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rdware-in-loop simulation on hydrostatic thrust bearing worktable pose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桂华 邵俊鹏 +1 位作者 秦柏 董玉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250-256,共7页
A controllable hydrostatic thrust bearing was presented to improve rigidity. The bearing worktable poses were controlled by coupling oilfilm thickness of four controllable chambers. The chamber flow can be regulated b... A controllable hydrostatic thrust bearing was presented to improve rigidity. The bearing worktable poses were controlled by coupling oilfilm thickness of four controllable chambers. The chamber flow can be regulated by electro hydraulic servo valve-control variable pump according to the surface roughness, load, cutting force, and thermal effects of worktable.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he controllable chamber flow, servo variable mechanism and controller were built. The pose control model was established, which contained the kinematics positive and negative solu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feedforward and hydraulic cylinder position feedback. Hardware-in-loop simula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on the electro hydraulic servo test bench by means of the non-linear relation of film thickness and hydraulic cylinder displacement. Hardware-in-loop simulation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lable bearings exhibit high oilfilm rigidity, the rising time is 0.24 s and the maximum overshoot is 2.23%, and can be applied in high precision heavy machine to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static THRUST bearing HARDWARE-IN-LOOP simulation worktable POSE CONTROLLABLE CHAM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n mixed lubrication performance of journal-thrust coupled microgroove bearings with different bottom shapes 被引量:1
2
作者 TANG Dong-xing YIN Lei +3 位作者 XIAO Bin HAN Yan-feng XIANG Guo WANG Jia-x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197-1212,共16页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stablish a mixed lubrication model for the journal-thrust coupled microgroove bearings(also referred as coupled bearings)used for the ship shaftless rim-driven thrusters.During ...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stablish a mixed lubrication model for the journal-thrust coupled microgroove bearings(also referred as coupled bearings)used for the ship shaftless rim-driven thrusters.During the hydrodynamic modelling,the coupling hydrodynamic pressure between the journal bearing and the thrust bearing is considered.The mixed lubrication performances of the microgroove journal-thrust bearing with five different bottom shapes,including rectangle,semi-ellipse,right triangle,isosceles triangle and left triangle,are compared.Based on the numerical results,the optimal microgroove bottom shape of the journal bearing and tilting angle of the thrust pad are determined.Additionally,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oupled bearing with left triangle microgroove bottom shape exhibits the optimal mixed lubrication performance.The numerical result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optimal inclination angle of the thrust bearing pad is 0.01°for the current simulation c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lubricated coupled bearing mixed lubrication microgroove bottom sha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向孔结合均压槽的气体静压轴承特性研究
