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听觉模型的小波包变换的语音增强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炜 杨道淳 +1 位作者 方元 徐柏龄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30-636,共7页
由于人耳频率分辨率是非线性的 ,用传统的线性信号处理方法 (如FFT)来模拟人耳基底膜的频率分析特性是比较困难的 .小波包算法有灵活的时频分析能力 ,可较好地符合人耳基底膜的频率分析特性 .在模拟人耳的听觉机理方面 ,用动态阈值法成... 由于人耳频率分辨率是非线性的 ,用传统的线性信号处理方法 (如FFT)来模拟人耳基底膜的频率分析特性是比较困难的 .小波包算法有灵活的时频分析能力 ,可较好地符合人耳基底膜的频率分析特性 .在模拟人耳的听觉机理方面 ,用动态阈值法成功地对含噪语音进行了去噪处理 ,在去噪处理中引入音乐噪声的问题也较好地得到解决 .实验表明 :在单声道的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包变换 听觉模型 语音增强 语音信号处理 去噪处理 基底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可听噪声分离方法 被引量:36
2
作者 吴晓文 周年光 +3 位作者 裴春明 胡胜 黄韬 应黎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25-2632,共8页
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内主要设备产生的噪声相互混叠,增加了变电站噪声测试难度。因而提出了一种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可听噪声分离方法,将变电站噪声分为变压器与电抗器本体噪声、冷却装置噪声以及电晕噪声。并利用小波包分析方法结合谱减法语... 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内主要设备产生的噪声相互混叠,增加了变电站噪声测试难度。因而提出了一种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可听噪声分离方法,将变电站噪声分为变压器与电抗器本体噪声、冷却装置噪声以及电晕噪声。并利用小波包分析方法结合谱减法语音增强技术滤除环境噪声,分别设计通带与阻带梳状滤波器提取本体噪声信号以及包含变压器冷却装置与电晕噪声的混合声信号,然后根据电晕噪声的短时脉冲特性以及变压器冷却装置噪声的平稳性,利用谱减法语音增强技术分离出电晕噪声及变压器冷却装置噪声。研究结果表明:本体噪声、冷却装置噪声以及电晕噪声存在混叠现象;所分离出的本体噪声主要集中在100 Hz、200 Hz以及300 Hz三个窄带频率上;分离后的冷却装置噪声较为平稳,主要位于2 k Hz频率范围内;分离后的电晕噪声为宽频带噪声,具有短时脉冲性,分离前后脉冲信号的发生时间及幅值一致。对所分离噪声信号的时频特性分析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噪声 环境噪声 电晕噪声 小波包 谱减法 语音增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树复小波包变换语音增强新算法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娜 郑德忠 刘永红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83-987,共5页
实小波包变换是语音增强中效果较好的一种算法,利用阈值的方法对小波包系数进行压缩进而重构语音信号。分析了实小波包变换的平移敏感性,以及其对语音进行增强时的缺陷。提出采用双树复小波包变换方法进行语音增强,当低通滤波器和高通... 实小波包变换是语音增强中效果较好的一种算法,利用阈值的方法对小波包系数进行压缩进而重构语音信号。分析了实小波包变换的平移敏感性,以及其对语音进行增强时的缺陷。提出采用双树复小波包变换方法进行语音增强,当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对应的小波基近似为希尔伯特变换对时,该变换能大大减小实小波包变换中的平移敏感性。同时考虑小波包系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重叠块复阈值算法。结果表明,算法优于传统实小波包变换及点阈值算法,尤其对含周期噪声的语音信号,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算法的优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复小波 平移不变性 周期噪声 双树复小波包变换 重叠块复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听觉模型的子波变换语音增强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宝成 富煜清 黄志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A04期144-149,共6页
基于听觉模型的子波变换语音增强林宝成,富煜清黄志同(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南京210018)(南京理工大学自控系,南京210014)在许多实际的语音信号处理中,都迫切需要进行语音增强,例如,噪声环境中的语音识别[2]... 基于听觉模型的子波变换语音增强林宝成,富煜清黄志同(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南京210018)(南京理工大学自控系,南京210014)在许多实际的语音信号处理中,都迫切需要进行语音增强,例如,噪声环境中的语音识别[2]、语音编码、语音合成等。尽管有各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ditory PERCEPTION speech enhancement signal processing/wavelet trans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听觉特性的自适应小波语音增强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斌芳 李建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123-125,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人类听觉特性的自适应小波滤波算法。该方法用听觉感知小波变换对含噪语音信号进行小波分解,这样可以保证对信号频率和幅值的听觉特性,将经听觉感知小波变换所分离出来的噪声成分作为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入。通过采用递推最小... 提出一种基于人类听觉特性的自适应小波滤波算法。该方法用听觉感知小波变换对含噪语音信号进行小波分解,这样可以保证对信号频率和幅值的听觉特性,将经听觉感知小波变换所分离出来的噪声成分作为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入。通过采用递推最小二乘算法从而实现信噪分离的最佳滤波,以保证去除信号中的相关噪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非平稳信号在同频段对噪声成分和有用信号的最佳估计,提高了语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感知小波变换 语音增强 递推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听觉掩蔽效应的时频自适应小波阈值增强 被引量:2
6
作者 丁卫 王忠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768-3771,3856,共5页
针对浊音、清音和噪声的不同特性,结合听觉掩蔽并使用随尺度变化的多阈值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提出了多小波门限估计法,该方法针对不同声音成分,使用不同的与尺度有关的缩小因子调节门限值;通过估计各频带内的信噪比,实现了阈值的时频... 针对浊音、清音和噪声的不同特性,结合听觉掩蔽并使用随尺度变化的多阈值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提出了多小波门限估计法,该方法针对不同声音成分,使用不同的与尺度有关的缩小因子调节门限值;通过估计各频带内的信噪比,实现了阈值的时频自适应变化;用巴克小波包分解法模拟人耳临界带特性,用小波谱减法对带噪语音进行预增强,采用Johnston模型推导遮蔽阈值,并推导小波系数增益因子,用其调节时频自变化门限,即用听觉掩蔽效应进一步调节阈值。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降低了噪声干扰,并减少了语音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Bark小波包变换 噪声估计 小波阈值处理 掩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听觉小波包自适应语音增强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春辉 冯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5-59,共5页
建立了听觉模型的小波包,考察了传统小波分析的软硬阈值与Donoho提出的小波阈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动态阈值的计算方法.结果证明,该算法不仅较好地解决了音乐噪声的问题,而且其语音增强效果具有更高的清晰度和可懂度.
关键词 听觉掩蔽 小波包 阈值 语音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听觉模型的整数小波包域自适应音频密写
8
作者 韩佳 康志伟 罗准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8-200,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听觉模型的整数小波包域自适应音频密写方法。将音频载体分段后,采用整数提升小波包对候选段进行小波包分解。由听觉模型计算掩蔽阈值,根据子带掩蔽阈值和小波系数的特点对小波系数自适应地确定嵌入强度。引入Logistic混沌... 提出一种基于听觉模型的整数小波包域自适应音频密写方法。将音频载体分段后,采用整数提升小波包对候选段进行小波包分解。由听觉模型计算掩蔽阈值,根据子带掩蔽阈值和小波系数的特点对小波系数自适应地确定嵌入强度。引入Logistic混沌映射对秘密信息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不可感知的条件下嵌入容量大,安全性高,提取误差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密写 自适应 听觉模型 整数小波包变换 混沌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