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导波轨底裂纹检测的信号增强技术
1
作者 何继平 周永久 +5 位作者 钦佩 张岩 周守镇 王平 周文涛 刘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0-263,268,共5页
[目的]导波在钢轨中的传播过程中存在抗干扰能力差和信号衰减严重问题,不利于识别轨底裂纹。为提高信噪比,有必要提出一种信号增强技术用于增强导波信号。[方法]在传统超声导波检测基础上,利用Barker码作为伪随机序列码,采用BPSK(二进... [目的]导波在钢轨中的传播过程中存在抗干扰能力差和信号衰减严重问题,不利于识别轨底裂纹。为提高信噪比,有必要提出一种信号增强技术用于增强导波信号。[方法]在传统超声导波检测基础上,利用Barker码作为伪随机序列码,采用BPSK(二进制相位编码)技术将原始激励信号经过编码调制后得到新的激励信号,实现对激励信号的扩频处理,并对采集的接收信号进行解扩。搭建超声导波轨底裂纹检测试验平台,分别对不同尺寸的钢轨轨底人工裂纹进行对比试验,分别在激励信号扩频与非扩频情况下,计算所接收导波信号的衰减系数。[结果及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导波信号使用信号增强技术之后,相较于未经处理的原始导波信号,在传播相同距离时,衰减系数得到了明显降低,超声导波信号将能传播更远距离;相同尺寸人工裂纹所产生的影响更加明显,超声导波对钢轨轨底裂纹的检测灵敏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钢轨裂纹检测 Barker码 超声导波 信号增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压缩在超声导波钢轨断裂检测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许溢航 王平 +1 位作者 杨元 王勇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17,共6页
为提高超声导波钢轨断裂检测距离与断面定位精度,保证钢轨服役期间安全性。本研究采用Barker码编码方式与凯塞窗函数对激励信号进行调制,扩展激励信号时宽,增强发射信号能量,通过对检测信号进行脉冲压缩处理,提高缺陷信号分辨率。开展... 为提高超声导波钢轨断裂检测距离与断面定位精度,保证钢轨服役期间安全性。本研究采用Barker码编码方式与凯塞窗函数对激励信号进行调制,扩展激励信号时宽,增强发射信号能量,通过对检测信号进行脉冲压缩处理,提高缺陷信号分辨率。开展有限元仿真研究,搭建钢轨三维仿真模型,并模拟钢轨断裂损伤情况。钢轨断裂程度为20%时,采用多周期正弦波信号激励,直达波信号的主波包信号与相邻波包信号峰峰值之比为1.065,而采用Barker13编码信号激励,直达波信号的主波包信号与相邻波包信号峰峰值比提高到2.542。分析不同断裂程度下的缺陷回波信号特征,采用Barker13编码激励信号回波信号强度幅值变化在40 dB以上,经有限元仿真研究可知,编码激励与脉冲压缩技术有效提高检测信号的分辨率与信号幅值。结合线下长距离钢轨检测实验,采用多周期正弦波信号所得到的检测信号,始波与回波信号成分复杂,时间差计算困难,而脉冲压缩技术有效提高检测信号信噪比,改善始波信号与回波信号的信号分辨率,断面定位准确率为99.3%。编码激励和脉冲压缩技术有效提高检测信号的幅值以及检测定位精度,为长距离钢轨断面定位提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断裂 超声导波检测 巴克码 凯塞窗 脉冲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计划星间激光通信测距的伪随机码选取
3
作者 陈沛权 邓汝杰 +4 位作者 张艺斌 李磐 齐克奇 刘河山 罗子人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7-556,共10页
太极计划拟通过扩频通信技术,在干涉链路的基础上,实现星间的激光通信和绝对距离测量。伪随机码的选取是实现通信测距系统的第一步,需对不同的伪随机码的实现原理、相关性、测距误差函数等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m序列、Gold序列... 太极计划拟通过扩频通信技术,在干涉链路的基础上,实现星间的激光通信和绝对距离测量。伪随机码的选取是实现通信测距系统的第一步,需对不同的伪随机码的实现原理、相关性、测距误差函数等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m序列、Gold序列与Weil序列的生成原理,并采用不同的硬件结构和方法生成相应的伪随机序列,采用GPS的C/A码作为Gold序列与Weil序列进行比较分析选取。在FPGA开发平台实现用于生成Gold序列和Weil序列的硬件电路,并分析不同硬件实现方法的优劣与资源消耗情况。然后,分别计算Gold序列与Weil序列的相关值及其均方根误差,比较Gold序列与Weil序列的伪随机噪声性能。最后,基于测距原理和激光干涉后的码间串扰现象,构建用于测距的误差函数,与理想的误差函数作对比,分析用不同伪随机码测距的优势和劣势。数据表明:Weil序列相关值的旁瓣值范围为-60.27 dB至-24.01 dB、自相关rms为0.303、互相关rms为0.307,指标均优于Gold序列,消耗的硬件资源为Gold序列的30%,误差函数的偏差值更小。Weil序列更适合于太极计划的星间通信测距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 伪随机码 激光测距 扩频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引力波探测中星间伪码测距建模与仿真分析
4
作者 孙晨颖 姚未来 +1 位作者 梁新栋 贾建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6-1836,共11页
