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8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dimensional CFD simulation of inlet structure flow in pumping station based on Eulerian solid- liquid two-phase flow model
1
作者 Mi Zihao Zhou Daqing Mao Yuanting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4-498,共5页
Sediment deposition in the pumping station has a huge negative impact on unit operation.The three-dimensional CFD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simulate inlet structure flow in pumping station based on the Eulerian solid- l... Sediment deposition in the pumping station has a huge negative impact on unit operation.The three-dimensional CFD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simulate inlet structure flow in pumping station based on the Eulerian solid- liquid two-phase flow model.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preliminary scheme show that sediment deposition occurs in the forebay of pumping station because of poor flow pattern therein. In order to improve hydraulic configuration in the forebay,one modified measure reconstructs water diversion weir shape,and another measure sets a water retaining sill in the approach channe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modified scheme prove that back flow in the forebay has been eliminated and the sediment deposition region has also been re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mping station FOREBAY sediment deposition Eulerian two-phase flow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Shaft-type Tubular Pumping System with a Siphon Discharge Passage 被引量:7
2
作者 ZHANG Ren-tian ZHU Hong-geng DAI Long-yang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J0001-J0006,共6页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flow rate , low head , short annual operation time , and high reliability of the city flood-control pumping stations , a new-type shaft tubular pumping system featuring a shaft su...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flow rate , low head , short annual operation time , and high reliability of the city flood-control pumping stations , a new-type shaft tubular pumping system featuring a shaft suction box and a siphon-type discharge passage with a vacuum breaker as the cutoff device was developed , which possesses such advantages as simple structure , reliable cutoff , and high energy performance.Taking some pumping stations as the case studies , in the light of the specified operation conditions , the hydraulic optimal design of the shaft-type tubular pumping system was determined and the optimized shape of the system was recommended.The performance prediction based on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ethodology was determined and the model test verification was conduc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ed data agree with the experimental head and efficiency so that both methods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performance of a real pumping station.Finally , the in-situ measurements of a pumping station during the commissioning period further verified that the shaft-type tubular pumping station with a siphon discharge passage is of higher efficiency , more reliable and s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ft-type tubular pumping station siphon discharge passage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hydraulic optimal design model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峰特性对抽水蓄能机组抽水断电过渡过程的影响
3
