型。针对传统鲸鱼算法求解精度低、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采用混合策略改进鲸鱼算法,引入Tent映射初始化、自适应权重、自适应概率阈值等改进方法。[结果]以改进的IEEE33节点系统作为算例,对比粒子群、灰狼等算法,改进的鲸鱼算法能够提高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结论]经所提策略优化后的风电场最优无功出力可以降低更多的系统损耗,提高配电网电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 分时段策略 无功补偿节点 改进鲸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 of DFIG Wind Farm and Study on Its LVRT Capability 被引量:1
4
作者 He Guo Ding-Zhong Huang +1 位作者 Li-Gang Gu Fang-Yuan Wu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1期78-83,共6页
As a typical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 wind power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electrical industry. However, its characteristics of random and intermittent have brought serious problems to the power syst... As a typical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 wind power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electrical industry. However, its characteristics of random and intermittent have brought serious problems to the power system, such as voltage fluctuation and insufficient reactive power. Based on the 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DFIG)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of propeller pitch angle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 to obtain the optimal parameter, advanc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is used. Then the dynamic model of DFIG under the network fault condition is built. What is more, the role that crowbar circuit plays in 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LVRT) is discussed. Finally, simulations in DigSILENT verify th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WBAR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s 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MODEL wind turb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卸荷电路的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鲁华永 袁越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8-387,共10页
双馈风电机组并网比例不断提高,加剧了电网遭遇外部故障导致规模化脱网问题。文章介绍了现有风机故障穿越控制方案的原理,考虑到频繁投切直流卸荷电路电阻易引起电压波形畸变、超级电容器控制方案成本过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卸荷电... 双馈风电机组并网比例不断提高,加剧了电网遭遇外部故障导致规模化脱网问题。文章介绍了现有风机故障穿越控制方案的原理,考虑到频繁投切直流卸荷电路电阻易引起电压波形畸变、超级电容器控制方案成本过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卸荷电路的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方案。该方案将卸荷电阻通过DC/DC变换器与直流母线相连,在控制电路中引入有功功率-直流母线电压的下垂控制环节,实现故障期间电路电阻吸收功率的动态调节,同时设置高、低电压穿越两种模式,根据并网点电压变化情况自主启动。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对智能卸荷电路控制策略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智能卸荷电路的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在直流母线电压抑制、电压恢复所需时间、转子电流畸变程度和方案经济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超级电容能 卸荷电路 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Super-twisting的双馈感应发电机直接功率控制
6
作者 李圣清 文颜烯 +2 位作者 黄远鹏 周志飞 陈欣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9-535,共7页
