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籽油–乳清分离蛋白高内相乳液制备与表征
1
作者 郭兵兵 陈思贤 +5 位作者 肖渝珈 王桥意 李紫琳 魏丫然 陈妍 艾有伟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6,共10页
本研究以乳清分离蛋白(WPI)为天然乳化剂,葡萄籽油为油相,制备高内相乳液,探究不同WPI浓度梯度与不同乳化均质速率下乳液贮藏期外观形态、乳液油滴平均粒径、稳定性、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0 d贮藏期内中高浓度蛋... 本研究以乳清分离蛋白(WPI)为天然乳化剂,葡萄籽油为油相,制备高内相乳液,探究不同WPI浓度梯度与不同乳化均质速率下乳液贮藏期外观形态、乳液油滴平均粒径、稳定性、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0 d贮藏期内中高浓度蛋白溶液组和中高转速处理组乳液稳定性良好。随WPI浓度提升,乳液油滴的平均粒径显著降低,当浓度≥2.0%时趋于稳定。乳液的乳化活性指数(EAI)与乳化稳定性指数(ESI),随WPI浓度增大而增大。当均质速率增大,油滴平均粒径呈现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EAI与ESI呈先增大后平缓的趋势。激光共聚焦微观分析可知,随WPI浓度增大更多的蛋白质吸附在界面上,分布更均匀,结构更稳定。当浓度进一步增加超过2.0%时,界面吸附趋于饱和,液滴尺寸趋于稳定。均质速率增大至15000 r/min时液滴分散性最优,而转速达到18000 r/min时液滴发生聚集。动态流变学分析表明,WPI浓度与剪切速率的增加提升了乳液储能模量(G′)与损耗模量(G″)。综上所述,适当增加乳清分离蛋白溶液浓度和提高转速可增强乳液稳定性与凝胶强度,这些结论为功能油脂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内相乳液 葡萄籽油 乳清分离蛋白溶液 乳液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对乳清分离蛋白及其水解物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杜玲玲 刘璐 +4 位作者 李晓东 张秀秀 赵永波 王海霞 夏琪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1-176,共6页
以乳清分离蛋白及其蛋白水解物为原料分别与半乳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研究两者美拉德反应的褐变程度、接枝度及产物荧光光谱的变化,同时以乳清分离蛋白和蛋白水解物作对照,研究两者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乳清分离蛋白及其水... 以乳清分离蛋白及其蛋白水解物为原料分别与半乳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研究两者美拉德反应的褐变程度、接枝度及产物荧光光谱的变化,同时以乳清分离蛋白和蛋白水解物作对照,研究两者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乳清分离蛋白及其水解物美拉德反应的褐变程度、接枝度及产物的抗氧化性均在4 h达到最大。其中,乳清分离蛋白及其水解物与半乳糖美拉德反应的褐变程度和接枝度最大值分别为1.114、18.431%和1.413、28.273%;两者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还原力、2,2’-联氨-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0.605、46.29%、61.77%和0.923、69.81%、78.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内源荧光光谱发现,美拉德反应改变了乳清分离蛋白及其水解物的构象,使二者的结构更加松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分离蛋白 乳清分离蛋白水解物 美拉德反应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剂对羟自由基引起的乳清分离蛋白氧化抑制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孔保华 孙妍 熊幼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0,共6页
采用羟自由基对乳清分离蛋白(WPI)进行氧化,并采用在氧化前添加抗氧化剂的方法,研究其对乳清分离蛋白氧化的抑制作用。实验分为3组,即不添加抗氧化剂的对照组、添加α-生育酚和丁羟基茴香醚(BHA)的处理组,测定氧化1、5h和12h后WPI羰基... 采用羟自由基对乳清分离蛋白(WPI)进行氧化,并采用在氧化前添加抗氧化剂的方法,研究其对乳清分离蛋白氧化的抑制作用。实验分为3组,即不添加抗氧化剂的对照组、添加α-生育酚和丁羟基茴香醚(BHA)的处理组,测定氧化1、5h和12h后WPI羰基、总巯基、二聚酪氨酸、表面疏水性和SDS-PAGE的变化。结果表明,蛋白氧化会显著提高WPI中的羰基含量和二聚酪氨酸含量(P<0.05),而且会使蛋白质的疏水性增加(P<0.05)。添加α-生育酚和BHA的乳清蛋白氧化5h,与对照组相比可以使羰基含量降低35.11%和50.15%,巯基含量增加27.73%和38.82%。通过SDS-PAGE表明,添加抗氧化剂可以减少蛋白质的聚合。