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中熟桃新品种紫金玉脆的选育
1
作者 许建兰 沈志军 +8 位作者 郭磊 蔡志翔 张妤艳 张斌斌 张春华 宋思言 俞明亮 马瑞娟 丁辉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2-1115,共4页
紫金玉脆是硬质桃有明白桃×霞脆杂交选育出的耐贮运白肉桃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73.3 g,果个大小均匀,果皮底色白色,果面着红色或浅红色,着色面积70%以上。果肉白色,皮下、近核处均无红色素,肉质硬脆,纤维少,风味甜... 紫金玉脆是硬质桃有明白桃×霞脆杂交选育出的耐贮运白肉桃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73.3 g,果个大小均匀,果皮底色白色,果面着红色或浅红色,着色面积70%以上。果肉白色,皮下、近核处均无红色素,肉质硬脆,纤维少,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6%,可滴定酸含量0.19%,黏核。花蔷薇型,有花粉。树体生长健壮,萌芽率与成枝力中等。南京地区7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19 d左右。在江苏徐州、泗阳、常州、南京等地生长结果良好,适应能力强,适宜这些地区以及气候条件相似地区种植。一般定植后第2年可少量开花,第3年结果,第5年进入盛果期,丰产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紫金玉脆 硬质 白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熟白肉桃新品种暑凤的选育
2
作者 苏明申 叶正文 +5 位作者 张明昊 李雄伟 张夏南 杜纪红 周慧娟 胡洋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56-1359,共4页
暑凤是从锦绣(白花×云暑1号)为母本、湖景蜜露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中选育出的中晚熟白肉桃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圆平至微凹,果实两半部较对称,缝合线中等,近6 a(年)平均单果质量207.76 g,最大单果质量428 g。果皮底色白,果面25%左... 暑凤是从锦绣(白花×云暑1号)为母本、湖景蜜露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中选育出的中晚熟白肉桃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圆平至微凹,果实两半部较对称,缝合线中等,近6 a(年)平均单果质量207.76 g,最大单果质量428 g。果皮底色白,果面25%左右着紫红色,茸毛密度中等。果肉白色,近核处红色素含量中等,肉质致密,汁液中至较多,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3.63%,黏核。生长势中等,萌芽率和成枝力均较高。叶片呈长椭圆披针形,花为蔷薇型,有花粉,自花结实率较高。在上海地区近6 a果实成熟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实发育期为126~130 d,较湖景蜜露晚熟14~15 d。适宜在上海市郊桃产区及相似气候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蜜桃 新品种 暑凤 白肉 中晚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分析与评价
3
作者 陈秀萍 蒋际谋 +2 位作者 邓朝军 许奇志 苏文炳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3,共12页
【目的】探讨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重要性状的多样性与相关性,发掘优异资源,以期为创新利用与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家龙眼枇杷种质资源圃(福州)收集保存的白肉枇杷为试材,对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 【目的】探讨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重要性状的多样性与相关性,发掘优异资源,以期为创新利用与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家龙眼枇杷种质资源圃(福州)收集保存的白肉枇杷为试材,对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种子数、单粒种子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等10个果实性状进行鉴定,并进行多样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以及不同来源地差异性分析。【结果】106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10个果实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3%~34.9%,多样性指数为2.64~2.95。不同来源地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主要性状存在差异,福建是大果优质白肉枇杷种质资源的主要来源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果质量与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肉厚度、种子数、单粒种子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果肉厚度、可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可食率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达60.9%,体现果实大小性状的重要性。评价发掘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8份,大果的资源3份,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资源9份,高可食率的资源3份,少核的资源2份。【结论】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多样性丰富,发掘出不同类型的优异种质资源25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肉枇杷 种质资源 果实性状 多样性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肉枇杷新品种莆华白的选育