作者 黄伟 陈祥即 +2 位作者 李火坤 黄锦林 张建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2-818,825,共8页
为了评估水泵区的驼峰特性对抽水蓄能电站抽水断电过程的影响,指导抽水蓄能机组选型,提出了驼峰偏角指标,用于直观定量评定水泵水轮机驼峰特性的强弱程度.通过改变驼峰偏角调整水泵水轮机全特性曲线,利用特征线法模拟分析了不同驼峰偏... 为了评估水泵区的驼峰特性对抽水蓄能电站抽水断电过程的影响,指导抽水蓄能机组选型,提出了驼峰偏角指标,用于直观定量评定水泵水轮机驼峰特性的强弱程度.通过改变驼峰偏角调整水泵水轮机全特性曲线,利用特征线法模拟分析了不同驼峰偏角对蜗壳最大压力和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驼峰偏角越小,发生抽水断电事故时机组蜗壳最大压力越小,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越大,调保参数极值指标越有利;而随着驼峰偏角的增大,驼峰区的斜率变陡,当单位转速发生较小变化时,亦会引起机组流量和力矩的快速变化,引发强烈的压力脉动.因此,在进行机组选型时应尽可能选择驼峰偏角较小的水泵水轮机,可有助于降低抽水断电过程中的压力脉动幅值,保障电站抽水工况的运行安全.研究成果可为抽水蓄能电站的机组选型和水泵水轮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水泵水轮机 驼峰特性 过渡过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水力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4
作者 高学平 朱洪涛 +1 位作者 刘殷竹 袁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5-789,共15页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布置在水库岸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进/出水口类型.侧式进/出水口内设分流隔墙为多孔道结构,需满足双向过流要求.每个具体工程的侧式进/出水口都有自己的特点,导致侧式进/出水口双向流动复杂,对侧式进出/水口体...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布置在水库岸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进/出水口类型.侧式进/出水口内设分流隔墙为多孔道结构,需满足双向过流要求.每个具体工程的侧式进/出水口都有自己的特点,导致侧式进/出水口双向流动复杂,对侧式进出/水口体型要求很高,因此《抽水蓄能电站设计规范》对侧式进/出水口的水力指标做出了严格规定.围绕侧式进/出水口的水力特性、内部流动机理、优化方法等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对于具体的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主要关注水头损失、拦污栅断面流速、各孔道流量分配、进/出水口漩涡、反坡明渠段流态等水力特性.对于进/出水口内部流动机理,主要关注内部流场演变规律、拦污栅断面脉动流速规律及形成机理等.对于进/出水口体型优化,除传统优化方法外,还开展了结合数值模拟、代理模型和优化算法的智能优化方法方面的研究.本文首先概述侧式进/出水口体型及设计要求,其次从具体工程进/出水口水力学问题、进/出水口内部流动机理、进/出水口优化方法3个方面综述侧式进/出水口的研究进展,最后基于目前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提出未来的研究内容.本文成果可为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设计和水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侧式进/出水口 水力特性 体型优化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地铁车站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
5
作者 赵旭 孟亚娟 +3 位作者 张国柱 陶连金 任泽森 孙凯悦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7-326,共10页
能源地铁车站是一种利用地温能对地铁车站进行温度控制的新型能源地下结构。选取能源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结合建设特点对其施工过程进行分部分项划分,以排放因子法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地源热泵的盐水管系统施工的能源地铁车站物化阶段碳... 能源地铁车站是一种利用地温能对地铁车站进行温度控制的新型能源地下结构。选取能源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结合建设特点对其施工过程进行分部分项划分,以排放因子法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地源热泵的盐水管系统施工的能源地铁车站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并以北京市某地铁车站为例,计算了地铁车站加设地源热泵的盐水管系统后物化阶段的碳排放,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目前尚缺乏地下结构的碳排放细化计算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不仅可以为类似工程碳排放核算工作提供理论和计算参考,还能满足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发展需求,对推动我国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因子法 能源地铁车站 盐水管 地源热泵 物化阶段 分部分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泵站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6
作者 孙勇 郭鹏斐 +2 位作者 赵卫全 路威 崔飞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5-215,共11页
引调水泵站基坑开挖需在满足自身结构安全稳定的要求上,在有限空间内将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控制在安全可控范围内,因此选择合理的支护方案对于降低工程造价及减小不均匀沉降尤为重要。基于引江济淮二期工程一泵站深基坑的场地特征和水文... 引调水泵站基坑开挖需在满足自身结构安全稳定的要求上,在有限空间内将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控制在安全可控范围内,因此选择合理的支护方案对于降低工程造价及减小不均匀沉降尤为重要。基于引江济淮二期工程一泵站深基坑的场地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采用Midas GTS软件建立了基坑开挖支护三维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采用旋喷锚索和支护桩作为围护结构进行分层开挖时,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情况,以及开挖水位变化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支护体系受力合理,变形控制效果较好,开挖完成后基坑坡顶与支护桩位移均在安全范围内;整个开挖过程中基坑周边既有建筑物最大沉降为11.6 mm,出现开裂的风险较小;开挖过程中采用600 mm厚混凝土墙可有效起到止水效果,基坑开挖后水位波动小于当地浅水层季节性水位变幅,且不会出现渗透破坏问题。三维有限元计算可以反映开挖、降水、支护等步序对基坑工程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基坑开挖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深基坑 混凝土防渗墙 三维有限元计算 开挖与支护 周边建筑物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流域小水电-农排灌溉聚合效应的抽蓄体水库容量优化配置
