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光纤白光干涉型光纤传感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川 张以谟 +2 位作者 刘铁根 李欣 陈希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1-95,共5页
根据传统光学干涉原理研制出的相位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其突出优点是灵敏度高 .但却只能进行相对测量 ,即只能用作变化量的测量 ,而不能用于状态量的测量 .因此 ,本文介绍了能实现绝对测量的全光纤白光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 ,该... 根据传统光学干涉原理研制出的相位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其突出优点是灵敏度高 .但却只能进行相对测量 ,即只能用作变化量的测量 ,而不能用于状态量的测量 .因此 ,本文介绍了能实现绝对测量的全光纤白光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 ,该技术基于白光干涉的绝对测量原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干涉仪 白光零级干涉条纹 光纤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标准具用于量块量值的传递与溯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成悌 薛靓 +7 位作者 付天坤 刘静 冉莉萍 徐德宇 王冠熹 龚柯安 李华 张宝武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54-58,共5页
文章介绍具有F-P标准具的白光干涉仪检定量块的光学原理及其结构,以及检定F-P标准具的等倾干涉的原理。进一步对具有F-P标准具的白光干涉仪检定量块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充分证明具有F-P标准具的白光干涉仪满足检定1等量块的要求。... 文章介绍具有F-P标准具的白光干涉仪检定量块的光学原理及其结构,以及检定F-P标准具的等倾干涉的原理。进一步对具有F-P标准具的白光干涉仪检定量块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充分证明具有F-P标准具的白光干涉仪满足检定1等量块的要求。通过该文的介绍,印证该技术可以实现量块自动化检定,特别适用于量块生产厂00级、K级、0级量块的检定。文章还给出具有F-P标准具的白光干涉仪检定量块具有的9个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干涉仪 F-P标准具 零次干涉带 等倾干涉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F-P标准具照明系统的白光干涉仪测量量块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3
作者 张成悌 薛靓 +7 位作者 付天坤 徐德宇 刘静 冉莉萍 王冠熹 龚柯安 李华 张宝武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31-240,共10页
文献[1]F-P标准具用于量块量值的传递与溯源一文(中国测试技术2012年增刊第2期54-58页)介绍具有F-P标准具的白光干涉仪检定量块的光学原理及其结构,以及检定F-P标准具的等倾干涉的原理。而进一步对具有F-P标准具的白光干涉仪检定量块的... 文献[1]F-P标准具用于量块量值的传递与溯源一文(中国测试技术2012年增刊第2期54-58页)介绍具有F-P标准具的白光干涉仪检定量块的光学原理及其结构,以及检定F-P标准具的等倾干涉的原理。而进一步对具有F-P标准具的白光干涉仪检定量块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则由本文完成。该文首先对F-P标准具的检定及其测量不确定度就行了分析。量块尺寸在白光干涉仪上与标准具作比较测量。为减少标准具的数量,量块尺寸可以与两块或三块标准具组成的尺寸进行比较,也可以是由一块尺寸较小的标准具经过光学倍增法实现与被检量块尺寸相同进行比较。例如80mm的量块用40mm的标准具进行比较,这时在量块上的光路在标准具中多一次反射达到;90mm量块则用30mm标准具进行比较。他们也可以由两块标准具组成的尺寸进行比较。分析时以倍增法测量误差最大,以其进行计算。充分证明具有F-P标准具的白光干涉仪完全满足检定1等量块的要求。通过文献[1]及本文的介绍,映证该技术可以实现普及1等量块的检定及量块的自动化检定,特别适用于量块生产厂00级、K级、0级量块的自动化检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标准具 白光干涉仪 零次干涉带 等倾干涉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白光干涉技术在硅片检焦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旺 张文涛 +1 位作者 杜浩 熊显名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5期140-146,共7页
晶圆检测设备常采用机器视觉方法采集晶圆图像,但基于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的调焦系统测量精度低、鲁棒性差,基于三角测量原理的调焦系统虽精度足够高,但硅片表面图案与沟槽会影响探测光路从而导致系统无法工作。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 晶圆检测设备常采用机器视觉方法采集晶圆图像,但基于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的调焦系统测量精度低、鲁棒性差,基于三角测量原理的调焦系统虽精度足够高,但硅片表面图案与沟槽会影响探测光路从而导致系统无法工作。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扫描白光干涉技术的调焦系统,以实现对于不同工艺属性硅片焦面位置的快速精准测量。此检焦系统首先进行相机最佳焦面位置与PZT零光程差位置之间垂向距离的标定,使得在检焦测量时可将零光程差位置作为检出对象,极大地提高了检出速度,并且在零光程差位置定位时,根据干涉波形的形状自适应选择定位算法,提高了检焦系统的工艺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单峰波形和双峰且双峰半分离波形,重心法处理得到的焦面位置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0 nm和56.1 nm,而包络法则有38 nm和56.2 nm,并且重心法处理耗时在1 ms之内,包络法则需25 ms左右,故选用重心法作为零光程差定位算法。对于双峰且双峰完全融合波形和双峰且双峰完全分离波形,重心法处理得到的焦面位置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0.3 nm和17.8 nm,而包络法则有13.2 nm和15.8 nm,故选用包络法作为零光程差定位算法。模板匹配法对于4种波形的处理精度最高,在模板形状确定的情况下使用。文中所提系统的焦面测量结果最大平均绝对误差仅为57 nm,最小可达到8 nm,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焦 最佳焦面 清晰度 扫描白光干涉 零光程差 硅片 垂向距离补偿量 工艺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丸壳层厚度及其分布的白光反射光谱测量技术
5
作者 樊婷 马小军 +3 位作者 王宗伟 王琦 何智兵 易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8-42,共5页
为了精密检测靶丸壳层厚度及其分布数据,开展了靶丸壳层厚度及其分布的白光反射光谱测量技术研究。介绍了靶丸壳层的白光反射光谱及其光谱数据处理方法(极值法、峰值拟合法、干涉级次校正法等)的基本原理,搭建了基于白光反射光谱的精密... 为了精密检测靶丸壳层厚度及其分布数据,开展了靶丸壳层厚度及其分布的白光反射光谱测量技术研究。介绍了靶丸壳层的白光反射光谱及其光谱数据处理方法(极值法、峰值拟合法、干涉级次校正法等)的基本原理,搭建了基于白光反射光谱的精密回转轴系测量装置;开展了GDP靶丸壳层厚度及其分布的白光反射光谱测量、数据处理和可靠性验证实验,获得了靶丸壳层厚度圆周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基于峰值拟合法和干涉级次校正的白光反射光谱技术可实现靶丸壳层厚度及其分布的准确测量,其测量误差小于0.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反射光谱 厚度分布 峰值拟合法 干涉级次校正法 靶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