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粒度黄大茶粉的添加对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歌兴 钟杨 +6 位作者 汪钰祺 万超华 张雪婷 孙玥 李雪玲 刘政权 梁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3,共8页
为探究不同粒度黄大茶粉对小麦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粗粉、细粉、超微Ⅰ、超微Ⅱ和超微Ⅲ5种茶粉分别等量加入到面粉中制成含茶面团。采用粉质仪、质构仪、流变仪、快速粘度分析仪等仪器分析不同粉体对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结... 为探究不同粒度黄大茶粉对小麦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粗粉、细粉、超微Ⅰ、超微Ⅱ和超微Ⅲ5种茶粉分别等量加入到面粉中制成含茶面团。采用粉质仪、质构仪、流变仪、快速粘度分析仪等仪器分析不同粉体对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黄大茶粒度的减小,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显著提高(P<0.05),而混合面团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值提高,且G′值占主导地位。蛋白弱化度、峰值黏度、回生值和糊化焓主要呈现下降趋势,拉伸阻力和拉伸长度先上升后下降。本研究显示添加不同粒度的黄大茶粉会对小麦面团品质特性产生影响。尤其是超微Ⅱ的添加能够有效改善面团的热机械学及流变特性。本研究结果有望为含茶面制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大茶 超微粉 小麦面团 流变特性 糊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装形式对大米-小麦混合粉馒头贮藏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马春敏 付佳宁 +5 位作者 杨杨 王冰 边鑫 张光 陈之鹏 张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81-288,共8页
为探究大米-小麦混合粉馒头的最佳包装形式和贮藏方式,通过分析馒头中微生物含量、水分含量、质构特性及复蒸后感官特性,揭示透气包装、脱氧包装和密封包装在25℃和4℃贮藏条件下对大米-小麦混合粉馒头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透气包装馒... 为探究大米-小麦混合粉馒头的最佳包装形式和贮藏方式,通过分析馒头中微生物含量、水分含量、质构特性及复蒸后感官特性,揭示透气包装、脱氧包装和密封包装在25℃和4℃贮藏条件下对大米-小麦混合粉馒头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透气包装馒头的水分含量、弹性的下降速率和硬度的上升速率最快,感官评分最低;整个贮藏中脱氧包装馒头的水分含量和硬度略小于密封包装馒头,弹性大于密封包装馒头。在25℃贮藏时透气包装、脱氧包装和密封包装馒头分别在1、6、3 d时菌落总数超过6 lg CFU/g;2、5、4 d时霉菌数超过标准GB/T 21118-2007200 CFU/g,1、3、5 d时出现感观品质劣变。在4℃贮藏时密封包装、脱氧包装和透气包装馒头分别在8、14、12 d时菌落总数超过6 lg CFU/g,10、12、10 d时霉菌数超过标准GB/T 21118-2007200 CFU/g,8、12、10 d时出现感观品质劣变。因此,采用脱氧包装的低温贮藏形式使馒头具有较好的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小麦混合粉 馒头 密封包装 脱氧包装 透气包装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麦全麦粉特性及其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高恩红 常逍柯 +3 位作者 田潇凌 林顺顺 胡悦 李梦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8期114-122,共9页
目的探究彩麦全麦粉的理化特性及其对饼干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全粉碎法和回添法制得彩麦全麦粉记作豫州1号回添粉(YZ1-HF)、豫州2号回添粉(YZ2-HF)、豫州1号全粉碎粉(YZ1-QF)、豫州2号全粉碎粉(YZ2-QF)。对其营养成分、损伤淀粉含量等... 目的探究彩麦全麦粉的理化特性及其对饼干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全粉碎法和回添法制得彩麦全麦粉记作豫州1号回添粉(YZ1-HF)、豫州2号回添粉(YZ2-HF)、豫州1号全粉碎粉(YZ1-QF)、豫州2号全粉碎粉(YZ2-QF)。对其营养成分、损伤淀粉含量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并将两种彩麦全麦粉以不同的比例与普通小麦粉复配制备饼干,探究其对饼干色泽、质构、风味及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营养成分中YZ1-HF、YZ2-HF灰分含量降低,不溶性膳食纤维比例提高;YZ1-HF、YZ2-HF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回升值、衰减值都有所提升;彩色小麦全麦粉比例在50%、75%时饼干质构硬度与脆性较低;电子鼻主成分分析中彩色小麦全麦粉比例为50%时,在主成分2良好表现。结论彩麦全麦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适量的彩麦全麦添加到饼干中可以改善饼干的品质。本研究可为彩麦全麦粉应用到饼干以及面制品中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麦全麦粉 制粉方式 全麦粉 饼干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藻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彦钦 李武阳 +1 位作者 孟宪刚 罗光宏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497-504,共8页
