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杂化碳球-聚十六烯降凝防蜡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1
作者 严东寅 李龙 +4 位作者 冯泉 戚亚明 尹宇寒 宗郡桓 颜学敏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0-34,42,共6页
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含有羟基的纳米碳球,利用甲基丙烯酰氯与羟基发生酰化反应将纳米碳球进行杂化,再将纳米杂化碳球与十六烯进行自由基聚合,得到纳米杂化降凝防蜡剂CS-H,利用FTIR、1HNMR和TG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降凝防... 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含有羟基的纳米碳球,利用甲基丙烯酰氯与羟基发生酰化反应将纳米碳球进行杂化,再将纳米杂化碳球与十六烯进行自由基聚合,得到纳米杂化降凝防蜡剂CS-H,利用FTIR、1HNMR和TG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降凝防蜡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对其降凝防蜡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S-H的杂化率约为92.3%;当CS-H浓度为100mg·L^(-1)时,含蜡原油WCO-1和WCO-2的倾点分别降低了11℃和6℃,析蜡点分别降低了6℃和4℃;CS-H在WCO-1和WCO-2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降凝防蜡性能,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球 杂化 聚合 降凝防蜡剂 含蜡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对长庆含蜡原油流变性的影响机理
2
作者 刘峻峰 石磊 +3 位作者 杨飞 闫锋 李其抚 聂超飞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0-1725,共6页
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良好的有机相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将PMMA微球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28)降凝剂复合制备了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以长庆含蜡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流变实验评价了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对原油流变... 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良好的有机相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将PMMA微球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28)降凝剂复合制备了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以长庆含蜡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流变实验评价了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对原油流变性的改善效果,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法考察了添加降凝剂前后原油的结晶特性和蜡晶形貌变化。结果表明:与纯EVA28降凝剂相比,加入质量分数20 mg/kg 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使长庆含蜡原油的凝点从8℃降低到5℃,5℃时的黏度从40.96 mPa·s减小到35.56 mPa·s,屈服值从0.527 Pa减小到0.224 Pa。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可以进一步降低长庆含蜡原油的析蜡点,增溶石蜡的正向作用更加显著,利于改善原油的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降凝剂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流变性 黏度 蜡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M-5P降凝剂对高凝原油降凝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曲虎 孙丽娜 +3 位作者 宋义伟 王永虎 解茗雅 刘钊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78-2683,2689,共7页
为了解决高凝原油在采油、集输过程中能耗高和易凝堵的问题,以巴彦油田高凝原油为例,研究了BEM-5P降凝剂对高凝原油的降凝效果,探讨了降凝剂浓度、原油含水率、加药温度、重复加热、高速剪切、原油静置等因素对原油降凝和降黏效果的影响... 为了解决高凝原油在采油、集输过程中能耗高和易凝堵的问题,以巴彦油田高凝原油为例,研究了BEM-5P降凝剂对高凝原油的降凝效果,探讨了降凝剂浓度、原油含水率、加药温度、重复加热、高速剪切、原油静置等因素对原油降凝和降黏效果的影响,以及降凝剂对原油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BEM-5P降凝剂对高凝原油具有显著的降凝效果,降凝剂浓度越大,原油凝点和黏度越低;原油含水率越大,降凝效果越差;加药温度75℃时,降黏效果最好,原油温度低于55℃时,原油温度对降黏效果起正面影响,在超过55℃时,原油温度对降黏效果起负面影响。重复加热、高速剪切对凝点和黏度影响较小;72 h原油静置对凝点影响较小,对黏度影响较大;降凝剂脱水效果起负面作用,相对于热化学沉降,降凝剂对电化学沉降效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 集输 降凝剂 BEM-5P 高凝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凝剂对蜡油中蜡析出与溶解影响的物理化学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传宪 张春光 +1 位作者 孙德军 孙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51-1455,共5页
