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2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OD模式的站城一体化空间消防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彭敏 吴振坤 +1 位作者 朱国庆 袁狄平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49,共8页
本文以TOD发展模式为背景,讨论了TOD模式在推动城市发展方面的重要性,研究了TOD模式下各组成部分及其火灾危险性,并详细讲述了TOD模式与消防工程的紧密联系,同时结合国内外TOD消防建设经验和目前的消防工作进展,初步总结了TOD模式下的... 本文以TOD发展模式为背景,讨论了TOD模式在推动城市发展方面的重要性,研究了TOD模式下各组成部分及其火灾危险性,并详细讲述了TOD模式与消防工程的紧密联系,同时结合国内外TOD消防建设经验和目前的消防工作进展,初步总结了TOD模式下的消防策略,展望未来站城一体化空间的消防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模式 站城一体化 火灾研究 消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轨道交通站点TOD效果评估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雯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6,共9页
针对国内轨道交通站点在应用TOD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过程中,存在与周边城市更新不匹配的问题,基于经典的节点-场所(node-place,NP)模型以及引入客流量的节点-场所-客流(node-place-ridership,NPR)模型,以西安地铁3号线为例,依托时空大数... 针对国内轨道交通站点在应用TOD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过程中,存在与周边城市更新不匹配的问题,基于经典的节点-场所(node-place,NP)模型以及引入客流量的节点-场所-客流(node-place-ridership,NPR)模型,以西安地铁3号线为例,依托时空大数据,选取连续6个月的客流数据,计算26个站点的基础指标,并将站点分为6类场所超前&低客流类、欠缺型&低客流类、匹配型&中低客流类、节点超前&中高客流类、节点超前&中低客流类和饱和型节点超前&高客流类。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地铁3号线整体呈现出节点价值偏高,场所价值偏低的特点;依据6类站点识别相同特征,按“场所超前型”站点、“协调型”站点和“超前型”站点精准匹配策略,“场所超前型”站点应重视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及步行可达性,“协调型”站点在优化配套设施基础上挖掘场所特征潜力,“超前型”站点应整合资源形成“轨道微中心”,这3大类流程化的改造措施也可应用于其他地区,以提升站点的功能和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节点-场所模型 toD策略 站城一体化 节点-场所-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产-才-城”适配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永春 周炯岚 +1 位作者 李娜 宫尚俊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0,共12页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产业、人才和城市的融合协调是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2011—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数据,探索“产-才-城”适配度的时空格局演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趋势上,长三角地区“产-才-...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产业、人才和城市的融合协调是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2011—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数据,探索“产-才-城”适配度的时空格局演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趋势上,长三角地区“产-才-城”适配度呈稳定增长态势,多极化现象渐显;在空间分异中,呈“西低东高”的地域差异,形成以长三角核心城市为主的高水平聚集带。同时,“产-才-城”适配度的空间自相关显著为正,具有空间俱乐部收敛特征。影响因素分析显示,社会保障能力和金融发展水平是提升“产-才-城”适配度的关键因素,对外贸易水平、科技支出水平和政府调控能力的作用稍弱,且存在地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产-才-城”适配 时空演化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铁路客运枢纽站城空间关系演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夏海山 任钰涵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232,共10页
铁路与城市发展相生相伴,特别是在我国,从普速铁路时代到高速铁路时代,铁路枢纽和城市空间关系产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和内在动因对认识站城空间关系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国际经验到我国特色,从时间与空间2条轴线阐述站城... 铁路与城市发展相生相伴,特别是在我国,从普速铁路时代到高速铁路时代,铁路枢纽和城市空间关系产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和内在动因对认识站城空间关系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国际经验到我国特色,从时间与空间2条轴线阐述站城空间关系普遍规律,从时间上看,站城空间关系经历了交通价值和城市价值走向平衡的过程;从空间上看,城市发展需求推动站城空间关系不断演化。基于这一规律从实践和理论层面,梳理我国站城空间关系演化历程,剖析站城空间关系理论研究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总结出国内研究存在从站到站城兼顾,从空间设计到空间潜力与价值评估,从综合开发到对空间更新改造关注的研究趋势变化,通过梳理站城空间关系演化规律旨在为当前我国铁路客运枢纽建设及城市更新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枢纽 站城空间关系 城市化 演化历程 站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发展机遇、实践痛点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4
5