4
作者 林授锴 涂四平 +4 位作者 马世伟 林志聪 范国藩 林顺权 吴锦程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8-1372,共5页
莆华白是从福建省莆田市九华农场枇杷实生群体中选育,并通过分子标记技术溯源的中晚熟白肉枇杷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皮和果肉均呈黄白色,易剥皮;平均单果质量58.75 g,可食率70.98%,每果种子数4~5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87%,... 莆华白是从福建省莆田市九华农场枇杷实生群体中选育,并通过分子标记技术溯源的中晚熟白肉枇杷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皮和果肉均呈黄白色,易剥皮;平均单果质量58.75 g,可食率70.98%,每果种子数4~5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87%,可溶性总糖含量(以葡萄糖计)9.54%,可滴定酸含量(以柠檬酸计)0.36%,果肉细腻,酸甜适口,品质较优。果实发育期约140 d,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成熟。树势强,高抗叶斑病,丰产性与稳产性表现好。适宜在福建莆田及气候相似的中低海拔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新品种 莆华白 白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晚熟鲜食桃新品种豫霜蜜的选育
5
作者 连晓东 郑先波 +6 位作者 王小贝 张海朋 程钧 王伟 侯楠 冯建灿 谭彬 《果树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78,共5页
豫霜蜜是以晚熟鲜食桃品种秋蜜红为母本,通过实生选种育成的极晚熟鲜食桃新品种。果实圆形,顶端圆凸,缝合线深浅中等,两半部对称,果面茸毛稀少,果皮底色白,成熟时果面不着色;果肉白色,硬溶质,偏韧,黏核,风味浓甜;平均单果质量249.3g,最... 豫霜蜜是以晚熟鲜食桃品种秋蜜红为母本,通过实生选种育成的极晚熟鲜食桃新品种。果实圆形,顶端圆凸,缝合线深浅中等,两半部对称,果面茸毛稀少,果皮底色白,成熟时果面不着色;果肉白色,硬溶质,偏韧,黏核,风味浓甜;平均单果质量249.3g,最大单果质量480g。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6.1%,平均总糖含量14.5%,平均总酸含量0.26%,平均维生素C含量17.5 mg·100g^(-1)。该品种植株长势旺盛,树姿半开张;花蔷薇型,花粉多;果实发育期195d左右,在郑州地区10月中旬成熟;不裂果,商品性好,适宜河南各地区栽培,丰产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豫霜蜜 极晚熟 白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大蕉发育过程类胡萝卜素代谢分析
6
作者 韩树全 罗立娜 +2 位作者 魏鹏程 卢振亚 刘凡值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为探究贵州本地2种不同颜色果肉大蕉类胡萝卜素代谢规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橙黄肉大蕉与白肉大蕉果实中类胡萝卜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对类胡萝卜素成分和积累量的种内时序性差异和同时序的种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橙黄... 为探究贵州本地2种不同颜色果肉大蕉类胡萝卜素代谢规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橙黄肉大蕉与白肉大蕉果实中类胡萝卜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对类胡萝卜素成分和积累量的种内时序性差异和同时序的种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橙黄肉大蕉与白肉大蕉果肉分别检测到32种和28种类胡萝卜素。橙黄肉大蕉果实发育3个阶段类胡萝卜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白肉大蕉,在成熟期橙黄肉大蕉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是白肉大蕉的7.55倍;橙黄肉大蕉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主要发生在果实发育中后期,其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白肉大蕉类胡萝卜含量持续降低。橙黄肉大蕉除幼果期叶黄素含量最高外,其他时期均为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β-胡萝卜、α-胡萝卜素、叶黄素是其主要类胡萝卜素成分;叶黄素、β-胡萝卜素、紫黄质-肉豆蔻酸酯-发酸酯是白肉大蕉的主要类胡萝卜素成分。