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穗期渍水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耐渍指标筛选与评价
1
作者 任赵平 宋佳乐 +5 位作者 陈龙 罗门 黄正来 张文静 樊永惠 马尚宇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86-1796,共11页
为明确孕穗期渍害对小麦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以2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不渍水处理(正常灌溉)为对照,在小麦孕穗期进行连续7 d的渍水处理,研究孕穗期渍水导致小麦产量降低的光合生理基础,筛选耐渍指标。对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旗... 为明确孕穗期渍害对小麦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以2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不渍水处理(正常灌溉)为对照,在小麦孕穗期进行连续7 d的渍水处理,研究孕穗期渍水导致小麦产量降低的光合生理基础,筛选耐渍指标。对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旗叶光合相关参数和产量等10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因子,通过隶属函数标准化处理获得小麦耐渍胁迫综合评价值(W值),基于W值对参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份参试材料耐渍特性可划分为5个等级,即Ⅰ级(耐渍型)、Ⅱ级(较耐渍型)、Ⅲ级(耐渍中间型)、Ⅳ级(渍害较敏感型)和Ⅴ级(渍害敏感型)。根据品种综合表现,筛选出5个耐渍型小麦品种(鄂麦596、淮麦44、苏隆128、扬麦33和扬麦15)。与对照相比,渍害胁迫处理小麦籽粒产量、千粒重和穗粒数分别下降5.71%~38.56%、5.66%~21.41%和7.40%~14.98%,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减少。与其他品种相比,耐渍型品种产量降幅最小,受渍害影响较轻。渍水处理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较对照下降10.67%~42.32%、29.31%~62.99%和10.55%~53.91%。分别计算5种类型小麦品种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比较品种间差异。筛选出产量、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5个指标作为小麦孕穗期耐渍能力的评价指标,筛选出的耐渍型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光合能力和渍害后维持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耐渍品种筛选和稳产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渍水 光合特性 聚类分析 耐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渍水胁迫下工业大麻苗期响应及耐渍性种质筛选评价
2
作者 陈阳 唐蜻 +12 位作者 程超华 邓灿辉 戴志刚 陈基权 杨泽茂 栾明宝 朱四元 高春生 李建军 唐慧娟 常丽 邓勇 许英 《中国麻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89-198,224,共11页
渍水对工业大麻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导致产量下降及品质降低。试验对19份不同基因型的工业大麻种质进行了苗期耐渍响应研究。研究发现,渍水导致工业大麻种质表型和生理生化指标均发生变化,且差异显著。渍害发生后,随着时间增加,幼苗叶... 渍水对工业大麻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导致产量下降及品质降低。试验对19份不同基因型的工业大麻种质进行了苗期耐渍响应研究。研究发现,渍水导致工业大麻种质表型和生理生化指标均发生变化,且差异显著。渍害发生后,随着时间增加,幼苗叶片变化为黄、萎蔫、叶缘变褐色、叶片脱落,甚至死亡。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在渍水胁迫后持续下降。渍水后启动了SOD、POD、CAT等抗氧化保护酶系统,影响了质膜过氧化,其中SOD和POD在抗氧化保护系统中起正向协同作用。耐渍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DMG265为最耐渍品种,而河曲是对渍水最敏感的品种。研究结果为工业大麻种质资源耐渍性评价鉴定及耐渍品种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苗期 表型 生理生化 耐渍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内涝下城市路网抗涝韧性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金溪 穆延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6-236,共11页
极端降雨给城市路网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极大挑战,为了评估在应对极端降雨时路网的抗涝韧性,本文采用场景模拟方法分析暴雨内涝灾害对路网的影响;以道路水深是否超过水深阈值为标准,判断道路的连通性,构建以节点强度和不同水深下道路速度... 极端降雨给城市路网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极大挑战,为了评估在应对极端降雨时路网的抗涝韧性,本文采用场景模拟方法分析暴雨内涝灾害对路网的影响;以道路水深是否超过水深阈值为标准,判断道路的连通性,构建以节点强度和不同水深下道路速度的衰减函数为计算指标的综合评价框架;基于降雨—积水过程下道路系统的性能变化曲线和4R特征理论,分析4种暴雨重现期下路网的抗涝韧性;提出通过改造易涝交通枢纽提高路网抗涝韧性的提升策略。结果表明:降雨对路网服务性能的影响要大于对路网结构性能的影响,路网的抗涝韧性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大而减小,道路的淹没程度与道路等级和降雨强度两个方面有关;易涝交通枢纽对路网抗涝韧性有较大影响,降雨重现期越小,影响越大。在实施提升策略后,可以显著提升路网的鲁棒性和快速性,增强路网的抗涝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抗涝韧性 洪涝模拟 道路网络 城市内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新品种荆姜1号的选育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弦 吴艳碧 +5 位作者 李洪雷 刘燃 蔡小东 尹军良 刘奕清 朱永兴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3-127,141,共6页
