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区域成岩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
作者 孟元林 高煜婷 +5 位作者 吴河勇 王成 修洪文 张安达 李亚光 姜文亚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06,共10页
为了研究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的区域成岩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将该区划分为9个成岩区,分别研究了各成岩区的成岩特征。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孢粉颜色指数、色谱—质谱分析、热解分析、有机酸测定、X衍射、普通薄片镜下鉴... 为了研究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的区域成岩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将该区划分为9个成岩区,分别研究了各成岩区的成岩特征。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孢粉颜色指数、色谱—质谱分析、热解分析、有机酸测定、X衍射、普通薄片镜下鉴定、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铸体薄片鉴定等资料分别划分了它们的成岩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的成岩作用具有"东强西弱,古强新弱"的成岩规律;盆地东部的抬升剥蚀幅度大,地温梯度高,成岩作用强;盆地西部的抬升剥蚀幅度小,地温梯度低,成岩作用弱;白垩系泉头组三、四段的地层时代相对较老,在埋深相同的情况下,成岩时间较长,成岩作用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中央坳陷 西部斜坡 东南隆起 大庆长垣 储集层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及其西部地区黑帝庙油层天然气分布的控制因素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靖 朱福祥 +1 位作者 任述民 赵荣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1,共5页
通过对大庆长垣及其西部地区黑帝庙油层天然气分布主要控制因素的分析,认识到该区黑帝庙油层天然气的分布不仅受气源条件的控制,而且还要受到盖层和T2-T06或T1-T06断层分布等条件的控制。综合上述各种条件分析认识到龙虎... 通过对大庆长垣及其西部地区黑帝庙油层天然气分布主要控制因素的分析,认识到该区黑帝庙油层天然气的分布不仅受气源条件的控制,而且还要受到盖层和T2-T06或T1-T06断层分布等条件的控制。综合上述各种条件分析认识到龙虎泡、葡西、葡萄花、新肇、英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 黑帝庙油层 天然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流河道井震联合识别技术及应用——以大庆长垣西部斜坡区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春生 杨会东 +2 位作者 杨莹彬 陈宝玉 张秀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0-712,共13页
以大庆长垣西部斜坡区萨尔图油层萨Ⅰ组为例,利用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横向信息丰富、测井资料纵向分辨率高的优势,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以海拉尔曲流河现代沉积的4种典型模式为指导,在地震剖面上分析点坝和废弃河道的响应特征,建立了点坝... 以大庆长垣西部斜坡区萨尔图油层萨Ⅰ组为例,利用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横向信息丰富、测井资料纵向分辨率高的优势,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以海拉尔曲流河现代沉积的4种典型模式为指导,在地震剖面上分析点坝和废弃河道的响应特征,建立了点坝和废弃河道的地震响应模式;由于常规分频解释技术受限于短时窗,为此,在地震数据分频计算中引入小波分频变换算法,将地震数据由时间域数据体转换为频率域数据体,应用“基于小波分频变换的RGB属性融合技术”识别点坝边界、内部废弃河道及物性变差带,精准预测了点坝和废弃河道的展布特征;首次利用地震储层预测成果建立了古河道内部单一侧积体长度、宽度与河流满岸宽度之间的关系,相关系数达0.9以上,为西部斜坡区稠油开发提供了精准的地质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废弃河道在平面上呈“S”形,平面上精细识别出与现代曲流河沉积对应的4种典型模式,完成了萨Ⅰ1废弃河道精细识别和平面组合;应用废弃河道和点坝识别成果指导井位部署197口,其中99口直井成功率为100%,98口水平井平均钻遇水平段426 m,水平段含油砂岩钻遇率为92.6%,利用地震资料解释成果规模部署近百口开发水平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迁移、叠加平面模式 地震响应特征 小波分频变换 RGB属性融合 大庆长垣西部斜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