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风电经柔性直流并网系统交流故障穿越策略
1
作者 张芳 黄河 梁修功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4,66,共9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MMC-HVDC)输电技术是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并网送出的首选方案,为了解决风电经MMC-HVDC并网系统在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期间的穿越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直挂式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拓扑结构。为了解...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MMC-HVDC)输电技术是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并网送出的首选方案,为了解决风电经MMC-HVDC并网系统在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期间的穿越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直挂式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拓扑结构。为了解决实际超级电容参数不一致所导致的储能系统充放电能力削弱的问题,提出冗余子模块数量的计算方法。针对受端交流系统故障,提出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故障穿越策略,因储能系统建模存在不确定性,基于H∞鲁棒控制理论设计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双向DC/DC变换器的电流内环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所提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拓扑结构和故障穿越策略的正确性、有效性,结果表明各储能子模块的超级电容电压能够实现均衡,并有效抑制直流线路过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超级电容储能 故障穿越 直流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机柔直接入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2
作者 崔学深 刘勇鑫 +2 位作者 刘其辉 申旭辉 汤海雁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5,共12页
在全直流风电场中单台大容量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经电压源型换流器接入中压直流汇集网的应用背景下,为确保DFIG在直流汇集系统电压跌落后持续可控并网运行,提出一种基于机网两端压频协调控制的直流低电... 在全直流风电场中单台大容量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经电压源型换流器接入中压直流汇集网的应用背景下,为确保DFIG在直流汇集系统电压跌落后持续可控并网运行,提出一种基于机网两端压频协调控制的直流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交流并网时电压跌落后频率的刚性不可调是定子磁链出现暂态直流分量以及定转子绕组产生过电流的主要原因,进而充分利用单机接入柔直电网的DFIG系统内部交流电压与频率柔性可调的特点,通过定子电压与频率的机网协调控制避免定子磁链暂态直流分量的产生,从而消除在交流并网时难以解决的定转子瞬态过电流现象,保障DFIG系统持续可控运行。同时,采用加装直流卸荷电路的方法解决转子侧换流器直流电压升高的问题。最后,通过单台5MW交流并网和柔直并网的DFIG系统仿真对比,验证基于压频协调控制的直流低电压穿越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直流汇集 单机柔性直流接入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直流低电压穿越 压频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MMC-HVDC并网系统暂态行为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陈鹤林 徐政 +1 位作者 唐庚 薛英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2-118,共7页
对于海上风电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MMC-HVDC)并网系统,提出风电场侧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通过双维度单环直接控制风电场集电系统交流电压的方法,有效控制集电系统交流电压并保持稳定。基于PSCAD/EMTDC建立整个海上风电场... 对于海上风电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MMC-HVDC)并网系统,提出风电场侧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通过双维度单环直接控制风电场集电系统交流电压的方法,有效控制集电系统交流电压并保持稳定。基于PSCAD/EMTDC建立整个海上风电场直流并网系统模型,进行相应仿真研究,针对风速变化、风电场集电系统故障、电网故障以及MMC-HVDC直流单极接地故障等几种情况进行暂态分析,并与交流并网系统暂态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述控制方法的并网MMC-HVDC系统在发生相应故障时能够保持稳定运行,验证了海上风电场MMCHVDC并网系统及相应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永磁同步风电机组 柔性直流输电 直流故障 暂态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及直流故障处理方案
4
作者 马秀达 卢宇 +3 位作者 詹长江 姜崇学 董云龙 黄如海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81-89,共9页
