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置CO_(2)压裂后砂砾岩CO_(2)驱油的三维孔隙尺度模拟
1
作者 杨柳 姜晓宇 +4 位作者 董广涛 公飞 朱凯 裴奕杰 蔡嘉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0-684,共15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具有巨大的油气开发潜力,但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产量递减快。目前前置CO_(2)压裂-气驱-封存协同技术(PCFS)是砂砾岩储层强化开采的常用方法。为了研究前置压裂过程中CO_(2)-水-岩相互作用对孔隙结构的影响以及气驱...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具有巨大的油气开发潜力,但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产量递减快。目前前置CO_(2)压裂-气驱-封存协同技术(PCFS)是砂砾岩储层强化开采的常用方法。为了研究前置压裂过程中CO_(2)-水-岩相互作用对孔隙结构的影响以及气驱过程中CO_(2)的运移规律,选取了玛湖凹陷砂砾岩岩心,开展了CO_(2)浸泡实验、高精度Mirco-CT扫描以及基于流体体积法(VOF)的3D数字岩心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①CO_(2)-水-岩相互作用会导致砂砾岩孔隙结构发生溶蚀扩展,原本孤立的孔隙通道逐渐汇聚成为片状,从而扩大了CO_(2)团簇的波及范围。该过程也引发了二次矿物沉淀和膨胀,进而导致流动通道的堵塞或重组,改变流体在孔隙结构内的流动路径和速度,阻碍优势流道的形成。②CO_(2)浸泡导致孔隙空间溶蚀扩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要大于二次矿物沉淀和膨胀所引起的消极作用,增加渗透率,孔隙结构的渗流能力呈现出增强趋势。在不同流道中,CO_(2)团簇具有凸形和凹形等不同的驱替前缘形态。浸泡前、后代表性单元体(REV)模型无因次数(C_(a),θ,M)对驱替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浸泡后孔隙发育程度相对较高的REV模型中,驱替效率对无因次数(C_(a),θ,M)变化的敏感性较强,表明PCFS技术在孔隙发育程度较高的储层中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浸泡实验 VOF方法 两相流 数字岩心 PCFS技术 CO_(2)地质封存 油气开发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在油气钻完井工程中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冯定 王健刚 +3 位作者 张红 孙巧雷 侯灵霞 苗恩铭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4,共9页
数字孪生技术在数据实时分析、工程设计优化和设备健康诊断等方面已展现出巨大潜力,成为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加速油气行业新一代技术创新的关键技术,但受钻完井工程中软硬件不完善与研究方法不明确的制约,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在... 数字孪生技术在数据实时分析、工程设计优化和设备健康诊断等方面已展现出巨大潜力,成为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加速油气行业新一代技术创新的关键技术,但受钻完井工程中软硬件不完善与研究方法不明确的制约,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论述油气田钻完井工程数字孪生技术的概念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在钻完井工程的钻前设计、过程监控、作业培训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提出了数字孪生技术在钻完井工程中的应用构成方案,探讨了数字孪生的关键技术方法;并分析了数字孪生技术在钻完井工程及其相关行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油气行业数字孪生技术发展建议。这可为数字孪生技术在油气行业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指导,加速油气行业数字化进程,提升油气田开发效率,推动智慧油田全面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气井 钻井 完井 数字孪生 技术现状 发展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驱动下环境规制对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毅敏 储小平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18,共6页
本文构建SBM-ML模型,从实证视角对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际情况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进行面板模型的构建,围绕3种不同类型的规制工具(分别为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以及公众参与型)展开,研究与探讨其在工业绿... 本文构建SBM-ML模型,从实证视角对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际情况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进行面板模型的构建,围绕3种不同类型的规制工具(分别为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以及公众参与型)展开,研究与探讨其在工业绿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具体影响,最后,通过Sobel调节因子检验模型揭示绿色技术创新这一指标在上述影响中所发挥的主要调节作用。