用 DSC热分析仪研究了合成蜡油的加热与冷却过程 ,测定了蜡油在不同蜡浓度下 ,添加降凝剂前后的平衡蜡溶点和析蜡点以及溶解度和饱和度 ,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结果表明 ,含蜡油的平衡蜡溶点高于平衡析蜡点 ,降凝剂使平衡蜡溶点进一步升... 用 DSC热分析仪研究了合成蜡油的加热与冷却过程 ,测定了蜡油在不同蜡浓度下 ,添加降凝剂前后的平衡蜡溶点和析蜡点以及溶解度和饱和度 ,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结果表明 ,含蜡油的平衡蜡溶点高于平衡析蜡点 ,降凝剂使平衡蜡溶点进一步升高 ,析蜡点进一步降低 ,导致含蜡油凝点较大幅度降低 .在实验浓度和温度范围内 ,该过程符合 Van′t Hoff方程 ,降凝剂使蜡的溶解焓和溶解熵增大 ,析出焓和析出熵减少 .降凝剂提高了蜡晶析出的临界半径 ,增大了成核位垒 ,使蜡晶析出困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凝剂 蜡油 蜡析出 溶解 物理化学 原油 管道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凝剂对高蜡稠油的改性效果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美蓉 王海波 +1 位作者 娄来勇 庄岩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6,共4页
实验研究了工业品原油降凝剂WHP改善含蜡56.9%、其中96.6%为正构烷烃的胜利郑王庄稠油流动性的效果。WHP含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嵌段聚醚三元共聚物30%-35%。在60℃将WHP加入稠油中,测定其凝点和32℃、0-42.6 s^-1范围5个剪切速率下的黏... 实验研究了工业品原油降凝剂WHP改善含蜡56.9%、其中96.6%为正构烷烃的胜利郑王庄稠油流动性的效果。WHP含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嵌段聚醚三元共聚物30%-35%。在60℃将WHP加入稠油中,测定其凝点和32℃、0-42.6 s^-1范围5个剪切速率下的黏度,均随WHP加量的增加(50-300 mg/L)而降低,200 mg/L为最佳加量,在该加量下0.32 s^-1黏度由34.16 Pa·s降至79.2 mPa·s,凝点(℃)、屈服值(Pa)、稠度系数(Pa·s^n)分别由49.0、32.42、31.57降至39.5、0.1297、0.02142,流型指数由0.1176升至0.9790。由黏温曲线求出,加入200mg/L WHP使该稠油析蜡点由65℃降至58℃,反常点由70℃降至50℃。根据空白和加剂原油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的蜡晶形态,利用共晶机理分析讨论了WHP这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降凝、降黏、改善流动性的作用。图3表3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稠油 降凝剂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流动性改进剂 流变性能 凝点 蜡晶形态 胜利郑王庄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含蜡原油的双聚合物降凝剂的研制 被引量:14
6
作者 朱莹 李俊台 马敬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9-321,共3页
通过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的引发聚合 ,由摩尔比 2∶3∶3的马来酸酐、丙烯酸十八酯、醋酸乙烯酯合成了共聚物降凝剂A ,由摩尔比 1∶2∶3的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十八酯合成了共聚物降凝剂B。A和B均为质量分数 30 %的溶液。简介了合成方法... 通过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的引发聚合 ,由摩尔比 2∶3∶3的马来酸酐、丙烯酸十八酯、醋酸乙烯酯合成了共聚物降凝剂A ,由摩尔比 1∶2∶3的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十八酯合成了共聚物降凝剂B。A和B均为质量分数 30 %的溶液。简介了合成方法。A +B组合实验和组合物加量实验结果表明 ,对于密度 86 8.9kg m3、含蜡量 2 6 .6 %的辽河曙光原油 ,质量比 3∶1的A +B的降凝降粘效果最好 ,加入量为 0 .5 %时原油凝点由 2 9℃降至 2 1℃ ,80℃、15 0s- 1下的粘度由 2 0 0 0mPa·s降至 95 0mPa·s,降粘率达 5 2 .5 % ;对于密度 886 .7kg m3、含蜡量 18.9%的吉林新民渣油(原油减压蒸馏釜底残液 ) ,质量比 1∶2的A +B的降凝降粘效果最好 ,加入量为 0 .4 %时渣油凝点由 13℃降至 1.0℃ ,80℃、15 0s- 1 下的粘度由 95 0mPa·s降至 2 6 0mPa·s,降粘率达 72 .6 %。降凝剂A +B加量增大时 ,原油和渣油的凝点、粘度均降低。表 3参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蜡原油 双聚合物降凝剂 研制 三元共聚物 复配 渣油 降凝 降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烷基酯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降凝剂的研制 被引量:18
7
作者 宋照峥 张贵才 葛际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对丙烯酸烷基酯 马来酸酐 苯乙烯共聚物 (AAMAS)的合成方法及对胜利原油降凝减粘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加入降凝剂 30 0 ppm时 ,原油凝固点下降 1 5℃ ,表观粘度下降 88% ,降凝减粘效果显著。
关键词 丙烯酸酯 马来酸酐 苯乙烯 共聚物 降凝剂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凝剂对高蜡原油流变性的改性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宋昭峥 孙洁 +2 位作者 李传宪 葛际江 张国忠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5,共4页
