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灰色模型在城市工业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汪妮 孙博 张刚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316,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工业需水量预测的应用水平。方法综合分析灰色GM(1,1)模型在需水预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残差修正以及等维递补的原理,建立了改进的灰色模型以对城市工业需水量进行预测。结果基于两种不同的灰色模型,得出了宝鸡...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工业需水量预测的应用水平。方法综合分析灰色GM(1,1)模型在需水预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残差修正以及等维递补的原理,建立了改进的灰色模型以对城市工业需水量进行预测。结果基于两种不同的灰色模型,得出了宝鸡市城市工业需水量的两组不同的预测值,并对该预测结果进行了精度检验与对比分析。结论建立改进的灰色模型通用性较好,在数据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使用,仍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预测结果,有益于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以及中长期供水计划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量预测 灰色理论 GM(1 1)模型 灰色等维动态递补模型 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误差分解与溯源理论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蒋敏兰 费业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735-736,740,共3页
基于全系统动态精度理论及其建模方法,建立实际测量系统的“白化”或“准白化”模型,以及输出总误差的“白化”模型,利用混合谱分析的方法对动态测试系统进行误差分解与溯源。动态误差分解与溯源是误差理论及精度理论的逆向问题,在动态... 基于全系统动态精度理论及其建模方法,建立实际测量系统的“白化”或“准白化”模型,以及输出总误差的“白化”模型,利用混合谱分析的方法对动态测试系统进行误差分解与溯源。动态误差分解与溯源是误差理论及精度理论的逆向问题,在动态测量及动态测试系统的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系统精度理论 动态误差分解与溯源 动态系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动态测试误差溯源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许桢英 费业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7-119,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精度理论——动态测试误差溯源理论 ,将测试系统的输出总误差分解并溯源到系统内部各组成单元以及外界干扰因素 ,并给出了其建模方法。小波神经网络是现代信号处理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 ,它结合了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 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精度理论——动态测试误差溯源理论 ,将测试系统的输出总误差分解并溯源到系统内部各组成单元以及外界干扰因素 ,并给出了其建模方法。小波神经网络是现代信号处理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 ,它结合了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两者的优点。文中利用小波神经网络 ,根据系统的白化模型 ,对仿真动态测试系统的输出误差进行了溯源研究 ,并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神经网络 动态测试 测试误差 动态精度理论 建模方法 白化模型 信息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加工中心综合误差建模及实验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泽青 李增强 +2 位作者 刘奇 刘丽冰 张艳蕊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13,共8页
为解决复杂工况条件下数控机床综合误差补偿问题,采用多体系统理论建立热平衡状态下立式加工中心几何-伺服动态综合误差模型。利用激光干涉仪和球杆仪分别对其各单项几何误差和圆运动误差进行测试,发现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大,几何误差基本... 为解决复杂工况条件下数控机床综合误差补偿问题,采用多体系统理论建立热平衡状态下立式加工中心几何-伺服动态综合误差模型。利用激光干涉仪和球杆仪分别对其各单项几何误差和圆运动误差进行测试,发现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大,几何误差基本保持不变,伺服动态误差逐渐增大,并成为影响综合误差的主要因素,当进给速度达到6000mm/min时,伺服不匹配占圆运动误差的50%左右。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综合误差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不同工况下机床的误差补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系统理论 立式加工中心 几何误差 伺服动态误差 综合误差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蒋敏兰 费业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666-2670,共5页
对测量系统进行动态特性和精度理论研究必须建立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传统建模方法的缺陷,研究分析了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该建模理论与方法充分考虑了系统内部各组成环节的信息,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实际测量系统内部各结... 对测量系统进行动态特性和精度理论研究必须建立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传统建模方法的缺陷,研究分析了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该建模理论与方法充分考虑了系统内部各组成环节的信息,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实际测量系统内部各结构单元的传递特性随时间变化对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该建模理论与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不管是动态测量系统还是静态测量系统,用该建模理论与方法都能够建立其全误差模型。最后利用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测微系统(百分表)的全误差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 全误差模型 精度理论 测微系统(百分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泰勒展开高次项修正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冲 方群 王乐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7-933,共7页
