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4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沅水桃源枢纽分汊河道通航船模试验研究
1
作者 蔡创 李科 +2 位作者 李林 王多银 许光祥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6,共8页
为了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船闸整体布置方案,对沅水桃源枢纽二线船闸扩建工程的左岸、右岸两种方案的通航安全性进行自航船模试验研究。采用1∶100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基于小尺度船模技术对处在分汊河道上的航电枢纽布置和通航条件进行研究... 为了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船闸整体布置方案,对沅水桃源枢纽二线船闸扩建工程的左岸、右岸两种方案的通航安全性进行自航船模试验研究。采用1∶100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基于小尺度船模技术对处在分汊河道上的航电枢纽布置和通航条件进行研究,分析船模在不同流量下的舵角、航速等通航参数,结合左汊、右汊水流条件,比较船闸分别布置在左岸、右岸方案船舶的通航情况,提出采用右岸通航方案作为新建二线船闸的整体布置方案。开展小尺度船模试验直观展现了船舶在不同汊道中的航行情况,为解决该类工程的通航汊道选择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工程 自航船模试验 分汊河道 船闸扩建 通航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潭双线船闸泄水口及下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模型试验
2
作者 王召兵 倪自强 +2 位作者 陈亮 王蛟 谢春航 《水运工程》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针对剑潭双线船闸存在的平面尺度大、输水强度高,下游共用引航道宽度有限、可能存在回流、斜流等水力学问题,采用比尺1:30的物理模型,对剑潭双线船闸泄水口及下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进行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剑潭双线船闸泄水口采用部... 针对剑潭双线船闸存在的平面尺度大、输水强度高,下游共用引航道宽度有限、可能存在回流、斜流等水力学问题,采用比尺1:30的物理模型,对剑潭双线船闸泄水口及下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进行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剑潭双线船闸泄水口采用部分旁侧泄水形式布置是合理的;增设透空分水墙可以减弱隔流堤堤头回流强度;双线船闸同时泄水时,共用引航道内流速较大,采用错峰泄水或反向运行方式可以将流速降至规范限值以内。采取相应优化措施后,在设计最不利水头组合工况下,剑潭船闸输水系统泄水口及下引航道各项水力指标均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潭船闸 物理模型 共用引航道 水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山三线船闸输水系统优化设计
3
作者 刘慧芳 禹化强 姜兴良 《水运工程》 2025年第1期164-170,共7页
输水系统是船闸的核心,其设计方案直接影响船闸通过能力,是船闸设计的关键参数。针对微山三线船闸输水规模较大、水力指标和输水效率要求较高的问题,通过比尺1:30的物理模型试验,对各工况及船闸输水系统布置方案下的水力特性、船舶泊稳... 输水系统是船闸的核心,其设计方案直接影响船闸通过能力,是船闸设计的关键参数。针对微山三线船闸输水规模较大、水力指标和输水效率要求较高的问题,通过比尺1:30的物理模型试验,对各工况及船闸输水系统布置方案下的水力特性、船舶泊稳条件及输水系统的消力设施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进水口取消进水格栅,采用消涡板,从技术和经济上优化了船闸设计;出水口消能工布置和下游引航道辅导航墙线型优化使得水流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优化方案输水系统布置在闸门开启方式下,各项水力指标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输水系统整体设计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 集中输水系统 优化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京一线船闸泄水对下引航道水流条件的影响
4
作者 王召兵 郭婷婷 +2 位作者 周昔东 胡瑞昌 袁浩 《水运工程》 2025年第2期127-134,共8页
在双线船闸共用引航道工程背景下,船闸泄水时引航道内易产生非恒定流,造成引航道内流场紊乱,严重影响引航道内船舶航行和停泊安全。以木京船闸为例,基于RNG k-ε紊流模型,对引航道通航水力特性开展数值模拟研究,针对一线船闸泄水时对二... 在双线船闸共用引航道工程背景下,船闸泄水时引航道内易产生非恒定流,造成引航道内流场紊乱,严重影响引航道内船舶航行和停泊安全。以木京船闸为例,基于RNG k-ε紊流模型,对引航道通航水力特性开展数值模拟研究,针对一线船闸泄水时对二线船闸及引航道内非恒定流通航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线船闸双边同时泄水时,引航道内流速不满足船舶航行和停靠要求,且在二线船闸隔流堤前沿形成回流及斜、横流,进而影响船舶进出二线船闸的安全;采用推荐的旁侧泄水方式后,引航道内水流流态得到改善,通航水流条件满足安全通航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双线船闸泄水方式提供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泄水 共用引航道 水流条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堡双线船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观测研究