作者 匡瑛 韩琳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9,共9页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市域产教联合体由产业园区牵头,地方政府统筹协调,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实践看,当前还面临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成本分担之...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市域产教联合体由产业园区牵头,地方政府统筹协调,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实践看,当前还面临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成本分担之困、成果认定之难、运行管理之艰三个方面。因此,市域产联合体建设的突破路径主要体现在构建三大机制上:平衡各方主体利益,建立公正合理的成本分担动力机制;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制定清晰明确的成果认定激励机制;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构建高效持久的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产教联合体 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 教育体系 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家庭 王浩然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3,共12页
区域一体化政策有助于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核心技术发展。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视角,探究以国家级城市群建设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 区域一体化政策有助于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核心技术发展。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视角,探究以国家级城市群建设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中发挥了更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集聚、协同创新、产业升级在国家级城市群建设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链式中介效应,其中,协同创新效应占比最高。在促进本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国家级城市群建设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边城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由此,优化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区域布局,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以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政策 国家级城市群 新一代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产城教融合的隐忧审视与纾解路向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丽 李先祥 代以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1,共6页
深化产城教融合、实现“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教融通”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必然选择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我国职业教育产城教融合进程不断加快,但职业院校在产城教融合过程中亦存在指向性偏离、胜... 深化产城教融合、实现“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教融通”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必然选择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我国职业教育产城教融合进程不断加快,但职业院校在产城教融合过程中亦存在指向性偏离、胜任力缺失、话语权式微等隐忧,进而导致产城教供需结构失衡,引发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矛盾和职业院校角色的边缘化,使得产城教融合流于形式。因此,职业院校要明晰院校自身定位,提升产城教融合胜任力,积极协同各方利益相关者建立产城教融合机制,不断优化人才供需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城教融合 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 构成要素 现状分析 未来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城人一体化发展下铁路枢纽功能与客流需求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琼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58,163,共6页
[目的]在站城人一体化发展下,铁路客运枢纽在承担交通功能与城市开发功能的基础上,升级为提供情感联系与寄托的新型城市空间,枢纽的服务属性和承载的客流群体发生较大变化,需立足需求端的变化研究站城人一体化发展下铁路客运枢纽的功能... [目的]在站城人一体化发展下,铁路客运枢纽在承担交通功能与城市开发功能的基础上,升级为提供情感联系与寄托的新型城市空间,枢纽的服务属性和承载的客流群体发生较大变化,需立足需求端的变化研究站城人一体化发展下铁路客运枢纽的功能特征和客流需求。[方法]基于站城人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对铁路枢纽承担客流的影响,分析了新型铁路客运枢纽的功能变化及其承担的客流构成,具体包括基于交通服务的趋势客流、城市开发诱增的衍生客流、供给动态调整的韧性客流等几部分,在传统交通预测四阶段法的基础上提出每种情景客流需求的预测思路及方法,并以西安东站为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及结论]枢纽客流呈现出交通功能客流前期为主、城市功能客流逐步增长、韧性客流短期趋稳的发展态势。综合三部分客流分析,初步预测西安东枢纽远期高峰小时的客流总量约为3.0万~3.2万人次/h。通过细化枢纽各部分客流需求的预测方法,可为新型枢纽的功能配置、设施布局、客运组织等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城人一体化 铁路枢纽 功能特征 客流结构 需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站城融合研究
9
