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性环氧乳液/海泡石复合改性苯丙乳液涂层粘结性能研究
1
作者 何丽红 李青林 +2 位作者 徐心硕 周超 李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06,共4页
采用物理共混法制备水性环氧乳液/海泡石复合改性苯丙乳液涂层,探讨了苯丙-水性环氧乳液配比,三乙醇胺、填料及乳化沥青掺量对涂层粘结强度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复合涂层的抗渗性和耐高低温性。结果表明,当苯丙乳液与水性环氧乳液的有效质... 采用物理共混法制备水性环氧乳液/海泡石复合改性苯丙乳液涂层,探讨了苯丙-水性环氧乳液配比,三乙醇胺、填料及乳化沥青掺量对涂层粘结强度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复合涂层的抗渗性和耐高低温性。结果表明,当苯丙乳液与水性环氧乳液的有效质量比为1∶2,三乙醇胺、海泡石和乳化沥青掺量分别为2%、3%、5%时,复合涂层粘结强度为3.54MPa,与钢板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且不透水性和耐高低温性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乳液 水性环氧树脂 共混改性 粘结强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聚物/加聚物复合胶乳的制备 Ⅰ.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乳液接枝聚合反应 被引量:15
2
作者 潘桂荣 武利民 +2 位作者 张竹青 李丹 游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43,共5页
用乳液接枝聚合方法制备环氧树脂 /丙烯酸树脂的复合胶乳水分散体系 ,考察了不同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单体浓度对复合胶乳粒径、接枝率、分子量的影响 ,并对这类复合胶乳体系的接枝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 ,引发剂浓度增大 ,... 用乳液接枝聚合方法制备环氧树脂 /丙烯酸树脂的复合胶乳水分散体系 ,考察了不同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单体浓度对复合胶乳粒径、接枝率、分子量的影响 ,并对这类复合胶乳体系的接枝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 ,引发剂浓度增大 ,粒径增大 ,分子量减小 ,接枝率增大 ;乳化剂浓度增大 ,分子量和接枝率变化不大 ,粒径则有下降趋势 ;环氧树脂浓度增大 ,粒径倾向于增大 ,分子量和接枝率则显著降低。说明缩聚物 /加聚物接枝乳液聚合与一般乳液聚合规律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聚物/加聚物复合胶乳 制备 环氧树脂 丙烯酸树脂 乳液接枝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水性硝化纤维素乳液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曾朝霞 包汇川 +2 位作者 傅和青 燕冲 陈焕钦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3-35,38,共4页
采用醇酸树脂转相乳化法和丙烯酸酯类单体互穿聚合物网络聚合法制备改性硝化纤维素乳液。研究了醇酸树脂、丙烯酸酯类单体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酯类单体改性互穿聚合物网络聚合法制得的乳液效果好。
关键词 硝化纤维素乳液 丙烯酸酯类单体 醇酸树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改性含磷苯丙防锈乳液的合成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晶 刘国军 +3 位作者 刘素花 王玉标 于晓茹 罗茜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44,48,共4页
采用常规乳液聚合方法,以环氧树脂改性含有磷酸酯功能单体的苯丙乳液来制备水性防锈乳液。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等为共聚单体,引入环氧树脂及具有抗闪蚀功能的磷酸酯功能单体,考察了乳化剂、引发剂、环氧树脂、磷酸酯单体不同用... 采用常规乳液聚合方法,以环氧树脂改性含有磷酸酯功能单体的苯丙乳液来制备水性防锈乳液。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等为共聚单体,引入环氧树脂及具有抗闪蚀功能的磷酸酯功能单体,考察了乳化剂、引发剂、环氧树脂、磷酸酯单体不同用量对乳液及其漆膜的影响,并对乳液的粒径、固含量及漆膜的耐盐水性、附着力等性能进行测试,逐步优化聚合工艺来合成具有高效防锈的新型环氧防锈乳液。研究表明,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环氧树脂用量、磷酸酯单体用量分别为单体总量的1.5%、0.6%、7%、3%时,可制得性能较好的水性环氧改性含磷苯丙防锈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锈乳液 环氧树脂 磷酸酯功能单体 苯丙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与发展状况 被引量:13
5
作者 裴世红 陶洋 +2 位作者 王丽丽 庄超 石博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9,34,共3页
丙烯酸酯乳液是一大类容易制备、性能优良、价格低廉、应用广泛,且符合环保要求的聚合物。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已经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介绍了丙烯酸酯乳液的基本特性,分析了有机硅、有机氟、聚氨酯和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优... 丙烯酸酯乳液是一大类容易制备、性能优良、价格低廉、应用广泛,且符合环保要求的聚合物。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已经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介绍了丙烯酸酯乳液的基本特性,分析了有机硅、有机氟、聚氨酯和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优缺点,综述了其改性方法及研究现状,对今后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乳液 有机硅 有机氟 聚氨酯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红外技术研究聚苯胺涂层防腐蚀性能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兴娟 罗丞 +2 位作者 顾姗姗 迟明涛 巩春辉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7,21,共5页