结果显示我国整体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56%的增长率在不断增加,中部、东部、西部依次递减,其中工业绿色进步值发挥着主导作用;从3种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上来看,命令型和市场型均会在相应程度上形成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制约,与之相对应的,公众参与型产生的影响则有所不同,具体以先促进后抑制为体现;采取相应手段及措施创新绿色技术,发挥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对工业绿色发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环境规制 工业发展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技术创新 SBM-ML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油中深层油气田完井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马英文 曹砚锋 +5 位作者 邱浩 文敏 黄辉 侯泽宁 马楠 齐致远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156,共11页
随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海上中深层油气藏已成为油气资源最主要的接替区和增储上产的主战场。完井作为海上中深层油气田开发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油气井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寿命,甚至关系到整个油气藏能否得到有效的开发。海上... 随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海上中深层油气藏已成为油气资源最主要的接替区和增储上产的主战场。完井作为海上中深层油气田开发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油气井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寿命,甚至关系到整个油气藏能否得到有效的开发。海上中深层油气藏存在岩性变化大、温度高、压力高等储层特点,导致油气井存在单井产能低、完井作业复杂、工期长、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难题。总结了中国海油在中深层油气田注采一体化、增产生产一体化、射孔联作、增产改造、智能完井等方面取得的关键技术成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海上中深层油气田完井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推动海上油田增储上产与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油 海上油田 中深层 完井方式 完井工具 增储上产 高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页岩油气开采工程技术对比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23
5
作者 雷群 翁定为 +5 位作者 管保山 师俊峰 才博 何春明 孙强 黄瑞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4-831,共8页
通过对比中美在页岩油气开发理念、储集层改造对策、压裂施工参数、压裂装备工具与材料、采油采气技术、数据成果共享6个方面的技术进展及差距,系统总结了中国页岩油气资源开发在渗流规律认识、油气储量动用、复杂裂缝监测、重复改造技... 通过对比中美在页岩油气开发理念、储集层改造对策、压裂施工参数、压裂装备工具与材料、采油采气技术、数据成果共享6个方面的技术进展及差距,系统总结了中国页岩油气资源开发在渗流规律认识、油气储量动用、复杂裂缝监测、重复改造技术、采油采气技术、套变防治技术、井筒维修技术7个方面存在的短板。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页岩油气的地质要素与工程要素,从宏—细观角度提出了建设基础创新工程、开采技术工程、油气稳产工程、配套提效工程这“四大工程”的发展建议,以促进页岩油气产业链与创新链快速、高效、稳定、绿色和规模化发展,从而实现“稳油增气”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气 储集层改造 采油采气技术 油气开发理念 储集层改造对策 渗流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出砂冷采完井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新福 赵淑范 +3 位作者 杨志斌 赵宇 赵春旭 马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3-85,共3页
冷采作为一种新的采油工艺 ,已成功地用于未胶结砂岩中的稠油开采。采用大孔径、深穿透、高密度射孔进行稠油出砂冷采时对射孔压力和射孔井段有特殊的要求 ,且要求平直的井身结构和大套管完井。
关键词 稠油 出砂冷采 井身结构 射孔技术 完井技术 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要素收益分成量化模型 被引量:17
7
作者 姜子昂 刘申奥艺 +4 位作者 辜穗 王径 任丽梅 刘维东 彭彬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7-154,共8页
