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GCNA分析CPPU和TDZ对天工墨玉葡萄香气影响及关键基因挖掘
1
作者 郑婷 向江 +2 位作者 魏灵珠 吴江 程建徽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20,共10页
为研究处理剂对无核葡萄香气的影响,以天工墨玉为试材,用氯吡脲(CPPU)和噻苯隆(TDZ)搭配赤霉素(GA3)处理花序,检测成熟果实香气组分和萜类代谢基因表达水平,结合转录组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探析萜类组分的变化,筛选相关基... 为研究处理剂对无核葡萄香气的影响,以天工墨玉为试材,用氯吡脲(CPPU)和噻苯隆(TDZ)搭配赤霉素(GA3)处理花序,检测成熟果实香气组分和萜类代谢基因表达水平,结合转录组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探析萜类组分的变化,筛选相关基因。结果表明,在成熟果实中共有35种香气组分,其中,萜类13种。处理后,特征物质——橙花醇、香叶醇和芳樟醇的含量显著(P<0.05)下降。萜类合成甲羟戊酸途径(mevalonate pathway,MVA)关键基因HMGR在处理后表达降低;2-甲基赤藓糖醇-4-磷酸路径(methylerythritol phosphate pathway,MEP)关键基因DXR在CPPU处理后呈下降-上升趋势,TDZ相反。WGCNA结果显示,芳樟醇、橙花醇和香叶醇聚在一起,与turquoise模块高度相关,关联到MYB44基因在处理后大幅下调,尤其TDZ处理后,与物质含量变化一致。研究结果为葡萄生产中CPPU和TDZ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香气 氯吡脲(CPPU) 噻苯隆(TDZ)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GWAS和WGCNA挖掘油菜种子次生休眠候选基因
2
作者 刘福霞 刘磊 +10 位作者 白姝雯 古炫炫 吴桂琴 王旭 于文庚 李伟强 谷玉娟 孙慧 丁福全 吴德鹏 赵祥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1-615,共15页
次生休眠特性是油菜地下种子库长期存在以及自生苗繁衍的重要原因,直接影响油菜的生产安全。为定位油菜种子次生休眠的遗传位点,以106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作为研究群体,采用油菜90 K芯片对自然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共获得29968个高质量的... 次生休眠特性是油菜地下种子库长期存在以及自生苗繁衍的重要原因,直接影响油菜的生产安全。为定位油菜种子次生休眠的遗传位点,以106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作为研究群体,采用油菜90 K芯片对自然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共获得29968个高质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对3年次生休眠表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最终共定位到24个与油菜次生休眠显著相关的位点。同时,基于次生休眠特性差异显著的两份材料的转录组数据,进行了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两种策略,共鉴定到52个油菜种子次生休眠候选基因,为加速甘蓝型油菜种子次生休眠的遗传改良提供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次生休眠 自然群体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GCNA揭示贝沙罗汀通过调控c-Myc通路抑制双打击淋巴瘤的机制
3
作者 何田田 李泓毅 +6 位作者 耿杰 侯传东 张虹 张辉 赵鹏 卢学春 贺培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6-722,共7页
目的: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探讨贝沙罗汀治疗双打击淋巴瘤(DHL)的分子机制,为DHL治疗提供潜在靶点和实验依据。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GSE44164和GSE43677表达谱数据集,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采用WGCNA识... 目的: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探讨贝沙罗汀治疗双打击淋巴瘤(DHL)的分子机制,为DHL治疗提供潜在靶点和实验依据。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GSE44164和GSE43677表达谱数据集,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采用WGCNA识别与DHL相关的基因模块,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以筛选关键基因。通过药物预测平台EpiMed进行关联分析以确定DHL的潜在靶向治疗药物。利用CCK-8法和WB法检测贝沙罗汀对DHL细胞增殖及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估贝沙罗汀诱导细胞凋亡的效果。结果:WGCNA识别出与DHL高度相关的碧绿色模块,在PPI网络中筛选出10个枢纽基因,包括COL1A2、COL3A1、MMP2、COL5A2、DCN、BGN、FN1、MMP9、FBN1和LUM。药物关联分析确定贝沙罗汀为潜在治疗药物。体外实验显示,贝沙罗汀显著抑制U2932细胞活力(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01)、下调细胞中c-Myc和COL1A2的表达(均P<0.05)。结论:贝沙罗汀可能通过抑制c-Myc信号通路及调控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发挥抗DHL作用,其体内疗效及联合治疗潜力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打击淋巴瘤 贝沙罗汀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生物标志物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GCNA探讨葛根素对呕吐毒素诱导C6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4