研究了降凝剂对中原WC98 2井原油流变性的影响 ,探讨了降凝剂的筛选、不加剂和加剂原油全粘温曲线的测定、重复加热和高速剪切对加剂效果的影响及降凝剂改性效果的时效性。实验结果表明 ,降凝剂使原油的凝点和反常点降低 ,原油的牛顿流... 研究了降凝剂对中原WC98 2井原油流变性的影响 ,探讨了降凝剂的筛选、不加剂和加剂原油全粘温曲线的测定、重复加热和高速剪切对加剂效果的影响及降凝剂改性效果的时效性。实验结果表明 ,降凝剂使原油的凝点和反常点降低 ,原油的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变宽 ,并使非牛顿流体温度下的粘度减小 ,但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内的粘度基本无变化。重复加热的温度高于原油的反常点 10℃以上时 ,重复加热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无明显影响 ;但重复加热温度低于原油反常点时 ,重复加热将显著恶化降凝剂的改性效果。加剂原油温度高于原油反常点时 ,高速剪切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无明显影响 ;但在原油析蜡高峰区温度范围内 ,高速剪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凝剂 高蜡原油 流变性 改性效果 全粘-温曲线 重复加热 高速剪切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其降凝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淑凤 关中原 +1 位作者 胡星琪 伍丽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3-147,共5页
结合大庆原油的物性特征,在降凝机理的指导下,以EVA与烷基马来酰亚胺接枝反应,合成了一类新型原油降凝剂。以目标物的降凝幅度为评价指标,优选出合适的合成条件:当EVA与十八烷基马来酰亚胺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20,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的... 结合大庆原油的物性特征,在降凝机理的指导下,以EVA与烷基马来酰亚胺接枝反应,合成了一类新型原油降凝剂。以目标物的降凝幅度为评价指标,优选出合适的合成条件:当EVA与十八烷基马来酰亚胺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20,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的量为2.5%,聚合时间为6h,聚合温度为90℃时,聚合物的降凝效果最好,即目标物加量为100mg/kg时凝点降低15℃。利用红外光谱仪对脂肪族胺、马来酸酐和十八烷基马来酰亚胺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脂肪族胺与马来酸酐反应生成了十八烷基马来酰亚胺。利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对EVA及其接枝产物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接枝反应确实存在,接枝率可以达到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原油 降凝剂 EVA 接枝改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酯/沥青质复合降凝剂对青海含蜡原油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飞 夏雪 +3 位作者 张晓平 李传宪 姚博 孙广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6-204,共9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不同共混浓度的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沥青质颗粒复合降凝剂,通过流变实验和凝点实验,探究EVA/沥青质复合降凝剂对青海原油低温流变性的影响,考察加剂前后原油的结晶特性和蜡晶形貌的变化情况,分析共混浓度对复合降...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不同共混浓度的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沥青质颗粒复合降凝剂,通过流变实验和凝点实验,探究EVA/沥青质复合降凝剂对青海原油低温流变性的影响,考察加剂前后原油的结晶特性和蜡晶形貌的变化情况,分析共混浓度对复合降凝剂流变改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质颗粒的引入增强了EVA降凝剂的成核作用,提高了含蜡原油的析蜡点;EVA/ASP复合降凝剂以平均粒径为2μm的复合颗粒形式分散于油相中,在降温过程中为蜡分子提供异相成核模板,进而显著改善析出蜡晶的形貌和含蜡原油的低温流变性;随着复合降凝剂中沥青质质量分数的提高,复合降凝剂作用效果先提高后降低,在50 mg/kg的加剂量下,EVA/10%ASP对含蜡原油具有最佳的流变改善效果,比纯EVA降凝剂凝点进一步降低3℃,胶凝点进一步降低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沥青质颗粒 复合降凝剂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十八酯/醋酸乙烯酯二元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飞 李传宪 +2 位作者 林名桢 李志岩 于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05,97,共5页