海上风电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实现多电源供电和多落点送电,在陆上通过直流架空线送至负荷中心以提高沿海地区输电走廊利用率,是未来大规模远海风电并网的高效经济方案。文中介绍了海上风电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和主设备配... 海上风电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实现多电源供电和多落点送电,在陆上通过直流架空线送至负荷中心以提高沿海地区输电走廊利用率,是未来大规模远海风电并网的高效经济方案。文中介绍了海上风电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和主设备配置方案,从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角度对该方案进行了系统适应性介绍。针对系统的直流架空线路故障、永久故障以及中性线故障,充分发挥直流断路器、半桥子模块换流器、快速开关和交流开关的技术特点,结合各故障特性给出了详细的故障处理方案,以实现系统的快速直流故障隔离和恢复。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了5端双极海上风电并网系统,通过稳态运行以及各直流故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输电 直流故障 架空线路 直流断路器 半桥子模块换流器 快速开关 交流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极管整流器的双极型复合式海上换流站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瑞 郑涛 +2 位作者 俞露杰 索之闻 徐殿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0-1201,共12页
为提高海上换流站的紧凑型性并降低换流站一次性投入成本,西门子公司提出了基于二极管整流器(diode rectifier,DR)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对其控制策略及各种串并联拓扑进行了研究,但仍存在结构复杂、可行性差、运行... 为提高海上换流站的紧凑型性并降低换流站一次性投入成本,西门子公司提出了基于二极管整流器(diode rectifier,DR)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对其控制策略及各种串并联拓扑进行了研究,但仍存在结构复杂、可行性差、运行灵活性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二极管整流器的双极型复合式海上换流站拓扑,正负极分别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MMC)和DR,以充分利用MMC灵活可控和DR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点。为降低直流电缆输电损耗,提出了复合式换流站正负极功率平衡控制,将接地极电流控制在零附近,提高了输电效率,可将高压直流电缆所产生的损耗降低67.7%。设计了限功率控制,在发生直流非对称故障期间通过低速通信,可主动对风电场发出功率进行限制,防止了换流站过电流风险,提高了系统可靠性。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分析对所提拓扑及其控制策略进行了可行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输电 复合式换流站 二极管整流器 直流故障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互补发电系统故障识别与测距方法
6
作者 刘婷 罗皓鹏 +2 位作者 王斌 吴凤娇 徐哲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05-2413,共9页
随着大量新能源的接入,使得多端柔性直流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multi-terminal direct current, MMC-MTDC)故障特征愈加复杂,快速准确的故障识别与测距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难题之一。为此,提出了一种风-光-储-蓄互补发... 随着大量新能源的接入,使得多端柔性直流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multi-terminal direct current, MMC-MTDC)故障特征愈加复杂,快速准确的故障识别与测距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难题之一。为此,提出了一种风-光-储-蓄互补发电站经柔性直流输电外送系统故障识别与测距方法。首先,搭建风-光-储-蓄互补发电站经柔直外送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Teager能量算子能量熵的新方法,利用测量点正负极Teager能量算子能量熵的比值构建故障选极及区段识别判据。接着,针对已识别的故障线路,提出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与Teager能量算子(teager energy operator, TEO)相结合的故障测距方法。最后,利用PSCAD/EMTDC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识别方法可以准确判断故障所在线路,所提测距方法能在故障发生2 ms时间窗内实现故障测距,误差率不超过2.55%,并具有较高的耐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系统 风-光-储-蓄互补发电站 Teager能量算子能量熵 故障识别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接入弱送端柔直系统次同步振荡主导模式及参与因子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席云烽 唐超 +3 位作者 黄云辉 王栋 易铭 熊斌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132,共8页