研究结果为揭示两类大蕉果实类胡萝卜素积累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蕉 果肉 橙黄肉 白肉 类胡萝卜素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套袋材料对“三月白”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蔡益航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0,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套袋材料对“三月白”白肉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双层黄色牛皮纸果袋、单层黄色牛皮纸果袋、外牛皮纸内编织袋双层果袋、单层编织果袋、外黄内黑双层牛皮纸果袋和外黄内黑单层牛皮纸果袋等6种市售果袋套袋,以不套袋做对照... 为了探究不同套袋材料对“三月白”白肉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双层黄色牛皮纸果袋、单层黄色牛皮纸果袋、外牛皮纸内编织袋双层果袋、单层编织果袋、外黄内黑双层牛皮纸果袋和外黄内黑单层牛皮纸果袋等6种市售果袋套袋,以不套袋做对照,测定不同套袋处理枇杷果实感官、外观和内在品质指标,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最适合的果袋材料。结果表明,6种套袋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三月白”枇杷的商品果率、单果质量和可食率,但降低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外层牛皮纸内层编织袋双层袋处理综合得分最高,优于其他套袋处理,建议“三月白”枇杷种植中可优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月白” 白肉枇杷 果袋 商品果率 可溶性固形物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沙枇杷栽培的九项提质增效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学斌 王林云 +1 位作者 项秋 陈正满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4,共4页
白沙枇杷是浙江省台州市的主栽枇杷品种,以其质优味美、生产效益好成为当地枇杷产业发展的主导品种,但该品种抗逆性差,栽培管理要求精细,易遭受灾害性天气影响而造成严重减产减收。根据多年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本文总结提出稀植垄栽、... 白沙枇杷是浙江省台州市的主栽枇杷品种,以其质优味美、生产效益好成为当地枇杷产业发展的主导品种,但该品种抗逆性差,栽培管理要求精细,易遭受灾害性天气影响而造成严重减产减收。根据多年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本文总结提出稀植垄栽、设施栽培、矮化修剪、土施和树冠结合施用肥料、大中微量元素配合施肥、看穗疏果、专用大袋套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多种灾害性天气并防等9项提质增效技术,对白沙枇杷优质丰产栽培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州 白沙枇杷 提质增效 稀植垄栽 看穗疏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肉枇杷与红肉枇杷成熟果实可溶性糖组成差异及其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25
9
作者 陈秋燕 周京一 +5 位作者 张波 傅秀敏 宋肖琴 李鲜 徐昌杰 陈昆松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621,共6页
比较了甜种、荸荠种和冰糖种白肉枇杷以及宝珠、大叶杨墩和大玫瑰红袍红肉枇杷成熟果实果肉的可溶性糖含量、组成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白肉枇杷果肉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红肉枇杷,且以蔗糖为主(占60%~70%),其次是果糖(... 比较了甜种、荸荠种和冰糖种白肉枇杷以及宝珠、大叶杨墩和大玫瑰红袍红肉枇杷成熟果实果肉的可溶性糖含量、组成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白肉枇杷果肉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红肉枇杷,且以蔗糖为主(占60%~70%),其次是果糖(20%~30%)和葡萄糖(9%~11%),而红肉枇杷中3种可溶性糖的含量比较接近。白肉枇杷果肉蔗糖占总糖的比例显著高于红肉枇杷,而葡萄糖则相反,但果糖占总糖的比例在2类枇杷中比较接近。白肉枇杷果实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US-synthetic)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US-cleavage)活性均低于红肉枇杷,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则比较接近。2类枇杷果肉蔗糖代谢酶的净活性均为负值,但红肉枇杷酶的净活性较低。研究认为,蔗糖代谢酶活性与2类枇杷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和组成差异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肉枇杷 红肉枇杷 可溶性糖 转化酶 蔗糖合成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熟白肉桃新品种‘中桃5号’的选育 被引量:10
10
作者 牛良 孟君仁 +4 位作者 崔国朝 潘磊 曾文芳 鲁振华 王志强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93-1596,共4页
