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ies on Models,Patterns and Requirements of Digestible Amino Acids for Layers by Nitrogen Metabolism
1
作者 Yin Qingciang, Han Youwen, Fan Shijun ( Laboratory of Animal Nutrition, Veterinary Institute,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Science, 175 Xi an Road, Changchun, China, and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1999年第1期15-25,共11页
The nitrogen (N) metabolic experiments were made to estimate separately amino acid requirements of 4348 weeks old layers for maintenance, for protein accretion to estabolish models to estimate digestible amino acid re... The nitrogen (N) metabolic experiments were made to estimate separately amino acid requirements of 4348 weeks old layers for maintenance, for protein accretion to estabolish models to estimate digestible amino acid requirements. The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of nitrogen retention vs amino acid intake was estimated for each amino acid by giving, at rate of N intake of 091, 052, 015 and 0007gkg-1 body-weight (W075) per d, the semi-synthetic diets was made specially deficient in one amino acid. From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it was calculated that, for the accretion of 1 g protein, the dietary digestible amino acid requirements were (mg) Thr 631, Val 1004, Met 399, Ile 886, Leu 1143, Phe 632, Lys 870, His 205, Arg 879, Trp 214, Met+Cys 776, and Phe+Tyr 1143. Daily amino acid requirements for N equilibrium were estimated to be (mgkg-1W075 per day) Thr 506, Val 747, Met 303, ILe 667 Leu 814, Phe 448, Lys 605 His 147, Arg 739 ,Trp 173, Met+Cys 586, and Phe+Tyr 839 The dietary degestible amino acid patterns for protein accretion and N equilibrium were also proposed. The models of estimating digestible amino acid requirements for the different productions were develo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yerS amino acids patternS MODELS nitrogen metabol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Urban Renewal Pattern for Land Saving—A Case study
2
作者 Jing Deng,Xinqi Zheng Department of L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83-183,共1页
Exploiting the potentials of urban stock land and its intensive use have been widespread concerned, however the practical solutions are few,especially in the view of engineering.Basing on synthesizing and analysis of ... Exploiting the potentials of urban stock land and its intensive use have been widespread concerned, however the practical solutions are few,especially in the view of engineering.Basing on synthesizing and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model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urban renewal pattern for land saving.A double-layer city model was proposed, following with calculation of land saving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LAND RENEWAL pattern for LAND SAVING city in layerS GIS Haidian DISTRI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链视角下全球锑资源流动格局演化分析:基于多层网络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春辉 张福良 +2 位作者 王安建 钟维琼 王星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8,共14页
