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体力活动意愿的建成环境影响——基于感知与中介视角
1
作者 李康康 杨东峰 姜莉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0,共8页
人口老龄化是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嵌套的过程。通过配套建设以适应老年人体力活动需要的建成环境,是城市空间主动式干预老龄健康问题的有效切入点。既有研究多关注于健康支持性建成环境要素识别,而较少对其感知功能进行定位,导致在具体... 人口老龄化是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嵌套的过程。通过配套建设以适应老年人体力活动需要的建成环境,是城市空间主动式干预老龄健康问题的有效切入点。既有研究多关注于健康支持性建成环境要素识别,而较少对其感知功能进行定位,导致在具体规划实践中难以循章依据。为此,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通过构建涵盖老年人体力活动意愿、主观感知与住区及周边核心建成环境要素的影响关系模型,从感知与中介视角甄别影响老年人体力活动意愿的关键性建成环境要素,并获取老年人对其感知功能。研究发现:景观舒适性(β=0.332)、交通安全性(β=0.157)、出行通畅性(β=0.146)、交通便捷性(β=0.079)是老年人体力活动意愿形成的主观敏感性因素,治安安全性作用不明显。建成环境层面,社区开放形式(ɑ=0.117)、路网密度(ɑ=0.579)、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ɑ=0.172)、休憩与遮蔽设施(ɑ=0.128)具有正向效应,地块面积(ɑ=-0.168)、交叉口密度(ɑ=-0.572)存在负向效应,公交站点密度、公交站点时间可达性无显著相关性。中介效应表明:社区开放形式是影响老年人交通安全性的关键性要素,NDVI植被系数则会影响景观舒适性、出行通畅性的主观感知,进而影响老年人体力活动意愿的形成。研究结果能够为既有住区建成环境适老化改造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体力活动意愿 建成环境 中介效应 适老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环城快铁乘客通勤意愿影响因素--以贵阳环城快铁为例
2
作者 王晓欢 赵航 +3 位作者 何莎 陈如凤 熊锡微 郭亚浩 《绿色科技》 2025年第7期181-187,共7页
为挖掘城市市域环城快铁通勤客流低迷的内在原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利用贵阳市环城快速铁路乘客通勤意愿调查数据,考虑快铁满意度、站点条件感知等指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贵阳市乘客快铁通勤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为挖掘城市市域环城快铁通勤客流低迷的内在原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利用贵阳市环城快速铁路乘客通勤意愿调查数据,考虑快铁满意度、站点条件感知等指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贵阳市乘客快铁通勤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引入快铁满意度、站点条件感知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解释性更强。快铁满意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态度、感知有用性显著正向影响通勤意愿,其中态度是最显著的变量,感知易用性通过感知有用性、态度间接正向影响通勤意愿,而站点条件感知负向影响通勤意愿。总效应影响程度呈知觉行为控制(0.405)>快铁满意度(0.364)>感知有用性(0.302)>态度(0.288)>站点条件感知(-0.213)>感知易用性(0.199)>主观规范(0.163)的特征。乘客对市域快铁的长距离通勤能够节约费用成本持肯定态度、对换乘接驳问题最为敏感,应加强完善交通一体化,提高通勤便捷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环城快铁 通勤意愿 计划行为理论 技术接受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城游客行为意愿影响研究——以福州市为例
3
作者 刘佳玲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45-51,共7页
历史文化名城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天然具备了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越基础,而旅游者的持续性旅游行为则是促进文旅产业繁荣的核心要素。基于情感认知评价理论,探究历史文化名城游客的感知价值、地方依恋及其行为意愿之间的直接关联机... 历史文化名城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天然具备了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越基础,而旅游者的持续性旅游行为则是促进文旅产业繁荣的核心要素。基于情感认知评价理论,探究历史文化名城游客的感知价值、地方依恋及其行为意愿之间的直接关联机制,选取福州作为案例地实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游客的城市感知价值、地方依恋均与行为意愿呈现正相关关系;同时,地方依恋在城市感知价值与游客行为意愿之间扮演着部分中介的角色。研究结论可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优化,以及增强游客的可持续旅游行为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感知价值 地方依恋 行为意愿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参与生态社区建设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素——基于山东省东营市居民调查数据分析
4
作者 曹虎 靳敏 +1 位作者 武照亮 唐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6,73,共7页
基于山东省东营市586份调查数据,从垃圾分类、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及生态实践活动4个维度综合分析居民参与生态社区建设意愿与行为的悖离程度,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居民参与生态社区建设综合意愿强度指数为0.909,综合行为强度... 基于山东省东营市586份调查数据,从垃圾分类、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及生态实践活动4个维度综合分析居民参与生态社区建设意愿与行为的悖离程度,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居民参与生态社区建设综合意愿强度指数为0.909,综合行为强度指数为0.415,表明较高的参与意愿并不必然导致较高的参与行为。(2)参与意愿主要受心理认同、个体特征及社区推动措施的影响,参与行为主要受心理认同、社区体验及情境因素的影响。(3)居民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环保设施和宣教活动的差异拉大了参与意愿和行为的悖离程度。(4)单维度参与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同。建议从提高居民心理认同感和满意度、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关注居民特征差异、完善社区环保推动措施、加强行为规范等方面入手建设生态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生态社区 意愿与行为 悖离 影响因素 东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气象风险源的公共支付意愿评估——以南阳市为例
5
作者 王永丽 宋希磊 陈家钰 《绿色科技》 2024年第8期230-234,共5页