为提高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直接功率控制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提出一种改进型超螺旋滑模(STSMC)的直接功率控制(DPC)。首先,建立参数摄动下的DFIG最大功率捕获模型和定子磁场定向的双馈感应发电机模型;然后,将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NF... 为提高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直接功率控制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提出一种改进型超螺旋滑模(STSMC)的直接功率控制(DPC)。首先,建立参数摄动下的DFIG最大功率捕获模型和定子磁场定向的双馈感应发电机模型;然后,将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NFTSM)与一种改进型超螺旋(Super-twisting)优化算法结合,设计DFIG直接功率控制器(IST-NFTSMC)。其中所设计的非奇异滑模面能有效避免传统滑模控制(SMC)的奇异现象,且改进超螺旋控制律能有效削弱NFTSMC抖振,提高功率控制精度;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与PI控制和传统SMC控制相比,该控制能削弱DFIG功率与电流抖振问题,加快其收敛速度,提高DFIG直接功率控制稳态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直接功率控制 超螺旋滑模控制 定子磁场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感应发电机直接转矩滑模变结构控制技术研究
7
作者 鲁业安 周明龙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9-54,共6页
针对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动态行为分析不够精准,导致技术的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设计双馈感应发电机直接转矩滑模变结构控制。根据双馈感应发电机的运行特点,分别计算双馈感应发电机的磁链方程、电压方程、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确定双馈感应... 针对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动态行为分析不够精准,导致技术的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设计双馈感应发电机直接转矩滑模变结构控制。根据双馈感应发电机的运行特点,分别计算双馈感应发电机的磁链方程、电压方程、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确定双馈感应发电机的滑模面并计算对应的切换函数,确定相应的控制律;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通过整定控制参数计算对应的控制误差,实现对发电机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双馈感应发电机采用的直接转矩滑模变结构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超调量较低,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滑模变结构 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全故障类型的双馈风电场送出线负序电流纵联保护方案 被引量:1
8
作者 岳清 束洪春 +3 位作者 孙士云 冯海洋 张丕豪 陈有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4-225,共12页
随着双馈风电机组(DFIG)并网容量的增加,给风电场送出线继电保护的整定带来新的挑战,保护动作性能下降甚至会出现拒动和误动的风险。为此,首先分析双馈风电机组负序电流分量特征;然后进一步分析风电场经交、直流并网时交流送出线两侧电... 随着双馈风电机组(DFIG)并网容量的增加,给风电场送出线继电保护的整定带来新的挑战,保护动作性能下降甚至会出现拒动和误动的风险。为此,首先分析双馈风电机组负序电流分量特征;然后进一步分析风电场经交、直流并网时交流送出线两侧电流的特征差异,提出一种适用于双馈风电场送出线的负序电流分量纵联保护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双馈风电场送出线两侧负序电流的幅值比和相位差构成保护动作判据,同时,利用数据延时在对称故障下构造出负序分量,使其能适用于风电场送出线的各种故障类型,且具有灵敏度高、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强等优点。最后,在Matlab/Simulink和PSCAD/EMTDC中搭建双馈风电机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保护方案在交直流送出线上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场 线路保护 纵联保护 负序分量 双馈风电机组 撬棒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虚拟同步机快速励磁控制和功角补偿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志帅 任永峰 +3 位作者 孟庆天 韩俊飞 陈建 贺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2,共9页
针对以激磁电势为目标控制电压的双馈虚拟同步发电机策略下运行功角大而带来的功率耦合问题,提出采用快速励磁控制消除功角扰动对无功控制的影响,采用功角补偿消除激磁电势扰动对功角有功控制的影响的功率解耦方案。在分析双馈电机数学... 针对以激磁电势为目标控制电压的双馈虚拟同步发电机策略下运行功角大而带来的功率耦合问题,提出采用快速励磁控制消除功角扰动对无功控制的影响,采用功角补偿消除激磁电势扰动对功角有功控制的影响的功率解耦方案。在分析双馈电机数学模型及双馈虚拟同步机整体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构建计及无功控制环节的双馈虚拟同步机小信号模型。通过分析无功环节PI控制器参数对功角稳定性的影响,设计快速励磁控制策略。通过分析无功扰动与功角变化的关系,确定功角补偿传递函数。设定风速扰动、电网频率扰动和电网电压扰动3种不同工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有效避免双馈虚拟同步机大功角运行时有功功率控制和无功功率控制间的相互影响,实现功率解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电机控制 感应电机 虚拟同步发电机 功率解耦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功率优先控制模式的运行稳定域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哲铖 杨威嘉 +3 位作者 杨小龙 吴沛霖 廖溢文 高彦明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4年第1期24-29,92,共7页