作者 赵海平 刘林 +3 位作者 王昕璐 岳鹏飞 孔维军 王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1-310,共10页
【目的】利用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构建C6细胞损伤模型,分析葛根素(puerarin,PUE)对DON诱导C6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RNA测序(RNA-seq)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 【目的】利用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构建C6细胞损伤模型,分析葛根素(puerarin,PUE)对DON诱导C6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RNA测序(RNA-seq)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挖掘与PUE缓解DON诱导C6细胞损伤最相关的关键模块和关键核心靶点基因,探究PUE缓解DON诱导的神经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PUE可以显著抑制DON诱导的C6细胞活力下降,对损伤的C6细胞形态有所恢复,可有效缓解DON诱导的C6细胞损伤。RNA-seq和WGCNA结果表明,Blue模块是与PUE缓解DON诱导C6细胞损伤表型最相关的关键模块,从中筛选出S100a11、Pdia3、Hsp90b1等基因是PUE发挥对DON诱导C6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关键核心基因。【结论】PUE可能是通过靶向关键核心基因参与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途径从而缓解DON诱导的C6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呕吐毒素 葛根素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C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GCNA挖掘天津猴鸡裸颈性状相关基因
5
作者 吴鹏飞 夏树立 +2 位作者 于海涛 赵向华 王康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1-889,共9页
天津猴鸡是中国珍贵的裸颈鸡遗传资源,为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探究其裸颈发育相关基因,本研究采集天津猴鸡杂交F_(1)代裸颈鸡和常羽鸡颈部皮肤组织用于转录组测序。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结果显示,识别到的10个基因模块中只有蓝绿色... 天津猴鸡是中国珍贵的裸颈鸡遗传资源,为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探究其裸颈发育相关基因,本研究采集天津猴鸡杂交F_(1)代裸颈鸡和常羽鸡颈部皮肤组织用于转录组测序。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结果显示,识别到的10个基因模块中只有蓝绿色(turquoise)和蓝色(blue)基因模块与裸颈表型显著相关,共计583个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富集到脂滴组织、甘油三酯储存负调控以及肌肉收缩等脂肪和肌肉相关生物学过程等条目;KEGG通路分析也富集到多条脂肪代谢相关通路,包括PPAR信号通路和甘油酯代谢等;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结果显示ACTN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连通性最高,其次是MYL10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另外,还发现多个密切参与毛囊发育的基因,包括SOX9和PPARGC等。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揭示并完善鸡裸颈的形成和发育奠定基础,同时对天津猴鸡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猴鸡 裸颈性状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越冬栽培的芍药根茎耐寒生理测定和关键基因筛选
6
作者 王琪瑶 李丹青 +5 位作者 郭俊宏 陈晓璇 陈炀 夏宜平 张佳平 刘志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63,共16页
芍药(Paenonia lactiflora Pall.)是我国传统名花,研究其耐寒机制对培育新品种、扩大推广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我国集中产业化生产的最南方且低海拔的芍药‘杭白芍’和在哈尔滨引种表现最优的北方品种‘红绫赤金’作为实验材料... 芍药(Paenonia lactiflora Pall.)