风电接入弱送端柔直系统的场景下,电力电子设备间的相互作用有可能造成次同步振荡。文中围绕风电接入弱送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小信号建模和稳定性分析,开展以下工作:建立了双馈风机接入弱送端柔直系统的直流电压时间尺度模型,充分体现... 风电接入弱送端柔直系统的场景下,电力电子设备间的相互作用有可能造成次同步振荡。文中围绕风电接入弱送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小信号建模和稳定性分析,开展以下工作:建立了双馈风机接入弱送端柔直系统的直流电压时间尺度模型,充分体现次同步频段内设备之间的耦合作用;研究不同物理场景下该系统次同步振荡主导模式以及各控制环路的参与因子,分析各控制环路在主导模式中的影响权重,揭示控制环路带宽对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影响规律;在MATLAB中建立时域仿真模型,对以上稳定性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次同步振荡的主导模式与送端电网强度、运行点、控制环路带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弱送端柔性直流输电 次同步振荡 直流电压时间尺度 参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能优化控制的风电柔直并网直流故障穿越
8
作者 孙银锋 郭宇航 +4 位作者 梁栋 韩冰 李磊 沈拓 孟凡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7-837,共11页
基于架空线传输的风电柔直并网系统容易发生瞬时直流故障,利用风机内部配置的储能单元消纳故障期间的不平衡功率是一种有效解决方案.然而,现有文献未考虑各个储能单元之间的剩余容量差异,将风电场等值为单台风机进行研究,这容易造成剩... 基于架空线传输的风电柔直并网系统容易发生瞬时直流故障,利用风机内部配置的储能单元消纳故障期间的不平衡功率是一种有效解决方案.然而,现有文献未考虑各个储能单元之间的剩余容量差异,将风电场等值为单台风机进行研究,这容易造成剩余容量较小的储能单元过载,而剩余容量较大的储能单元仍有富余的储能能力未被利用,从而导致故障期间功率不平衡.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风电场储能优化控制的直流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将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方差作为定量描述储能单元剩余容量差异程度的指标,并以SOC方差下降率最大作为目标函数,将非故障极换流站转带后的剩余不平衡功率优化分配给各个风机内部的储能单元,在保证故障期间系统功率平衡的同时,缩小各储能单元之间的剩余容量的差异.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搭建模型将所提出的储能功率优化分配方案与传统平均分配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储能功率优化分配方案充分发挥了储能系统的功率消纳能力,提高了系统直流故障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柔性直流输电 储能 直流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全直流海上风电场的柔性换流高压大容量直流变压器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彬彬 王宁 +2 位作者 赵晓东 李磊 徐殿国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29-141,共13页
全直流海上风电场是支撑海上风电向大型化、深远海化发展的前沿技术,有望提高风电汇集与送出效率,减小海上平台体积。百千伏/百兆瓦级直流变压器是全直流海上风电场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文中提出了一种柔性换流高压大容量直流变压器拓扑... 全直流海上风电场是支撑海上风电向大型化、深远海化发展的前沿技术,有望提高风电汇集与送出效率,减小海上平台体积。百千伏/百兆瓦级直流变压器是全直流海上风电场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文中提出了一种柔性换流高压大容量直流变压器拓扑,探索了基于有源桥臂与晶闸管阀组、二极管阀组相配合的新型换流方式,结合了晶闸管、二极管阀组导通损耗低、功率密度高、串联技术成熟的优势与有源桥臂电压、电流波形高度可控的特点,从而实现高效率柔性换流、高可控功率变换,且输入、输出直流电流平滑,无须安装滤波器。文中详细介绍了所提拓扑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控制策略,并通过±35 kV/±400 kV、300 MW仿真模型和小功率实验样机进行了验证。最后,与现有柔性直流输电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海上平台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了所提直流变压器拓扑的技术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直流变压器 dc/dc变换器 柔性换流 有源桥臂 柔性直流输电 技术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海上风电多电压等级混合级联直流送出系统 被引量:34
10
作者 孟沛彧 向往 +2 位作者 邸世民 郝为瀚 文劲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20-128,共9页
海上风电场拥有更加丰富与稳定的风能资源,同时具备适宜大规模开发的优点,发展潜力巨大,是未来风电的主要发展趋势。文中总结分析了现有工程和理论研究中涉及的大规模海上风电直流送出拓扑,包括仅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换流... 海上风电场拥有更加丰富与稳定的风能资源,同时具备适宜大规模开发的优点,发展潜力巨大,是未来风电的主要发展趋势。文中总结分析了现有工程和理论研究中涉及的大规模海上风电直流送出拓扑,包括仅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换流站系统和二极管整流单元-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混合直流换流站系统,归纳了各方案的运行特点。为解决现有方案运行灵活性低、可行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电压等级混合级联直流送出系统,从技术性和经济性两方面对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设计了多电压等级混合级联直流送出系统协调控制策略,通过PSCAD/EMTDC仿真分析对并网方案进行了可行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输电 二极管整流器 混合级联系统 多电压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海风电柔性直流送端交流系统故障协调控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忠 黄海 +2 位作者 叶荣 李泰 郝俊芳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3年第6期628-639,共12页