作者 胡映东 封钧瀚 +2 位作者 张鹏 张文杰 董玉香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36,共8页
新建、改建铁路枢纽正在回归中心城区,成为新一轮城市更新的重要驱动力。过去20年,我国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已从尝试、探索转向站城融合创新。为探究这一枢纽新类型的缘起、演进、特征和趋势,综合运用知识图谱与实证研究方法,印证地下... 新建、改建铁路枢纽正在回归中心城区,成为新一轮城市更新的重要驱动力。过去20年,我国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已从尝试、探索转向站城融合创新。为探究这一枢纽新类型的缘起、演进、特征和趋势,综合运用知识图谱与实证研究方法,印证地下枢纽在综合开发、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已经并将持续助力站城融合,提出枢纽集群规划、交通与开发融合、客站设计、人本环境、换乘效率等5方面设计策略,旨在优化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站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城融合 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 知识图谱 综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廉洁教育如何影响公众举报腐败意愿?--基于中国香港实践与数据的实证分析
10
作者 任建明 施建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7,共11页
公众积极举报腐败行为是有效反腐败的重要条件。我国香港的廉洁教育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效。基于2017—2021年中国香港地区民意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廉洁教育对公众举报腐败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廉洁教育显著提升了公众举报腐败意愿,腐败... 公众积极举报腐败行为是有效反腐败的重要条件。我国香港的廉洁教育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效。基于2017—2021年中国香港地区民意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廉洁教育对公众举报腐败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廉洁教育显著提升了公众举报腐败意愿,腐败行为认知与腐败容忍度在其中分别发挥中介作用,且二者构成链式中介。进一步分析发现,廉洁教育效应在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中存在路径差异,且其正向影响随时间呈现增强趋势。应面向全社会开展系统的廉洁教育,以强化腐败认知和降低腐败容忍度为重点,且根据社会不同群体的特征精准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洁教育 举报腐败意愿 腐败容忍度 中国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西安火车站枢纽地区改造
11
作者 韩超 高靖葆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87,共6页
研究目的:面对我国大量老旧铁路客站及周边的城市片区亟待进行更新改造的新形势、新要求,西安火车站也呈现出了“站”与“城”割裂以及“古”与“今”协调的现实问题。本文面向城市更新视角下的西安火车站枢纽地区改造,总结交通网络结... 研究目的:面对我国大量老旧铁路客站及周边的城市片区亟待进行更新改造的新形势、新要求,西安火车站也呈现出了“站”与“城”割裂以及“古”与“今”协调的现实问题。本文面向城市更新视角下的西安火车站枢纽地区改造,总结交通网络结构、城市功能业态、文化景观风貌等问题,结合站城融合与触媒更新策略提出老旧火车站片区的更新方法。研究结论:(1)针对老旧火车站更新改造的复杂现状,提出结合触媒更新理论和站城融合理论研究更新方法;(2)对西安火车站枢纽地区提出城市功能整合、交通功能融合、景观功能弥合、文化风貌相和的老旧火车站城市更新策略;(3)针对老旧火车站片区的更新改造问题,提出“前期规划+后期评价”的整体研究方向,本文探讨的“整合枢纽交通与城市功能空间,注重与大遗址之间的文脉传承与表达”提供了枢纽地区存量更新的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站城融合 西安火车站 后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城融合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与路径选择——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
12
作者 王成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1,105,共5页
南京工程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校城融合创新模式,通过空间融合、产业孵化与升级、文化传播等路径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南京工程学院校城融合实践,总结其推动区域发展的经验与面... 南京工程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校城融合创新模式,通过空间融合、产业孵化与升级、文化传播等路径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南京工程学院校城融合实践,总结其推动区域发展的经验与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进一步优化校城融合模式的路径,旨在为其他应用型高校提供实践样本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工程学院 校城融合 高质量发展 产学研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EWM-CRITIC博弈集成云的城市燃气PE管道风险评价方法
13
作者 张鹏 刘为 +3 位作者 沈豪 肖博文 宋文琦 刘思铭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3,132,共9页