变速机组相较于传统定速机组在运行和调节中具有快速、高效、灵活和可靠等优点。然而变速抽水蓄能电站刚刚起步,其在有功功率调节过程中的运行稳定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中基于MATLAB和Simulink作为主要工具研究变速抽水蓄能电站在有... 变速机组相较于传统定速机组在运行和调节中具有快速、高效、灵活和可靠等优点。然而变速抽水蓄能电站刚刚起步,其在有功功率调节过程中的运行稳定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中基于MATLAB和Simulink作为主要工具研究变速抽水蓄能电站在有功功率调节中的动态稳定性。首先,建立了一个变速抽水蓄能电站的水-机-电耦合的数学模型。然后,建立13阶状态矩阵用于理论研究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并进行时域模拟进一步验证和分析,验证了理论矩阵和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在并网条件下的有功功率调节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失去稳定性的风险,这是定速机组不会出现的新问题。因此,在变速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系统特性参数与控制参数的匹配问题。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变速抽水蓄能电站调节稳定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运行 抽水蓄能 频率稳定性 调速器 双馈感应电机 动态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定子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无速度传感器反步法直接功率控制
11
作者 朱连成 肖阳 +2 位作者 苏晓英 金石 陈晓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6-213,共8页
针对双定子无刷双馈发电机,将内外功率绕组及内外控制绕组分别同相串联以保证电磁一致性。基于Lyapunov和Popov稳定性理论,采用反步法和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设计一种无速度传感器的反步法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利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MW)... 针对双定子无刷双馈发电机,将内外功率绕组及内外控制绕组分别同相串联以保证电磁一致性。基于Lyapunov和Popov稳定性理论,采用反步法和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设计一种无速度传感器的反步法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利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MW)以固定开关频率驱动控制绕组机侧变流器IGBT,以减小功率绕组功率波动及电流总谐波畸变率。通过12/8极50 kW样机控制系统的特性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在亚同步~超同步的速度变化范围内,可实现变速恒频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无功功率及单位功率因数控制,电流总谐波畸变率约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双定子无刷双馈发电机 直接功率控制 反步法 最大功率跟踪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抑制的双馈风机功率优化控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佳佳 邓睿 +2 位作者 谭振国 牛国智 刘旭东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3期65-68,73,共5页
双馈风机受不同风速干扰的影响,导致功率控制准确性较差,为降低外界因素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影响,研究基于干扰抑制的双馈风机功率优化控制方法。通过延迟闭锁环路建立跟踪模型,跟踪双馈风机运行信号。选择时域自适应滤波作为干扰技术,基... 双馈风机受不同风速干扰的影响,导致功率控制准确性较差,为降低外界因素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影响,研究基于干扰抑制的双馈风机功率优化控制方法。通过延迟闭锁环路建立跟踪模型,跟踪双馈风机运行信号。选择时域自适应滤波作为干扰技术,基于干扰抑制估计滤波误差,在故障产生时进行自我调节,获取双馈风机功率的自相关特性。引用快速指数趋近理论,以滑模控制引导状态向量变化,完成对双馈风机的功率控制,实现优化控制方法设计。实验以机组故障持续时间为测试条件,当故障持续0.2 s时,该文方法能够瞬时完成功率的控制。当故障持续1.0 s时,该文方法能够优化功率的波动情况,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功率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干扰抑制 功率优化 自适应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柔直送出系统联接变故障特性分析及差动保护方案
13
作者 冯海洋 束洪春 +3 位作者 杨兴雄 黄柯昊 岳清 周子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3,共9页
