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3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Media and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on Collaborative Concept-Learning 被引量:1
1
作者 傅小兰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年第4期248-255,共8页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media and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remotely located pairs of people′s completing a concept-learning task. Sixty pairs performed a concept-learning task u...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media and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remotely located pairs of people′s completing a concept-learning task. Sixty pairs performed a concept-learning task using either audio-only or audio-plus-video for communic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formation includes three levels: with totally same information, with partly same information, and with totally different information. The subjects′ primary psychological functions were also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main effect of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shared by the subjects on the number of the negative instances selected by the subjects, and a significant main effect of media on the time taken by the subjects to complete the ta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观 学习心理学 电视传媒 心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as New Approach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Reflective Research into an eLearning Program of Intercultural Collabo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UK
2
作者 LIU Bangxiang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6年第3期58-65,共8页
Among the current reform measures undertaken in Chinese K-12 education, to adopt New Curricula and to improve ICT application in teaching are both decisive, however, the lack of qualified trainers is handicapping the ... Among the current reform measures undertaken in Chinese K-12 education, to adopt New Curricula and to improve ICT application in teaching are both decisive, however, the lack of qualified trainers is handicapp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over 10 millions in-service teachers. One of eChina - UK projects in collabo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from both sides is designed to develop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 VLC) among in-service teachers and explore from pedagogic perspective how to conduct VLC. In accordance with reflective learning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ree online learning modules have been jointly created by Chinese and UK educational specialists, and one unit from each module has been piloted by a group of senior teachers.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cesses of course design and pilot, supported by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o the experiences of pilot participants, the paper identifies some cor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quality of VLC and suggests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interactive learning process within VLC rather than to create well-structured learning materials before hand. It has also analyzed VLC a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suppor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in-service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rocess. There is much to be researched into the approach of V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教师素质 文化合作 交互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arning环境下用户交互学习中的协同知识创新 被引量:11
3
作者 胡昌平 严炜炜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50,44,共7页