抗氧化剂的添加抑制了乳清蛋白的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乳清分离蛋白 蛋白氧化 羟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对牛乳清蛋白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肖瀛 方雨婷 +4 位作者 胡业芹 谢凡 周小理 周一鸣 徐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5-108,113,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普通加热和微波加热对牛乳清分离蛋白(WPI)氧化影响的差别。分别比较普通方式加热15、30、60和90min以及微波加热60、120、240和360s后WPI的羰基含量、巯基含量、二聚酪氨酸水平、表面疏水性、荧光光谱和SDS-PAGE电泳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普通加热和微波加热对牛乳清分离蛋白(WPI)氧化影响的差别。分别比较普通方式加热15、30、60和90min以及微波加热60、120、240和360s后WPI的羰基含量、巯基含量、二聚酪氨酸水平、表面疏水性、荧光光谱和SDS-PAGE电泳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普通加热相比,较长时间(>120s)的微波加热会使WPI的羰基含量、二聚酪氨酸含量明显的增加,巯基含量明显下降,表面疏水性与荧光光谱结果显示长时间微波加热可能对WPI结构有明显修饰作用并改变其空间构象,SDS-PAGE结果显示长时间微波加热有明显的交联现象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分离蛋白 蛋白质氧化 微波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分离蛋白与壳聚糖美拉德反应初级阶段产物乳化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许朵霞 包亚妮 +3 位作者 闫冰 房子舒 高彦祥 袁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19,共4页
采用干热美拉德反应制备乳清分离蛋白(WPI)-壳聚糖复合物,通过对复合物的乳液粒径及稳定性分析,研究反应温度、WPI与壳聚糖质量比及反应时间对复合物乳化性的影响。荧光光谱分析表明:WPI和壳聚糖在干热反应后发生共价交联并且结构发生... 采用干热美拉德反应制备乳清分离蛋白(WPI)-壳聚糖复合物,通过对复合物的乳液粒径及稳定性分析,研究反应温度、WPI与壳聚糖质量比及反应时间对复合物乳化性的影响。荧光光谱分析表明:WPI和壳聚糖在干热反应后发生共价交联并且结构发生了变化。WPI与壳聚糖在50℃、相对湿度79%干热条件下,反应1~4d的产物为Maillard反应初级阶段产物,该产物的乳化性质得到改善。其中,WPI与壳聚糖以质量比1:4混合,50℃反应1d的产物乳化稳定性是反应前的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分离蛋白(wpi) 壳聚糖 美拉德反应 乳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氧化引起乳清蛋白溶解性、凝胶强度和乳化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崔旭海 孔保华 熊幼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48,共4页
主要研究了在羟基自由基氧化体系中,不同H2O2浓度(1~20mmol/L)及不同FeCl3浓度(0.1~2mmol/L)对乳清蛋白溶解性、凝胶强度和乳化性等功能特性的影响。每种氧化条件的氧化时间分别为1、3、5h。结果表明:氧化对蛋白功能性起着很大的破坏... 主要研究了在羟基自由基氧化体系中,不同H2O2浓度(1~20mmol/L)及不同FeCl3浓度(0.1~2mmol/L)对乳清蛋白溶解性、凝胶强度和乳化性等功能特性的影响。每种氧化条件的氧化时间分别为1、3、5h。结果表明:氧化对蛋白功能性起着很大的破坏作用,同未氧化的对照组乳清蛋白相比,氧化后乳清蛋白在所有氧化条件下,溶解性降低超过35%、凝胶强度降低达85%以上,在不同的氧化剂浓度下,5h氧化后乳清蛋白的乳化性均降低达60%以上,FeCl3浓度的改变对功能性的破坏更大。并且发现,溶解性的降低直接影响着蛋白的凝胶性和乳化性。总之,氧化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降低乳清蛋白的功能特性,但是适当的氧化可以提高乳化性。在实际生产中应该合理控制蛋白氧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氧化 乳清蛋白 溶解性 凝胶强度 乳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波预处理对苹果汁褐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易建华 朱丹 朱振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64-267,271,共5页
