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rmination of the parameters of a linear-viscoelastic thin layer using the normally-incident ultrasonic waves 被引量:1
1
作者 姚桂锦 吕卫国 +3 位作者 宋若龙 崔志文 张香林 王克协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7期350-357,共8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of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four layer parameters (mass density, longitudinal velocity, the thickness and attenuation) of an immersed linear-viscoelastic thin layer by using the...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of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four layer parameters (mass density, longitudinal velocity, the thickness and attenuation) of an immersed linear-viscoelastic thin layer by using the normally-incident reflected and transmitted ultrasonic waves. The analytical formula of the layer thickness related to the measured trans- mitted transfer functions is derived. The two determination steps of the four layer parameters are developed, in which acoustic impedance, time-of-flight and attenuation are first determined by the reflected transfer functions. Using the derived formula, it successively calculates and determines the layer thickness, longitudinal velocity and mass density by the measured transmitted transfer functions. According to the two determination steps, a more feasible and simplified measurement setups is described. It is found that only three signals (the reference waves, the reflected and transmitted waves) need to be recorded in the whole measuremen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four layer parameters. A study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against the experimental noises and the error analysis of the four layer parameters are made. This study lay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practical measurement of a linear-viscoelastic thin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ic determination normally-incident reflected/transmitted waves layer parameters linear-viscoelastic thin lay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顶岛式斜坡堤的堤顶高程设计方法
2
作者 阳磊 祝健康 李江文 《水运工程》 2025年第1期56-60,121,共6页
针对低顶岛式斜坡堤的堤顶高程确定方法,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和所依托的工程实践,探讨影响低顶岛式斜坡堤的堤顶高程设计关键因素,对强浪向分散、常浪向集中的情况提出堤顶高程宜使堤后次生波与非掩护浪向设计波浪基本相当的设计理念... 针对低顶岛式斜坡堤的堤顶高程确定方法,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和所依托的工程实践,探讨影响低顶岛式斜坡堤的堤顶高程设计关键因素,对强浪向分散、常浪向集中的情况提出堤顶高程宜使堤后次生波与非掩护浪向设计波浪基本相当的设计理念,并结合工程案例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理念合理、可行,对未来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顶岛式斜坡堤 顶高程 设计波浪要素 次生波 物理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调频连续波的合作式通信辐射源测距
3
作者 孙志国 赵旭 王震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6-503,共8页
针对加速运动目标参数估计中,离散多项式变换方法无法进行非整数估计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瑞夫算法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和基于Chirp-Z变换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2种新型离散多项式变换算法,对加速运动目标速度和加速度进行估计,并对2种算法... 针对加速运动目标参数估计中,离散多项式变换方法无法进行非整数估计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瑞夫算法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和基于Chirp-Z变换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2种新型离散多项式变换算法,对加速运动目标速度和加速度进行估计,并对2种算法的估计误差和计算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2种算法在信噪比-20 dB时均方误差开始接近克拉美罗界。基于瑞夫算法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与3次迭代基于Chirp-Z变换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均可在较低信噪比下可实现任意频率的有效估计且性能接近,二者均可实现低信噪比下速度、加速度的有效估计,但基于瑞夫算法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计算量远小于3次迭代基于Chirp-Z变换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调频信号 参数估计 多项式变换法 通信辐射源测距 加速度估计 速度估计 克拉美罗界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波理论及其在黄土坡面径流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建英 赵廷宁 +1 位作者 孙保平 孙立达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1,共11页
