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8篇文章
< 1 2 2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ing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HfB_(2)-SiC coatings on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by CeO_(2) doping
1
作者 HE Chang-lin SHANG Zhi-chao +10 位作者 WANG Wei-guang LI Xiang-ming WANG Kun CHEN Yue-xing BAI Xin-tan WANG Pei-pei JI Xiang REN Xuan-ru Evgeny A Levashov Ph V Kiryukhantsev-Korneev FENG Pei-zhong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8-702,共15页
To improve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HfB_(2)-SiC coatings on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at 1700°C in air,CeO_(2) was introduced to improve oxygen blocking and its mechanism was investigated.During the rapid oxida... To improve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HfB_(2)-SiC coatings on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at 1700°C in air,CeO_(2) was introduced to improve oxygen blocking and its mechanism was investigated.During the rapid oxidation stage,CeO_(2) accelerated the formation of a multiphase glass layer on the coating surface.The maximum oxidation rates of CeO_(2)-HfB2-SiC coatings with 1%,3%,and 5%CeO_(2) were 24.1%,20.3%,and 53.2%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nmodified HfB2-SiC coating,respectively.In the stable oxidation stage,the maximum oxidation rates of coatings with 1%and 3%CeO_(2) decreased by 31.4%and 21.9%,respectively,demonstrating adequate inert protection.CeO_(2) is a“coagulant”and“stabilizer”in the composite glass layer.However,increasing the CeO_(2) content accelerates the reaction between the SiO_(2) glass phase and SiC,leading to a higher SiO_(2) consumption and reduced self-healing ability of the glass layer.The 1%CeO_(2)-60%HfB2-39%SiC coating showed improved glass layer viscosity and stability,moderate SiO_(2) consumption,and better self-healing ability,significantly boosting the oxidation protection of the coa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B_(2)-SiC coatings CeO_(2) Oxidation resistance Self-healing ability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H_3PO_4 and Ca(H_2PO_4)_2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ater resistance of thermally decomposed magnesium oxychloride cement 被引量:14
2
作者 文静 余红发 +3 位作者 李颖 吴成友 董金美 郑利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729-3735,共7页
The effects of H3PO4 and Ca(H2PO4)2 on compressive strength, water resistance, hydration process of thermally decomposed magnesium oxychloride cement (TDMOC) pastes were studied.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hydration... The effects of H3PO4 and Ca(H2PO4)2 on compressive strength, water resistance, hydration process of thermally decomposed magnesium oxychloride cement (TDMOC) pastes were studied.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hydration products and hydration heat release were analyzed by XRD, FT-IR, SEM and TAM air isothermal calorimeter, etc. After being modified by H3PO4 and Ca(HzPO4)2, the properties of the TDMOC are improved obviously.