为系统了解生姜新品种荆姜1号的倍性、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抗病虫性等特征,通过实验室染色体观察、田间生产试验、抗性监测、营养成分测定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荆姜1号品种为二倍体(2n=2x=22),生育期192 d,叶色深绿,植株生长健壮... 为系统了解生姜新品种荆姜1号的倍性、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抗病虫性等特征,通过实验室染色体观察、田间生产试验、抗性监测、营养成分测定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荆姜1号品种为二倍体(2n=2x=22),生育期192 d,叶色深绿,植株生长健壮,适收期平均株高102.67 cm,平均分枝数26.10个,平均地上茎粗1.38 cm。高抗姜瘟病,对蚜虫和害螨均有非选择抗性,抗旱性强,耐涝性较强。其根茎肥大,每株根茎鲜质量1241.1 g,锌含量4.89 mg/kg,硒含量0.0015 mg/kg,粗纤维含量0.9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1.31 g/100 g,维生素C含量8.61 mg/100 g,可溶性糖含量为0.83%,姜辣素含量1.69%,辛辣味适中。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产量达3609.1 kg/667 m^(2),该品种适宜长江流域生姜产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EMS诱变 荆姜1号 耐涝 多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节期和花后渍水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蒋文月 葛雨洋 +5 位作者 李亦辰 李春燕 朱敏 朱新开 郭文善 丁锦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4-625,共12页
为给小麦抗逆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以22个小麦品种为材料,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分别开展拔节期和花后渍水处理,以自然生长条件为对照,分析渍水对籽粒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耐渍高产品种并明确其耐渍高产机制。结果表明,... 为给小麦抗逆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以22个小麦品种为材料,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分别开展拔节期和花后渍水处理,以自然生长条件为对照,分析渍水对籽粒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耐渍高产品种并明确其耐渍高产机制。结果表明,拔节期和花后渍水处理造成小麦籽粒产量分别下降29.6%~59.1%和7.9%~49.1%,均显著降低穗粒数、千粒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乳熟期LAI。根据两年度不同水分处理下平均籽粒产量和渍后产量的降幅,筛选出相对高产耐渍品种扬麦25及耐渍性较突出品种宁麦22和生选6号。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水分处理下穗粒数、乳熟期LAI、旗叶RuBPCase活性以及花后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渍水处理下穗粒数降幅、千粒重降幅、花后干物质积累量降幅、乳熟期LAI降幅与产量降幅均呈显著正相关。花后光合面积大、光合速率高的品种,通过多生产光合物质以供应籽粒灌浆,促进产量形成;渍水导致的光合面积减少和物质生产能力降低是制约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因此,渍水胁迫下改善小麦生育中后期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尤其是绿叶面积,有助于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渍后降幅;渍水条件下高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和穗产量可作为高效筛选高产耐渍品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渍水胁迫 小麦品种 籽粒产量 农艺性状 耐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涝渍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葛猜猜 吕享华 +1 位作者 申明岳 李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30-32,40,共4页
