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造气湿煤灰物化性能及流变特性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雷
刘日鑫
张锦洲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96,134,共5页
造气湿煤灰来自于煤化工行业造气产生的工业污泥,针对造气湿煤灰和原生煤泥的煤质、颗粒粒径分布和颗粒形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造气湿煤灰的流体特性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造气湿煤灰与原生煤泥在含水率、比重以及比体积等方面相近,但...
造气湿煤灰来自于煤化工行业造气产生的工业污泥,针对造气湿煤灰和原生煤泥的煤质、颗粒粒径分布和颗粒形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造气湿煤灰的流体特性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造气湿煤灰与原生煤泥在含水率、比重以及比体积等方面相近,但比表面积比原生煤泥大;造气湿煤灰的挥发分比原生煤泥低,仅为0.9%,空气干燥基水分是原生煤泥的49.1%;由热值分析结果看,造气湿煤灰的热值为原生煤泥的84.3%;造气湿煤灰的粒径分布曲线与原生煤泥相似,而原生煤泥的颗粒粒径分布范围较宽;随着煤浆固体颗粒含量的增加,造气湿煤灰的浆液由假塑性流体向宾汉流体过渡,有利于密闭管道的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煤灰
煤泥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化工造气湿煤灰黏度特性分析
2
作者
张雷
刘日鑫
张锦洲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86-287,共2页
研究了湿煤灰中固体颗粒浓度、温度和剪切时间对黏度影响。结论为,质量分数越高,湿煤灰的黏度系数越大,随着温度增加,湿煤灰黏度变小,质量分数为20%时,该规律更加明显;随着剪切时间的增加,湿煤灰浆液的表观黏度下降较快。
关键词
湿煤灰
输送
黏度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粉煤灰湿式化学法合成沸石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脱除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文霞
郑梓涵
+2 位作者
张轩
乔瑜
徐明厚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5期97-102,共6页
针对粉煤灰固废的处理/处置问题,采用湿式化学的方法将其合成沸石,探索粉煤灰的资源化高值利用方式。通过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合成试验,结合阳离子交换容量的评价,确定湿式化学方法下粉煤灰合成沸石的最佳工况。为了检验合成的沸...
针对粉煤灰固废的处理/处置问题,采用湿式化学的方法将其合成沸石,探索粉煤灰的资源化高值利用方式。通过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合成试验,结合阳离子交换容量的评价,确定湿式化学方法下粉煤灰合成沸石的最佳工况。为了检验合成的沸石对阳离子重金属的吸附脱除效果,进行9种正交工况下合成的沸石对重金属Pb(Ⅱ)的吸附脱除试验,同时研究了合成的沸石对阴离子基团的吸附脱除。采用湿式化学法,粉煤灰合成沸石的最优工况为:NaOH浓度4 mol/L、液固比4 mL/g、研磨时间24 h、转速350 r/min,对沸石合成效果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研磨时间,其次是液固比、碱液浓度,行星球磨机的转速影响最小。该试验条件下合成的沸石对重金属Pb的吸附脱除结果表明,不同正交工况合成的沸石对Pb(Ⅱ)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其脱除率均达70%以上,最高可达92.5%,主要依赖于合成沸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对重金属Cr的吸附脱除结果表明,不同正交工况合成的沸石对Cr(Ⅵ)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也有化学吸附,对Cr(Ⅵ)的吸附脱除率最高可达35.7%,说明湿式化学法合成的沸石对重金属阳离子和阴离子基团均有一定的吸附脱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湿式化学
沸石
重金属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湿式除渣系统和干式除渣系统对比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丽
唐畅
王智
《水电与新能源》
2015年第9期76-78,共3页
以燃煤电厂煤粉锅炉的排渣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技术性和经济性两方面,对湿式除渣系统和干式除渣系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湿式除渣系统技术成熟、运行经验丰富、初投资相对较低,但存在灰场占地面积大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干式除渣系统节...
以燃煤电厂煤粉锅炉的排渣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技术性和经济性两方面,对湿式除渣系统和干式除渣系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湿式除渣系统技术成熟、运行经验丰富、初投资相对较低,但存在灰场占地面积大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干式除渣系统节能、环保,但初投资相对较高,国内运行经验相对较少。以上结论为今后燃煤电厂除渣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锅炉
湿式除渣
干式除渣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煤灰润湿性中试研究
5
作者
王鹏伟
方玉虎
+2 位作者
张栋
李文选
兰伟伟
《炼油与化工》
CAS
2022年第2期25-28,共4页
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相对环保,采用干法进料干法排灰,无黑水产生,但在开停车过程中,由于炉温控制较低或工况异常时易产生含碳量高达50%的细灰,该细灰憎水,且粒径小于50μm的占90%左右,比重较轻,排灰过程中无法实现密封操作,现场扬尘...