盐胁迫是植物面临的最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对农业生产而言,研究生物肥料对盐胁迫下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藻类生物肥料对盐碱土壤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但是其对盐胁迫下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鲜有报道。以德巴衣藻(Chlamyd... 盐胁迫是植物面临的最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对农业生产而言,研究生物肥料对盐胁迫下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藻类生物肥料对盐碱土壤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但是其对盐胁迫下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鲜有报道。以德巴衣藻(Chlamydomonas debaryana)藻粉作为生物肥料,通过实验模拟在高盐胁迫环境下,向小麦幼苗沙土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衣藻藻粉(0.25、0.5、1.0、2.0 g·L^(-1)),并测定了小麦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离子平衡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盐胁迫使小麦根长、茎长、干重和鲜重等各项指标均受到显著抑制,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添加不同浓度衣藻藻粉后,小麦根长、茎长、干重和鲜重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增长,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相关分析表明,衣藻藻粉能够促进小麦生长,显著改变小麦生理指标,提升其耐盐性。综合比较,1 g·L^(-1)藻粉处理组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小麦 衣藻藻粉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酶解法制备小麦ACE抑制肽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嫚 张国治 +1 位作者 张康逸 何梦影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39,共11页
以谷朊粉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解法制备小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并以该抑制肽对ACE的抑制率为主要评价指标,以谷朊粉的水解度为次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 以谷朊粉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解法制备小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并以该抑制肽对ACE的抑制率为主要评价指标,以谷朊粉的水解度为次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该抑制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是适宜酶解谷朊粉制备小麦ACE抑制肽的蛋白酶。最佳超声辅助酶解法制备小麦ACE抑制肽的条件为超声时间17 min、超声功率300 W、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2.7 h、酶用量3600 U/g和谷朊粉质量分数5.1%,在此条件下,所制备的小麦ACE抑制肽对ACE的抑制率为72.90%,疏水性氨基酸含量为29.37 g/100 g。当该抑制肽的相对分子质量<3 kDa时,具有较好的强酸环境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一定浓度K^(+)、Mg^(2+)环境中的稳定性也较好,且经体外模拟消化后仍能保持原活性的79.26%。因此,超声辅助酶解法是制备小麦ACE抑制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酶解法 小麦ACE抑制肽 谷朊粉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小麦粉中的滑石粉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叶丽 董梅 +1 位作者 武鑫 强鑫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152,157,共4页
建立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小麦粉中滑石粉含量的方法。通过对消解系统酸用量和释放剂氯化锶加入量的优化,最终确定选用硝酸-氢氟酸体积比5∶1作为消解用酸,以每100 mL试样溶液中加入2.0 mL 15 g/L氯化锶溶液来达到消除干扰... 建立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小麦粉中滑石粉含量的方法。通过对消解系统酸用量和释放剂氯化锶加入量的优化,最终确定选用硝酸-氢氟酸体积比5∶1作为消解用酸,以每100 mL试样溶液中加入2.0 mL 15 g/L氯化锶溶液来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经过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在0.2~1.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354;在加入镁元素的含量分别为1153.8、2884.6、7692.3μg/g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102.0%和102.3%,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4%,检出限为0.0040 g/kg,定量限为0.0134 g/kg,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滑石粉 小麦粉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粉对全麦粉凝胶3D打印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黄齐林 温纪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116,共6页
为开发出营养丰富、结构稳定的谷物基3D打印食品,以柔性剥皮、粉碎处理后的全麦粉为原料,探究添加不同比例(0%、5%、10%、15%、20%,以脱皮全麦粉质量计)的火龙果粉对脱皮全麦粉凝胶体系品质特性及3D打印成型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火龙果... 为开发出营养丰富、结构稳定的谷物基3D打印食品,以柔性剥皮、粉碎处理后的全麦粉为原料,探究添加不同比例(0%、5%、10%、15%、20%,以脱皮全麦粉质量计)的火龙果粉对脱皮全麦粉凝胶体系品质特性及3D打印成型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火龙果粉的添加使全麦粉凝胶体系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及凝胶强度降低,产生了更强的氢键,凝胶的自支撑力增强。随着火龙果粉添加量的增加,硬度、咀嚼性、胶着性、L^(*)值及b^(*)值总体上降低,a^(*)值先升高后总体降低,孔径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大,多孔网状结构也由松散到紧密再到松散。当火龙果粉添加量为15%时,打印偏差量最小,与CAD模型的相似度达到95.42%,G′和G″相对其他添加量(除0%外)达到最高,网状结构最为紧密,凝胶体系的3D打印成型性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火龙果粉 全麦粉 凝胶体系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级惰性粉对小麦储存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景桂文 杨明成 +1 位作者 郑文华 徐洁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2期88-90,共3页
