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80年代西欧服饰时尚发展与中国外销印花绸设计范式的“革命性”转换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秋华 龚建培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外销印花绸从零售市场为主的“匹料化”设计,向以服装流行趋势、服用性为主要目的“件料化”设计转换的关键时期。此研究以西欧服饰时尚的变革为基本历史情景,以国内外历史文献为依据,探讨了引发中国外销印花绸设计...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外销印花绸从零售市场为主的“匹料化”设计,向以服装流行趋势、服用性为主要目的“件料化”设计转换的关键时期。此研究以西欧服饰时尚的变革为基本历史情景,以国内外历史文献为依据,探讨了引发中国外销印花绸设计范式“革命性”转换的主要外因与内因,以及我国外销印花绸设计范式在观念、模式、方法等方面转换的主要途径、特征和相关影响,为中国现代丝绸设计史研究提供了典型的线索和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西欧服饰时尚 外销印花绸 设计范式 “革命性”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级与性别:20世纪中国马面裙的西方再语境化设计——以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两件女裙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马玉儒 卞向阳 郑宇婷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本文通过考察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两件由中国马面裙裁改设计的西式女裙,揭示西方中国风服饰中裁改再造中华传统服饰的设计方式,并将其置于时尚社会背景中,探究促成其设计形式的社会因素及其在西方再语境化后所呈现出的文化意义... 本文通过考察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两件由中国马面裙裁改设计的西式女裙,揭示西方中国风服饰中裁改再造中华传统服饰的设计方式,并将其置于时尚社会背景中,探究促成其设计形式的社会因素及其在西方再语境化后所呈现出的文化意义。研究表明,两件女裙是特定历史时期西方吸纳中国服饰艺术的产物,它们所展现的设计形式与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及彼时的时尚背景密切相关。其在跨文化语境中起到了塑造穿着者精英身份的作用,也是促进20世纪50年代西方时装回归女性化家庭形象的审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面裙 中国风 中华传统服饰 西方时装 再语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时装画的起源与特征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秋华 《服饰导刊》 2021年第5期25-30,共6页
[研究意义]对中西时装画的比较研究,有利于推进我国时装画在绘画风格、表现技法、传播媒介等方面获得突破性、创新性的发展。[研究方法]文章以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相结合,探究了中西时装画发展的源流、特征、相互关系。[研究结果与结论... [研究意义]对中西时装画的比较研究,有利于推进我国时装画在绘画风格、表现技法、传播媒介等方面获得突破性、创新性的发展。[研究方法]文章以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相结合,探究了中西时装画发展的源流、特征、相互关系。[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认为:中西方时装画的发展源流与历程由东、西方社会文化特征所决定,同时不同程度受到社会变革与艺术思潮的影响。中国的时装画发展较晚,到20世纪初才真正形成;相异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情境,也决定了中国时装画早期的以模仿西方为主,而现代时装画则在表现内容、表现技法、时尚文化表达等方面突显了新一代设计师独特个性魅力与鲜活艺术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时装画 起源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风在现代西方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启示 被引量:9
4
作者 伍曦 《山东纺织经济》 2010年第11期74-75,78,共3页
中国风(Chinoiserie)是从属于罗可可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是指欧洲十八世纪兴起的以崇尚中国文明,传播中国哲学,模仿中国艺术风格为特征的文化现象。在服装领域,中国风主要表现于纺织品纹样、服装款式和色彩。它既反映了欧洲人对中国艺... 中国风(Chinoiserie)是从属于罗可可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是指欧洲十八世纪兴起的以崇尚中国文明,传播中国哲学,模仿中国艺术风格为特征的文化现象。在服装领域,中国风主要表现于纺织品纹样、服装款式和色彩。它既反映了欧洲人对中国艺术的理解和对中国风土人情的想象,又掺杂了西方传统的审美情趣。现代服装设计中对中国风的运用非常广泛,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设计作品。中国本土设计师怎样通过总结西方设计师如何将中国元素娴熟地运用于设计的思维方式去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本土文化,是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风 现代西方服装设计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上海西式女鞋流行类别与本土化改良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若琳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108,共4页