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increases from 14.8 MPa to 48.1 MPa and 37.1 MPa, respectively. The strength retention coefficient (Kn) increases from 0.38 to 0.99 and 0.94, respectively. The 24 h hydration heat release decreases by 10% and 4% and the time of hydration peak appearing is delayed from 1 h to about 10 h. The XRD, FT-IR and SEM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composition is 5Mg(OH)z'MgCIz'8H20 in the modified TDMOC pastes. The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e strength enhancement was discussed. The purposes are to exten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he salt lake magnesium resources and to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DM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ly decomposed magnesium oxychloride cement (TDMOC) H3PO4 Ca(H2PO4)2 STRENGTH water resistance hydration he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al stability and long-actin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phosphonium montmorillonites 被引量:1
3
作者 蔡祥 谭绍早 +3 位作者 廖马花 吴婷 刘任富 余彪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485-491,共7页
Na-montruorillonite (Na-MMT) was exchanged with three quaternary atkylphosphonium salts: decyl tributylphosphonium bromide (DTBPBr), dodecyl tributylphosphonium bromide (DDTBPBr) and hexadecyl tributylphosphoni... Na-montruorillonite (Na-MMT) was exchanged with three quaternary atkylphosphonium salts: decyl tributylphosphonium bromide (DTBPBr), dodecyl tributylphosphonium bromide (DDTBPBr) and hexadecyl tributylphosphonium bromide (HDTBPB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hosphonium salts species and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morphology, thermal stability and long-acting antibacterial property of phosphonium montmorillonites. The resulting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FTIR, XRD, TEM, and TG/DTG techniques. And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osphonium salts are intercalated into Na-MMT, and the basal spacing of P-MMTs is enlarg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hosphonium salt content or the growth of alkyl chain length. DDTBP-MMT-3 with 19.83% (mass fraction of dodecyl tributylphosphonium salts, displays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 and long-actin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onium montmorillonite quaternary salts SURFACTANT microstructure thermal stability long-actin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ater res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n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Drought Resistance of Turfgrass
4
作者 Li Xin Yan Qing-wei +4 位作者 Zhang Lu Liu Hui-min Zheng Hai-xia Bao Wen-long Chen Ya-ju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3年第1期85-90,共6页
Improving turfgrass drought resistance and save-water features are very important to solve water deficiency in turfgras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This research did some surveys of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bout ... Improving turfgrass drought resistance and save-water features are very important to solve water deficiency in turfgras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This research did some surveys of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bout turfgrass drought toleranc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provided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for enhancing turfgrass drought resistant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use efficiency TURF drought resistanc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n Membrane Stability of Crown in Winter Wheat in Frigid Region in China
5
