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老子“微明”思想与信息污染防治 被引量:5
1
作者 黄雅琴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1-92,共2页
把古代道家创史人老子的“微明”思想加以诠释,让它的现代意义运用到信息污染防治方面,为信息污染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启示。
关键词 老子 微明 信息污染 防治 信息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级发现服务的实施:实践与思考——以北大图书馆“未名学术搜索”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朱玲 崔海媛 聂华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97,共7页
近年来,网络级发现服务在图书馆业界迅速兴起。方案选定之后如何实施,就成为发现服务从评估走向应用、从产品推向服务的关键。文章以"未名学术搜索"的实践为基础,介绍了网络级发现服务在北大图书馆的实施背景、目标和组织方... 近年来,网络级发现服务在图书馆业界迅速兴起。方案选定之后如何实施,就成为发现服务从评估走向应用、从产品推向服务的关键。文章以"未名学术搜索"的实践为基础,介绍了网络级发现服务在北大图书馆的实施背景、目标和组织方式及以下实施要点:本地馆藏的映射与同步,商业电子资源的订购与配置,检索机制的优化,界面和检索框架的客制化,系统发布与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现服务 实施 未名学术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动力之知的儒家“体知”论——杜维明对当代道德认识论的贡献 被引量:14
3
作者 黄勇 黄家光(译) 《哲学分析》 CSSCI 2020年第3期101-116,196,197,共18页
“体知”是杜维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说明儒家传统所强调的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这种知识类型在宋明儒学中被称作“德性之知”,而与“闻见之知”相区别。这种知识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方面,要获得这样的知识,不能只靠理智的认知活动,... “体知”是杜维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说明儒家传统所强调的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这种知识类型在宋明儒学中被称作“德性之知”,而与“闻见之知”相区别。这种知识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方面,要获得这样的知识,不能只靠理智的认知活动,还需要有内心的体验活动;另一方面,这样的知识不只让其拥有者知道孰是孰非,而且还会让他好是恶非、行是除非。这种知识类型既与西方传统认识论强调的命题性知识(knowing-that)不同,也与20世纪中叶为赖尔所强调的能力之知(knowing-how)不同。就其能够驱使其拥有者做出与这种知识相应的行动而言,它是一种动力之知(knowing-to);就这种知识不只是信念(belief)而且也是欲望(desire)而言,它是一种信欲(besire)。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动力之知的“体知”概念的提出是对当代认识论特别是道德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知 德性之知 动力之知 杜维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柔之道抑或阴谋权术?——《老子》第三十六章经义抉原 被引量:1
4
作者 汪韶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70,共9页
古今对《老子》第三十六章多做权谋化的解读,误甚!章首四句“将欲……必固……”的逻辑主语其实是天道,四句只是点出天道人事之物极必反,从而提醒世人于张知翕,柔弱以自处,这正是“反者,道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柔弱胜刚强”通常... 古今对《老子》第三十六章多做权谋化的解读,误甚!章首四句“将欲……必固……”的逻辑主语其实是天道,四句只是点出天道人事之物极必反,从而提醒世人于张知翕,柔弱以自处,这正是“反者,道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柔弱胜刚强”通常被理解成弱小战胜强大或以柔克刚,有悖常理。此命题实则是说示弱的姿态胜过、优于逞强的态度。“刚强”不是实力强大的他者,而恰恰是争强好胜的自己,故“柔弱胜刚强”不是鼓动我们战胜他者,而是提醒节制自我。章末将这一命题施用于治国理政。“利器”指可能伤人的一切物事,“不可以示人”不是把权谋或什么法宝藏为己用而不为人知,而是反对夸示利器、滥用利器。谆谆告诫世人持守雌柔之道以护惜群己之生命的思想,却总是被歪曲成阴谋权术,堪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第三十六章 微明 利器 雌柔之道 阴谋权术 柔弱胜刚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徵明致仕考略——由王宠行书札《起居贴》引发出的问题探索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鹏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77,162,共6页