为满足空间引力波探测中时延干涉算法(TDI)对米级精度星间距数据的需求,基于激光链路建立星间绝对距离测量系统。该文以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为背景,通过分析空间引力波探测中星间测距的实现原理,设计了基于伪随机码(PRN)低深度相位... 为满足空间引力波探测中时延干涉算法(TDI)对米级精度星间距数据的需求,基于激光链路建立星间绝对距离测量系统。该文以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为背景,通过分析空间引力波探测中星间测距的实现原理,设计了基于伪随机码(PRN)低深度相位调制的星间测距模型,分析了测距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直接数字合成器(DDS)模拟外差干涉信号,进行了伪码测距系统的FPGA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可获得的理论测距精度可达厘米量级,达到了空间引力波探测的米级精度需求。该激光测距方案对卫星导航和天基引力波探测的工程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 星间测距 伪码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瓦片编码网络的钢轨焊缝几何不平顺识别
5
作者 高天赐 史一帆 +4 位作者 江乐鹏 王源 刘晓舟 罗钦 王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46-2354,共9页
钢轨焊缝作为轨道的三大薄弱环节之一,其服役状态对于铁路运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实现钢轨焊缝几何平直度的快速、高效测量,对于保障铁路行车安全,提升铁路工务人员作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首先利用手推式钢轨短... 钢轨焊缝作为轨道的三大薄弱环节之一,其服役状态对于铁路运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实现钢轨焊缝几何平直度的快速、高效测量,对于保障铁路行车安全,提升铁路工务人员作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首先利用手推式钢轨短波几何检测装备采集钢轨短波不平顺波形信息;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瓦片编码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输出短波不平顺信号中钢轨焊缝的中心里程位置还可以计算相应位置的识别可靠度,从而实现从多种混合、复杂短波不平顺信号中快速分离出钢轨焊缝的几何波形,提升工务数据利用效率;最后,在某线路开展现场测试,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同时将焊缝平直度的检测结果与工务部门使用的电子平直尺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瓦片编码网络的钢轨焊缝识别准确率可达92.01%,召回率可到94.98%;2)同时,基于瓦片编码网络能够准确识别钢轨焊缝中心,与实际焊缝中心偏差可控制在0.03 m以内;3)最终识别焊缝的1 m弦平直度与现场所使用的标准钢直尺+塞尺组合测量幅值结果基本一致,最大幅值相差不超过0.1 mm。综上所述,该研究可为提升工务检测数据的利用效率,降低钢轨焊缝的检测成本提供一定的工程技术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焊缝 瓦片编码网络 短波不平顺 智能检测 焊缝平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编码的复杂机械振动信号盲分离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金东 王畅 +3 位作者 赵海洋 李彦阳 曹威龙 黄飞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73,186,共7页
复杂机械振动信号激励源较多,故源信号之间互为相关源,且较难满足统计独立特性,导致传统盲源分离方法分离效果不佳。对此,提出一种基于信号稀疏编码的机械振动信号盲分离方法。盲源分离的关键在于对混合矩阵的精确估计,然而机械振源中... 复杂机械振动信号激励源较多,故源信号之间互为相关源,且较难满足统计独立特性,导致传统盲源分离方法分离效果不佳。对此,提出一种基于信号稀疏编码的机械振动信号盲分离方法。盲源分离的关键在于对混合矩阵的精确估计,然而机械振源中相关成分的存在严重影响混合矩阵的估计。对此,首先对观测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增加信号稀疏性;然后利用稀疏编码筛选出具备直线聚类特性的时频观测点,利用K均值(K-means)聚类法找到聚类中心;最后利用所提筛选规则找到估计的混合矩阵,重构出源信号。通过对往复压缩机故障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盲源分离 相关源 稀疏编码 直线聚类 压缩机故障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rker编码超声激励系统在钢轨环境下的无损传输研究
7
作者 黄玲 许子健 +1 位作者 魏小源 王刚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06,共8页