联接变是衔接交直流系统的桥梁,对其故障特性的分析是构建保护方案的重要基础。然而,双馈风电经柔直送出系统中整流侧联接变发生故障时,机侧短路电流呈现出频偏和弱馈故障特性,而阀侧短路电流不仅含有大量谐波,在不同的控制策略下还存... 联接变是衔接交直流系统的桥梁,对其故障特性的分析是构建保护方案的重要基础。然而,双馈风电经柔直送出系统中整流侧联接变发生故障时,机侧短路电流呈现出频偏和弱馈故障特性,而阀侧短路电流不仅含有大量谐波,在不同的控制策略下还存在幅值差异、相角差异,甚至会出现断流的情况。如此复杂的故障特性给联接变的差动保护正确动作带来十分严峻的挑战。为此,该文以联接变阀侧发生最为常见的单相接地故障为例,分析双馈风电场柔直送出系统联接变风电场侧及阀侧短路电流故障特性及致使差动保护性能降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别利用形态学滤波分解及同步挤压小波变换对换变流两侧电流进行处理,并以处理后的两侧电流轨迹图斜率为判据,对区内外故障和涌流进行识别的保护方案。最后,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能很好地对风电联接变区内外故障和涌流进行识别,在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该方案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联接变压器 双馈风力发电机 形态学滤波分解 同步挤压小波变换 电流二维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定子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无速度传感器超螺旋滑模直接功率控制
14
作者 朱连成 肖阳 +2 位作者 苏晓英 金石 陈晓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5-602,共8页
结合新型背靠背笼障转子耦合内外双定子无刷双馈发电机,提出一种无速度传感器直接功率控制方法。将电机内、外同相功率绕组及内、外同相控制绕组各自串联连接,采用超螺旋滑模控制及SVPWM技术,以固定开关频率驱动控制绕组机侧变流器功率... 结合新型背靠背笼障转子耦合内外双定子无刷双馈发电机,提出一种无速度传感器直接功率控制方法。将电机内、外同相功率绕组及内、外同相控制绕组各自串联连接,采用超螺旋滑模控制及SVPWM技术,以固定开关频率驱动控制绕组机侧变流器功率器件,以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和Popov超稳定性理论设计发电机速度观测器,取代易发生故障的传统机电式转速/位置传感器。通过12/8极50 kW样机控制系统的特性仿真,验证了所提无速度传感器超螺旋滑模直接功率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风力机 双定子无刷双馈发电机 超螺旋滑模直接功率控制 最大功率跟踪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SO的DFIG-GSC反馈线性化直接功率控制
15
作者 王凯 董锋斌 +1 位作者 王豪 史新涛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19,共10页
为了提高双馈风力发电机网侧变换器(DFIG-GSC)这个强耦合非线性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反馈线性化直接功率控制策略。首先在αβ坐标系下建立以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为变量的DFIG-GSC的数学模型,针对模型中的强耦合项采用反馈线性化进行解... 为了提高双馈风力发电机网侧变换器(DFIG-GSC)这个强耦合非线性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反馈线性化直接功率控制策略。首先在αβ坐标系下建立以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为变量的DFIG-GSC的数学模型,针对模型中的强耦合项采用反馈线性化进行解耦,得到其线性模型,再结合滑模控制理论设计出功率内环的控制律。由于功率内环控制律中未建模部分和不确定因素会对控制效果产生影响,采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其进行观测并对其控制量进行修正。同时电压外环采用滑模控制来提高直流侧电压的响应速度。最后搭建仿真模型与传统PI控制以及直接功率控制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变换器 直接功率 反馈线性化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O的双馈风力发电机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
16
作者 王豪 董锋斌 +2 位作者 张丽 贺超 白小靖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8-26,共9页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运行过程中因电机参数摄动以及电网电压突变等不确定因素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提出一种扩张状态观测器(ESO)与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MPDPC)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传统MPDPC中存在的系统耦合项、模型误差及...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运行过程中因电机参数摄动以及电网电压突变等不确定因素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提出一种扩张状态观测器(ESO)与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MPDPC)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传统MPDPC中存在的系统耦合项、模型误差及外部扰动等对控制系统的影响,为了减小此影响,应用ESO进行相关参数估计。在此基础上,结合模型预测控制理论建立了功率预测数学模型。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仿真实验并和传统MPDP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扩张状态观测器 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参数变化时双馈风电机组振荡机理及特性研究