7
作者 钟浩 刘浩宇 +3 位作者 石宇 王秋杰 张永豪 汪星火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3,共13页
为缓解偏远地区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短缺问题,减少风、光电站因其出力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出一种考虑流域小水电-农排灌溉聚合效应的抽蓄体水库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充分挖掘农排灌溉站在不同季节的闲置容量,联合小水... 为缓解偏远地区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短缺问题,减少风、光电站因其出力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出一种考虑流域小水电-农排灌溉聚合效应的抽蓄体水库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充分挖掘农排灌溉站在不同季节的闲置容量,联合小水电构建抽蓄体。然后,以场景集描述不同季节风、光、水的不确定性。基于Gale-Shapley双边匹配机制,风、光电站作为选择方,以经济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以抽蓄体作为接受方,建立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上层以年利润最大为目标建立水库容量配置模型,下层以聚合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聚合体优化模型。最后,采用粒子群算法与CPLEX求解器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充分发挥抽蓄体的灵活调节能力,有效应对风、光出力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排灌溉站 小水电 抽蓄体 不确定性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坡体对土石坝抗震性能的影响及地震安全性评价
8
作者 邹德高 屈永倩 +3 位作者 高东红 杨智凯 刘京茂 王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71,共8页
目前一大批抽水蓄能电站正在规划和建设,由于环保的要求,大量的弃渣料堆积在土石坝坝坡形成压坡体。由于缺少相应规范指导,压坡体普遍采用坝体标准进行抗震安全评价,经常导致强震区工程的压坡体难以满足要求而进行过度设计,丧失了经济性... 目前一大批抽水蓄能电站正在规划和建设,由于环保的要求,大量的弃渣料堆积在土石坝坝坡形成压坡体。由于缺少相应规范指导,压坡体普遍采用坝体标准进行抗震安全评价,经常导致强震区工程的压坡体难以满足要求而进行过度设计,丧失了经济性,研究强震下土石坝压坡体影响机制及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超强地震区的土石坝工程,考虑大坝-无限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开展了全弹塑性的动力强非线性变形分析以及等价线性动力分析和时程稳定分析,研究了压坡体对坝体地震反应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压坡体地震安全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压坡体对坝坡的法向压力明显大于顺坡向剪切力,压坡体有利于减小坝体地震变形;压坡体孔隙率变化对坝体地震变形基本没有影响,无需提高压坡体碾压标准;压坡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对应的是不影响坝体安全的浅层无害滑面,建议采用大坝整体变形或穿过坝体的有害滑面稳定性(安全系数及滑移量)进行压坡体地震安全评价。研究成果为强震区土石坝压坡体的抗震设计和安全评价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压坡体 地震响应 地震安全性评价 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小曲线隧洞TBM最小转弯半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朱强 朱少杰 +1 位作者 秦东晨 贾连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168,共7页
为提高硬岩掘进机(TBM)开挖超小曲线隧洞的能力,应准确预估TBM最小转弯半径。为此,以推进系统液压缸行程、球铰最大转角、主驱动与液压缸及护盾盾尾与洞壁不发生干涉为约束条件,建立最小转弯半径的计算方法并在Matlab中完成编程求解。... 为提高硬岩掘进机(TBM)开挖超小曲线隧洞的能力,应准确预估TBM最小转弯半径。为此,以推进系统液压缸行程、球铰最大转角、主驱动与液压缸及护盾盾尾与洞壁不发生干涉为约束条件,建立最小转弯半径的计算方法并在Matlab中完成编程求解。在UG中建立转弯半径为30 m的仿真模型进行理论验证。基于正交试验法对最小转弯半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相比误差较小,液压缸伸长量计算误差<0.038 mm,球铰转角计算误差<0.00019°,主驱动与液压缸最小间隙计算误差<0.032 mm,护盾盾尾与洞壁最小间隙计算误差<0.0015 mm,证明所提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刀盘与护盾总长度>球铰最大转角>护盾伸缩量>液压缸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TBM 正交试验法 最小转弯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抑风光波动的矿坑抽水蓄能电站出力与机组特性研究
10
作者 任岩 侯尚辰 +3 位作者 韩宇平 张浩男 孙克涛 邢新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1,共12页