3
作者 李育隆 杨云淇 +1 位作者 容诚钧 连华奇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5,共8页
为研究斜向进气结合均压槽结构的组合式气体静压轴承的承载特性,使用三维建模工具建立斜向进气孔结合均压槽结构的组合式气体静压轴承模型,借助仿真软件Fluent进行稳态仿真,讨论平均气膜间隙、偏心率、工作转速对组合式轴承承载性能的... 为研究斜向进气结合均压槽结构的组合式气体静压轴承的承载特性,使用三维建模工具建立斜向进气孔结合均压槽结构的组合式气体静压轴承模型,借助仿真软件Fluent进行稳态仿真,讨论平均气膜间隙、偏心率、工作转速对组合式轴承承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平均气膜间隙下(极小轴承间隙除外),组合式轴承具有更高的承载力,但是耗气量也更大;在同一偏心率下组合式轴承承载力更大,刚度也更高;组合式结构能强化气体轴承的表面节流效应,还能很好地减少节流孔附近的压降,使轴承面上的压力均化,有效提高轴承的承载力及刚度;与普通单排八孔环面节流轴承相比,组合式轴承承载力最大可提升1.62倍,刚度最高可提升2.9倍,耗气量最多增加3.4倍;旋转状态下,组合式轴承的承载特性普遍优于静态,轴承性能随工作转速的增大而提升,在1×10^(5)r/min工作转速下,其承载力可提升14%;组合式轴承更适合工作在大气膜间隙和大偏心状态下,在旋转状态下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和刚度,且在反向旋转的承载力大于正向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静压轴承 斜向进气 均压槽 静态特性 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伺服作动器静压支承的动态性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文哲 陈新元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6,共8页
为提升电液伺服作动器中恒压式静压支承的抗偏载动态性能,构建支承抗偏载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阻尼孔、环形间隙及支承腔尺寸对支承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承腔初始压力为供应压力的50%时,支承能力最大,得到固定阻尼孔与可变间隙阻... 为提升电液伺服作动器中恒压式静压支承的抗偏载动态性能,构建支承抗偏载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阻尼孔、环形间隙及支承腔尺寸对支承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承腔初始压力为供应压力的50%时,支承能力最大,得到固定阻尼孔与可变间隙阻尼的匹配关系。在活塞杆直径40 mm、径向偏载力2000 N条件下,采用直径0.3 mm、长度10 mm的阻尼孔和43μm单边间隙的封油面,可将15 L/min的作动器静压系统流量损耗控制在12%。活塞杆偏心超调量与支承腔体积和无偏心流量的比值呈正相关。当该比值超过11%时,活塞杆与缸壁接触,带来密封失效及运动卡滞的风险。研究结果为电液伺服作动器静压支承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与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支承 电液伺服 作动器 抗偏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模型的锥形气体静压轴承优化设计
5
作者 张文栋 石明辉 +2 位作者 秦东晨 袁峰 陈江义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针对如何提升小孔节流式锥形气体静压轴承综合性能的问题,以气浮电主轴用锥形气体静压轴承承载力最大、气体消耗量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轴承尺寸和工况要求的约束条件,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法选取设计点,通过有限元法计算样本集,利用2种提... 针对如何提升小孔节流式锥形气体静压轴承综合性能的问题,以气浮电主轴用锥形气体静压轴承承载力最大、气体消耗量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轴承尺寸和工况要求的约束条件,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法选取设计点,通过有限元法计算样本集,利用2种提高精度的加点策略构建针对优化目标的改进Kriging代理模型,最终使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获得最优解集。根据工况要求,通过权重系数法提出了3种优化方案,优化方案的气体消耗量分别降低至初始设计的28.85%,56.08%和73.87%;承载力则分别提升至初始设计的1.14,2.16和2.44倍;3种优化方案在中高转速下的性能提升会更加明显。另外,提高轴承锥度虽然能提升承载力,但同时也会增加气体消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气体静压轴承 承载力 耗气量 有限元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活塞斯特林发电机气体静压轴承的承载特性
6
作者 杨明卓 牟健 +1 位作者 林明嫱 洪国同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8,共8页
