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风光的梯级水电站日内序贯补偿优化调度研究
1
作者 黄馗 龚腾炫 +2 位作者 艾学山 董前进 赵龙庆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142,152,共9页
区域电网在水风光一体化运行中梯级水电站的日内补偿优化调度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广西电网风光新能源装机比例高,对承担补偿调节功能的红水河流域梯级水电站的优化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电网日前计划和实时调度工作过程,以... 区域电网在水风光一体化运行中梯级水电站的日内补偿优化调度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广西电网风光新能源装机比例高,对承担补偿调节功能的红水河流域梯级水电站的优化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电网日前计划和实时调度工作过程,以梯级水电站补偿优化调度为目的,构建了日前、4 h和15 min三个优化调度模型,根据风光预测出力过程开展风光水日内序贯补偿优化调度研究,得出:在风光出力85%置信区间时,研究区内风光水无失负荷风险,但有一定的弃电风险,其中枯水期可能风光弃电量为441 MWh,可能弃电率为0.92%,汛期可能风光弃电量为11.2 MWh,可能弃电率为0.01%。研究为含高比例新能源电网中的梯级水电站调度提供了日内与实时补偿优化调度方法,对促进新能源消纳、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站 水库调度 风光水一体化 日内序贯补偿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电线路微风振动自驱动传感技术
2
作者 高思航 刘咏熙 +3 位作者 王锐 罗小婷 韦昊 何维晟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8-197,共10页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大量传感监测节点部署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用于实时监测电力装备运行状态及周围环境参数。当前传统供电方式已难以满足电力系统传感节点的供电需求,尤其是户外复杂环境下的输电系统,因此利用输电系统周...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大量传感监测节点部署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用于实时监测电力装备运行状态及周围环境参数。当前传统供电方式已难以满足电力系统传感节点的供电需求,尤其是户外复杂环境下的输电系统,因此利用输电系统周围环境中的微能量为各种传感器供电成为潜在的解决方案。为此,文中面向电力输电场景,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将旋转型TENG与扑动型TENG进行结合,提出一种自供电多风向驱动的能量采集器,由基于旋转型TENG的风能采集模块和基于扑动型TENG的风矢量传感模块两部分组成。首先,通过测试风能采集模块的输出特性,提出备用电源的混合供电策略,实现由低到高多级风速下的蓝牙温湿度传感器高效供电。其次,验证表明风矢量传感模块可灵敏响应2.6~13.5 m/s范围内的8个方向风矢量,并建立输电线路截面风向角、风速范围与导线微风振动的逻辑关联,用于评估导线异常振动。最后,在此基础上开发由能量采集器、八通道信号采集电路、LabVIEW上位机构成的环境温湿度与风矢量监测的自驱动传感系统,可实时监测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参数,并通过分析多风向矢量信息实现导线微风振动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联网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 输电线路 风能采集 风矢量监测 微风振动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电网保供和消纳的梯级电站水位控制方法
3
作者 谢蒙飞 徐航 +3 位作者 张俊涛 周娜 刘斌 程春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1-199,共9页
挖掘并利用水电长周期大规模调节能力,对提升电网季节性保供和风光消纳水平至关重要,核心难点在于如何在长期尺度上界定龙头水电站关键时间节点水位控制范围。以考虑时空相关性的径流-风光发电能力组合场景集为输入,构建支撑电网保供和... 挖掘并利用水电长周期大规模调节能力,对提升电网季节性保供和风光消纳水平至关重要,核心难点在于如何在长期尺度上界定龙头水电站关键时间节点水位控制范围。以考虑时空相关性的径流-风光发电能力组合场景集为输入,构建支撑电网保供和风光消纳的梯级水电长期多目标随机优化调度模型。以云南省澜沧江水电基地为应用实例,有效界定了满足电网保供和消纳调节需求的小湾、糯扎渡龙头水电站水位控制区间,并探析了其在不同径流和风光占比下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该水位控制区间验证有效性大于95%,可为电网制定龙头水电站长期水位调用计划提供支撑,且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增加,水电对于新能源的灵活性调节能力被不断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风光多能互补 龙头水电站 梯级水电站 多目标优化 长期优化调度 流域水位区间控制 澜沧江水电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再生能源发电制绿氢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4
作者 赵腾飞 刘庆 +3 位作者 陈英杰 王彦 吴旭 康领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8,共10页
为解决电力资源和电力需求区域分布不均、可再生能源持续装机带来消纳受限问题,该文通过分析中国电力结构、发展趋势与目前风光发电与弃用情况,讨论利用可再生能源制绿氢的必要性。通过围绕目前主流的3种电解水制绿氢(碱性电解、质子交... 为解决电力资源和电力需求区域分布不均、可再生能源持续装机带来消纳受限问题,该文通过分析中国电力结构、发展趋势与目前风光发电与弃用情况,讨论利用可再生能源制绿氢的必要性。通过围绕目前主流的3种电解水制绿氢(碱性电解、质子交换膜电解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技术路线和实际案例进行应用分析,讨论不同类型风光发电制氢耦合模式的可行性,分析未来可再生能源制绿氢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氢 储能 电解水 风光发电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LP算法的风光水火储多电源协同配置优化研究