是我国传统名花,研究其耐寒机制对培育新品种、扩大推广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我国集中产业化生产的最南方且低海拔的芍药‘杭白芍’和在哈尔滨引种表现最优的北方品种‘红绫赤金’作为实验材料,栽培于哈尔滨露地条件下过冬,通过生理观测、转录组测序和基因定量表达分析,研究芍药根茎在极寒天气冻土层之下的冷胁迫生理和分子响应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冬季温度逐渐降低,‘红绫赤金’根茎中的可溶性糖、脱落酸、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含量相较于‘杭白芍’显著增加,而赤霉素含量则降低;组学分析表明,与淀粉和蔗糖代谢、植物-病原体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通路相关的基因在2个品种间发生显著的差异性表达;共表达分析表明,脱水反应元件结合蛋白2A基因(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2A gene,DREB2A)、富含半胱氨酸类受体激酶8基因(cysteine-rich receptor-like kinase 8 gene, CRK8)、热激蛋白90.1基因(heat shock protein 90.1 gene, HSP90.1)等可能在调控芍药应对冷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可初步揭示芍药应对极寒天气下的冷胁迫关键响应基因,为后续的基因功能、基因互作研究奠定基础,并为培育能够在我国最高纬度地区广泛栽培繁殖的芍药耐寒新品种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冷胁迫 根茎 耐寒生理 转录组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外源酶对夏绿茶茶汤苦涩味的影响
7
作者 陈善敏 罗红玉 +3 位作者 常睿 王奕 袁林颖 杨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96-203,共8页
夏季绿茶比春绿茶苦涩味重,滋味品质差,而外源酶能改善茶汤口感,但其关键化合物仍不明晰。为探明外源酶在改善夏季绿茶茶汤口感的作用及其关键代谢物,该研究采用感官审评、电子舌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经纤维素酶、单宁酶及其复合酶处理... 夏季绿茶比春绿茶苦涩味重,滋味品质差,而外源酶能改善茶汤口感,但其关键化合物仍不明晰。为探明外源酶在改善夏季绿茶茶汤口感的作用及其关键代谢物,该研究采用感官审评、电子舌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经纤维素酶、单宁酶及其复合酶处理后的茶汤中滋味特性和代谢物进行了分析。感官评价和电子舌结果表明,所有酶处理组的苦味和涩味预测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纤维素酶-单宁酶复合(cellulase-tannase treatment,CTT)处理组在改善夏绿茶茶汤苦涩味方面效果最好。利用代谢组学共鉴定到576种代谢物,其中192种差异代谢物是参与外源酶处理的关键代谢物。对代谢物及茶汤滋味特性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结果表明,CTT处理可能产生了4种呈甜味物质(根皮素、乳糖醇、异甘草素和阿斯巴甜)和1种呈甜香化合物(1-苯乙醇)来改善夏季绿茶茶汤苦涩味。该研究解释了外源酶可能通过增加呈甜味(香)物质的含量来改善夏季绿茶茶汤的口感,可为茶汤滋味品质改善、茶饮料滋味的精确调控和夏季鲜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绿茶茶汤 外源酶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挖掘番茄抗灰霉病的关键基因
8
作者 张孟晗 韩鸿宇 +5 位作者 李亚妮 耿梦爽 刘奕飞 刘佳琳 孟宪文 李传友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84,共11页
为挖掘番茄抗灰霉病关键基因,以高代自交系E6203为试材,对灰霉病菌侵染前、后的番茄幼苗叶片开展转录组测序,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筛选番茄抵御灰霉病菌侵染的关键基因。结... 为挖掘番茄抗灰霉病关键基因,以高代自交系E6203为试材,对灰霉病菌侵染前、后的番茄幼苗叶片开展转录组测序,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筛选番茄抵御灰霉病菌侵染的关键基因。结果表明:通过WGCNA分析共获得13个基因共表达模块,其中有2个模块与番茄早期响应灰霉病菌侵染相关,有2个模块与番茄晚期响应灰霉病菌侵染有关。功能富集分析发现,番茄在灰霉病菌侵染后初级代谢过程减弱,而防御响应过程被激活。进一步挖掘模块关键基因,在早、晚期响应模块中共筛选出4个参与调控灰霉病抗性的候选基因CDIP、DJC17、NATA2和NPF6.4。番茄抵御灰霉病菌侵染时主要涉及糖原分解、含吡啶化合物的分解、膜蛋白降解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灰霉病 转录组测序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关键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裂解酶TSPph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及该过程转录组变化
9
作者 李鑫 慈百全 +1 位作者 王佳佳 王峰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3,共10页
研究噬菌体裂解酶对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BBF)的作用效果及转录机制。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常见的易形成生物被膜的致病微生物,生物被膜的形成给临... 研究噬菌体裂解酶对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BBF)的作用效果及转录机制。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常见的易形成生物被膜的致病微生物,生物被膜的形成给临床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和医疗设备表面细菌的清除带来很大的困难。使用结晶紫染色法、XTT(2,3-BIS(2-methoxy-4-nitro-5-sulfonyl)-2H-tetrazolium-5-carboxanilide)实验、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e,F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等方法研究噬菌体裂解酶TSPph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效果,利用转录组测序得到噬菌体裂解酶TSPphg降解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过程中的差异基因,并采用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获取其关键模块,进行GO功能注释,并构建其调控因子网络。