针对超声导波在钢轨检测中受频散效应与传输介质等因素影响,导致接收信号信噪比和距离分辨率降低的问题,将Barker编码激励技术用于超声导波钢轨检测中.通过仿真对比了方波脉冲、正弦脉冲、汉宁窗调制正弦脉冲和载波周期数对Barker编码... 针对超声导波在钢轨检测中受频散效应与传输介质等因素影响,导致接收信号信噪比和距离分辨率降低的问题,将Barker编码激励技术用于超声导波钢轨检测中.通过仿真对比了方波脉冲、正弦脉冲、汉宁窗调制正弦脉冲和载波周期数对Barker编码激励脉冲压缩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10周期载波具有最宽的主瓣宽度,其峰值旁瓣比约为-24.0 dB.通过现场试验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Barker编码激励的超声导波信号经脉冲压缩处理后峰值旁瓣水平为-14.40 dB,较单脉冲激励信号提高了3.26 dB,说明利用编码激励技术在钢轨环境下进行超声导波传输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激励 超声导波 脉冲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编码数字超表面的雷达散射截面积缩减及波达角估计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群焰 王思然 +1 位作者 戴俊彦 程强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9,共10页
传统的波达角(DOA)估计方法的实现通常基于相控阵天线系统,而其高昂的硬件成本限制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此外相控阵天线普遍不具备隐身性能,其在工作频段内雷达散射截面积(RCS)普遍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在时空编码(STC)... 传统的波达角(DOA)估计方法的实现通常基于相控阵天线系统,而其高昂的硬件成本限制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此外相控阵天线普遍不具备隐身性能,其在工作频段内雷达散射截面积(RCS)普遍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在时空编码(STC)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超表面同时实现RCS缩减和DOA估计的方法,并利用一款毫米波超表面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的波达角估计误差在1°以内,同时RCS缩减大于10 dB,为DOA估计和RCS缩减功能的集成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具有高性能、低成本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角估计 雷达散射截面积缩减 时空编码数字超表面 毫米波 时空编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rker码脉冲压缩技术的钢板多阵元Lamb波电磁超声换能器设计与优化
9
作者 石文泽 李淇鑫 +2 位作者 卢超 胡博 刘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71-2387,共17页
为了解决传统Barker码脉冲压缩技术受脉冲功率放大器额定参数(占空比,最大脉冲宽度等)限制而导致的脉冲压缩效果下降、检测速度降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arker码脉冲压缩技术的多阵元Lamb波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建立了基于tone-burst... 为了解决传统Barker码脉冲压缩技术受脉冲功率放大器额定参数(占空比,最大脉冲宽度等)限制而导致的脉冲压缩效果下降、检测速度降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arker码脉冲压缩技术的多阵元Lamb波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建立了基于tone-burst信号激励-Barker码脉冲压缩技术的多阵元Lamb波EMAT检测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永磁体的配置形式、阵元序列长度、激励信号周期数、曲折线圈匝数等因素对脉冲压缩后的主旁瓣比和主瓣宽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曲折线圈匝数为4和Barker码序列长度为13位的多阵元EMAT在配置3对外置永磁体后,其信噪比(SNR)可提高9.8 dB。综合考虑检测回波的空间分辨率和SNR,多阵元Lamb波EMAT最佳参数为:曲折线圈匝数为10、激励信号周期数为11、Barker序列为13位,并配置3对外置永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超声换能器 Barker码脉冲压缩 多阵元Lamb波EMAT 信噪比 空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编码调制星座整形相位共轭孪生波方案
10