5
作者 马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85,共15页
随着新能源大基地的规模化开发以及跨区域外送通道的持续完善,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面临风光水火与储能协同优化配置的难题。针对传统启发式算法在多能源联合电源优化配置中存在的寻优效率低、精度不足等问题,创新提出了基于混... 随着新能源大基地的规模化开发以及跨区域外送通道的持续完善,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面临风光水火与储能协同优化配置的难题。针对传统启发式算法在多能源联合电源优化配置中存在的寻优效率低、精度不足等问题,创新提出了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的风光水火储联合电源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松弛变量将复杂约束条件标准化,采用基变量迭代更新策略压缩可行解空间,最终实现多电源出力的全局最优配置。通过9个抽水蓄能机组、9个电化学机组及不同装机容量下的风光水火的多情景仿真模拟,系统分析火电机组燃煤成本、新能源弃电量与抽水蓄能装机容量之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抽水蓄能装机容量的增加,新能源弃电量、火电装机容量和煤耗均呈下降趋势。但抽水蓄能装机容量与系统总费用现值呈非线性关系,存在一个最优配置规模,根据2030年青海电网各电源和特高压路线的建设规划,抽水蓄能合理需求规模(经济规模)在800万~1200万kW之间较为合理。同时根据抽水蓄能与电化学储能的对比分析可知,抽水蓄能在一定规模范围内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当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kW时,其容量效益与边际成本达到最优平衡点,超过该阈值后,抽水蓄能的容量效益衰减速率加快,叠加电化学储能技术成本下降的影响,导致系统总成本呈现上升趋势。综上所述,抽水蓄能在平抑风电波动、优化火电和新能源运行经济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不同抽水蓄能配置方案下的调节特性存在明显差异。该模型验证了其在协调新能源大基地出力特性、外送通道输送、水资源约束与储能调节能力方面的有效性,为“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的电源优化配置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仿真模拟 风光水火储 协同配置 多约束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ith omni-directional-guide-vane for urban high-rise buildings 被引量:4
6
作者 W. T. Chong S. C. Poh +1 位作者 A. Fazlizan K. C. P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3期727-732,共6页
A novel shrouded wind-solar hybrid renewable energy and rain water harvester with an omni-directional-guide-vane(ODGV) for urban high-rise application is introduced.The ODGV surrounds th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VA... A novel shrouded wind-solar hybrid renewable energy and rain water harvester with an omni-directional-guide-vane(ODGV) for urban high-rise application is introduced.The ODGV surrounds th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VAWT) and enhances the VAWT performance by increasing the on-coming wind speed and guiding it to an optimum flow angle before it interacts with the rotor blades.An ODGV scaled model was built and tested in the laborator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VAWT increases by about 2 times.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ODGV increases the torque output of a single-bladed VAWT by 206% for tip speed ratio of 0.4.The result also reveals that higher positive torque can be achieved when the blade tangential force at all radial positions is optimized.In conclusion,the ODGV improves the power output of a VAWT and this integrated design promotes the installation of wind energy systems in urba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green architecture omni-directional-guide-vane wind-solar-rain water harvester urban wind energy gen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汛期水风光多能互补动态调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验科 武文龙 +1 位作者 王远坤 谢如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43,共9页