纯化获得噬菌体裂解酶TSPphg重组蛋白,实验中发现噬菌体裂解酶TSPph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显微镜下观察到作用后的生物被膜密度显著变小,说明其能达到清除细菌生物被膜的效果。进而通过转录组和WGCNA分析揭示了其中的关键调控模块及分子网络。裂解酶TSPphg显示了良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抑制效果,解析出了该过程中的差异基因、特征性调控模块及核心因子网络,为抗生素替代、生物被膜的清除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被膜 金黄色葡萄球菌 噬菌体裂解酶 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代谢通路 核心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WGCNA挖掘种公鸡睾丸和附睾中影响精子活力的核心基因 被引量:2
10
作者 原佳妮 赵延辉 +6 位作者 侍玉梅 倪和民 郭勇 盛熙晖 齐晓龙 王相国 邢凯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2-769,共8页
种公鸡的精子活力对养禽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分析法挖掘种公鸡睾丸、附睾中调控精子活力的基因共表达模块和核心基因,并构建与种公鸡精子活力相关的调控网络。基于团队前期对不同精子活力种公鸡睾丸... 种公鸡的精子活力对养禽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分析法挖掘种公鸡睾丸、附睾中调控精子活力的基因共表达模块和核心基因,并构建与种公鸡精子活力相关的调控网络。基于团队前期对不同精子活力种公鸡睾丸、附睾组织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分析,用WGCNA方法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识别与表型性状显著相关的基因模块,并对关键模块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KEGG通路富集分析。用Cytoscape软件筛选每个关键模块的核心基因并构建可视化共表达网络。结果表明,14227个基因聚类到11个模块,以决定系数(R2)≥0.6、P<0.05为标准挖掘出青绿色(Turquoise)模块、黄色(Yellow)模块、红色(Red)模块与表型显著相关。对3个关键模块的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发现这些基因显著富集在核苷酸切除修复、同源重组、细胞色素P450对异类物质代谢、MAPK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等通路上。选出的IFT家族基因与HMOX2、CYP4B1、ANG、ITGB2基因是与种公鸡精子活力相关的核心基因,可作为提高精子活力的潜在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公鸡 精子活力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 核心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WGCNA建立食管鳞癌放射敏感性的microRNA表达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宇晨 孙玄子 +5 位作者 李静 师小博 赵旭 苏亚妮 张晓智 杨蕴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5-650,658,共7页
目的筛选并验证影响食管鳞癌放射敏感性的microRNAs。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及食管鳞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利用WGCNA算法及qRT-PCR筛选并验证放射敏感相关的核心microRNAs。Logistic联合ROC评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克隆形成实验验证microRNAs... 目的筛选并验证影响食管鳞癌放射敏感性的microRNAs。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及食管鳞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利用WGCNA算法及qRT-PCR筛选并验证放射敏感相关的核心microRNAs。Logistic联合ROC评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克隆形成实验验证microRNAs对食管鳞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TargetScan及Western blotting验证microRNAs与靶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WGCNA筛选出食管鳞癌放射敏感相关的4个核心microRNAs;qRT-PCR发现,miR-29b-3p、miR-146b-5p及miR-155-5p在食管鳞癌放射抗拒细胞株中表达下调。miR-29b-3p、miR-146b-5p联合miR-155-5p可较准确地预测食管鳞癌放射敏感性。诺曼图结果提示,miR-29b-3p是影响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过表达miR-29b-3p、miR-146b-5p可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力并增强其放射敏感性。TargetScan数据库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miR-29b-3p与miR-146b-5p分别靶向作用于H2AX和ATR的mRNA,抑制电离辐射后细胞内γH2AX和ATR的表达。结论依据miR-29b-3p、miR-146b-5p及miR-155-5p可较好地预测食管鳞癌患者的放疗效果;miR-29b-3p、miR-146b-5p通过分别靶向作用于DNA损伤识别蛋白ATR及H2AX,发挥放射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wgcna 放射敏感性 MICRORNA DNA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肝炎自噬关键基因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超 练庆海 +3 位作者 尼贝贝 许燕 张彤 张剑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101,共12页