通过对近代上海流行的西方女鞋类别进行梳理,阐述了每种款式类别的造型特征与艺术特色。整体而言,这一时期的上海女鞋在遵循西方流行的基础上,呈现出本土化改良的发展趋势,分为以中为主的材料改良、以西为主的鞋楦改良和中西合璧的帮样... 通过对近代上海流行的西方女鞋类别进行梳理,阐述了每种款式类别的造型特征与艺术特色。整体而言,这一时期的上海女鞋在遵循西方流行的基础上,呈现出本土化改良的发展趋势,分为以中为主的材料改良、以西为主的鞋楦改良和中西合璧的帮样改良三种类别,针对这三类改良展开设计分析,得出近代上海西式女鞋本土化的发展路径。研究成果可补充中国近代女鞋发展史,为探求当代中国女鞋设计的本土化之路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上海 西式女鞋 流行 本土化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社会学视域下西方早期蕾丝时尚的建构与传播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秋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2-138,共7页
蕾丝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服饰元素和恒久服饰时尚的演绎者,从多个方面承载了各个时期社会价值、社会变革、社会审美的印迹,也影响了近代和现代蕾丝时尚的发展进程。文章运用艺术社会学、图像学、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从宗教信仰的物化载体... 蕾丝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服饰元素和恒久服饰时尚的演绎者,从多个方面承载了各个时期社会价值、社会变革、社会审美的印迹,也影响了近代和现代蕾丝时尚的发展进程。文章运用艺术社会学、图像学、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从宗教信仰的物化载体到“人性觉醒”的象征,以及欧洲宫廷生活与蕾丝文化的传播与拓展两方面,对西方早期蕾丝时尚的形成、传播和发展历史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西方早期蕾丝时尚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国度的起始、逆转、辉煌,不仅取决于蕾丝纹样及工艺的精妙华贵,更取决于统治阶层炫耀财富及宫廷生活、时尚语境建构和传播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手工蕾丝 时尚建构 文化传播 服饰纹样 艺术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前后法美时尚转承进程中的夏帕瑞丽高级时装屋
7
作者 刘丽娴 朱一婷 《服装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57-362,共6页
为了还原20世纪法、美时尚转承路径,借助文献研究与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解读法、美时尚转承进程中的内外动因与历史必然。以夏帕瑞丽高级时装屋为典型案例,分析夏帕瑞丽在“二战”前后如何通过具有前瞻性的设计风格、运营方式、艺术活... 为了还原20世纪法、美时尚转承路径,借助文献研究与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解读法、美时尚转承进程中的内外动因与历史必然。以夏帕瑞丽高级时装屋为典型案例,分析夏帕瑞丽在“二战”前后如何通过具有前瞻性的设计风格、运营方式、艺术活动等将法国高级时尚传播至美国市场,并对美国时尚产生深刻影响,进而以点带面地映射20世纪法、美转承互动的时尚进程。研究发现:在法、美时尚转承过程中,美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主要动力,而“二战”引发的文化、艺术、产业、人才转移、价值观变化则是助推剂,为美国时尚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时尚 历史样本 转承互动 高级时装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首饰时尚的传播路径
8
作者 胡俊 《设计艺术研究》 2023年第3期132-135,141,共5页
在西方时尚的影响下,民国的首饰经历了一场深刻而巨大的变革,传统首饰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逐渐退出日常穿戴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来自西洋的时尚首饰。总体来看,西洋首饰时尚经由四条路径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一为由外向内,首饰时尚从欧美... 在西方时尚的影响下,民国的首饰经历了一场深刻而巨大的变革,传统首饰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逐渐退出日常穿戴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来自西洋的时尚首饰。总体来看,西洋首饰时尚经由四条路径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一为由外向内,首饰时尚从欧美国家直接输入;二为由大向小,首饰时尚从大城市向小城市传播;三为由上至下,从城市中的社会上层向中下层传播;四为社会亚群体向大众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首饰 西洋时尚 传播路径 亚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热点举隅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修建 《艺术探索》 2018年第2期79-85,共7页
2017年,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涌现出大量成果,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第一,研究视野大为开阔,西方学者不仅关注欧美的民族民间艺术,更放眼全球,考察了诸多以往不被关注的地域的艺术现象;第二,中西学界之间的互看与互动越来越多,西方学者不... 2017年,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涌现出大量成果,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第一,研究视野大为开阔,西方学者不仅关注欧美的民族民间艺术,更放眼全球,考察了诸多以往不被关注的地域的艺术现象;第二,中西学界之间的互看与互动越来越多,西方学者不仅关注到中国艺术人类学界的研究,还投身于中国民间,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第三,西方学界通过对艺术人类学读本的编辑以及对早期艺术人类学家论著的挖掘,表现出对艺术人类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的重视;第四,西方学界对于当代艺术和人类学之间的交融尤为关注,有大量成果涉及这一领域,当代艺术作为少数族群自我认同、社区改造和文化权力表达的方式,更是受到人类学界的关注。第五,诸如时尚、感觉等跨学科研究成为热点,此类研究与艺术人类学多有关联,值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艺术人类学 当代艺术 传统手工艺 时尚 感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文化比较与服装审美