嘉靖二年,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文徵明因机缘为巡抚吴中的太守李充嗣举荐,入朝后经吏部试,授翰林待诏。居官三年后,按明例,②可以参加吏部的考核,验其业绩,有无过失,然后任官。而文徵明不赴吏部,"逡巡不往,数次上书乞归"。终于... 嘉靖二年,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文徵明因机缘为巡抚吴中的太守李充嗣举荐,入朝后经吏部试,授翰林待诏。居官三年后,按明例,②可以参加吏部的考核,验其业绩,有无过失,然后任官。而文徵明不赴吏部,"逡巡不往,数次上书乞归"。终于在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十月出京。关于文徵明辞官之原因,考检史料及前人著述,颇有出入。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就文氏忘年至交王宠的一通书札《起居贴》中提及的几个重要人物以考镜史实,力图恢复当时的历史情境,较为清晰地昭显文徵明致仕的真正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明 《起居贴》 致仕 出京 情境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人文主义”的生态向度——杜维明生态伦理思想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林雄洲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69-174,共6页
杜维明"包容性人文主义"论以儒家思想为底模,以涵容自然与宗教为方向,以范导社会发展与生活信念为宗旨,是一种契合时代精神、具有明确生态向度的新型人文主义;其理论视域主要源自生态危机的深刻反思,揭示问题的根源在于由启... 杜维明"包容性人文主义"论以儒家思想为底模,以涵容自然与宗教为方向,以范导社会发展与生活信念为宗旨,是一种契合时代精神、具有明确生态向度的新型人文主义;其理论视域主要源自生态危机的深刻反思,揭示问题的根源在于由启蒙心态引发的"去精神"与"去自然"的世俗人文取向;其理论根基立足于传统天人合一观,力图通过重新改造使之同时涵纳自然与宗教;其理论旨归意在重塑新的宇宙观与人生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展一种系于宗教情怀的儒家生态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维明 人文主义 启蒙心态 生态意识 天人合一 儒家生态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复兴的理性思考——杜维明“儒学复兴”论刍议
7
作者 刘雪飞 李建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29,共6页
"儒学复兴"论是杜维明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和学思路向的旨归所在。杜维明"儒学复兴"论以直面列文森、分疏"儒教中国"与"儒家传统"为逻辑基点;以继承"五四"精神、矫正"五四&qu... "儒学复兴"论是杜维明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和学思路向的旨归所在。杜维明"儒学复兴"论以直面列文森、分疏"儒教中国"与"儒家传统"为逻辑基点;以继承"五四"精神、矫正"五四"心态为先决条件;以超越启蒙心态、回应西方文明挑战为必经之路;以设置"文化中国"、倡扬"文明对话"、期盼"公众知识分子"为具体设想和实现途径。杜维明的"儒学复兴"论具有理性、审慎的态度和强烈的担当意识,可以加深人们对于当代"儒学复兴"的诸多问题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维明 儒学复兴 儒学第三期发展 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维明论知识分子的群体批判自我意识
8
作者 魏彩霞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0-123,共4页
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中 ,为了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杜维明非常强调知识分子的群体批判自我意识。在他看来 ,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具有这一特性 ,只是在鸦片战争以后 ,知识分子救亡心切而抛弃了这一特性 ,现在应该继承五·... 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中 ,为了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杜维明非常强调知识分子的群体批判自我意识。在他看来 ,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具有这一特性 ,只是在鸦片战争以后 ,知识分子救亡心切而抛弃了这一特性 ,现在应该继承五·四的批判精神 ,重新培养知识分子的群体批判自我意识。杜维明的这一观点对于推动现代知识分子的自身建设很有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维明 知识分子 群体批判 自我意识 儒家思想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马伟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谷红苹 马伟明 +2 位作者 倪约翰 康年松 韩旭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975-2978,共4页
