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板缺陷的兰姆波全聚焦优化成像
1
作者 张海燕 张语心 +2 位作者 张辉 朱文发 朱琦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7,共8页
全聚焦算法依靠信号的幅度信息进行延迟叠加(delay and sum,DAS)成像,实际应用中信号并非总能满足相干叠加这一前提,而非相干信号的叠加导致噪声和伪影。文章提出一种循环相干因子(circular coherence factor,CCF)加权的延迟乘和(delay ... 全聚焦算法依靠信号的幅度信息进行延迟叠加(delay and sum,DAS)成像,实际应用中信号并非总能满足相干叠加这一前提,而非相干信号的叠加导致噪声和伪影。文章提出一种循环相干因子(circular coherence factor,CCF)加权的延迟乘和(delay multiply and sum,DMAS)CCF-DMAS优化算法,实现薄板中缺陷的兰姆波全聚焦成像。该方法考虑接收阵元间的空间相干性,对接收信号进行相乘耦合,利用数据中的相位信息计算相干因子实现自适应加权,以扩大相干和非相干信号间的差异,从而达到缩窄主瓣,减少旁瓣,提高成像分辨率的效果。建立超声阵列发射、接收实验系统,通过楔块耦合,在含通孔缺陷的锆合金薄板上激发S_(0)模态兰姆波,捕获全矩阵数据;通过CCF-DMAS算法对采集的数据相位加权,生成新的频率分量;利用带通滤波保留二次谐波分量进行全聚焦成像。实验结果表明:与DAS和DMAS全聚焦成像算法相比,CCF-DMAS全聚焦优化算法能够有效抑制噪声和伪影,信噪比提高约39%和22%,阵列性能指数提高约86%和69%,为薄板无损检测的后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乘和 循环相干因子 兰姆波 全聚焦优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频连续波雷达的多干涉光路测距系统
2
作者 祁玉娇 彭月 +3 位作者 张海洋 苏必达 张博闻 靳发宏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9-749,共11页
针对调频连续波(frequency-modulatedcontinuouswave,FMCW)激光雷达近距离测距时,出现的信号频谱展宽和混叠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MCW的多干涉光路测距系统,利用改进光路结构将信号降频,保证测距精度的同时,避免了频谱混叠导致的低... 针对调频连续波(frequency-modulatedcontinuouswave,FMCW)激光雷达近距离测距时,出现的信号频谱展宽和混叠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MCW的多干涉光路测距系统,利用改进光路结构将信号降频,保证测距精度的同时,避免了频谱混叠导致的低信噪比问题,并实现降频功能,使低带宽探测器可以采集到高频干涉信号。针对0~30m的不同距离进行测量实验,采样数据通过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得到高精度微多普勒时频图,提取频率特征并通过计算转换为其对应的距离信息。该结构在0~30m的测距范围内将频率分辨率稳定性从28.3%提升至4.4%,空间分辨率达到±1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连续波 微多普勒 相干探测 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阵元管道缺陷全聚焦相位相干成像研究
3
作者 王错 李兴昊 +2 位作者 王鹏飞 王晓娟 高鹤明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26,共13页
基于稀疏阵元全聚焦成像并融合相位相干加权因子,利用超声导波对管道缺陷进行成像研究。传统的全聚焦成像算法存在一些显著问题,例如全矩阵数据量庞大、处理成像所需时间过长以及信噪比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超声导波在管道无损检测... 基于稀疏阵元全聚焦成像并融合相位相干加权因子,利用超声导波对管道缺陷进行成像研究。传统的全聚焦成像算法存在一些显著问题,例如全矩阵数据量庞大、处理成像所需时间过长以及信噪比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超声导波在管道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因此,在传统全聚焦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采用了稀疏阵元技术,将传统全矩阵的32阵元精简至8阵元,在保证声场覆盖的前提下使数据量减少16倍;其次为了保证减少阵元后的成像质量,同时引入相位相干加权因子(PCF),利用回波信号的相位一致性信息抑制噪声干扰,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显著提升计算效率。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32阵元全聚焦成像算法信噪比提升约120%,成像效率提升约38%;这不仅有效减少了成像时间,提高了成像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信噪比。针对管道中常见的多缺陷共存工况,利用全聚焦相位相干数据矩阵进行管道多缺陷叠加成像,通过利用管道中缺陷的相位信息,实现多缺陷信号的相位同步增强,提高了多缺陷的成像信噪比以及管道中多缺陷的检出率,该方法对双穿孔缺陷的成像信噪比从传统全聚焦相位相干成像的32.97 dB提升至42.69 dB,提升约30%。基于该方法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在管道缺陷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缺陷 多缺陷 超声导波 全聚焦方法 相位相干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正弦波调频的CPT原子钟微波调制方法