作者 张钰 杜建新 +1 位作者 辛雅洁 王陈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1,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密集波分复用(DWDM)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表现,提出了一种基于16进制振幅移相键控(16APSK)的多维网格编码调制(TCM)星座整形相位共轭孪生波(PCTW)方案,并设计了一种基于OFDM子载波的多维哈夫曼概率整形(... 为了进一步提升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密集波分复用(DWDM)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表现,提出了一种基于16进制振幅移相键控(16APSK)的多维网格编码调制(TCM)星座整形相位共轭孪生波(PCTW)方案,并设计了一种基于OFDM子载波的多维哈夫曼概率整形(PS)方法。通过使用Matlab与OptiSystem构建仿真平台,对比分析了实施星座整形前后的系统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未采用任何星座整形技术的系统,引入多维哈夫曼PS和几何整形策略后系统的频谱效率虽有所下降(减少了0.04),但误符号率显著降低了10.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波分复用 振幅移相键控 网格编码调制 相位共轭孪生波 概率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抖动编码的非正弦波调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红星 赵志勇 +1 位作者 王洪利 刘锡国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1-533,共3页
非正弦波调制信号存在相位突变,在工程实践中易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给大功率发射系统带来较大困难;而且相位不连续也不利于保持正交脉冲间的正交性,不利于信息的正确解调。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基于无抖动编码的非正弦波调制。该... 非正弦波调制信号存在相位突变,在工程实践中易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给大功率发射系统带来较大困难;而且相位不连续也不利于保持正交脉冲间的正交性,不利于信息的正确解调。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基于无抖动编码的非正弦波调制。该方案用平滑的波形来替换前后码元的不连续跳变,从而得到相位连续的时域波形,波形平滑、频谱主瓣窄、滚降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 非正弦波 编码 相位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码通信数字式分层注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姚斌 杨玲智 +2 位作者 于九政 姬振宁 胡改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77,共7页
针对常规分注井测试工作量大、配套费用高及分注合格率下降快等问题,研究了波码通信数字式分层注水技术。该技术的核心为基于流体波码的无线通信技术及井下智能配水器。波码通信技术通过短时间改变地面控制阀或井下配水器电控阀的开度,... 针对常规分注井测试工作量大、配套费用高及分注合格率下降快等问题,研究了波码通信数字式分层注水技术。该技术的核心为基于流体波码的无线通信技术及井下智能配水器。波码通信技术通过短时间改变地面控制阀或井下配水器电控阀的开度,建立井筒内的流量波动,并将流量波动转换为压力信号实现地面与井下的数据传输;井下智能配水器集成高精度压力计、可控水嘴、计算与控制模块等形成一个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地面下传命令或数据的接收、水嘴的注水流量计算与控制、井下数据的存储与上传等。波码通信数字式分层注水技术已在现场试验与应用430余口井,分层注水合格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注水层的含水上升速度稳定,水驱开发效果改善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分层注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码通信 数据传输 分层注水 井下智能配水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超声造影成像的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3
作者 章希睿 张明博 +2 位作者 桑茂栋 王广志 唐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5-233,共9页
鉴于其无创实时及较高的确诊率,超声造影成像在癌症诊断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其中,如何提高造影信号强度、持续时间与图像质量,是工程界最为关注的要点。因此,全面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在超声造影成像工程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4... 鉴于其无创实时及较高的确诊率,超声造影成像在癌症诊断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其中,如何提高造影信号强度、持续时间与图像质量,是工程界最为关注的要点。因此,全面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在超声造影成像工程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基于弱衰减性低频回波检测,进而具有更高信噪比和造影-组织比率的新型非线性成像方法——次谐波造影成像;二是能够提升图像时间分辨率以及降低微泡击碎程度/延长持续时间的平面波造影技术;三是旨在提升造影图像穿透力的编码发射技术;四是针对超高频造影应用场合的新型造影剂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次谐波 平面波 编码发射 新型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前编码超分辨成像技术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惠 魏静萱 +1 位作者 庞志海 刘美莹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7-236,共10页