为充分利用水电站水库汛期在预报无洪水或小洪水时的调节能力,将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域对应库容作为调节风光运行的可用库容,在提高水库调节能力的基础上给出了考虑入库洪水实时状态的汛期水电站水库动态消纳风光调度模式,以风光出力... 为充分利用水电站水库汛期在预报无洪水或小洪水时的调节能力,将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域对应库容作为调节风光运行的可用库容,在提高水库调节能力的基础上给出了考虑入库洪水实时状态的汛期水电站水库动态消纳风光调度模式,以风光出力期望值加水电出力之和与负荷偏差最小为目标,结合风光出力不确定性建立了汛期水风光多能互补动态调度模型,并以福建省水口水电站为例进行模拟调度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动态消纳风光调度模式能够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利用水位动态控制域内的调节能力来调节风光出力,使失负荷时段数和发电量缺口期望值相较于传统调度模式分别降低约37%和32%,水电站水库平均发电水头提高约4.39%,不仅可提高系统出力可靠性,且能增加系统运行效益。研究成果可为汛期调节风光出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运行 水位动态控制 水风光多能互补 动态调度模型 水口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容量配置研究
8
作者 李金 林志 +3 位作者 于冲冲 尹恒 刘超铭 黄可心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4-130,共7页
为降低公路隧道的电力运营成本,探究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系统在公路隧道的应用前景,研究合适的容量配置求解方法。建立利用风、光、水和储能设备的互补发电系统为公路隧道提供电力资源。以特长公路隧道(总长7.1 km)为估算模型,采用改进... 为降低公路隧道的电力运营成本,探究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系统在公路隧道的应用前景,研究合适的容量配置求解方法。建立利用风、光、水和储能设备的互补发电系统为公路隧道提供电力资源。以特长公路隧道(总长7.1 km)为估算模型,采用改进后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即离散型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全生命周期的建设成本和设备维护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缺电负荷率(LPSP)和储能电池的状态为约束,对风力发电设备、光伏发电设备、水力发电设备和储能设备的最优容量配置进行求解。结果表明:1)对比标准粒子群算法,离散型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总投入成本更少,寻优能力更强;2)对比该隧道1年的用电成本,前期投入将在5年内回本;3)在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的设备全生命使用周期的20年内,该隧道可节省1 920.39万元电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 公路隧道 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 离散型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消纳对梯级水库群运行水位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柯贤波 吴晨 +3 位作者 刘攀 马晓伟 张小奇 赵鑫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0-216,共7页
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大多聚焦协同调度和提高新能源消纳研究,却忽略了风光能源消纳对水库水位的潜在影响。构建了考虑短期弃电特征的水风光互补系统中长期优化调度模型。首先,根据实际水风光出力模拟可能的弃电情景,拟合弃电损失函数,将... 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大多聚焦协同调度和提高新能源消纳研究,却忽略了风光能源消纳对水库水位的潜在影响。构建了考虑短期弃电特征的水风光互补系统中长期优化调度模型。首先,根据实际水风光出力模拟可能的弃电情景,拟合弃电损失函数,将其嵌套在中长期优化调度模型中;其次,模拟接入风光前后的水库调度运行过程;最后,分析风光消纳对梯级水库群年际、年内、月运行水位的影响。以黄河上游龙羊峡至刘家峡梯级水电站水风光互补系统为实例,研究表明:①接入风光后,梯级水库群的年均出力降低约0.5%,可促进风光消纳,保证系统总出力更大,可提高风光上网出力和系统总出力约2.2%;②风光消纳导致梯级水库群的年际和月水位波动增加,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的年末消落水位和年均水位的波动范围分别增加2.5%、101.6%、0.8%和78.9%,龙羊峡的月水位波动变幅为0,刘家峡月水位下限降低14.7%;③在丰水年,接入风光后梯级水库水位显著下降;平水年,龙羊峡水库水位稍有降低,刘家峡水库的水位表现为汛前春季水位降低,汛后秋季水位升高;枯水年,风光消纳对水库水位几乎没有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更好地理解风光能源与水库运行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优化水风光互补系统的运行策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风光互补 风光消纳 梯级水库群 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风光综合基地多风险量化及长期多目标协调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志鹏 于志辉 +2 位作者 程春田 王进 冯仲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18-130,共13页