油气行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科技活动紧密围绕着生产需求开展,科技成果与生产成果融于一体、难以分离,相同的技术应用于不同的油气藏所产生贡献的差异有可能很大,并且通常是许多项科技成果与其他生产要素协同产生... 油气行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科技活动紧密围绕着生产需求开展,科技成果与生产成果融于一体、难以分离,相同的技术应用于不同的油气藏所产生贡献的差异有可能很大,并且通常是许多项科技成果与其他生产要素协同产生效益,因而采用“有无对比法”或“增量效益法”难以直接计算出技术要素对企业收益增长的贡献,也无法量化具体技术成果的价值。针对油气技术要素收益分成率难以科学合理计算的难题,基于要素分配理论和科技价值分享理论,剖析了油气生产全要素对油气储量和产量收益的影响机制,构建了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要素收益分成的量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利用全要素分成余值法、油气储量评价规范和油气藏核心要素特征指标,能够确定非技术要素收益分成率;②应用技术创新指标测算具体技术创新强度系数,确定技术创新成果收益分成净值,能够量化具体技术价值、实现从总体到单一技术要素收益分成。结论认为,该项研究成果为油气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按价值贡献参与收益分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创新并发展了规制条件下的科技评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开发 油气储量产量收益 收益分成 生产全要素 技术要素 量化模型 方法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4
8
作者 高慧梅 何应付 周锡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12,共7页
综述了国内外CO2驱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首先对世界注CO2采油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注CO2驱油适用油藏参数范围较宽,提高采收率幅度较大,以逐年增长的态势和显著的成效成为未来提高原油采收率主要技术之一。进一步分析了CO2... 综述了国内外CO2驱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首先对世界注CO2采油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注CO2驱油适用油藏参数范围较宽,提高采收率幅度较大,以逐年增长的态势和显著的成效成为未来提高原油采收率主要技术之一。进一步分析了CO2的驱油机理、筛选标准和开发设计技术研究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发展的近混相驱替理论、模糊层次分析法以及注CO2驱的井网类型和注入方式。最后结合目前CO2采油存在的腐蚀和波及体积较小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驱油机理 注采方式 发展趋势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浅层稠油冷采开采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立平 任战利 +1 位作者 胡光 崔秀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0-294,300,共6页
目的解决套保油田开发中底层水因固井不合格上窜油层,稠油开采经济效益差两大技术难题。方法经过大量矿场试验摸索,用不钻穿隔层方式有效阻止了底水上窜。在生产实践中采用出砂冷采稠油开发方式,形成特有的钻井生成工艺技术,提高稠油开... 目的解决套保油田开发中底层水因固井不合格上窜油层,稠油开采经济效益差两大技术难题。方法经过大量矿场试验摸索,用不钻穿隔层方式有效阻止了底水上窜。在生产实践中采用出砂冷采稠油开发方式,形成特有的钻井生成工艺技术,提高稠油开采效率。结果解决了套保油田底水层上窜油层的问题,提高了稠油开采的经济效益。结论研究采用的出砂冷采稠油开发方式为其他油田稠油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参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出砂冷采 封堵底层水 射孔 完井工艺 举升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电辅助快速腌制咸鸭蛋的工艺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哪 金亚美 +2 位作者 徐悦 徐学明 金征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95-300,共6页
为了实现咸蛋的快速腌制,采用磁电辅助的方法对鸭蛋进行处理,考察了不同体系场强(1~3 V/cm)、电场频率(50~200 Hz)、磁场强度(0.026~0.13 T)和磁场频率(1~10 Hz)对鸭蛋盐分和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体系电压... 为了实现咸蛋的快速腌制,采用磁电辅助的方法对鸭蛋进行处理,考察了不同体系场强(1~3 V/cm)、电场频率(50~200 Hz)、磁场强度(0.026~0.13 T)和磁场频率(1~10 Hz)对鸭蛋盐分和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体系电压和磁场强度越高则利于样品获得更高的盐分和出油率,在体系电压3 V/cm,磁场强度0.09 T时腌制效果较佳,腌制时交变电场和旋转磁场的较适频率值分别为100和5 Hz,蛋清、蛋黄盐分最高各自为5.73%和0.79%,蛋黄出油率则可达17.84%,较常规腌制和真空腌制有显著提高(P〈0.05),具体表现为(7 d时):相对于常规腌制和真空腌制对照样,蛋清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其4.9倍和1.2倍,而蛋黄盐分质量分数则分别为其3.1倍和1.3倍,蛋黄出油率分别提高了2.3倍和0.5倍,研究结果为咸蛋的快速腌制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工艺 磁电方法 腌制 咸蛋 出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海外油气田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27