4
作者 黄鹏翔 廉吉庆 +3 位作者 祝诚勇 李理敏 潘多 陈景标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4-583,共10页
传统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调制的微波信号存在频谱边带展宽的问题,这会间接影响各个光频成分对碱金属原子跃迁的作用,进而限制相干布居囚禁(CPT)原子钟的守时性能。本文通过分析不同调制方式的微波信号对原子吸收线型和鉴频信号的影响,... 传统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调制的微波信号存在频谱边带展宽的问题,这会间接影响各个光频成分对碱金属原子跃迁的作用,进而限制相干布居囚禁(CPT)原子钟的守时性能。本文通过分析不同调制方式的微波信号对原子吸收线型和鉴频信号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正弦波调频(DSWFM)的微波调制方法,利用直接数字调制技术实现载波多频率连续切换,大大降低了频谱的边带宽度。实测结果表明,相比传统2FSK调制,基于DSWFM调制下的CPT原子钟在1 s、10 s和100 s平均时间下的频率稳定度分别提升了约17%、36%和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频率稳定度 离散正弦波调频 相干布居囚禁原子钟 二进制频移键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风-浪联合传播相干性数值研究
5
作者 韦承勋 张志豪 +2 位作者 余松泽 王文静 李盛辉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1-1225,共15页
随机风、浪环境要素存在较强相干性,该相干性影响随机风-浪联合传播过程中脉动风速与波浪的同步性和强度,进而影响海上结构受随机风-浪联合作用的准确计算。为此,基于随机波浪和脉动风场CF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随机风-浪联合传播数值水槽... 随机风、浪环境要素存在较强相干性,该相干性影响随机风-浪联合传播过程中脉动风速与波浪的同步性和强度,进而影响海上结构受随机风-浪联合作用的准确计算。为此,基于随机波浪和脉动风场CF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随机风-浪联合传播数值水槽,开展一系列脉动风和随机波浪联合传播的数值模拟计算,基于数值结果分析探究风速位置高度、波浪有效波高、波浪谱峰频率和基本风速等因素对风、浪之间相干效应的影响特性及影响规律。依据这些因素的影响特性,研究提出联合传播过程中随机风-浪相干值计算函数,并依据各类影响因素变化条件下的系列数值结果拟合确定相干函数表达式中的各项参数,建立描述随机风-浪联合传播相干性计算函数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风 随机波浪 风-浪联合 数值水槽 风-浪相干性 相干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波混频Autler-Townes分裂中的探测光影响
6
作者 裴丽娅 侯海龙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5,共6页
在双Λ-型四波混频系统中,研究了探测光强度对Autler-Townes(AT)分裂效应的影响.随着弱探测光强度增大,由缀饰态共振产生的AT分裂双峰间隔不变,但却逐渐增宽线宽且减弱直至消失;而在强耦合光失谐条件下,不对称地位于单光子共振峰两侧的A... 在双Λ-型四波混频系统中,研究了探测光强度对Autler-Townes(AT)分裂效应的影响.随着弱探测光强度增大,由缀饰态共振产生的AT分裂双峰间隔不变,但却逐渐增宽线宽且减弱直至消失;而在强耦合光失谐条件下,不对称地位于单光子共振峰两侧的AT分裂双峰却会逐渐趋于对称分布.详细讨论了探测光场对原子的缀饰影响,提出通过探测光强度可以调控原子两基态之间的有效Raman相干,从而影响AT分裂双峰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波混频 原子相干 Autler-Townes分裂 缀饰态 横向弛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有限集理论的雷达抗干扰目标跟踪方法
7
作者 蒋康 张志勇 +2 位作者 张振源 杜雪飞 谭锐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9-311,共13页