水风光一体化运行可以发挥多种能源优势,提高综合效益。风光能源大规模并入水电基地,因不确定性增加致使系统能源消纳和电力供应问题更加突出,将面临更高弃水和缺电风险。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评估各时段蓄水状态的风险量化方法。基于... 水风光一体化运行可以发挥多种能源优势,提高综合效益。风光能源大规模并入水电基地,因不确定性增加致使系统能源消纳和电力供应问题更加突出,将面临更高弃水和缺电风险。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评估各时段蓄水状态的风险量化方法。基于该方法构建了考虑弃水量、发电量、弃水风险和缺电风险的多目标调度模型,基于双层优化,采用动态规划、离散微分动态规划和逐步优化相结合的算法进行高效求解,将分层序列法与线性加权和法嵌入算法中,以协调多目标矛盾。最后,以中国某水风光综合基地为工程背景模拟调度,并将所提模型与传统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较好地刻画运行风险,通过调整水电运行方式能合理消纳新能源,并获得更高稳定收益;模型能以较高效率完成求解,并满足实际调度时效性要求;在实际场景与预测场景出现偏差时,能显著降低弃水损失,通过改变水电运行方式以适应新能源日益增长带来的运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量化 弃水 缺电 优化调度 不确定性 水风光综合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水能富集电网短期多目标嵌套多能互补运行方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章雅雯 马光文 +2 位作者 朱燕梅 黄炜斌 姚铧宸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8-254,共7页
在“双碳”的背景下,亟需深入研究如何促进多能互补系统内不同能源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能源深度融合。针对这一问题,在考虑水能富集地区大规模电网不同断面输送电任务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区分内外层,逐层递进优化并尽可能消纳风光清洁能源... 在“双碳”的背景下,亟需深入研究如何促进多能互补系统内不同能源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能源深度融合。针对这一问题,在考虑水能富集地区大规模电网不同断面输送电任务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区分内外层,逐层递进优化并尽可能消纳风光清洁能源,且兼顾全网源荷匹配程度的多目标嵌套多能互补模型,两层均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MILP)进行求解。内层立足于断面角度,以通道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将水风光打捆进行互补优化,使其出力最大化,尽可能占满通道。外层立足于全网角度,以源荷匹配最大化为目标,采用全网水风光电源联合调节后的剩余负荷波动最小来表达源荷匹配目标,使剩余负荷平稳。本文以西南某水能富集地区大规模电网为研究对象,包含304座水电站,12个断面,选取夏秋丰水期和冬春枯水期风光峰谷差最大日、风光平均发电日共4个典型日进行模拟计算,得到电网丰水期平均通道利用率约为80%,枯水期平均通道利用率约为40%,丰枯期内全网剩余负荷波动率均小于5%。得出以下结论:在夏秋丰水期,水风光系统可为电网提供更多电能,在冬春枯水期,水风光系统出力过程更为稳定。在风光出力平稳时期可为电网提供更多电能,同时使得电网运行更为稳定。本次研究成果对大规模水能富集地区电网多能互补优化调度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水能富集电网 水风光互补系统 多断面跨流域补偿 分层嵌套 短期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影响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翟然 胡圣堃 +6 位作者 梁犁丽 陶福禄 暮色依薇 王燚成 徐志 李婉 周泓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9-1040,共12页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梳理,归纳常用的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指标及方法,总结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影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变化。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的评估方法均...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梳理,归纳常用的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指标及方法,总结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影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变化。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的评估方法均可归纳为基于观测的评估方法、基于数值模式的评估方法、基于卫星遥感的评估方法及基于再分析资料的评估方法。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现有研究大多认为未来我国水能资源将会增加,风能及太阳能资源将会减少,而且存在时空异质性,气候变化将影响以水能、风能和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未来应加强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推动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基础数据库及通用化资源评估软件系统建设,统筹推进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及水能、风能、太阳能发电的中长期预报/预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资源 风能资源 太阳能资源 可再生能源 资源评估 气候变化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远海原位电解海水制氢的战略及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鹏 李志川 +1 位作者 李子航 劳景水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0,共8页