聚苯胺是一种导电高分子,聚苯胺涂料因其性价比较高而被看作是新一代环境友好型的高效防腐涂料。本研究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酸树脂乳液。分别采用乳液互穿网络聚合法和乳液共混法制备... 聚苯胺是一种导电高分子,聚苯胺涂料因其性价比较高而被看作是新一代环境友好型的高效防腐涂料。本研究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酸树脂乳液。分别采用乳液互穿网络聚合法和乳液共混法制备聚苯胺-丙烯酸树脂防腐蚀涂料,并利用红外显微镜技术分析聚苯胺在聚苯胺-丙烯酸树脂防腐蚀涂料中的分散性。涂层在马口铁上腐蚀电位和极化曲线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乳液互穿网络聚合法制备的聚苯胺-丙烯酸树脂防腐蚀涂层在w(NaCl)为3.5%的NaCl溶液中的开路电位比乳液共混法升高了0.596 V,自腐蚀电流降低了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丙烯酸树脂 防腐蚀 乳液 红外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酸-丙烯酸酯杂化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崔锦峰 李军 +6 位作者 罗志河 盛永宁 李华明 陈碧碧 郭军红 周应萍 杨保平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62,共5页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4)醚硫酸铵(CO-436)为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不同油度醇酸树脂和丙烯酸酯为共聚单体制备醇酸-丙烯酸酯杂化乳液,对醇酸树脂油度、醇酸树脂/丙烯酸酯质量比、乳化剂和引发剂种类、用量对杂化乳液的影响进行了研...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4)醚硫酸铵(CO-436)为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不同油度醇酸树脂和丙烯酸酯为共聚单体制备醇酸-丙烯酸酯杂化乳液,对醇酸树脂油度、醇酸树脂/丙烯酸酯质量比、乳化剂和引发剂种类、用量对杂化乳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DSC、激光粒度分布仪等测试仪器分别对杂化乳液中聚合物的热性能、杂化乳液的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25.6℃)下,杂化乳液的成膜性优于苯丙乳液。醇酸树脂的适宜油度为62%~67%,醇酸树脂和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3∶7,乳化剂的适宜用量为2.0%~2.5%,引发剂的适宜用量为0.4%~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酸树脂 丙烯酸树脂 杂化乳液 光泽 接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丙烯酸树脂乳液性能与涂膜固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培勤 杨勋兰 +1 位作者 孙绍晖 刘大壮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采用丙烯酸接枝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制得了自乳化自交联型的乳液,针对乳液在涂料应用中的重要性能,考察了乳液黏度随固含量、温度和pH值的变化规律。通过测定涂膜吸水率、交联率,得到了涂膜的固化规律,并用红外光谱分析了涂膜的固化反应... 采用丙烯酸接枝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制得了自乳化自交联型的乳液,针对乳液在涂料应用中的重要性能,考察了乳液黏度随固含量、温度和pH值的变化规律。通过测定涂膜吸水率、交联率,得到了涂膜的固化规律,并用红外光谱分析了涂膜的固化反应。结果表明:制得的涂膜耐水性、附着力、柔韧性和防腐蚀等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丙烯酸 乳液 黏度 固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复合乳胶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沈文军 王绍明 +2 位作者 徐杰 金磊 李为立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39,共7页
利用乳胶胶束的包裹作用,在水相中将双酚A环氧二丙烯酸酯与丙烯酸酯单体混合物束缚其内。通过乳液聚合实现两相在水相体系中的有效共聚,得到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复合乳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粒径分析(DLS... 利用乳胶胶束的包裹作用,在水相中将双酚A环氧二丙烯酸酯与丙烯酸酯单体混合物束缚其内。通过乳液聚合实现两相在水相体系中的有效共聚,得到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复合乳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粒径分析(DL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对所制备的复合乳胶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涂膜的力学性能、极化曲线。结果表明:乳胶粒子呈均匀的球形;当双酚A环氧二丙烯酸酯用量为整体复合树脂质量的5%时,涂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均较优异,可较广泛应用于金属防护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 复合乳胶 金属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纳米SiO_2/丙烯酸树脂皮革涂饰剂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志杰 马建中 +1 位作者 胡静 张新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12-1117,共6页