目的筛选酒精性肝炎(AH)的自噬关键基因,探讨AH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采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的2个AH基因芯片和从MSigDB、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得的自噬相关数据集,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获取关键基因。... 目的筛选酒精性肝炎(AH)的自噬关键基因,探讨AH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采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的2个AH基因芯片和从MSigDB、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得的自噬相关数据集,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获取关键基因。对筛选的关键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富集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免疫浸润分析,构建信使RNA(mRNA)-微小RNA(miRNA)网络,进行酒精性肝病不同分期的自噬相关关键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在AH患者和小鼠肝脏组织中验证。结果本研究筛选得到了11个与AH自噬相关的基因(EEF1A2、CFTR、SOX4、TREM2、CTHRC1、HSPB8、TUBB3、PRKAA2、RNASE1、MTCL1、HGF),均为上调基因。在AH患者和小鼠肝脏组织中,SOX4、TREM2、HSPB8、PRKAA2在AH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SOX4、TREM2、HSPB8、PRKAA2可能是AH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炎 自噬 关键基因 生物信息学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基因本体(GO) 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斯坦牛肌肉组织中与妊娠末期、泌乳期及繁殖力相关的基因共表达网络构建
13
作者 唐雪颖 张志飞 +4 位作者 童雄 陈卫东 闵力 巨向红 李大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01-111,共11页
【目的】筛选荷斯坦牛肌肉组织中与妊娠末期、泌乳期及繁殖力相关的关键目标基因,为进一步开展基因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GEO数据库中有关荷斯坦牛在妊娠末期、泌乳早期和泌乳中期肌肉基因表达及生育能力的数据集GSE62159... 【目的】筛选荷斯坦牛肌肉组织中与妊娠末期、泌乳期及繁殖力相关的关键目标基因,为进一步开展基因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GEO数据库中有关荷斯坦牛在妊娠末期、泌乳早期和泌乳中期肌肉基因表达及生育能力的数据集GSE62159,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方法进行基因共表达分析,将获得的模块与妊娠末期、泌乳中期及繁殖力性状相关联,选择各模块中连接度处于前30的基因作为枢纽基因(Hub基因),使用String网站对模块进行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选择PPI网络中节点连接度值排名前30的基因作为核心基因,与Hub基因交集得到在肌肉中与不同生理时期及繁殖力相关的关键目标基因。【结果】研究共分析得到13个模块,其中Green、Blue两个模块分别与妊娠末期、泌乳中期相关,Magenta模块与繁殖力相关。对各目标模块内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富集结果显示肌肉组织中与妊娠末期相关的基因功能主要有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与分泌、机体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及神经退行性变等;与泌乳中期相关的基因功能有干细胞群维持、蛋白质合成与分泌、抗原加工与呈递及多种疾病发生等;与繁殖力相关的基因功能有血管形成、子宫内胚胎发育与肌动蛋白丝结合等。筛选到荷斯坦牛肌肉中与妊娠末期相关的关键基因有3个、与泌乳中期相关的关键基因有1个、与繁殖力相关的关键基因有8个。【结论】鉴定到荷斯坦牛肌肉组织中与妊娠末期相关的基因为EIF5A、ACO2和EEF1G,与泌乳中期相关的基因为EIF4A2,与繁殖力相关的基因为ITGB1、MYH9、TLN1、CAV1、COL4A1、COL4A2、FLNA和HSP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牛 肌肉组织 基因表达 泌乳期 繁殖力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导致抑郁的脑区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钱召强 李永丰 +2 位作者 刘一辉 任维 田英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48-655,共8页
