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龙江流域大型高位滑坡成灾动力过程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振 游杨 +1 位作者 陈亮 王立朝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白龙江流域山高坡陡,分布大量高位滑坡,是我国高位地质灾害风险极高的地区。舟曲县立节镇北山古滑坡位于白龙江左岸,滑坡剪出口与江面高差约700 m,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变形破坏。通过资料搜集、遥感调查与解译、现场调查等手段,查明了立... 白龙江流域山高坡陡,分布大量高位滑坡,是我国高位地质灾害风险极高的地区。舟曲县立节镇北山古滑坡位于白龙江左岸,滑坡剪出口与江面高差约700 m,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变形破坏。通过资料搜集、遥感调查与解译、现场调查等手段,查明了立节北山滑坡的地质环境与变形破坏特征,基于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与等效流体模型,开展滑坡后破坏运动过程模拟,对远程致灾危险进行预测分析。模拟分析表明,立节北山滑坡若发生失稳剧滑,将形成高位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灾害,滑动距离达1 600 m,最大运动速度45.7 m/s,沿途铲刮方量77.7万m~3,滑体扩容系数1.32。滑体约200 s后完全停止运动并堆积,堆积区面积2.2×10~5 m~2,覆盖坡脚立节镇一半的范围,最大堆积厚度17.8 m,最大冲击速度30 m/s。研究结果为立节北山滑坡开展风险评价与分区提供定量化数据,为白龙江流域大型高位滑坡精细调查与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滑坡 变形破坏特征 高速远程 运动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en Plus在脱丁烷塔降压案例中的应用
2
作者 廖昌勇 黄国金 +1 位作者 刘贤光 朱俊桦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149,共6页
脱丁烷塔聚合物结垢问题是制约乙烯装置长周期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新建装置通过降低操作压力在防止脱丁烷塔聚合物结垢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以脱丁烷塔为例,对降压过程的可行性、经济性以及风险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利用化工流程模拟... 脱丁烷塔聚合物结垢问题是制约乙烯装置长周期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新建装置通过降低操作压力在防止脱丁烷塔聚合物结垢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以脱丁烷塔为例,对降压过程的可行性、经济性以及风险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利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降压后各项工艺参数进行模拟优化,将优化结果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结果表明,脱丁烷塔的降压极限为350 kPa,降压后全塔温度降低约4℃,塔釜粗裂解汽油中的C_(4)摩尔分数降低0.32百分点,节省低压蒸汽1.3 t h,装置能耗和C_(4)产品损失降低,循环水侧压降、循环水在换热器内的流速和对数传热温差均在合理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脱丁烷塔 聚合结垢 流程模拟 降压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编工艺仿真和多尺度分析的SiC_(f)/SiC核能包壳管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闫忠伟 范欣愉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1-198,共8页
基于环编工艺制备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SiC_(f)/SiC)包壳管纤维预制体,并通过PIP方法浸渍烧结制备核能包壳管是当前高容错包壳管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乏燃料反应堆中,为了提升热交换效率,包壳管壁厚一般不应超过0.75mm,同时... 基于环编工艺制备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SiC_(f)/SiC)包壳管纤维预制体,并通过PIP方法浸渍烧结制备核能包壳管是当前高容错包壳管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乏燃料反应堆中,为了提升热交换效率,包壳管壁厚一般不应超过0.75mm,同时还需要承受复杂外界工况与内部兆帕级气压,这为4m长包壳管的结构设计带来巨大挑战。如何面向SiC_(f)/SiC复杂成型过程,系统性建立一种反映复合材料多层级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成为包壳管安全设计的首要前提。该研究基于有限元接触算法,建立了包含环编工艺参数的碳化硅纤维环编预制体有限元模型。通过细观—宏观多尺度方法探究了纤维体积含量、纤维和基体力学性能等参数对核能包壳管力学性能的影响,打通了从制备工艺到强度校核的一体化设计链条。通过将多尺度模型与传统的层合板理论方法构建的核能包壳管模型对比,验证了后者扭转强度预报值比前者高估了69%,存在极高的设计风险。研究通过初步探索联合工艺仿真与多尺度仿真设计优化复杂碳化硅复合材料结构,并预报诸如强度和模量等力学性能,以降低昂贵的制备成本和实验成本,为未来开展复杂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度设计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壳管 碳化硅复合材料 有限元 工艺成型仿真 多尺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光伏储能系统组件级建模与细粒度仿真方法
4
作者 刘腾飞 赵浩然 +3 位作者 江艺宝 黄伟煌 冯俊杰 杨双飞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9,共11页