锑是备受瞩目的关键金属,被冠以“工业味精”“光伏金属”“战争金属”等称号。近年来,中国锑矿产量持续下降,全球光伏行业锑需求量显著增加。在此背景下,刻画全球锑资源流动格局演变过程,对于我国准确把握全球锑资源供需形势,进而制定... 锑是备受瞩目的关键金属,被冠以“工业味精”“光伏金属”“战争金属”等称号。近年来,中国锑矿产量持续下降,全球光伏行业锑需求量显著增加。在此背景下,刻画全球锑资源流动格局演变过程,对于我国准确把握全球锑资源供需形势,进而制定针对性政策提高我国锑产业链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复杂网络方法,构建了全球锑资源流动多层网络模型,分析了2003—2023年全球锑资源流动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再生锑在全球锑资源供应中地位上升,占比由2003年的12%上升至2023年的33%;(2)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锑原材料出口国,锑原材料累计出口量147.6万t,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锑原材料进口国,锑原材料累计进口量54.7万t,印度近年来锑原材料进口量增长较快,成为2023年全球第三大锑原材料进口国;(3)中国主导了全球锑原材料供应,但受国内锑矿产量下降影响,在锑产业链上游环节与中游环节的优势地位有所下降;(4)从产业链整体视角看,2003—2023年,中国国内锑资源供应始终能够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但锑资源净出口量显著下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建议从加强国内锑矿资源勘查开发力度、鼓励矿业企业走出去、提高再生锑回收技术三个方面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国锑产业链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 国际贸易网络 多层网络 全球流动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彩和边缘信息的妆花缎意匠图自动生成技术
4
作者 徐雨露 侯珏 +1 位作者 杨阳 刘正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282,共8页
针对传统妆花缎意匠图人工绘制效率低、效果受主观因素制约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分色技术的自动生成方法。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和Canny边缘检测技术分别提取色彩层和纹样边缘层,经图像融合与孔洞填充处理后获得高精度的意匠分色图... 针对传统妆花缎意匠图人工绘制效率低、效果受主观因素制约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分色技术的自动生成方法。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和Canny边缘检测技术分别提取色彩层和纹样边缘层,经图像融合与孔洞填充处理后获得高精度的意匠分色图;结合通经断纬工艺特点,创新性地采用距离阈值并色模型计算色块像素的最短水平距离,实现智能并色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分层分色技术自动生成的分色图色彩分布集中,平均连通域计数比达0.98,其分色效果显著优于现有软件。该技术可有效解决纹样边缘模糊问题,提升意匠图设计效率,为妆花缎织造工艺的数字化升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妆花缎意匠图 分层分色 并色 自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典型河段断面调整规律及河槽断面预测
5
作者 秦梦春 刘军政 +2 位作者 白玉川 徐海珏 张金良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3-706,共14页
2000年后,随着小浪底水库的运用及河道整治工程的完善,黄河下游中水河槽(主槽)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主槽断面形态调整特征,有助于深化对黄河下游河床演变规律的认识。基于2000—2021年汛后约2500个实测大断面数据,分析了白鹤—孙口... 2000年后,随着小浪底水库的运用及河道整治工程的完善,黄河下游中水河槽(主槽)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主槽断面形态调整特征,有助于深化对黄河下游河床演变规律的认识。基于2000—2021年汛后约2500个实测大断面数据,分析了白鹤—孙口河段主槽断面调整规律,构建了融合粒子群优化(PSO)与支持向量回归(SVR)的河槽断面调整预测模型。结果表明:①断面尺度上,存在展宽淤高型、展宽冲深型、仅淤高型和仅冲深型4种断面调整模式,以展宽冲深型为主。时间上,展宽冲深型占比在逐渐下降,仅冲深型则逐步提高;空间上,白花段和花夹段断面调整更为复杂。②河段尺度上,存在展宽淤高型、缩窄冲深型和展宽冲深型3种断面调整模式,以展宽冲深型为主;横向展宽和垂向冲深对4个子河段平滩面积提升的贡献率差异显著,分别为41%~59%(白花段)、37%~63%(花夹段)、43%~57%(夹高段)和22%~78%(高孙段)。③构建的PSO-SVR机器学习模型对主槽累计河宽与累计河床高程变化的预测误差均小于9%,主槽断面调整趋势的预测准确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调整规律 河槽断面预测 中水河槽 PSO-SVR机器学习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梁山地区地域文化景观格局层积解译与动力机制研究