为了抑制苹果汁在加工过程中的褐变,将微波加热技术与乳清分离蛋白(WPI)、抗坏血酸(AA)、柠檬酸(CA)三种褐变抑制剂相结合,采用不同的微波功率和时间处理苹果原料,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苹果汁褐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功率提... 为了抑制苹果汁在加工过程中的褐变,将微波加热技术与乳清分离蛋白(WPI)、抗坏血酸(AA)、柠檬酸(CA)三种褐变抑制剂相结合,采用不同的微波功率和时间处理苹果原料,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苹果汁褐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功率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苹果汁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降低,色泽提高;当功率为720W,处理时间120s时,果汁PPO几乎被完全抑制,色泽、总酚、氨基态氮含量增加,总糖含量下降,总酸含量略微提高。其中,经WPI水浴微波处理后的果汁L值为91.14,与其他预处理后的果汁色泽相差不大,且总酚含量增幅最小,因而是较佳的抑制果汁褐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汁 微波 褐变 多酚氧化酶(PPO) 乳清分离蛋白(w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氧化引起乳清蛋白理化性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崔旭海 孔保华 熊幼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1-34,64,共5页
研究了在羟基自由基氧化体系中,不同H2O2浓度(1~20 mmol/L)及不同FeCl3浓度(0.1~2 mmol/L)对乳清蛋白羰基、巯基、二聚酪氨酸等理化性质的影响。每种氧化条件的氧化时间分别为1,3,5 h.。结果表明:氧化显著地影响了乳清蛋白的理化性质... 研究了在羟基自由基氧化体系中,不同H2O2浓度(1~20 mmol/L)及不同FeCl3浓度(0.1~2 mmol/L)对乳清蛋白羰基、巯基、二聚酪氨酸等理化性质的影响。每种氧化条件的氧化时间分别为1,3,5 h.。结果表明:氧化显著地影响了乳清蛋白的理化性质,同未氧化的对照组乳清蛋白相比,经过5 h氧化,所有浓度的FeCl3体系中,羰基增加3倍以上;所有条件下的巯基损失均达40%以上;在浓度为20 mmol/L的H2O2或2 mmol/L的FeCl3中,二聚酪氨酸分别增加了5倍和7倍。并且发现,在不同的FeCl3条件下其变化趋势更为迅速。由此可知,氧化极大程度地改变了蛋白的理化性质,并可能导致蛋白结构的改变,进而可能影响其功能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氧化 乳清分离蛋白 自由基体系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自由基氧化体系对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化学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孙妍 孔保华 刘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21,共5页
本实验主要研究乳清蛋白(WPI)和β-乳球蛋白(β-Lg)经过FeCl3/抗坏血酸(AsA)/H2O2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氧化系统氧化后化学结构产生的变化。两种蛋白分别经过0.1mmol/L或者1mmol/LFeCl3氧化1、5和12h后,总巯基、游离氨都下降,而羰基、二聚... 本实验主要研究乳清蛋白(WPI)和β-乳球蛋白(β-Lg)经过FeCl3/抗坏血酸(AsA)/H2O2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氧化系统氧化后化学结构产生的变化。两种蛋白分别经过0.1mmol/L或者1mmol/LFeCl3氧化1、5和12h后,总巯基、游离氨都下降,而羰基、二聚酪氨酸和疏水性都呈增加的趋势。低Fe3+浓度氧化1h,WPI巯基含量降低38.5%,β-Lg降低11.6%;而游离氨分别降低20.68%和0.64%。高Fe3+浓度氧化5h,WPI羰基增加32.4%,β-Lg增加8.4%;二聚酪氨酸分别增加132.4%和28%;疏水值增加161.1%和0.7%。高Fe3+浓度带来的氧化效果要比低Fe3+浓度明显(p<0.05)。这说明,氧化改变了蛋白的化学结构,氧化程度取决于浓度Fe3+的浓度,且β-乳球蛋白比乳清蛋白有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氧化 乳清蛋白 Β-乳球蛋白 羟基自由基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酯果胶和乳清分离蛋白复合凝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贺 朱丹实 +4 位作者 刘丽萍 陈忠川 徐学明 过世东 金征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6-70,共5页
本实验研究混合体系pH值、NaCl浓度和CaCl2浓度对低酯果胶与乳清蛋白复合凝胶的硬度和持水能力的影响。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pH值、NaCl浓度和CaCl2浓度对凝胶性质有显著影响。低酯果胶和乳清分离蛋白复合凝胶的最佳条件为pH6、NaCl浓度0... 本实验研究混合体系pH值、NaCl浓度和CaCl2浓度对低酯果胶与乳清蛋白复合凝胶的硬度和持水能力的影响。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pH值、NaCl浓度和CaCl2浓度对凝胶性质有显著影响。低酯果胶和乳清分离蛋白复合凝胶的最佳条件为pH6、NaCl浓度0.2mol/L、CaCl2浓度10mmol/L,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凝胶强度接近200g,持水能力接近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乳清蛋白 凝胶 凝胶硬度 持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自由基氧化对乳清蛋白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崔旭海 孔保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5-89,共5页