潜在的气象风险源就是具有高影响的空气事件。以南阳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结合条件价值评估方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评估南阳市居民对潜在的气象风险源发生时的支付意愿。结合2016年到2020年南阳市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高影... 潜在的气象风险源就是具有高影响的空气事件。以南阳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结合条件价值评估方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评估南阳市居民对潜在的气象风险源发生时的支付意愿。结合2016年到2020年南阳市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高影响空气事件主要为:暴雪、大雪、雾霾、暴雨、大雨、中雨、高温、桑拿天、大风、寒潮等高影响空气事件。评估这些高风险空气事件的公众关注程度和公众的支付意愿。通过调查评估表明当暴雪、大雪、雾霾、暴雨、大雨、中雨、高温、桑拿天、大风、寒潮等潜在风险源发生时,南阳市民愿意支付的人均值分别为116.20、72.38、103.57、81.90、48.57、32.38、62.62、72.86、62.38元/a和74.05元/a。南阳市居民个人每年对所有潜在气象风险源愿意支付726.91元/a。最后根据结果对南阳市气象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做出有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风险源 支付意愿 CVM 南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客对低碳旅游的认知和意愿——以丽江市为例 被引量:28
6
作者 唐明方 曹慧明 +2 位作者 沈园 吴钢 邓红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5096-5102,共7页
低碳旅游是不同于传统旅游产业的一种转型产业模式,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改变着旅游者的消费方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丽江市的游客关于低碳旅游的认知和意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低碳旅游的认知水平程度较高(68.5%),... 低碳旅游是不同于传统旅游产业的一种转型产业模式,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改变着旅游者的消费方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丽江市的游客关于低碳旅游的认知和意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低碳旅游的认知水平程度较高(68.5%),受教育程度、入住酒店星级和年平均旅游次数与认知程度显著正相关。91%的受访者认为公众意识是低碳旅游首先应被考虑的影响因素,大多数游客认为可以通过改变旅游交通(87.5%)和住宿方式(57.5%)来减少旅游业的碳排放。(2)游客对低碳旅游的意愿程度普遍较高(79.5%),入住酒店星级、年平均旅游次数和人均旅游花费与低碳旅游意愿显著负相关。定期旅行的游客对低碳旅游的认知最强,但行为的改变意愿却最弱。不经常旅行的游客则更愿意实现低碳旅游,但实际上对于旅游模式改变的影响也较小。(3)现阶段,低碳旅游的推行实际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46.5%的受访者认为目前低碳旅游流于形式和口号,76%的游客认为目前我国景区的游客普遍缺乏低碳旅游的良好习惯。(4)从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者三方面提出了发展低碳旅游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旅游 丽江 认知 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山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险现状及其参保意愿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存艳 张开金 +4 位作者 杨菊 顾华 陈建新 赵欢 秦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88-790,共3页
目的了解昆山市流动人口参加医疗保险现状,探讨影响其参加医疗保险意愿的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昆山市随机抽取10个工厂,对999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参保率为33.16%;影响其参加医疗保险意愿的因素主要有文化程... 目的了解昆山市流动人口参加医疗保险现状,探讨影响其参加医疗保险意愿的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昆山市随机抽取10个工厂,对999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参保率为33.16%;影响其参加医疗保险意愿的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打工时间、是否参加了医疗保险(P<0.05)。结论昆山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不高,他们对自身的健康风险认识不足,参加医疗保险意识不强,需加大医疗保险宣传力度,增强个人的医疗保险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医疗保险 参保意愿 昆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调查的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 被引量:90
8
作者 骆东奇 周于翔 姜文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52,共6页
研究目的:探明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影响因素和流转后农民的生活保障,了解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意愿。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户主的文化程度对土地流转的影响不大;家庭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发生土地流转的比例也越高;离城镇或交... 研究目的:探明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影响因素和流转后农民的生活保障,了解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意愿。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户主的文化程度对土地流转的影响不大;家庭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发生土地流转的比例也越高;离城镇或交通线路近,发生土地流转的比例高;土地流转实现形式主要是自己联系、承租人联系和集体组织;土地转让后的生活保障主要靠外出务工。土地流转的期望收益平均在540元/亩,土地流转方式以免费送给亲戚和租给他人或企业为主,土地流转的时间以1—2年为主,土地流转的管理方式希望通过集体组织管理。研究结论:农村土地流转受农户家庭收入、农户所处的区位条件等影响;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快土地流转市场化;尽快健全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土地流转管理,引导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流转 流转意愿 农户调查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城镇化人群落户中小城镇的意愿及影响机制分析——以成都市近郊为实证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有正 张京祥 +1 位作者 杜若菲 陈浩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8-924,共7页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部署,中小城镇将成为解决我国半城镇化问题的重要空间载体。