目的: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研究慢性疼痛导致抑郁的脑区基因共表达网络,寻找与之相关的枢纽基因。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数据集GSE913... 目的: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研究慢性疼痛导致抑郁的脑区基因共表达网络,寻找与之相关的枢纽基因。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数据集GSE91396,数据经R软件处理后,用WGCNA构建共表达网络,识别与抑郁脑区相关性高的模块,并对模块内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用Cytoscape软件筛选模块内枢纽基因(hub gene)。结果:WGCNA分析获得了9个基因共表达模块,其中brown模块与NAc高度相关、turquoise模块与PAG高度相关、yellow模块与mPFC高度相关,分别对三个组织特异性模块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富集在突触结构、膜电位、离子通道、神经递质等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在三个脑区筛选到了各自的枢纽基因,如NAc中的Drd1a、Pdyn等,PAG中的Cd99l2、Pcyt1a等,mPFC中的枢纽基因有Neurod6、Dlgap1、Adcy1等。结论:本研究使用WGCNA方法筛选出慢性疼痛导致抑郁小鼠的三个脑区的关键模块和枢纽基因,为其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慢性疼痛 抑郁 基因共表达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识别抑郁症的差异表达基因模块 被引量:2
15
作者 耿瑞杰 姚琳 +7 位作者 黄欣欣 禹顺英 苑成梅 洪武 吕钦谕 王庆中 易正辉 方贻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4-731,共8页
目的·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探索抑郁症相关的差异基因模块及其枢纽基因,并对差异基因模块进行生物功能注释。方法·在之前对8例抑郁症患者及8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 目的·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探索抑郁症相关的差异基因模块及其枢纽基因,并对差异基因模块进行生物功能注释。方法·在之前对8例抑郁症患者及8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mRNA微阵列分析实验的基础上,应用t检验筛选抑郁症患者与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R软件WGCNA包进行分析;当关联系数阈值设定为0.9时,参数β=14,以此构建基因数据集的共表达网络。应用混合动态树切割方法切割网络产生基因模块。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评估基因模块和抑郁症之间的相关性,分别选取与抑郁症正相关性和负相关性最强的基因模块,并选择模块内连接性最强的前3个基因作为枢纽基因。最后利用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对2个模块进行功能注释。结果·从16个样品中获得4125个差异表达基因,从中识别出9个基因模块,选择蓝色(blue)模块(R=-0.91,P=0.000)和青色(cyan)模块(R=0.76,P=0.000)进行后续研究。Blue模块的枢纽基因为JAM2(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 2)、SCRN2(secernin 2)和IGHV7-81(immunoglobulin heavy variable 7-81);cyan模块的枢纽基因为SCFD2(Sec1 family domain containing 2)、NR5A2(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5 group A member 2)和KCNMA1(potassium calcium-activated channel subfamily M alpha 1)。生物功能注释发现,cyan模块的基因主要富集在胚胎发育、细胞生长、免疫及炎症等生物学过程,blue模块基因则主要在物质加工转运及感染等方面富集。结论·得到2个外周血mRNA基因模块和6个枢纽基因(JAM2、SCRN2、IGHV7-81、SCFD2、NR5A2和KCNMA1),可能与抑郁症显著相关;这2个基因模块可能在胚胎发育、免疫和炎症反应、物质加工转运等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枢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关联分析和共表达网络分析挖掘甘蓝型油菜籽粒质量候选基因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元军 马娟娟 +12 位作者 史睿 李伟龙 王婷 彭琦 张维 陈锋 王晓东 高建芹 付三雄 张洁夫 孙程明 季彪俊 胡茂龙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3-930,共18页
甘蓝型油菜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籽粒质量是油菜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A-D Test模型对496份油菜的籽粒质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9个显著位点,联合解释34.1%的表型变异。整合A-D Test及前期混合线性模型和一般线性... 甘蓝型油菜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籽粒质量是油菜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A-D Test模型对496份油菜的籽粒质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9个显著位点,联合解释34.1%的表型变异。