5
作者 胡天娅 严秀俊 +1 位作者 李海健 孔增增 《水运工程》 2025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八堡双线船闸为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第二通道的关键性节点工程,其上下游引航道均采用共用引航道的布置形式。为保障双线船闸运行时的船舶过闸安全,通过实船试验及水力学观测对引航道水流条件及船舶停泊条件等参数进行测量,并对船闸通航... 八堡双线船闸为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第二通道的关键性节点工程,其上下游引航道均采用共用引航道的布置形式。为保障双线船闸运行时的船舶过闸安全,通过实船试验及水力学观测对引航道水流条件及船舶停泊条件等参数进行测量,并对船闸通航安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航道水面波动在-0.29~0.38 m,不会导致船舶擦底现象发生;双线船闸同时充泄水时,引航道内的最大流速为0.44 m/s,船闸人字门处最大瞬时反向水头为0.143 m,船舶最大系缆力为5.74 kN,均满足规范要求;船闸单线运行时,对另一侧船闸的船舶进出闸不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堡船闸 通航条件 双线船闸 原型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船闸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研究
6
作者 帅志斌 陈莹颖 马海涛 《水运工程》 2025年第2期135-141,202,共8页
针对某船闸因受河道地形条件、总体布置等多种不同因素的限制,上游引航道斜穿河道主流且交角较大,通航水流横向流速较高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水工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提出航线调整、凸案切滩等改善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的优化... 针对某船闸因受河道地形条件、总体布置等多种不同因素的限制,上游引航道斜穿河道主流且交角较大,通航水流横向流速较高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水工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提出航线调整、凸案切滩等改善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的优化调整方案,对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措施能有效改善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口门区横向流速超过0.30 m/s的流速值和测点数量比优先前大幅降低(约33%)和减少(约69%)。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 引航道 通航水流条件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密布支撑梁影响下二线船闸闸墙施工技术
7
作者 陆金伦 《广东水利水电》 2025年第2期71-75,共5页
文章对某密布支撑梁影响下大型二线船闸闸墙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围绕结构筋处理、大型模板安装、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以及密布支撑梁拆除等关键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提出相关施工建议,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 支撑梁 船闸 闸墙 钢筋混凝土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闸闸室结构温度效应有限元分析
8
作者 段建华 袁泉 沈兆龙 《中国水运》 2025年第1期104-106,共3页
本文旨在通过有限元分析,预测船闸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分布,以避免裂缝的产生。利用MIDAS软件,结合环境气象资料、施工方案设计和混凝土试验确定的热力学参数,模拟了船闸混凝土与冷却管及环境的热交换。分析了二闸室段混凝土... 本文旨在通过有限元分析,预测船闸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分布,以避免裂缝的产生。利用MIDAS软件,结合环境气象资料、施工方案设计和混凝土试验确定的热力学参数,模拟了船闸混凝土与冷却管及环境的热交换。分析了二闸室段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场,并提出了温控和结构措施建议,以控制温度应力和裂缝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控制施工工序和混凝土浇筑厚度,可以有效降低温度应力,防止裂缝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结构 温度效应 有限元分析 裂缝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沅水桃源枢纽二线船闸整体布置试验研究
9
作者 周千凯 李帆 +1 位作者 周林辉 蒋孜伟 《水运工程》 2025年第1期145-153,198,共10页