由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现有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无法满足黄河流域的能源结构转型以及风、光资源大规模消纳的需求,同时由于采矿工作的结束,产生了大量废弃矿坑。以鄂尔多斯附近的废弃矿坑为研究对象,借助鄂尔多斯域内的黄河水资源,... 由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现有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无法满足黄河流域的能源结构转型以及风、光资源大规模消纳的需求,同时由于采矿工作的结束,产生了大量废弃矿坑。以鄂尔多斯附近的废弃矿坑为研究对象,借助鄂尔多斯域内的黄河水资源,结合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条件,选出4对符合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要求的矿坑。对待建抽水蓄能电站附近的风光资源数据进行采集,借助Meteonorm、Matlab以及Simulink等软件进行出力模拟,并对出力特性进行分析,证实抽水蓄能电站是风电、光伏发电的良好补充资源。由于水泵水轮机的国内外制造商没有成形的型谱系列,所以分别从抽水蓄能电站水轮机选型要点、抽水蓄能电站水轮机主要特征参数的选择、矿坑抽水蓄能电站水轮机选型实例3个角度对不同矿坑特性下的抽水蓄能机组进行合理选型。该研究对我国黄河流域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后续废弃矿坑的利用以及矿坑抽水蓄能机组的选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废弃矿坑 风光出力特性 水库建设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迭代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联合洪水调节计算模型
11
作者 方国华 姬新洋 +4 位作者 吴勇拓 李超 郁捷皓 于赛玉 鄢军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123,共10页
针对现有抽水蓄能电站洪水调节计算方法大多忽略上下水库水力联动关系,且常简化考虑满发流量与天然洪水叠加情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迭代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联合洪水调节计算模型。该模型构建了能够反映上下水库完整水量交... 针对现有抽水蓄能电站洪水调节计算方法大多忽略上下水库水力联动关系,且常简化考虑满发流量与天然洪水叠加情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迭代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联合洪水调节计算模型。该模型构建了能够反映上下水库完整水量交换与水力耦合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分段迭代算法对上下水库水位及流量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精细化求解;在此基础上,模型结合滑动组合方法构建了洪水遭遇情景矩阵,模拟不同工况和洪水遭遇情景对上下水库运行的影响,并提出了动态预留库容控制策略,以保障电站的安全运行以及后续发电需求。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准确、稳定地模拟上下水库在复杂洪水情景下的动态响应过程,并有效揭示洪水遭遇时机、电站运行状态以及预留库容控制策略对水库水情变化的关键影响;模型所识别的最不利洪水遭遇情景符合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规律,可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设计与安全运行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洪水调节 水力联动 预留库容动态控制 分段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扩散角对侧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高学平 罗畅 +1 位作者 刘殷竹 朱洪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为探究平面扩散角的最佳取值范围,依托某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平面扩散角条件下的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分析了平面扩散角对进/出水口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孔口流量分配、水头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 为探究平面扩散角的最佳取值范围,依托某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平面扩散角条件下的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分析了平面扩散角对进/出水口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孔口流量分配、水头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面扩散角自25°增大至45°的过程中,出流工况拦污栅断面流速不均匀系数逐渐减小,孔口流量分配不均匀程度和水头损失逐渐增大;进流工况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孔口流量分配和水头损失基本无变化。综合考虑进/出水口的各项水力指标,在拦污栅断面平均流速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得出平面扩散角的最佳取值范围为30°~40°,与现行规范相比该范围更为精确,且与矩形渐扩管阻力系数最小的扩散角取值范围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侧式进/出水口 平面扩散角 拦污栅断面流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地区双向流道泵站灌溉排水工程设计探讨
13
作者 朱兴业 史东生 +2 位作者 魏巧 戴从娟 李彦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0-496,共7页
为解决当前农业灌区普遍存在的水资源浪费及灌溉排水规划设计单一问题,切实推动农业灌区灌溉排水规划规范设计流程,以双向流道泵站为例,结合江苏省镇江市姚桥镇稻作灌区实际情况进行农业适配的理论研究.探讨主要应用于大中型水利设施的... 为解决当前农业灌区普遍存在的水资源浪费及灌溉排水规划设计单一问题,切实推动农业灌区灌溉排水规划规范设计流程,以双向流道泵站为例,结合江苏省镇江市姚桥镇稻作灌区实际情况进行农业适配的理论研究.探讨主要应用于大中型水利设施的双向流道泵站在农业方面的可行性与效果,提出适合此灌区稻作农业的给水排水规划设计模式,给出适合的灌溉排水设计规划方案.设计选取2块相邻稻田进行实际种植对比,分别使用普通水泵和双向流道泵站进行灌排作业.灌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稻田进行双向流道泵站规划可使水稻每个生长周期下的产量提高4.76%,泵站对比普通水泵电力节能7.2%,综合节水效果达到12.2%,所服务的稻田每hm 2综合效益平均增加3420元以上.强调了灌排水规划设计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结合项目区概况,科学合理地对灌溉和排水工程进行了设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排水规划 双向流道泵站 灌溉排水管网 节本增效 苏南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沙侧向进水前池泥沙分布特征
