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8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velet neural network aerodynamic modeling from flight data based on pso algorithm with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velocity disturbance 被引量:4
1
作者 甘旭升 端木京顺 +1 位作者 孟月波 丛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6期1592-1601,共10页
For the accurate description of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for aircraft,a wavelet neural network (WNN) aerodynamic modeling method from flight data,based o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with i... For the accurate description of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for aircraft,a wavelet neural network (WNN) aerodynamic modeling method from flight data,based o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with information sharing strategy and velocity disturbance operator,is proposed.In improved PSO algorithm,an information sharing strategy is used to avoid the premature convergence as much as possible;the velocity disturbance operator is adopted to jump out of this position once falling into the premature convergence.Simulations on lateral and longitudinal aerodynamic modeling for ATTAS (advanced technologies testing aircraft system)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chieve the accuracy improvement of an order of magnitude compared with SPSO-WNN,and can converge to a satisfactory precision by only 60 120 iterations in contrast to SPSO-WNN with 6 times precocities in 200 times repetitive experiments using Morlet and Mexican hat wavelet functions.Furthermore,it is prov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for aerodynamic modeling from flight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dynamic modeling flight data wavelet neural network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Wavelet Random Coupling Model in Monthly Rainfall Prediction
2
作者 DONG Lili XU Shuqin LIU Yang WANG Yunhe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1年第4期65-69,共5页
A Trous algorithm of wavelet transform was used to decompose wavelet signal, and the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equence of each wavelet transform, and the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correspond wi... A Trous algorithm of wavelet transform was used to decompose wavelet signal, and the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equence of each wavelet transform, and the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correspond with wavelet transform sequence was established, finally wavelet random coupling model was obtained by wavelet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Then, according to the rainfall data in crop growth period of Farm Chahayang from 1956 to 2008, the wavelet random coupling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fit the model prediction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diction and fitting accuracy of the model was high, the model could reflect the rainfall variation regulation in the region, and it was a practical prediction model. It wa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determine reasonably irrigation schedule and to use efficiency coefficient of precipitation resour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let random coupling model Farm Chahayang rainfall forecast Trous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增强位置编码Transformer的空域流量预测