17
作者 曹娜 苏亚妮 于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4,共11页
为研究风力机功率在风电机组中传播、变换时与风电机组各环节的耦合关系及机组输出功率振荡特性,以双馈风电机组为例,首先计及塔影效应和风剪切、风速大小,推导各子系统的能量函数;考虑机组阻尼及风速变化,分析各子系统能量变化及机组... 为研究风力机功率在风电机组中传播、变换时与风电机组各环节的耦合关系及机组输出功率振荡特性,以双馈风电机组为例,首先计及塔影效应和风剪切、风速大小,推导各子系统的能量函数;考虑机组阻尼及风速变化,分析各子系统能量变化及机组输出功率的振荡特性;最后,在PSCAD/EMTDC上建模仿真,通过能量变化深入分析风力机功率在机组内传播机理及功率振荡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含低频振荡分量的风力机功率通过负阻尼双馈风电机组时,与机组的次同步振荡耦合,风力机子系统、发电机及励磁子系统输出能量大幅增加,机组输出功率中既有低频振荡也有次同步振荡,它们随机组阻尼和风速变化而变化;风速变化时双馈风电机组消耗的能量主要由风力机子系统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次同步振荡 低频振荡 塔影效应和风剪切 耦合 变流器控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双馈风力发电机功率波动平抑系统
18
作者 王树清 张磊 +2 位作者 陈树桥 李占春 邓屹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20期140-143,148,共5页
为了提高双馈风力发电机功率的平抑效果,设计基于数字孪生的双馈风力发电机功率波动平抑系统。借助数字孪生五维模型搭建系统框架;确定系统各功能硬件;设计系统软件,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映射设备模块,采集数据;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和小波阈... 为了提高双馈风力发电机功率的平抑效果,设计基于数字孪生的双馈风力发电机功率波动平抑系统。借助数字孪生五维模型搭建系统框架;确定系统各功能硬件;设计系统软件,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映射设备模块,采集数据;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和小波阈值法处理信号;利用孪生神经网络判断功率波动程度;基于PID设计功率平抑控制器,实现波动平抑。测试结果表明,经过所设计系统平抑后,功率波动在允许范围内且峭度因子达到了1.785,解决了平抑效果不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双馈风力发电机 功率波动 平抑系统 电网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补偿的双馈感应发电机励磁控制研究
19
作者 廖威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4期11-13,18,共4页
针对双馈感应电机在发生低电压故障时定转子产生瞬时暂态振荡电流及传统Crowbar电路保护方式,将使其消耗较大无功而降低可控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转子电流前馈补偿的励磁控制方案。根据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及等效电路结构,分析其定子侧电网... 针对双馈感应电机在发生低电压故障时定转子产生瞬时暂态振荡电流及传统Crowbar电路保护方式,将使其消耗较大无功而降低可控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转子电流前馈补偿的励磁控制方案。根据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及等效电路结构,分析其定子侧电网发生低电压故障时的电磁暂态特性,归纳定转子暂态电流的变化规律。再通过电网电压与转子电流对定子电流的控制传递函数,分析电网电压跌落对定子暂态电流振荡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由控制转子电流对定子电流进行前馈补偿的故障穿越方案,经仿真分析证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感应电机 励磁控制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权重的双馈风电机组状态评估方法
20
作者 王扬 李超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19期92-94,共3页
由于双馈风电机组通常运行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在进行风电机组状态评估时,只能获取机组部分性能,造成了对劣化状况提前判断不足的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基于最优权重的双馈风电机组状态评估方法;构建双馈风机运行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双馈风电机组通常运行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在进行风电机组状态评估时,只能获取机组部分性能,造成了对劣化状况提前判断不足的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基于最优权重的双馈风电机组状态评估方法;构建双馈风机运行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将风电机组健康状态划分为5个等级,采用主观权值计算和客观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法,确定双馈风电机组状态评估中各个关键参数的最优权重分配,计算双馈风电机组的整体状态得分,通过与预设的阈值比较,快速确定机组的状态等级。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通过综合考虑机组的整体运行状态,合理分配不同性能参数的权重,显著提高了劣化状态识别的提前量,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权重 双馈风电机组 评估指标 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