10
作者 宋科新 王秀芝 邓英民 《四川纺织科技》 2003年第5期50-52,共3页
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比较 ,有助于加深对服饰文化内涵的进一步了解 ,为现代时装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 差异 时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20世纪20年代儿童服饰流行研究
11
作者 须秋洁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6期667-670,共4页
揭示西方20世纪20年代儿童服饰流行演变、影响因素以及流行传播趋势变化,对20年代儿童服饰样式特征作系统梳理,介绍20年代几种典型的儿童服饰流行样式。对影响样式流行的因素从社会格局、生活方式、科技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20年代... 揭示西方20世纪20年代儿童服饰流行演变、影响因素以及流行传播趋势变化,对20年代儿童服饰样式特征作系统梳理,介绍20年代几种典型的儿童服饰流行样式。对影响样式流行的因素从社会格局、生活方式、科技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20年代儿童服饰流行传播趋势的变化表现为:成人服饰与儿童服饰流行影响关系变单向式为互动式;儿童服饰流行地域层次性变得丰富;传播手段更加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服饰 流行 西方国家 20世纪2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派旗袍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艳 张竞琼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2,共4页
海派旗袍作为中西合璧的产物,它的领、襟、开衩、曲线造型与工艺等构成要素无不对现代服装设计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海派旗袍的分析,借鉴国际上以其为灵感而创作的作品,总结了旗袍元素的应用方法与原则,从而... 海派旗袍作为中西合璧的产物,它的领、襟、开衩、曲线造型与工艺等构成要素无不对现代服装设计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海派旗袍的分析,借鉴国际上以其为灵感而创作的作品,总结了旗袍元素的应用方法与原则,从而不断适应中西服饰文化不断融合的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旗袍 现代服装设计 中西服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服装史”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13
作者 李佳骏 《纺织报告》 2021年第4期112-113,共2页
“中西方服装史”是服装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理论课程,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中西方服装背景、形态以及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深刻感受中西方服装蕴含的文化,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良好的锻炼。文章基于吉林动画学院校级重点教研课题“... “中西方服装史”是服装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理论课程,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中西方服装背景、形态以及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深刻感受中西方服装蕴含的文化,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良好的锻炼。文章基于吉林动画学院校级重点教研课题“中西方服装史”慕课建设研究与实践,对“中西方服装史”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意义进行简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服装 必修理论课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西方文化对中国当代服装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海燕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11期64-66,共3页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灿烂的文化,辉煌的造物为世人所瞩目。而中国服饰文化更是中国文化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服装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20世纪是受西方文化冲击的一个世纪,是西式服装替代传统的中式服装...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灿烂的文化,辉煌的造物为世人所瞩目。而中国服饰文化更是中国文化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服装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20世纪是受西方文化冲击的一个世纪,是西式服装替代传统的中式服装的世纪,今天,我们把中山装,旗袍看成是中式服装的代表,但的的确确都是在西式服装观念的影响下,是中国服装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化 中国当代服装 时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上海女式红帮裁缝时装制作源流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昭庆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22-28,共7页