在密集车辆感知场景中,由于在车辆间雷达发射信号缺少协调机制,使得接收雷达回波极易受到邻近车辆发射信号的干扰,导致雷达视野内产生虚假目标并引发真实目标跟踪失败。为解决上述挑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滤波的雷达抗干... 在密集车辆感知场景中,由于在车辆间雷达发射信号缺少协调机制,使得接收雷达回波极易受到邻近车辆发射信号的干扰,导致雷达视野内产生虚假目标并引发真实目标跟踪失败。为解决上述挑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滤波的雷达抗干扰目标跟踪方法。首先,利用时频变换技术对雷达接收信号进行特征分析,阐明干扰信号对真实目标回波的影响机理。接着,考虑到干扰强度变化会造成检测目标时变,不同于传统针对目标点的“状态-量测”显式关联思路,基于随机有限集理论构建状态和量测集合,并引入自适应关联权重,建模“状态-量测”集合间的隐式映射关系。最后,为进一步融入“真实-虚假”目标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滤波方法求解上述过程,能够有效降低虚假目标干扰,并实现动态数目条件下目标的准确跟踪。利用TI公司的毫米波雷达在真实场景中开展了方法验证,于被测车辆前方布设同频雷达以施加射频干扰。干扰条件下,雷达谱底噪显著抬升,信噪比降至-10 dB以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目标交叉与遮挡等复杂场景中仍能实现稳定跟踪;虚假目标抑制性能卓越,使跟踪误差较其他算法降低约50%,充分验证了该方法的优异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相干干扰 虚假目标 随机有限集 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 多目标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GaN/GaN HEMT外差探测器的太赫兹线阵列矢量探测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凯出 丁青峰 +7 位作者 周奇 蔡昕航 张金峰 朱凯强 翟振钧 孙厚军 王林军 秦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175,共10页
为了研究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igh-Electron-Mobility Transistor,HEMT)外差探测器应用于太赫兹来波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领域的可行性及量化性能指标,基于AlGaN/GaN HEMT 243GHz外差探测器搭建了太赫兹波线阵... 为了研究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igh-Electron-Mobility Transistor,HEMT)外差探测器应用于太赫兹来波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领域的可行性及量化性能指标,基于AlGaN/GaN HEMT 243GHz外差探测器搭建了太赫兹波线阵列矢量探测系统,实现了太赫兹连续波的相位分布和来波方向的测量。该系统的核心器件为准光-波导耦合的太赫兹外差探测器线阵列组件,阵元平均噪声等效功率(Noise-Equivalent-Power,NEP)为-123.89dBm/Hz。通过测试,表明该系统相位解析稳定度优于0.6°,线阵列组件法线(阵列芯片的垂线)方向左右11°以内的太赫兹来波方向的检测误差小于0.25°。讨论了存在误差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为后续基于AlGaN/GaN HEMT面阵列的太赫兹相控阵雷达及定向通信系统的研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来波方向(DOA)估计 阵列混频器 外差(相干)探测 氮化镓H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效应下超长型钢混凝土结构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敬旻 赵起超 +1 位作者 林焯铭 彭修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63-176,共14页
超长结构空间效应下的地震响应分析是当前抗震研究的热点之一,空间效应对尺寸较小的建筑影响不大,但对平面投影尺度很大的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不可忽略。在传统三角级数法合成人工一维地震的基础上采用了三维相干函数矩阵,通过选取合适... 超长结构空间效应下的地震响应分析是当前抗震研究的热点之一,空间效应对尺寸较小的建筑影响不大,但对平面投影尺度很大的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不可忽略。在传统三角级数法合成人工一维地震的基础上采用了三维相干函数矩阵,通过选取合适的模型及相应参数合成考虑空间效应的人工三向地震动。采用了4条自然波及2条人工波对超长型钢混凝土结构进行抗震计算。结果表明:超长结构不适宜仅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地震计算,还需采用地震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与一致激励相比,行波效应会促使构件内力响应两极分化,既能减小整体内力响应,又能增大部分峰值内力,其效果不仅与视波速有关还与激励方向有关,低视波速和长边激励时行波效应加强;与单向激励相比,双向激励下的行波效应影响更复杂,既能改变构件内力响应和主、次动力响应的变化趋势,也能改变不利构件的分布位置;相干效应与行波效应叠加时,会进一步改变构件动力和内力响应。高视波速下相干效应为主导,底层构件内力响应增大。低视波速下行波效应为主导,地震响应呈现两极分化;不利构件的分布不仅与建筑的开洞、设缝及楼层刚度变化等因素有关,还与地震激励方向有关,不利构件沿激励方向有规律地延伸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结构 地震动空间效应 人工三向地震动 行波效应 相干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宽带相干信号子空间方法的超声导波长骨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鲜成 李鹏飞 +2 位作者 李杰 李义方 他得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176,共11页