为提升远海风电对称双极柔性直流送端交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和两相短路故障工况(第一类故障)下的功率输送能力,以及三相接地故障工况(第二类故障)的交流电压稳定性,提出海上换流站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第一类故障的过电压和极间环流... 为提升远海风电对称双极柔性直流送端交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和两相短路故障工况(第一类故障)下的功率输送能力,以及三相接地故障工况(第二类故障)的交流电压稳定性,提出海上换流站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第一类故障的过电压和极间环流产生机理,以及第二类故障的交流电压失稳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功率平衡控制策略和输出有功电流策略。第一类故障下定电压控制极采用限压策略,功率平衡控制策略抑制极间环流,增大定电压控制极的功率,减少了交流电压控制器响应时间,提升了功率输送能力。第二类故障工况下,定电压控制极切换为交流电流控制模式,定功率控制极的输出有功电流策略抑制电压相量幅值和相位变化,解决了交流电压失稳的问题。最后,基于PSCAD/EMTDC搭建远海风电柔性直流送出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海风电 柔性直流 交流系统故障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送出系统交流线路的自适应距离保护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洪丰 吴通华 +3 位作者 郑玉平 孙志攀 周博昊 何佳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5-32,共8页
柔性直流系统接入使得电网故障特征发生明显改变,传统距离保护应用于柔性直流送出系统交流线路时存在不正确动作风险。针对该问题,指出了基于正序电压极化的距离保护动作特性受柔性直流系统控制策略影响的规律,阐明了柔性直流近端或电... 柔性直流系统接入使得电网故障特征发生明显改变,传统距离保护应用于柔性直流送出系统交流线路时存在不正确动作风险。针对该问题,指出了基于正序电压极化的距离保护动作特性受柔性直流系统控制策略影响的规律,阐明了柔性直流近端或电网侧背后发生相间故障时拒动或误动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合暂态信息的自适应距离保护方法,利用故障初瞬自然响应阶段时域信息,构建快速方向判别元件,再结合方向判别结果自适应调整距离保护动作范围,保证距离保护正确动作。实时数字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保护 柔性直流 海上风电 逆变型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直流技术的风电场并网系统电压稳定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令龙 刘文霞 张建华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18,共5页
以霍林河地区某孤立系统为研究对象,以降低系统电压波动和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为目的,提出风电场采用柔性直流方式接入系统。柔性直流输电方式基于具有自换向特性的电压源换流器,并采用脉宽调制技术,实现了有功无功的解耦,从而可进行独... 以霍林河地区某孤立系统为研究对象,以降低系统电压波动和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为目的,提出风电场采用柔性直流方式接入系统。柔性直流输电方式基于具有自换向特性的电压源换流器,并采用脉宽调制技术,实现了有功无功的解耦,从而可进行独立连续的调节。首先对采用不同输电方式和不同风电并网容量的系统进行稳态潮流仿真,负荷节点电压维持在稳定范围内;之后对系统中常规机组故障、负荷故障和线路故障进行暂态仿真,故障后电压波动在允许范围内,并迅速趋于平稳,无需稳定措施。仿真结果表明,风电场可以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方式接入系统,系统电压稳定性较常规交流方式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 电压稳定 电压波动 柔性直流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直流过电压的晶闸管型直流耗能拓扑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东君 郭春义 +3 位作者 刘博 江帆 李探 郑宽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06,共7页
针对风电通过柔直并网系统中电网电压跌落带来的功率盈余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晶闸管的改进型直流耗能装置拓扑。首先在介绍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投切控制策略,然后说明了其关键参数选取原则。通过在耗能装置中增设开通抑制电路,减... 针对风电通过柔直并网系统中电网电压跌落带来的功率盈余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晶闸管的改进型直流耗能装置拓扑。首先在介绍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投切控制策略,然后说明了其关键参数选取原则。通过在耗能装置中增设开通抑制电路,减小了其投入时对直流电压的冲击;利用晶闸管关断时电容的放电缓解了其退出时对直流电压的冲击。最后在PSCAD/EMTDC中对耗能装置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直流耗能装置在故障期间投入可以将直流电压稳定在安全值内。且该拓扑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耗能 晶闸管 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 直流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系统与风电机组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平 倪世杰 +2 位作者 黄宇昕 贾浩森 李振兴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70,共9页