整合A-D Test及前期混合线性模型和一般线性模型结果后得到71个位点,联合解释50.1%的表型变异。在22个位点置信区间内找到ARF2、NPC6、TTG2和WRI1等已被报道的拟南芥中的籽粒质量基因的同源基因。同时,利用大粒品种中双11和中小粒品种中油821的籽粒和角果皮转录组数据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构建了13个共表达模块,其中紫色(purple)和洋红色(magenta)模块与籽粒质量表型显著相关。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2个模块在L-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硫双加氧酶活性、焦磷酸酶活性和RNA解旋酶活性等显著富集。2个模块中的枢纽基因BnaA06g00850D、BnaA01g00990D、BnaC06g10000D和BnaC02g44260D等的同源基因为ETHE1、DAR1、GLN1;1和SMG7等拟南芥籽粒质量已知基因。整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的分析结果,在42个显著位点的置信区间内找到90个属于purple和magenta模块的基因,其中BnaA01g06210D、BnaA07g14990D和BnaA07g03030D等拟南芥同源基因已被报道参与种子发育进程调控。本研究整合GWAS与WGCNA 2种分析方法,挖掘甘蓝型油菜的籽粒质量候选基因,为研究籽粒质量的调控机制、指导籽粒质量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籽粒质量 产量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共表达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基因共表达网络及预后标志物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顾云婧 朱平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4,23,共6页
卵巢癌是一种早期诊断率低而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对其预后标志物的鉴定和生存率的预测仍是生存分析的重要任务。利用卵巢癌预后相关基因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鉴定预后生物标志物并进行生存率的预测。首先,对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 卵巢癌是一种早期诊断率低而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对其预后标志物的鉴定和生存率的预测仍是生存分析的重要任务。利用卵巢癌预后相关基因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鉴定预后生物标志物并进行生存率的预测。首先,对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下载的卵巢癌基因表达数据实施单因素回归分析,利用得到的747个预后相关基因构建卵巢癌预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其次,考虑网络的生物学意义,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数据对共表达网络中的模块重新加权,并根据网络中基因的拓扑重要性对基因进行排序。最后,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对网络中的重要基因构建卵巢癌预后模型,鉴定了3个预后生物标志物。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这3个标志物能够显著区分不同预后的患者,较好地预测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生物标志物 预后模型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中致病基因与核心转录因子的识别与功能分析
18
作者 黄晴晴 谭政堂 +2 位作者 李昶蓥 邱正良 郭志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38-1143,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识别前列腺癌功能基因模块并挖掘影响这些模块的核心转录因子与关键基因,探讨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ed network analysis,WGCNA)识别与前列腺癌病理分期、Gleaso... 目的:通过分析识别前列腺癌功能基因模块并挖掘影响这些模块的核心转录因子与关键基因,探讨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ed network analysis,WGCNA)识别与前列腺癌病理分期、Gleason分级等重要临床特征相关的枢纽基因模块,利用OPOSSUM在线工具分析富集调控这些基因的转录因子,应用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识别前列腺癌的关键基因及其对前列腺癌患者重要临床特征和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影响。结果:识别出3个枢纽模块,分别与前列腺癌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Gleason分级高度相关。进一步筛选得到13个前列腺癌核心转录因子参与调控这3个枢纽模块。这些转录因子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Calcium、cGMP-PKG、cAMP前列腺癌相关信号通路,其组成的基因网络中14个关键基因(PRKG1、PRKG2、CYSLTR2、GRPR、CHRM3、ADCY5、ADRA1D、EDNRA、EDNRB、CYSLTR2、AGTR1、GRPR、GRIA1和OXT)处于重要节点位置,其中ADRA1A、PRKG2、CHRM3、ADRA1D和EDN3高表达显著延长了前列腺癌患者的DFS(均P<0.01)。结论:ADRA1A、PRKG2、CHRM3、ADRA1D和EDN3受前列腺癌核心转录因子调控,与前列腺癌重要临床特征高度相关,且高表达会显著增加前列腺癌的DFS,对前列腺癌机制的后续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前列腺癌 转录因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抗倒伏优势微生物及候选基因筛选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仕淼 郑剑 +5 位作者 陆覃昱 张继 石兰蓉 马松琼 范兢升 甘卫堂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6-346,共11页