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相对环保,采用干法进料干法排灰,无黑水产生,但在开停车过程中,由于炉温控制较低或工况异常时易产生含碳量高达50%的细灰,该细灰憎水,且粒径小于50μm的占90%左右,比重较轻,排灰过程中无法实现密封操作,现场扬尘较大,环保问题突出,采用干法进料干法排灰的气化装置都存在此类问题。陕西延长石油集团与南京大学开展了针对此种煤灰的润湿剂研究合作并获得成功,干灰经润湿后能够形成含15%~30%水分的湿灰,可有效控制煤灰外排时的现场环保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气化
煤灰
润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造气湿煤灰物化性能及流变特性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雷
刘日鑫
张锦洲
机构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
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96,134,共5页
基金
江苏省产学研科技项目--煤化工行业湿煤灰(循环水污泥)管道输送的关键技术研究(BY2014034)
文摘
造气湿煤灰来自于煤化工行业造气产生的工业污泥,针对造气湿煤灰和原生煤泥的煤质、颗粒粒径分布和颗粒形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造气湿煤灰的流体特性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造气湿煤灰与原生煤泥在含水率、比重以及比体积等方面相近,但比表面积比原生煤泥大;造气湿煤灰的挥发分比原生煤泥低,仅为0.9%,空气干燥基水分是原生煤泥的49.1%;由热值分析结果看,造气湿煤灰的热值为原生煤泥的84.3%;造气湿煤灰的粒径分布曲线与原生煤泥相似,而原生煤泥的颗粒粒径分布范围较宽;随着煤浆固体颗粒含量的增加,造气湿煤灰的浆液由假塑性流体向宾汉流体过渡,有利于密闭管道的输送。
关键词
湿煤灰
煤泥
流变性能
Keywords
wet coal ash
coal
slime
rheologic property
分类号
TQ536.4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化工造气湿煤灰黏度特性分析
2
作者
张雷
刘日鑫
张锦洲
机构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大学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86-287,共2页
基金
江苏省科技厅项目(BY2014034)
徐州市科技局项目(XM13B015)
文摘
研究了湿煤灰中固体颗粒浓度、温度和剪切时间对黏度影响。结论为,质量分数越高,湿煤灰的黏度系数越大,随着温度增加,湿煤灰黏度变小,质量分数为20%时,该规律更加明显;随着剪切时间的增加,湿煤灰浆液的表观黏度下降较快。
关键词
湿煤灰
输送
黏度
流变性能
Keywords
wet coal ash
slurry
carry
viscosity properties
rheology
分类号
TQ54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X78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粉煤灰湿式化学法合成沸石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脱除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文霞
郑梓涵
张轩
乔瑜
徐明厚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5期97-102,共6页
基金
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基金资助项目(6141A02022529)。
文摘
针对粉煤灰固废的处理/处置问题,采用湿式化学的方法将其合成沸石,探索粉煤灰的资源化高值利用方式。通过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合成试验,结合阳离子交换容量的评价,确定湿式化学方法下粉煤灰合成沸石的最佳工况。为了检验合成的沸石对阳离子重金属的吸附脱除效果,进行9种正交工况下合成的沸石对重金属Pb(Ⅱ)的吸附脱除试验,同时研究了合成的沸石对阴离子基团的吸附脱除。采用湿式化学法,粉煤灰合成沸石的最优工况为:NaOH浓度4 mol/L、液固比4 mL/g、研磨时间24 h、转速350 r/min,对沸石合成效果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研磨时间,其次是液固比、碱液浓度,行星球磨机的转速影响最小。该试验条件下合成的沸石对重金属Pb的吸附脱除结果表明,不同正交工况合成的沸石对Pb(Ⅱ)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其脱除率均达70%以上,最高可达92.5%,主要依赖于合成沸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对重金属Cr的吸附脱除结果表明,不同正交工况合成的沸石对Cr(Ⅵ)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也有化学吸附,对Cr(Ⅵ)的吸附脱除率最高可达35.7%,说明湿式化学法合成的沸石对重金属阳离子和阴离子基团均有一定的吸附脱除效果。
关键词
粉煤灰
湿式化学
沸石
重金属
吸附
Keywords
coal
fly
ash
wet
milling
zeolite
heavy metal
adsorption
分类号
TQ172 [化学工程—水泥工业]
TK1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湿式除渣系统和干式除渣系统对比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丽
唐畅
王智
机构
中国电建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出处
《水电与新能源》
2015年第9期76-78,共3页
文摘
以燃煤电厂煤粉锅炉的排渣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技术性和经济性两方面,对湿式除渣系统和干式除渣系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湿式除渣系统技术成熟、运行经验丰富、初投资相对较低,但存在灰场占地面积大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干式除渣系统节能、环保,但初投资相对较高,国内运行经验相对较少。以上结论为今后燃煤电厂除渣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煤粉锅炉
湿式除渣
干式除渣
对比
Keywords
pulverized
coal
-fired boiler
wet
-type
ash
removal system
dry-type
ash
removal system
comparison
分类号
TK227.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X7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煤灰润湿性中试研究
5
作者
王鹏伟
方玉虎
张栋
李文选
兰伟伟
机构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碳氢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炼油与化工》
CAS
2022年第2期25-28,共4页
文摘
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相对环保,采用干法进料干法排灰,无黑水产生,但在开停车过程中,由于炉温控制较低或工况异常时易产生含碳量高达50%的细灰,该细灰憎水,且粒径小于50μm的占90%左右,比重较轻,排灰过程中无法实现密封操作,现场扬尘较大,环保问题突出,采用干法进料干法排灰的气化装置都存在此类问题。陕西延长石油集团与南京大学开展了针对此种煤灰的润湿剂研究合作并获得成功,干灰经润湿后能够形成含15%~30%水分的湿灰,可有效控制煤灰外排时的现场环保问题。
关键词
流化床
气化
煤灰
润湿
Keywords
fluidized bed
gasification
coal
ash
wet
ting
分类号
TQ534.9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造气湿煤灰物化性能及流变特性分析
张雷
刘日鑫
张锦洲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化工造气湿煤灰黏度特性分析
张雷
刘日鑫
张锦洲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粉煤灰湿式化学法合成沸石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脱除研究
王文霞
郑梓涵
张轩
乔瑜
徐明厚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湿式除渣系统和干式除渣系统对比研究
周丽
唐畅
王智
《水电与新能源》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煤灰润湿性中试研究
王鹏伟
方玉虎
张栋
李文选
兰伟伟
《炼油与化工》
CAS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