光储系统详细模型可完整反映系统的阻抗特性,但会大大增加电磁暂态仿真的规模。并行求解是提高仿真效率的重要方法,但需要设计符合高性能硬件架构的并行算法,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为此,基于受控源解耦法与一步延迟解耦提出一种光储系... 光储系统详细模型可完整反映系统的阻抗特性,但会大大增加电磁暂态仿真的规模。并行求解是提高仿真效率的重要方法,但需要设计符合高性能硬件架构的并行算法,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为此,基于受控源解耦法与一步延迟解耦提出一种光储系统细粒度分网仿真方案,实现光储系统的高效求解。同时,利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多线程优势并行求解解耦模型,大幅提高大规模光储系统的求解速度。将所提方法与在Simulink/MATLAB中搭建的详细模型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准确仿真大型光储系统的电磁暂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光储系统 电磁暂态仿真 细粒度分网 精细化建模 中央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显著性改进的水果图像模糊聚类分割算法 被引量:53
5
作者 陈科尹 邹湘军 +3 位作者 熊俊涛 彭红星 郭艾侠 陈丽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7-165,J0003,共10页
准确分割水果图像是采摘机器人实现视觉定位的关键技术。该文针对传统模糊聚类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计算量大和易出现图像过分割等问题,结合机器人的视觉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视觉显著性改进的水果图像模糊聚类分割算法。首先,选... 准确分割水果图像是采摘机器人实现视觉定位的关键技术。该文针对传统模糊聚类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计算量大和易出现图像过分割等问题,结合机器人的视觉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视觉显著性改进的水果图像模糊聚类分割算法。首先,选择适当的颜色模型把彩色水果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然后对灰度图像做不同尺度的高斯滤波处理,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特点,融合了多个不同尺度的高斯滤波图像,形成图像聚类空间;最后,用直方图和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对图像的传统模糊聚类分割算法进行了改进,用改进的算法分别对采集到的100张成熟荔枝和柑橘图像,各随机选取50张,进行图像分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成熟荔枝和柑橘的图像平均果实分割率分别为95.56%和93.68%,平均运行时间分别为0.724和0.790s,解决了水果图像过分割等问题,满足实际作业中采摘机器人对果实图像分割率和实时性的要求,为图像分割及其实时获取提供了一种新的基础算法,为视觉精确定位提供了有效的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模糊聚类 模拟退火 多尺度视觉显著性 粒子群算法 采摘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合成草酸二乙酯偶联与再生反应匹配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孟凡东 许根慧 +2 位作者 王保伟 马新宾 郭荣群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8-63,共6页
在偶联反应和再生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研究的基础上 ,计算机模拟了在负载型Pd催化剂上 ,CO与亚硝酸乙酯气相偶联制备草酸二乙酯 ,反应生成的NO与乙醇发生再生反应这一洁净工艺过程。根据模拟结果 ,模型放大试验实现了偶联反应和再生反... 在偶联反应和再生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研究的基础上 ,计算机模拟了在负载型Pd催化剂上 ,CO与亚硝酸乙酯气相偶联制备草酸二乙酯 ,反应生成的NO与乙醇发生再生反应这一洁净工艺过程。根据模拟结果 ,模型放大试验实现了偶联反应和再生反应的有机匹配 ,基本上达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一氧化碳 偶联反应 合成 草酸二乙酯 再生反应 过程模拟 放大试验 洁净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7
作者 史晓亮 李颖 +1 位作者 严登华 赵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1-308,共8页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与水文过程的相互作用成为全球生态与环境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在阐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特性的基础上,从LUCC对径流影响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以及模拟尺度等方面概述了...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与水文过程的相互作用成为全球生态与环境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在阐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特性的基础上,从LUCC对径流影响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以及模拟尺度等方面概述了LUCC对水文过程影响的研究进展。综合分析表明,由于区域气候和地理的差异性,以及研究尺度和方法的不同,特定流域上LUCC对水文过程影响的结论难以取得一致。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正确评价LUCC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加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为流域土地利用规划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 水文过程 径流 研究方法 模拟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复杂钢结构施工过程计算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慎伟 张其林 +1 位作者 罗晓群 吴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48,共4页