‘中桃5号’是以‘朝晖’为母本‘、双佛’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培育出的白肉鲜食桃新品种。果实圆形,果顶圆平或微凹,缝合线浅,两半部对称。果实大,平均单果质量263 g,大果质量500 g以上。果实表面茸毛中等,底色浅绿白,成熟时多数果面... ‘中桃5号’是以‘朝晖’为母本‘、双佛’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培育出的白肉鲜食桃新品种。果实圆形,果顶圆平或微凹,缝合线浅,两半部对称。果实大,平均单果质量263 g,大果质量500 g以上。果实表面茸毛中等,底色浅绿白,成熟时多数果面着红色。果肉白色,溶质,肉质细,多汁,风味甜,近核处花色苷中等,黏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6%~13.9%,总糖含量10.9%,总酸含量0.27%,维生素C含量11.56 mg·100 g^-1,品质优。花为蔷薇型,有花粉。在郑州地区,‘中桃5号’一般2月底3月初叶芽萌动,3月下旬开花,花期5~7 d,果实在7月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20 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中桃5号’ 白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谢丽雪 许家辉 +3 位作者 张立杰 张小艳 郑姗 李韬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61-266,共6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进行分析。从89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6条多态性好、扩增清晰的引物,共获得195个位点,有153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百分率78.46%。采用NTSYS-PC2.0分析软件进行聚类分析,24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的...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进行分析。从89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6条多态性好、扩增清晰的引物,共获得195个位点,有153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百分率78.46%。采用NTSYS-PC2.0分析软件进行聚类分析,24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5~0.89,在遗传系数为0.72处将24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划分为3类。结果表明,白肉枇杷种间在分子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供试白肉枇杷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相关性不甚明显,多数来源相同的种质资源遗传关系近,但也存在明显的不同来源地的种质资源聚为一类;同期检测到的7条特异性条带,可作为供试白肉枇杷的6个品种鉴定的参考性标记;获得的部分特异标记可以区分贵妃、新白1号和新白8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白肉 种质资源 ISSR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茶品种茸毛的生化特性 被引量:23
12
作者 叶乃兴 刘金英 +3 位作者 郑德勇 赵峰 王芳 袁弟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6-360,共5页
以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等适制白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茶树嫩梢鲜样的茶身和茸毛、白茶的茶身和茸毛的生化成分.结果表明:嫩梢鲜样茶身的儿茶素总量和咖啡碱含量高于茸毛;白茶茶身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酚氨比,儿茶... 以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等适制白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茶树嫩梢鲜样的茶身和茸毛、白茶的茶身和茸毛的生化成分.结果表明:嫩梢鲜样茶身的儿茶素总量和咖啡碱含量高于茸毛;白茶茶身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酚氨比,儿茶素总量及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茸毛,儿茶素总量、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茸毛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及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等组分含量显著高于茶身.可见,茶树嫩梢的茸毛具有高氨基酸含量和低酚氨比特性,对白茶风味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白茶 嫩梢 茸毛 生化特性 儿茶素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大果晚熟白肉枇杷新品系——新白1号、新白3号、新白8号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郑少泉 蒋际谋 +8 位作者 许家辉 陈秀萍 刘友接 李韬 张泽煌 郑文松 许奇志 许秀淡 黄金松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48-50,共3页
优质大果晚熟白肉枇杷新品系——新白1号、新白3号、新白8号是从枇杷实生群体中筛选出的。其主要性状为:晚熟(4月下旬-5月上中旬);果实椭圆形或近圆形,果大(53-69 g.最大11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3.5%-16.2%,可食率71.2%-76.2... 优质大果晚熟白肉枇杷新品系——新白1号、新白3号、新白8号是从枇杷实生群体中筛选出的。其主要性状为:晚熟(4月下旬-5月上中旬);果实椭圆形或近圆形,果大(53-69 g.最大11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3.5%-16.2%,可食率71.2%-76.2%,肉质细腻、化渣、味浓甜鲜口、风味佳;早结丰产。无性子代能保持母树的优良特性,是颇具前途的白肉枇杷优良新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肉枇杷 新品系 优质 大果 晚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贮白肉油桃新品种‘中油20号’的选育 被引量:5