超声导波对长骨的生物力学特性敏感,已经广泛应用于长骨的健康评价。由于骨骼的高衰减特性,准确估计长骨中宽带相干导波信号的频散模式,进而准确反演长骨材料特征参数,是骨超声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宽带相干信... 超声导波对长骨的生物力学特性敏感,已经广泛应用于长骨的健康评价。由于骨骼的高衰减特性,准确估计长骨中宽带相干导波信号的频散模式,进而准确反演长骨材料特征参数,是骨超声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宽带相干信号子空间的导波波数估计方法,高精度提取导波频散模式;在此基础上,应用具有全局优化特性的蚁群算法从导波模式中估计长骨材料参数,成功实现了对长骨状况的定量评价。仿真和离体实验(2块仿真样本和2块离体牛骨)共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实验频散与参考频散之间的相对误差分别为3.52%,3.83%,3.35%,4.51%;对于离体牛骨,皮质骨厚度、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估计值与参考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10%,0.11%,0.03%。综上,本文提出的方法为定量超声长骨评价提供了新的借鉴,也可应用于其他固体波导频散的高精度提取和结构健康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波 长骨评价 宽带相干信号子空间 频散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地波雷达编队目标分辨方法
11
作者 杨磊 张晖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7,共8页
由于方位分辨性能受限和多普勒模糊问题,高频地波雷达(HFSWR)难以分辨编队内的子目标。该文将逆合成孔径原理应用于HFSWR,提出横向距离成像方法。该方法首先在运动补偿处理中消除径向运动分量、保留旋转运动,实现聚焦的多普勒谱,并分辨... 由于方位分辨性能受限和多普勒模糊问题,高频地波雷达(HFSWR)难以分辨编队内的子目标。该文将逆合成孔径原理应用于HFSWR,提出横向距离成像方法。该方法首先在运动补偿处理中消除径向运动分量、保留旋转运动,实现聚焦的多普勒谱,并分辨多个子目标。然后,横向距离定标处理将频率坐标转化为横向距离,进而估计子目标间的间距。其中,由最小熵准则来估计径向速度和径向加速度,由分段数字波束形成来估计旋转角度。为了在有限积累时间条件下提升分辨效果,采用基于数据复用方式的重叠相干积累来增加扫频周期数。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的理论分辨率在几百米至几千米范围内,运动补偿和横向距离定标实现了单纵队的分辨及其间距估计,重叠积累具有缩窄主峰和降低旁瓣水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地波雷达 编队目标 逆合成孔径 相干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的斜拉桥模型振动台台阵试验
12
作者 郑庆涛 苏俊省 李忠献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60,共11页
针对大跨斜拉桥空间跨度范围广、局部场地条件差异性大,服役期内可能遭受空间地震动影响的问题,开展了空间地震动作用下大跨斜拉桥振动台台阵试验。研究了地震动空间效应对斜拉桥关键截面动力响应(加速度、位移和应变)的影响规律。研究... 针对大跨斜拉桥空间跨度范围广、局部场地条件差异性大,服役期内可能遭受空间地震动影响的问题,开展了空间地震动作用下大跨斜拉桥振动台台阵试验。研究了地震动空间效应对斜拉桥关键截面动力响应(加速度、位移和应变)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动空间效应对斜拉桥的地震动力响应有明显影响,其中行波效应影响较小,考虑行波效应和相干效应时影响次之,同时考虑行波效应、相干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时影响最为显著。以主塔为例,与一致激励相比,同时考虑空间地震动的行波效应、相干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时,主塔加速度、位移和应变最大增加幅值分别为55.69%、62.37%和67.37%。因此,开展大跨斜拉桥结构抗震设计时,采用一致激励或仅考虑行波效应时可能会低估斜拉桥的实际地震响应,应综合考虑行波效应、相干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等地震动空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斜拉桥 振动台台阵试验 行波效应 相干效应 局部场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相干性海洋结构风-浪联合作用力一种计算方法
13
作者 韦承勋 李盛辉 +1 位作者 张志豪 余松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6-133,共8页