在中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背景下,氢能将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中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但面临并网难、输送难、成本高等挑战。直接电解海水制氢或可解决大规模制氢水源限制,同时解决深远海可再生能源输送难、制氢成本高的问题,具有巨... 在中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背景下,氢能将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中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但面临并网难、输送难、成本高等挑战。直接电解海水制氢或可解决大规模制氢水源限制,同时解决深远海可再生能源输送难、制氢成本高的问题,具有巨大潜力。回顾电解海水制氢技术的发展历程,比较现有几种电解水制氢的方式,阐述目前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展望电解海水制氢产业的未来。以某海上油气公司为例,探讨能源型支柱企业在推动海上风电和电解海水制氢技术融合方面的产业化可能性。结合已有工程装备,针对如何降低成本、避免同质化竞争、发展特色技术等提出思考性建议,其中包括完善海上风电设施布局,推动发展电解海水制氢技术,提升氢气输送的保障能力,以及实现海上绿色能源岛协同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水 制氢 海上风电 氢能经济 电解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风光互补系统一次调频方案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博 吴水军 +3 位作者 黄柯昊 周子超 邓涵 徐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2-421,共10页
为解决新能源并网后产生的频率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水风光互补的调频策略。首先,建立含风、水、光、荷的简单系统数学模型;其次,结合水轮机、风电机组、光伏及其调频策略所对应的代数微分方程和基于直流潮流的系统网络方程,推导出负荷扰... 为解决新能源并网后产生的频率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水风光互补的调频策略。首先,建立含风、水、光、荷的简单系统数学模型;其次,结合水轮机、风电机组、光伏及其调频策略所对应的代数微分方程和基于直流潮流的系统网络方程,推导出负荷扰动时水轮机、风电机组、光伏并网节点频率响应的频域解析式;最后根据解析式分析调频死区和调频控制参数等对系统频率的影响,提出一种水风光互补系统联合调频方案。在仿真软件PSD-BPA中搭建四机系统及实际电网的仿真模型,对调频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多场景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系统一次调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频率响应 下垂控制 水风光互补系统 死区 水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运行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柏睿 韩冬 +1 位作者 金伟 朱方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56,共11页
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既有抽水蓄能又有径流发电功能的水电站,是一种优质的长时蓄能方式,有助于推动流域水风光蓄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开发。从规划选址、工程设计、施工建设、调度运行等方面,对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运行的关键... 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既有抽水蓄能又有径流发电功能的水电站,是一种优质的长时蓄能方式,有助于推动流域水风光蓄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开发。从规划选址、工程设计、施工建设、调度运行等方面,对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运行的关键工程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不需要新建上、下水库,建设征地移民少,可与原常规水电站一并打捆送出,但需要重点考虑对生态环境和原水库的影响,从而合理论证装机规模。特别要在机组设计制造、长距离引水发电系统设计、已建水库进/出水口施工、抽水可靠度与河道疏浚、一体化运行调度方式等诸多方面深入研究论证,优化工程投资。建议择优选址,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开发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 水风光蓄清洁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 规划选址 调度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互补发电耦合氢储能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48
16
作者 荆涛 陈庚 +6 位作者 王子豪 许朋江 李高潮 贾明晓 王跃社 师进文 李明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5-83,共9页
基于风光互补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氢燃料电池等技术的风光互补发电耦合氢储能系统,以氢能为能源载体,是实现可再生能源-氢能-电能规模化应用的重要途径。介绍了风光互补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和氢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 基于风光互补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氢燃料电池等技术的风光互补发电耦合氢储能系统,以氢能为能源载体,是实现可再生能源-氢能-电能规模化应用的重要途径。介绍了风光互补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和氢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对风光互补发电耦合氢储能系统中的离网型、并网型系统和容量配置优化等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为风光互补发电耦合氢储能系统的进一步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太阳能 电解水 制氢 储氢 氢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柴储海水淡化独立微电网系统能量管理方法 被引量:51