气体静压轴承结合间隙密封技术作为自由活塞斯特林发电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使动力活塞在高频往复运动中实现无接触支承,提高发电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为研究自由活塞斯特林发电机气体静压轴承的承载特性,基于轴向流动假设建立了理论模... 气体静压轴承结合间隙密封技术作为自由活塞斯特林发电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使动力活塞在高频往复运动中实现无接触支承,提高发电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为研究自由活塞斯特林发电机气体静压轴承的承载特性,基于轴向流动假设建立了理论模型,通过模型计算了不同条件下气体轴承提供的承载力,设计并搭建了一种气体轴承承载力测试装置,测试了气体轴承在不同供气压力、节流孔直径及数量下的承载力。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均表明:承载力与供气压力、节流孔数、节流孔径呈正相关;承载力随活塞与气缸间隙的减小而增大。在间隙一定的条件下,偏心率越大,承载力越大;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这种测试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气体静压轴承 发电机 节流孔 承载力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缸上不同减摩润滑结构油膜性能的对比分析
7
作者 马丽楠 王伟 +2 位作者 陈峙 马占江 安高成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103,共15页
通过设计不同的减摩润滑结构并比较油膜特性,研究不同的减摩润滑结构对伺服液压缸克服径向载荷、减小摩擦的影响,得出减摩润滑结构的最佳形状结构,并进行试验验证。在减摩润滑矩形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字形结构和梯形结构,并对其进行... 通过设计不同的减摩润滑结构并比较油膜特性,研究不同的减摩润滑结构对伺服液压缸克服径向载荷、减小摩擦的影响,得出减摩润滑结构的最佳形状结构,并进行试验验证。在减摩润滑矩形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字形结构和梯形结构,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和流场模拟,得到了不同减摩润滑结构的压力分布和承载能力特性曲线。梯形的减摩润滑结构可以提供更大的承载能力,油膜温升更小,该减摩润滑结构能有效克服活塞杆上的径向载荷,降低伺服液压缸的摩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减摩润滑结构的油膜特性不同,克服偏载能力不同,均能不同程度降低伺服液压缸的摩擦,提高伺服液压缸的控制精度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载荷 静压支承 摩擦 油膜 液压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压气体轴承双向流-固耦合温度特性分析
8
作者 杜羽茜 倪艳光 +1 位作者 崔永存 牛荣军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102,共10页
动静压气体轴承在长时间运行后,气膜的温升使转轴出现热膨胀,严重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转。为此,建立三维非稳态动静压气体轴承-转轴数值模型,采用双向流-固耦合分析方法,结合动网格技术,分析偏心、转速等对气膜压力、承载力、气动热、变形... 动静压气体轴承在长时间运行后,气膜的温升使转轴出现热膨胀,严重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转。为此,建立三维非稳态动静压气体轴承-转轴数值模型,采用双向流-固耦合分析方法,结合动网格技术,分析偏心、转速等对气膜压力、承载力、气动热、变形等参数的影响规律,并开展主轴系统温度场试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气膜温升与转速和偏心率呈正相关关系,当偏心率大于0.2时,与供气压力呈负相关关系;在偏心率不变的情况下,转速对承载力的影响显著高于供气压力的影响,随着偏心率的增大,供气压力和转速的增加均能显著提升承载力;在大偏心率高转速下,转轴膨胀变形量飞速增长,此时因转轴膨胀带来的问题也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压气体轴承 流-固耦合 热变形 气膜温度 动网格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静压轴承静态特性分析及其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9
作者 李泽岩 齐向阳 +2 位作者 吴承亮 张晓庆 王天成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8-1286,共9页
针对进一步提高液体静压轴承静态性能的问题,提出了工字型和梯型两种油腔结构,对液体静压轴承的静态特性进行了分析,探究了不同腔型对液体静压轴承静态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其油腔结构进行了优化。首先,对液体静压轴承的工作原... 针对进一步提高液体静压轴承静态性能的问题,提出了工字型和梯型两种油腔结构,对液体静压轴承的静态特性进行了分析,探究了不同腔型对液体静压轴承静态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其油腔结构进行了优化。首先,对液体静压轴承的工作原理及流体润滑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了其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不同腔型结构的静压轴承内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然后,对比了其在不同轴颈转速、油膜厚度及供油压力下对液体静压轴承承载能力的影响;最后,针对静态性能较好的油腔形状,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处理,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以承载力、刚度和温升作为优化目标,分析了内腔周向长度、内腔轴向宽度以及油腔深度的改变对轴承静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字型腔的液体静压轴承对于提升静压轴承承载力、增强静压轴承刚度有着显著效果,在低厚度的油膜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经响应面法分析后,通过对工字型油腔结构静压轴承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确定了其最优尺寸,提高了液体静压轴承的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轴承 轴承承载力 轴承刚度 响应面法 轴颈转速 油膜厚度 供油压力 工字型油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油腔参数下的静压轴承油膜载荷特性分析
10
作者 焦博文 王星洪 +2 位作者 高新华 赵春江 边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6,共6页