从运动波理论的基本方程入手,分析坡面产流机制,推导出某一时刻坡面上任一点的运动波方程的理论解析解.根据对坡面径流过程的分析,将坡面径流过程分成涌水阶段,平稳阶段和消退阶段,分别各阶段推导出了运动波方程理论解析解的求解公式.... 从运动波理论的基本方程入手,分析坡面产流机制,推导出某一时刻坡面上任一点的运动波方程的理论解析解.根据对坡面径流过程的分析,将坡面径流过程分成涌水阶段,平稳阶段和消退阶段,分别各阶段推导出了运动波方程理论解析解的求解公式.最后用模型去拟合实测径流过程,求取各次降雨的参数值~i0,a和m,对理论公式进行修正,建立了~i0,a,t_a,T_c,t_h的预测模型.如果已知坡面基本状况、坡度、降雨强度及前期土壤含水量,利用本文提出的模型即可预测单次暴雨下坡面末端径流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运动波理论 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的检测和参数估计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文涛 郑纪彬 +2 位作者 苏涛 朱凯然 张龙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62-1568,共7页
针对长时间积累较难在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的检测和参数估计中应用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联合变窗长相干平均法与循环平稳法的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算法。首先基于分段相干的思想采用变窗长相干平均法提高信噪比的增益,然后利... 针对长时间积累较难在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的检测和参数估计中应用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联合变窗长相干平均法与循环平稳法的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算法。首先基于分段相干的思想采用变窗长相干平均法提高信噪比的增益,然后利用循环平稳法完成信号的检测和参数估计。该算法以较低计算复杂度实现信号的长时间积累,并且解决了起始时间给信号检测和参数估计带来的问题,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具有较好的估计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检测 参数估计 线性调频连续波 循环平稳 相干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算法 被引量:16
6
作者 朱文涛 苏涛 +2 位作者 杨涛 郑纪彬 张龙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2-558,共7页
针对长时间积累的方法较难在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的检测和参数估计中应用的问题,该文基于归一化变窗长相干平均法,提出一种联合帧间相关法与循环平稳法的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归一化变窗长相干平均法实... 针对长时间积累的方法较难在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的检测和参数估计中应用的问题,该文基于归一化变窗长相干平均法,提出一种联合帧间相关法与循环平稳法的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归一化变窗长相干平均法实现噪声方差的一致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帧间相关法实现周期的精确估计,最后利用循环平稳法估计信号的相位参数。该算法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实现信号的长时间积累,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具有较好的估计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检测 参数估计 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 归一化变窗长相干平均 帧间相关 循环平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RFT的对称三角LFMCW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 被引量:34
7
作者 刘锋 徐会法 陶然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64-1870,共7页
对称三角线性调频连续波(STLFMCW)信号是一种典型的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该文通过分析STLFMCW信号在分数阶Fourier变换(FRFT)域的频谱分布特征,发现STLFMCW信号包含的各段LFM信号在其对应的"最佳"FRFT域内具有很好的能量聚集... 对称三角线性调频连续波(STLFMCW)信号是一种典型的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该文通过分析STLFMCW信号在分数阶Fourier变换(FRFT)域的频谱分布特征,发现STLFMCW信号包含的各段LFM信号在其对应的"最佳"FRFT域内具有很好的能量聚集性;各段LFM信号在频域内会完全重叠,叠加的频谱幅度较高,在低信噪比条件下,严重影响STLFMCW信号的检测与参数估计。因此,利用FRFT检测STLFMCW信号时,必须克服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FRFT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STLFMCW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方法。该算法解决了由STLFMCW信号的频谱叠加给信号检测带来的问题,而且,克服了信号尖峰的高度必须高于噪声幅度的限制,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最后,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对称三角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 参数估计 分数阶FOURIER变换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的周期分数阶Fourier变换检测与估计 被引量:21
8
作者 朱健东 赵拥军 唐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27-1833,共7页
分数阶Fourier变换(FRFT)对LFM信号具有最优检测能力,但对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信号的检测与估计是次优的。由于LFMCW信号可视为LFM信号的周期拓展,基于FRFT对LFM信号的能量聚集和相干累积思想,该文提出一种新的信号处理方法周期分数阶... 分数阶Fourier变换(FRFT)对LFM信号具有最优检测能力,但对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信号的检测与估计是次优的。由于LFMCW信号可视为LFM信号的周期拓展,基于FRFT对LFM信号的能量聚集和相干累积思想,该文提出一种新的信号处理方法周期分数阶Fourier变换,以实现对LFMCW信号的检测和估计。周期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核函数可以与LFMCW信号实现最佳匹配,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随着观测时间的增加,可以实现对LFMCW信号的渐进最优估计,具有比FRFT更优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分数阶Fourier变换 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 参数估计 信噪比增益 最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周期Choi-Williams Hough变换的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参数估计算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颖 陈殿仁 +1 位作者 陈磊 李兴广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35-1140,共6页