随着E-learning教学模式的普及应用,E-learning用户的知识创新活动逐渐受到重视。文章基于E-learning环境下的用户交互学习特性,探讨用户交互学习中的知识创新过程,并利用概念图协同创新和SNS协同创新完善E-learning平台的用户互动创新... 随着E-learning教学模式的普及应用,E-learning用户的知识创新活动逐渐受到重视。文章基于E-learning环境下的用户交互学习特性,探讨用户交互学习中的知识创新过程,并利用概念图协同创新和SNS协同创新完善E-learning平台的用户互动创新方式,最后参照Blackboard平台具体构建E-learning平台管理框架,并阐述用户知识创新实现流程和推进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arning 交互学习 协同 知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产品协同开发的E-learning行为演化的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雯霞 吴冰 刘仲英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7-662,632,共7页
首先从个体和群体特征两方面分析汽车产品协同开发的E-learning行为的影响因素;接着根据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将参与汽车产品协同开发E-learning的员工个体特征与企业群体特征视为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建立适应动态变化模拟的状态变量和... 首先从个体和群体特征两方面分析汽车产品协同开发的E-learning行为的影响因素;接着根据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将参与汽车产品协同开发E-learning的员工个体特征与企业群体特征视为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建立适应动态变化模拟的状态变量和作用规则。最后,采用C++语言编写模拟程序,并通过举例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程序能够表达互动行为的模型,和模拟不同状态下参与汽车产品协同开发E-learning员工的行为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产品协同开发 E-learning 行为演化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arning平台上协作学习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会儒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54-156,共3页
基于Internet的e-learning是新型的远程教学系统,多个学习者的协作学习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合作.在介绍概念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型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这种学习模型的分析结果.通... 基于Internet的e-learning是新型的远程教学系统,多个学习者的协作学习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合作.在介绍概念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型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这种学习模型的分析结果.通过e-learning平台教学,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深刻理解与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协作学习 交互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互用E-learning系统三层结构及内容共享
6
作者 王茜 张敏 +1 位作者 林杰 朱庆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9-101,共3页
互用性是E-learning系统与其他应用相集成以实现数据共享和重用的关键因素。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大量的信息资源,发掘和进一步创建出可重用的和自适应的学习内容,需要设计出新的E-learning系统结构来支持以上功能。文章提出了一种开放... 互用性是E-learning系统与其他应用相集成以实现数据共享和重用的关键因素。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大量的信息资源,发掘和进一步创建出可重用的和自适应的学习内容,需要设计出新的E-learning系统结构来支持以上功能。文章提出了一种开放式的E-learning三层结构,其中包括一个协作式的教学环境和与其他应用软件的接口。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基于极有可能成为国际标准的IMS规范。文中记述了开发过程以及采用的方法,重点阐述了由组件构成的系统架构和内容共享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arning 互用性 协作 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learning算法优化的SVDPP推荐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周运腾 张雪英 +3 位作者 李凤莲 刘书昌 焦江丽 田豆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6-51,共6页
为进一步改善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推荐效果,通过使用强化学习方法对SVDPP算法进行优化,提出一种新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考虑用户评分的时间效应,将推荐问题转化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Q-learning算法构建融合时间戳信息的用... 为进一步改善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推荐效果,通过使用强化学习方法对SVDPP算法进行优化,提出一种新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考虑用户评分的时间效应,将推荐问题转化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Q-learning算法构建融合时间戳信息的用户评分优化模型,同时通过预测评分取整填充和优化边界补全方法预测缺失值,以解决数据稀疏性问题。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的均方根误差较SVDPP算法降低了0.005 6,表明融合时间戳并采用强化学习方法进行推荐性能优化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过滤 奇异值分解 强化学习 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Q-learning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探究智创: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新模式 被引量:4
8