作者 Wang Xiao-nan Xie Dong-wei +3 位作者 Fu Lian-shuang Sun Ying-lu Li Zhuo-fu Luan Fei-shi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3年第2期1-11,F0003,共12页
Four varieties of winter wheat with different return green rate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plasma membrane stability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winter wheat in the frigid region during winter. The removal of reactive ... Four varieties of winter wheat with different return green rate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plasma membrane stability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winter wheat in the frigid region during winter. The removal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the degree of plasma membrane impairment, water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and the changes in cell viability in the crowns, which contain the growing point, were studi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cold acclimation to the deep freez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hich reflects the degree of plasma membrane damaged under low temperature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free water and the total water content. The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which reflects the degree of membrane peroxidation, was very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peroxidase, and ascorbic acid. During the deep freezing period, the SOD activity and glutathione (GSH) content of the winter wheat varieties were relative to their cold resistance. During this period, the MDA stability, SOD, GSH, and the total water and the free water content might be used to identify the cold resistance of winter wheat varie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wheat cold resistance cell viability protective enzyme plasma membrane peroxidation wa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Si_(2)O_(7)增强SiC质耐火材料抗高温水蒸气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薛海涛 刘星宇 +5 位作者 陈定 顾华志 李少飞 黄奥 付绿平 伍书军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2,共5页
为解决高温水蒸气对垃圾焚烧炉用SiC质耐火材料产生的严重腐蚀,以SiC颗粒和细粉为主原料,硅溶胶为结合剂,Y_(2)O_(3)粉为添加剂,在150 MPa的压力下压制成140 mm×25 mm×25 mm的长条试样,经1 400℃保温3 h烧成制备Y_(2)Si_(2)O_... 为解决高温水蒸气对垃圾焚烧炉用SiC质耐火材料产生的严重腐蚀,以SiC颗粒和细粉为主原料,硅溶胶为结合剂,Y_(2)O_(3)粉为添加剂,在150 MPa的压力下压制成140 mm×25 mm×25 mm的长条试样,经1 400℃保温3 h烧成制备Y_(2)Si_(2)O_(7)增强SiC质耐火材料,再经1 000℃保温100 h水蒸气腐蚀。研究Y_(2)O_(3)粉的添加量(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1.5%、3.0%、4.5%)对烧后试样和水蒸气腐蚀后试样的性能、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Y_(2)O_(3)会造成烧后SiC质耐火材料的显气孔率上升,常温抗折强度下降;但是随着Y_(2)O_(3)添加量的增加,经1 000℃保温100 h水蒸气腐蚀后试样的体积密度和常温抗折强度增加,水冷热震5次后的常温抗折强度增加,因为1 400℃高温烧成过程中Y_(2)O_(3)和SiO_(2)原位反应生成Y_(2)Si_(2)O_(7)增强相,其与SiC基体结合紧密,且Y_(2)Si_(2)O_(7)在高温水蒸气条件下稳定性好,与SiC基体热膨胀系数接近,能够提高SiC质耐火材料的抗高温水蒸气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质耐火材料 Y_(2)Si_(2)O_(7) 水蒸气腐蚀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典型淡水水域环境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孟顺龙 李鸣霄 +5 位作者 陈曦 裘丽萍 徐慧敏 宋超 李丹丹 范立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0-593,共14页