6
作者 王越 詹雨尘 +2 位作者 赵宇桑 任震 宋凤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8,共8页
地域文化景观是长期历史层累所形成的具有内部关联图式的复杂系统,但快速城镇化建设致其严重破碎化与孤岛化,使地域文化景观整体性研究迫在眉睫。将“层积”视角引入地域文化景观研究,以山东梁山县为例,通过文字材料与图像材料的数字转... 地域文化景观是长期历史层累所形成的具有内部关联图式的复杂系统,但快速城镇化建设致其严重破碎化与孤岛化,使地域文化景观整体性研究迫在眉睫。将“层积”视角引入地域文化景观研究,以山东梁山县为例,通过文字材料与图像材料的数字转译,建立水利系统、聚落体系、人文景观3个景观载体层级的层积时空数据库,探究地域文化景观格局的层积特征、关联特性与动力机制。研究显示,梁山地区地域文化景观格局的层积过程与黄河影响下的区域湖泊演变密切相关,经历了巨野泽时期的初步发展、梁山泊时期的衰退与文学化、安山湖时期的分异与成熟、东平湖时期的现代化更新4个阶段。黄河变迁与水浒创作2个事件类型分别塑造了地方行为模式与情感认知2个方面的文化内因,作用于地域文化景观格局,构成塑造核心地域文化景观特征的动力机制。最后,基于历史层积、关联特性、动力机制3个方面的认知提出了梁山地区地域文化景观整体性发展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东梁山 地域文化景观 景观格局 层积解译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失效下多层地铁网络抗毁性分析
7
作者 牛路明 马壮林 +2 位作者 邵逸恒 刘悦 吴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190,共10页
为探讨车站失效后层间和层内客流转移比例对地铁网络抗毁性的影响差异,在综合考虑列车区间运行时间和到站停车时间,以及乘客换乘步行时间和候车等候时间的基础上,构建多层有向加权地铁网络模型。基于车站实际客流量确定车站初始负载,采... 为探讨车站失效后层间和层内客流转移比例对地铁网络抗毁性的影响差异,在综合考虑列车区间运行时间和到站停车时间,以及乘客换乘步行时间和候车等候时间的基础上,构建多层有向加权地铁网络模型。基于车站实际客流量确定车站初始负载,采用非线性负载容量模型计算车站容量,并根据车站重要性确定攻击顺序。选取最大连通子图比和乘客出行效率比作为地铁网络抗毁性的度量指标,结合2021年西安市地铁网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不同的层间和层内客流转移比例、不同容量调节系数对地铁网络抗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层间客流转移比例为0.7时,对多层地铁网络抗毁性的影响最小;当容量调节系数参数b=0.6、c=0.8时,适当提高车站的服务水平有助于提高地铁网络抗毁性;随着攻击车站数量的增加,地铁网络的抗毁性逐渐减弱;在相同的攻击条件下,多层有向加权地铁网络比单层地铁网络表现出更强的抗毁性,考虑级联失效的网络抗毁性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失效 多层有向加权地铁网络 抗毁性 攻击策略 负载分配 容量调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全格局下绿色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研究——兼论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的“双支柱”调控
8
作者 郭百涛 王帅斌 徐枫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7,共8页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基本导向,从政府部门、企业部门以及金融部门三个层面,探讨“碳达峰”“碳中和”推进中绿色金融风险的生成逻辑和传染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企业违约风险...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基本导向,从政府部门、企业部门以及金融部门三个层面,探讨“碳达峰”“碳中和”推进中绿色金融风险的生成逻辑和传染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企业违约风险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构成了绿色金融风险的主要内容。地方政府债务关联性传染、企业融资方式关联性传染和金融业务关联性传染,在绿色金融风险传染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建立“双碳”目标下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在有序推进“双碳”目标中防范并化解绿色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全格局 绿色金融风险 碳达峰 碳中和 “双支柱”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架式履带烟草采收机底盘调姿机构设计与试验
9
作者 陈冰洁 张举鑫 +4 位作者 冉云亮 刘锋 庞勇 王万章 朱晨辉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5年第4期72-78,共7页