针对沅水下游存在高等级航道瓶颈,桃源枢纽一线船闸通过能力不足的问题,拟在桃源枢纽扩建二线船闸。建立1:100整体定床物理模型,对船闸左、右岸的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和优化,并对引航道及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采取一系列改善措施。结果表明... 针对沅水下游存在高等级航道瓶颈,桃源枢纽一线船闸通过能力不足的问题,拟在桃源枢纽扩建二线船闸。建立1:100整体定床物理模型,对船闸左、右岸的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和优化,并对引航道及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采取一系列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左岸新建船闸方案通航流量基本能达到10 a一遇洪水流量,但需要拆除重建3孔泄洪闸,对枢纽主体结构、左汊行洪能力、河床稳定影响大,还需要拆除一线船闸左侧导航堤和导流堤,导致大幅降低一线船闸通航保证率;通过对右岸船闸方案采用减小上游开挖深度、在上游连接段布置潜坝、优化隔水墙长度、扩展航槽宽度的方案,可大幅改善引航道及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满足通航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航道 口门区 模型试验 二线船闸 通航水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船闸工程建设中技术与管理融合创新的体会
10
作者 樊启祥 《水电与新能源》 2025年第2期1-7,12,共8页
三峡船闸是三峡水利枢纽的主要建筑物,是实现长江水力开发中确保长江航运畅通的关键建筑物。2003年6月试通航以来,发挥了促进长江横贯联通中国西部、中部、东部交通大通道作用。今年是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30周年,回顾三峡船闸工程建设... 三峡船闸是三峡水利枢纽的主要建筑物,是实现长江水力开发中确保长江航运畅通的关键建筑物。2003年6月试通航以来,发挥了促进长江横贯联通中国西部、中部、东部交通大通道作用。今年是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30周年,回顾三峡船闸工程建设中高边坡开挖、水工衬砌混凝土施工、金结机电液压控制系统安装调试、五级连续梯级船闸联合调试等工作历程,总结工程建设中坚持技术与管理融合创新,实现动态优化、系统协同的生动案例,对于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等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船闸 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 高边坡 水工衬砌 联合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河段复线船闸引航道方案优化设计
11
作者 刘江林 王平 《水运工程》 2025年第1期129-135,共7页
针对临淮岗复线船闸上游采用直线引航道布置方案征地面积大、开挖量大的问题,提出分离式引航道布置方案和优化过闸效率后的折线形引航道方案。针对上下游引航道水流条件复杂的问题,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对引航道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验证,试... 针对临淮岗复线船闸上游采用直线引航道布置方案征地面积大、开挖量大的问题,提出分离式引航道布置方案和优化过闸效率后的折线形引航道方案。针对上下游引航道水流条件复杂的问题,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对引航道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验证,试验表明:原设计方案上、下游引航道横向水流速度超标,下游引航道回流较为严重;上、下游横向水流主要受引航道宽度控制,加宽引航道宽度至65 m可有效改善横向水流条件。针对下游水流条件局部不满足要求的问题,采用船模操纵仿真试验验证所需航行宽度,经验证平槽泄水水位下城西湖退水闸流量小于300 m^(3)/s,最低通航水位下城西湖退水闸流量小于100 m^(3)/s时,满足规范水流条件的引航道宽度45 m,超过船舶安全通航所需通航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淮岗复线船闸 引航道 水流条件 物理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改建船闸高陡边坡组合支护技术
12
作者 易放辉 黄圣平 +1 位作者 张聪 邹开明 《水运工程》 2025年第2期225-231,共7页
受制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结构施工以及地基防渗等因素,我国中东部地区内河船闸施工条件复杂,而此复杂条件下改建船闸高陡边坡支护技术研究成果较少。依托湖南省首个在建27 m高水头差洪江枢纽改建船闸工程,针对复杂环境下船闸施工面... 受制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结构施工以及地基防渗等因素,我国中东部地区内河船闸施工条件复杂,而此复杂条件下改建船闸高陡边坡支护技术研究成果较少。依托湖南省首个在建27 m高水头差洪江枢纽改建船闸工程,针对复杂环境下船闸施工面临的高边坡施工稳定性难题,提出“框格梁+预应力锚索”组合支护技术,并通过坡面沉降变形、锚索内力现场测试手段分析高边坡安全稳定性,评价该防护技术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现场采用该支护技术后,船闸高边坡坡面沉降变形日均最大值为0.34 mm/d,累计沉降最大值8.3 mm,远小于日均3 mm/d、累计沉降值20 mm的报警值;“框格梁+预应力锚索”组合支护结构主要承受拉力作用且数值较小,最大拉力小于1 000 kN的设计限值,船闸高边坡支护结构设计布局合理,抑制边坡楔形体滑移效果良好,高边坡处于安全稳定状态。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建船闸 高陡边坡 “框格梁+预应力锚索”组合支护 边坡楔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河疏山水利枢纽船闸通航水流条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付旭辉 何京霖 +3 位作者 张波 唐荣岭 刘予希 杜洪源 《水运工程》 2024年第2期72-78,共7页