作者 魏非 杨可欣 祝智庭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3,共10页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是当下教育者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在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学习的潜在风险和相关学习模式不足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联通主义学习和社会文化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是当下教育者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在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学习的潜在风险和相关学习模式不足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联通主义学习和社会文化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以学习与创新深度融合为取向的,显著体现协同、探究特征的协同探究智创模式,并阐释了该模式的定义、核心要素和实践模式。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针对模式应用中的提问和对话、任务设计以及学习评价等关键实施要素提出操作建议,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质询”环节,强调以思想引领和讨论启发为要领的提问和对话流程。研究最后从增强人机协同能力、应用解释式人工智能和整合场景小模型等角度提出协同探究智创模式发展的未来图景。协同探究智创模式可促进学习者在开放、互动环境中探索问题、生成知识和创新实践,实现学习与创新深度融合,可更好地回应新质人才培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习模式 协同探究 对话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学习型蜣螂优化算法的无人机协同路径规划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乐 胡毅文 +2 位作者 杨红 杨超 马宏远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6-204,共9页
针对多无人机协同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决策学习型蜣螂优化算法(DLDBO)。传统蜣螂优化算法(DBO)种群之间缺乏信息互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因此,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个体之间的相似性,通过相似性指标判断并作出决策:若不相似,... 针对多无人机协同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决策学习型蜣螂优化算法(DLDBO)。传统蜣螂优化算法(DBO)种群之间缺乏信息互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因此,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个体之间的相似性,通过相似性指标判断并作出决策:若不相似,利用折射反向学习计算得到候选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个体之间影响的同时增强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若相似,利用所提出的链式邻近学习引导蜣螂个体,增加影响个体更新的因素,充分促进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在CEC2017测试套件的29个测试函数上进行了充分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DLDBO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六种先进的变体算法。利用DLDBO规划无人机群的飞行路径,最终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协同路径并且有效避开威胁,优于其余三种优秀的协同路径规划算法,满足了无人机协同飞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蜣螂优化算法 折射反向学习 链式邻近学习 无人机协同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一致性学习的多类型电动汽车协同参与需求响应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超 汤中卫 +1 位作者 廖海君 周振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78-2190,共13页
随着电动汽车(EV)的广泛应用和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如何充分发挥EV需求响应潜力,解决电网功率波动、负荷稳定性差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非对称一致性学习的多类型EV协同参与需求响应方法。首先,... 随着电动汽车(EV)的广泛应用和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如何充分发挥EV需求响应潜力,解决电网功率波动、负荷稳定性差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非对称一致性学习的多类型EV协同参与需求响应方法。首先,将参与需求响应的EV分为灵活签约EV和固定签约EV,并提出多类型EV协同参与需求响应调度架构。其次,提出一种基于非对称一致性学习的多类型EV协同参与需求响应策略:灵活签约EV以最大化自身收益、里程保障以及负荷曲线方差加权差为目标,基于柔性强化学习进行自主需求响应决策并自主参与电网需求响应;基于灵活签约EV自主需求响应结果,固定签约EV以最小化聚合需求响应成本为目标,进行出力功率非对称一致性优化并聚合参与电网需求响应。所提非对称一致性学习算法能够高效处理高维度复杂非线性关系,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泛化能力。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所提多类型EV协同参与需求响应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类型电动汽车 柔性强化学习 非对称一致性 优化协同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智能化:技术赋能乡村教育公平的新路径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绍青 王家阳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4,83,共9页
针对技术赋能城乡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提出技术与教育公平之间存在一个中间件的观念,对中间件发展水平差影响城乡教育公平进行了分析,指出乡村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是影响城乡教育公平的最核心因素,是造成城乡教育不公平的主... 针对技术赋能城乡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提出技术与教育公平之间存在一个中间件的观念,对中间件发展水平差影响城乡教育公平进行了分析,指出乡村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是影响城乡教育公平的最核心因素,是造成城乡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因素。该文在论述教育智能体、智能学习中心等教育智能化的特征与功能基础上,以“人工智能+乡村科学教育”实践探索为支撑,提出在运用“智能学习中心+课程交互学习系统”破解乡村学校课程开不出、课程开不好的现实问题的教育智能化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智能化 城乡教育公平 智能学习中心 人机协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共同体到伙伴关系:新时代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尤妤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4,共8页