主要研究了在羟基自由基氧化体系中,不同的H2O2浓度(1~20mmol/L)和FeCl3浓度(0.1~2mmol/L)下对乳清蛋白羰基、氨基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每种氧化条件的氧化时间分别为1、3、5h。结果表明:氧化导致了蛋白中羰基含量的增加和氨基含量的降... 主要研究了在羟基自由基氧化体系中,不同的H2O2浓度(1~20mmol/L)和FeCl3浓度(0.1~2mmol/L)下对乳清蛋白羰基、氨基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每种氧化条件的氧化时间分别为1、3、5h。结果表明:氧化导致了蛋白中羰基含量的增加和氨基含量的降低,并且显著地影响了乳清蛋白的氨基酸含量。同未氧化的对照组乳清蛋白相比,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发生了明显降低,并且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降低越迅速。总氨基酸含量最多降低达13%,必需氨基酸降低达16.2%,尤其在FeCl3体系表现更为显著。同时也发现,氨基酸的变化与羰量和氨基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尽量控制蛋白氧化的发生,以减少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自由基 蛋白氧化 乳清蛋白 氨基酸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氧化的乳清蛋白在冰淇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旭海 孔保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60-164,共5页
研究经羟基自由基产生体系氧化后的乳清蛋白在冰淇淋中的应用,测定蛋白氧化的主要指标羰基含量,并对影响冰淇淋品质的主要参数(包括膨胀率、抗融性、保形性)以及感官指标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在冰淇淋中添加经H2O2体系氧化后的乳清蛋白,... 研究经羟基自由基产生体系氧化后的乳清蛋白在冰淇淋中的应用,测定蛋白氧化的主要指标羰基含量,并对影响冰淇淋品质的主要参数(包括膨胀率、抗融性、保形性)以及感官指标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在冰淇淋中添加经H2O2体系氧化后的乳清蛋白,产品各项指标明显好于添加FeCl3体系的冰淇淋,且能够提高产品的性能,尤其是添加氧化1h的氧化蛋白其感官评分达到最大,但同对照比口感略有降低。这说明,适当的氧化可以改进产品的品质,提高产品的可接受性,但需改进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自由基 H2O2体系 冰淇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分离蛋白对苹果汁澄清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易建华 朱丹 朱振宝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44,50,共5页
为了探究乳清分离蛋白(WPI)对苹果汁的澄清作用,研究影响WPI作用的单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苹果汁的澄清条件,同时研究WPI处理、果胶酶处理、WPI-果胶酶联合处理3种澄清方法对果汁澄清效果以及品质的影响。... 为了探究乳清分离蛋白(WPI)对苹果汁的澄清作用,研究影响WPI作用的单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苹果汁的澄清条件,同时研究WPI处理、果胶酶处理、WPI-果胶酶联合处理3种澄清方法对果汁澄清效果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WPI添加量、pH以及温度对WPI澄清效果影响较大,WPI处理时间影响较小;响应面优化出苹果汁澄清的最佳条件为WPI添加量0.68%,pH 3.0,温度60℃,该条件下苹果汁的透光率可达92.8%;3种澄清方法效果的大小顺序为WPI-果胶酶>WPI>果胶酶,可见WPI澄清效果优于果胶酶,且WPI与果胶酶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分离蛋白 果胶酶 苹果汁 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自由基氧化对乳清蛋白疏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旭海 孔保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33-36,共4页