[目的]探究5-氨基乙酰丙酸(5-ALA)浸种对涝渍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红地95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5-ALA对小麦进行浸种处理,采用“浸渍池”法模拟涝渍胁迫,测量小麦苗长、根长及鲜重,评价外源5-ALA在... [目的]探究5-氨基乙酰丙酸(5-ALA)浸种对涝渍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红地95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5-ALA对小麦进行浸种处理,采用“浸渍池”法模拟涝渍胁迫,测量小麦苗长、根长及鲜重,评价外源5-ALA在涝渍胁迫下对于小麦幼苗生长形态的影响;同时测定叶绿素(Chl)、可溶性糖(SS)以及丙二醛(MDA)等相关物质含量,研究其在涝渍胁迫下对于小麦幼苗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随着外源5-ALA质量浓度增大,小麦的生长活力先升高后下降。适宜浓度的5-ALA浸种使小麦在涝渍胁迫下苗长、叶绿素及可溶性糖的含量较CK组升高,降低了小麦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提高了小麦的抗涝性;而高浓度5-ALA则对小麦生长起抑制作用。[结论]最佳处理质量浓度为50、80、100 mg/L处理下对小麦幼苗生长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乙酰丙酸 涝渍胁迫 小麦 抗涝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和6-BA对花后受渍冬小麦抗渍性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7
7
作者 吴进东 李金才 +3 位作者 魏凤珍 王成雨 张一 武文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12-2517,共6页
渍水是黄淮南部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冬小麦生育后期的主要气象灾害因子,试验以小麦品种‘烟农19’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氮肥和6-BA对花后受渍冬小麦抗渍性的调控效应。结果显示:(1)花后渍害显著降低冬小麦根系活力、总吸收面积、活... 渍水是黄淮南部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冬小麦生育后期的主要气象灾害因子,试验以小麦品种‘烟农19’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氮肥和6-BA对花后受渍冬小麦抗渍性的调控效应。结果显示:(1)花后渍害显著降低冬小麦根系活力、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旗叶叶绿素含量、旗叶净光合速率,极显著降低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而对穗数无显著影响。(2)受渍后叶面喷施氮肥+6-BA、氮肥、6-BA均能显著提高冬小麦花后抗渍性,其根系活力分别提高18.7%、14.6%、12.0%,根系总吸收面积分别提高31.9%、22.1%、19.6%,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分别提高32.5%、21.7%、18.1%,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16.2%、9.4%、10.3%,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32.6%、23.3%、23.3%,穗粒数分别提高13.8%、9.3%、8.5%,千粒重分别提高17.3%、11.5%、10.5%,籽粒产量分别提高35.9%、23.5%、20.9%。研究表明,氮肥和6-BA正交互作用显著,即花后同时喷施氮肥和6-BA缓解小麦渍害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6-BA 花后渍水 冬小麦 抗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淹水胁迫对美洲黑杨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晏增 张江涛 +3 位作者 赵蓬晖 杨淑红 马永涛 朱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23,共8页
比较‘2025’杨及其2个芽变红叶品种(‘全红杨’‘中红杨’)的耐涝能力,以3个品种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盆栽模拟淹水环境,以正常浇水样本为对照。研究不同胁迫处理时间下,3个杨树品种植株表型、光合特性的响应变化及对叶... 比较‘2025’杨及其2个芽变红叶品种(‘全红杨’‘中红杨’)的耐涝能力,以3个品种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盆栽模拟淹水环境,以正常浇水样本为对照。研究不同胁迫处理时间下,3个杨树品种植株表型、光合特性的响应变化及对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抗涝能力和指标进行评价,为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通过84 d的模拟试验,3个杨树品种的叶片始终保持有净光合速率,表现出稳定的耐涝遗传特质。淹水28 d,胁迫引起的叶片气孔限制因素使Pn快速下降,高生长均略高于对照(P>0.05);淹水42 d,MDA含量、SOD和CAT酶活性升高,茎基部产生不定根,叶绿素降解减缓,Pn回升;淹水56~70 d,3个杨树品种高生长量分别较CK下降了53.33%、42.79%和49.96%。SOD、CAT活性下降,膜透性增大,叶片叶绿素加速降解,Pn再次下降。通过各生理指标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全红杨’的抗淹水能力较弱(P<0.05),‘中红杨’与‘2025’杨差别不大(P>0.05)。关联分析表明,质膜相对透性、抗氧化CAT和SOD酶活性是影响3个杨树品种抗涝性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品种 淹水胁迫 生理响应 抗涝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植物淹水胁迫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9
作者 陈鹭真 林鹏 王文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86-593,共8页
潮汐淹水是红树植物面临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也是导致目前红树林造林成活率低的一个关键因子。由于长期适应于水淹生境,红树植物发育出一套适应于潮间带生长的抗淹水机制。综述了与红树植物相关的抗淹水胁迫响应机制,包括了形态结构、... 潮汐淹水是红树植物面临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也是导致目前红树林造林成活率低的一个关键因子。由于长期适应于水淹生境,红树植物发育出一套适应于潮间带生长的抗淹水机制。综述了与红树植物相关的抗淹水胁迫响应机制,包括了形态结构、生长、水分和光合作用、膜脂过氧化系统和根系脱氢酶系统、内源激素和胁迫多胺等5个方面。提出应用人工潮汐系统研究红树植物的淹水抗性机理是确定不同种类红树植物的耐淹水能力的有效手段。并指出生长的研究是淹水胁迫响应研究的基础,而与分子手段相结合的激素水平的研究将在红树植物抗性胁迫研究中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潮汐 淹水胁迫 抗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隶属函数法评价小麦的耐湿性 被引量:43