针对大跨屋盖的结构形式和滑移施工方法的特点,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提出了空间结构滑移施工的数值计算方法,开发了大型复杂钢结构施工过程跟踪计算软件,可以考虑施工过程、施工荷载、边界约束、预张力等因素的影响,实现对结构施工全过... 针对大跨屋盖的结构形式和滑移施工方法的特点,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提出了空间结构滑移施工的数值计算方法,开发了大型复杂钢结构施工过程跟踪计算软件,可以考虑施工过程、施工荷载、边界约束、预张力等因素的影响,实现对结构施工全过程的跟踪模拟分析.通用有限元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国家体育馆钢结构屋盖滑移施工过程跟踪现场监测数据结果表明了该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可为大跨空间结构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钢结构 施工过程 非线性有限元 滑移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廖移山 李俊 +2 位作者 闵爱荣 王晓芳 崔春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8-566,共9页
2005年7月9~10日湖北西部-河南南部出现了一次强降水过程。从天气形势的发展变化,推断出天气系统演变过程的两种可能方式,然后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EM对这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暴雨发展的中尺度过程... 2005年7月9~10日湖北西部-河南南部出现了一次强降水过程。从天气形势的发展变化,推断出天气系统演变过程的两种可能方式,然后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EM对这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暴雨发展的中尺度过程和特征。这次过程是由辐合线加强和气旋发展两个阶段组成的,在辐合线加强过程中,随着辐合线北侧下空气的南侵以及暖湿空气南南至北倾斜向上发展.上升运动发展到对流层高层后向南北两侧辐散,并在对流层中层构成一对经阳偶极子环流圈,它们的下沉支补偿融入上升运动区中,加强和维持了低层的辐合;而在气旋发展过程中,切变线南侧的湿空气明显向北发展,并在切变线上跨越湿度锋区新生发展出一个β中尺度气旋,气旋南半部的湿空气具有强辐合性并伴有强上升运动发展,紧邻其南侧是湿补偿下沉气流,而上升运动北侧的干下沉气流一直向下伸展到边界层顶附近,受低层湿空气向北发展穿越湿度锋区的作用没有向南融入上升运动区中,文中最后给出了辐合线加强和气旋发展的三维空间结构示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过程 数值模拟 β中尺度气旋 辐合线 湿空气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观数值模拟的混凝土断裂过程区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卿龙邦 姜军 +2 位作者 周明杰 王娟 吴礼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2,共4页
基于细观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混凝土裂缝尖端断裂过程区特性。采用多尺度方法对不同尺寸的三点弯曲梁试件进行建模,并利用非局部损伤模型模拟了断裂过程区的演变过程。结合现有试验对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基于数值模拟方法... 基于细观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混凝土裂缝尖端断裂过程区特性。采用多尺度方法对不同尺寸的三点弯曲梁试件进行建模,并利用非局部损伤模型模拟了断裂过程区的演变过程。结合现有试验对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峰值荷载时刻对应的临界断裂过程区长度随着试件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临界损伤区域面积亦相应增加,临界断裂过程区长度与试件高度的比值随试件高度的增加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细观数值模拟 断裂过程区 多尺度 非局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昌波 周立新 雷凡培 《火箭推进》 CAS 2014年第1期10-17,共8页
雾化过程的数值模拟主要有3类方法:简单工程模型、准直接数值模拟和多尺度仿真。对这3类方法的基本思想、优缺点和研究应用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雾化过程的多尺度仿真,对大块液体的运动采用准直接数值模拟的思想,对小于网格尺度的... 雾化过程的数值模拟主要有3类方法:简单工程模型、准直接数值模拟和多尺度仿真。对这3类方法的基本思想、优缺点和研究应用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雾化过程的多尺度仿真,对大块液体的运动采用准直接数值模拟的思想,对小于网格尺度的小液滴采用模型来封闭。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反映雾化过程的主要特性,而且计算量适中,已经成为雾化过程数值模拟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过程 数值模拟 多尺度仿真 液滴追踪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磁水处理器处理腔的电磁场仿真分析及实验 被引量:8
12
作者 熊兰 伍懿美 +3 位作者 杨子康 石岭岭 苗雪飞 何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7-434,共8页