3
作者 唐卫贞 刘波 +1 位作者 黄洲升 田齐齐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7-132,共6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航空技术的发展,对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提高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精度,减轻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压力,提出一种增强位置编码的Transformer模型。利用小波变换对原始空域流量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信噪...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航空技术的发展,对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提高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精度,减轻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压力,提出一种增强位置编码的Transformer模型。利用小波变换对原始空域流量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信噪比选出性能最优的小波基函数,再进一步计算出小波系数并将其融入位置编码,以增强模型对时间序列数据的理解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准确捕捉空中交通流量数据中的非平稳性和突变特征,其RMSE和MAPE评估指标较原始Transformer模型分别降低了29.9与2.9%,较LSTM模型分别降低了34.5与3.4%。该模型不仅提升了空域流量预测的准确性,也证实了小波变换在增强模型时间序列数据理解中的有效性,且为交通流量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域流量预测 增强位置编码 Transformer模型 小波变换 LSTM模型 小波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TR模型的轻量化茶叶病虫害检测方法
4
作者 宋军 张佑丞 +1 位作者 徐锋 焦万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47,54,共10页
针对复杂背景和多目标遮挡导致的检测精度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轻量化茶叶病虫害检测方法。该方法在现有DETR模型基础上引入小波变换-卷积模块,在减少模型参数量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对多尺度特征的捕获能力;结合多尺度多头注... 针对复杂背景和多目标遮挡导致的检测精度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轻量化茶叶病虫害检测方法。该方法在现有DETR模型基础上引入小波变换-卷积模块,在减少模型参数量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对多尺度特征的捕获能力;结合多尺度多头注意力机制,实现了跨尺度的全局特征融合,有效克服了传统注意力机制在小目标检测中的局限性;通过设计上下文引导空间特征重建特征金字塔网络,进一步提升复杂场景下目标检测的鲁棒性和精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识别准确率达97.7%,参数量和浮点运算量均降低35%以上;通过在树莓派平台部署验证,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茶叶病虫害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病虫害检测 DETR模型 小波变换 多尺度自注意力 树莓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WT-CNN-Informer模型的液压支架压力多步长预测
5
作者 张传伟 张刚强 +1 位作者 路正雄 李林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3,共7页
为了实现液压支架压力多步长精准预测,提出1种基于DWT-CNN-Informer模型的压力多步长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将预处理后的压力时序数据分解为趋势项和周期项频率分量;各频率分量输入卷积神... 为了实现液压支架压力多步长精准预测,提出1种基于DWT-CNN-Informer模型的压力多步长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将预处理后的压力时序数据分解为趋势项和周期项频率分量;各频率分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提取频率特征;提取的频率特征输入Informer编码器,经位置编码和多头概率稀疏自注意力机制捕捉时序变化特征,并结合自注意力蒸馏减少特征冗余;将Informer解码器改为全连接层,直接输出各分量多步长预测结果;重构叠加各分量多步长预测结果得到液压支架压力多步长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预测步长分别为6,12,24时,DWT-CNN-Informer模型相比LSTM、Informer、CNN-Informer模型在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对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SMAPE)指标上均表现出更高预测精度。研究结果为液压支架压力精准预测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压力 多步长预测 离散小波变换 CNN模型 In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光谱子空间和模型导向的高光谱图像超分辨率研究
6
作者 刘丛 梅海闽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3-380,共8页