目的:探讨马伟明主任中医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组方用药规律,阐述其临证经验。方法:收集及选取马伟明主任中医师临床治疗GERD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组方规律;并分析... 目的:探讨马伟明主任中医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组方用药规律,阐述其临证经验。方法:收集及选取马伟明主任中医师临床治疗GERD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组方规律;并分析及阐述马伟明主任中医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用药经验。结果:纳入马伟明主任中医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46首处方,明确其常用药物10个、核心组合10组及新处方4首。将病案分为肝胃郁热、中虚气逆、脾虚湿热、痰气交阻、瘀血阻络及肝胃阴虚6个证型,确定6个证型的常用药物。以上结果,均绘制其网络图进行展现。结论: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进行数据挖掘,提出马师治疗GERD以“和、清、通、降”为四大常法;并体现其“用药轻润,注意顾护脾胃”“病久痰瘀论治”的临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伟明 数据挖掘 胃食管反流病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未名湖水质与底泥菌群结构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陶怡乐 张晨枫 +1 位作者 徐琳 温东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0-1160,共11页
通过测定不同季节北京大学未名湖不同区域的水质指标,发现在无显著人为外源影响的条件下,水体氮相关指标较好,四季全部采样点的氨氮都优于Ⅱ类水指标,总氮都优于Ⅳ类水指标,但COD,TP和DO等指标在有的采样点仅达到、甚至劣于Ⅴ类。未名... 通过测定不同季节北京大学未名湖不同区域的水质指标,发现在无显著人为外源影响的条件下,水体氮相关指标较好,四季全部采样点的氨氮都优于Ⅱ类水指标,总氮都优于Ⅳ类水指标,但COD,TP和DO等指标在有的采样点仅达到、甚至劣于Ⅴ类。未名湖的平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为56.1,属于轻度富营养化。利用PCR-DGGE分析未名湖的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其多样性随季节变化较明显,春、秋季多样性指数都较高,夏、秋季多样性指数与地理位置及水体营养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线性回归结果提示未名湖底泥微生物群落可能受藻类固氮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名湖 水质 富营养化 底泥微生物群落 PCR-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中四才子”名目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双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吴中四才子” 名目 考证 明朝 祝允明 唐寅 微明 徐祯卿 王世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园未名湖南岸石五供年代及来源初考
12
作者 李洪胜 杜若飞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年第2期53-64,共12页
位于燕园未名湖南岸西段的一组石五供做工精细且纹饰精致,为未名湖景观的重要组分。既有研究对该组石五供的年代、来源及墓主皆无确切考证,本文在综述现有三种观点的基础上,首先按照石五供体制及其与其它石五供的形制比较,对该组石五供... 位于燕园未名湖南岸西段的一组石五供做工精细且纹饰精致,为未名湖景观的重要组分。既有研究对该组石五供的年代、来源及墓主皆无确切考证,本文在综述现有三种观点的基础上,首先按照石五供体制及其与其它石五供的形制比较,对该组石五供加以断代;进而追溯燕园历史和建设历程,并查找本地区墓葬,以断定石五供的来源及墓主人的可能范围;最后通过分析明清典制,确定墓主的官衔与级别,推测最有可能的墓主。基于分析,在所有可能的假设中,本文彻底否定了此石五供出自杭爱墓或帝后陵的可能,且判定建造时间不属于民国;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几种推测,其中主推测为该组石五供是明代遗物,最有可能是明米万钟在今燕园内墓地的供件,其被保留放置于燕园未名湖南岸的做法可能服从于燕园的设计师墨菲为校园添加中国元素的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五供 明清墓葬 燕园 未名湖(区) 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土中开出的未名之花——未名社及其文化贡献
13
作者 喻敏 《出版科学》 2007年第1期86-88,55,共4页
未名社,是由鲁迅带领六名怀揣理想主义的文学青年创立的一块自由追逐文学的园地。20世纪初的中国处于一片波澜和动荡中,未名社在流变中依然坚持成立之时的初衷,当历史渐渐尘封时,我们依然不能忘怀未名人和未名刊物的文化贡献。
关键词 未名社 文学团体 鲁迅 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镖传奇
14
作者 秋阳 江汉 《体育文化导刊》 1985年第2期41-48,共8页
第四章 恶岭救(?) 天色微明,山间小道上。 老板带着十几个汉子走过画面。在他们身后不远,紧紧跟着肖翊良。 肖翊良眼盯着前方,不时以岩石、大树为掩体,走走停停,前方一行人远远可见。不久,前面的人影消失在拐弯处,肖想了想,隐进道旁一... 第四章 恶岭救(?) 天色微明,山间小道上。 老板带着十几个汉子走过画面。在他们身后不远,紧紧跟着肖翊良。 肖翊良眼盯着前方,不时以岩石、大树为掩体,走走停停,前方一行人远远可见。不久,前面的人影消失在拐弯处,肖想了想,隐进道旁一块巨石后。 傍晚,夕阳西下,红霞似火。前方远远的山路上,跑来一匹枣红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 拐弯处 微明 枣红 岩石 少年 手指 衣服 红装 男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魔”文徵明
15
作者 倪群 《农业考古》 1998年第4期168-170,共3页
关键词 文徵明 吴门画派 微明 文人雅士 书法艺术 艺术成就 吴门四家 茶文化 生动地表现 写作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