基于辅以访谈获取的367份成都近郊半城镇化人群的问卷调查资料,探究半城镇化人群落户中小城镇意愿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受访者(半城镇化人群)落户成...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部署,中小城镇将成为解决我国半城镇化问题的重要空间载体。基于辅以访谈获取的367份成都近郊半城镇化人群的问卷调查资料,探究半城镇化人群落户中小城镇意愿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受访者(半城镇化人群)落户成都近郊区中小城镇的意愿整体偏低,仅为34.9%。(2)其落户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资产状况和子女教育需求,其中半城镇化人对农村资产的牵挂及其在城镇拥有商品住房的能力不足是其落户意愿的主要制约因素,而子女教育需求则是其落户意愿的重要促进因素。基于这一发现,对于提升半城镇化人群的市民化意愿和能力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城镇化人群 落户意愿 中小城市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地区村民参与乡村规划的认知与意愿分析——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 被引量:58
10
作者 王雷 张尧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72,共7页
研究着眼于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的乡村规划,选择常熟市的两个典型村庄作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研和现场访谈的基础上,考察和分析了村民对乡村规划的了解程度和途径、对乡村规划中政府作为的认知、对参与规划的意愿、对参与规划的... 研究着眼于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的乡村规划,选择常熟市的两个典型村庄作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研和现场访谈的基础上,考察和分析了村民对乡村规划的了解程度和途径、对乡村规划中政府作为的认知、对参与规划的意愿、对参与规划的内容和参与阶段的认知、对乡村规划实施的满意度表达等多方面要素,厘清了村民参与乡村规划的认知与意愿的主要现状特征,最后从组织构建、参与途径的疏通和参与能力的培养、参与过程的完善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未来乡村规划的村民参与方式、组织方式以及参与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规划 公众参与 村民认知 村民意愿 常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留城意愿再研究——基于代际差异和职业流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4
11
作者 卓玛草 孔祥利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6-105,共10页
本文将中国农民工流动特征与新迁移理论相结合,系统分析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内在机理,从代际差异的角度实证检验两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延续与分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更强的留城意愿,但受结构性因素制约,两代农民工留... 本文将中国农民工流动特征与新迁移理论相结合,系统分析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内在机理,从代际差异的角度实证检验两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延续与分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更强的留城意愿,但受结构性因素制约,两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职业阶层和职业流动相互作用,职业阶层越高,工作越趋于稳定,农民工越倾向于留城;职业流动次数反向作用于留城意愿。农民工越年轻,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越高,居住条件越好,留城意愿越强。农民工城市社会满意度、生活水平变化、工作认知是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重要因素。建议建立以均等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留城意愿 代际差异 职业流动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典型城市湖泊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价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凤珍 周志翔 郑忠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61-3269,共9页
城市湖泊湿地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评价,不仅可为建立区域生态账户提供基础数据,还可促进政府加大城市湖泊湿地保护与治理投资力度。以武汉市典型城市湖泊为研究对象,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对城市湖泊湿地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计量。... 城市湖泊湿地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评价,不仅可为建立区域生态账户提供基础数据,还可促进政府加大城市湖泊湿地保护与治理投资力度。以武汉市典型城市湖泊为研究对象,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对城市湖泊湿地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计量。结果表明,88.2%受访者认为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的非使用价值很重要,但41.2%受访者对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不了解:受访者认为湖泊湿地非使用价值3种组分的重要性程度顺序为存在价值>遗产价值>选择价值。受访者对武汉市典型城市湖泊严东湖、东湖、紫阳湖的支付意愿率分别为70.8%、70.1%、56.9%,人均支付意愿值分别为48.4元·a-1、49.6元·a-1、44.0元·a-1,非使用价值分别为2.84×108元·a-1、2.88×108元·a-1、2.07×108元·a-1,呈现出半自然湖泊>自然湖泊>人工湖泊的趋势。受访者年龄、年收入、文化程度对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而性别、职业、职称对支付意愿无显著影响;受访者年收入、文化程度、职称对支付值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年龄、职业对支付值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湿地 非使用价值 条件价值评估法 支付意愿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环境质量改善的居民支付意愿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宝路 邹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09-1214,共6页