该研究用乳液聚合法原位合成了纳米S iO2/丙烯酸树脂复合涂饰剂。考察了单体配比,体系pH,引发剂、乳化剂及正硅酸乙酯(TEOS)用量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分析表征了纳米复合涂饰剂的宏观、微观结构,测试了聚合物膜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及... 该研究用乳液聚合法原位合成了纳米S iO2/丙烯酸树脂复合涂饰剂。考察了单体配比,体系pH,引发剂、乳化剂及正硅酸乙酯(TEOS)用量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分析表征了纳米复合涂饰剂的宏观、微观结构,测试了聚合物膜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及用于皮革涂饰后革样的各项性能。结果为:透射电镜(TEM)观察发现,粒径小于100 nm的S iO2颗粒均匀分散于纳米复合涂饰剂乳液内,且无明显团聚现象;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得出,纳米S iO2的加入使丙烯酸树脂的玻璃化温度(Tg)提高了12.2℃;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纳米复合涂饰剂中形成了—S i—O—S i—结构。纳米S iO2/丙烯酸树脂复合涂饰剂应用于皮革涂饰后,其各项性能较丙烯酸树脂涂饰有明显提高,如透水汽性提高了7.42%,透气性提高了7.33%,耐干、湿擦性能均提高一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原位合成 纳米SIO2 丙烯酸树脂 皮革涂饰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水性丙烯酸氨基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中华 陈文君 +2 位作者 陈海洪 余飞 苏国徽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1,69,共5页
采用乳液型丙烯酸树脂为主要成膜物,水稀释性羟基硅丙树脂为改性剂,甲基醚化三聚氰胺树脂为固化剂,制备了性能优异的水性氨基烘烤涂料。当固化剂与成膜树脂的质量比为1∶4,改性剂占成膜树脂总量的16.7%,颜料体积浓度为18%时,漆膜的硬度... 采用乳液型丙烯酸树脂为主要成膜物,水稀释性羟基硅丙树脂为改性剂,甲基醚化三聚氰胺树脂为固化剂,制备了性能优异的水性氨基烘烤涂料。当固化剂与成膜树脂的质量比为1∶4,改性剂占成膜树脂总量的16.7%,颜料体积浓度为18%时,漆膜的硬度为2H,耐冲击性为50 cm,60°光泽>90,附着力1级,耐乙醇性好。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其固化前后分子结构及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型丙烯酸树脂 三聚氰胺固化剂 羟基硅丙树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赵维 齐署华 周文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5-57,共3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并以种子乳液法分步加料方式,将一定比例丙烯酸酯单体、自制的有机硅大分子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得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利用单因素实验和5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优化出最佳工艺参数:MM用量为1.2%,有机硅预聚体的用量... 采用乳液聚合法,并以种子乳液法分步加料方式,将一定比例丙烯酸酯单体、自制的有机硅大分子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得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利用单因素实验和5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优化出最佳工艺参数:MM用量为1.2%,有机硅预聚体的用量为9%,单体配比为0.76,异丙醇用量为1.5%,可获得高稳定性乳液,成膜各项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丙烯酸树脂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溶型药物包衣用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倩倩 姚金水 +2 位作者 张希岩 王益珂 黄淑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36-239,共4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肠溶型药物包衣用丙烯酸树脂,采用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OP-10复配作为乳化剂、苯乙烯的二聚体作为分子量调节剂、碳酸氢钠作为pH值调节剂,考察了乳化剂配...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肠溶型药物包衣用丙烯酸树脂,采用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OP-10复配作为乳化剂、苯乙烯的二聚体作为分子量调节剂、碳酸氢钠作为pH值调节剂,考察了乳化剂配比及用量、引发剂及分子量调节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加料方式、相比等因素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实验制备药物包衣用丙烯酸树脂的最佳条件。利用乌氏粘度计测定其相对分子量,并作了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乳液符合国家药典要求。该制备过程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有明显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包衣 肠溶 乳液聚合 丙烯酸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引发玉米淀粉-丙烯酸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合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莲英 孙玉凤 +1 位作者 何辰凤 杨万泰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39-743,共5页
