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己六醇表面接枝改性制备抗污染聚酰胺反渗透膜研究
1
作者 张笑雨 田欣霞 +6 位作者 荆兆敬 田磊 王海涛 魏杨扬 常娜 王剑 李兆魁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9,共10页
芳香族聚酰胺反渗透膜已广泛应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废水处理及回用等领域,然而膜污染一直是制约反渗透系统经济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问题之一。利用界面聚合后聚酰胺表面残留的酰氯基团,以己六醇为抗污染功能单体,对聚酰胺膜进... 芳香族聚酰胺反渗透膜已广泛应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废水处理及回用等领域,然而膜污染一直是制约反渗透系统经济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问题之一。利用界面聚合后聚酰胺表面残留的酰氯基团,以己六醇为抗污染功能单体,对聚酰胺膜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制备抗污染的高通量反渗透膜。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反渗透膜具有更小的接触角、更大的粗糙度、更大的水通量及更强的抗污染性。在保持脱盐率不变的前提下,改性膜(M-2)的水通量较未改性膜提高46.6%[达到61.0 L/(m^(2)·h)]。采用牛血清蛋白进行膜表面污染实验,改性膜(M-2)的水通量下降率(17.4%)低于未改性膜(20.0%),采用纯水清洗后,改性膜(M-2)的通量恢复率(87.3%)高于未改性膜(84.1%)。结果显示,己六醇表面接枝改性反渗透膜能显著提高膜的水通量和抗污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膜 己六醇 接枝改性 水通量 抗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聚砜产业现状、挑战及对策建议
2
作者 陈枭 王志亮 +3 位作者 金焱 杨涛 陈昆 吴宗策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1,37,共7页
聚砜作为战略性特种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医疗器械、食品接触等重要领域。基于聚砜产能、市场需求及应用分布现状,结合典型企业案例研究,分析了我国聚砜产业面临的挑战,并从强化高端产品开发、提升产能利用率、补足产业链短板、... 聚砜作为战略性特种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医疗器械、食品接触等重要领域。基于聚砜产能、市场需求及应用分布现状,结合典型企业案例研究,分析了我国聚砜产业面临的挑战,并从强化高端产品开发、提升产能利用率、补足产业链短板、开拓国际市场等角度出发,提出了推动我国聚砜产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我国聚砜产业从“量增”向“质升”转型及打造聚砜产业强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 特种工程塑料 水处理膜 医疗器械 供应链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含盐矿井水处理利用技术综述
3
作者 毛维东 郭中权 +7 位作者 付元 杨久利 徐旭峰 吴艳涛 唐志鹏 张军 崔东锋 朱俊兆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5-376,共12页
我国煤炭生产以井工开采为主,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含盐矿井水在排放量的占比呈现上升趋势。煤矿含盐矿井水是指水中全盐量超过1000mg/L的矿井水。根据离子成份占比不同,我国含盐矿井水分为氯化物型、硫酸盐型、碳酸盐型、氯化物–硫酸盐... 我国煤炭生产以井工开采为主,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含盐矿井水在排放量的占比呈现上升趋势。煤矿含盐矿井水是指水中全盐量超过1000mg/L的矿井水。根据离子成份占比不同,我国含盐矿井水分为氯化物型、硫酸盐型、碳酸盐型、氯化物–硫酸盐型和复合型等5个类型,其中以氯化物型、硫酸盐型、氯化物–硫酸盐型为主。针对矿井水全盐量超标问题,国家及地方均出台了限盐排放要求,开展了含盐矿井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应用。阐述了国内外含盐矿井水处理技术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分析了预处理工艺、膜浓缩工艺和蒸发结晶工艺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含盐矿井水全过程处理技术采用“预处理+多级膜浓缩+分盐结晶”的组合工艺,按膜浓缩预处理工艺的不同,分别论述了高效反渗透处理技术(HERO)和适度分步协同处理技术(SPMS2)的技术特点、适用范围和应用现状;按分盐结晶工艺的不同,分别论述了蒸发分盐结晶技术和纳滤分盐结晶技术的技术特点、适用范围和应用现状。针对当前膜浓缩技术和蒸发结晶技术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持续开发高效短流程膜浓缩和低碳蒸发结晶处理技术和设备;持续研究低价值副产盐转化和高价值成分的提取技术;积极探索低品位热源、地热或光伏电能与含盐矿井水联合处理模式;积极探索区域含盐矿井水的集中处理模式;探讨离网新能源应用的技术、政策、经济可行性,研究自然强化蒸发浓缩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盐矿井水 适度分步协同处理 高效反渗透 膜浓缩 蒸发结晶 脱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浓水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4