在采用联合CWH(Choi-Williams Hough)变换估计多周期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信号的参数时,当观察时间大于一个周期时,输出信号的信噪比不再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时频图中会出现多个峰值干扰信号参数的估计。结合CWH对LFMCW信号的能量聚... 在采用联合CWH(Choi-Williams Hough)变换估计多周期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信号的参数时,当观察时间大于一个周期时,输出信号的信噪比不再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时频图中会出现多个峰值干扰信号参数的估计。结合CWH对LFMCW信号的能量聚集和相干累积思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周期CWH变换的多周期LFMCW信号的参数估计算法,给出了多周期LFMCW信号的PCWH变换公式;分析了PCWH输出信噪比与观测时间和观测样本信噪比的关系;分析了参数估计精度。最后,数值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证明在对多周期LFMCW信号参数估计时,PCWH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线性调频连续波 Choi—Williams Hough变换 周期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信噪比下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的参数估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文涛 苏涛 +2 位作者 杨涛 郑纪彬 朱凯然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58-1164,共7页
针对长时间积累较难在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的检测和参数估计中应用的问题,提出一种联合帧间相关法与循环平稳法的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算法.利用帧间相关法实现信号的检测和周期的精确估计,利用循环平稳法完成信号相位参数... 针对长时间积累较难在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的检测和参数估计中应用的问题,提出一种联合帧间相关法与循环平稳法的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算法.利用帧间相关法实现信号的检测和周期的精确估计,利用循环平稳法完成信号相位参数的估计.该算法以较低计算复杂度实现信号的长时间积累,解决了起始时间给信号检测和参数估计带来的问题,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具有较好的估计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检测 参数估计 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 帧间相关 循环平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与Prony法的时变系统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4
11
作者 贾承林 黄方林 栾旭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20,共5页
研究AR和Prony法的线性时变振动系统的模态参数识别。提出可以处理非平稳信号的时变Prony法。采用递推最小二乘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并讨论基函数的选择,其中以时间多项式基、离散长球面基以及离散余弦基下所识别的效果较好。为验证方法的... 研究AR和Prony法的线性时变振动系统的模态参数识别。提出可以处理非平稳信号的时变Prony法。采用递推最小二乘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并讨论基函数的选择,其中以时间多项式基、离散长球面基以及离散余弦基下所识别的效果较好。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数字仿真和附加质量随时间连续变化的悬臂梁的模态分析试验,试验结果和理论结果比较,表明了提出的线性时变系统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模态参数识别 时变Prony法 基函数 线性时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江水布垭马崖高边坡岩体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诗湖 边智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237-239,共2页
采用岩体声波测试、岩体力学试验及岩体质量评价等手段,研究了马崖高边坡岩体力学性质,并进行了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研究成果表明,卸荷作用对坚硬岩类影响较大、对软岩类影响较小。
关键词 边坡 力学参数 声波测试 力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HT的拉杆转子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3
13
作者 边涛 谢寿生 刘云龙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5期23-28,共6页
为准确获取航空发动机拉杆转子结构模态特性,应用Hilbert-Huang变换(HHT)方法对结构的模态参数进行识别。首先对结构脉冲响应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和经验模式分解(EMD),进而得到结构各阶模态响应信号,然后对信号进行Hilbert变换获取其瞬时特... 为准确获取航空发动机拉杆转子结构模态特性,应用Hilbert-Huang变换(HHT)方法对结构的模态参数进行识别。首先对结构脉冲响应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和经验模式分解(EMD),进而得到结构各阶模态响应信号,然后对信号进行Hilbert变换获取其瞬时特性,最后对瞬时幅值自然对数和相位进行线性拟合,根据拟合结果计算出模态参数,通过与实验值的对比论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拉杆转子 模态参数 HILBERT-HUANG变换 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参数地震波测定理论及应用实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底青云 王妙月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55,共5页
本文在频率域导出了线性流变体介质内的波动方程,同时也给出了黏弹性参数随空间坐标缓变时的近似波动方程表达式,明确了黏弹性参数和波相速度及各类波初动振幅之间的关系。作为例证,先用有限元方法生成黏弹性介质中的理论波场,用其直达... 本文在频率域导出了线性流变体介质内的波动方程,同时也给出了黏弹性参数随空间坐标缓变时的近似波动方程表达式,明确了黏弹性参数和波相速度及各类波初动振幅之间的关系。作为例证,先用有限元方法生成黏弹性介质中的理论波场,用其直达波、透射波、反射波初动振幅获得了衰减系数,并进而反演得到黏滞性参数和弹性参数的比值。与模型值的对比表明,所得反演值合理,该方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测定 地震波 黏弹性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地波雷达的脉冲压缩和波形参数设计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希信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3-55,共3页