本文基于一手史料,深入研究上海本帮裁缝转型而成的女式红帮裁缝群体。分析中国近代女式红帮裁缝的缘起、分布与组织机构。重点从时装设计、制版、工艺特点等方面研究上海女式红帮裁缝对中国近现代时装业的促成。即造型、面料、色彩的时... 本文基于一手史料,深入研究上海本帮裁缝转型而成的女式红帮裁缝群体。分析中国近代女式红帮裁缝的缘起、分布与组织机构。重点从时装设计、制版、工艺特点等方面研究上海女式红帮裁缝对中国近现代时装业的促成。即造型、面料、色彩的时新,量尺寸、剪裁、试样、缝制、检验五大制衣环节的革新,以及实现加工足料、永不走样的十项工艺细节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上海 时装业 女式红帮裁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服饰审美观的本质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春燕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3年第4期80-83,共4页
从审美文化、审美意识、文明礼教等方面寻找中西方服饰的相似性,包括对身体的完美追求、审美形式、内容和过程等;结果表明中西方服饰存在的差异是表面的,是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现的是各自的个性和特点。
关键词 中西方服饰 审美观 本质特征 服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绢帛佛画风格演进刍议
17
作者 刘韬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6-123,I0003,共9页
本文对中国绢帛佛画的审美体范从风格上做出梳理与解析。自西域画风的盛行至唐代"吴家样"与"周家样"样式的完善,再至尚意的"白描"以及疏简放达的"减笔画"与禅画,中国绢帛佛画始终以开放包容的... 本文对中国绢帛佛画的审美体范从风格上做出梳理与解析。自西域画风的盛行至唐代"吴家样"与"周家样"样式的完善,再至尚意的"白描"以及疏简放达的"减笔画"与禅画,中国绢帛佛画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进行着"改梵为夏"之路。同时,由于受到书法与禅宗思想的影响,宋代之后出现了疏简禅意的画风。无论是佛教绘画中"错金镂彩"之美抑或是"复归于朴"之美,均是中国文化体系下审美体范的多样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帛佛画 胡风东渐 风格大成 错金镂彩 复归于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提切利绘画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8
作者 于淇荣 田伟 《服装设计师》 2019年第10期138-145,共8页
艺术与时尚息息相关,通过学习研究古典绘画艺术,能够为服装设计带来无尽的创作灵感,提升服装的审美价值。本文运用文献阅读、图像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波提切利作品的色彩特征、构图特征,结合人物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分析其笔下的人物形象,... 艺术与时尚息息相关,通过学习研究古典绘画艺术,能够为服装设计带来无尽的创作灵感,提升服装的审美价值。本文运用文献阅读、图像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波提切利作品的色彩特征、构图特征,结合人物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分析其笔下的人物形象,整理出波提切利灵感女神对比图。收集Valentino、Alexander McQueen等国际大牌应用波提切利绘画元素的案例,并从色彩、图案、廓形三方面分析这些设计如何体现绘画元素。总结出波提切利绘画元素应用在服装设计中的可行性方法,将古典艺术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为现代服装设计注入更多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提切利 服装设计 文艺复兴 西方古典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靥碎妆:西域妆饰习俗在唐代的流行现象
19
作者 张晓妍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16年第2期8-13,共6页
唐代流行的花靥妆是西域妆饰文化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李唐王朝这个特殊的开放时代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的独特现象。文章试将西域的习俗与唐代女性妆饰行为相联系,探讨丝绸之路贸易所带来的西域民俗与中国妆饰... 唐代流行的花靥妆是西域妆饰文化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李唐王朝这个特殊的开放时代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的独特现象。文章试将西域的习俗与唐代女性妆饰行为相联系,探讨丝绸之路贸易所带来的西域民俗与中国妆饰文化相融合的内在原因,以及它在中国传播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靥妆容 西域纹面习俗 西域乐舞 人口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凤祥老字号品牌的时尚思维 被引量:1
20
作者 俞颖 《设计艺术研究》 2017年第5期41-45,共5页
分析老凤祥老字号首饰品牌的时尚市场现状,与国内外时尚首饰品牌进行比较,展开基于老凤祥企业文化背景的时尚思维研究,挖掘老凤祥传统和时尚潮流设计的撞碰融合创意点。为以老凤祥为代表的老字号首饰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获得... 分析老凤祥老字号首饰品牌的时尚市场现状,与国内外时尚首饰品牌进行比较,展开基于老凤祥企业文化背景的时尚思维研究,挖掘老凤祥传统和时尚潮流设计的撞碰融合创意点。为以老凤祥为代表的老字号首饰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获得持续发展,成为国内至国际时尚品牌的佼佼者,探寻可行的方法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凤祥 时尚思维 跨界 中西文化 首饰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