为提高科学储粮技术水平,确保库存粮食质量良好,品质优良,降低储藏环节费用,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对2019年入库的小麦,在一个轮换期内,研究了食品级惰性粉对小麦储存品质的影响,以低剂量磷化氢熏蒸为对照,每年开展两次小麦品质检测。经过... 为提高科学储粮技术水平,确保库存粮食质量良好,品质优良,降低储藏环节费用,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对2019年入库的小麦,在一个轮换期内,研究了食品级惰性粉对小麦储存品质的影响,以低剂量磷化氢熏蒸为对照,每年开展两次小麦品质检测。经过4年的储存,试验仓和对照仓储存品质指标色泽正常,面筋吸水率分别为200%、204%,品尝评分值分别为82、79,药剂费用分别为1 464、3 458元。研究结果表明,食品级惰性粉储存小麦具有储存品质变化小,储存费用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粉 小麦 储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粉品质特性与发面饼加工品质关系的研究
9
作者 李逸 田晓红 +2 位作者 王佳雅 姜平 谭斌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8,共9页
为发面饼工业化加工选取合适的小麦粉原料,选取了湿面筋含量为24.4%~32.7%的12个小麦品种,测定了小麦粉的理化特性、粉质特性、粘度特性、发酵流变特性,分析了小麦粉特性与发面饼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湿面筋含量的升高面团... 为发面饼工业化加工选取合适的小麦粉原料,选取了湿面筋含量为24.4%~32.7%的12个小麦品种,测定了小麦粉的理化特性、粉质特性、粘度特性、发酵流变特性,分析了小麦粉特性与发面饼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湿面筋含量的升高面团的发酵高度、总体积、保留系数(R)及发面饼的比容都随之增加(P<0.05),而发面饼的最大剪切力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感官评价得分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小麦粉的湿面筋含量、峰值粘度、最低粘度、最终粘度、回生值、峰值时间、粉质质量指数、最大发酵高度(Hm)、最终发酵高度(h)与发面饼的比容呈显著正相关,淀粉含量和面筋指数与发面饼的比容呈负相关;小麦粉的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与发面饼的最大剪切力呈负相关,湿面筋含量与发面饼的最大剪切力呈正相关。湿面筋含量在30.0%~33.0%且面筋指数在70~78、粉质质量指数在58.5~69.5、Hm在38.1~55.1 mm和R在95%以上的小麦粉比较适于制作发面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面筋 糊化特性 粉质特性 发酵流变特性 发面饼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膨化小麦糊粉层冲调粉配方优化研究
10
作者 史庭庭 蒋华彬 +2 位作者 陈权权 葛梦珂 孟明明 《食品工程》 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
以挤压膨化小麦糊粉层粉为主要原料制备冲调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挤压膨化小麦糊粉层冲调粉的配方。结果表明,小麦糊粉层冲调粉的最优配方为:小麦糊粉层粉10.0 g,木糖醇添加量5.0 g,果胶添加量0.2 g,全脂乳粉添加量... 以挤压膨化小麦糊粉层粉为主要原料制备冲调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挤压膨化小麦糊粉层冲调粉的配方。结果表明,小麦糊粉层冲调粉的最优配方为:小麦糊粉层粉10.0 g,木糖醇添加量5.0 g,果胶添加量0.2 g,全脂乳粉添加量0.6 g,麦芽糊精添加量2.0 g。此配方条件下所得小麦糊粉层冲调粉颜色呈黄棕色,具有谷物香气,稠度适宜,感官性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膨化 小麦糊粉层 冲调粉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与大米粉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6
11
作者 汪辉 曹小彦 +3 位作者 彭新凯 胡朝晖 黄江南 何红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5-208,共4页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与大米粉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提供的不确定度分析思路,分析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各个因素,对测量结...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与大米粉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提供的不确定度分析思路,分析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各个因素,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和表述。结果:本实验的不确定度为0.41μg/g。结论:最终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标准储备溶液浓度的不确定度和样品处理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小麦粉 大米粉 甲醛次硫酸氢钠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粉中掺杂滑石粉的太赫兹光谱检测 被引量:17
12