随机风、浪环境要素之间存在较强相干性,该相干性影响风、浪联合传播过程中脉动风速与波浪形态,进而影响海洋结构风-浪联合作用力及结构响应。为准确计算结构随机风-浪联合作用力,基于已建立的描述随机风、浪联合传播相干性的风-浪相干... 随机风、浪环境要素之间存在较强相干性,该相干性影响风、浪联合传播过程中脉动风速与波浪形态,进而影响海洋结构风-浪联合作用力及结构响应。为准确计算结构随机风-浪联合作用力,基于已建立的描述随机风、浪联合传播相干性的风-浪相干函数,计算获取海洋结构来流脉动风速与入射随机波面之间互相关谱,建立包括风速自谱、风速互谱、波浪谱及风-浪互谱在内的结构随机风-浪联合功率谱矩阵。基于联合谱矩阵的Cholesky分解矩阵,利用谐波合成方法生成风、浪相互作用下的结构来流脉动风速时程,进而结合结构水上部分风阻系数生成结构脉动风作用力时程;基于联合谱矩阵的Cholesky分解矩阵,通过谐波合成计算式中引入结构随机波浪作用水动力传递函数的方式,生成风、浪相互作用下的结构随机波浪作用力时程。联立生成的随机风、浪作用力时程即可建立结构随机风-浪联合作用力同步时程。以直立圆柱风-浪联合作用力计算为例,开展了以上算法的算例应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风速 随机波浪 风-浪相干函数 海洋结构 风-浪联合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震噪声准实时监测短周期面波波速变化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军 金星 +3 位作者 周峥嵘 林树 袁丽文 陈莹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9-640,共12页
依据由噪声信号提取面波格林函数的原理,利用福建省地震台网25个宽频带台站2007年7月2日—8月29日的脉动观测资料,得到了瑞雷波群速度在福建地区的分布,并将该结果作为下一步相对变化动态成像的背景速度分布.分布结果表明,福建地区周期... 依据由噪声信号提取面波格林函数的原理,利用福建省地震台网25个宽频带台站2007年7月2日—8月29日的脉动观测资料,得到了瑞雷波群速度在福建地区的分布,并将该结果作为下一步相对变化动态成像的背景速度分布.分布结果表明,福建地区周期为3—5s的瑞雷波群速度大致在2.9—3.1km/s之间,平均速度为3.0km/s,瑞雷波群速度分布呈北高南低的现象,这与福建地区北部多山、南部多平原盆地的地理环境有很好的吻合.而且,该群速度分布图在漳州盆地地区表现出一个非常明显的低速,这主要是因为受到盆地沉积层的影响.通过滑动窗(窗长为20d,步长1d)技术得到了观测区内周期约为3—5s的瑞雷波波速分布变化的连续图像;再利用扣除背景影响的技术,得到了2007年8月14日—2008年7月1日福建地区瑞雷波波速的相对变化时空动态图像.通过分析相对变化时空动态图像与该时间范围内发生的地震的对应关系,表明福建地区瑞雷波波速在多次网内中等强度的地震或震群(ML>3.0)中均表现出震前波速升高,震后下降恢复的变化趋势.初步分析认为,这可能与震前整个地区受到的应力增大震后应力得到释放所导致的介质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相干叠加 瑞雷波 滑动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多道相关的抛物线Radon变换法分离P-P、P-SV波 被引量:18
15
作者 冯晅 张先武 +2 位作者 刘财 王典 杨庆节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4-309,共6页
因为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中P-P波和P-SV波通常混杂在一起,所以较好地分离P-P波和P-SV波能够提高数据处理和解释的质量.抛物线Radon变换法在分离P-P波和P-SV波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在离散叠加的计算过程中会带来假频,这些假频会干扰波场... 因为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中P-P波和P-SV波通常混杂在一起,所以较好地分离P-P波和P-SV波能够提高数据处理和解释的质量.抛物线Radon变换法在分离P-P波和P-SV波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在离散叠加的计算过程中会带来假频,这些假频会干扰波场分离.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将多道相关算法引入抛物线.Radon变换,发展了带有多道相关的抛物线Radon变换法.该方法利用叠加信号具有相似性的特点,依据多道相关中衡量多道信号相似性的能量比标准,对叠加过程加以控制,压制变换中出现的假频.本文用该方法对合成地震记录进行了波场分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多分量地震 波场分离 抛物线Radon变换 多道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相干系数加权的超声平面波复合成像算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郑驰超 彭虎 赵巍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8,共8页
平面波超声成像算法运用广泛,具有较高的成像帧率,但成像质量较差.相干平面波复合成像(CPWC)算法采用对多个方向平面波成像输出直接叠加的方式进行成像,有效的提高了成像质量,但忽略了平面波之间的相干性.本文提出符号相干系数加权的平... 平面波超声成像算法运用广泛,具有较高的成像帧率,但成像质量较差.相干平面波复合成像(CPWC)算法采用对多个方向平面波成像输出直接叠加的方式进行成像,有效的提高了成像质量,但忽略了平面波之间的相干性.本文提出符号相干系数加权的平面波复合成像算法(SCF-CPWC).该算法将不同角度的平面波对同一个成像点的成像结果做为向量,计算出该向量的符号相干系数(SCF),对该成像点的相干平面波复合成像的输出结果进行加权成像,得到SCF-CPWC算法的最终结果.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SCF-CPWC算法具有更好成像质量.相对于传统的CPWC成像算法,可以明显改善成像的横向分辨率和暗斑对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成像 相干平面波复合成像 符号相干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旋速调管放大器及其发展评述 被引量:29