针对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无法通用于不同波段的高光谱图像以及缺乏可解释性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光谱子空间映射和模型引导的高光谱图像超分辨率算法.首先,使用光谱子空间分解将原始图像映射到低维空间中,既... 针对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无法通用于不同波段的高光谱图像以及缺乏可解释性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光谱子空间映射和模型引导的高光谱图像超分辨率算法.首先,使用光谱子空间分解将原始图像映射到低维空间中,既可以增加光谱间的相关性又可以去除不同波段高光谱图像对网络的限制.其次,使用小波变换将稀疏矩阵分解为高频特征和低频特征,挖掘图像中的纹理和结构等高频信息.再者,以超分辨率重建模型为指导,将ADMM分解后的子模型优化展开为深度网络的形式,增加了深度网络设计的可解释性.最终,使用逆小波变换后将重建的系数矩阵映射到原始的全谱空间中.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在定量指标和主观视觉方面均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超分辨率 模型引导 光谱子空间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的无线传感网络通信传输信号延迟消除方法
7
作者 崔蕾 王同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3-549,共7页
为了解决受环境影响无线传感网络通信传输信号的延迟问题,提出了一种传输信号延迟消除的方法。将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和小波神经网络(WNN)相结合,进行通信传输信号延迟的组合预测。根据延迟预测结果设计传输信号延迟消除流程... 为了解决受环境影响无线传感网络通信传输信号的延迟问题,提出了一种传输信号延迟消除的方法。将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和小波神经网络(WNN)相结合,进行通信传输信号延迟的组合预测。根据延迟预测结果设计传输信号延迟消除流程的步骤和约束条件,并以此构建无线传感网络通信传输的优化目标函数,引入免疫克隆蛙跳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获取最优的传输方案。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法的延迟预测误差和端到端延迟误差低于0.01 s,能量消耗最大值为6.4 W,平均丢包率最大值为0.286%。上述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准确预测和消除无线传感网络通信传输信号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传输信号 延迟消除 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 小波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OX-VMD联合小波阈值去噪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文凯 王果 +2 位作者 闵永智 苏鹏飞 刘昕玥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0-270,共11页
针对光伏功率数据中的噪声干扰、蕴含信息难以提取以及预测模型误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优化数据处理以及预测误差修正的多阶段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模型。首先,采用组合赋权法计算气象特征相关性,利用赤狐优化算法(FOX)优化变分模态分解方... 针对光伏功率数据中的噪声干扰、蕴含信息难以提取以及预测模型误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优化数据处理以及预测误差修正的多阶段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模型。首先,采用组合赋权法计算气象特征相关性,利用赤狐优化算法(FOX)优化变分模态分解方法(VMD)参数,结合最优小波阈值方法(WT)进行数据预处理;其次,对每个固有模态函数(IMF)分量构建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模型,叠加重构得到初步预测结果;最后,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修正初步预测结果,获得最终预测值。算例分析表明,实验数据测试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值分别为5.21 kW、3.01 kW和0.01%,相比原始BiLSTM模型降低81.01%、82.80%和88.89%,证明所提模型可有效提取信息,减少噪声干扰,降低预测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功率预测 模态分解 小波阈值去噪 多阶段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列视角下的短期风功率渐进式预测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宇航 姜爱华 +1 位作者 田君杨 甘定福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4-513,共10页
针对短期风功率预测现有预测方法缺少对序列子过程时延相似性的考虑、预测结果受制于序列分解效果以及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小波软阈值去噪(WSTD)和改进Autoformer的组合预测方法。首先,使用小波软阈值去噪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针对短期风功率预测现有预测方法缺少对序列子过程时延相似性的考虑、预测结果受制于序列分解效果以及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小波软阈值去噪(WSTD)和改进Autoformer的组合预测方法。首先,使用小波软阈值去噪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减少噪声对预测精度的影响;其次,将具有自相关机制的Autoformer模型应用于短期风功率预测,在序列视角下挖掘周期依赖关系;最后,基于多级离散小波变换构建深度分解架构对Autoformer模型进行改进,提高Autoformer模型对复杂时间模式的分解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组合模型预测精度优于单一的模型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4个季节的算例中,与Autoformer模型相比RMSE和MAE指标平均下降19.86%和19.07%,R2平均提高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功率 小波变换 自相关 改进Autoformer模型 短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D-Wavelet降噪模型在动态变形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玉玲 张兆江 +1 位作者 姚习康 刘海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80,85,共5页
