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域系统化理念下的内涝防治实施方案编制思考--以深圳市某中心城区为例
1
作者 洪德松 容义平 +3 位作者 冯先锋 李伟 李子洋 张群华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S01期247-253,共7页
为解决城市内涝积水问题,完善内涝系统化防治体系,以深圳市龙岗中心城为例,从全域角度研究分析内涝积水成因,并基于此构建“源头管控、管网提标、多元调蓄、洪涝共治”的城市雨水防涝体系。文章分别研究了源头径流管控、主干管通道完善... 为解决城市内涝积水问题,完善内涝系统化防治体系,以深圳市龙岗中心城为例,从全域角度研究分析内涝积水成因,并基于此构建“源头管控、管网提标、多元调蓄、洪涝共治”的城市雨水防涝体系。文章分别研究了源头径流管控、主干管通道完善和优化、蓝绿空间综合利用、河道分流等系统化方案的路径与方法、实施条件。与此同时,采用DHI MIKE模型开展实施效果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在系统性措施共同作用下,预期内涝防治能取得显著成效,研究区域内内涝点积水深度均降低至15 cm以下,最高降幅达81%。研究可以为研究区域内后续内涝防治工程提供技术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涝防治 系统化治理 蓄排结合 平急两用 内涝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排水防涝的管理性措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汉京超 俞士静 吕永鹏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第11期22-25,19-20,共4页
近年来,许多城市遭受了严重的内涝灾害,城市排水防涝问题日益突出。管理性措施是应对城市内涝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工程性措施的有益补充。以上海、宁波等地为例介绍了其排水防涝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分析了部分城市排水防涝管理中容易发生... 近年来,许多城市遭受了严重的内涝灾害,城市排水防涝问题日益突出。管理性措施是应对城市内涝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工程性措施的有益补充。以上海、宁波等地为例介绍了其排水防涝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分析了部分城市排水防涝管理中容易发生的共性问题,从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两方面提出推进建议,为城市优化完善其排水防涝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涝 排水 管理性措施 日常管理 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0郑州特大暴雨成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尹启超 刘晓 《中国市政工程》 2022年第4期48-50,54,122,共5页
通过对7.20郑州特大内涝形成原因分析,提出城市排涝系统建设需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主要路网方向应充分考虑地表雨水汇流方向,保障路面积水以最短距离汇至附近水体。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城市排涝通道的数量与密度,避免汇流面... 通过对7.20郑州特大内涝形成原因分析,提出城市排涝系统建设需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主要路网方向应充分考虑地表雨水汇流方向,保障路面积水以最短距离汇至附近水体。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城市排涝通道的数量与密度,避免汇流面积过大,造成城市内涝;通过对7.20郑州特大内涝水量分析可以看出,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重要地段应预留涝水蓄滞区,建设城市弹性排涝系统;为应对非常规天气情况下的超标降水,需结合城市智慧水务建设,建立有效的水灾应急管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涝通道 涝水蓄滞区 弹性排涝系统 水灾应急管理系统 7.20郑州特大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城市内涝现状及治理策略
4
作者 郝身群 马华龙 吴松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2年第6期110-112,共3页
城市内涝防治是一项涉及多专业的系统工程,需要各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统筹管理.结合洛阳市易涝积水点现状调查,分析了洛阳市排水防涝设施存在的问题,从"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等方面提出治理策略,以期为城... 城市内涝防治是一项涉及多专业的系统工程,需要各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统筹管理.结合洛阳市易涝积水点现状调查,分析了洛阳市排水防涝设施存在的问题,从"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等方面提出治理策略,以期为城市内涝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 内涝 治理策略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武进海绵试点区内涝防治体系与案例
5
作者 朱琳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0年第12期103-106,M0012,共5页
江苏武进为江苏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为系统推进全区海绵城市建设,武进编制了《武进区海绵城市综合规划》及几个示范片区的系统建设方案,针对区域内存在的“四水”尤其是水安全问题重点梳理,并基于Mike urban构建模型,在雨... 江苏武进为江苏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为系统推进全区海绵城市建设,武进编制了《武进区海绵城市综合规划》及几个示范片区的系统建设方案,针对区域内存在的“四水”尤其是水安全问题重点梳理,并基于Mike urban构建模型,在雨水管网排水能力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管网、河道及地形三者耦合,对30 a一遇设计降雨工况下内涝风险进行了模拟和评估,制定了“围+排+蓄”相结合的防洪排涝策略。同时,以行政中心试点片区为例,结合老城区海绵改造,通过源头减排、排水管渠、排涝除险、应急管理等措施,全面实现该区域“3~5a一遇不积水,20 a一遇不内涝”的总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涝防治 源头减排 排水管渠 排涝除险 应急管理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