喹诺酮类抗生素(Quinolones,QNs)以其广谱抗菌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及养殖业。随着使用量的持续增加,QNs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已成为水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长期且持续性风险因子。长期的QNs选择压力诱导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 喹诺酮类抗生素(Quinolones,QNs)以其广谱抗菌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及养殖业。随着使用量的持续增加,QNs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已成为水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长期且持续性风险因子。长期的QNs选择压力诱导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s,ARGs)的产生与积累,同时耐药细菌群体在水环境中不断迁移、扩散和增殖,进一步加剧了水域生态风险,其潜在危害远超QNs残留本身。QNs大量使用并经地表和地下径流最终进入水生生态系统,使水体和沉积物成为QNs及其ARGs的重要储存库,其对生态环境及公共健康构成的威胁日益严峻。本文综述了我国典型淡水水域中QNs的来源、迁移转化及赋存特征,探讨了QNs及其相关ARGs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为进一步研究淡水水域中QNs及其ARGs的环境行为与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淡水水域 迁移转化 赋存水平 抗生素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基Ⅱ型无水硫酸钙胶凝材料制备与表征
8
作者 曹宏 王海洋 +4 位作者 吴晶 李蕾 马会娟 薛俊 江吉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大规模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磷石膏是解决“三磷”问题、推动磷石膏源头减量减排和磷化工产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开发Ⅱ型无水硫酸钙胶凝材料可有效扩大磷石膏的应用领域和规模,促进磷石膏问题的解决.以磷石膏基Ⅱ型无水硫酸钙为主要原料,通... 大规模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磷石膏是解决“三磷”问题、推动磷石膏源头减量减排和磷化工产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开发Ⅱ型无水硫酸钙胶凝材料可有效扩大磷石膏的应用领域和规模,促进磷石膏问题的解决.以磷石膏基Ⅱ型无水硫酸钙为主要原料,通过极端顶点设计实验,探讨了原料配比与胶凝材料性能之间关系,得到了软化系数≥0.8,强度等级为A40、A30、A20的胶凝材料配方,制备了适合不同应用场景的磷石膏基Ⅱ型无水硫酸钙胶凝材料.按相应国家标准对所制备胶凝材料浸出液的磷(P)、氟(F)含量进行了检测,其指标均低于GB 18599—2020第I类一般工业固废的污染物浓度控制标准.因此磷石膏基硬石膏(PAH)胶凝材料可用作矿井(矿坑)充填胶结料、户外建材和一般建材的胶结料,为拓展磷石膏的绿色应用场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或可扩大磷石膏应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Ⅱ型无水硫酸钙胶凝材料 强度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气条件下湿润锋气阻效应试验研究
9
作者 张华 尚苗苗 +2 位作者 初巍 胡康成 汤艳春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79,共8页
在积水入渗试验中,气阻效应会阻碍渗流并影响湿润锋的形态.针对不同通气条件下湿润锋的气阻效应,进行了无通气、中部通气10k Pa、20k Pa以及底部通气20k Pa 4种不同工况下的土柱入渗试验,通过埋设传感器以及外部拍照两种方式,动态监测... 在积水入渗试验中,气阻效应会阻碍渗流并影响湿润锋的形态.针对不同通气条件下湿润锋的气阻效应,进行了无通气、中部通气10k Pa、20k Pa以及底部通气20k Pa 4种不同工况下的土柱入渗试验,通过埋设传感器以及外部拍照两种方式,动态监测了湿润锋运移过程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温度传感器和外部监测对湿润锋位置的捕捉吻合度良好,湿度传感器对湿润锋的响应略早,而体积含水率传感器的响应则滞后;通气气压大小对湿润锋有显著影响,相同通气压力下,通气位置不同对初期入渗影响较大,对湿润锋达到底部总体时间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对湿润锋动态监测以及揭示通气阻渗机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锋 通气 积水入渗 气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背景下我国金融稳定的新特征与输入性风险因素防范应对
10
作者 邓创 杨晨龙 谢敬轩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44,共15页
本文利用基于期望最大化(EM)算法的混频动态因子模型,从职能发挥能力和冲击抵御能力两个方面实现对我国金融稳定的混频测度,综合运用时变Granger因果检验和条件动态溢出指数方法,考察6类输入性风险因素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效应,并进一... 本文利用基于期望最大化(EM)算法的混频动态因子模型,从职能发挥能力和冲击抵御能力两个方面实现对我国金融稳定的混频测度,综合运用时变Granger因果检验和条件动态溢出指数方法,考察6类输入性风险因素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检验宏观审慎政策在助力金融体系应对输入性风险因素方面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双循环”背景下,我国金融体系职能发挥能力及其在突发事件冲击中表现出的韧性显著增强,冲击抵御能力呈现短时小幅波动态势,总体来看我国金融稳定并未受到公共卫生事件、地缘政治对抗等经济金融事件的持续影响,整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全优化,输入性风险因素对金融稳定的溢出影响虽仍表现出显著的时变性特征,但整体上渐趋平稳;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组合对职能发挥能力和冲击抵御能力的调控效果均存在阶段性和针对性特征,其能够助力我国金融体系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周期和公共卫生事件冲击所造成的溢出效应。本文研究结论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全面扩大金融开放过程中更好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稳定 输入性风险因素 职能发挥能力 冲击抵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旱限水位确定及运用方式
11
作者 严子奇 刘至一 +4 位作者 周祖昊 吴碧琼 周丽垚 曹辉 程雅平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9-480,共12页