为解决城市燃气PE管道的安全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弈集成云模型的管道风险评价法。以西南某地区城市燃气PE管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全息直觉模糊集(HHM-IFS)选取并筛选了5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利用基于博弈论主客观权衡改进的结构熵... 为解决城市燃气PE管道的安全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弈集成云模型的管道风险评价法。以西南某地区城市燃气PE管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全息直觉模糊集(HHM-IFS)选取并筛选了5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利用基于博弈论主客观权衡改进的结构熵权(SEWM)法与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赋权系数(CRITIC)法,以云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充分考虑模糊性与随机性的博弈集成云模型,并确定了管道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该区燃气管道为中等风险等级,应该重点关注回填质量、自然灾害、钢塑接头腐蚀、运行误操作、地形以及生物侵蚀等风险薄弱项。分析结果与实际工程相吻合,证明了该方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为更有效地评估城市燃气PE管道的安全状态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燃气PE管道 风险评价 博弈论 集成云模型 全息直觉模糊集(HHM-I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教融合型城市形成的动力机制及推进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鹏 李元博 宋永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5,共11页
随着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产教融合型城市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为研究对象,以2013—2022年10年间21个产教融合型城市及其所在的1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数据化呈现产教融合型城... 随着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产教融合型城市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为研究对象,以2013—2022年10年间21个产教融合型城市及其所在的1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数据化呈现产教融合型城市的基本特征,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教育资源、人口结构四个一级指标的八个二级指标,探究产教融合型城市及其所在省份的各指标发展现状,进而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和政策支持五个方面探究产教融合型城市形成的动力机制——强势的经济基础驱动、强大的产业动力支撑、雄厚的教育资源优势、高端的人才资源红利和积极的利好政策支持,并以此提出五个方面的策略建议:夯实经济实力,筑牢产教融合发展基石;精准定位主导产业,引领全产业链产教融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激发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发挥人口资源优势,赋能产教融合发展动能;加强市域政策驱动,政府引领产教融合新格局,以更好建构全国性产教融合型城市发展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型城市 动力机制 实证研究 产业结构 人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沙坪坝站改造实现综合开发对铁路TOD的启示 被引量:17
15
作者 荣朝和 朱丹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5-85,共11页
重庆沙坪坝铁路客站项目是我国首个利用中心城区高铁车站上盖进行大规模综合开发的铁路枢纽,提供了国铁车站路市合作开发的创新模式。总结目前我国铁路场站TOD综合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梳理重庆沙坪坝TOD项目规划建设及路市合作过程,根... 重庆沙坪坝铁路客站项目是我国首个利用中心城区高铁车站上盖进行大规模综合开发的铁路枢纽,提供了国铁车站路市合作开发的创新模式。总结目前我国铁路场站TOD综合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梳理重庆沙坪坝TOD项目规划建设及路市合作过程,根据参与主体及其合作方式总结铁路场站TOD开发模式。可以看到,在目前城市管理体制和国铁管理体制下,为避免城市与铁路建设或更新因时序问题造成双输局面,让国铁在合理条件下出让场站TOD开发权是尽快使双方把利益融合起来的可选途径。应尽早超越传统铁路车站二维红线管理和龟型开发的低级形态,实现铁路TOD高质量发展,并努力探索尝试铁路与城市化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创新和规范化城市与铁路的利益共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坪坝车站 土地综合开发 铁路toD 站城融合 路市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运的“站产城”融合发展问题探讨
16
作者 杜建军 尹志斌 施路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81,共6页
研究目的:随着铁路高速发展与全国城镇化进程加速,铁路货运站作为交通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其转型升级对切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铁路货运站面临的设施陈旧、产业错配及对城市影响等问题,探讨其向现代物流... 研究目的:随着铁路高速发展与全国城镇化进程加速,铁路货运站作为交通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其转型升级对切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铁路货运站面临的设施陈旧、产业错配及对城市影响等问题,探讨其向现代物流枢纽转型升级,与城市、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将有助于推动我国铁路货运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1)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以铁路货运站为核心的“站产城”融合发展理论,系统阐释其发展内涵、路径和发展阶段;(2)总结功能、交通、产业、空间和数据五个维度的“站产城”融合发展策略;(3)通过重庆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该理论的有效性;(4)本研究成果可为新建大型铁路货运站、铁路物流基地规划设计,以及既有货运设施改造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运站 站产城融合 发展内涵 融合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协同驱动学习型城市建设:价值意蕴、利益诉求与整合机制
17
作者 饶芸 李名梁 +1 位作者 樊怡 欧灵桐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6,共8页