以甲苯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OA-VA,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POA-VA的结晶开始温度、结晶高峰温度及结晶潜热。上述结晶参数值受合成时聚合溶液中单体质量分数(20%-50%)的影响较小,不受聚合温度(... 以甲苯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OA-VA,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POA-VA的结晶开始温度、结晶高峰温度及结晶潜热。上述结晶参数值受合成时聚合溶液中单体质量分数(20%-50%)的影响较小,不受聚合温度(60-90℃)的影响,随OA、VA摩尔比的增大(1∶1-10∶1)和聚合时间的延长(1-8 h)而增大。用单体摩尔比不同的POA-VA以200 mg/L的剂量处理不同产地的含蜡原油时,凝点33℃的大庆原油降凝幅度仅为1-3℃,最大降幅出现在单体摩尔比为2∶1时;凝点17℃的长庆原油降凝幅度为3-14℃,随单体摩尔比增大而增大;凝点25℃的胜利原油降凝幅度为4-10℃,最大降幅出现在单体摩尔比为8∶1时。从降凝剂分子的极性、相对分子质量、原油组成等讨论了POA-VA的降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十八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降凝剂 合成反应条件 结晶温度 结晶热 降凝效果 含蜡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驱油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卢祥国 高振环 +2 位作者 闫文华 王克亮 宋合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1-363,共3页
收集了大庆油田北一区断西聚合物驱工业试验区采出水,用于配制聚合物溶液并在非均质人造油层物理模型上进行了驱油试验。
关键词 聚合物驱 采出水 聚合物驱油溶液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降凝降粘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忠前 马喜平 李永强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38,41,共3页
以十八醇和丙烯酸为原料,在不加带水剂的条件下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ODA),其合成条件为:十八醇108g,n(十八醇):n(丙烯酸)=1.0:1.2,对甲苯磺酸1.0%(催化剂,以醇酸总质量计),对苯二酚0.7%(阻聚剂,以醇酸总质量计),反应温度135℃,反应时间6... 以十八醇和丙烯酸为原料,在不加带水剂的条件下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ODA),其合成条件为:十八醇108g,n(十八醇):n(丙烯酸)=1.0:1.2,对甲苯磺酸1.0%(催化剂,以醇酸总质量计),对苯二酚0.7%(阻聚剂,以醇酸总质量计),反应温度135℃,反应时间6h。然后再用实验合成的丙烯酸十八酯、顺丁烯二酸酐(MA)和醋酸乙烯酯(VA)3种单体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反应合成了原油降凝剂AMV。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nODA:nMA:nVA=8:1:1,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0.5%(w);聚合温度90℃;聚合时间6h。在原油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AMV可以使原油的凝固点降低10℃,50℃时的粘度由148.2mPa.s下降到40mPa.s,降粘率达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十八酯 顺丁烯二酸酐 醋酸乙烯酯 降凝剂 高含蜡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蜡原油蜡晶形态及降凝剂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晓非 刘立新 +2 位作者 孟秋菊 赵春雷 张立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3,共3页
针对高含蜡原油不易开采、集输等问题,研究了辽河油田高含蜡原油的结晶形态及降凝剂对蜡结晶的影响.与大庆原油相比,辽河原油中的蜡晶较大且多,2种原油的蜡晶均为小晶粒分散在油中;降凝剂EVA 18/3的质量分数从0.1%增加到0.7%,油中蜡晶... 针对高含蜡原油不易开采、集输等问题,研究了辽河油田高含蜡原油的结晶形态及降凝剂对蜡结晶的影响.与大庆原油相比,辽河原油中的蜡晶较大且多,2种原油的蜡晶均为小晶粒分散在油中;降凝剂EVA 18/3的质量分数从0.1%增加到0.7%,油中蜡晶逐渐变小,但油的凝点并未下降;从高蜡原油中分离出的蜡油经溶剂稀释与未稀释的结晶形态不同,稀释后的蜡晶为交错排列的针状或片状,呈规则的网状结构,而未稀释的蜡油中结晶呈不规则的粒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结晶形态 降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今原油降凝剂的发展与应用领域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晶 李丽华 +1 位作者 张金生 赵超越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58-1562,共5页
阐述了国内外原油降凝剂的发展历程、原油降凝剂的分类(包括传统型与纳米型)、降凝剂的几种降凝原理和降凝效果的约束条件。还归纳总结了现今国内外原油降凝剂关于管输等方面的应用,并将国内外实际应用的管输工艺列于表中。对目前原油... 阐述了国内外原油降凝剂的发展历程、原油降凝剂的分类(包括传统型与纳米型)、降凝剂的几种降凝原理和降凝效果的约束条件。还归纳总结了现今国内外原油降凝剂关于管输等方面的应用,并将国内外实际应用的管输工艺列于表中。对目前原油降凝剂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降凝剂 管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原油降凝剂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银庆 康万利 +1 位作者 马一玫 徐卫东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42,共3页