作者 刘晓彤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244-246,共3页
反渗透浓水回收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研究综合分析了反渗透浓水的特性及其环境影响,探讨主流浓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重点研究了膜技术、高效离子交换和生物处理等资源化利用方法,并针对关键技术挑战提出了集... 反渗透浓水回收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研究综合分析了反渗透浓水的特性及其环境影响,探讨主流浓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重点研究了膜技术、高效离子交换和生物处理等资源化利用方法,并针对关键技术挑战提出了集成解决方案。通过实验研究和示范项目,评估了浓水回收的环境效益和经济可行性,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浓水 回收利用 膜技术 离子交换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阻垢剂及其阻垢机理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子钰 何国锋 +6 位作者 王杰 李平 王义明 王勤 李莉 魏星光 郭旭虹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共11页
由于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反渗透膜处理技术发展迅速。膜阻垢剂因能减缓膜组件的结垢、提高水净化效率,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反渗透膜处理技术。常见的膜阻垢剂有磷酸盐类、阴离子聚合物类、阳离子聚合物类以及绿色阻垢剂等,一般认为它们可以... 由于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反渗透膜处理技术发展迅速。膜阻垢剂因能减缓膜组件的结垢、提高水净化效率,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反渗透膜处理技术。常见的膜阻垢剂有磷酸盐类、阴离子聚合物类、阳离子聚合物类以及绿色阻垢剂等,一般认为它们可以通过螯合、分散、晶格畸变等作用或阈值效应阻碍或缓解垢的形成。树枝状聚合物膜阻垢剂具有优异的阻垢性能,与其结构相似的球形聚电解质刷作为一种刷状聚合物膜阻垢剂也在膜处理领域中崭露头角。深入研究新型膜阻垢剂的阻垢机理可为设计开发针对性强、经济环保的高效阻垢产品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膜处理技术 膜阻垢剂 膜阻垢机理 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咸水淡化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海波 弋晓康 +1 位作者 杨乔楠 张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0,共7页
在我国一些干旱缺水地区,苦咸水是该地区仅有的可利用的水资源,因此苦咸水淡化成为了解决干旱地区域缺水的重要途径。为更系统的了解目前苦咸水淡化处理工艺及其流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苦咸水淡化处理技术和工艺流程,系统地总结了... 在我国一些干旱缺水地区,苦咸水是该地区仅有的可利用的水资源,因此苦咸水淡化成为了解决干旱地区域缺水的重要途径。为更系统的了解目前苦咸水淡化处理工艺及其流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苦咸水淡化处理技术和工艺流程,系统地总结了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苦咸水淡化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咸水淡化 膜法 反渗透 电渗析 纳滤 热法 多级闪蒸 多效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富CO_(2)吸收液为汲取液的沼液中水正渗透回收特性研究
7
作者 汪洋 石明菲 +1 位作者 贺清尧 晏水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7-324,共8页
针对沼气工程存在的沼液量大难处理问题及沼气提纯的需求,提出将正渗透技术与沼气CO_(2)化学吸收分离耦合,探究了沼气CO_(2)化学吸收中的富CO_(2)吸收液作为正渗透汲取液从沼液中回收水及浓缩沼液的可行性,并以沼液浓缩过程中的水通量... 针对沼气工程存在的沼液量大难处理问题及沼气提纯的需求,提出将正渗透技术与沼气CO_(2)化学吸收分离耦合,探究了沼气CO_(2)化学吸收中的富CO_(2)吸收液作为正渗透汲取液从沼液中回收水及浓缩沼液的可行性,并以沼液浓缩过程中的水通量、沼液浓缩倍数、沼液氨氮截留率与吸收剂反向传质通量为指标,考察了汲取液种类、汲取液浓度与其他操作参数对正渗透水回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富CO_(2)吸收液作为汲取液从沼液中回收水并浓缩沼液具有可行性,且随着汲取液浓度、流量和温度的增加,沼液中水向汲取液的传质通量增加,沼液浓缩倍数也相应增加,但沼液中氨氮截留率下降,同时汲取液中的吸收剂溶质向沼液的反向传质通量也增加。当采用浓度2.5mol/L、CO_(2)负荷0.5mol/mol的富CO_(2)甘氨酸钾溶液作为汲取液,汲取液温度为70℃、流速为150mL/min、沼液室温及流速为150mL/min时,采用正渗透技术从沼液中回收水的初始通量达8.05L/(m^(2)·h),经过4h运行后,沼液浓缩倍数为1.18,氨氮截留率为84.13%,反向吸收剂通量仅为2.94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 沼液浓缩 水回收 CO_(2)捕获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基金属有机框架膜的制备及其正渗透脱盐性能
8
