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25年汛期中国气候趋势预测与展望 |
范方兴
郑飞
彭京备
陈红
郎咸梅
甘雪冰
马洁华
李超凡
胡帅
刘永
董啸
朱涛
宗海锋
田宝强
王磊
穆松宁
林朝晖
张庆云
周天军
|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东亚夏季风与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陈文
于甜甜
冯娟
陈尚锋
朴金玲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的修订与应用 |
刘芸芸
章大全
宋连春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东亚夏季风爆发和北进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西太平洋热状态的关系 |
黄荣辉
顾雷
徐予红
张启龙
吴尚森
曹杰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02
|
|
5
|
近年来关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和台风活动的气候学研究进展 |
冯涛
黄荣辉
陈光华
武亮
黄平
王磊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8
|
|
6
|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准两年周期振荡及其成因 |
黄荣辉
陈际龙
黄刚
张启龙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94
|
|
7
|
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异常与热带气旋活动 |
高建芸
张秀芝
江志红
游立军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0
|
|
8
|
影响2018年汛期气候的先兆信号及预测效果评估 |
陈丽娟
顾薇
龚振淞
任宏利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2
|
|
9
|
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对中国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 |
刘芸芸
丁一汇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1
|
|
10
|
南太平洋和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与华北盛夏降水的关系及可能物理机制 |
李刚
李崇银
晏红明
江晓华
鞠永茂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11
|
亚洲-太平洋季风区的遥相关研究 |
丁一汇
刘芸芸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9
|
|
12
|
2022年夏季我国气候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 |
章大全
袁媛
韩荣青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32
|
|
13
|
近57a夏季西太平洋副高面积的年代际振荡及其与中国降水的联系 |
钱代丽
管兆勇
王黎娟
|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2
|
|
14
|
西太平洋暖池区海表水温暖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影响的研究 |
金祖辉
陈隽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3
|
|
15
|
近百年广州汛期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
李春晖
梁建茵
吴尚森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7
|
|
16
|
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强度变化的特征及其与热带气旋活动的关系 |
高建芸
余锦华
张秀芝
张容焱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
17
|
1998和2010年夏季降水异常成因的对比分析:兼论两类不同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 |
王钦
李双林
付建建
李国平
|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1
|
|
18
|
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中热带气旋群发的研究 Ⅰ.热带气旋群发的基本特征 |
高建芸
吕心艳
鲍瑞娟
张秀芝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9
|
2019年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异常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
丁婷
高辉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0
|
|
20
|
东亚夏季风变化机理的模拟和未来变化的预估:成绩和问题、机遇和挑战 |
周天军
吴波
郭准
何超
邹立维
陈晓龙
张丽霞
满文敏
李普曦
李东欢
姚隽琛
黄昕
张文霞
左萌
陆静文
孙宁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