为了探究油腔对静压油膜轴承承载特性的影响,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和Fluent软件,提出静压滑动油膜轴承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油腔厚度、转子转速、油腔夹角和壁面粗糙度对油膜压力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膜连续的前提下,随着静压滑动轴承... 为了探究油腔对静压油膜轴承承载特性的影响,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和Fluent软件,提出静压滑动油膜轴承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油腔厚度、转子转速、油腔夹角和壁面粗糙度对油膜压力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膜连续的前提下,随着静压滑动轴承油腔厚度的增加,油膜压力峰值减小;随着油腔夹角的增大,油膜压力峰值先减小后增大;当轴承转速增加时,油膜压力峰值均呈现上升趋势,过大的转速会使得油膜的承载中心发生偏移,进而导致轴承偏心,且可能导致供油不充足;油腔壁面是否粗糙对润滑特性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轴承 油腔厚度 油腔夹角 粗糙度 油膜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摩擦焊静压支承主轴间隙油膜瞬态流场研究
11
作者 代瑞春 杨欣逸 +5 位作者 贾文涛 高大伟 耿振坤 张春波 梁武 于晓东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8期15-19,共5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盘轴类零件的高质量批产,惯性摩擦焊机主轴轴向承载系统采用闭式静压轴承创新型结构,建立惯性摩擦焊机主轴回转速度在轴向顶锻力作用下衰减的数学模型。进而确定静压轴承间隙油膜三维模型及边界条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 针对航空发动机盘轴类零件的高质量批产,惯性摩擦焊机主轴轴向承载系统采用闭式静压轴承创新型结构,建立惯性摩擦焊机主轴回转速度在轴向顶锻力作用下衰减的数学模型。进而确定静压轴承间隙油膜三维模型及边界条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原理,应用动网格技术和Fluent仿真软件,探讨在惯性摩擦焊机承受顶锻力时,闭式静压轴承的瞬态流场,即承载侧油膜和背压侧油膜的流速分布。结果表明,承载侧油膜流速在非平衡状态时,随着承载油膜间隙厚度减小承载侧油膜流速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在旋转停止时最高。背压侧油膜流速在非平衡状态时,随着背压侧油膜间隙厚度增大而减小,在最终位置油膜流速保持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流场 闭式静压轴承 主轴系统 惯性摩擦焊装备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节流小孔对空气静压轴承承载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孙国梁 隆强 +2 位作者 刘华峰 向俊 谭畅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5,共7页
常规形状节流小孔在提高轴承性能时存在瓶颈,采用椭圆节流小孔能够更精确地控制气膜的流动和压力分布。为了计算椭圆节流小孔对空气静压轴承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引入椭圆小孔特性的扰动项对传统雷诺方程进行修正;为了避免不确定性和随机... 常规形状节流小孔在提高轴承性能时存在瓶颈,采用椭圆节流小孔能够更精确地控制气膜的流动和压力分布。为了计算椭圆节流小孔对空气静压轴承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引入椭圆小孔特性的扰动项对传统雷诺方程进行修正;为了避免不确定性和随机因素导致的复杂计算问题,建立一种基于高斯分布的轴承承载力统计预测模型,实现了对椭圆小孔特征参数影响轴承承载力机制的分析;最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承载力与特征参数之间的最佳平衡。算例验证结果表明,长短轴比为0.8、小孔数量为20、小孔气道深度为9 mm的参数组合下的轴承承载力最优,约840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气体静压轴承 节流孔 承载力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磨床液体静压导轨承载特性分析与参数优化
13
作者 张坤 郭宏亮 +2 位作者 石有圣 李洪凯 赵栋杰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3-402,共10页
承载力和刚度是衡量液体静压导轨承载特性的关键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精密磨床的加工精度与稳定性。针对液体静压导轨对置油垫结构参数的交互作用机制不明确、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单油垫分析的问题,以某型精密磨床的花岗岩液体静压导轨为研究... 承载力和刚度是衡量液体静压导轨承载特性的关键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精密磨床的加工精度与稳定性。针对液体静压导轨对置油垫结构参数的交互作用机制不明确、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单油垫分析的问题,以某型精密磨床的花岗岩液体静压导轨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开展了多参数耦合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分析与参数优化。首先,基于流体力学理论构建了液体静压导轨承载特性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对置油垫承载力与刚度的解析表达式。然后,通过单因素分析揭示了供油压力、油腔间隙、封油边宽度及小孔节流器直径对液体静压导轨承载特性的独立影响规律,发现供油压力和油腔间隙对承载力和刚度有显著影响。最后,采用BBD (Box-Behnken Design)法设计了27组试验,构建了二阶多项式回归模型,以解析多参数的交互作用机制,并基于响应面法开展了多目标优化,获得了设计参数的最优解集。结果表明:优化后液体静压导轨的承载力和刚度分别提升了24.99%和19.62%。研究结果为精密磨床液体静压导轨的承载性能提升和参数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静压导轨 承载特性 交互作用 参数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质静压轴承静态特性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如忠 石俊伟 +1 位作者 马晓建 安星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0-496,共7页