作者 王子玉 孙阔 董应超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4,共8页
新型正渗透膜的制备对于推动膜分离技术的创新,解决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提高分离过程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陶瓷膜为载体,采用热浸涂播种法制备了Zr-fum-MOF晶种,二次生长法制备了Zr-fum-MOF金属有机框架膜,进而探究了... 新型正渗透膜的制备对于推动膜分离技术的创新,解决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提高分离过程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陶瓷膜为载体,采用热浸涂播种法制备了Zr-fum-MOF晶种,二次生长法制备了Zr-fum-MOF金属有机框架膜,进而探究了其在正渗透过程的脱盐性能,即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水盐分离性能.结果表明,热浸涂法可以在陶瓷膜载体表面播种均匀的晶种层,在晶种液质量分数为0.1%的条件下热浸涂后,继而通过二次生长可以在表面形成共生良好、无晶间缺陷且厚度均匀的金属有机框架膜.以去离子水为进料液,汲取液为2 mol/L氯化钠的条件下,水通量达到9.86 L/(m^(2)·h),同时具有较低的比盐通量(0.43 g/L);相较之下,出现晶种团聚和针孔的Zr-fum-MOF-0.5%膜在相同运行条件下不能实现较好的水盐分离性能.将所制备的Zr-fum-MOF-0.1%膜应用于真实海水淡化也表现出较好的运行和结构稳定性.本研究所制备的陶瓷基金属有机框架膜在正渗透脱盐处理应用中显示出一定的潜力,为脱盐膜分离工艺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脱盐 陶瓷膜 金属有机框架膜 正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渗透-水纯化和脱盐的新途径 被引量:48
9
作者 高从堦 郑根江 +3 位作者 汪锰 王铎 高学理 周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8,共5页
正渗透作为一种潜在的水纯化和淡化新技术,国际上正对其进行着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综述了正渗透的原理、当前的发展水平及其现存问题,旨在引起我国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对它的重视。
关键词 正渗透 反渗透 海水淡化 水处理 膜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工程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0
10
作者 谭永文 张维润 沈炎章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0-115,共6页
综合叙述了反渗透技术在海水、苦咸水淡化 ,纯水、超纯水制备 ,分离、浓缩、提纯和废水资源化及中水回用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发展趋势 .
关键词 反渗透工程 应用 发展趋势 海水 苦咸水 淡化 纯水 超纯水 分离 浓缩 提纯 废水资源化 中水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水地膜利用旱地小雨量资源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姚建民 张宝林 殷海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29,共6页
经过对半干旱地区降水分布规律的调查和农田生产的实践发现,天然降水中<10mm/次的发生频率占到70%左右,这部分水极易被蒸发掉,多为无效降水。为了提高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以小雨量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的降水资源利用率,我们研制... 经过对半干旱地区降水分布规律的调查和农田生产的实践发现,天然降水中<10mm/次的发生频率占到70%左右,这部分水极易被蒸发掉,多为无效降水。为了提高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以小雨量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的降水资源利用率,我们研制出了渗水地膜(专利号97115761·8),在山西省1997年大旱发生年进行的多点试验示范证明:渗水地膜覆盖可以起到渗水、保水、增温、调温和微通气等多种功能,显著地提高了小雨量资源利用率和旱地农作物产量。这项技术可促进广大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旱地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水地膜 小雨量 旱地 雨量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佘乾洪 迟莉娜 +1 位作者 周伟丽 张振家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7-122,共6页
渗透是一种仅依靠渗透压驱动的分离过程,基于渗透现象发展起来的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文章综述了正渗透膜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国际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正渗透 反渗透 膜分离过程 海水淡化 水处理 浓差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淡化与反渗透技术的发展形势 被引量:31
13
作者 王世昌 周清 王志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2-165,171,共5页