波前编码作为一种经典的计算成像技术,以能够大幅度拓展光学成像系统的焦深而闻名,并得到了学术界及工业界长期的关注。实际上,除了焦深的拓展,波前编码还具备实现超分辨率成像的潜力,而这在已有的研究中鲜有讨论。一方面,相位掩膜板的... 波前编码作为一种经典的计算成像技术,以能够大幅度拓展光学成像系统的焦深而闻名,并得到了学术界及工业界长期的关注。实际上,除了焦深的拓展,波前编码还具备实现超分辨率成像的潜力,而这在已有的研究中鲜有讨论。一方面,相位掩膜板的引入在降低光学系统传递函数并使其对离焦不敏感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欠采样数字成像系统中的混叠效应,从而提供了更适合于进行超分辨率重构的数据源。另一方面,相位掩膜板所引起的点扩散函数支持域的巨大化效应使得以数字的方式、从采样间隔可以被认为是无限小的、理想的光学焦平面点扩散函数来计算与特定探测器物理像元大小相对应的采样点扩散函数成为可能。因此,从这两个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为波前编码系统定制的、基于单帧图像放大的超分辨率重构算法,并且研制了原型样机对超分辨率的效果进行了检验。试验表明:焦距50 mm/F数4.5的Cooke三片系统除了焦深拓展超过20倍且具有接近衍射受限成像品质之外,利用复原算法能够实现至少3倍的高品质超分辨率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编码 计算成像 焦深拓展 超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波的近钻头无线随钻测斜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15
作者 侯胜明 王以法 +2 位作者 管志川 高思 宁立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93,共3页
为了实现近钻头测斜,同时提高特殊工艺井、定向井及水平井等高精度井施工中井眼轨迹的控制能力和计算精度,对利用超声波作为无线信号传递的编码方案做了简要介绍,设计了基于超声波的近钻头无线随钻测斜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现场试验。... 为了实现近钻头测斜,同时提高特殊工艺井、定向井及水平井等高精度井施工中井眼轨迹的控制能力和计算精度,对利用超声波作为无线信号传递的编码方案做了简要介绍,设计了基于超声波的近钻头无线随钻测斜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来实现近钻头部分井斜角数据的传递是切实可行的。在室内利用超声波最大可达到1 000 b/s的数据传输速度,随着研究的深入可以实现近钻头部分其他参数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钻头 超声波 信号编码 随钻测量 测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前编码技术扩展焦深的系统实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欣 张新 +1 位作者 张建萍 何锋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6-543,共8页
为了扩大光学系统的焦深,建立了采用波前编码技术的光学/数字一体化系统,通过在普通光学系统孔径光阑处加入一个位相掩模板和后期数字处理的优化结合,实现了光学系统焦深的大幅扩展。介绍了波前编码技术的提出、发展及理论基础,设计了... 为了扩大光学系统的焦深,建立了采用波前编码技术的光学/数字一体化系统,通过在普通光学系统孔径光阑处加入一个位相掩模板和后期数字处理的优化结合,实现了光学系统焦深的大幅扩展。介绍了波前编码技术的提出、发展及理论基础,设计了一个三片式的三次位相板系统,利用光学设计软件CODEV对传统系统和波前编码系统的成像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40倍离焦范围内的点扩散函数三维轮廓图和调制传递函数曲线。最后,对研制的系统进行成像实验,并对波前编码系统解码前后的成像效果与传统系统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系统相比,所设计的波前编码系统可以在保持光通量和像面分辨率的情况下将焦深扩展4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编码 焦深 三次位相板 数字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太阳风中α粒子分布的形成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学毅 吴京生 +1 位作者 周国成 曹晋滨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1-307,共7页
