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角度位相调控反射镜的设计与研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大琪 刘保剑 +2 位作者 余德明 段微波 刘定权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222,共8页
宽角度位相调控反射镜是下一代中高轨量子通信系统中的核心元件,用于宽角度范围内信号光的高效传递与偏振态的精确调控。基于等效多层膜理论,采用介质反射膜堆加非规整位相调控膜的膜系结构,设计了一种宽角度位相调控反射镜。选择Nb2O5... 宽角度位相调控反射镜是下一代中高轨量子通信系统中的核心元件,用于宽角度范围内信号光的高效传递与偏振态的精确调控。基于等效多层膜理论,采用介质反射膜堆加非规整位相调控膜的膜系结构,设计了一种宽角度位相调控反射镜。选择Nb2O5和SiO2分别作为高、低折射率薄膜材料,通过误差分析,优化沉积工艺,采用电子束蒸发结合离子辅助沉积的方式,在德国莱宝Lab900-plus设备上制备出该薄膜元件。研制结果表明,反射镜在780 nm处、45°±7.5°入射范围内,其反射率大于99.3%,位相差控制在3°以内,满足量子通信系统的反射率及位相差控制要求,且通过相关环境模拟实验,满足可靠性要求,为该类偏振调控薄膜元件在下一代中高轨量子卫星中的工程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位相调控 反射镜 偏振 宽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gg光栅反射率对串馈型光控相控阵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严济鸿 何子述 张锐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83,共5页
简述了并馈型光控相控阵天线的工作原理、发展状况和优缺点,分析了串馈型光控相控阵列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串馈型光控相控阵列系统的数学模型,讨论了线性啁啾Bragg光栅反射谱波动对串馈型光控相控阵列系统方向图和对阵列接收的线... 简述了并馈型光控相控阵天线的工作原理、发展状况和优缺点,分析了串馈型光控相控阵列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串馈型光控相控阵列系统的数学模型,讨论了线性啁啾Bragg光栅反射谱波动对串馈型光控相控阵列系统方向图和对阵列接收的线性调频雷达信号的脉冲压缩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线性啁啾Bragg光栅反射谱波动只影响了方向图、脉冲压缩的幅值,而未引起方向图的偏移、脉冲压缩的展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光控相控阵 光实时延迟线 串馈 BRAGG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敏检测技术的光纤氧传感器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士威 哀薇 刘晓东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12,共2页
采用相敏检测技术,实现了对弱荧光信号的检测。用于一种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光纤氧传感器。传感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光纤氧传感器 相敏检测 宽带放大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路动态控制的宽带锁相环相噪优化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武广 张文锋 张文堃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0-553,561,共5页
针对工程上宽带锁相环因频率高、低端环路带宽变化剧烈而导致输出相位噪声产生恶化的问题,该文通过锁相环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导致该问题的影响因素,且根据锁相环环路带宽变化影响因子,提出了一种通过动态控制环路带宽实现优化相位噪声的方... 针对工程上宽带锁相环因频率高、低端环路带宽变化剧烈而导致输出相位噪声产生恶化的问题,该文通过锁相环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导致该问题的影响因素,且根据锁相环环路带宽变化影响因子,提出了一种通过动态控制环路带宽实现优化相位噪声的方法,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高低端环路带宽的波动现象得到了收敛,避免了相位噪声的恶化,9~15 GHz全频段的相位噪声优于-93 dBc/Hz@(1 kHz~1 MHz),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锁相环 环路带宽 相位噪声优化 动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光控相控阵雷达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安涛 韩春林 何子述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5-57,共3页