根据大庆原油高蜡的性质,选择了4种降凝效果较好的高蜡原油降凝剂产品(TRJ-1,TNL-1,F-5339,F-5329),考察了其对大庆第八采油厂徐22-29井原油的降凝效果;通过对原油凝点下降的测定,筛选出了适用于大庆原油的F-5339降凝剂;综合考虑了影响... 根据大庆原油高蜡的性质,选择了4种降凝效果较好的高蜡原油降凝剂产品(TRJ-1,TNL-1,F-5339,F-5329),考察了其对大庆第八采油厂徐22-29井原油的降凝效果;通过对原油凝点下降的测定,筛选出了适用于大庆原油的F-5339降凝剂;综合考虑了影响降凝剂降凝效果的活化温度、热处理时间、冷却速率、质量浓度、剪切速度等因素,通过实验得到了F-5339降凝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加入F-5339降凝剂可使析蜡点温度降低13℃,反常点温度降低10℃;F-5339的最佳工艺条件,活化温度为70℃,热处理时间为3.0 h,冷却速率为0.5℃/min,质量浓度为5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原油 高蜡原油降凝剂 凝点 适用性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十八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其降凝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聚源 戚朝荣 +2 位作者 张耀君 刘春地 梁利平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5期65-67,共3页
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 ,采用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最优酯化条件 .用合成的丙烯酸十八酯与顺丁烯二酸酐共聚 ,得到二元共聚物型原油降凝剂 .实验表明 ,在中原油田生产的高含蜡原油中加入 0 .1 %的该共聚物可使其凝固点下降... 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 ,采用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最优酯化条件 .用合成的丙烯酸十八酯与顺丁烯二酸酐共聚 ,得到二元共聚物型原油降凝剂 .实验表明 ,在中原油田生产的高含蜡原油中加入 0 .1 %的该共聚物可使其凝固点下降 1 3℃ ;当单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4∶ 1 ,BPO的用量为 0 .9% ,在 85℃反应 1 0 h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十八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 合成 降凝性能 降凝剂 二元共聚物 含蜡原油 油田化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降凝剂改善多蜡原油低温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帆 张衍礼 +1 位作者 李炯 黄国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0-56,共7页
进行了多蜡原油添加降凝剂处理的实验研究。探讨了降凝剂的应用条件,考察了处理温度、冷却速度、再次加热、高速剪切、生油掺合、降凝剂注入量等因素对降凝改性效果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有:①加降凝剂时的处理温度有一最佳值;②在析... 进行了多蜡原油添加降凝剂处理的实验研究。探讨了降凝剂的应用条件,考察了处理温度、冷却速度、再次加热、高速剪切、生油掺合、降凝剂注入量等因素对降凝改性效果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有:①加降凝剂时的处理温度有一最佳值;②在析蜡点以上10℃再次加热对流变性影响甚微,降凝改性后的原油在温度回升时出现性能恶化区;③流变性的改善随降凝剂注入量的增大而趋于一极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凝剂 多蜡原油 热处理 低温流变性 凝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胺解原油降凝剂PSMA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于帅 于萍 +2 位作者 魏云鹤 张宏民 张长桥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82,92,共5页
采用分散聚合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合成了马来酸酐和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为单体的二元共聚物(PSMA-a),并对聚合物用苯胺进行酰胺化处理,得到降凝剂PSMA。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对聚合物的结构和热稳... 采用分散聚合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合成了马来酸酐和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为单体的二元共聚物(PSMA-a),并对聚合物用苯胺进行酰胺化处理,得到降凝剂PSMA。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对聚合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以大庆油田原油为实验对象,采用差示扫描热分析、石油凝点试验仪和石油产品运动黏度计对其进行了降凝降黏性能的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引发剂用量。实验表明,当降凝剂质量浓度为750mg/L,PVP用量为单体总质量分数的8%时,具有最佳的降凝降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凝剂 原油 分散聚合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的族组成对原油加降凝剂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付生 王彪 +2 位作者 谢慧专 董丽坚 张怀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1-174,共4页
本文总结多年来降凝剂的研究工作,阐述了原油的族组成对原油加剂处理效果的影响。多蜡原油随着蜡含量的增加对降凝剂的感受性逐渐变差,高碳蜡( C40 以上) 的含量过高或蜡的碳数分布过于集中都会导致原油对降凝剂的感受性变差,... 本文总结多年来降凝剂的研究工作,阐述了原油的族组成对原油加剂处理效果的影响。多蜡原油随着蜡含量的增加对降凝剂的感受性逐渐变差,高碳蜡( C40 以上) 的含量过高或蜡的碳数分布过于集中都会导致原油对降凝剂的感受性变差,胶质沥青质对原油加剂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结构组成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凝剂 原油 族组成 石油添加剂 输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