17
作者 刘濮鲲 徐寿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3-694,共12页
回旋速调管放大器是一种具有重要发展前景的高功率相干毫米波源。该文简要介绍了回旋速调管的结构和工作机理,详细评述了国际上回旋速调管的发展状况及趋势,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回旋速调管放大器 工作机理 发展趋势 毫米波相干辐射源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P-SV转换波静校正方法 被引量:24
18
作者 潘树林 高磊 +1 位作者 周熙襄 钟本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2期143-146,14,共4页
P-SV转换波静校正一直是转换波处理中的一个难题。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多种,当地下构造平缓时,共接收点叠加道集相干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当地下构造倾斜或者较为复杂,该方法就失去了成立的前提,不能计算出正确的静校量。通过... P-SV转换波静校正一直是转换波处理中的一个难题。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多种,当地下构造平缓时,共接收点叠加道集相干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当地下构造倾斜或者较为复杂,该方法就失去了成立的前提,不能计算出正确的静校量。通过理论上的推导和试验,发现通过改进其计算公式,可以使该方法应用到复杂地下构造地情况下。为此对这种改进的共接收点叠加道相干算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算法可以分3步进行:①估算静校正量;②在共接收点叠加剖面上选择一个最优相干时窗进行相干运算,求取静校正量;③根据纵波对应层位的地下构造对相干结果进行校正。通过模型和实际资料验证,改进后的算法可以解决地下反射层构造复杂时转换波静校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 共接收点叠加道 静校正 相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相噪全相参毫米波频率合成源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锐敏 姚鸿飞 蔡竟业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224,231,共4页
研制出一种小步进全相参毫米波频率合成源.本振部分,对直接数字式合成频率、参考分频比和环路分频比进行三重调节,抑制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的杂散,提高了频率分辨率;发射部分,采用二次混频电路,避免了调谐电压预置,简化了电路,并保证了... 研制出一种小步进全相参毫米波频率合成源.本振部分,对直接数字式合成频率、参考分频比和环路分频比进行三重调节,抑制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的杂散,提高了频率分辨率;发射部分,采用二次混频电路,避免了调谐电压预置,简化了电路,并保证了发射信号和本振信号相参.该系统输出在Ka频段,带宽400MHz,步进<1MHz.测试相噪<-90dBc/Hz@10kHz、-97dBc/Hz@100kHz,杂散为-60dBc,跳频时间<15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频率合成源 相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导引头毫米波目标模拟器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卫东 王东进 +1 位作者 王巾英 阮文杰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64,共4页
详细论述了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毫米波目标模拟器体系结构和实现。给出了基于“相干移频转发“方式的模拟器射频分机电路的实现。采用直接数字合成 (DDS)技术 ,提出了新的基带回波功率谱的合成方法 ,显著降低了基带信号合成的时钟频率和... 详细论述了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毫米波目标模拟器体系结构和实现。给出了基于“相干移频转发“方式的模拟器射频分机电路的实现。采用直接数字合成 (DDS)技术 ,提出了新的基带回波功率谱的合成方法 ,显著降低了基带信号合成的时钟频率和数据存储容量。采用时域和频域图形生成数据的新方法 ,为模拟数据的产生提供了简化的手段。该模拟器为国内首台毫米波主动导引头目标模拟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模拟器 毫米波 导引头 基带信号 地物杂波 DDS 直接数字合成 半实物仿真系统 时钟频率 数据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