烟草分层采收机在丘陵山区作业时,由于机身倾斜影响采收质量,并存在倾翻风险。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水平连杆机构的门架式履带烟草采收机调姿底盘,实现了在不同倾斜作业场景下的姿态调整。本文提出了门架式履带调姿底盘的水平连杆姿态方案... 烟草分层采收机在丘陵山区作业时,由于机身倾斜影响采收质量,并存在倾翻风险。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水平连杆机构的门架式履带烟草采收机调姿底盘,实现了在不同倾斜作业场景下的姿态调整。本文提出了门架式履带调姿底盘的水平连杆姿态方案,并对横向调姿机构的各部件参数进行设计分析;建立了以Arduino Uno R3为控制核心的姿态调整控制系统,采用左右逐低法自动调平控制逻辑保证车身重心保持在较低位置。姿态调整试验表明,采收机底盘横向姿态调整角≥7°达到了采收机倾斜地块作业要求,研究工作为丘陵山地烟草采收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烟草分层采收机 履带底盘 调姿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流-列流协调的铁路日常重车流调整优化研究
10
作者 李光晔 何世伟 +2 位作者 吴艺迪 王攸妙 迟居尚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2,共8页
为适应日常货物运输需求波动,在提高运输需求兑现率的同时合理利用运力资源,提出考虑车流-列流协调的铁路重车流调整优化方法。以基本运行图为基础构建双层时空网络,以缩短重车停留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需求兑现率为优化目标,... 为适应日常货物运输需求波动,在提高运输需求兑现率的同时合理利用运力资源,提出考虑车流-列流协调的铁路重车流调整优化方法。以基本运行图为基础构建双层时空网络,以缩短重车停留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需求兑现率为优化目标,在考虑节点流量平衡、列车满轴满重、解编作业时间、车站存车能力、车站接发车能力等约束的同时,完整描述日常车流调整过程中车流和列流的转化过程。为提升模型求解效率,设计拉格朗日松弛算法。以我国中部地区实际路网进行案例分析,该方法平均提升OD兑现8.5支,平均兑现率提升比为12.3%,能够缩短重车停留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需求兑现率及调整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重车调整 双层时空网络 改进的A^(*)算法 拉格朗日松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血藤薄层色谱鉴别与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含量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立 罗轶 +3 位作者 粟华生 莫迎 谭显骏 陈心怡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9-465,共7页
目的建立鸡血藤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以及多指标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对不同产地鸡血藤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鸡血藤进行定性分析;采用HPLC指纹图谱和多种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方法,对鸡血藤进... 目的建立鸡血藤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以及多指标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对不同产地鸡血藤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鸡血藤进行定性分析;采用HPLC指纹图谱和多种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方法,对鸡血藤进行质量评价;并用HPLC法对芒柄花素、表儿茶素、儿茶素、原儿茶酸、没食子儿茶素等成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鸡血藤薄层鉴别方法;在16批鸡血藤HPLC指纹图谱中鉴定了共有峰10个,并确认成分6个。指纹图谱相似度0.769~0.990,具有较好相似性。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综合得分排名前3位的样品分别是S16、S11、S14。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了芒柄花素、峰7和表儿茶素作为不同产地鸡血藤质量差异标志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没食子儿茶素、原儿茶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芒柄花素等5种成分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鸡血藤中5种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所建立的鸡血藤薄层鉴别方法和HPLC指纹图谱方法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为鸡血藤的质量监管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多指标成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实细砂层地铁暗挖隧道新型超前加固材料性能及注浆参数研究
12
作者 陈铖 来弘鹏 +1 位作者 刘禹阳 朱新健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2-1442,共11页