处理腔是高频电磁水处理器的重要组成部件,为了确定何种处理腔结构对高频电磁阻垢除垢具有更佳的效果,利用准静态学方法对2种常见的处理腔即同轴式处理腔和螺线管式处理腔进行了电磁场分析,得到了同轴式处理腔主导场为电场、螺线管式处... 处理腔是高频电磁水处理器的重要组成部件,为了确定何种处理腔结构对高频电磁阻垢除垢具有更佳的效果,利用准静态学方法对2种常见的处理腔即同轴式处理腔和螺线管式处理腔进行了电磁场分析,得到了同轴式处理腔主导场为电场、螺线管式处理腔主导场为磁场的结论;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其内部的电磁场能量的分布,仿真分析表明:当施加相同的激励源并处理相同体积的水时,同轴式处理腔内的电磁能量大于螺线管式处理腔;最后,设计了一套高频电磁阻垢除垢系统和微型循环水系统,并自行配兑钙离子浓度为5mmol/L的碳酸钙溶液进行了实验研究,检测了溶液中电导率和生成的晶体形态,并用挂片法测定了阻垢率。实验结果表明:2种处理腔都有一定的阻垢效果,但同轴式处理腔的阻垢效果明显优于螺线管式处理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腔 水处理 准静态场 仿真分析 ANSOFT 电磁能量 阻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变工况流程模拟的回溯同伦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祝铃钰 陈智强 +2 位作者 陈曦 邵之江 钱积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0-695,共6页
针对大规模变工况流程模拟中初值要求高、收敛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同伦思想与回溯搜索方法的回溯同伦法(HBM)。该方法利用工况变量作为同伦参数,提高了同伦辅助问题的可解性。采用回溯法自动搜索同伦参数并作为非线性方程组求解... 针对大规模变工况流程模拟中初值要求高、收敛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同伦思想与回溯搜索方法的回溯同伦法(HBM)。该方法利用工况变量作为同伦参数,提高了同伦辅助问题的可解性。采用回溯法自动搜索同伦参数并作为非线性方程组求解器的外壳,降低了求解器对初值的要求。在AspenPlus中将回溯同伦法与内部求解算法结合对乙烯分离过程变工况算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HBM能够扩大收敛范围,可有效达到问题的物理边界。同时,使用回溯法搜索工况参数能保证找到同伦工况点,帮助分析过程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工况 同伦法 流程模拟 大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铝含量Ni_(75)Al_xV_(25-x)合金早期沉淀过程的原子尺度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宇宏 陈铮 +1 位作者 王永欣 唐丽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4-538,共5页
采用微观相场模型,基于离散格点形式的微观扩散方程和非平衡自由能函数,编制了三元Ni75AlxV25-x合金的原子层面计算机模拟程序。模拟发现:低铝含量Ni75AlxV25-x合金的θ相先于γ′相析出,其沉淀机制为等成分有序化+失稳分解;γ′相在θ... 采用微观相场模型,基于离散格点形式的微观扩散方程和非平衡自由能函数,编制了三元Ni75AlxV25-x合金的原子层面计算机模拟程序。模拟发现:低铝含量Ni75AlxV25-x合金的θ相先于γ′相析出,其沉淀机制为等成分有序化+失稳分解;γ′相在θ相的相界处非经典形核,二者均先形成非化学计量比有序相,之后向化学计量比有序相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合金 早期沉淀 原子尺度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化工安全仿真培训,培养大工程观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爱东 姜勇 杨红晓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6-89,共4页
现代化的石化工业全部或部分工段实现计算机控制,仿真技术在石化行业安全评价、安全监测与安全训练等领域正在或即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石油炼制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为例,从安全仿真培训角度出发,分析工程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 现代化的石化工业全部或部分工段实现计算机控制,仿真技术在石化行业安全评价、安全监测与安全训练等领域正在或即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石油炼制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为例,从安全仿真培训角度出发,分析工程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将班组监控内容及要求实际案例带入仿真训练课堂,学员可达到一种身临其境执行应急预案的感觉。增强学员化工仿真安全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理论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过程 安全仿真 大工程观 仿真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D在搅拌罐性能研究和生化过程放大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蔡子金 李军庆 +1 位作者 张庆文 洪厚胜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112,共5页
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在搅拌罐性能研究和生化过程放大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在搅拌罐流场特性、搅拌功率、气液分散性能、耦合溶氧传质过程中,CFD模拟分析技术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传统试验方法的不足。文章还就气液传质过程5... 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在搅拌罐性能研究和生化过程放大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在搅拌罐流场特性、搅拌功率、气液分散性能、耦合溶氧传质过程中,CFD模拟分析技术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传统试验方法的不足。文章还就气液传质过程5种模型的应用进行对比;并阐述CFD模拟在生物发酵过程放大中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模拟 搅拌罐 性能 生化过程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生产线装配工艺规划的仿真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奔 成晔 +1 位作者 王堃 张伯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8-201,共4页