为满足水运需求,解决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受河段地形和涉河建筑物影响而导致的通航条件困难等问题,保障船舶安全通行,以抚河疏山水利枢纽船闸工程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枢纽船闸上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进行计算分析,针对不良流态问题... 为满足水运需求,解决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受河段地形和涉河建筑物影响而导致的通航条件困难等问题,保障船舶安全通行,以抚河疏山水利枢纽船闸工程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枢纽船闸上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进行计算分析,针对不良流态问题提出优化方案措施,并对方案前后枢纽通航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调整船闸平面布置等措施对改善设计阶段的枢纽船闸上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是有效的。研究成果可为抚河疏山水利枢纽船闸工程通航及其他类似河段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 引航道 通航水流条件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通航建筑物组合布置的通过时间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霞 赵凯 +1 位作者 吕小龙 张震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山区航道高水头通航建筑物多采用船闸、升船机、隧洞和中间渠道组合布置的形式。多种通航建筑物组合布置时,各通航建筑物的通过能力相互制约和影响,计算较为复杂。结合工程实际,在通过能力计算中,分析了通过各建筑物时间的匹配性及其对... 山区航道高水头通航建筑物多采用船闸、升船机、隧洞和中间渠道组合布置的形式。多种通航建筑物组合布置时,各通航建筑物的通过能力相互制约和影响,计算较为复杂。结合工程实际,在通过能力计算中,分析了通过各建筑物时间的匹配性及其对通航效率的影响,指出在组合布置通航建筑物时,应以船闸或升船机1次运行时间为基础,复核计算通航隧洞、辅助闸门等其他通航建筑物的1次运行时间是否小于基础时间,当大于基础时间时,应合理调整组合形式、布置形式和建设规模,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 升船机 隧洞 船闸通过能力 临界航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沅水桃源枢纽左岸船闸桥区船模通航条件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创 李林 +2 位作者 李科 王多银 许光祥 《水运工程》 2024年第3期74-81,共8页
沅江大桥通航环境十分复杂,原大桥通航孔布置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桃源枢纽二线船闸扩建工程建设。针对桥区通航条件差的问题,对其左岸桥梁通航孔布置方案进行船模试验研究,采用定床河工模型和小尺度船模试验相结合,并从船模试验的舵角、... 沅江大桥通航环境十分复杂,原大桥通航孔布置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桃源枢纽二线船闸扩建工程建设。针对桥区通航条件差的问题,对其左岸桥梁通航孔布置方案进行船模试验研究,采用定床河工模型和小尺度船模试验相结合,并从船模试验的舵角、漂角和航速等航行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通航总净宽的情况下,双孔双向要优于双孔单向;桥梁通航孔右移可降低一线船闸船舶下行过桥难度,但会增加二线船闸船舶上行过桥的难度。建议左岸新建桥梁通航孔净宽应不小于220 m,桥位相比于现状桥梁右移约75 m,采用双孔双向,两线船闸分槽航行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线船闸 船模试验 通航条件 桥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坝间河道高含沙水流驱动的下游船闸阀门井水位异常特征分析
16
作者 杨忠勇 李林 +5 位作者 孙诗为 张勇 唐艳平 王紫阳 刘新健 徐杨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85,92,共8页
葛洲坝船闸充水阀门井与输水廊道进水口水体相连,1993年洪季期间曾发生过阀门井水位异常升高,影响船闸设备设施安全等问题。为分析葛洲坝一号船闸充水阀门井水位异常升高的根本原因,基于Mike三维水沙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流量和含沙... 葛洲坝船闸充水阀门井与输水廊道进水口水体相连,1993年洪季期间曾发生过阀门井水位异常升高,影响船闸设备设施安全等问题。为分析葛洲坝一号船闸充水阀门井水位异常升高的根本原因,基于Mike三维水沙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流量和含沙量级别下的河道水流和含沙量垂向分布结构特征,进而计算阀门井水位异常升高值与河道水流和含沙量的关系,反演1993年洪季葛洲坝一号船闸两个阀门井出现的水位异常现象。研究结果表明,葛洲坝一号船闸阀门井水位异常超过阈值0.5 m的流量和含沙量条件分别约为(30 000 m^(3)/s, 2.85 kg/m^(3)),(40 000 m^(3)/s, 1.42 kg/m^(3)),(50 000 m^(3)/s, 1.23 kg/m^(3))。受三峡水库及上游梯级水库蓄水拦沙、退耕还林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未来葛洲坝船闸出现高含沙水流导致阀门井水位异常升高>0.5 m的可能性极小,但在三峡水库排沙泄洪期间仍应引起重视。研究成果可为葛洲坝一号船闸安全营运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洲坝船闸 阀门井 水沙数值模拟 高含沙水流 水位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综述
17
作者 潘海涛 吴澎 +3 位作者 袁和平 吕小龙 高成岩 吴志龙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1期1-7,共7页