14
作者 鲁振华 牛良 +3 位作者 崔国朝 潘磊 曾文芳 王志强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66-1768,共3页
‘中油20号’桃是以‘中油14号’为母本,早熟耐贮油桃单株‘99-43-58’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耐贮型白肉油桃新品种。该品种树体生长势中等,树姿较开张,果形圆,黏核,端正,对称,平均单果质量210~230 g,大果250 g以上。缝合线中等明显,果实... ‘中油20号’桃是以‘中油14号’为母本,早熟耐贮油桃单株‘99-43-58’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耐贮型白肉油桃新品种。该品种树体生长势中等,树姿较开张,果形圆,黏核,端正,对称,平均单果质量210~230 g,大果250 g以上。缝合线中等明显,果实梗洼深,宽度中等。果皮底色白,全面着红晕。果肉硬脆,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4.1%~16.2%。郑州地区2月底开始萌动,3月下旬开花,花期5~7 d。果实7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为110 d,10月下旬开始落叶,到11月上中旬完全落叶。适合在河南及周边省份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桃 新品种 ‘中油20号’ 白肉 耐贮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白肉突变体与野生型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靖 孙淑霞 +3 位作者 陈栋 涂美艳 刘佳 江国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95-1498,共4页
【目的】本文比较分析了枇杷白肉突变体的突变型与野生型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差异,为探讨枇杷白肉果实形成原因,以及进一步揭示枇杷果实品质形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及生理生化测试,分析突变型与野生型的物候期、叶及... 【目的】本文比较分析了枇杷白肉突变体的突变型与野生型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差异,为探讨枇杷白肉果实形成原因,以及进一步揭示枇杷果实品质形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及生理生化测试,分析突变型与野生型的物候期、叶及果实品质差异。【结果】突变型与野生型的物候期十分接近,突变型的果实始熟期比野生型晚1周左右;突变型叶片长度、叶柄长度明显长于野生型,叶片厚度明显薄于野生型;突变型果实的单果重和果实纵横径均小于野生型,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分别比野生型高出9.2%和9.3%,总酸含量比野生型低21%;突变型果肉的维生素C含量与野生型基本相当;突变型果肉的粗纤维含量比野生型低14.3%,β-胡萝卜素含量仅为野生型的7.55%;突变型果肉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分别比同时期野生型高19%、8%和23%。【结论】突变型的果实始熟期比野生型晚,β-胡萝卜素含量大大低于野生型,总糖、果糖、葡萄糖、蔗糖、均高于野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突变体 生物学特性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桃新品种'陇蜜11号'的选育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建军 赵秀梅 +4 位作者 王发林 牛茹萱 王晨冰 王鸿 李宽莹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65-1568,共4页
'陇蜜11号'桃是将2003年获得的'华光'油桃实生种子培育成苗,再从中选育出的早熟桃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圆平,两半较对称;平均单果质量201~223 g,最大单果质量262 g。果皮茸毛较短、较少,果皮底色为白色,红色覆盖率... '陇蜜11号'桃是将2003年获得的'华光'油桃实生种子培育成苗,再从中选育出的早熟桃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圆平,两半较对称;平均单果质量201~223 g,最大单果质量262 g。果皮茸毛较短、较少,果皮底色为白色,红色覆盖率80%以上;果肉白色,汁液多,硬溶质,风味浓甜,黏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3.1%,可溶性糖含量9.4 g·100 g^(-1),有机酸含量0.24 g·100 g^(-1),维生素C含量4.8 mg·100 g^(-1),品质上。花型为蔷薇形,有花粉。在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果实成熟期为7月上中旬,果实生育期87~90 d;全年生育期约225 d。抗逆性、抗病性强。果实货架期5~7 d。适宜甘肃省中东部桃产区种植,第3年开花结果,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陇蜜11号’ 早熟 白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熟白肉枇杷新品种迎雪的选育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红霞 李晓颖 +1 位作者 葛航 陈俊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91-2295,共5页