三峡水库作为长江流域骨干枢纽性水利工程,在长江中下游干旱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三峡水库在抗旱调度中缺乏针对性的控制性水位指标和有效的抗旱调度规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资源综合效益的发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三峡水... 三峡水库作为长江流域骨干枢纽性水利工程,在长江中下游干旱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三峡水库在抗旱调度中缺乏针对性的控制性水位指标和有效的抗旱调度规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资源综合效益的发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三峡水库旱限水位的功能定位和分期旱限水位确定思路,结合汛期水位临时抬升、枯水期逆序递推、蓄水期保障蓄满的角度进一步提出了分期旱限水位的确定方法及运用方式,以2022年为典型年计算得到三峡水库汛期旱限水位(156.6 m)以及蓄水期和枯水期逐日旱限水位。结果表明:与现行调度方案对比,采用分期旱限水位和运用方式控制三峡水位下泄流量,在汛末提前蓄水,可以有效抬升三峡水位,各方案中水位最高抬升13.01 m,发电量最高增加35亿kW·h,下游各行业用水保障天数最高增加34 d。研究成果不仅为三峡水库旱限水位设计和运用提供了技术参考,亦可为中国其他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旱限水位确定和应用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限水位 抗旱调度 调度规则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盐环境下单烃链和双烃链表面活性剂对油水界面性质影响的微观机理研究
12
作者 刘峰 韩春硕 +5 位作者 张益 刘彦成 郁林军 申家伟 高晓泉 杨凯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9-2957,共19页
表面活性剂对油水界面性质具有重要影响,高温高盐油藏环境严重影响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化学特性和驱油效果。为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结构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进行基团... 表面活性剂对油水界面性质具有重要影响,高温高盐油藏环境严重影响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化学特性和驱油效果。为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结构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进行基团修饰的表面活性剂SDS-B在油水界面上的微观行为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SDS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尾链中引入链烷烃改变了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的排列方式,相较于单烃链表面活性剂,双烃链结构使表面活性剂在高温高盐环境下依旧能紧密垂直于油水界面,SDS-B具有良好的分子界面行为。同时,链烷烃基团数目的增加导致SDS分子表现出轻微的弯曲,使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多处聚集体,有利于形成多层吸附。SDS-B头基对Ca^(2+)的排斥作用明显强于SDS,径向分布函数第一峰值降低0.89,而且SDSB在Ca^(2+)环境下的油水界面厚度较SDS得到改善,厚度从1.13 nm升高到1.52 nm,显著增强了界面稳定性,表明烃链的引入提高了表面活性剂的抗Ca^(2+)盐特性。SDS-B头基易与烃链基团形成分子内氢键结构,头基水化能力提高,盐水中的阳离子受到较大的束缚力,Ca^(2+)、Mg^(2+)、Na+扩散系数分别降低了0.027×10^(-4)、0.065×10^(-4)、0.064×10^(-4)cm^(2)/s。在复杂盐环境及更高离子浓度下SDS-B头基亲水性及界面行为均优于SDS。本研究对三次采油中新型表面活性剂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烃链 耐盐性 分子动力学 油水界面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西南地区节水抗旱稻适生区变化特征研究
13
作者 刘小刚 普嘉鹏 +3 位作者 韩焕豪 李加念 李娜 崔宁博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8-626,652,共10页
节水抗旱稻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西南地区是节水抗旱稻的主要推广地区之一,气候变化会显著改变节水抗旱稻种植的水资源和热量资源,从而对适生区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多准则决策(MCDM)... 节水抗旱稻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西南地区是节水抗旱稻的主要推广地区之一,气候变化会显著改变节水抗旱稻种植的水资源和热量资源,从而对适生区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多准则决策(MCDM)模型(BCM-GIS),考虑气候、地形和土壤因子对节水抗旱稻种植分布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当前(2000—2019年)和未来(2020—2099年)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RCP4.5和RCP8.5)中国西南地区节水抗旱稻适生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BCM-GIS模型预测精度较高,AUC(Area under curve)值为0.884,表明其适用于节水抗旱稻适生区分析。年降雨量、生育期内大于等于10℃积温、坡度和土壤质地对节水抗旱稻的适宜种植分布有显著影响。当前节水抗旱稻高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文山、曲靖,贵州黔西、安顺、黔南、铜仁、黔东南,四川成都、内江、自贡、达州、广安和重庆中西部等地区,占西南地区耕地面积的20.82%,约3.279×10^(4) km^(2)。中适生区和低适生区面积分别占西南地区耕地面积的43.83%和35.24%,约为6.903×10^(4) km^(2)和5.551×10^(4) km^(2)。在未来RCP4.5和RCP8.5气候情景下,2020—2099年节水抗旱稻的高适生区面积显著增加,并呈向北移动趋势,中适生区和低适生区面积则出现一定幅度下降。研究结果可为节水抗旱稻种植和推广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并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 适生区 气候变化 BCM-GIS模型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透明耐久超亲水防雾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4