本实验研究在羟基自由基氧化体系中,不同的H2O2浓度(1~20mmol/L)、FeCl3浓度(0.1~2mmol/L)以及不同的pH值、温度、盐浓度等环境条件对乳清蛋白疏水性的影响,每种氧化条件的氧化时间分别为1、3、5h。结果表明,氧化和环境因素对乳清蛋... 本实验研究在羟基自由基氧化体系中,不同的H2O2浓度(1~20mmol/L)、FeCl3浓度(0.1~2mmol/L)以及不同的pH值、温度、盐浓度等环境条件对乳清蛋白疏水性的影响,每种氧化条件的氧化时间分别为1、3、5h。结果表明,氧化和环境因素对乳清蛋白的疏水性影响很大,在H2O2体系中当H2O2浓度为5mmol/L时疏水值达到最大,为9559.2,是对照组的4.88倍,明显高于FeCl3体系中的变化;疏水性在偏离等电点pH7.0时较大,在适宜的温度和盐浓度下能够增加乳清蛋白的疏水性。说明氧化过程中,乳清蛋白的疏水性受H2O2浓度的改变影响最大,并且也受其他环境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自由基 氧化 乳清蛋白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羟基自由基氧化的乳清蛋白对冰淇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旭海 孔保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61,共5页
研究了经羟基自由基产生体系氧化后的乳清蛋白在冰淇淋中的应用,并对影响冰淇淋品质的主要参数(包括黏度、质地、膨胀率、抗融性)以及感官指标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在冰淇淋中添加经H2O2体系氧化后的乳清蛋白,产品各项指标明显好于添加... 研究了经羟基自由基产生体系氧化后的乳清蛋白在冰淇淋中的应用,并对影响冰淇淋品质的主要参数(包括黏度、质地、膨胀率、抗融性)以及感官指标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在冰淇淋中添加经H2O2体系氧化后的乳清蛋白,产品各项指标明显好于添加FeCl3体系的冰淇淋,且能够提高产品的性能,尤其是添加氧化1h的氧化蛋白其感官评分达到最大,但同对照比口感略有降低。这说明,适当的氧化可以改进产品的品质,提高了产品的可接受性,但需改进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氧化 乳清蛋白 冰淇淋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分离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混合溶液制备外源式钙交联冷凝胶型微球体
16
作者 张静 葛武鹏 +1 位作者 Moshe Rosenberg 李元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8,共5页
将分别经过热变性处理的乳清分离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溶液按照2∶1,1∶1和1∶2比例(质量比)混合后,通过外源式添加钙离子的方法,获得钙交联冷凝胶型微球体。检测微球体的蛋白质包埋率、溶解度和溶胀率。结果显示,微球体的蛋白质包埋率较... 将分别经过热变性处理的乳清分离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溶液按照2∶1,1∶1和1∶2比例(质量比)混合后,通过外源式添加钙离子的方法,获得钙交联冷凝胶型微球体。检测微球体的蛋白质包埋率、溶解度和溶胀率。结果显示,微球体的蛋白质包埋率较高,均大于99.36%,不同蛋白质比率对蛋白质包埋率没有显著影响。微球体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在缓冲液中的溶解度顺序为pH7.0>pH2.5>pH4.5,且乳清蛋白质量分数越高,微球体的溶解度越小。微球体在缓冲液中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溶胀率顺序为pH2.5>pH7.0,而在pH值为4.5缓冲液中发生皱缩,溶胀率为负值,微球体中的乳清蛋白质量分数越高,溶胀率越小。缓冲液中的钙离子会影响微球体的溶解度和溶胀率。基本性质说明外源式钙交联冷凝胶型微球体可以作为热敏性或活性物质的传递载体,应用于相关的食品及医药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分离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 外源式 钙交联 冷凝胶型微球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自由基氧化的乳清蛋白对碱性蛋白酶水解敏感性的研究
17
作者 崔旭海 孔保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4-146,149,共4页
研究了在羟基自由基氧化体系中,不同的H2O2浓度、FeCl3浓度对活性巯基含量的影响,以表明蛋白质的氧化程度,进一步对氧化的乳清蛋白进行酶水解,研究不同氧化条件下获得的乳清蛋白对碱性蛋白酶水解的敏感性,以及水解蛋白的三氯乙酸可溶性... 研究了在羟基自由基氧化体系中,不同的H2O2浓度、FeCl3浓度对活性巯基含量的影响,以表明蛋白质的氧化程度,进一步对氧化的乳清蛋白进行酶水解,研究不同氧化条件下获得的乳清蛋白对碱性蛋白酶水解的敏感性,以及水解蛋白的三氯乙酸可溶性氮的变化。结果表明:氧化会引起乳清蛋白活性巯基的降低(P<0.05),经过氧化的蛋白明显更易于发生水解作用,无论是水解度还是TCA可溶性氮都有明显的增加(P<0.05)。表明氧化促进了蛋白酶的水解,提高了蛋白质对水解酶的敏感性,这意味着氧化后的蛋白可能更容易在体内被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自由基 蛋白氧化 乳清蛋白 水解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乳清分离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卫永华 刘永娟 +2 位作者 杨莉 张志健 刘会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3-210,共8页