在多孔质静压轴承设计中,轴承设计参数是影响其静动态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要得到合适的轴承设计参数,需要多次重复建模和仿真,且由于轴承结构复杂,建模难度大,仿真时间长,严重影响了轴承的设计效率。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遗传... 在多孔质静压轴承设计中,轴承设计参数是影响其静动态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要得到合适的轴承设计参数,需要多次重复建模和仿真,且由于轴承结构复杂,建模难度大,仿真时间长,严重影响了轴承的设计效率。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的轴承静态特性预测模型,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在轴承参数设计空间内采样,并进行Fluent流体仿真,将仿真数据用于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与测试,实现了对设计空间内任意设计参数下的多孔质静压轴承静态特性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训练出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多孔质静压轴承的静态特性,预测精度在95%以上,对多孔质静压轴承的快速设计和参数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质静压轴承 静态特性 GA-BP神经网络 拉丁超立方抽样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结构静压轴承油膜流动特性研究
15
作者 段润泽 贾若彤 +2 位作者 李陈涛 刘联胜 刘腾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在剪切力和压缩力共同作用下,液体静压轴承黏性油膜的液阻和流速会发生变化,导致油膜的散热能力不稳定,而增加油膜流动阻力,减小流动速度可以有效提高油膜的散热能力。为增加流体的扰动进而增强换热,在静压轴承工作面上加工不同的微结构... 在剪切力和压缩力共同作用下,液体静压轴承黏性油膜的液阻和流速会发生变化,导致油膜的散热能力不稳定,而增加油膜流动阻力,减小流动速度可以有效提高油膜的散热能力。为增加流体的扰动进而增强换热,在静压轴承工作面上加工不同的微结构(矩形、三角形、椭圆形),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微结构在不同跨度、不同深度、不同间距下对轴承工作面油膜流动速度的影响,得到黏性油膜增阻减速的有效范围。结果表明:综合微结构深度、跨度、间距变化对油膜液阻的影响,矩形微结构增阻效果最明显,椭圆形微结构次之,三角形微结构最差;当微结构间距单一变化时,只有矩形微结构可起到降低流场平均速度的作用。因此,矩形微结构可起到增阻减速的作用,且增阻减速的最佳间距范围为0.01~0.0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轴承 黏性油膜 微结构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人字槽和轴向微通槽的动静压气体轴承静态特性
16
作者 李树森 马添潇 穆岩璞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0,共6页
设计带人字槽和轴向微通槽的动静压气体轴承,运用FLUENT对其静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改变轴向微通槽深度、偏心率、气膜厚度、供气压力等参数,研究其对轴承刚度和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不变,偏心率越大,轴承刚度越小、承... 设计带人字槽和轴向微通槽的动静压气体轴承,运用FLUENT对其静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改变轴向微通槽深度、偏心率、气膜厚度、供气压力等参数,研究其对轴承刚度和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不变,偏心率越大,轴承刚度越小、承载能力越大;人字槽可以提升气体轴承的承载能力和刚度,主轴转速越快,动压效应越强,轴承刚度和承载能力越大;随微通槽深度增加,轴承刚度先增大后保持稳定,轴承承载能力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当微通槽深度过大时,轴承刚度变化不大,但轴承承载能力会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压气体轴承 人字槽 轴向微通槽 静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液压缸导向套静压支承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志坚 曾良才 湛从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3-178,共6页
高速液压缸是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执行元件,其导向套静压支承结构具备优良的导向性能、抗偏载力、低摩擦力,可以大大影响系统的控制精度以及动静态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不同工况会引起静压支承油膜的温度变化,而温度变化对导向套静压... 高速液压缸是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执行元件,其导向套静压支承结构具备优良的导向性能、抗偏载力、低摩擦力,可以大大影响系统的控制精度以及动静态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不同工况会引起静压支承油膜的温度变化,而温度变化对导向套静压支承的承载力影响很大。应用Fluent对液压缸活塞杆导向套处静压支承的温度场进行建模仿真,分析活塞杆偏心量、入口流量、活塞杆移动速度与油膜温度的关系以及油膜的温升与油膜承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偏心量的增大,轴向封油面的温升越来越大,同时温升较大的面积占比增多;入口流量与温升成正比关系;活塞杆往复直线运动带动液压油运动,油膜产生温升;同时,油膜温度升高,油膜支承力减小,导向套静压支承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液压缸 静压支承 承载力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均压槽节流静压气体轴承静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然 齐向阳 +3 位作者 付双松 马文竹 李泽岩 吴承亮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6,共9页