14
作者 樊新建 姚薇 +3 位作者 董春海 乔文 贾广钰 孙江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3,共7页
为解决从多泥沙河流取水的大型泵站侧向进水前池的泥沙淤积问题,以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某侧向进水前池为研究对象,基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耦合混合多相流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淤积状态下不同收缩边墙体型的侧向进水前池开展水沙两... 为解决从多泥沙河流取水的大型泵站侧向进水前池的泥沙淤积问题,以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某侧向进水前池为研究对象,基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耦合混合多相流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淤积状态下不同收缩边墙体型的侧向进水前池开展水沙两相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进水前池中央为高流速主流区,主流区两侧为大小不等的低流速回流区漩涡,受流场结构影响,两侧回流区为高含沙量区,自主流区向两侧回流区相对含沙量递增明显,回流区相对含沙量沿水深增幅较主流区显著。随着侧向进水前池边墙收缩角的增大,主流区外侧回流区面积明显减小,水流挟沙能力增强,高含沙量区面积占比显著减小,有效改善了侧向进水前池内泥沙淤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侧向进水前池 收缩边墙 流场 含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沙侧向进水前池水力特性及泥沙淤积改善措施
15
作者 樊新建 姚薇 +3 位作者 董春海 李龙基 贾广钰 孙江河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03-811,共9页
为改善从多沙河流取水的大型泵站进水前池内不良水流流态,以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典型泵站的某侧向进水前池为研究对象,构建不同边墙收缩角体型结构的侧向进水前池三维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基于Realizable k-ε模型和Mixture多相流... 为改善从多沙河流取水的大型泵站进水前池内不良水流流态,以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典型泵站的某侧向进水前池为研究对象,构建不同边墙收缩角体型结构的侧向进水前池三维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基于Realizable k-ε模型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开展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侧向进水前池流场结构和水流流速随边墙收缩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流由渠道进入前池后,受机组吸水的影响,水流迅速转向,在侧向进水前池形成划分明显的流场结构区域,进水前池中央形成高流速主流区,主流区两侧产生大小不一的旋涡,并形成低流速回流区.随着侧向进水前池边墙收缩角的增大,水流直线运动距离增大,偏转角度减小,入池水流沿流程发展和扩散效果增强,主流区面积明显增加,回流区面积和旋涡尺度显著削减,边墙收缩角α=5°时的综合均匀度较工程原型泵站提高了5.58%,有效改善了多泥沙河流引水泵站前池的泥沙淤积问题,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泵站的设计和更新改造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侧向进水前池 边墙收缩角 流场结构 泥沙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货联合市场抽水蓄能电站独立主体竞价策略
16
作者 李晓英 王静文 +1 位作者 李慧娴 薛静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77,共8页
为优化抽水蓄能电站市场竞价策略,结合我国电力市场相关政策和发展需求,确定抽水蓄能电站参与现货联合市场的市场机制,以抽水蓄能电站参与现货联合市场的总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水蓄能电站参与现货联合市场的双层竞价策略模型,利用APSO... 为优化抽水蓄能电站市场竞价策略,结合我国电力市场相关政策和发展需求,确定抽水蓄能电站参与现货联合市场的市场机制,以抽水蓄能电站参与现货联合市场的总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水蓄能电站参与现货联合市场的双层竞价策略模型,利用APSO算法结合YALMIP建模工具与CPLEX求解器的混合求解框架对模型进行联合求解。通过实例模拟,分析了现货联合市场参与主体的竞价策略及决策过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抽水蓄能电站参与现货联合市场的收益明显高于仅参与电能量市场的情况,且辅助服务市场收益占比超过70%,显著提升了抽水蓄能电站在现货联合市场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货联合市场 抽水蓄能电站 竞价策略模型 辅助服务市场 APS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D-PSO的水电站地下洞室初始地应力场反演
17
作者 包腾飞 程健悦 +3 位作者 邢钰 周喜武 陈雨婷 赵向宇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36,共7页