作者 李鑫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28,共7页
透明车用玻璃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水蒸气凝结和起雾现象,显著降低其透光率和可见度,从而影响材料的使用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引入高表面能物质,结合粒径优化、掺杂、交联增强和树脂共混技术,成功制备出一种具有高透明性和... 透明车用玻璃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水蒸气凝结和起雾现象,显著降低其透光率和可见度,从而影响材料的使用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引入高表面能物质,结合粒径优化、掺杂、交联增强和树脂共混技术,成功制备出一种具有高透明性和耐久性的超亲水防雾涂层。该涂层不仅表现出极低的水接触角和高透光率,还能在多种高湿环境下保持稳定的防雾性能。经过一年的室外暴露测试,涂层仍保持良好的自清洁性能。此外,涂层在耐磨性、耐水泡性和化学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色,能够经受严苛的环境测试,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 耐磨 超亲水 防雾 耐水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化学法制备硬脂酸淀粉酯的研究
15
作者 何荣军 田淑杰 +2 位作者 朱洲谊 刘世柱 孙培龙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3-772,共10页
为探究一种无溶剂制备硬脂酸淀粉酯工艺,以增强糯米淀粉的物理化学性质,本研究采用机械化学法,以糯米淀粉为原料,以取代度(DS)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球磨温度、时间及硬脂酸与淀粉质量比(酸粉比)等参数;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 为探究一种无溶剂制备硬脂酸淀粉酯工艺,以增强糯米淀粉的物理化学性质,本研究采用机械化学法,以糯米淀粉为原料,以取代度(DS)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球磨温度、时间及硬脂酸与淀粉质量比(酸粉比)等参数;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流变仪和接触角测量分析硬脂酸淀粉酯的性质。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温度60℃、球磨时间60 min、球磨转速400 r·min^(-1)、酸粉比0.8∶1,所制备的硬脂酸淀粉酯取代度为0.0445。改性淀粉形成了酯羰基,晶体结构被破坏,结晶度降低,糊化温度降低,黏度和疏水性提高。本研究可为机械化学法制备硬脂酸淀粉酯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淀粉基材料的改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淀粉 机械化学法 硬脂酸 结构特征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温耐盐钻井液降滤失剂DASAN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6
作者 全红平 肖盛文 梁燕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157,共7页
针对现用水基钻井液降滤失剂抗温耐盐能力不足的问题,以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磺酸甜菜碱(SPE)、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2400)、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方式合成了一种抗温耐... 针对现用水基钻井液降滤失剂抗温耐盐能力不足的问题,以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磺酸甜菜碱(SPE)、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2400)、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方式合成了一种抗温耐盐水基钻井液降滤失剂DASAN。通过单因素法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凝胶色谱仪确定了聚合产物的分子结构及分子质量;通过热重分析仪分析了DASAN的热重稳定性。结果表明,在DASAN质量分数为1.5%,200℃老化后,滤失量为8.6 mL;在36%NaCl和1.0%CaCl_(2)的盐水泥浆中滤失量分别3.7 mL和7.3 mL,同时耐复合盐方面也有优良的性能。通过形貌、Zeta电位和粒度分析表明,DASAN能有效地提高滤饼质量,增强静电稳定性和降低黏土颗粒大小,以此达到降滤失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降滤失剂 抗温 耐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共混磷酸化改性水溶性环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7
作者 王娜娜 乔子航 +2 位作者 杨艳凤 李杉杉 周存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3,共7页
为了制备水溶且耐高温的环氧树脂,提升其贮存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减少环境污染,以环氧树脂E20和E44为原料,通过原位共混磷酸化合成工艺对混合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制备出耐高温的磷酸化改性水溶性环氧树脂,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 为了制备水溶且耐高温的环氧树脂,提升其贮存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减少环境污染,以环氧树脂E20和E44为原料,通过原位共混磷酸化合成工艺对混合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制备出耐高温的磷酸化改性水溶性环氧树脂,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热重分析仪等对磷酸化改性水溶性环氧树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磷酸化改性水溶性环氧树脂最佳工艺条件为:m(E20)∶m(E44)=5∶5,环氧树脂环氧值与磷酸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50min,m(H_(2)O)∶m(H_(3)PO_(4))=2.3∶1。制备的磷酸化改性水溶性环氧树脂粒径小,质量分数为1%的改性环氧树脂乳液平均粒径为11.8nm,以4000r/min转速分离30min稳定不分层;改性水溶性环氧树脂耐高温性能优良,初始分解温度为297.4℃,400℃时质量残留率为72.20%,600℃时质量残留率高达36.68%;临界胶束浓度为0.5%,表面张力为38.86mN/m,显示了良好的表面活性;改性水溶性环氧树脂乳液的黏温特性良好,黏度敏感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环氧树脂 耐高温 原位共混 磷酸化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β-环糊精修饰的抗高温降滤失剂