针对由于多路径等因素的影响,采用GPS进行动态监测数据精度不能满足变形分析需要的问题,结合小波和经验模态分解(EMD)数据降噪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动态变形数据降噪模型EMD-Wavelet模型。将该模型用于动态坐标序列的降噪处理,通过小波方法... 针对由于多路径等因素的影响,采用GPS进行动态监测数据精度不能满足变形分析需要的问题,结合小波和经验模态分解(EMD)数据降噪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动态变形数据降噪模型EMD-Wavelet模型。将该模型用于动态坐标序列的降噪处理,通过小波方法对EMD分解的模态分量进行降噪,EMD对降噪后的模态函数进行重构,得到去噪后的坐标序列。与Wavelet、Kalman滤波、Kalman平滑和EMD相比较,EMD-Wavelet模型可以得到相对较高的信噪比和最小的均方根差、归一化绝对误差和偏差,表明EMD-Wavelet模型在GPS动态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相对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D 小波变换 降噪模型 动态变形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小波变换的露天矿无人车视觉多任务感知方法
11
作者 李少博 顾清华 +1 位作者 阮顺领 江松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53-766,共14页
高效的环境感知是实现露天矿无人驾驶的关键一环,同时获取环境中障碍物位置、距离和可行驶区域等多种特征,已经成为无人矿卡感知露天矿复杂恶劣环境的急需任务。以往的单任务检测或分割方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这些研究未能实现有... 高效的环境感知是实现露天矿无人驾驶的关键一环,同时获取环境中障碍物位置、距离和可行驶区域等多种特征,已经成为无人矿卡感知露天矿复杂恶劣环境的急需任务。以往的单任务检测或分割方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这些研究未能实现有机结合,顺序执行多个单一任务受到计算能力限制,难以满足无人驾驶环境感知需求。因此提出一种融合小波变换的露天矿无人车视觉多任务感知方法,集成了障碍物实例分割、可行驶区域识别和深度预测任务,具备独立的环境感知能力,能够为无人车环境感知系统提供高效与高鲁棒性的环境感知支持。首先为满足不同任务的不同特征提取需求,结合了RepNCSPELAN4和ADown模块,实现模型内部高效梯度路径规划和细节信息保留,从而在保证模型轻量化的同时,提升特征提取的准确性。其次设计了融合小波变换的CWT模块,利用小波变换扩大感受野提升特征低频响应,提升分割与深度预测任务的精度。最后针对多任务模型收敛困难问题,使用基于梯度损失的Gradnorm方法,自适应平衡多个任务之间的损失。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不同任务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障碍物检测任务精度达到了0.872,可行驶区域分割mIOU达到了0.891,深度预测任务A1精度达到了0.844。实车环境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相较于顺序执行多种任务,在精度相近的情况下,减少了47.8%的推理耗时与39.7%的内存占用,对复杂恶劣环境下露天矿视觉环境感知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无人驾驶 环境感知 多任务模型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切片小波变换和注意力增强ConvNeXt模型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
12
作者 崔素晓 武哲 +2 位作者 崔彦平 张强 赵月静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针对传统手工提取故障特征过度依赖专家的先验知识,导致信息提取不完全、效率低、成本高、漏诊误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切片小波变换(Frequency Slice Wavelet Transform,FSWT)和注意力增强ConvNeXt模型的新方法,用于行星齿轮箱故... 针对传统手工提取故障特征过度依赖专家的先验知识,导致信息提取不完全、效率低、成本高、漏诊误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切片小波变换(Frequency Slice Wavelet Transform,FSWT)和注意力增强ConvNeXt模型的新方法,用于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该方法在ConvNeXt模型基础上融合卷积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使网络更加聚焦于关键区域的特征,减小无关目标的干扰。通过FSWT将一维振动信号转化为具有二维特征的时频谱图像,输入到改进后的网络中进行自动特征提取,并建立特征空间与故障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不同故障模式的准确区分。利用动力传动模拟实验台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网络模型,改进后的ConvNeXt模型能够准确识别出齿轮特定类型的故障,且噪声干扰下依旧展现出良好的鲁棒性。所得研究成果可为行星齿轮箱智能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箱 频率切片小波变换 注意力机制 ConvNeXt模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T和ResNet50-TL-S模型的小样本齿轮箱故障诊断模型
13
作者 许家瑞 陈焰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8-1468,共11页