针对海上风电经MMC-HVDC并网系统岸上交流故障造成的直流过电压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海上换流站储能裕度吸收盈余功率和风电机组降低输出功率的协调控制策略。在故障期间,海上换流站采用能量控制,使其子模块电容吸收盈余功率,同时根据其当... 针对海上风电经MMC-HVDC并网系统岸上交流故障造成的直流过电压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海上换流站储能裕度吸收盈余功率和风电机组降低输出功率的协调控制策略。在故障期间,海上换流站采用能量控制,使其子模块电容吸收盈余功率,同时根据其当前能量的变化,抬升风电场交流电网频率,使得风电机组网侧变流器根据频率偏差协同限制注入柔性直流系统的功率,从而实现无需通信系统的直流过电压抑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交流故障 盈余功率 能量控制 风电机组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附加频变增益控制的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景一 李浩志 +3 位作者 尹聪琦 谢小荣 杨建军 王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6-152,共7页
针对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动态相互作用引发的次同步振荡(SSO)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附加频变增益(SFDG)控制的SSO抑制策略。基于阻抗理论揭示了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SSO的发生机理;采用参数灵敏度分析从多个变流控制环节中优选出施加S... 针对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动态相互作用引发的次同步振荡(SSO)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附加频变增益(SFDG)控制的SSO抑制策略。基于阻抗理论揭示了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SSO的发生机理;采用参数灵敏度分析从多个变流控制环节中优选出施加SFDG控制的最佳位置;将SFDG控制设计规范为多工况约束优化问题并求解实现其参数优化;通过对比施加SFDG控制前、后系统聚合阻抗的频率特性变化,从理论上说明SFDG控制的原理和作用。通过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单一和2个SFDG控制的SSO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次同步振荡 附加频变增益控制 参数优化 振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的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宋延涛 范雪峰 +3 位作者 吴庆范 刘旭辉 曹森 王大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3-74,共12页
随着国内外大容量远距离海上风电的开发,采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性直流送出方式具有更大的经济优势。文中在介绍MMC工作原理和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拓扑基础上,提出了陆上换流站有源控制、... 随着国内外大容量远距离海上风电的开发,采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性直流送出方式具有更大的经济优势。文中在介绍MMC工作原理和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拓扑基础上,提出了陆上换流站有源控制、海上换流站无源控制、陆上换流站直流耗能装置协调控制、海上换流站双联接变协调控制及系统启动顺序控制等核心控制策略;通过搭建基于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ion system,RTDS)的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控制保护系统仿真试验平台,分别进行了MMC充电、MMC解锁、海上换流站网侧交流电压升压、海上风电场并网、海上站单联接变故障退出、网侧交流故障穿越及MMC闭锁等项目的仿真试验,充分验证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系统核心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为未来的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 控制策略 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波注入信息传递的海上风电柔直并网故障穿越方法 被引量:20
18
作者 武文强 贾科 +3 位作者 陈金锋 秦继朔 毕天姝 宣振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12-119,共8页
海上风电柔直送出系统在交流电网发生故障时应该具备故障穿越能力。然而,风电场和柔直系统中的多类型换流设备在没有高速通信的情况下,很难协同控制实现系统低电压穿越过程中的直流电压稳定。因此,提出基于谐波注入信息传递的海上风电... 海上风电柔直送出系统在交流电网发生故障时应该具备故障穿越能力。然而,风电场和柔直系统中的多类型换流设备在没有高速通信的情况下,很难协同控制实现系统低电压穿越过程中的直流电压稳定。因此,提出基于谐波注入信息传递的海上风电柔直送出系统故障穿越协调控制方法。在故障期间,风电场侧换流器检测到直流电压超过阈值后降低风电场交流电压幅值,并向系统注入谐波,使得风电机组换流器根据不同谐波阈值协同限制注入电网的功率,实现无通信条件下系统多换流设备协同的故障穿越。通过与常规的只由风电场侧换流器单独降功率的方法进行比较,在电网的各种故障类型下,所提方法可以更快速地将柔直直流电压限定在允许范围之内,系统可实现安全、可靠的故障穿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协调控制 谐波注入 故障穿越 降压控制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