作者 付秀华 李闻达 +3 位作者 夏燚 李向军 杜勇 洪治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0-112,122,共4页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在室温下分别对小麦粉、滑石粉及其混合物进行了光谱测量,获得了它们在0.2~1.5 THz波段的吸收谱和折射率谱。结果表明滑石粉在太赫兹波段存在明显的特征吸收峰,可以作为其在太赫兹波段的指纹特征用于...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在室温下分别对小麦粉、滑石粉及其混合物进行了光谱测量,获得了它们在0.2~1.5 THz波段的吸收谱和折射率谱。结果表明滑石粉在太赫兹波段存在明显的特征吸收峰,可以作为其在太赫兹波段的指纹特征用于物质识别;另外,混合物中滑石粉含量越高,吸收系数越小。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对小麦粉中滑石粉的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粉中的滑石粉含量与太赫兹吸收系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3 9,均方根误差为1.48%,检出限优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 小麦粉 滑石粉 食品检测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双水相提取苦荞麦粉中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17
13
作者 徐春明 李婷 +2 位作者 王英英 庞高阳 刘颖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36-41,共6页
采用微波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从苦荞麦粉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确定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较优乙醇体积分数以及硫酸铵添加量;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苦荞麦粉黄酮类化合物的较优萃取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双水相的方... 采用微波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从苦荞麦粉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确定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较优乙醇体积分数以及硫酸铵添加量;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苦荞麦粉黄酮类化合物的较优萃取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双水相的方法适合用于苦荞麦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双水相提取苦荞麦粉黄酮的提取条件,较优提取条件为萃取剂含乙醇的体积分数30%,微波功率550 W,提取时间70 s,苦荞麦粉在提取溶剂中的质量浓度0.02 g/m L,苦荞麦粉中提取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占苦荞麦粉的质量分数为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苦荞麦粉 黄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粉中呕吐毒素污染调查及膳食暴露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淞 章骅 +1 位作者 崔颖 陈文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94-96,共3页
利用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对我国山东、河北、吉林等10个地区小麦粉中呕吐毒素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小麦粉中呕吐毒素膳食暴露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所取小麦粉样品呕吐毒素检出率为30%,最高含量为0.862 mg/kg,未超过国... 利用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对我国山东、河北、吉林等10个地区小麦粉中呕吐毒素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小麦粉中呕吐毒素膳食暴露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所取小麦粉样品呕吐毒素检出率为30%,最高含量为0.862 mg/kg,未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规定,但呕吐毒素的污染较为广泛,且存在一定的膳食暴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呕吐毒素 液相色谱 暴露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粮-小麦混合粉流变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林金剑 朱科学 +2 位作者 钱海峰 周惠明 顾耀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2-75,共4页
用布拉班德粉质仪和拉伸仪研究分析了荞麦粉、燕麦粉、玉米粉对面团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粉、燕麦粉与玉米粉对面团流变学性质的影响随着其添加量的不同呈规律性的变化,随着荞麦粉、燕麦粉、玉米粉添加量的增加,各种混粉面... 用布拉班德粉质仪和拉伸仪研究分析了荞麦粉、燕麦粉、玉米粉对面团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粉、燕麦粉与玉米粉对面团流变学性质的影响随着其添加量的不同呈规律性的变化,随着荞麦粉、燕麦粉、玉米粉添加量的增加,各种混粉面团的稳定时间、评价值、抗拉阻力和延伸度有所减小,弱化度增大;荞麦粉、玉米粉混粉面团的吸水率和形成时间均减小,但燕麦粉混粉面团的吸水率是先变小后变大,形成时间则有所增大,而且是先增大后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荞麦粉 燕麦粉 玉米粉 粉质特性 拉伸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中硫脲的含量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小亭 王继坤 +2 位作者 赵志磊 吴广臣 庞艳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5-316,共2页