轿车生产线工艺规划是连接轿车设计与大批量生产的桥梁。为提高计算机辅助生产线装配工艺规划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在完成轿车装配工艺建模和装配序列生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流水线装配生产中与装配工艺规划密切相关的因素,提出建立装配流... 轿车生产线工艺规划是连接轿车设计与大批量生产的桥梁。为提高计算机辅助生产线装配工艺规划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在完成轿车装配工艺建模和装配序列生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流水线装配生产中与装配工艺规划密切相关的因素,提出建立装配流水线工艺图的仿真建模方法,设计了相应的软件包进行面向生产线的装配任务规划,直观显示任务规划结果,为工艺规划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生产线 装配工艺规划 仿真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工业中的多尺度效应及离散化单元模拟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静海 葛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1-13,21,共4页
过程工业中的多数复杂现象都具有非均匀的结构,并呈现多尺度的特征。这一特征产生的根源在于构成系统的大量基本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量化这些复杂现象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建立单元模型并量化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从最基本的单元过... 过程工业中的多数复杂现象都具有非均匀的结构,并呈现多尺度的特征。这一特征产生的根源在于构成系统的大量基本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量化这些复杂现象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建立单元模型并量化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从最基本的单元过程着手,通过多级并行处理,复现很复杂的现象;另一途径则是多尺度分析,即从复杂现象的重要特征着手,寻求产生这一特征的内在机制。本文阐述这两种途径的基本思路及相互关系,并由此提出若干应予重视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过程工程 多尺度分析 单元模拟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塔节段足尺试验及其全过程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晋 杨小敬 +1 位作者 张建 马树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58-163,共6页
为研究湖州市南太湖斜拉桥索塔的受力特征和应力分布规律,取其具有代表性的节段进行足尺模型试验;同时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计算模型,准确地模拟索塔节段的预应力体系、斜向加载以及边界约束条件,并用"生死单元"进行试验... 为研究湖州市南太湖斜拉桥索塔的受力特征和应力分布规律,取其具有代表性的节段进行足尺模型试验;同时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计算模型,准确地模拟索塔节段的预应力体系、斜向加载以及边界约束条件,并用"生死单元"进行试验全过程的仿真分析。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程度较好,表明单节段足尺试验方案可靠;索塔配置U形预应力束,在各个区域可较好地抵消斜拉索索力的效应,索塔整体处于受压状态且受力基本均匀;对于4500kN的工作索力,长边和短边均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索塔具有较大的抗裂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塔节段 足尺模型 全过程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动态仿真中大型线性方程组的分块求解算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宋新立 陈英时 +3 位作者 王成山 叶小晖 汤涌 吴国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4,共6页
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能够将机电暂态、中期和长期动态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进行数字仿真,仿真过程中需要多次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该方程组由电力系统设备模型的微分—代数方程式差分后的代数方程和输电网络模型的代数方程形成,其... 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能够将机电暂态、中期和长期动态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进行数字仿真,仿真过程中需要多次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该方程组由电力系统设备模型的微分—代数方程式差分后的代数方程和输电网络模型的代数方程形成,其快速求解算法是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的难点之一。文中提出一种利用仿真中矩阵结构特点的分块快速直接求解算法,并开发实现了大型电力系统线性方程组稀疏求解器(ESS)。该算法首先将稀疏矩阵分为4个分块矩阵,然后将其中规模最大的对角块进一步细分为多个更小的对角分块矩阵,并利用部分小分块具有相同结构的特点进行矩阵LU符号分解和数值分解,最后根据分块矩阵进行前代和回代求解计算。与现有其他求解器进行的算例对比表明,ESS具有较为明显的整体求解速度优势,特别是在矩阵LU分解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线性方程组 分块对角矩阵 分块直接求解算法 多时间尺度全过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