在传统齿轮箱故障诊断过程中,因故障样本稀缺会导致模型的故障诊断精度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压缩小波变换(SWT)和ResNet50-TL-S模型的小样本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模型)。首先,使用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对采集到的齿轮箱振... 在传统齿轮箱故障诊断过程中,因故障样本稀缺会导致模型的故障诊断精度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压缩小波变换(SWT)和ResNet50-TL-S模型的小样本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模型)。首先,使用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对采集到的齿轮箱振动信号进行了阈值化去噪处理,消除了背景噪声;然后,使用同步压缩小波变换算法,对去噪后的振动信号进行了时频分析和时频变换,将一维去噪信号转变为二维时频图,用于构建故障诊断模型的训练样本;接着,对预训练ResNet50模型进行了微调,实现了迁移学习(TL)目的,并对迁移学习模型进行了轻量化改进,同时在模型内部嵌入了多头注意力机制,用于改善模型对不同特征权重的分配;最后,使用2组齿轮副数据和2组轴承数据,对基于SWT和ResNet50-TL-S模型的小样本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WT和ResNet50-TL-S模型的小样本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在无负荷工况下的单齿轮副故障诊断中,模型分类精度高达99.45%,模型训练时间为644 s;在齿轮副和轴承多重故障诊断中,模型分类精度为99.59%,模型训练时间为643 s;在有负荷工况的轴承和齿轮副多重故障诊断中,模型分类精度为98.12%,模型训练时间为646 s。这表明基于SWT和ResNet50-TL-S模型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具备较高的齿轮箱故障诊断精度和较短的模型训练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传动 小波阈值去噪 同步压缩小波变换 ResNet50模型 轻量化改进 多头注意力机制 迁移学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全张量航空重力梯度数据的区域重力场快速建模方法
14
作者 吴怿昊 罗志才 +2 位作者 汪海洪 何秀凤 杨萌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9-787,共19页
本文研究了基于径向基函数融合航空重力梯度张量数据重建高分辨率区域重力场模型的方法.针对传统勒让德级数展开方法存在求解复杂度高、计算效率低的局限性,以泊松小波基函数为例构建了基函数及其一阶、二阶偏导数快速递推计算的封闭解... 本文研究了基于径向基函数融合航空重力梯度张量数据重建高分辨率区域重力场模型的方法.针对传统勒让德级数展开方法存在求解复杂度高、计算效率低的局限性,以泊松小波基函数为例构建了基函数及其一阶、二阶偏导数快速递推计算的封闭解析表达式,建立了融合全张量重力梯度数据的快速建模方法.以加拿大圣乔治海湾为例,采用全张量航空重力梯度数据恢复了格网分辨率约为0.5 km的陆海统一重力场模型,量化了采用不同重力梯度分量对于建模的贡献,并利用实测地面重力数据检核了采用航空重力梯度恢复的重力场模型.数值分析表明,仅采用单一重力梯度分量建模时,利用垂直分量建模对于重力场重建的贡献较大,且基于垂直分量求解模型的精度较高.此外,相比于仅采用单一重力梯度分量建模的结果,联合多个梯度分量建模能提升重力场模型的精度.较之于已有全球高阶重力场模型和测高重力异常数据,联合航空重力梯度数据求解的局部重力场模型在短波段的精度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重力梯度测量 全张量重力梯度数据 高分辨率重力场建模 泊松小波基函数 快速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分解和BDLTM-GRU混合模型相融合的桥梁耦合极值应力高精度预测
15
作者 杨渡 樊学平 刘月飞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6-1035,共10页
为实现桥梁耦合极值应力的高精度预测,采用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法对监测极值应力进行分解,取分解后的低频数据为趋势项信息,高频数据为车辆荷载效应信息,趋势项减去其均值为温度荷载效应信息,通过以上步骤实现桥梁极值应力的解耦。建立双变... 为实现桥梁耦合极值应力的高精度预测,采用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法对监测极值应力进行分解,取分解后的低频数据为趋势项信息,高频数据为车辆荷载效应信息,趋势项减去其均值为温度荷载效应信息,通过以上步骤实现桥梁极值应力的解耦。建立双变量(引入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项)贝叶斯动态线性趋势性模型(BDLTM)对低频极值应力进行预测分析;采用GRU神经网络模型对高频极值应力进行预测分析;实现耦合极值应力的叠加预测。利用天津富民桥的监测耦合数据验证BDLTM-GRU模型的可行性,同时与耦合极值应力的单BDLTM和单GRU模型进行精度比较,验证BDLTM-GRU模型预测的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极值应力 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法 BDLTM-GRU模型 BDLTM GRU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TT-iTransformer时序预测的容器群伸缩策略研究
16
作者 陈奇超 叶楠 曹炳尧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88-98,共11页
Kubernetes默认的HPA策略因其特有的响应性机制而存在扩缩容滞后的局限。为了提高资源的响应性能和资源利用率,本文引入了基于时序资源负载预测的弹性伸缩策略,预测部分创新得提出了WTT-iTransformer模型对集群资源进行预测。已知iTrans... Kubernetes默认的HPA策略因其特有的响应性机制而存在扩缩容滞后的局限。为了提高资源的响应性能和资源利用率,本文引入了基于时序资源负载预测的弹性伸缩策略,预测部分创新得提出了WTT-iTransformer模型对集群资源进行预测。已知iTransformer不仅在长期序列预测表现优异,还可通过变量序列作为token嵌入获取了多变量间的关联性。本文通过增加了小波变换卷积层WTConv2d和多尺度时间卷积网络的WTT-iTransformer模型可以更精确地从时、频域两方面提取资源时间序列的长期特征与依赖关系,更符合容器使用特征的预测。基于该模型的负载变化预测,能够实现高、低流量发生的初期进行快速扩缩容,以解决反应滞后和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WTT-iTransformer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和更低的训练误差,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集群负载的变化趋势,改进的弹性伸缩策略与Kubernetes传统的HPA相比更加智能、稳定,在负载特征明显、突发性负载较多的场景展现出显著提升,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bernetes 时序预测模型WTT-iTransformer 负载预测 混合弹性伸缩策略 小波变换卷积 时间卷积网络 iTrans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西藏地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17