为降低超前注浆加固对地铁暗挖隧道地层环境影响,注浆要求低压缓注。密实细砂层结构紧密、黏粒含量高,导致现有注浆材料在低注浆压力下扩散半径小,无法有效加固隧道掌子面。基于组分活性激发及颗粒尺寸优化理念,以矿渣微粉、超细粉煤灰... 为降低超前注浆加固对地铁暗挖隧道地层环境影响,注浆要求低压缓注。密实细砂层结构紧密、黏粒含量高,导致现有注浆材料在低注浆压力下扩散半径小,无法有效加固隧道掌子面。基于组分活性激发及颗粒尺寸优化理念,以矿渣微粉、超细粉煤灰为主体,掺入适量超细水泥及复合激活凝聚剂,制备了新型注浆材料。通过室内试验,探究了不同配合比、复合激活凝聚剂掺量影响下新型注浆材料浆液流动度、凝结时间及结石体强度变化特性。采用自主研制的小导管注浆足尺试验装置,对比分析了普通水泥、超细水泥及新型注浆材料加固效果,揭示了上覆荷载与含水率影响下新型材料浆液扩散特性及注浆终压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固比为1∶1、矿渣微粉、超细粉煤灰及超细水泥质量比为4∶2∶4,复合激活凝聚剂掺量4%时,新型注浆材料浆液流动性最优、凝结时间可控、结石体强度较高;采用小导管注浆加固时,普通水泥浆液在密实细砂层以压密扩散为主、超细水泥浆液以压密-劈裂为主,新型材料则以渗透-劈裂方式进行扩散。新型注浆材料扩散性能及加固效果最优,超细水泥次之,普通水泥最差;注浆前期,新型材料应保持低压注浆,防止注浆量过大,引起砂土局部劈裂,造成加固失效的问题;新型材料注浆终压随上覆荷载及含水率的增加呈线性增长,上覆荷载增加50 kPa,注浆压力增大50 kPa左右。含水率增加2%,注浆压力增加量约为40 kPa。研究结果对注浆加固工程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浅埋暗挖法 密实细砂层 小导管注浆加固 浆液扩散特性 注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评价抽检的市售钩藤质量评价
13
作者 范秀春 彭晓丹 +2 位作者 胡建勇 李文锐 董坤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60,共14页
目的全面评价市售钩藤的质量。方法对29批钩藤进行法定标准(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检验;使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钩藤对照药材、毛钩藤碱、去氢毛钩藤碱、钩藤碱、异钩藤碱进行鉴别;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钩藤特征图谱,采用聚... 目的全面评价市售钩藤的质量。方法对29批钩藤进行法定标准(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检验;使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钩藤对照药材、毛钩藤碱、去氢毛钩藤碱、钩藤碱、异钩藤碱进行鉴别;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钩藤特征图谱,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X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法对共有峰峰面积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钩藤的关键质量控制成分,同时测定钩藤中喜果苷、异去氢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钩藤碱、钩藤碱、去氢毛钩藤碱、毛钩藤碱的含量,整体评价钩藤质量。结果29批样品中,合格样品23批,合格率79.31%;TLC法鉴别发现:不同基源钩藤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大叶钩藤未检出毛钩藤碱,华钩藤未检出去氢毛钩藤碱,毛钩藤未检出4种成分,仅基源为钩藤的样品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应的斑点;HPLC法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基源钩藤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差异较大,大叶钩藤未检出去氢钩藤碱和毛钩藤碱,华钩藤未检出异去氢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和去氢毛钩藤碱,毛钩藤仅检出喜果苷,且喜果苷含量较低。基于统计分析,不同批次钩藤间存在差异,并发现可能导致钩藤质量差异的3个已知关键质控成分:异去氢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钩藤碱。结论钩藤整体质量不理想,现行炮制规范和检验标准无法确保产品质量,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同基源钩藤的化学成分类别及含量差异较大,增加了制定统一质量标准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 薄层色谱法 特征图谱 含量测定 模式识别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水下图像增强的多层级联融合增强网络
14
作者 王炫钧 邵菲 马彦卿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3,共6页
为了提高水下无人潜航器决策的准确性,构建了一种用于增强水下图像的多层级联融合增强网络。首先,设计注意力引导的色彩增强模块并结合多层级联增强架构,在提取图像多尺度特征的同时,加强特征重用;其次,设计全局调整模块,将Swin Transfo... 为了提高水下无人潜航器决策的准确性,构建了一种用于增强水下图像的多层级联融合增强网络。首先,设计注意力引导的色彩增强模块并结合多层级联增强架构,在提取图像多尺度特征的同时,加强特征重用;其次,设计全局调整模块,将Swin Transformer与扩张卷积相结合,提升网络对于退化图像整体增强效果;最后,将各模块提取到的特征信息经由三重特征聚合模块进行融合增强,得到增强水下图像。为了可以更好地训练模型,构造了联合损失函数。与其他水下图像增强方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于水下图像存在的色偏、模糊等问题均有着良好的增强效果,并对后续特征提取任务的完成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人潜航器 水下图像增强 多层级联增强架构 全局调整 三重特征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灾害损失评估的黄河流域自然灾害知识图谱构建
15