采用2,2-二甲氧基苯基苯乙酮、二苯甲酮及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等多种光引发剂,引发玉米淀粉-丙烯酸/水/煤油/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合,探讨了光引发剂的种类和浓度、玉米淀粉和乳化剂的用... 采用2,2-二甲氧基苯基苯乙酮、二苯甲酮及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等多种光引发剂,引发玉米淀粉-丙烯酸/水/煤油/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合,探讨了光引发剂的种类和浓度、玉米淀粉和乳化剂的用量及光照时间对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多种光引发剂都可引发玉米淀粉-丙烯酸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合,30min内单体转化率达到65.31%~92.61%.将玉米淀粉-丙烯酸反相乳液接枝共聚物适度交联,可制得颗粒状高吸水性树脂,交联剂的含量和加入方式都影响树脂的吸水性能.二次聚合可提高树脂的吸水倍率和耐盐性能;扫描电镜观察显示,二次聚合结束时乳胶粒子的粒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引发 玉米淀粉 丙烯酸 反相乳液 接枝共聚合 吸水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磷酸酯乳化剂的丙烯酸乳胶及其漆膜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军 李为立 +5 位作者 徐泽孝 邱振宇 王绍明 徐杰 金磊 张鑫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43,共6页
采用磷酸酯类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方式制备了新型水性金属防腐乳胶,研究了乳化剂种类、硬单体比例以及体系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对丙烯酸乳胶以及漆膜性能的影响。对制得的乳胶尺寸与分散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漆膜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 采用磷酸酯类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方式制备了新型水性金属防腐乳胶,研究了乳化剂种类、硬单体比例以及体系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对丙烯酸乳胶以及漆膜性能的影响。对制得的乳胶尺寸与分散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漆膜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等性能。结果表明:使用磷酸酯乳化剂,由于在体系中引入了磷酸根离子,其可与金属离子产生络合作用,能有效提高丙烯酸酯乳胶的耐腐蚀性:同时以苯乙烯作为硬单体主体,设定适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使最终的丙烯酸乳胶体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乳胶 乳液聚合 磷酸酯乳化剂 水性树脂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5
16
作者 路建美 朱秀林 +3 位作者 纪顺俊 陈伟 薛明 夏正炎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32-335,共4页
以环己烷为连续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高吸水性丙烯酸钠-N,N-双羟乙基丙烯酰胺交联共聚物。研究了共聚单体用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诸因素对共聚物吸水率、... 以环己烷为连续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高吸水性丙烯酸钠-N,N-双羟乙基丙烯酰胺交联共聚物。研究了共聚单体用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诸因素对共聚物吸水率、吸醇率、吸盐率的影响,及共聚物的吸水速度和保水率。制得的共聚物吸去离子水可达1484g/g,吸0.9%NaCl溶液可达687g/g,吸50%醇溶液可达705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高吸水性树脂 合成 二元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油墨用水性丙烯酸树脂的研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龙小柱 王利军 +3 位作者 李海洋 龙钰 袁刚 唐动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93-2296,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MAA)为反应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一种耐酸碱性和耐水性优良的新型水性丙烯酸树脂。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获得最佳的合成工艺:ω(甲基丙烯酸甲酯)∶ω(丙烯酸丁酯)=2∶3,α-甲基...