作者 孟慧美 吴凌霄 +1 位作者 宣越健 米玛旺堆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11,共13页
基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方法、随机森林(RF)方法、Prophet方法构建适合西藏地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预测模型,利用羊八井地区2000~2021年MODIS遥感NDVI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地... 基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方法、随机森林(RF)方法、Prophet方法构建适合西藏地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预测模型,利用羊八井地区2000~2021年MODIS遥感NDVI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地区植被覆盖率总体呈现不明显减少趋势;3个预测模型中,RF预测精度最高,其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决定系数,分别达到了6.92%、4.04%、0.9;小波变换方法能有效提高模型预测精度;组合模型可以提高预测精度,其中误差倒数权重组合模型优于平均权重和方差倒数加权组合模型。因此可以利用RF等机器学习方法结合小波变换、组合模型在西藏地区进行NDVI预测,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预测模型 随机森林(RF)方法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方法 Prophet方法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连续小波变换与卷积注意力模块建立秦艽的定性分析模型
18
作者 周玉 李四海 +1 位作者 李坤鹏 王泽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6-442,共7页
针对近红外光谱的处理研究大多聚焦于对原始的一维光谱信号直接进行卷积特征抽取,为了更加全面地挖掘光谱数据中的信息,提高分类模型的建模效果,提出了连续小波变换与卷积注意力模块建立秦艽定性分析模型的方法。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将一... 针对近红外光谱的处理研究大多聚焦于对原始的一维光谱信号直接进行卷积特征抽取,为了更加全面地挖掘光谱数据中的信息,提高分类模型的建模效果,提出了连续小波变换与卷积注意力模块建立秦艽定性分析模型的方法。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将一维的信号转换为二维图像表现形式,以得到的小波时频图作为光谱特征,建立具有注意力机制的秦艽近红外光谱的卷积神经网络定性分析模型Att-GoogleNet,并通过翻转、对比度增强以及加入高斯噪声来扩充数据集实现数据增强,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结果表明:对207个秦艽样品的产地进行分析,Att-GooogleNet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为99.6%,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特异度、F1分数均优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连续小波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模型 秦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velet 模型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陈萍 杨煜普 许晓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66-68,共3页
小波分析理论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数学分支.为了研究Wavelet分析理论在控制问题中系统辨识领域的应用,提出了Wavelet模型并分析了其结构和特征.同时,引入Laguerre模型作为与Wavelet模型进行对比... 小波分析理论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数学分支.为了研究Wavelet分析理论在控制问题中系统辨识领域的应用,提出了Wavelet模型并分析了其结构和特征.同时,引入Laguerre模型作为与Wavelet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的对象,剖析了两者的相同之处及差异.通过将Laguerre模型与Wavelet模型同时应用于构造具有延时因子的线性系统的模型中,经分析比较,发现Wavelet模型优越于Laguere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 wavelet模型 控制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变形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预测模型
20
作者 姚佳池 赵二峰 +1 位作者 刘峰 宋桂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7,共9页
针对大坝变形序列的噪声信息,一次模态分解难以对其充分挖掘剔除,通过辛几何模态分解和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将变形实测序列解耦为不同频率的模态分量,使用最大信息系数对模态分量和实测序列进行相关性检验,并采用小波... 针对大坝变形序列的噪声信息,一次模态分解难以对其充分挖掘剔除,通过辛几何模态分解和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将变形实测序列解耦为不同频率的模态分量,使用最大信息系数对模态分量和实测序列进行相关性检验,并采用小波阈值对相关性弱的模态分量去噪重构,有效剔除实测序列中的噪声,利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模型对重构序列进行预测。应用实例表明,采用二次模态分解方法能有效剔除大坝变形实测序列中的噪声信息,建立的组合预测模型可以充分挖掘大坝变形与环境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且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为大坝长效服役性态预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变形 二次模态分解 小波阈值去噪 注意力机制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