平陆运河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标志性工程,工程始于南宁市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终点为北部湾钦州港东航道,按内河Ⅰ级航道标准建设,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工程从上游至下游建设马道、企石、青年3个梯级枢纽,各枢... 平陆运河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标志性工程,工程始于南宁市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终点为北部湾钦州港东航道,按内河Ⅰ级航道标准建设,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工程从上游至下游建设马道、企石、青年3个梯级枢纽,各枢纽一次性建成双线5000吨级船闸。项目开发任务以发展航运为主,结合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态环境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航运枢纽、航道、跨河建筑物及道路工程以及配套工程等。平陆运河规划设计始终贯彻系统观、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科技赋能、创新引领,将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启闭速度最快的内河省水船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陆运河 省水船闸 智慧运河 生态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闸单侧闸墙主廊道输水系统岔管水动力特性研究
18
作者 张志崇 杨海滔 +2 位作者 胡亚安 薛淑 严秀俊 《水运工程》 2024年第5期103-109,150,共8页
船闸单侧闸墙主廊道输水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开挖量小、工程投资省等优点,在河谷狭窄、边坡陡峭等地形受限地区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工程应用难点之一在于如何保证廊道内断面流速的均匀性,避免出现严重的偏流、脱流现象。依托嘉陵江草... 船闸单侧闸墙主廊道输水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开挖量小、工程投资省等优点,在河谷狭窄、边坡陡峭等地形受限地区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工程应用难点之一在于如何保证廊道内断面流速的均匀性,避免出现严重的偏流、脱流现象。依托嘉陵江草街二线船闸工程,采用通用CFD软件FLUENT,对船闸单侧闸墙主廊道双阀门输水系统布置中的岔管水动力特性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探讨岔管分岔角、墩头曲线形式以及外壁曲线形式对岔管水力特性的影响,提出外壁采用正弦曲线,内壁采用圆弧-直线-圆弧形曲线的单侧输水廊道阀门段岔管布置体形,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闸墙输水廊道 岔管体型 流速不均匀系数 数值模拟 草街二线船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预约模式下船闸通航调度方法分析
19
作者 蒋军 林丽 +3 位作者 马志明 陈丽璇 杨琛 王琬琼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36,共6页
针对现有部分船闸通航效率不高,通航拥堵严重等问题,以完全预约模式下船闸通航调度方法为研究对象,考虑闸室有效面积利用率最大和平均预约延误时间最小,在BL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船闸通航调度模型。选取三峡双线五级... 针对现有部分船闸通航效率不高,通航拥堵严重等问题,以完全预约模式下船闸通航调度方法为研究对象,考虑闸室有效面积利用率最大和平均预约延误时间最小,在BL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船闸通航调度模型。选取三峡双线五级船闸的过闸船舶数据,通过与原始人工编排、BL算法编排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人工蜂群算法性能稳定,能显著提高闸室面积利用率,且平均利用率大于80%。此外,在平均预约延误时间方面有明显的降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预约 船闸 通航调度 人工蜂群算法 闸室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某高水头船闸人字门运行近20年后腐蚀状况评价及原因分析
20
作者 李岩 秦永坤 +1 位作者 刘欣昕 朱锡昶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1期115-122,共8页
在国内某高水头船闸停航检修期间,对其人字门的腐蚀状况进行全面检测。按涂层所处闸门位置不同,划分为大气区、水位变动区和水下区,分别进行腐蚀评估、涂层起泡破坏及门体腐蚀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接近涂层设计使用年限,船闸人字... 在国内某高水头船闸停航检修期间,对其人字门的腐蚀状况进行全面检测。按涂层所处闸门位置不同,划分为大气区、水位变动区和水下区,分别进行腐蚀评估、涂层起泡破坏及门体腐蚀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接近涂层设计使用年限,船闸人字门普遍存在大面积涂层起泡问题,起泡层下门体腐蚀问题逐渐凸显,涂层损伤总面积占门体面积的6.5%~12.7%。总体上,人字门防护涂层损伤失效过程分为有机涂层起泡、热喷铝层腐蚀发展、热喷铝层作为牺牲阳极抑制钢基体局部腐蚀3个阶段。此外,指出零星涂层修复难以达到长效防腐的效果,针对人字门防腐蚀提出整体维修涂层和施加阴极保护的延寿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头船闸 人字门 腐蚀评估 腐蚀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