11
作者 穆龙新 陈亚强 +1 位作者 许安著 王瑞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8,共9页
通过系统回顾中国石油海外油气田开发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已形成的特色开发技术,并针对海外油气开发面临的挑战,提出未来海外业务的发展目标与技术发展方向。中国石油经历海外20多年的油气田开发实践,将国内成熟油气田开发技术与海外油... 通过系统回顾中国石油海外油气田开发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已形成的特色开发技术,并针对海外油气开发面临的挑战,提出未来海外业务的发展目标与技术发展方向。中国石油经历海外20多年的油气田开发实践,将国内成熟油气田开发技术与海外油气藏特征相结合,形成了以海外砂岩油田高速开发及稳油控水技术、大型碳酸盐岩油气藏高效开发和超重油油藏整体水平井泡沫油冷采开发技术为代表的海外特色开发技术。在深入分析海外油气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技术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油气开发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未来海外油气开发技术需重点研发人工智能储集层预测与三维地质建模、海外砂岩油田高速开发后二次开发及提高采收率、海外碳酸盐岩油气藏注水注气提高采收率、海外非常规油气经济有效开发、海域深水油气藏高效开发配套技术等,实现海外高含水砂岩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继续保持国际领先,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技术达到国际先进,非常规和海域深水油气开发技术逐步缩小差距,实现快速追赶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油气开发 砂岩油田 大型碳酸盐岩油田 非常规油气 海域深水油气 技术进展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产品谱系构建 被引量:20
12
作者 姜子昂 辜穗 +4 位作者 王径 任丽梅 刘维东 彭彬 马英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9-156,共8页
油气勘探开发行业工艺技术流程和技术体系结构复杂、数量巨大,投资风险巨大。但由于技术资源管理基础工作薄弱,技术级序与功能赋权工作已经成为单项技术价值评估的瓶颈,严重制约了该行业技术价值化评估与科技发展战略实施。为此,基于谱... 油气勘探开发行业工艺技术流程和技术体系结构复杂、数量巨大,投资风险巨大。但由于技术资源管理基础工作薄弱,技术级序与功能赋权工作已经成为单项技术价值评估的瓶颈,严重制约了该行业技术价值化评估与科技发展战略实施。为此,基于谱系学理论思想,以技术价值化、商业化为主导,构建了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级序及数量谱系;进而以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为例,按照5n等比级数、四级序设计构建了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级序谱系。研究结果表明:①油气技术谱系化发展将成为油气技术资源管理的必然趋势;②油气技术产品谱系构建是精细刻画技术体系间和技术级序的基本关系索引,是有效解决技术创新成果效益剥离的工具,也是核查技术创新成果分成率的关键工具之一;③深化探索油气技术谱系构建,将有助于拓展油气技术推广应用与市场开发、推进技术创新成果价值化。结论认为,所构建的技术产品谱系不仅能描述整个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及其技术间的基本能级关系、实现技术创新与技术市场资源匹配,而且还能够找到创新性技术的基本功能“位置”来解决技术创新创效能力赋权以及分成基数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油气行业 勘探开发 技术资源 技术产品 谱系构建 技术级序 创新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油田经济产量的最低运行费用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斌 郭福军 +2 位作者 杨丽 肖迅 宋玉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2-94,共3页
我国大部分老油田已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 ,产量递减不可避免 ,油气开采成本逐年递增 ,直接影响着油田的经济效益。最低运行费用法从生产决策的角度出发 ,以油井为计算单元 ,通过确定单井的最低运行费用来计算油田的经济产量。单井日产油... 我国大部分老油田已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 ,产量递减不可避免 ,油气开采成本逐年递增 ,直接影响着油田的经济效益。最低运行费用法从生产决策的角度出发 ,以油井为计算单元 ,通过确定单井的最低运行费用来计算油田的经济产量。单井日产油量的税后收入与维持油井正常生产所必须的最低日消耗费用刚好持平时 ,其日产油量就是该井的经济极限产量 ;而当日产油量的税后收入低于最低日运行费用时 ,其日产油量则为单井无效益产量。这种方法既涉及油田的地质开发参数 ,又考虑了目前的经济技术参数。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原油产量 经济产量 最低运行费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砂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法开采技术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进 严德 +1 位作者 田瑞瑞 周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2,141,共5页