10
作者 周广生 周竹青 朱旭彤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4-37,共4页
采用盆钵栽培法 ,在孕穗期对 12个小麦品种 (系 )进行湿害处理后 ,测定相应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对所测指标进行分析 ,得出各小麦品种 (系 )隶属函数值大小 ,可对各小麦品种 (系 )的耐湿性进行排序 ,也可用聚类分析将各小麦品种 (系 )的... 采用盆钵栽培法 ,在孕穗期对 12个小麦品种 (系 )进行湿害处理后 ,测定相应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对所测指标进行分析 ,得出各小麦品种 (系 )隶属函数值大小 ,可对各小麦品种 (系 )的耐湿性进行排序 ,也可用聚类分析将各小麦品种 (系 )的耐湿性划为不同的类型。结果表明 ,华麦 8号、D0 41、70 2 3、92 14、8912、鄂麦 12号为高度耐湿 ;宁作13、3778、郑引 1号为中度耐湿 ;宜宾 1号、华麦 9号、鄂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耐湿性 隶属函数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渍水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耐渍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马尚宇 王艳艳 +4 位作者 黄正来 韩笑 张文静 樊永惠 马元山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35-843,共9页
渍水是稻麦轮作区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灾害,它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抑制其生理生化代谢和物质转运,进而降低产量和品质.为了给稻麦轮作区小麦的耐渍栽培提供参考信息,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小麦耐渍性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综述.... 渍水是稻麦轮作区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灾害,它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抑制其生理生化代谢和物质转运,进而降低产量和品质.为了给稻麦轮作区小麦的耐渍栽培提供参考信息,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小麦耐渍性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选育耐渍品种、合理施肥和喷施外源调节物质、渍水锻炼等是提高小麦耐渍性的主要技术措施.建议在今后的小麦渍水研究中应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的叠加影响,并应充分运用分子技术手段辅助传统育种,以加快耐渍小麦品种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渍水 耐渍机制 影响因素 栽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淹水对Bt棉抗棉铃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吴敬音 何小兰 +3 位作者 束春娥 陈松 傅春霞 黄骏麒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1-234,共4页
在盆栽淹灌(水层为3~4cm)12天或在大田连续阴雨21天的涝渍条件下,Bt棉抗棉铃虫能力显著下降。食其棉叶的棉铃虫死亡率低于正常供水的Bt棉(对照)(P<0.01)。当逆境解除后,棉株恢复生长,Bt棉的抗棉铃虫能力... 在盆栽淹灌(水层为3~4cm)12天或在大田连续阴雨21天的涝渍条件下,Bt棉抗棉铃虫能力显著下降。食其棉叶的棉铃虫死亡率低于正常供水的Bt棉(对照)(P<0.01)。当逆境解除后,棉株恢复生长,Bt棉的抗棉铃虫能力又恢复到涝渍前的水平。在涝渍逆境下,Bt抗虫棉叶中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发生急剧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棉 抗棉铃虫能力 土壤淹水 超氧物歧化酶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本植物抗涝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13
作者 卓仁英 陈益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5-222,共8页
从植物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反应和分子生物学出发 ,阐述了国内外木本植物抗涝性研究的进展。在涝渍条件下植物形态结构、高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变化明显 ,光合作用、酶促防御系统、呼吸代谢等生理反应也有相应变化。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抗涝性... 从植物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反应和分子生物学出发 ,阐述了国内外木本植物抗涝性研究的进展。在涝渍条件下植物形态结构、高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变化明显 ,光合作用、酶促防御系统、呼吸代谢等生理反应也有相应变化。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抗涝性评价指标以及抗涝性品种选育研究概况以及抗涝性育种的主要方法 ,提出了抗涝性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抗涝性 遗传育种 涝渍胁迫 危害 抗性机制 抗逆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涝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4