全世界海水淡化生产能力统计表明 ,2 0 0 0年以前蒸馏法 (主要是多级闪蒸 )占优势 ,2 0 0 0年以后则以反渗透法占优势 ;海水淡化厂已从中东布遍各大洲 .当前除中东国家外 ,都以反渗透法为首选技术 .美国已基本上不再发展蒸馏法 ,在膜法... 全世界海水淡化生产能力统计表明 ,2 0 0 0年以前蒸馏法 (主要是多级闪蒸 )占优势 ,2 0 0 0年以后则以反渗透法占优势 ;海水淡化厂已从中东布遍各大洲 .当前除中东国家外 ,都以反渗透法为首选技术 .美国已基本上不再发展蒸馏法 ,在膜法中除海水反渗透外 ,纳滤、超滤和微滤都已全面进入水脱盐和水处理领域 ,而且后二者 (水处理膜 )增长速度远高于脱盐膜技术 .我国反渗透淡化技术已经步入成熟发展阶段 ,有必要在沿海城市发展以海水淡化为基础的补充水源 ,并开发自有系列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反渗透技术 发展趋势 蒸馏 低压膜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渗透膜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潘淑芳 钟鹭斌 +2 位作者 苑志华 祝敏平 郑煜铭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共6页
简述了正渗透原理及其发展,分析了不同方法制备的正渗透膜材料的优缺点;归纳了正渗透技术在能源生产、海水淡化、废水处理、食品加工以及药物制备等领域的应用。认为正渗透技术要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膜分离技术,并更广泛地应用于能源与... 简述了正渗透原理及其发展,分析了不同方法制备的正渗透膜材料的优缺点;归纳了正渗透技术在能源生产、海水淡化、废水处理、食品加工以及药物制备等领域的应用。认为正渗透技术要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膜分离技术,并更广泛地应用于能源与环境等领域,需要在正渗透膜材料的制备方面开展更多研究,以改善膜的机械性能,提高膜水通量与盐截率,减小膜内部浓差极化,提高膜对酸碱等的耐腐蚀能力;同时,分析表明复合薄膜(TFC)是当前正渗透膜材料研究发展的主流,尤其是开发具有低结构系数的多孔支撑层已成研究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 正渗透膜 应用 水处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膜法水处理技术制备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应用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桂兰 陈海霞 +1 位作者 张守德 杨桔材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84,共4页
通过全膜法水处理技术(超滤+二级反渗透+电去离子)在上都火力发电厂的应用实践,介绍了全膜法水处理技术制备锅炉补给水工艺中各处理单元的控制特点,总结了各单元运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改进措施。运行结果表明,全膜法水处理系统运行可靠... 通过全膜法水处理技术(超滤+二级反渗透+电去离子)在上都火力发电厂的应用实践,介绍了全膜法水处理技术制备锅炉补给水工艺中各处理单元的控制特点,总结了各单元运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改进措施。运行结果表明,全膜法水处理系统运行可靠,管理方便,产水水质(电导率<0.06μS/cm,SiO2<5μg/L,硬度为0)满足电厂锅炉补给水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法 超滤 反渗透 电除盐 锅炉补给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蔗糖、果糖作正渗透汲取液溶质的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帅 谢朝新 +2 位作者 周宁玉 王毅 陈璐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45,49,共5页
采用1种新型的聚酰胺(PA)正渗透膜,分别研究了葡萄糖、蔗糖、果糖作正渗透汲取液溶质时,不同汲取液(DS)含量、不同膜朝向下的水通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膜的活性层朝向汲取液模式(AL-DS模式)时,随着DS含量的增大,3种糖对应水通量均增... 采用1种新型的聚酰胺(PA)正渗透膜,分别研究了葡萄糖、蔗糖、果糖作正渗透汲取液溶质时,不同汲取液(DS)含量、不同膜朝向下的水通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膜的活性层朝向汲取液模式(AL-DS模式)时,随着DS含量的增大,3种糖对应水通量均增大,但水通量的增加量均随含量的提高而减小,蔗糖对应水通量的增加量高于葡萄糖和果糖;当膜的活性层朝向原料液(FS)模式(AL-FS模式)时,水通量远小于AL-DS模式下的水通量,随着DS含量的增大,3种糖对应水通量都几乎不变,增至高含量时,水通量反而略有下降;在2种模式下,DS含量相同时,果糖对应的水通量最大,葡萄糖次之,蔗糖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 葡萄糖 蔗糖 果糖 含量 膜朝向 水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水杀菌剂对反渗透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利 黄善锋 +4 位作者 罗奖合 焦会良 张宝山 张富收 任志刚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33,共5页