以多级波粒相互作用模型和1维电磁混合模拟方法研究了高速太阳风中α粒子分布的形成机制.认为α粒子从其产生区到1AU,经历4个特征区域:在冕洞下方的小尺度磁重联区,α粒子产生并得到加速:在约十几个太阳半径日冕区,α粒子形成球... 以多级波粒相互作用模型和1维电磁混合模拟方法研究了高速太阳风中α粒子分布的形成机制.认为α粒子从其产生区到1AU,经历4个特征区域:在冕洞下方的小尺度磁重联区,α粒子产生并得到加速:在约十几个太阳半径日冕区,α粒子形成球壳分布函数:在几十个太阳半径处,在Alfven波和温度各向异性不稳定性的作用下,α粒子分布函数演化为漂移Maxwell分布:当α粒子进入0.3-1AU时,Alfven波的作用使α粒子速度超过太阳风速度约1个局域Alfven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VEN波 混合模拟 α粒子分布 太阳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olay码测量长骨中传播的超声导波 被引量:8
18
作者 宋小军 他得安 王威琪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9-536,共8页
近年来利用超声导波评价长骨状况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是超声导波信号在长骨的皮质骨层传播时会遭遇很大的衰减,尤其是当皮质骨层上附有软组织时,接收到的导波信号很小。为了提高信噪比,增大接收到的导波信号幅度,引入Golay码编码的... 近年来利用超声导波评价长骨状况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是超声导波信号在长骨的皮质骨层传播时会遭遇很大的衰减,尤其是当皮质骨层上附有软组织时,接收到的导波信号很小。为了提高信噪比,增大接收到的导波信号幅度,引入Golay码编码的超声信号作为激励。仿真结果表明,Golay码激励并解码后的L(0,5)导波模式与单脉冲激励得到的模式波形几乎完全一致,证明了利用Golay码作为激励,产生超声导波的可行性。在离体牛胫骨实验中,Golay码在提高信噪比的同时,还可以增加超声导波的测量距离。说明把Golay码应用到超声导波的测量上很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波 GOLAY码 脉冲压缩 信噪比 长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椭圆球波函数在卫星导航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艳玲 胡修林 唐祖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90-1894,共5页
卫星导航信号的码片波形是影响系统跟踪精度和抗多径干扰性能的重要因素。首次提出将时域上集中分布同时在频域上能量聚集性最佳的长椭球波函数(Prolate Spheroidal Wave Functions,PSWF)作为导航信号码片波形,并对比分析了相同码速率... 卫星导航信号的码片波形是影响系统跟踪精度和抗多径干扰性能的重要因素。首次提出将时域上集中分布同时在频域上能量聚集性最佳的长椭球波函数(Prolate Spheroidal Wave Functions,PSWF)作为导航信号码片波形,并对比分析了相同码速率和带宽限制下的PSWF码片波形和二进制偏移载波(Binary Offset Carrier,BOC)调制码片波形的跟踪和抗多径性能。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带宽范围内,PSWF码片波形具有和带限BOC调制码片波形结构相似的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PSWF码片波形在跟踪精度和抗多径干扰方面整体上优于带限BOC调制码片波形。综合分析,PSWF码片波形具备较好的导航性能,可作为我国卫星导航信号波形设计的一种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码片波形 长椭球波函数 码跟踪 抗多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GPS接收机的一种新宽带压制干扰样式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毛虎 吴德伟 +1 位作者 卢虎 闫占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29-2934,共6页
针对单频连续波干扰极易通过频域滤波加以抑制,而宽带连续阻塞式干扰又存在干扰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脉冲连续波这种新的宽带梳状拦阻式干扰样式。根据C/A码、P(Y)码和M码信号功率谱特点分别设置脉冲连续波的干扰频率覆盖范围。以码跟踪... 针对单频连续波干扰极易通过频域滤波加以抑制,而宽带连续阻塞式干扰又存在干扰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脉冲连续波这种新的宽带梳状拦阻式干扰样式。根据C/A码、P(Y)码和M码信号功率谱特点分别设置脉冲连续波的干扰频率覆盖范围。以码跟踪误差作为干扰效果评估指标,对不同干扰环境下采用窄带非相干延迟锁定环的GPS接收机码跟踪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脉冲连续波干扰对不同伪随机噪声码(PRN)编号和副载波调制相位下的C/A码和M码信号影响是不同的,在相同干信比(JSR)条件下,脉冲连续波的干扰效果要优于宽带高斯噪声和匹配谱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扩频伪码 脉冲连续波 干扰频率范围 码跟踪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