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压力、时间、蛋白质量浓度、pH值、CaCl_2对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d,WPI)凝胶特性的影响。当处理压力≥300 MPa、处理时间≥10 min、蛋白质质量浓度≥12 g/L时,WPI溶液经超高压处理后可以形成凝胶,且随着... 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压力、时间、蛋白质量浓度、pH值、CaCl_2对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d,WPI)凝胶特性的影响。当处理压力≥300 MPa、处理时间≥10 min、蛋白质质量浓度≥12 g/L时,WPI溶液经超高压处理后可以形成凝胶,且随着处理压力增大、处理时间延长和蛋白质浓度的提高,凝胶中二硫键含量明显升高,凝胶网络结构趋于致密,质地逐渐细腻,凝胶强度、得率和保水性呈现增大的趋势;WPI溶液pH在等电点以上且接近中性时,形成凝胶的二硫键含量较高,凝胶网络致密,凝胶品质较好;添加CaCl_2对形成凝胶的二硫键含量不产生影响,但其可以通过键桥作用提高凝胶强度;凝胶得率与CaCl_2浓度呈负相关。当CaCl_2浓度为0.06mol/L时,凝胶具有较大保水能力,之后保水性随Ca^(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ultra-high pressure UHP) 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d wpi)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水解乳清分离蛋白制备纳米纤维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璇 单杰 +2 位作者 冯志彪 刘春红 李冬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18-124,共7页
采用天冬氨酸内切酶(Asp endoproteinase,AspN)在37℃诱导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制备蛋白质纳米纤维(protein nanofibrils,PNFs),考察WPI不同水解时间对产物PNFs形貌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小分... 采用天冬氨酸内切酶(Asp endoproteinase,AspN)在37℃诱导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制备蛋白质纳米纤维(protein nanofibrils,PNFs),考察WPI不同水解时间对产物PNFs形貌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小分子蛋白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硫磺素T荧光、红外光谱以及激光散射法对PNFs及形成过程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该方法制备的产物PNFs呈乳白色,AspN水解得到的5 kD左右的多肽为构筑单元,β-折叠为PNFs稳定存在的主要二级结构,PNFs平均粒径随水解时间延长而增大。酶法制备PNFs解决了酸法中的褐变问题,有望拓展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分离蛋白 天冬氨酸内切酶 蛋白质纳米纤维 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铁蛋白-乳清分离蛋白乳状液微聚集体构建与酶交联对其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昕 王旭 +3 位作者 刘佳炜 李钰 许朵霞 曹雁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25,共6页
以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与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乳状液形成微聚集体与转谷氨酰胺酶酶促交联微聚集体,以期提高体系流变特性。通过微射流分别制备WPI和LF乳状液,二者混合后,乳状液微滴之间发生异型聚集效应,通过... 以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与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乳状液形成微聚集体与转谷氨酰胺酶酶促交联微聚集体,以期提高体系流变特性。通过微射流分别制备WPI和LF乳状液,二者混合后,乳状液微滴之间发生异型聚集效应,通过转谷氨酰胺酶交联结合形成具有特定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微聚集体。研究结果表明:WPI与LF乳状液发生异型聚集,最大程度的聚集和最高物理稳定性体系发生在50%LF-50%WPI微滴形成的微聚集体。异型聚集效应改变了乳状液的流变特性,与单一WPI和LF乳状液相比,50%LF-50%WPI微聚集体流变学特性黏度值分别为单一乳状液的3.72倍和2.2倍,通过转谷氨酰胺酶交联,乳状液微聚集体的黏度值为原来的11.4倍。因此,基于异型聚集效应结合酶促交联,可提高食品体系的流变特性,为开发食品脂质替代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 异型聚集 乳清分离蛋白 乳铁蛋白 转谷氨酰胺酶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