新时代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面临着从经验式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型的关键挑战。传统专业学习共同体虽能为教师教育者提供经验传承的平台,但其封闭性特征可能抑制个体创造性,导致知识再生产模式的固化。以教师教育者伙伴关系为代表的开放型... 新时代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面临着从经验式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型的关键挑战。传统专业学习共同体虽能为教师教育者提供经验传承的平台,但其封闭性特征可能抑制个体创造性,导致知识再生产模式的固化。以教师教育者伙伴关系为代表的开放型学习情境,通过构建边界模糊、多元对话的互动空间,更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者的跨界学习和知识创新。通过目标共识、资源共享、机制共建和过程共管的中介机制,推动教师教育者实现从纵向传承到横向拓展的学习范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者 专业发展 学习共同体 伙伴学习模式 跨界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边缘智能的协同推理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婵婵 吕飞 +3 位作者 石宝 尉晓敏 杨星辰 岳效灿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共20页
随着边缘智能的兴起,协同推理技术通过云、边缘和终端设备之间的协作在提升智能应用的效率和性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阐述了边缘智能的性能指标和应用场景及挑战,并以边缘智能的评级架构引出协同推理技术下的四种推理范式:端端协同... 随着边缘智能的兴起,协同推理技术通过云、边缘和终端设备之间的协作在提升智能应用的效率和性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阐述了边缘智能的性能指标和应用场景及挑战,并以边缘智能的评级架构引出协同推理技术下的四种推理范式:端端协同、边端协同、边边协同和云边端协同推理。根据协同推理技术应用场景的局限性和差异性,对不同推理范式中协同推理技术的优势、局限性、原理及优化目标进行了全面分析对比。详细探讨了协同推理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所解决的计算资源分配、推理时延优化和吞吐量优化等问题,指出了边缘智能中协同推理技术在隐私安全、通信服务资源管理、协同训练方面的挑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边缘智能 协同推理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的复杂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14
作者 陈吉清 张钰奇 +2 位作者 兰凤崇 周云郊 王俊峰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390,共8页
对于复杂结构可靠性设计中多维设计变量和隐式非线性响应的问题,构造准确的代理模型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然而,基于预设样本量的试验设计来构建代理模型,可能面临效率低下或准确性不足的挑战。为此,提出一种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的... 对于复杂结构可靠性设计中多维设计变量和隐式非线性响应的问题,构造准确的代理模型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然而,基于预设样本量的试验设计来构建代理模型,可能面临效率低下或准确性不足的挑战。为此,提出一种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结合多项式混沌展开增强全局近似精度以及Kriging捕捉局部特征的优点,利用主动学习策略,自适应地选择最佳样本点,最大程度减少训练样本量,即减少结构性能分析的计算成本,提高分析效率。进一步构建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驱动的多软件协同设计框架,对前、后处理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参数化建模、性能分析和后处理的无缝连接,形成一套自动化分析流程。最后,以电池包结构为例进行可靠性分析,验证本文方法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性分析 主动学习 代理模型 PC-Kriging 多软件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图多尺度对比学习的图协同过滤
15
作者 党伟超 温鑫瑜 +1 位作者 高改梅 刘春霞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068,共8页
针对图协同过滤推荐方法存在的单一视图局限性和数据稀疏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视图多尺度对比学习的图协同过滤(MVMSCL)模型。首先,根据用户-项目交互构建初始交互图,并考虑用户-项目中存在的多种潜在意图,以构建多意图分解视图;其次,... 针对图协同过滤推荐方法存在的单一视图局限性和数据稀疏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视图多尺度对比学习的图协同过滤(MVMSCL)模型。首先,根据用户-项目交互构建初始交互图,并考虑用户-项目中存在的多种潜在意图,以构建多意图分解视图;其次,利用高阶关系改进邻接矩阵,以构建协同邻居视图;再次,去除不重要的噪声交互,以构建自适应增强的初始交互图和多意图分解视图;最后,引入局部、跨层和全局3种尺度的对比学习范式生成自监督信号,从而提高推荐性能。在Gowalla、Amazon-book和Tmall 3个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MVMSCL的推荐性能均优于对比模型。与最优基线模型DCCF(Disentangled Contrastive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framework)相比,MVMSCL的召回率Recall@20分别提升了5.7%、14.5%和10.0%,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NDCG@20分别提升了4.6%、17.9%和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协同过滤 图神经网络 多视图 对比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AMR协作任务分配方法
16
作者 张富强 张焱锐 +1 位作者 丁凯 常丰田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3,共8页
为了解决AMR在柔性生产中运输任务的自主分配难题,采用一种基于改进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的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MADDPG)。首先,引入注意力机制对算法进行改进,采用中心化训练分散式执行的框架,并对AMR的动作及状态进行设置... 为了解决AMR在柔性生产中运输任务的自主分配难题,采用一种基于改进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的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MADDPG)。首先,引入注意力机制对算法进行改进,采用中心化训练分散式执行的框架,并对AMR的动作及状态进行设置;其次,根据奖励值的大小确定任务节点的覆盖程度以及任务的完成效果;最后,在Pycharm上进行仿真,结果表明:MADDPG算法的平均奖励值较其他算法增幅为3,训练次数减少了300次,在保证求解任务分配完成度的基础上,具有更快的学习速度和更稳定的收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移动机器人 多智能体 强化学习 协作 任务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智能体能否提升学生学习表现——基于国内外87篇实证文献的元分析