根据华能上安电厂循环水水质和处理技术特点,设计了反渗透模拟装置,选用多种杀菌剂进行静态浸泡试验和动态模拟试验。在进水中含有不同杀菌剂情况下,对反渗透模拟装置的回收率及脱盐率等进行分析研究,系统地评价不同杀菌剂对反渗透膜性... 根据华能上安电厂循环水水质和处理技术特点,设计了反渗透模拟装置,选用多种杀菌剂进行静态浸泡试验和动态模拟试验。在进水中含有不同杀菌剂情况下,对反渗透模拟装置的回收率及脱盐率等进行分析研究,系统地评价不同杀菌剂对反渗透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绿色杀菌剂对于采用反渗透脱盐技术处理循环水排污水的电厂较为适用,它不仅对循环水中的细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而且不会对反渗透膜产生影响;优氯净和1227杀菌剂均不适于此类电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循环水 水处理 杀菌剂 反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膜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9
18
作者 李凤娟 王薇 杜启云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29,共5页
反渗透膜过滤技术是一种高效、低能和易操作的液体分离技术,同传统的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处理效果好,可实现海水淡化、废水的循环利用和对有用物质回收等优点.本文基于中空纤维反渗透膜技术的发展,研究其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反渗... 反渗透膜过滤技术是一种高效、低能和易操作的液体分离技术,同传统的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处理效果好,可实现海水淡化、废水的循环利用和对有用物质回收等优点.本文基于中空纤维反渗透膜技术的发展,研究其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反渗透膜在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纯水制备、废水处理、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并讨论了反渗透膜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膜 海水和苦咸水淡化 纯水制备 废水处理 食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渗水地膜温度水分效应及增产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秀红 申毅力 +1 位作者 杨贵兰 燕智文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09-111,共3页
试验研究了玉米田覆盖渗水地膜后的增温、增湿及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渗水地膜较普通地膜平均增温0.41℃,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0.65个百分点,玉米产量增加10.87%,并达到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玉米 渗水地膜 温度效应 水分效应 增产效果 地膜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栽培的土壤水温效应及其生长发育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任瑞玉 何继红 +3 位作者 董孔军 刘天鹏 张磊 杨天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7-131,共5页
为了给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在年降雨量400 mm的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研究了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种植的土壤水分、地温效应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设露地、普通地膜覆盖、渗水地膜覆盖3个处理,采用单因... 为了给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在年降雨量400 mm的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研究了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种植的土壤水分、地温效应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设露地、普通地膜覆盖、渗水地膜覆盖3个处理,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谷子出苗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测定各处理耕层含水量、温度,收获后记产。结果表明:渗水地膜的渗水作用使其比普通地膜能接纳更多的雨水(在抽穗期,渗水地膜下0~20、20~40、40~60 cm耕层的含水量分别为8.1%、10.3%、12.7%,而普通地膜为8.1%、9.3%、12.6%,在成熟期,渗水地膜覆盖0~20、20~40、40~60 cm耕层的含水量分别为7.4%、9.6%、10.7%,而普通地膜为5.8%、6.3%、9.1%,均是T1〉T2);渗水地膜和普通地膜都具有提高地温的作用,而且渗水地膜在温度较低时提高地温的效果更优于普通地膜(在谷子成熟期,当温度低于15℃时,T1〉T2),在温度较高时渗水地膜的微气孔张开,具有调温作用,使得在气温较高时渗水地膜覆盖下的地温明显低于普通地膜覆盖下的地温(在出苗期的12∶00和18∶00普通地膜下温度超过30℃时,T2、T1之间的差值明显增大);渗水地膜覆盖处理较普通地膜相比,具有改善谷子农艺性状的作用,且使谷子增产6.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水地膜 旱地谷子 土壤水分 地温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