17
作者 郭力 王蔚 +4 位作者 刘文建 焦冰琦 王成山 刘一欣 王守相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3-121,共9页
针对包含大型风力发电机、柴油发电机、储能及海水淡化的独立微电网系统,本文首先根据其运行目标和运行特点提出了独立微电网系统的两种运行模式,然后针对两种运行模式提出了基于超短期风速预测的微电网实时能量管理调度策略。采用基于... 针对包含大型风力发电机、柴油发电机、储能及海水淡化的独立微电网系统,本文首先根据其运行目标和运行特点提出了独立微电网系统的两种运行模式,然后针对两种运行模式提出了基于超短期风速预测的微电网实时能量管理调度策略。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神经网络(GA-BP)的预测模型进行风速预测,并根据超短期预测结果,确定当前系统的运行模式,制定海水淡化负荷的投切计划,以及风机输出功率的限制指令,从而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与负荷的实时平衡,从而达到减少柴油发电机运行时间、充分利用风力发电的目标。最后采用基于实时数字仿真(RTDS)搭建的数模混合仿真平台针对两种运行模式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策略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微电网 能量管理 风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低碳转型发展绿氢的挑战与建议 被引量:33
18
作者 杜泽学 黄顺贤 曹东学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52-1460,共9页
将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氢作为工业原料和替代燃料,用于炼油化工、冶金、建材制造和交通运输等脱碳难度大的行业,能够发挥显著的碳减排作用。国际上一些著名的石油公司在新能源和氢能业务发展方面做出了表率,不少项目展示了良好的示范效... 将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氢作为工业原料和替代燃料,用于炼油化工、冶金、建材制造和交通运输等脱碳难度大的行业,能够发挥显著的碳减排作用。国际上一些著名的石油公司在新能源和氢能业务发展方面做出了表率,不少项目展示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但是,绿氢生产因太阳能和风能能量密度低,电解水制氢经济性差而面临占地多、成本高等难题。石化转型发展氢能不仅能够巩固交通能源供给的优势地位,而且有助于减少自身的碳排放,建议加强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开发,提高工艺经济性水平,降低投资和运行管理成本;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新发展模式,降低发展风险,获得更多发展先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可再生能源 氢能 电解水 绿氢 光伏发电 风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互补抽水蓄能电站系统配置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陈新 赵文谦 +1 位作者 万久春 涂强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7,共5页
风光互补抽水蓄能电站是集合了传统水能与风、光新能源各自优势的一种新的多能互补开发方式。针对西藏阿里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提出了这种开发方式的能量、水量平衡和抽水系统容量的计算模型,按成本电价和单位千瓦投资最低建立了风... 风光互补抽水蓄能电站是集合了传统水能与风、光新能源各自优势的一种新的多能互补开发方式。针对西藏阿里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提出了这种开发方式的能量、水量平衡和抽水系统容量的计算模型,按成本电价和单位千瓦投资最低建立了风光互补抽水蓄能电站系统配置的优化模型。对阿里地区风光互补抽水蓄能电站进行了系统配置实例分析研究,得到了水能、光能和风能容量的最佳配比和相应容量配置要求。研究成果表明,这种多能互补开发方式可克服目前火电站及光伏电站成本电价高和运行维护技术要求高的缺点,具有独特的技术、经济优势,是解决阿里地区能源供应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互补模型 多能(风光水)利用 系统配置 西藏阿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源热泵技术的风电消纳模式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群英 冯利民 +2 位作者 许宇辉 李春亮 王绍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5-27,61,共4页
提出了基于水源热泵技术的风电消纳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原理,研究了其在增加风电消纳、促进节能减排、改善城市供热及提高发电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通过该模式,可将火力发电厂冷却循环水中的低品位余热转变为有用热能... 提出了基于水源热泵技术的风电消纳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原理,研究了其在增加风电消纳、促进节能减排、改善城市供热及提高发电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通过该模式,可将火力发电厂冷却循环水中的低品位余热转变为有用热能进行城市供暖,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还能够显著增加电网风电消纳能力,并有利于减少电能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分析表明,该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消纳 节能减排 水源热泵 循环水余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