以北京市空气质量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经济评价为例,采用开放式问卷的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CVM),通过2004年与2007年2次调查,研究了居民对环境质量改善最大支付意愿(WTP)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居民对北京空气质量和地表... 以北京市空气质量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经济评价为例,采用开放式问卷的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CVM),通过2004年与2007年2次调查,研究了居民对环境质量改善最大支付意愿(WTP)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居民对北京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平均最大WTP分别从2004年的83.52-93.48,71.28-84.84元/年,提高至2007年的366.48-399.48,302.52-366.72元/年;最大WTP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分别从2004年的0.28%,0.24%,提高至2007年的1.63%-1.78%,1.35%-1.64%,居民对于工资扣除形式的支付方式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环境介质接触程度等因素对居民环境质量改善最大WTP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支付意愿 环境质量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超大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差异 被引量:10
14
作者 于潇 续伊特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47,共11页
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是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北京、上海、天津为例,关注超大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差异以及影响因素,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入手,通过长期居留意愿相关分析发现北京、上海、天津的40-49岁... 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是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北京、上海、天津为例,关注超大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差异以及影响因素,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入手,通过长期居留意愿相关分析发现北京、上海、天津的40-49岁年龄组流动人口、已婚流动人口以及高支出流动人口均具有较强的长期居留意愿,同时文章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流动人口在超大城市的长期居留意愿进行分析,发现北京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受到婚姻状况和本周工作时长双重影响;性别因素和收支水平的变化能够显著影响上海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而受教育年限、流动时间对天津的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存在正向影响机制;年龄、性别因素、本地住房支出则对以北京、上海、天津为例的国内超大城市的居留意愿影响较小。因此,应从完善劳动时间法规、降低户籍门槛、提供住房补贴、拓宽个人进修渠道等方面采取措施,针对本地实际情况,对高学历流动人口及务工劳动力采取双轨制优化政策,提升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增加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度以及城市归属感,以便更好地发挥超大城市人口集聚优势,促进未来城市经济和谐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居留意愿 超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中小企业参与水生态补偿意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齐珊娜 侯光辉 +1 位作者 段梦 张方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4期147-153,共7页
基于对天津市水敏感型中小企业的电话调研与深度访谈,研究了天津市中小企业参与水生态补偿意愿的关键影响要素、倾向采取的途径方法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结果表明:天津市中小企业最倾向于选择传统的资金途径向水源地提供补偿,最希望获得... 基于对天津市水敏感型中小企业的电话调研与深度访谈,研究了天津市中小企业参与水生态补偿意愿的关键影响要素、倾向采取的途径方法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结果表明:天津市中小企业最倾向于选择传统的资金途径向水源地提供补偿,最希望获得政府在政策倾斜方面的激励。企业的规模、主体地位、相关立法的完善性等因素都对企业的参与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企业对水生态补偿机制的了解水平非常低下,严重影响了参与意愿。相关部门应当加大水生态补偿机制的推广力度,完善与补偿途径和激励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尽快制定基于科学计算的补偿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补偿 中小企业 参与意愿 实证分析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苗 严立冬 +1 位作者 邓远建 袁浩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89-1792,共4页
【目的】探讨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基于公众参与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市场融资渠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湖北省武汉市4个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Logis... 【目的】探讨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基于公众参与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市场融资渠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湖北省武汉市4个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受访居民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受访对象对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受职业和文化程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受访者的收入水平和对绿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认知度与支付意愿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年龄因素对补偿支付意愿影响不显著,党员进行农业生态补偿的意愿相对较高。【建议】在绿色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初期,应加大对绿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坚持以政府补偿为主,市场补偿为辅,并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制定补偿标准,逐步铺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农业 生态补偿 支付意愿 影响因素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亲近度”、留城定居意愿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 被引量:22
17