作者 吴廷鑫 余波 +2 位作者 黄瑞 杨洋 刘心怡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96,共6页
针对单灾种的自然灾害知识图谱覆盖信息面窄,难以从海量复杂的信息中提炼知识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灾害损失评估的黄河流域自然灾害知识图谱构建方法。自然灾害知识图谱由数据资源层、知识抽取层(包含模式层、数据层)和应用服务层构成... 针对单灾种的自然灾害知识图谱覆盖信息面窄,难以从海量复杂的信息中提炼知识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灾害损失评估的黄河流域自然灾害知识图谱构建方法。自然灾害知识图谱由数据资源层、知识抽取层(包含模式层、数据层)和应用服务层构成。以自然灾害事件本体、基础地理信息本体、灾害损失评估本体模型为主体,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建立模式层。收集多源异构的自然灾害事件、基础地理信息、灾害损失数据,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构建数据层,实现从多源异构数据中进行知识抽取、融合、存储。应用情况表明:该图谱支持时空关系的高效检索与区域并发灾害的快速识别,对1981—2018年黄河流域发生的160次重大灾害事件分析发现,灾害发生频率呈递增趋势,洪水为最常见的灾害类型,共识别出37次并发灾害。该图谱突破了传统单灾种知识体系的局限,可提升灾害损失评估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知识图谱 模式层 数据层 基础地理信息 灾害损失评估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辅助墨水直写制备基于银的柔性应变传感器
16
作者 康佳仪 祁亚婷 朱叶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6,共10页
以光固化硅树脂(Si-350)为低聚物、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为单体、气相二氧化硅纳米颗粒(A200)为流变改性剂、片状银粉为导电填料,设计了可打印硅树脂为基底层、导电银浆为功能层,利用紫外光(UV)辅助墨水直写实现柔性基底层和图案化功能... 以光固化硅树脂(Si-350)为低聚物、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为单体、气相二氧化硅纳米颗粒(A200)为流变改性剂、片状银粉为导电填料,设计了可打印硅树脂为基底层、导电银浆为功能层,利用紫外光(UV)辅助墨水直写实现柔性基底层和图案化功能层的连续打印,制备一体化电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利用旋转流变仪对基底层和功能层墨水的流变性能进行测试,用四探针对功能层的导电性进行测试,用万能试验机和万用表对传感器的力学性能和传感性能进行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树脂Si-350与单体IBOA质量比为2.5∶1,A200添加量(m(A200)/(m(Si-350)+m(IBOA)))为9%的基底层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功能层中银的质量分数为70%、线条尺寸为0.30 mm的传感器表现出优异的灵敏度和力学性能,能承受180%以上的应变。进一步对功能层线形进行优化设计,曲线形结构的传感器综合性能最佳,具备抗扭转和弯曲能力,可实现对人体运动的实时监测,展现出在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紫外辅助墨水直写 导电银浆 柔性应变传感器 图案化功能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臼坨凸起东段斜坡区油气运移模式与明化镇组下段勘探实践
17
作者 张宏国 王玉秀 +2 位作者 付鑫 张震 张靖泽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9,共10页
渤海湾盆地渤中坳陷石臼坨凸起以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明下段)成藏为主,凸起低部位斜坡区发育顺向断层,馆陶组输导层油气“过而不留”,明下段勘探成效差。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地震、钻井、地球化学资料,对石臼坨凸起东段油气运... 渤海湾盆地渤中坳陷石臼坨凸起以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明下段)成藏为主,凸起低部位斜坡区发育顺向断层,馆陶组输导层油气“过而不留”,明下段勘探成效差。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地震、钻井、地球化学资料,对石臼坨凸起东段油气运移路径开展精细分析,明确凸起斜坡区油气运移机制。研究表明,凸起南侧边界断层石南1号断层在馆陶组开启系数大于东营组、明化镇组,上盘凸起斜坡区馆陶组圈闭充满度远大于下盘的陡坡带,控制油气由凹向凸的垂向运移,并优先在馆陶组侧向分流,且凸起区为优势的分流方向。馆陶组输导层的非均质性和坡度控制斜坡区原油汇聚;馆陶组输导层的非均质性为斜坡背景下原油汇聚提供基础,不同物性的砂岩之间形成微观层面“岩性圈闭”;在此基础上,当馆陶组输导脊坡度小于1°时,可形成大量的原油汇聚储集空间,在顺向断层晚期活动配合下,斜坡区馆陶组汇聚的油气可中转至明下段砂体规模性成藏。上述“缓坡汇聚—断层中转”运移新模式突破了顺向斜坡区输导层油气“过而不留”的传统认识,在石臼坨凸起东段斜坡区明下段成功发现秦皇岛27-3亿吨级油田,为渤海湾盆地斜坡背景下源外层系持续勘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中凹陷 石臼坨凸起 浅层明化镇组油藏 馆陶组输导层 成藏模式 勘探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Optimal Transformer Maintenance Scheme Based on LS-SVM
18