飞行器动力学特性的准确分析与其总体、控制系统设计及准确度分析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传统的分析方法是基于小扰动假设的线性化方法,即将非线性的扰动运动方程进行线性化处理,利用线性化的方程逼近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在小扰动的情况... 飞行器动力学特性的准确分析与其总体、控制系统设计及准确度分析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传统的分析方法是基于小扰动假设的线性化方法,即将非线性的扰动运动方程进行线性化处理,利用线性化的方程逼近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在小扰动的情况下,这种近似的结果能够保证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然而对于诸如高超声速飞行器这种具有运动范围大、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干扰严重、气动参数的非线性特性明显等特点的飞行器,小扰动假设显然在很多飞行状态下是不合适的,必然会带来扰动运动建模的不准确性,从而导致动态特性分析结果的不准确,对总体、控制系统设计及准确度分析造成错误的结果。文章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大机动状态下的动态稳定性分析问题,对基于线性化方法得到的平衡特征值是否能够反映非线性特征值所有的运动特征进行研究。首先规划一条航迹,在这条航迹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点,并在这些特征点上进行泰勒展开,建立保留相关变量高阶项的扰动运动模型;然后利用高阶项信息对线性化方程进行修正,并求出修正后的特征值;利用特征值扰动理论对线性化的扰动运动特征根和基于高阶项修正的扰动运动特征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给定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可以用范数法则来判定在何种条件(主要考虑扰动的幅值范围)基于小扰动的线性化模型可以适用,在何种条件下必须考虑高阶项的非线性特性。为具有复杂非线性和大扰动值特性的飞行器动态特性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勒展开高阶项 高超声速飞行器 动态特性 特征值扰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MEMS陀螺动态误差建模及系统仿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建利 杜敏 陈凡红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7-569,共3页
为了增强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陀螺抗外部角运动干扰能力,利用欧拉动力学理论,采用解析法构建了动态误差数学模型,分析了各误差的物理起因及影响大小。通过系统误差标定、补偿试验,计算基于MEMS惯性器件的微小型捷联惯... 为了增强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陀螺抗外部角运动干扰能力,利用欧拉动力学理论,采用解析法构建了动态误差数学模型,分析了各误差的物理起因及影响大小。通过系统误差标定、补偿试验,计算基于MEMS惯性器件的微小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动态误差。采用仿真方法验证了该系统应用于反坦克弹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机电陀螺 欧拉动力学理论 动态误差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速制动电机驱动的切纸机进给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陶涛 梅雪松 +1 位作者 孙挪刚 邓文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718-722,共5页
针对由双速制动电机驱动控制的切纸机定位系统 ,建立了考虑机械、电机、电器和控制系统等因素的动力学模型 ,并利用MATLAB平台建立了一套仿真系统 ;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与仿真结果的比较 ,详细地探讨了数控切纸机定位进给系统的动力学过程 ... 针对由双速制动电机驱动控制的切纸机定位系统 ,建立了考虑机械、电机、电器和控制系统等因素的动力学模型 ,并利用MATLAB平台建立了一套仿真系统 ;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与仿真结果的比较 ,详细地探讨了数控切纸机定位进给系统的动力学过程 .对 4种不同情况下的定位器位移进行的仿真实验表明 :仿真误差不超过 0 4mm .这项研究结果为研究与提高该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由此得到的结论对研究其他以双速制动电机为驱动控制的定位系统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速制动电机 动力学 定位系统 切纸机 进给系统 驱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编机梳栉横移系统误差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4
9
作者 苏柳元 孟婥 +1 位作者 张玉井 赵义满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0-137,共8页
为研究经编机梳栉横移系统机械结构对横移误差的影响,基于赫兹接触理论计算了滚珠丝杠副的轴向刚度、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轴向刚度和径向刚度、直线轴承和滚珠导套的径向刚度,同时考虑导纱梳栉、球铰和异形连接件的柔性,通过ANSYS和ADAM... 为研究经编机梳栉横移系统机械结构对横移误差的影响,基于赫兹接触理论计算了滚珠丝杠副的轴向刚度、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轴向刚度和径向刚度、直线轴承和滚珠导套的径向刚度,同时考虑导纱梳栉、球铰和异形连接件的柔性,通过ANSYS和ADAMS软件进行刚柔耦合分析,获得了系统的横移误差。分别研究了导纱梳栉的质量和刚度对加固架驱动和重心驱动2种横移系统横移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横移误差主要由梳栉和异形连接件在偏转力矩下的弯曲变形以及梳栉和球铰在轴向推力下的压缩变形产生,减小梳栉的质量和增加梳栉的刚度均能减小系统的横移误差;重心驱动方式克服了梳栉在横移过程中产生的偏转力矩,从而减小了对梳栉刚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机 梳栉横移 横移误差 赫兹接触理论 刚柔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