17
作者 刘妍 李梦兴 李琳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3,共11页
教育智能体作为连接大模型与教学场景的重要桥梁,已成为推动智能化、个性化与精准化教学的关键工具。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教育智能体的应用效果,但其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影响及内在机制仍有待明确。基于对87篇实证文献的元分析结果表... 教育智能体作为连接大模型与教学场景的重要桥梁,已成为推动智能化、个性化与精准化教学的关键工具。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教育智能体的应用效果,但其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影响及内在机制仍有待明确。基于对87篇实证文献的元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智能体整体上对学生学习表现具有中等偏小的正向促进作用,在认知能力层面的数字素养维度促进效果最强;学段与学科对学生学习表现无显著调节作用,但教育智能体是否集成GAI、角色设定、社会特征及应用形式对其具有显著调节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具备集成GAI、扮演专家角色、强调交互风格等特征的教育智能体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表现更具成效;具有“师—生—机”协同、知识生成导向教学模式等应用形式的教育智能体亦能显著促进学生的学习表现。为提高教育智能体应用效果,未来可基于最近发展区构建认知支架,强化协同支持以促进知识生成;融合多媒体认知学习理论,设计多元教学模式组合;警惕“快餐式知识”与幻觉输出,结合生成学习策略协同引导深度学习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智能体 学习表现 元分析 人机协同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论证学习中学习者角色涌现及知识建构话语模式研究
18
作者 刘清堂 常瑀倍 +2 位作者 张羽 苗恩慧 李小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9,共8页
协作论证学习是培养学生沟通与交流、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从关联、动态视角分析学习者角色及其知识建构话语模式,有助于全面理解协作论证学习角色涌现及其知识建构参与。研究设计专家角色脚本支持学生协作论证讨论,采集学生协作... 协作论证学习是培养学生沟通与交流、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从关联、动态视角分析学习者角色及其知识建构话语模式,有助于全面理解协作论证学习角色涌现及其知识建构参与。研究设计专家角色脚本支持学生协作论证讨论,采集学生协作论证讨论的话语数据,通过内容分析、聚类分析、认知网络分析和序列模式挖掘的方法探索学习者角色涌现及知识建构话语模式。研究发现,协作论证学习中共涌现出四类学习者角色,分别是专家—高知识建构者、专家—低知识建构者、实践者—高知识建构者和实践者—低知识建构者,同时四种角色的知识建构话语模式存在显著差异。高知识建构者表现出复杂、高阶的知识建构话语的互动,积极地为协作论证讨论贡献群体智慧。实践者—低知识建构者在论证讨论中发表观点并赞同同伴观点,但对个人观点的深入阐述或对同伴观点的批判性思考和评价不足,缺乏深层次知识贡献和同伴互动。研究发现为通过教学干预来提升群体认知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论证学习 角色涌现 知识建构 话语模式 序列模式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PBL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9
作者 周瑜 张其亮 王丽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6-172,共7页
将混沌学习理论与深度学习理论系统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的PBL全过程,构建兼具理论支撑、智能辅助与工程导向的“人机共创”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任务拆解、实时人工智能支持及多维评价机制优化PBL教学过程。以混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对... 将混沌学习理论与深度学习理论系统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的PBL全过程,构建兼具理论支撑、智能辅助与工程导向的“人机共创”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任务拆解、实时人工智能支持及多维评价机制优化PBL教学过程。以混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对学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深度学习理论指导知识迁移与能力建构。教学实施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案例生成、任务优化、逻辑验证与反馈迭代等智能支持。通过设立实验班与对照班开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在学习参与度、协作能力、主动性、专业归属感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班,学生的适应性与创造力得到提升,课程目标达成度明显提高。该教学模式为工科教学智能化改革提供了可行路径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项目式学习 人机协同 电气工程 创新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课堂“齿轮传动”协作学习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
20
作者 李浩君 赖琪琪 +1 位作者 姚露霞 陈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9,共5页
针对中职课堂协作学习普遍存在低效与浅层化现象,依托群体动力理论框架,聚焦驱动力、凝聚力及耗散力三大核心要素,构建了以宏观脚本为内核、多元学习空间为支撑的齿轮传动协作学习模式。该模式涵盖三层次理论模型与五阶段课堂活动,旨在... 针对中职课堂协作学习普遍存在低效与浅层化现象,依托群体动力理论框架,聚焦驱动力、凝聚力及耗散力三大核心要素,构建了以宏观脚本为内核、多元学习空间为支撑的齿轮传动协作学习模式。该模式涵盖三层次理论模型与五阶段课堂活动,旨在通过精细化设计促进学习深度的拓展。采用准实验法对该模式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及协作技能方面均有显著提升。为更好地发挥该模式作用,未来,在宏观脚本层面需要组织科学协作活动,注入驱动力;在学习空间层面,需要构建多元混合环境,提升凝聚力;在目标导向层面,需要确定共同发展目标,破解耗散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课堂 协作学习 协作脚本 群体动力 齿轮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