建立了小麦粉中硫脲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经乙醇超声波提取,以40%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XDB-C18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42nm,外标法定量分析小麦粉中的硫脲的含量。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5~15μg/mL,最... 建立了小麦粉中硫脲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经乙醇超声波提取,以40%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XDB-C18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42nm,外标法定量分析小麦粉中的硫脲的含量。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5~15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9μg/L,变异系数为1·17%~3·18%,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0·7%,方法准确可靠,精密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高效液相色谱 硫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粉主要组分对非发酵面团冻融循环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永 杨选 +3 位作者 叶晓枫 杨震 彭常安 韩永斌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22,40,共8页
通过分离重组方法研究小麦粉主要组分对非发酵面团冻融品质的影响。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到冻融循环后淀粉颗粒与面筋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随着重组后面团中的蛋白质/淀粉含量比的下降,深层结合水相对含量下降(P<0.05);与对... 通过分离重组方法研究小麦粉主要组分对非发酵面团冻融品质的影响。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到冻融循环后淀粉颗粒与面筋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随着重组后面团中的蛋白质/淀粉含量比的下降,深层结合水相对含量下降(P<0.05);与对照相比,生面坯剪切力与强韧性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与对照相比,蛋白含量较高的样品,其熟面坯质构剖面分析(TPA)各指标变化较显著(P<0.05);弹性模量G'与黏性模量G″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在升温过程中,G'与G″反而上升(P<0.05),tanδ变化幅度也逐渐变大,且淀粉糊化与蛋白变性的起始温度不断提前。因此,蛋白质与淀粉对非发酵面团冻融品质均有影响,提高面筋与淀粉含量比例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非发酵面团在冻融过程中的品质劣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主要组分 冻融非发酵面团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粉中神经酰胺类物质的提取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韶晖 马堃 +1 位作者 赵轶男 张树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9-80,84,共3页
从小麦粉中提取纯化了一种神经酰胺类物质,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实验以小麦粉为材料,首先用索氏提取法以95%乙醇为溶剂进行粗提,粗提物经石油醚萃取、旋转蒸发仪浓缩后,过三次硅胶柱层析提取,再经二次重结晶纯化,得到白色无定型粉末... 从小麦粉中提取纯化了一种神经酰胺类物质,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实验以小麦粉为材料,首先用索氏提取法以95%乙醇为溶剂进行粗提,粗提物经石油醚萃取、旋转蒸发仪浓缩后,过三次硅胶柱层析提取,再经二次重结晶纯化,得到白色无定型粉末状神经酰胺类物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对其进行纯度检测,用红外光谱(IR)和质谱(MS)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该物质为分子量397.3,分子式C24H47NO3的神经酰胺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神经酰胺 HPLC/ELSD IR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朊粉应用概述 被引量:25
19
作者 严忠军 卞科 司建中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20,共5页
本文对谷朊粉的研究历史,组成和应用进行了综述。较全面的概述了谷朊粉中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的结构和性质,介绍了谷朊粉在工业和非工业领域的应用,提出了谷朊粉研究的方向,同时展望了谷朊粉在工业领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谷朊粉 应用 麦醇溶蛋白 麦谷蛋白 改性 工业领域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胚芽制备抗氧化肽脱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振家 朱科学 +1 位作者 彭伟 周惠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21,共4页
主要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对小麦胚芽酶解液的脱色条件。以脱色率和氮保留率为指标,考察了粉末活性炭的脱色效果,同时测定了脱色对小麦胚芽酶解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的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用量2%,脱色时间30 m in,脱... 主要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对小麦胚芽酶解液的脱色条件。以脱色率和氮保留率为指标,考察了粉末活性炭的脱色效果,同时测定了脱色对小麦胚芽酶解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的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用量2%,脱色时间30 m in,脱色温度50℃。在此条件下酶解液脱色率为83.9%,氮保留率为60.6%。活性炭脱色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 粉末活性炭 抗氧化性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