针对现有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方法难以平衡收敛速度和非线性回归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梯度下降法(GD)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方法。首先,考虑影响初始地应力场的重力场及5种构造应力场的8种基础边界条件,利用... 针对现有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方法难以平衡收敛速度和非线性回归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梯度下降法(GD)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方法。首先,考虑影响初始地应力场的重力场及5种构造应力场的8种基础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各边界条件下测点应力值;其次,以实测地应力值为目标值,利用GD-PSO算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边界条件的影响系数;最后,计算模型各点的回归地应力值,并作为初始地应力场输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地应力平衡。实例分析表明:对比使用PSO算法的计算结果,使用GD-PSO算法求得的三次回归多项式精度最高,均方误差为0.579,回归结果与实测地应力值拟合较好,地应力平衡后除竖直方向应力值外,测点地应力值与实测值差值较小,围岩各向位移基本为零,最大位移仅有5.2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抽水蓄能电站 地下洞室群 地应力反演 梯度下降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A-SD的高支模施工安全风险演化规律研究
18
作者 江新 简丽 +1 位作者 彭佳雨 李锋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169,共8页
为科学管控高支模施工安全风险,降低高支模施工事故发生概率,首先基于高支模事故调查报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筛选风险因素,从人员、施工技术、管理、机械设备及材料、环境5个维度构建高支模施工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其次建立系统动力... 为科学管控高支模施工安全风险,降低高支模施工事故发生概率,首先基于高支模事故调查报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筛选风险因素,从人员、施工技术、管理、机械设备及材料、环境5个维度构建高支模施工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其次建立系统动力学(SD)模型,并利用序关系分析法(G1)计算各风险指标权重;最后以山西浑源抽水蓄能电站主副厂房高支模施工为研究背景,进行风险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施工人员违章作业的绝对中心度和相对中心度最高,更容易和其他风险因素组合导致事故的发生;随着安全投入和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高支模施工安全风险开始呈现出先快速上升,到达峰值后快速下降,再次上升到达次高值后下降,最终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与现场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施工中需加强对管理和环境两方面的防控,两者对各个风险初值的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支模施工 安全风险 风险因素 社会网络分析法 系统动力学 浑源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造的梯级混合式抽蓄短期调峰优化模型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欣雨 罗彬 +3 位作者 陈永灿 贾彬 刘昭伟 周粲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7-1226,I0093,I0094,共12页
对已有梯级水电站进行融合改造,增建抽水蓄能机组形成梯级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是加快抽水蓄能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梯级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相较于常规梯级电站,新增具备抽水运行工况,相较于传统抽水蓄能电站,又具有更加复杂梯级水力联系... 对已有梯级水电站进行融合改造,增建抽水蓄能机组形成梯级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是加快抽水蓄能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梯级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相较于常规梯级电站,新增具备抽水运行工况,相较于传统抽水蓄能电站,又具有更加复杂梯级水力联系,灵活的运行模式需要更为精细化的调度建模方法。为探索其典型调峰运行模式,提出了梯级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短期调峰优化模型。该模型以电网剩余负荷峰谷差最小为目标,以机组为最小调度单元,针对不同类型机组的抽-发运行工况采用差异化建模。在模型求解方面,通过线性转换方法将原有非线性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模型,然后在JAVA环境中运用CPLEX数学工具进行求解。以西南某梯级水电站为实例的分析结果表明,梯级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相较于常规梯级电站电网剩余负荷峰谷差减少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站 混合式抽水蓄能 短期调峰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淤积对过机泥沙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凯旋 何鑫 +3 位作者 陈倩柔 余明辉 李大成 李思宇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0,共6页
抽水蓄能电站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上下库水流泥沙不断交换、相互影响,导致库容损失和电站水轮机磨损。以贵阳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基于考虑上下库水流泥沙交换的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电站过机含沙量变化规律与下水库泥沙淤积时空分... 抽水蓄能电站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上下库水流泥沙不断交换、相互影响,导致库容损失和电站水轮机磨损。以贵阳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基于考虑上下库水流泥沙交换的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电站过机含沙量变化规律与下水库泥沙淤积时空分布的相关关系,并讨论了进出水口附近清淤对过机泥沙的影响。电站下水库淤积分布为带状-三角洲淤积,过机含沙量随下库淤积发展而增加,且与水库来沙量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进出水口附近实施清淤措施后,泥沙在该区域回淤,下水库淤积量增加,过机含沙量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泥沙 抽水蓄能电站 下水库淤积 过机含沙量 清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