作者 刘周斌 周宇健 +2 位作者 杨博智 欧立军 邹学校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8期4385-4389,4393,共6页
水涝灾害是植物生长面临的重要非生物胁迫之一。概述了水涝胁迫下植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变化及其适应性机理,总结了抗涝性鉴定指标及外源物质在植物抗涝性上的应用,并对植物抗涝性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 水涝胁迫 抗涝性鉴定 外源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卡小麦耐湿性的RAPD标记及定位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江丽 蔡士宾 +3 位作者 张光祥 魏静波 张彩琴 马正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0,共4页
以一个耐湿的马卡小麦 (TriticummachaDek .etMen ,普通小麦的变种 )种质 (编号 4 9)和不耐湿的小麦宁麦3号为亲本 ,用一粒传法构建成由 115个F6代重组自交系组成的遗传群体。对亲本及其重组自交系的耐湿性鉴定表明 ,群体的耐湿性接近... 以一个耐湿的马卡小麦 (TriticummachaDek .etMen ,普通小麦的变种 )种质 (编号 4 9)和不耐湿的小麦宁麦3号为亲本 ,用一粒传法构建成由 115个F6代重组自交系组成的遗传群体。对亲本及其重组自交系的耐湿性鉴定表明 ,群体的耐湿性接近主峰分布。选择极端耐湿和不耐湿的重组自交系组成两个池 ,利用 16 4个RAPD引物对其进行多态性分析 ,发现引物S12 4 9在亲本和池间均检测出多态性。群体分析表明 ,该多态性位点与耐湿性呈极显著相关 ,它所解释的耐湿性表型变异为 13 9%。用中国春缺体四体初步确定 ,与马卡小麦耐湿性相关的这个位点定位在 5A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卡小麦 耐湿性 RAPD标记 多态性 基因定位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对毛豆幼苗生长及其抗渍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陆晓民 陈勇 +1 位作者 贡伟 陈运梅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7-38,7,共3页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对毛豆幼苗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测定其在渍水胁迫下对毛豆营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一定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处理可以促进苗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抑制丙二醛增生、降低细...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对毛豆幼苗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测定其在渍水胁迫下对毛豆营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一定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处理可以促进苗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抑制丙二醛增生、降低细胞膜透性,增强了毛豆幼苗对渍水环境的抵抗能力。从叶面喷施后对毛豆的营养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可知:在试验的范围内,以1mL/L油菜素内酯的处理效果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豆 油菜素内酯 幼苗生长 抗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湿害及耐湿性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7
作者 谭筱玉 程勇 +2 位作者 郑普英 张学昆 周广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6-310,共5页
湿害威胁中国的油菜生产。本文阐述了前人关于湿害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机理,概括了湿害对油菜生长的影响、油菜耐湿性的遗传多样性、油菜耐湿性形成的生理生化和遗传机理的研究进展,指出今后应重点建立油菜耐湿分子育种技术,深入研究耐湿... 湿害威胁中国的油菜生产。本文阐述了前人关于湿害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机理,概括了湿害对油菜生长的影响、油菜耐湿性的遗传多样性、油菜耐湿性形成的生理生化和遗传机理的研究进展,指出今后应重点建立油菜耐湿分子育种技术,深入研究耐湿基因网络,发现和克隆耐湿相关基因,为提高油菜的耐湿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耐湿性 生理 生化 遗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涝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丽 李瑞莲 +3 位作者 周仲华 周文新 孙红梅 王峰 《作物研究》 2013年第1期75-80,共6页