针对中国油砂矿藏分布特点和油砂矿开采技术要求,通过对油砂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法(SAGD)开采技术机理及工艺过程的研究,对油砂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优点和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产能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油砂矿藏自身特点和工艺技术因... 针对中国油砂矿藏分布特点和油砂矿开采技术要求,通过对油砂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法(SAGD)开采技术机理及工艺过程的研究,对油砂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优点和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产能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油砂矿藏自身特点和工艺技术因素。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并结合国外工程实践,对影响油砂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采产能的技术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热能利用、井对间距离和布井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井对间距离及布井方式的合理模型。通过对中国油砂资源的分布范围和矿藏特点进行调研,对中国油砂的分布及开采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开采方式方法及前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砂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采技术采收率高,能有效提高油砂产能,对中国深部地层(大于100 m)储量丰富的油砂矿开发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开采技术 产能影响因素 采收率 分布特点 开发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出砂在NB35-2稠油油田应用探索 被引量:3
15
作者 白蓉 唐洪明 +2 位作者 孙福街 曾祥林 谢晓永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3-106,共4页
针对通过一定量的出砂来大幅度提高油井产能及一次采收率的问题,开展了从防砂机理上对现场应用的完井方式进行剖析对比,优选完井方式的研究。研究中使用了砾石充填和优质筛管防砂的完井方式,并以典型的稠油油藏NB35-2油田为例,对砾石充... 针对通过一定量的出砂来大幅度提高油井产能及一次采收率的问题,开展了从防砂机理上对现场应用的完井方式进行剖析对比,优选完井方式的研究。研究中使用了砾石充填和优质筛管防砂的完井方式,并以典型的稠油油藏NB35-2油田为例,对砾石充填、金属编织网布筛管和金属棉筛管完井方式的矿场防砂效果进行了对比性研究,得出裸眼金属棉筛管完井方式更适合油田实现适度出砂技术的应用,且在保证金属棉筛管强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筛孔上"微孔"和"中大孔"数量,增大生产压差,将地层微粒有效、有序产出,改善近井地带地层的渗透能力,达到提高产能的目的。此研究为油田实施适度出砂开采完井方式的优化提供实例依据,同时对类似稠油油藏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35—2油田 完井方式 产能 适度出砂 稠油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品深度脱硫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旭光 赵慧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3-250,共8页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油品的深度脱硫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在综述脱硫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一种新型吸附脱硫技术——表面分子印迹吸附脱硫,通过对目标分子"烙印"在基质表面而产生与其形...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油品的深度脱硫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在综述脱硫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一种新型吸附脱硫技术——表面分子印迹吸附脱硫,通过对目标分子"烙印"在基质表面而产生与其形状、作用位点相匹配的孔穴,实现对目标分子的专一吸附,洗脱得到这些含硫化合物可以得到绿色应用,具有极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品 深度脱硫 研究进展 表面分子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减曲线分析的最佳拟合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建国 张盛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3-39,共7页