高频地波雷达发射线性调频中断连续波信号,采用去斜方式的脉冲压缩。该脉压实际上是根据目标距离平移门控脉冲的梳状谱,所以雷达的距离分辨率等于梳齿宽度,文中给出了仿真实例;对于避免距离和速度模糊的波形参数设计进行了原理性的讨论... 高频地波雷达发射线性调频中断连续波信号,采用去斜方式的脉冲压缩。该脉压实际上是根据目标距离平移门控脉冲的梳状谱,所以雷达的距离分辨率等于梳齿宽度,文中给出了仿真实例;对于避免距离和速度模糊的波形参数设计进行了原理性的讨论,给出了避免距离和速度模糊的波形设计原则。对文献中的子脉宽限制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该条件是不必要的。文中的研究对于设计高频地波雷达波形参数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地波雷达 线性调频中断连续波 脉冲压缩 波形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W测试的多斜率传播模型校正方法(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韦再雪 杨大成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471-477,共7页
为了提高多斜率传播模型(包括双斜率和三斜率传播模型)的实用性,以及无线网络规划中传播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CW(Carrier Wave)测试的多斜率传播模型校正方法。该算法通过多斜率传播模型迭加街区损耗及地物损耗分量将模型扩展,... 为了提高多斜率传播模型(包括双斜率和三斜率传播模型)的实用性,以及无线网络规划中传播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CW(Carrier Wave)测试的多斜率传播模型校正方法。该算法通过多斜率传播模型迭加街区损耗及地物损耗分量将模型扩展,整理成为线性的形式,并将每个分段划分为本地中值分量和随机分量两个部分,采用迭代式线性最小二乘法,在每次迭代中依次求解出两个分量中的各项系数,并引入系数有效性控制以保证校正后模型能够有效使用。通过实验和仿真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为无线网络规划工程中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斜率传播模型 传播模型校正 传播预测 CW测试 最小二乘法 无线网络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岸坡应力场及卸荷带划分量化指标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日运 刘田珂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6-80,共5页
由于河谷下切或者人工开挖造成的边坡卸荷以及卸荷带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常见地质现象,而卸荷带的划分直接关系到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建基面的选择.在分析金沙江梯级开发某水电站岸坡应力场的基础上,结合卸荷带的成因,使用卸荷... 由于河谷下切或者人工开挖造成的边坡卸荷以及卸荷带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常见地质现象,而卸荷带的划分直接关系到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建基面的选择.在分析金沙江梯级开发某水电站岸坡应力场的基础上,结合卸荷带的成因,使用卸荷裂隙线密度、张开度、弹性波波速和完整性系数4个量化指标进行卸荷带的划分.结合工程实际,使用卸荷量化指标对卸荷带进行划分,提出了对该工程区域卸荷带划分标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坡应力场 卸荷带划分 卸荷裂隙线密度 卸荷裂隙张开度 弹性波波速 完整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SFrFT的STLFMCW信号参数估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江 赵拥军 朱健东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2年第6期11-15,20,共6页
结合低截获概率雷达中常用的对称三角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STLFMCW)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高斯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GSFrFT)的STLFMCW信号参数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在分数阶域二维时频面内搜索最佳旋转角,确定FrFT阶数,接着做信号的GSFrFT,... 结合低截获概率雷达中常用的对称三角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STLFMCW)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高斯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GSFrFT)的STLFMCW信号参数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在分数阶域二维时频面内搜索最佳旋转角,确定FrFT阶数,接着做信号的GSFrFT,然后在分数阶域表示出信号的时频关系,最后通过高斯窗长的调整实现信号参数的有效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较低信噪比下精确估计信号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三角线性调频连续波 高斯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参数非线性系统在确定性荷载下的随机响应分析
19
作者 尤凤翔 郎悦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4年第6期29-32,共4页
应用摄动法和随机中心差分法,研究了具有随机参数的非线性系统在确定性荷载下的随机响应,得到了均方响应的一种近似迭代关系。并分析了随机参数反对称层合板的统计特性。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随机参数 非线性系统 响应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主动悬架LQR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雅璇 罗建南 +2 位作者 罗小桃 杨晓青 喻凡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66,共6页
针对主动悬架LQR控制策略中性能指标的权重系数依靠经验选取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人工蜂群算法对LQR控制器的权重系数进行优化。对于标准人工蜂群算法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在跟随蜂阶段引入三种解搜索策略,并对选择... 针对主动悬架LQR控制策略中性能指标的权重系数依靠经验选取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人工蜂群算法对LQR控制器的权重系数进行优化。对于标准人工蜂群算法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在跟随蜂阶段引入三种解搜索策略,并对选择策略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平衡所提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主动悬架的1/4车辆模型并进行仿真,通过与传统LQR控制器的结果对比,证明所设计的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LQR控制器能兼顾悬架整体性能的提升,显著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主动悬架 线性二次型控制器 人工蜂群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