基于现有的器件提出了X波段光控相控阵雷达的设计方案,对光信号收发以及OTTD(OpticalTrueTimeDelay)的实现方案进行了探讨。采用光纤技术的X波段光控相控阵雷达通过引入光实时延迟线OTTD,减轻了传统相控阵雷达因渡越时间和孔径效应对信... 基于现有的器件提出了X波段光控相控阵雷达的设计方案,对光信号收发以及OTTD(OpticalTrueTimeDelay)的实现方案进行了探讨。采用光纤技术的X波段光控相控阵雷达通过引入光实时延迟线OTTD,减轻了传统相控阵雷达因渡越时间和孔径效应对信号瞬时带宽的限制,实现了宽带宽角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 外调制 光控相控阵雷达 光实时延迟线(OTTD) 高色散光纤 APD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低相噪双核压控振荡器 被引量:1
6
作者 廖一龙 张浩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84,共5页
基于同相耦合拓扑结构,分析并设计了一款双核压控振荡器(VCO)。该电路通过将两个相同VCO核的输出同相相连,实现了在不降低谐振腔Q值和输出信号幅度的前提下,将谐振腔的有效电感值减小一半,从而降低了输出信号的相位噪声。该芯片采用TPS ... 基于同相耦合拓扑结构,分析并设计了一款双核压控振荡器(VCO)。该电路通过将两个相同VCO核的输出同相相连,实现了在不降低谐振腔Q值和输出信号幅度的前提下,将谐振腔的有效电感值减小一半,从而降低了输出信号的相位噪声。该芯片采用TPS 65 nm RFSOI CMOS工艺制造,包括焊盘在内的芯片面积为1.04 mm~2。测试结果表明,该VCO可以在8.600~12.148 GHz (34.2%)的宽频带范围内连续工作,并在8.841 GHz处测试的相位噪声为-108.63 dBc/Hz@1 MHz。当电源电压为1.2 V且不考虑测试缓冲器时,该双核VCO消耗电流为9.2~11.1 m A,对应含调谐范围的优值(FOM_T)为-183.39~-187.13 d Bc/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压控振荡器 同相耦合拓扑结构 低相噪 宽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通道宽带全通网络相移器的优化设计
7
作者 曹金宁 柳超 熊露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33,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全通网络宽带相移器的设计方法,首先基于一阶全通网络的群延迟特性,给出了一个用于优化相对相移固定的全通网络目标函数,并分析了该目标函数与各单元网络零极点参数的关系;然后利用遗传算法分别对30°和60°十倍... 提出了一种新的全通网络宽带相移器的设计方法,首先基于一阶全通网络的群延迟特性,给出了一个用于优化相对相移固定的全通网络目标函数,并分析了该目标函数与各单元网络零极点参数的关系;然后利用遗传算法分别对30°和60°十倍频宽带相对相移网络的零极点参数值进行了优化,得到了较好的相位频率特性结果;最后使用ADS仿真软件对设计的四通道相移器网络特性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这种设计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舰船工程 宽带 相移器 全通网络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相控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IMT-A和UWB系统的双频段开关电流源压控振荡器设计
8
作者 唐欣 黄风义 +1 位作者 唐旭升 邵明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3-477,共5页
采用TSMC 0.13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宽带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LC-VCO).LC-VCO采用互补型负阻结构,输出信号对称性较好,可以获得更好的相位噪声性能.为达到宽的调谐范围,核心电路采用4 bit可重构的开关电容调谐阵列以降低调谐电路增益,... 采用TSMC 0.13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宽带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LC-VCO).LC-VCO采用互补型负阻结构,输出信号对称性较好,可以获得更好的相位噪声性能.为达到宽的调谐范围,核心电路采用4 bit可重构的开关电容调谐阵列以降低调谐电路增益,并使用可变电容在每段开关电容子频带上实现调谐.此外,压控振荡器的设计采用了开关电流源、开关交叉耦合对和噪声滤波等技术,以优化电路的相位噪声、功耗、振荡幅度等性能.整个芯片(包括焊盘)面积为1.11 mm×0.98 mm.测试结果表明,在1.2 V电源电压下,UWB和IMT-A频段上压控振荡器所消耗的电流分别为3.0和5.6 mA,压控振荡器的调谐范围为3.86~5.28和3.14~3.88GHz.在振荡频率3.534和4.155 GHz上,1 MHz频偏处,压控振荡器的相位噪声分别为-122和-119 dBc/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控振荡器(VCO) CMOS IMT-ADVANCED UWB 相位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