通过对J.J.Arps方程的推导,提出了油气藏产量递减曲线分析的最佳拟合法。用该法可直接求出递减指数N、初始递减率D1及油气递减前的稳定产量Qi,避免了使用试差法的大量运算过程,大大提高了油气藏工程中指标预测的精度。
关键词 油气藏开发 产量递减曲线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平湖油田A3水平井完井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熊友明 郭士生 刘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3-76,共4页
针对东海平湖油田的特点,确定了该油田A3水平井合理的完井方法是:割缝衬管先期完井和金属纤维防砂筛管后期防砂。针对割缝衬管完井方法,进行了完井参数、单根割缝衬管长度、完井管柱结构的优化设计。利用所研制的水平井软件HWCS对割缝... 针对东海平湖油田的特点,确定了该油田A3水平井合理的完井方法是:割缝衬管先期完井和金属纤维防砂筛管后期防砂。针对割缝衬管完井方法,进行了完井参数、单根割缝衬管长度、完井管柱结构的优化设计。利用所研制的水平井软件HWCS对割缝衬管完井的产能进行了预测。A3水平井割缝衬管完井后,未见出砂,投产后产油量约1200m^3/d,与预测结果吻合,完井产能预测准确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平湖油田 水平井 完井方法 割缝衬管 金属纤维防砂筛管 防砂 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鳢营养评价与加工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胜军 路美明 +4 位作者 相欢 薛勇 黄卉 李来好 胡晓 《肉类研究》 2023年第2期40-45,共6页
乌鳢作为我国优质的淡水鱼类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综述乌鳢营养成分、药用功效及加工保鲜技术研究进展。乌鳢蛋白质含量高,尤其是白蛋白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繁多,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组成接近联合... 乌鳢作为我国优质的淡水鱼类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综述乌鳢营养成分、药用功效及加工保鲜技术研究进展。乌鳢蛋白质含量高,尤其是白蛋白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繁多,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组成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Glu、Asp、Gly、Ala、Arg等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乌鳢肌肉中以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为代表的n-3系脂肪酸含量较高。乌鳢肌肉中K/Na比值远大于1,为高K低Na的健康食品,Ca/P比小于0.5。乌鳢肌肉具有抗氧化、促进伤口愈合、调节心血管、治疗骨关节炎及抗抑郁等功能疗效。依据乌鳢的药理作用研制的复方乌鳢胶囊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复方乌鳢口服液具有抗抑郁的作用。目前针对乌鳢的加工技术主要是乌鳢鱼片的加工,鱼头可用作乌鳢鱼头汤的制作。低温保鲜是乌鳢保鲜技术最常用的手段,包装保鲜技术、涂膜保鲜技术及化学保鲜技术能有效减少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乌鳢产品的货架期。在已有关于乌鳢的加工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对乌鳢综合加工进行探究,为充分利用乌鳢原料资源、开发新型产品、实现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营养价值 加工方式 保鲜技术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系统涡旋压缩机涡旋盘重构与反求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立存 张贤明 +3 位作者 杨旭 王旭东 张国进 周凯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2-676,共5页
涡旋盘是影响滤油机制冷系统涡旋压缩机性能的主要部件,在逆向工程反求基础上,通过激光扫描方式获取涡旋盘点云数据,比较了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的优缺点。利用Imageware进行了点云数据处理,通过Imageware导入扫描所得到的点云,选... 涡旋盘是影响滤油机制冷系统涡旋压缩机性能的主要部件,在逆向工程反求基础上,通过激光扫描方式获取涡旋盘点云数据,比较了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的优缺点。利用Imageware进行了点云数据处理,通过Imageware导入扫描所得到的点云,选择保留原始数据,在显示中选择隐藏选择对象,对剩下的点云部分进行圈选,直到点云近似于一条直线。基于CATIA软件平台对涡旋盘进行了重构和反求,运用在点云上生成断面功能,将实体部分隐藏,在截出图形上选择点列,切换到创成式外形设计模式,构建新的曲线和平面,按照涡旋盘实体对图形进行倒角等修改获得最终涡旋盘成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盘 涡旋压缩机 滤油机 重构技术 反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