为进一步优化径向静压气体轴承的静态性能,提出在传统小孔节流的基础上配合开设轴向和周向均压槽的复合节流式静压气体径向轴承。利用Fluent软件对比分析传统孔式节流与不同形式复合节流静压气体轴承的静态特性,探究均压槽截面形状及供... 为进一步优化径向静压气体轴承的静态性能,提出在传统小孔节流的基础上配合开设轴向和周向均压槽的复合节流式静压气体径向轴承。利用Fluent软件对比分析传统孔式节流与不同形式复合节流静压气体轴承的静态特性,探究均压槽截面形状及供气压力对轴承静态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正交试验探究节流器各结构参数对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节流式静压气体轴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轴承的静态性能,其中均压槽以“口”字形布置以及截面形状为矩形时效果最优;供气压力的增大也可提升轴承静态特性;节流孔直径和均压槽深度对轴承静态特性的影响要大于节流孔深度和均压槽宽度,节流孔直径以及均压槽深度的增大均使得承载力与刚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静压气体轴承 均压槽布置形式 承载力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口管桩循环打入过程及竖向承载特性大比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怀龙 朱碧堂 +1 位作者 罗如平 徐长节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73-3184,共12页
深入认识桩打入过程的桩-土作用机制对准确计算打入桩的竖向承载力十分重要。为探究砂土中开口管桩在循环打入时桩-土作用机制及打桩结束后的竖向承载特性,开展了直径为0.273 m的开口钢管桩静压循环打入过程的大比例尺(1:10)模型试验,... 深入认识桩打入过程的桩-土作用机制对准确计算打入桩的竖向承载力十分重要。为探究砂土中开口管桩在循环打入时桩-土作用机制及打桩结束后的竖向承载特性,开展了直径为0.273 m的开口钢管桩静压循环打入过程的大比例尺(1:10)模型试验,砂土的相对密实度约为40%,通过采用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简称FBG)应变传感器和薄膜压力传感器等先进监测手段,研究循环打桩过程中土塞高度、桩身应变、轴力和侧摩阻力以及桩-土界面应力变化规律。打桩结束后,进行了休止时间分别为10d和30d竖向受压静载试验。随后,将基于静力触探试验CPT的ICP-05法和UWA-05法预测桩竖向承载力与静载试验测量的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开口管桩在静压循环打入过程中土塞效应逐渐增强,贯入结束后土塞呈部分闭塞状态;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靠近桩尖的应变会出现“反点”,即由贯入最后阶段的压应变转为静止稳定阶段的拉应变,而桩尖处的应变在两个阶段均为拉应变;桩身径向应力在桩尖处最大,随着h/R(h为传感器距桩尖的高度,R为桩半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具有明显的h/R效应;休止时间为10 d和30 d的极限承载力分别为289 kN和323 kN,承载力提高约12%,桩承载力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采用ICP-05法和UWA-05法预测桩尖附近的侧摩阻力被低估,而桩尖以上侧摩阻力与实测值吻合较好,ICP-05法和UWA-05法预测桩基承载力偏保守,UWA-05法更接近实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管桩 静压循环打入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土塞效应 竖向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油槽结构对高速插齿机静压主轴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焦宇泽 李栋 +2 位作者 戚厚军 奚浩然 邢侃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3,共11页
为提高数控高速插齿机静压主轴工作性能,以摩擦学和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探究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有、无回油槽对静压主轴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有、无回油槽油膜流体仿真模型和流固耦合模型,基于实际工况参... 为提高数控高速插齿机静压主轴工作性能,以摩擦学和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探究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有、无回油槽对静压主轴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有、无回油槽油膜流体仿真模型和流固耦合模型,基于实际工况参数进行了仿真计算,探究了有、无回油槽对油膜承载力、刚度、剪切力和轴套最大变形量的影响规律;然后,利用瞬态计算,分析了在10次冲程运动内有、无回油槽结构对静压主轴油膜黏性生热现象的影响,探究了相同工况下不同回油槽形状对油膜承载力与刚度的影响;最后,搭建了静压导轨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数据证明了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回油槽结构可以使油膜承载力和刚度提升约1.5倍,可小幅降低油膜黏性阻力,并使油膜平均温度保持稳定;在低偏心率时,无回油槽轴套相对有回油槽轴套变形量最大相差40%,高偏心率时则相反;偏心率较低时,回油槽形状对油膜刚度影响相对较大。该研究可为高速插齿机静压主轴结构参数优化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主轴 回油槽结构 黏性生热 流固耦合模型 油膜承载力 油膜刚度 轴套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