18
作者 马超 刘怡麟 +2 位作者 唐嘉婧 周旭 刘超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深井及超深井油气勘探开发对钻井液降滤失剂的抗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β-环糊精具有的锥状环台形特殊刚性稳定结构和内疏水外亲水的特殊吸附能力,通过马来酸酐(MAH)接枝β-环糊精(β-CD),同时引入高温稳定性优良的3-(三甲氧基... 深井及超深井油气勘探开发对钻井液降滤失剂的抗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β-环糊精具有的锥状环台形特殊刚性稳定结构和内疏水外亲水的特殊吸附能力,通过马来酸酐(MAH)接枝β-环糊精(β-CD),同时引入高温稳定性优良的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KH_(570)),并与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在水溶液中共聚,合成了耐高温降滤失剂(LY-1)。通过测定含3%LY-1钠基膨润土基浆的高温高压滤失量,优选LY-1的最佳合成条件;采用凝胶色谱仪、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对LY-1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评价了LY-1对基浆滤失量和流变性的影响,并和常用的3种抗高温降滤失剂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LY-1的最优合成条件为:单体总质量分数为2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单体质量的1%,单体SSS、KH_(570)、DMDAAC、MAH-β-CD的质量比为15∶3∶2∶15,pH值为10,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 h。LY-1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4589,在284~453℃的总热失质量约为35.98%,在300℃内具有较好的耐温特性。LY-1在高温下的降滤失性能良好,在基浆中加入3%LY-1,200℃下热滚16 h后的基浆滤失量由143 mL降至12 mL,降低率为91.6%。LY-1对基浆流变性能的影响较小,降滤失性能和抗温性能均优于常用的3种抗高温降滤失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降滤失剂 抗高温 水基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热涂层对高温隧洞支护结构温度应力的影响
19
作者 黄灵芝 张朝森 +2 位作者 杨砾 付登辉 司政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5-191,共7页
为解决高地温引水隧洞支护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因拉应力过大导致的开裂问题,以某高地温引水隧洞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仿真技术,模拟了不同隔热涂层厚度条件下隧洞全生命周期的温度与应力变化,并评估了其对抗裂安全性的提升作用。研究发现,... 为解决高地温引水隧洞支护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因拉应力过大导致的开裂问题,以某高地温引水隧洞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仿真技术,模拟了不同隔热涂层厚度条件下隧洞全生命周期的温度与应力变化,并评估了其对抗裂安全性的提升作用。研究发现,随着隔热涂层厚度的增加,二次衬砌内外温差显著减小,同时,在过水前施加隔热涂层能够有效降低运行期二次衬砌所受拉应力,且涂层厚度与拉应力降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不满足抗裂安全标准的区域面积也相应减少。当隔热涂层厚度为2 mm时,二次衬砌各部位拉应力均保持在材料极限抗拉强度之下,且大部分部位能满足抗裂安全度≥1.6的要求。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高地温隧洞支护结构温控防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温引水隧洞 有限元仿真 温度场 应力场 抗裂安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料设计的矿物掺合料对磷酸镁水泥耐水性影响
20
作者 丁向群 李航宇 +2 位作者 郭金波 王梓屹 吴彦伯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7-675,共9页
研究矿物掺合料对磷酸镁水泥(MPC)耐水性的影响,以改善磷酸镁水泥耐水性差、在水环境中强度降低导致工程应用受限的问题。测试单掺粉煤灰、矿粉和偏高岭土对磷酸镁水泥抗压强度和耐水性的影响,运用单纯形重心混料设计研究矿物掺合料复... 研究矿物掺合料对磷酸镁水泥(MPC)耐水性的影响,以改善磷酸镁水泥耐水性差、在水环境中强度降低导致工程应用受限的问题。测试单掺粉煤灰、矿粉和偏高岭土对磷酸镁水泥抗压强度和耐水性的影响,运用单纯形重心混料设计研究矿物掺合料复掺对磷酸镁水泥抗压强度和耐水性的影响,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其显著性。利用XRD和SEM分析硬化磷酸镁水泥的相组成和内部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粉煤灰在10%掺量下,可以提高磷酸镁水泥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和耐水性。矿粉在10%的掺量下可以提高磷酸镁水泥28 d抗压强度,不同掺量下对耐水性影响与空白组相近,略低于空白组。偏高岭土在30%掺量以内都可以改善磷酸镁水泥的抗压强度和耐水性,当偏高岭土掺量为10%时改善效果最为明显,28 d抗压强度达到61.1 MPa,强度保留率达到90%。在复掺情况下,当m(矿粉)∶m(偏高岭土)=0.27∶0.73时,磷酸镁水泥28 d抗压强度达到63.2 MPa,强度保留率达到了94%。粉煤灰与偏高岭土能有效提高磷酸镁水泥耐水性和强度保留率,对磷酸镁水泥耐水性改性机理相似。混料设计能有效地分析复掺情况下,各种成分对磷酸镁水泥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镁水泥 耐水性 抗压强度 混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