【目的】筛选抗倒伏性强的番木瓜根际优势微生物,挖掘番木瓜抗倒伏差异表达的关键基因,为揭示番木瓜抗倒伏机制及相关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设常规施肥量处理(每株施用2.5 kg有机肥,CK)、缺肥处理(不施有机肥,WLR)和高有机肥处... 【目的】筛选抗倒伏性强的番木瓜根际优势微生物,挖掘番木瓜抗倒伏差异表达的关键基因,为揭示番木瓜抗倒伏机制及相关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设常规施肥量处理(每株施用2.5 kg有机肥,CK)、缺肥处理(不施有机肥,WLR)和高有机肥处理(每株施用10 kg有机肥,SLR)3个处理,根据其转录组数据和根际微生物数据,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关联分析番木瓜抗倒伏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分析根际微生物变化情况。【结果】SLR处理的植株抗倒伏性最强,其次是CK,WLR处理植株的抗倒伏性最差。WLR处理植株的株高、节间长度和茎粗均显著低于CK和SLR处理的植株(P<0.05)。通过微生物组数据分析得到影响抗倒伏性状优势微生物为链丝菌属(Streptomyces)、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RB41菌属及噬几丁质菌属(Chitinophaga)。通过WGCNA分析得到2个与番木瓜抗倒伏性能相关的品蓝模块和淡黄模块,进而对这2个模块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筛选出可能与番木瓜抗倒伏性能密切相关的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基因(AACT)、聚腺苷酸结合蛋白基因(RBP47)、线粒体输入内膜转位酶亚基基因(TIM9)、钙依赖通道7TM区域基因(HYP1)、韧皮部蛋白质丝网络蛋白基因(SEO)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基因(CPI)等6个核心基因。核心基因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品蓝模块涉及番木瓜萜类代谢调控,而淡黄色模块涉及番木瓜韧皮部生长代谢调控。【结论】根际优势微生物与番木瓜抗倒伏性密切相关,其可通过调控番木瓜茎的生长从而提高抗倒伏性,可作为抗倒伏性强番木瓜品种选育的微生物筛选标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 优势微生物 抗倒伏 基因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细胞转录物组测序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鉴定食蟹猴原始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基因功能模块和分子网络
20
作者 慈百全 肖瑶 +1 位作者 谭韬 王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21-1637,共17页
在哺乳动物中,作为能发育成精子或卵子的始祖细胞,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在生命繁衍、遗传信息传递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目前人们对于灵长类PGCs分化过程中的基因功能模块和分子网络知之甚少。在本研究中,首先诱... 在哺乳动物中,作为能发育成精子或卵子的始祖细胞,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在生命繁衍、遗传信息传递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目前人们对于灵长类PGCs分化过程中的基因功能模块和分子网络知之甚少。在本研究中,首先诱导食蟹猴胚胎干细胞向PGCs分化,在该过程的不同阶段(第0 d、第2 d与第4 d)分别进行单细胞转录物组测序(scRNA-seq),并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鉴定其中的功能模块。结果共获得食蟹猴PGCs分化day 0、day 2、day 4三个时间点各91、55、66个单细胞样本。基于上述共计212个scRNA-seq数据,鉴定获得17个不同的基因功能模块。其中,与PGCs分化day 0显著正相关的模块为MEsalmon,对应的相关系数和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89、2E-72。与day 2和day 4正相关性最高的模块均为MEblue,且随着分化时间的进行其相关系数从0.24(P-value=5E-04)增大到0.66(P-value=4E-28),并显著富集于BMP、Wnt信号通路以及上皮细胞分化、性腺发育等过程,推测该模块参与食蟹猴PGCs分化过程的起始和驱动。同时,对各个时间点的差异基因也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STRING数据库、Cytoscape和MCODE等工具,构建了食蟹猴PGCs分化过程中的PPI分子网络,鉴定到8个核心子网络及BMP4、WNT3、TFAP2C、SOX17等关键调控因子,并进行了人、食蟹猴和小鼠之间的比较分析。上述结果为深入理解非人灵长类胚胎干细胞早期发育规律,以及PGCs分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特征,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 灵长类动物模型 原始生殖细胞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基因功能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