迎雪是由宁海白×解放钟杂交选育出的晚熟白肉枇杷新品种。该品种果实近圆形,果皮淡黄色,果面光滑,果实较大,平均单果质量为42.0 g,最大单果质量为58.5 g;每果实含种子4.8粒。果肉乳白色,肉质细嫩,酸甜适口,风味浓郁,品质上等。可... 迎雪是由宁海白×解放钟杂交选育出的晚熟白肉枇杷新品种。该品种果实近圆形,果皮淡黄色,果面光滑,果实较大,平均单果质量为42.0 g,最大单果质量为58.5 g;每果实含种子4.8粒。果肉乳白色,肉质细嫩,酸甜适口,风味浓郁,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4.5%,总糖含量为13.5%,可滴定酸含量为0.35%,维生素C含量为13.3 mg·g^(-1)。在嘉兴市海宁市(东经120.42°,北纬30.32°)6月上旬成熟;花序花朵69朵·穗^(-1),成枝力强。该品种花期晚且长、抗冻、抗栓皮、抗裂果、抗日灼,优质果率高。常温货架期7 d,冷藏1个月。适合浙江省及周边枇杷产区栽培,嫁接苗第3年开花结果,丰产性好,商品果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新品种 迎雪 晚熟 白肉 抗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皮甜瓜新品种白玉满堂的选育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志红 徐永阳 +3 位作者 赵光伟 邢燕 孔维虎 张健 《中国瓜菜》 CAS 2011年第4期22-24,共3页
白玉满堂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近期育成的白皮白肉类薄皮甜瓜优良杂交一代品种。果皮白色,果肉白色,果实圆梨形。主要特征为成熟较早(果实发育期28~33 d),品质较优(肉质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为13.1%~14.8%),果实... 白玉满堂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近期育成的白皮白肉类薄皮甜瓜优良杂交一代品种。果皮白色,果肉白色,果实圆梨形。主要特征为成熟较早(果实发育期28~33 d),品质较优(肉质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为13.1%~14.8%),果实大小适中(单果质量0.38~0.44 kg),田间抗性表现较好,适应地区较广。2010年10月通过国家甜瓜新品种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甜瓜 新品种 白玉满堂 白皮 白肉 早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优质油蟠桃新品种中油蟠36-3的选育 被引量:6
19
作者 牛良 鲁振华 +3 位作者 崔国朝 曾文芳 潘磊 王志强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5-898,共4页
中油蟠36-3是以油蟠桃单株97-3-21为母本、早熟油桃品种中油桃5号为父本,经胚挽救后选育而成的早熟、白肉油蟠桃品种。该品种果形扁平,较对称,平均单果质量80~120 g,最大150 g左右。果皮底色浅绿白,成熟时大部分果面着鲜红色,美观,果顶... 中油蟠36-3是以油蟠桃单株97-3-21为母本、早熟油桃品种中油桃5号为父本,经胚挽救后选育而成的早熟、白肉油蟠桃品种。该品种果形扁平,较对称,平均单果质量80~120 g,最大150 g左右。果皮底色浅绿白,成熟时大部分果面着鲜红色,美观,果顶有少量果锈。果肉白色,硬熟时脆甜,完熟后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3.5%~16.9%,浓甜,品质优。黏核。花铃型,花瓣5枚,花粉多。自花结实,丰产。在郑州地区,一般年份2月底萌芽,3月中下旬始花,果实6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80 d左右,11月中旬左右完全落叶。适宜在北方露地及设施促早栽培,南方地区可尝试避雨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蟠桃 新品种 中油蟠36-3 白肉 早熟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肉枇杷白兰地原酒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欠 王巧碧 +1 位作者 袁敏 周才琼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09,共6页
采用西南大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白1号"白肉枇杷为实验材料,对枇杷白兰地原酒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发酵温度、糖度、酸度、菌种及含量等因素对白兰地原酒质量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3因素... 采用西南大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白1号"白肉枇杷为实验材料,对枇杷白兰地原酒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发酵温度、糖度、酸度、菌种及含量等因素对白兰地原酒质量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最优的发酵条件。发酵结果表明,0.1%的菌种Y3为所选酵母中最优发酵菌种量,在pH 4.0,糖量23%,发酵温度25℃时发酵质量最好,各因素对发酵品质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糖量>pH>温度,发酵白肉枇杷白兰地原酒酒精度为12.4%,残糖为7.5%,总酯为0.151 g/L,滴定酸为5.42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肉枇杷 发酵工艺 响应面优化 白兰地原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