作者 钱龙 钱文荣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1,共9页
基于348份新生代农民工数据,以三维一体的"城镇亲近度"视角,对其留城定居意愿和城市融入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空间维度和心理维度"城镇亲近度"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但时间维度"城镇亲近度&qu... 基于348份新生代农民工数据,以三维一体的"城镇亲近度"视角,对其留城定居意愿和城市融入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空间维度和心理维度"城镇亲近度"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但时间维度"城镇亲近度"作用不显著;三个维度"城镇亲近度"均能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状态。进一步的探讨表明,定居意愿为部分中介变量,空间维度和心理维度"城镇亲近度"通过定居意愿间接影响个体城市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亲近度 新生代农民工 定居意愿 城市融入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武汉市农田生态补偿标准估算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欣 蔡银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216,共5页
以武汉市的实证调查为基础,采用意愿调查法,测算以农户最低受偿意愿为出发点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对182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表明,(1)武汉市农民普遍认识到了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74.45%的受访农户有正的受偿意愿。(2)在对农药、化... 以武汉市的实证调查为基础,采用意愿调查法,测算以农户最低受偿意愿为出发点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对182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表明,(1)武汉市农民普遍认识到了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74.45%的受访农户有正的受偿意愿。(2)在对农药、化肥进行不同程度限制施用下,农户的受偿率随着农药、化肥限制程度的增强而降低,受访农户的受偿率在69.66%~85.25%。农户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最低受偿意愿随着农药、化肥限制程度的增强而提高,8种不同方式下农户的受偿意愿在3 866.55~7 624.43元/hm2,并且同等限制程度下,农户对农药的受偿意愿高于对化肥的受偿意愿。(3)农户的受偿意愿的高低与其性别、年龄、从事农业年限和是否兼业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补偿 意愿调查法 补偿标准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对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支付意愿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英 曹玉昆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55-158,共4页
城市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最大受益者是其周边地区的居民,实行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政策首先应从城市森林周边地区开始,为此,需要调查周边地区居民对城市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支付意愿(WTP).该文是在对哈尔滨城市森林周边的四个居民区... 城市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最大受益者是其周边地区的居民,实行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政策首先应从城市森林周边地区开始,为此,需要调查周边地区居民对城市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支付意愿(WTP).该文是在对哈尔滨城市森林周边的四个居民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假设市场价值评估法(CVM)对城市森林周边地区居民进行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支付意愿(WTP)调查.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66%的居民认为空气质量有好转,96%的居民认为需要加强城市森林投入,70·6%的居民愿意出资(人均33·2元/a),80·3%以上的居民愿意出力(5·5h/a);影响支付意愿的方式及支付大小主要有文化程度、人均收入两种因素;进行的Logistic回归分析能够预测不同收入居民的出资概率.综上,建议对城市森林生态效益实行经济补偿的方式应包括出资和出力两种形式,支付额度要符合居民的支付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经济补偿 支付意愿 假设市场价值评估法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Logistic和SEM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邵子南 吴群 +1 位作者 许恩 刘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8-233,共6页
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对提高城乡土地利用效率,增加耕地面积,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的意义不言而喻。基于农户调研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SEM),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农户对开展居民点整理的意... 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对提高城乡土地利用效率,增加耕地面积,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的意义不言而喻。基于农户调研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SEM),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农户对开展居民点整理的意愿。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农户整理搬迁意愿并不高,仅为41.5%;(2)在5个潜变量中,农户个人特征与其它变量对整理意愿产生了显著的负影响,农户分化、家庭经济、家庭住房等变量则产生了显著的正影响;(3)在反映潜变量的外生观测变量中,家庭收入、职业类型等对整理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年龄、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等有显著的负影响;(4)在农村居民点整理中,要实现农户生计多样化,探索创新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化,实现宅基地保障性功能转化,积极探索多样化整理模式,避免"一刀切"政策,保护具有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的传统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整理意愿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Logistic模型 启东市吕四港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