建设学习型城市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满足城市居民终身学习需求的战略选择和有效途径,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学习型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组织、社会团队、媒体和公民等多个利益主体。利益... 建设学习型城市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满足城市居民终身学习需求的战略选择和有效途径,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学习型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组织、社会团队、媒体和公民等多个利益主体。利益相关者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念始终一脉相承,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同。学习型城市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核心相关层、关键调控层和密切服务层,各自利益诉求不同,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利益相关者协同整合。实践表明,只有切实发挥好政府的政策扶持作用、学校的教育培养作用、企业的资源供给作用、文化服务组织的基层服务作用、社会团体的协作参与作用和媒体的传播导向作用,编织动态的学习型城市协作网络,方能推动学习型城市未来建设,促进城市文化的包容、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城市建设 利益相关者 价值意蕴 整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综合与站城融合——广州四代铁路客站综合交通一体化的发展演变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兴旺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1,共7页
随着铁路加速发展,高铁成为中国的一张闪亮名片。它改变生活观念,重塑城市格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铁路客站迭代升级。交通综合与站城融合成为当下业内重要课题。以广州四代铁路客站及其换乘模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图解的方法,... 随着铁路加速发展,高铁成为中国的一张闪亮名片。它改变生活观念,重塑城市格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铁路客站迭代升级。交通综合与站城融合成为当下业内重要课题。以广州四代铁路客站及其换乘模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图解的方法,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以铁路客站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经历了从平面展开到立体叠落,呈立体化紧凑化发展的演变规律。运用拓扑学的同胚原理,从空间拓扑结构关系入手,抓住铁路客站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城市内外交通网络节点的本质属性,建构其换乘流线的空间拓扑结构关系基本模型。结合工程实例,探讨设计策略,为类似项目设计提供新的视角和案例参考,以期推动综合交通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学 铁路客站 站城融合 综合交通一体化 发展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体力活动意愿的建成环境影响——基于感知与中介视角
19
作者 李康康 杨东峰 姜莉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0,共8页
人口老龄化是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嵌套的过程。通过配套建设以适应老年人体力活动需要的建成环境,是城市空间主动式干预老龄健康问题的有效切入点。既有研究多关注于健康支持性建成环境要素识别,而较少对其感知功能进行定位,导致在具体... 人口老龄化是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嵌套的过程。通过配套建设以适应老年人体力活动需要的建成环境,是城市空间主动式干预老龄健康问题的有效切入点。既有研究多关注于健康支持性建成环境要素识别,而较少对其感知功能进行定位,导致在具体规划实践中难以循章依据。为此,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通过构建涵盖老年人体力活动意愿、主观感知与住区及周边核心建成环境要素的影响关系模型,从感知与中介视角甄别影响老年人体力活动意愿的关键性建成环境要素,并获取老年人对其感知功能。研究发现:景观舒适性(β=0.332)、交通安全性(β=0.157)、出行通畅性(β=0.146)、交通便捷性(β=0.079)是老年人体力活动意愿形成的主观敏感性因素,治安安全性作用不明显。建成环境层面,社区开放形式(ɑ=0.117)、路网密度(ɑ=0.579)、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ɑ=0.172)、休憩与遮蔽设施(ɑ=0.128)具有正向效应,地块面积(ɑ=-0.168)、交叉口密度(ɑ=-0.572)存在负向效应,公交站点密度、公交站点时间可达性无显著相关性。中介效应表明:社区开放形式是影响老年人交通安全性的关键性要素,NDVI植被系数则会影响景观舒适性、出行通畅性的主观感知,进而影响老年人体力活动意愿的形成。研究结果能够为既有住区建成环境适老化改造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体力活动意愿 建成环境 中介效应 适老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站城融合空间生产逻辑及其实践路径
20
作者 陈小君 林晓言 郝晓培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2,共10页
空间生产理论指向下的铁路站城融合研究,旨在厘清政府、企业、公众三者在站城融合中的内在关系,将城市空间生产理论嵌入我国车站建设与城市空间规划的实践场域,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铁路站城融合实践路径。在政府-企业-公众的三维逻辑关... 空间生产理论指向下的铁路站城融合研究,旨在厘清政府、企业、公众三者在站城融合中的内在关系,将城市空间生产理论嵌入我国车站建设与城市空间规划的实践场域,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铁路站城融合实践路径。在政府-企业-公众的三维逻辑关系框架下,铁路站城融合的空间生产路径表现为:政府与企业分别作为引导因素和内在动力推进铁路站城融合空间生产,公众则对铁路站城融合空间生产起到反馈调节作用。实践路径方面,地方政府应在规划引导的同时,适当放手激发市场活力,维护公众利益。同时,应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挖掘企业与市场潜力,强化监管,防范市场失范行为,并且以公众利益为导向开展科学规划,增强公众参与的深度与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站城融合 空间生产 动态博弈 城市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