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MAA)为反应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一种耐酸碱性和耐水性优良的新型水性丙烯酸树脂。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获得最佳的合成工艺:ω(甲基丙烯酸甲酯)∶ω(丙烯酸丁酯)=2∶3,α-甲基丙烯酸用量为3.7%,乳化剂(OP-10)用量为2.4%,反应温度为80℃,滴加时间为2 h,恒温反应时间为2.5 h。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图分析表明,所制备产物的官能团结构与设计目标产物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油墨 水性丙烯酸树脂 乳液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丙烯酸树脂在油包水钻井液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贤斌 蒋官澄 邓正强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32,共7页
现阶段广泛使用的油基钻井液降滤失剂沥青类和腐植酸类产品存在增黏严重、加量大、降滤失效果有限或抗温性能不理想等缺点。利用乳液聚合的方法,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作为单体,合成了一种水性丙烯酸树脂材料WAR,并使用红外光谱... 现阶段广泛使用的油基钻井液降滤失剂沥青类和腐植酸类产品存在增黏严重、加量大、降滤失效果有限或抗温性能不理想等缺点。利用乳液聚合的方法,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作为单体,合成了一种水性丙烯酸树脂材料WAR,并使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热重分析表明单剂抗温可达237℃(失重2%)以上。分别在常规油基钻井液和无土相油基钻井液体系中,从乳液稳定性、流变性、降滤失性、封堵性和抗温性5个方面来综合评价WAR。实验结果表明:水性丙烯酸树脂对稳定乳液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放置24 h后基浆乳化率依然可达100%;WAR对油基钻井液流变性影响较小,具有突出的降滤失、封堵和抗温性能:180℃高温高压滤失量可以降至5 mL之内,且滤饼致密;180℃老化16 h后正向封堵率可达75%以上,反向封堵率可达70%以上;与氧化沥青进行对比实验表明,水性丙烯酸树脂综合性能优于氧化沥青。此外,文中分析了水性丙烯酸树脂在油包水钻井液中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滤失剂 油基钻井液 水性丙烯酸树脂 乳液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化纤维素-醇酸树脂-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燕冲 黄洪 夏正斌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7期12-16,共5页
首先采用相反转乳化法制得醇酸树脂和硝化纤维素的混合乳液,然后加入丙烯酸类单体和过硫酸钾引发剂,通过自由基乳液聚合得到了硝化纤维素-醇酸树脂-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试验研究了溶剂种类和用量、乳化剂种类和用量、醇酸树脂种类和用量... 首先采用相反转乳化法制得醇酸树脂和硝化纤维素的混合乳液,然后加入丙烯酸类单体和过硫酸钾引发剂,通过自由基乳液聚合得到了硝化纤维素-醇酸树脂-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试验研究了溶剂种类和用量、乳化剂种类和用量、醇酸树脂种类和用量、丙烯酸酯单体等因素对复合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粒径分析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多种方法对复合乳液及其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不干性油醇酸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单体为主要原料,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对硝基纤维素进行改性,可制得稳定性好的硝化纤维素-醇酸树脂-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复合乳液性能优良,其涂膜硬度0.73,光泽75,附着力2级,可作为传统硝化纤维素的替代品而广泛用于多种水性涂料如水性木器家具涂料、皮革涂饰剂等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纤维素 丙烯酸酯 醇酸树脂 改性 复合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硅油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8
20
作者 高富堂 张晓镭 +1 位作者 冯见艳 王兆闫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90-793,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为复合乳化剂,合成了以羟基硅油改性的丙烯酸酯成膜材料。考察了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聚合温度以及聚硅氧烷对共聚乳液...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为复合乳化剂,合成了以羟基硅油改性的丙烯酸酯成膜材料。考察了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聚合温度以及聚硅氧烷对共聚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硬单体最佳配比为m(BA):m(MA)=13:12,聚合反应温度为75—80℃,总乳化剂质量分数为2%,聚硅氧烷质量分数为10%时,获得的聚合乳液稳定性较好,改性树脂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吸水率明显降低,抗张强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乳液聚合 羟基硅油 丙烯酸酯 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