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成年癌症患者决策辅助工具应用体验进行系统整合,为开发我国本土化决策辅助工具、实现共享决策提供循证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ProQues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目的对成年癌症患者决策辅助工具应用体验进行系统整合,为开发我国本土化决策辅助工具、实现共享决策提供循证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ProQues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癌症患者决策辅助工具应用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20)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以Meta整合方法对文献研究结果进行整合。结果纳入17篇文献,提炼出50个研究结果,归纳出7个类别,最终形成3个整合结果:患者对决策辅助工具总体满意度较高、增强患者决策参与体验、阻碍因素。结论决策辅助工具可以帮助癌症患者了解治疗方案并积极参与决策,满足患者的决策需求,缓解决策冲突,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展开更多
背景患者决策辅助工具(DA)被认为是实现医患共同决策的重要工具,然而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其干预效果并不明朗。目的评价DA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采...背景患者决策辅助工具(DA)被认为是实现医患共同决策的重要工具,然而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其干预效果并不明朗。目的评价DA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构造检索式,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3月发表的使用DA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的研究文献。依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oB2版)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数据,总结DA的干预效果。结果共纳入文献6篇,文献质量总体中等。4篇文献为近5年研究;5项研究主要来自美国;3项研究为冠心病的治疗方式,3项研究为疑似冠心病的胸痛诊断筛查。结果显示:(1)在6项研究中,2项改变了患者的决策行为,6项提高了患者知识水平,3项降低了患者的决策冲突,2项提高了患者的决策参与程度;(2)DA多以网页版的形式为主,内容包括冠心病相关的信息支持、澄清方案利弊、患者价值判断。结论在冠心病诊疗中,DA的干预效果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其在临床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应该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设计出符合患者特征和中国文化背景的决策辅助工具,以促进其临床应用。展开更多
背景患者决策辅助工具(PDA)是在实施医患共同决策过程中,辅助患者决策的重要工具,然而在结直肠癌的诊疗过程中,其应用效果并不一致。目的系统评价结直肠癌PDA研发的核心要素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2月,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背景患者决策辅助工具(PDA)是在实施医患共同决策过程中,辅助患者决策的重要工具,然而在结直肠癌的诊疗过程中,其应用效果并不一致。目的系统评价结直肠癌PDA研发的核心要素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2月,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EmBase、PsycINFO、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有关结直肠癌PDA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根据纳入标准逐层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5.1.0版)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分析PDA研发的核心要素,总结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文献总体质量中等,其中A级文献1篇,B级文献10篇。11篇文献涉及结直肠癌筛查、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系统治疗与支持性照护、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风险基因检测等临床决策主题。通过分析得知:现阶段结直肠癌PDA的研发主要参照国际患者决策辅助工具标准协作组发布的质量评价标准,工具核心要素包括信息支持、方案利弊分析、患者价值澄清;11篇文献中,4篇文献发现结直肠癌PDA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知识水平,8篇文献发现结直肠癌PDA的运用降低了患者决策冲突水平,2篇文献结果表明结直肠癌PDA的使用促进了知情选择。结论结直肠癌PDA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决策行为及结果的改善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但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可以借鉴国外决策辅助相关理论成果,结合我国人群特点,开发出适用于不同疾病阶段的结直肠癌PDA,并进一步评估其在辅助决策中的运用效果。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成年癌症患者决策辅助工具应用体验进行系统整合,为开发我国本土化决策辅助工具、实现共享决策提供循证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ProQues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癌症患者决策辅助工具应用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20)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以Meta整合方法对文献研究结果进行整合。结果纳入17篇文献,提炼出50个研究结果,归纳出7个类别,最终形成3个整合结果:患者对决策辅助工具总体满意度较高、增强患者决策参与体验、阻碍因素。结论决策辅助工具可以帮助癌症患者了解治疗方案并积极参与决策,满足患者的决策需求,缓解决策冲突,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文摘背景患者决策辅助工具(DA)被认为是实现医患共同决策的重要工具,然而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其干预效果并不明朗。目的评价DA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构造检索式,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3月发表的使用DA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的研究文献。依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oB2版)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数据,总结DA的干预效果。结果共纳入文献6篇,文献质量总体中等。4篇文献为近5年研究;5项研究主要来自美国;3项研究为冠心病的治疗方式,3项研究为疑似冠心病的胸痛诊断筛查。结果显示:(1)在6项研究中,2项改变了患者的决策行为,6项提高了患者知识水平,3项降低了患者的决策冲突,2项提高了患者的决策参与程度;(2)DA多以网页版的形式为主,内容包括冠心病相关的信息支持、澄清方案利弊、患者价值判断。结论在冠心病诊疗中,DA的干预效果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其在临床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应该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设计出符合患者特征和中国文化背景的决策辅助工具,以促进其临床应用。
文摘背景患者决策辅助工具(PDA)是在实施医患共同决策过程中,辅助患者决策的重要工具,然而在结直肠癌的诊疗过程中,其应用效果并不一致。目的系统评价结直肠癌PDA研发的核心要素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2月,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EmBase、PsycINFO、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有关结直肠癌PDA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根据纳入标准逐层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5.1.0版)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分析PDA研发的核心要素,总结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文献总体质量中等,其中A级文献1篇,B级文献10篇。11篇文献涉及结直肠癌筛查、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系统治疗与支持性照护、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风险基因检测等临床决策主题。通过分析得知:现阶段结直肠癌PDA的研发主要参照国际患者决策辅助工具标准协作组发布的质量评价标准,工具核心要素包括信息支持、方案利弊分析、患者价值澄清;11篇文献中,4篇文献发现结直肠癌PDA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知识水平,8篇文献发现结直肠癌PDA的运用降低了患者决策冲突水平,2篇文献结果表明结直肠癌PDA的使用促进了知情选择。结论结直肠癌PDA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决策行为及结果的改善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但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可以借鉴国外决策辅助相关理论成果,结合我国人群特点,开发出适用于不同疾病阶段的结直肠癌PDA,并进一步评估其在辅助决策中的运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