综述了涝渍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形态、生理生化变化等方面的影响,论述了植物抗涝的机制,总结了植物涝渍胁迫研究的方法,阐述了植物涝渍胁迫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生物技术克隆耐涝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抗涝性植物新品种,同时加... 综述了涝渍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形态、生理生化变化等方面的影响,论述了植物抗涝的机制,总结了植物涝渍胁迫研究的方法,阐述了植物涝渍胁迫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生物技术克隆耐涝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抗涝性植物新品种,同时加强植物的田间管理等提高植物抗涝性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物 涝渍胁迫 抗涝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楸优良无性系对水淹胁迫的生理响应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杜克兵 彭婵 +3 位作者 赵天宇 黄国伟 马林江 张新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共10页
【目的】比较不同滇楸无性系的抗涝性,筛选抗涝性较强的优良无性系用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区造林。【方法】本研究以4个滇楸优良无性系(DQ64、DQ67、DQ72、DQ78)和1个楸树优良无性系(QS2)的一年生组培移栽苗为材料,研究了14 d淹水处理... 【目的】比较不同滇楸无性系的抗涝性,筛选抗涝性较强的优良无性系用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区造林。【方法】本研究以4个滇楸优良无性系(DQ64、DQ67、DQ72、DQ78)和1个楸树优良无性系(QS2)的一年生组培移栽苗为材料,研究了14 d淹水处理对其形态、生长与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5个无性系的抗涝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淹水处理下,5个无性系植株的形态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包括叶片生长减缓、黄化和萎蔫、茎基部皮孔膨大等,但均未出现不定根。从外部形态看,5个无性系之间并无非常明显的差异。在生长量与生理指标方面,淹水处理显著降低了5个无性系的苗高与地径生长量、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潜在水分利用效率(R_(WUEi)))、叶绿素荧光(可变荧光(F_(v))、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叶绿素含量与根系活力,显著提高了叶片的胞间CO_(2)浓度/环境CO_(2)浓度(C_(i)/C_(a))、相对电导率(RMP)、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叶片与细根的脯氨酸(Pro)含量。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这些指标的变化幅度逐渐加大。淹水变化率的分析结果显示,生长量与生理指标在5个无性系中的变化幅度存在显著差异,表明5个无性系受到淹水胁迫的伤害有所不同。【结论】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将5个无性系的抗涝性强弱排序为DQ67>DQ78>DQ72>DQ64>Q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楸 楸树 淹水胁迫 抗涝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隶属函数值法的直播稻芽期和幼苗期耐低温淹水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晓丽 陶伟 +4 位作者 陈雷 高国庆 张小泉 梁天锋 唐茂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85,共8页
【目的】对广西双季稻区早稻品种芽期和幼苗期耐低温淹水能力进行评价,为广西稻区直播早稻品种选择供参考。【方法】以2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基于人工模拟低温环境,设低温淹水[日均温5℃(12 h光照+12 h黑暗),发芽盒水层深度5 cm]和对... 【目的】对广西双季稻区早稻品种芽期和幼苗期耐低温淹水能力进行评价,为广西稻区直播早稻品种选择供参考。【方法】以2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基于人工模拟低温环境,设低温淹水[日均温5℃(12 h光照+12 h黑暗),发芽盒水层深度5 cm]和对照[日均温5℃(12 h光照+12 h黑暗),发芽盒水层深度3 mm]2个处理,对供试品种已催芽的种子培养处理10 d,处理结束后,恢复到28℃条件下继续培养10 d,使种子恢复生长。测定成苗率、根长、根数、苗高、单株鲜重、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通过隶属函数值分析和相关分析,对其耐低温淹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结果】25个水稻品种的成苗率胁迫系数存在明显差异,变幅为0~1.00,平均胁迫系数为0.935。各指标胁迫系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成苗率与单株地上部鲜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与其他性状也呈正相关,但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P>0.05)。苗高与根长、地上部分鲜重和根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根数和株鲜重呈显著正相关。根据隶属函数值将供试品种的耐低温淹水胁迫能力分为强、中、弱3种类型,其中耐性强的品种有9个,分别为桂育12号、五山丝苗、优质农家种2号、桂育9号、金丝苗、象州香米、河西丰占、Y两优1号和桂育11号;与耐性弱和耐性中的水稻品种比较,耐性强的水稻品种在根长、根数、根鲜重和苗高上有明显优势。与对照相比,低温淹水胁迫下,幼苗的根长、根数、苗高、单株鲜重、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均有所降低,其中根长降幅最大,达19.0%,其次是根鲜重和根数,降幅分别为18.2%和16.3%。【结论】成苗率、根系指标(根长、根数和根鲜重)和苗高可作为直播早稻耐低温淹水逆境胁迫的关键筛选指标。桂育12号等9个品种可直接用于广西直播稻生产上,也可为水稻耐低温淹水机理研究及培育适合机直播的水稻品种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温 淹水 芽期 幼苗期 耐性 隶属函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