作者 LIU Jian LIU Kaipei +1 位作者 ZHOU Shijie GUO We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I0013-I0013,共1页
Transformers are key components in substations,and their maintenance scheme is very important.Optimizing the transformer maintenance scheme can enhance substation reliability and lower maintenance cost.Current resolut... Transformers are key components in substations,and their maintenance scheme is very important.Optimizing the transformer maintenance scheme can enhance substation reliability and lower maintenance cost.Current resolutions focus on device state evaluation and fault detection,which is ex-post method.However,this paper proposes a LS-SVM algorithm based on deficiencies tree analysis to predict deficiencies in future under certain maintenance scheme,then choose the best maintenance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SVM cost effect method two layer dynamical adjustment optimization method TRANSforMER maintenance sche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塬区果园-农田交界带土壤水分分布及农田对果园的供水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晓阳 王亚萍 +1 位作者 朱元骏 刘文兆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4,215,共9页
[目的]为探明黄土高原南部塬区果园-农田镶嵌格局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与协同利用特征。[方法]选取长武塬区10龄、21龄和25龄苹果园(AO10、AO21和AO25)及其邻近农田,通过测定2021年雨季后果园-农田交界带有关位点的土壤含水量,定量计算农... [目的]为探明黄土高原南部塬区果园-农田镶嵌格局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与协同利用特征。[方法]选取长武塬区10龄、21龄和25龄苹果园(AO10、AO21和AO25)及其邻近农田,通过测定2021年雨季后果园-农田交界带有关位点的土壤含水量,定量计算农田土壤储水对果园耗水的贡献。[结果]2021年降水量756 mm,为典型的丰水年份,农田和AO21、AO25果园降雨入渗深度在11月底分别达8.4,7.0,5.0 m。AO10果园-农田交界带以4 m深度为界,其下部土壤含水量较上部大,4-10 m土层平均含水量为25.5%;AO21果园0-7 m土层平均含水量为22.1%,7-10 m为15.0%;AO25果园0-5 m土层平均含水量为20.9%,5-10 m土层平均含水量为13.6%,AO21和AO25果园分别在7.0,5.0 m以下仍存在土壤干层。水平方向上,AO21、AO25果园利用邻近农田土壤水分的距离分别达到5,8 m,农果交界面上农田向果园的供水量,当以干层上界划分土壤剖面,其上为表观供水量,2个果园分别为0.08,0.25 m^(3)/m^(2);其下为实际供水量,分别为0.45,0.81 m^(3)/m^(2)。[结论]黄土塬区果园和农田镶嵌布局是一种较为合理的利用结构,在其规划管理中应考虑果树年限及其相邻农田宽度等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推进区域土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其空间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果园-农田交界带 植被格局 土壤干层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新格局下饲料产业经济的结构调整
20
作者 霍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09-112,共4页
当前,我国的饲料产业发展面临着国际、国内的双重挑战,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调整饲料产业经济结构,提高现代化发展水平,已成为我国重新塑造饲料产业优势,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略方向。本文主要分析了“双循环”新格局下... 当前,我国的饲料产业发展面临着国际、国内的双重挑战,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调整饲料产业经济结构,提高现代化发展水平,已成为我国重新塑造饲料产业优势,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略方向。本文主要分析了“双循环”新格局下对饲料产业的发展要求,明确了饲料产业经济的结构调整要素,并提出了饲料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策略,以期提高饲料产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提高我国饲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格局 饲料产业经济 结构调整 国际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